资源简介 课题 7.1 自由平等的真谛 单元 四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教 学 目 标 法治观念:知道自由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理解自由是法律之内的自由,理解自由与法治的关系,理解平等的含义和意义,掌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健全人格:结合具体案例准确把握法治与自由的关系,在生活中践行平等原则重点 自由与法治的关系、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难点 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有效情境 导入新课 五一假期将至,初中生小明打算和家人乘坐高铁外出旅游,增长见识。为此,特地上网搜集相关注意事项…… 这些内容体现人类的哪些追求? 通过“文明乘坐高铁”探究自由平等的真谛 向往安静有序舒适的乘车环境、对特殊群体的关怀、对自身合法权益的维护…… 这些规则的背后蕴含了人类对自由平等的追求新知研学 活动探究 当他打开手机打算买票时,发现这样一条新闻: 为什么五一的高铁票一票难求? 出行自由,可以给我们带来哪些体验? 客观上还带来哪些影响? 打开购票软件,小明发现有专门的静音车厢,上面标注这样一段文字: 旅客进入静音车厢后,就需要遵守相关的静音规定。手机调至静音或震动状态,戴耳机或者关闭音源外放功能,车厢内的旅客之间也要避免相互交谈。 如果你是他的话,你会选择静音车厢吗?说明理由。 那是否意味着我们可以随心所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们继续来看: 12306工作人员表示:如果有乘客在静音车厢内大声喧哗,工作人员会上前劝阻。多次劝说无果,可能会采取“强制措施”,引导乘客前往非静音车厢,也有可能对这类乘客后续购买车票进行限制。 部分网友发表评论:设置专门的静音车厢,也就是默许其他车厢可以放纵吵闹。 议学探究: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自由的认识? 我国法律也对自由进行相关规定: 小组合作:结合自由的内涵以及法律条文,通过图示,归纳自由与法治之间的关系。 经过商量,他们最终选择了静音车厢。由于家人都外出旅游,家里的宠物狗无人照顾,他们打算带着宠物一起乘坐高铁,但是…… 小明认为,高铁应该一视同仁,无论是宠物狗还是导盲犬都不允许带上高铁。对此,你怎么看? 平等在法律上包括两种: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对他们人权的尊重、关心和爱护,体现了人类对平等的美好追求,真正践行宪法精神和平等原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小明在搜索高铁注意事项时,大数据也给他推送了两则新闻…… 石家庄站一辆高铁刚驶出没多久,烟雾报警器就响起了警报声。乘务员查看后,发现是一位女士吸烟引起的。面对众人指责,该女士跪在地上大喊:“我知道错了,不要处罚我!” 如果你是高铁工作人员,你会怎么处理?说明理由 五一假期外出旅游、大学生放假回家人数暴增,大家渴望外出旅游。 五一假期大家有时间出去、交通比较便利 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意愿,自由安排目的地,充分感受当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地理,带来满足感和成就感 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选择,安静,可以静下心来做自己的事强,比如写作业 不选择,喜欢热闹一点,更有烟火气 选择静音车厢,就要遵守规则。此时的言论自由受到限制。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后续被限制购票,或者可能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告诉我们足有是规则之内的自由,主要体现择为法律之内的自由 学生小组合作,展现二者关系图 导盲犬是经过专业训练的工作犬,允许其上高铁有利于保障视力障碍群体的出行权益;宠物狗对环境、噪音的不适应,会做出攻击性举动。影响周围乘客安全和舒适的环境 先天存在不平等,所以需要后天的法律、政策进行保障 学生各抒己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从自身和社会两个角度体会自由的意义:1.拥有自由,不仅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 2.也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进步与繁荣 无论是否选择静音车厢,都是自己的意愿,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 理解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法治标定自由边界,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同工同酬、一人一票 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 平等享有权利、平等履行义务、平等适应法律内涵拓展 情感升华 自由平等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构建美好世界的共同愿景。法治为每个人提供了追求自由和平等的空间,我们应该弘扬法治精神,让自由平等照亮未来。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