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4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4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资源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4月月考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1929年,中国青年学者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此后,又发掘出土头盖骨化石、直立人化石和动物化石。这些“化石”( )
A.为了解北京人特征提供重要证据
B.可作为研究人类历史的文字史料
C.有助于我们研究原始的农耕生活
D.能帮助我们深入了解新石器时代
2.对于商朝的“中宗”的认定,《史记·殷本纪》认为中宗是商王“太戊”,但《竹书纪年》记载中宗是“祖乙”,而在清朝末年发现的甲骨文中就有“中宗祖乙”的称呼。这表明( )
A.商朝文献记载内容较为混乱 B.《史记》记载的内容较为客观
C.古代史书记载内容可信度低 D.《竹书纪年》的记载得到印证
3.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士族忘情于骑马射箭,而少数民族也引进汉族的杂技,如五兵、角抵、缘橦等体育活动。这可以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
A.政权更替异常频繁 B.对外交流繁荣兴盛
C.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D.民族文化多元交融
4.宋仁宗在庆历三年(1043年)的诏令中指出,圩田“能御水旱”。范仲淹也认为,“(圩田)旱则开闸引江水之利,潦则闭闸拒江水之害。旱涝不及,为农美利”。据此可知,江南地区圩田的发展( )
A.破坏了生态平衡 B.导致了税收锐减
C.带来了交通便利 D.促进了农业发展
5.明清小说将叙事文学推向了极致,其所表现的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丰硕的底层人物形态和丰富的社会政治理想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推崇。材料反映了明清小说受到人们欢迎的原因是( )
A.内容反映现实生活 B.市民阶层开始兴起
C.百姓学识逐渐提高 D.题材高雅不落俗套
6.下表是《每周评论》(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在北京创办的周刊)刊登的部分内容,这些文章的主要目的是( )
期号 时间 发表文章及其主要内容
第1号 1918年12月12日 《劳工神圣》提出要认识劳工的价值。
第12号 1919年3月9日 《唐山煤厂的工人生活》呼吁社会关注下层民众生活。
第30号 1919年7月13日 《真正的解放》呼吁劳农群众应看到自己的力量。
A.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 B.推动五四运动在北京地区的爆发
C.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 D.揭露南京国民政府黑暗统治
7.江西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有一座名为《胜利的起点》大型雕塑。雕塑中,毛泽东与朱德并肩站立、目视远方,红军战士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这是因为井冈山( )
A.开辟农村包围城市革命新道路
B.打响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
C.掀起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
D.揭开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8.小说《活着》里写道:“我回来的时候,村里开始搞土地改革了。我分到了五亩地,就是原先租龙二的那五亩,龙二做上地主,神气了不到四年,一解放他就完蛋了。共产党没收了他的田产,分给了从前的佃户……”下列叙述最符合题意的是( )
A.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B.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
D.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9.英雄模范人物是时代的杰出代表。下列一组历史人物事迹体现的主题是( )
A.开天辟地换新颜 B.团结抗战谋独立
C.保家卫国立国威 D.艰苦创业促发展
10.如表是1978年、1997年各种经济成分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表。这些变化说明( )
年份 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 集体企业 城乡个体工业 其他类型工业
1978年 77.6% 22.4% — —
1997年 25.5% 38.1% 17.9% 18.5%
A.国有企业实力下降 B.乡镇企业蓬勃发展
C.企业自主权不断扩大 D.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11.澳门1999—2018年发展发生巨大变化,就业人数由21万人增至38万人,失业率由6.4%降至1.8%,人均本地生产总值113000澳门元提升至666893澳门元。增长近5倍;GDP由518.7亿澳门元增加到4446.7亿澳门元,实际年均增长率达到7.7%。以上变化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澳门优越的地理位置 B.“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实践
C.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
12.如表说明中国( )
时间 事件 影响
1953年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1971年 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发挥重要作用
截至2019年 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等重要国际会议 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A.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作用 B.“求同存异”加强了亚非合作
C.重视改善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 D.“一带一路”提高了国际地位
13.“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段话体现了( )
A.专制思想 B.理性主义思想 C.社会主义思想 D.人文主义思想
14.对同类历史事件进行对比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根据下面材料内容可得出两个宣言的相同之处是( )
《独立宣言》(节选) 《人权宣言》(节选)
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
A.都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 B.都号召人民为争取国家独立奋斗
C.都反映资产阶级利益与要求 D.都为废除本国封建统治作出贡献
15.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之后,农民虽然摆脱了农奴主的枷锁,但其赖以生存的土地要以高出市场数倍的价格来赎买,森林、草场、河流也不再归村社农民无偿使用。材料能够佐证( )
A.亚历山大二世的伟大成就 B.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
C.俄国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 D.是俄国历史上重要转折点
16.林肯认为“解放宣言”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对于拯救联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军事措施,我们必须解放奴隶,否则我们自己将被征服”。可见,林肯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是为了( )
A.发展资本主义 B.获得农民的支持 C.扭转不利战局 D.缓和南北方矛盾
17.“……我们已经商得同意:当于1945年4月25日在美利坚合众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会议。……唯有我们三国之间以及一切爱好自由的各国之间,继续增进的合作与了解,才能够实现人类最崇高的愿望——一种安全而且持久的和平。”材料中提出实现“一种安全而且持久的和平”,是基于(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 B.二战对人类文明浩劫的反思
C.西方大方称霸世界的企图 D.东西方冷战格局的结束
18.1947年,美国副国务卿艾奇逊说:“(马歇尔计划)在很多程度上也是美国的生存问题”,“美国从它面对的世界共产主义安全考虑就必须关注欧洲的复兴”。这一论断反映出马歇尔计划( )
A.缘于西欧加入社会主义阵营的局面 B.对所有欧洲国家展开经济类援助
C.直接针对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 D.目的是遏制苏联不断西扩的势力
二、综合题
19.“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期,各大国与邻近的少数民族部落方国发生战争,与夷狄各部之间的通婚现象也很普遍,于是,进入中原的戎狄诸部与华夏族融合起来。此外,本来属于“四夷”的秦、楚等国,不断吸收中原华夏文明成果,融入华夏族并被中原各国所认同。战国时,不断扩大的华夏族形成了强烈的认同感,为秦汉“天下为一”的大一统格局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田旭东、周苏平、王美风《文明的历程》
(1)根据材料一,归纳春秋时期民族交融的主要途径。
材料二 封建社会经2100余年,历数十个王朝,分分合合聚多离少,基本是统一的。从黄帝、炎帝、蚩尤的传说,到秦汉再到元明清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是中华民族发展的过程,也是民族交融的过程。大一统国家的存在,增强了各民族之间的认同感,构,建了具有多元文化色彩的中华文明,也正是基于此中华文明能延续5000年而不中断,并日益绽放出强大的生命力。
——摘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华民族在发展过程中的突出特点。
材料三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正因为如此,中华文明才具有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和吸纳力,才可久可大、根深叶茂。
——摘自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原因。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形成的认识。
20.九年级(1)班同学以“探索救国·抗争爱国·奋斗强国”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学习任务。
项目化一【探索救国】
材料一 在近代中国……制度上的现代化与文化上的“西化”当时往往混在一起,而后者于是还被看成最为深刻的变化。毛泽东曾把洪秀全与康有为、孙中山并称为“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代表人物。
——摘自秦晖《走出帝制——从晚清到民国的历史回望》
(1)根据材料一,帮一组同学从“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代表人物中选择一个,简述其为近代中国做出的贡献。
项目化二【抗争爱国】
材料二
(2)二组同学整理了中国近代奋勇抗争的重要史事,却不会概述其意义或产生的影响。根据材料二,从中选择一个重要史事,帮忙写个示例。
项目化三【奋斗强国】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自一九二一年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3)三组同学探究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根据材料三,谈谈我们能继承和发扬哪些“红色精神”。
21.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不同区域文明的交流与碰撞推动着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某班以“文明推动人类发展”为题开展探究活动,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材料一
(1)建筑是见证历史的纪念碑。请从材料一中西方古代建筑中任选一例,简述它们承载的历史价值。结合图四,归纳古代世界文明的主要特征。
材料二 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英国率先开始,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客观上也影响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
(2)根据材料二,简述图五广泛使用带来哪些影响。结合图六和图七,说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如何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将致力于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我们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
——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
(3)根据材料三,谈谈如何对待不同文明的差异性。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遗址出土了大量化石,这些古人类化石的发现,为复原北京人特征和生活状况提供了重要证据,A项正确;这些化石属于实物史料,不是文字史料,排除B项;北京人时期还没有原始农耕,原始农耕生活是在距今约1万年的新石器时代出现的,排除C项;北京人遗址是旧石器时代的代表,不是新石器时期,排除D项。故选A项。
2.D
【详解】根据题干中“而在清朝末年发现的甲骨文中就有“中宗祖乙”的称呼。”可知,甲骨文作为实物史料证实了《竹书纪年》记载中宗是“祖乙”的真实性,这说明实物资料和文献史料具有相互印证了《竹书纪年》记载,D项正确;商朝文献记载内容较为混乱在题干中未涉及,排除A项;《史记》记载的内容较为客观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古代史书记载内容可信度低说法片面,有一定的可信度,排除C项。故选D项。
3.D
【详解】根据题干“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士族忘情于骑马射箭,而少数民族也引进汉族的杂技,如五兵、角抵、缘橦等体育活动”可知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民族文化多元交融,D项正确;题干没有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替异常频繁,排除A项;题干属于对内民族交流,没有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对外交流繁荣兴盛,排除B项;题干没有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排除C项。故选D项。
4.D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圩田‘能御水旱’”和“(圩田)旱则开闸引江水之利,潦则闭闸拒江水之害。旱涝不及,为农美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强调的是圩田对农业发展的好处,促进了农业发展,D项正确;圩田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平衡,但是题干未涉及,排除A项;农业发展较好,一定程度上税收会增加,排除B项;交通便利与圩田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5.A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明清小说将叙事文学推向了极致,其所表现的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丰硕的底层人物形态和丰富的社会政治理想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推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扩大,反映现实生活的小说和戏剧备受人们的欢迎,A项正确;市民阶层开始兴起与明初经济的恢复、发展是分不开的,与明清小说受到人们欢迎的原因不符,排除B项;百姓学识逐渐提高,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题材高雅不落俗套,与明清小说的内容不符,明清小说反映的题材不一定是高雅的,排除D项。故选A项。
6.A
【详解】据题干“《每周评论》(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在北京创办的周刊)刊登的部分内容”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之前,在中国知道马克思主义的人很少,经过五四运动,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刊登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不少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工人群众。他们帮助工人组织工会,开办劳动补习学校和工人识字班,出版反映工人生活的刊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A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推动五四运动在北京地区的爆发题干没有提及,排除B项;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诞生,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揭露南京国民政府黑暗统治题干不能反映,排除D项。故选A项。
7.A
【详解】根据材料“江西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开辟农村包围城市革命新道路,A项正确;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共产党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排除B项;1935年一二·九运动是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的标志,排除C项;解开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是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排除D项。故选A项。
8.C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土地改革”、“龙二做上地主,神气了不到四年,一解放他就完蛋了。共产党没收了他的田产,分给了从前的佃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C项正确;土地改革的完成,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业产量,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奠定基础,材料中只提及土地由地主到农民所有,没有涉及农业生产的发展,排除A项;三大改造的完成,使中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排除B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改革开房后农村实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排除D项。故选C项。
9.D
【详解】根据题干图片中人物分别是焦裕禄、王进喜、雷锋和邓稼先,结合所学可知,大庆石油工人“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和两弹元勋邓稼先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的大批英雄模范人物,主题拟定为艰苦创业迎发展恰当,D项正确;开天辟地换新颜主要涉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排除A项;团结抗战谋独立主要涉及抗日战争,排除B项;保家卫国立国威主要体现抗美援朝,排除C项。故选D项。
10.D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集体企业”、“城乡个体工业”、“其他类型工业”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变化可知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D项正确;题干信息问为各种经济成分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不能说明国有企业实力下降,排除A项;题干信息没有乡镇企业,排除B项;题干没有显示企业自主权不断扩大等相关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
11.B
【详解】根据题干“1999—2018年发展发生巨大变化”结合所学可知,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回归祖国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实践,B项正确;澳门优越的地理位置并不能成为澳门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澳门1999—2018年发展发生巨大变化主要原因是“一国两制”的实践而不是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排除C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主要是少数民族区域,澳门不属于少数民族区域,排除D项。故选B项。
12.A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反映新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等重要国际会议,体现在不同时期中国的外交成就,反映了随着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作用,A项正确;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加强了亚非合作,没有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B项;重视改善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没有反映中国外交的发展过程,排除C项;“一带一路”提高了国际地位只体现新世纪的中国外交,没有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
13.D
【详解】根据题干中“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段文字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14世纪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他们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这种被称为人文主义的思潮逐渐流行,D项正确;专制思想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理性主义思想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4.C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独立宣言》(节选)”,“《人权宣言》(节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独立宣言》是美国独立战争期间颁布的文件,宣称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标志着美国建国。《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文件,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由此可知,《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共同之处是都强调了人生而平等,都反映资产阶级的利益与要求,C项正确;“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的说法与“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不符,排除A项;“号召人民为争取国家独立奋斗”,与《人权宣言》的内容没有联系,当时的法国并未受殖民统治,排除B项;“为废除本国封建统治作出贡献”,与《独立宣言》内容没有联系,《独立宣言》是为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排除D项。故选C项。
15.B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农民虽然摆脱了农奴主的枷锁,但其赖以生存的土地要以高出市场数倍的价格来赎买,”可知,俄国的农奴制改革后,农奴购买土地的价格高于当时的低价,付出沉重的代价具有很大的局限性,B项正确;材料着重强调了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并不是在称赞亚历山大二世的成就,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没有提及农奴制改革之后,推动了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改革的局限性,没有提及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重要转折点,没有涉及到社会各个方面出现新的气象,排除D项。故选B项。
16.C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对于拯救联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军事措施,我们必须解放奴隶,否则我们自己将被征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内战爆发后,北方一直处于不利地位,为了扭转战局,林肯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调动了黑人的积极性,扭转了北方被动挨打的局面,C项正确;《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与发展资本主义和缓和南北矛盾无关,排除AD项;颁布《宅地法》是为了获得农民的支持,排除B项。故选C项。
17.B
【详解】根据题干“当于1945年4月25日在美利坚合众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会议”结合所学可知,决定成立联合国是在二战时期的雅尔塔会议上,故提出实现“一种安全而且持久的和平”是基于二战对人类文明浩劫的反思,B项正确;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间是1914—1918年,排除A项;题干并没有反映西方大方称霸世界的企图,排除C项;东西方冷战格局的结束是1991年苏联解体,排除D项。故选B项。
18.D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在遏制苏联不断西扩的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D项正确;美国出台“马歇尔计划”的原因是遏制共产主义势力,而不是缘于西欧加入社会主义阵营的局面,西欧并未加入社会主义阵营,排除A项;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对象是西欧国家,并不是所有欧洲国家,排除B项;美国出台“马歇尔计划”是在1947年,而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于1955年,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9.(1)途径:战争、通婚、南北迁徙、少数民族主动学习汉族。
(2)特点: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的主流;民族交流融合;民族文化具有多元性、持续性;中华文明延续而不中断,有强大的生命力。(任答三点即可)
(3)原因:统治者正确的民族政策;民族交融的加深;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借鉴和共同发展;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驱力;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等等。
(4)看待:中华民族的形成是一个多元一体的历史过程。
【详解】(1)途径:根据材料一“春秋时期,各大国与邻近的少数族部落方国发生战争”“与夷狄各部之间的通婚现象也很普遍”“进入中原的戎狄诸部与华夏族融合起来”“不断吸收中原华夏文明成果,融入华夏族并被中原各国所认同”可得出,春秋时期民族交融的主要途径有战争、通婚、南北迁徙、少数民族主动学习汉族。
(2)特点:根据材料信息“历数十个王朝,分分合合聚多离少,基本是统一的”可得出,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的主流;根据“从黄帝、炎帝、蚩尤的传说,到秦汉再到元明清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是中华民族发展的过程,也是民族交融的过程”可得出,民族交流融合;根据“大一统国家的存在,增强了各民族之间的认同感,构建了具有多元文化色彩的中华文明,也正是基于此中华文明能延续5000年而不中断,并日益绽放出强大的生命力”可得出,民族文化具有多元性、持续性,中华文明延续而不中断,有强大的生命力。
(3)原因:根据材料“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原因有:统治者正确的民族政策;民族交融的加深;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借鉴和共同发展;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驱力;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
(4)看待:开放性回答,言之有理即可。综合上述材料“春秋时期的民族交融、中华民族在发展过程”等可得出,民族交融加强了不同民族之间的联系和交融,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中华民族的形成是一个多元一体的历史过程,它涉及到了多个民族、文化、地理和政治因素的交织。
20.(1)人物:选择:康有为
贡献:康有为领导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等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德国强占胶州湾。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的百日维新,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2)示例:选择五四运动,具体表述为: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3)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的红色革命精神包括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忘我奉献、坚定信念、实事求是、依靠群众、艰苦奋斗等内容。
【详解】(1)根据材料“毛泽东曾把洪秀全与康有为、孙中山并称为‘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代表人物”和所学可知,康有为领导戊戌变法,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创办新式学堂,传播西方文化,具体表现为:康有为领导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等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德国强占胶州湾。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的百日维新,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知,图二的图片体现的主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如选择五四运动,具体表述为: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3)根据“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的红色革命精神包括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忘我奉献、坚定信念、实事求是、依靠群众、艰苦奋斗等内容。
21.(1)历史价值:金字塔是古埃及文化和宗教的重要象征,反映了古埃及人民的智慧和才能。《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且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之一,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都江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极大地推动了成都平原的农业生产,使得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也有效地维护了生态平衡。
主要特征:都发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大河文明。
(2)影响: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对中国影响:①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②清政府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创办军事和民用工业,开展“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3)对待:维护文明的多样性,尊重各国各民族的文明;正确进行文明学习借鉴;相互尊重、开放包容。
【详解】(1)历史价值:根据图一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以从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都江堰的地位以及意义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所以,金字塔是古埃及文化和宗教的重要象征。它们作为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不仅是古埃及人民对于死亡和来世的信仰和崇拜的体现,也是他们展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人民的智慧和才能。根据图二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被认为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且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之一,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古巴比伦王国的重要法律文献,也为后世法律制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根据图三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都江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它不仅是中国水利工程技术的伟大奇迹,也是世界水利工程的璀璨明珠。都江堰的修建,极大地推动了成都平原的农业生产,使得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都江堰的修建,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也有效地维护了生态平衡。
主要特征:根据图四地图可知,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都发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大河文明。
(2)对待:根据材料二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蒸汽时代等角度进行分析,所以,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英国是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对中国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可以从近代史和近代化等角度进行分析,所以,①根据图六《南京条约》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清政府屈服求和,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②根据图七江南制造总局制炮厂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主阶级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创办军事和民用工业,开展“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3)对待:根据材料“我们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可归纳为要维护文明的多样性、尊重各国各民族的文明;根据材料“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可归纳为要进行文明学习借鉴;根据材料“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可归纳为相互尊重、开放包容。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