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育秀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济南市育秀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解析)

资源简介

山东省济南市育秀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统一全国、创立科举制、暴政而亡”是对某朝代的史事概括。由此判断,该朝代是( )
A.秦朝 B.隋朝 C.元朝 D.明朝
2.古人评论说“隋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是( )
A.大运河促进了隋朝的统一
B.大运河解决了北方缺水问题
C.大运河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D.大运河方便调运江南财物、巩固隋朝的统治
3.为了加强对地方以及边疆少数民族的控制,进一步巩固封建统治政权,特别是加强东都洛阳和江南地区的联系,控制江南地区,隋炀帝命人开凿了大运河,材料描述的是隋朝大运河开通的( )
A.原因 B.过程 C.性质 D.影响
4.准确把握历史阶段特征,便于我们正确认识历史发展规律。隋唐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是( )
A.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B.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5.魏徵当过道士,原系太子李建成旧臣,曾议请谋杀太宗;尉迟恭做过铁匠,又是降将,但都受到重用。这表明唐太宗主张( )
A.平定外患 B.完善科举 C.选贤任能 D.任人唯亲
6.“自古男人掌朝纲,谁料女杰作俊贤。重拳击碎贪腐吏,玉手托起清廉官”赞扬的是
A.慈禧太后 B.吕后
C.萧太后 D.武则天
7.从火耕水耨到精耕细作,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农业技术和生产工具不断发展。下图哪一项是唐朝时期发明并推广的重要农业生产工具( )
A. B.
C. D.
8.唐朝时期造型美观、色彩绚丽〈如下图〉闻名中外的著名陶器是( )
A.青花瓷 B.唐三彩 C.青瓷 D.白瓷
9.唐朝时期,外国商人取得入境通行证即可“往来通流,自为贸易”,同时,唐朝政府还对这些外商进行钱粮等方面的补贴,并且规定官员不得无故刁难外国商旅。由此可知唐朝( )
A.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B.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C.水陆交通异常发达 D.注重对官吏的考核
10.学习唐朝相关内容时,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以下资料包。这个资料包文件夹最合适的名字是( )
A.繁荣的商品经济 B.开明的民族政策
C.开放的社会风气 D.双向的对外交流
11.据《日本书纪》记载,公元623年自唐回国的留学僧上奏朝廷云:“其大唐国者,法式备定之珍国也,常须达”。下面人物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遣唐使 B.鉴真 C.玄奘 D.马可·波罗
12.唐朝是我国诗歌繁盛的时代,写下《早发白帝城》《蜀道难》等诗篇,被誉为“诗仙”的是( )
A.李白 B.白居易 C.杜甫 D.苏东坡
13.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的事件是( )
A.“文景之治” B.黄巾起义 C.安史之乱 D.黄巢起义
14.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指知州、知府等地方官)通签书施行。据此,通判的设置是为了( )
A.注重发展文教事业 B.加强对地方控制
C.废除宰相制度 D.封建皇权达到顶峰
15.下图为小史同学为自己的历史课堂笔记本编制的目录(部分),该目录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A.文化繁荣昌盛 B.民族关系发展 C.对外交往频繁 D.社会生活变迁
16.以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一幅是( )
A. B.
C. D.
17.关键词检索是历史学习中的重要方法。某同学在历史学习中搜索了下列关键词,据此判断,该同学学习的是( )
A.卫青北击匈奴 B.文天祥抗元 C.岳飞抗金 D.戚继光抗倭
18.《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代还流行“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这反映宋代( )
A.经济重心南移 B.文化内容丰富 C.商业贸易繁荣 D.民族交往频繁
19.在现代社会,“微信”“支付宝”消费已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纸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
A.秦朝的圆形方孔钱 B.唐朝的开元通宝 C.汉朝的五铢钱 D.北宋的“交子”
20.下面柱状图说明两宋时期( )
A.交子大量发行 B.海外贸易发达 C.造船技术发达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21.《东京梦华录》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这反映宋朝( )
A.农业极为兴盛 B.市民生活富裕 C.奢靡之风盛行 D.商品经济繁荣
22.元朝建立的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在历史上影响深远,一直沿用至今。材料中的“管理制度”是( )
A.分封制 B.科举制 C.行省制 D.郡县制
23.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能够为此提供佐证的是( )
A. B.
C. D.
24.地方政区的设置标定行政疆域的划分,将自然、人文及历史传承熔铸其中,塑造着每个中国人的心灵故乡。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
A.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B.安西都护府 C.北庭都元帅府 D.澎湖巡检司
25.元朝畏兀儿人贯云石在散曲中唱道:“江山富,天下总欣伏,大元至大古今无。”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在元朝时才融合形成的新民族是( )
A.维吾尔族 B.蒙古族 C.藏族 D.回族
二、综合题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请将图中的①②处补充完整。
材料二:隋朝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官吏,正式把读书、应考和任官三者结合起来。而这种三位一体的选举办法,一方面使封建国家从地主豪强和士族(世代读书做官的豪门大族)手里夺回了选援人才的权力,从而增强了朝廷的控制力量,巩固了皇权:另一方面使庆族地主(中小地主)也有机会登上政治舞台,表达政治意愿,从而扩大了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
一一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六卷隋唐时期(上)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回答,归纳科举制的创立有什么意义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国家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经济迅速恢复,社会繁荣升平。都城长安以其雄伟博大的气势、海纳百川的精神,被当时的人们看作是世界的中心。“天下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人和”理想构成唐代文明的核心内容,唐代处处精彩纷呈,充满着自信。
——摘编自《中华文明 厚德载物》解说词
材料二:唐太宗在位20多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他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同时减轻人民的劳投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政治上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唐玄宗前期励精围治,重用贤能,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他发展经济,改革税制-.使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和唐玄宗统治时期分别出现了什么“人和”的治世局面
(2)根据材料三,归纳“盛世”和“鼎盛”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
三、论述题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古代史大事记(部分)
中国古代史大事记(部分)
时间 事件(史实)
629年——646年 玄奘西行
641年 文成公主入藏
742年——753年 鉴真东渡
821年——824年 唐蕃立“唐蕃会盟碑”
请阅读上表,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两个或两个以上),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四、综合题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太祖“黄袍加身”夺取政权后,通过“杯酒释兵权”,将协助他登上皇位的将领实权予以削夺,为了填补这些武将留下的空缺,统治者将目光转向普通知识分子,因此通过科举选拔文官成为强化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横亘两宋三百多年始终没有一股政治势力膨胀到足以威胁赵宋皇位的稳固,但从王朝内部来说,宋代的中央政府管理体系多头分权,效率并不很高,最终,赵宋王朝被外族入侵势力所颠覆。
——摘编自李兵《科举:不只是考试》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北宋的什么政策促使科举制得到发展,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这一政策的利弊。
材料二
(2)图中宋辽之间保持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得益于哪一历史事件
材料三 北宋与辽、夏和南宋与金之间曾经处于战争状态,双方各有政守。作为战守的产物,双方出现了三次议和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来看,三次和议是有积极意义的。这一时期、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文化制度被少数民族吸收……少数民族政权,都不同程度的受到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影响,先后完成了封建化进程。
(3)结合材料三,分析这一历史事件对中原封建王朝和边疆少数民族交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根据所学,581年,外戚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实现了统一。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隋朝因隋炀帝暴政而亡。因此这个朝代是隋朝,B项正确;秦朝没有科举制,排除A项;隋朝创立科举制,而不是元朝与明朝,排除CD项。故选B项。
2.C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605年隋炀帝命人开凿大运河。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洛阳,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C项正确;材料强调大运河对后世的积极影响,故大运河促进了隋朝的统一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大运河解决了北方缺水问题,说法错误,排除B项;隋炀帝的修建大运河劳民伤财,导致百姓不满隋朝统治,不利于巩固隋朝的统治,排除D项。故选C项。
3.A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为了加强对地方以及边疆少数民族的控制,进一步巩固封建统治政权……控制江南地区”,可知材料描述的是隋朝大运河开凿的原因,A项正确;没有涉及隋朝大运河开通的具体过程,排除B项;没有涉及相关隋朝大运河的性质信息,排除C项;隋朝大运河开通的影响,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比如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排除D项,故选A项。
4.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最突出的历史阶段特征繁荣与开放,这个时期我国封建社会经济繁,文化昌盛,四夷臣服,对外开放,同世界很多国家都有经济文化往来,B项正确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阶段特征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排除A项;辽宋夏金元时期的阶段特征是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排除C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是明清时期的阶段特征,排除D项。故选B项。
5.C
【详解】依据题干“魏征当过道士,原系太子李建成旧臣,曾议请谋杀太宗,尉迟恭做过铁匠,又是降将,但都受到重用”的内容可知,唐太宗执政期间,重视人才,选贤任能,知人善任,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战争的信息,没有平定外患,排除A项;题干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唐太宗选贤任能,没有提及完善科举的信息,排除B项;魏徵不是唐太宗的亲信,排除D项。故选C项。
6.D
【详解】根据题干“自古男人掌朝纲,谁料女杰作俊贤。重拳击碎贪腐吏,玉手托起清廉官”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则天发扬了唐太宗的贞观之治,“整顿吏治”,注重重用人才,创立殿试和武举,为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重拳击碎贪腐吏,玉手托起清廉官”描述的就是武则天“整顿吏治”的一面,D项符合题意;ABC都不符合题意的内容,所以答案选D。
7.C
【详解】据所学可知,唐代曲辕犁的出现,是中国古代农耕技术成熟的标志,C项正确;耒耜早在河姆渡氏族时期就已出现,排除A项;翻车是汉朝的灌溉工具,排除B项;秧马是宋代插秧工具,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8.B
【详解】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其中唐三彩造型美观,釉色绚丽,是世界工艺的珍品。唐三彩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图中的骆驼载乐俑即是唐三彩中的著名瓷器,反映了唐朝盛世景象,同时体现唐朝中外文化的交流和发展,B项正确;青花瓷、青瓷、白瓷与图中骆驼载乐俑艺术形象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
9.B
【详解】根据“外国商人取得入境通行证即可‘往来通流,自为贸易’”“唐朝政府还对这些外商进行钱粮等方面的补贴,并且规定官员不得无故刁难外国商旅”等可知,材料反映唐朝对外商采取优惠政策,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对外政策,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及水陆交通的发展状况,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唐朝的对外政策,没有体现注重对官吏的考核,排除D项。故选B项。
10.C
【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在女性地位低下的古代,唐代妇女骑马、打球、射箭,“放妻文书”说明唐朝社会风气开放,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对外关系和经济活动,体现不出繁荣的商品经济和对外双向交流,排除AD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民族关系,体现不出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排除B项。故选C项。
11.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隋唐时期,中国比日本发展程度高,为此,日本向中国学习,派出遣唐使,A项正确;材料说的是日本向中国学习,鉴真东渡是传播唐朝文化,玄奘西行和日本无关,马可·波罗来华在元朝,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12.A
【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诗人李白的相关史实。结合课本所学可知诗句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李白性格豪放,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河的壮丽诗篇,人们称他为“诗仙”。据此分析BCD不符合题意,选项中A符合题意,所以选A。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隋朝·辉煌的隋唐文化
13.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统治后期,出现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C项正确;文景之治是汉朝时期出现的盛世,排除A项;黄巾起义是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排除B项;黄巢起义是唐朝末年的起义,给唐朝以致命的打击,与题干“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4.B
【详解】根据“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可知,有关地方事务的裁决,地方长官要与通判共同签署同意,由此可知通判的设置是限制和分散了地方长官的权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项正确;注重发展文教事业,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A项;明朝时期,废除宰相制度,排除C项;清朝时期,封建皇权达到顶峰,排除D项。故选B项。
15.B
【详解】据图片并结合所学可知,辽是契丹族建立的,西夏是党项族建立的,金是女真族建立的,蒙古族建立元朝,北宋和南宋是汉族建立的,政权并立,民族交融。这些课题反映的时代特征是民族关系发展,B项正确;题干材料反映的是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与文化、对外交往、社会生活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
16.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916年,辽建立,在北部,960年,北宋建立,在南部,1038年西夏建立,在西北部,C项正确;916年,辽建立,在北部而不是在东南部,960年,北宋建立,在南部而不是在北部,西夏在西北部,而不是西南部,排除A项;1115年,金建立,在东北部而不是在西北部或正北部,排除BD项。故选C项。
17.C
【详解】依据题干“精忠报国”“靖康耻”“郾城大战”“莫须有”和所学知识可知,该同学学习的是岳飞抗金。北宋末年,女真族建立的金政权崛起,灭亡了北宋,这就是历史上的“靖康之耻”,此后南宋建立,作为南宋抗金名将的岳飞一生精忠报国,在郾城大战等战役中屡次大败金军,但是却被宋高宗和奸臣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C项正确;卫青北击匈奴发生在西汉汉武帝时期,排除A项;文天祥抗元反对的是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政权,排除B项;戚继光抗倭发生在明朝时期,抗击的是来自日本的倭寇,排除D项。故选C项。
18.A
【详解】据材料“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苏湖熟,天下足”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宋代时期江南迅速开发,经济重心完全转移到南方,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南方经济的发展,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苏湖熟,天下足”,未涉及文化内容,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苏湖熟,天下足”,而不是单单指商业贸易繁荣,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各民族之间的民族交往频繁,排除D项。故选A项。
19.D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D项正确;秦朝的圆形方孔半两钱是金属货币,排除A项;唐朝的开元通宝也是金属货币,不是纸币,排除B项;汉朝的五铢钱是金属货币,而非纸币,排除C项。故选D项。
20.B
【详解】根据材料“两宋市舶司收入”结合所学可知,市舶司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官府,因此图示反映的是两宋时期海外贸易的发达,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经济发展,与交子大量发行无关,排除A项; 造船技术发达属于条件,不属于材料反映的内容,排除C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强调南方经济的发展,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21.D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那时候,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人口多达百万,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商业日益繁盛,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街道以及宅巷之内到处可以开设店铺;经商的时间也不再受 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与材料信息“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相符,D项正确;宋朝时期,农业兴盛的表现是:占城稻推 广到东南地区,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等,题干信息没有涉及,排除A项;市民生活富裕的表现应该是人们丰衣足食,但题干信息没有体现,且在封建社会不可能实现,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买卖的商铺很多,出现了夜市和早市,但这些不等同于“奢靡之风盛行”,排除C项。故选D项。
22.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在历史上影响深远。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因此,这一制度是行省制度,C项正确;西周实行分封制,排除A项;科举制是考试制度,排除B项;商鞅变法建立县制,秦朝实行郡县制,排除D项。故选C项。
23.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期为管理西藏地区设置了宣政院来专门负责西藏事务,B项正确;文成公主入藏发生在唐朝时期,排除A项;锦衣卫是明朝时期设立的机构,排除C项;清朝顺治时期,为管理西藏册封西藏宗教首领为达赖喇嘛,排除D项。故选B项。
24.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这是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D项正确;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是元朝设置的地方官署名,为设于沿海及边疆地区的军政机关,承行中书省或宣政院之命统辖区军民之务,排除A项;安西都护府设置在西域,排除B项;北庭都元帅府是唐朝时期设立管理边疆军事的,排除C项。故选D项。
25.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以来,有不少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在我国一些地方定居,元朝时又有大批迁入中国,他们同汉、蒙、畏兀儿等各族长期杂居通婚,到元朝时逐渐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D项正确;“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都不是在元朝时才融合形成的新民族,排除ABC项。故选D项。
26.(1)①进士科 ②殿试
(2)意义: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详解】(1)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则天统治时期,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试。
(2)意义:根据材料“一方面使封建国家从地主豪强和士族(世代读书做官的豪门大族)手里夺回了选援人才的权力,从而增强了朝廷的控制力量,巩固了皇权;另一方面使庆族地主(中小地主)也有机会登上政治舞台,表达政治意愿,从而扩大了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27.(1)局面: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2)共同原因:勤政爱民;重视任用贤才;重视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政治上推行革新措施等。
【详解】(1)局面: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唐朝出现“人和”的治世局面,如唐太宗统治时期的“贞观之治”;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开元盛世”。
(2)共同原因:根据材料“他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同时减轻人民的劳投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政治上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和“唐玄宗前期励精围治,重用贤能,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他发展经济,改革税制”可得出“盛世”和“鼎盛”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是勤政爱民;重视任用贤才;重视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政治上推行革新措施等。
28.观点:唐朝对外交往活跃。
事件: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论述:唐太宗统治时期,玄奘西游天竺取经,翻译大量佛经,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口述《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唐玄宗统治后期,鉴真东渡日本,在日本传授佛经,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结论:综上所述,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交往十分活跃。
【详解】从表格中找到相关联的内容进行提炼主题,如都找与对外交往相关的内容,可以选择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可提炼主题为唐朝对外交往活跃。阐述时主要结合相关史实的性质及影响进行概括说明即可,如玄奘西行促进中印文化的交流和发展;鉴真东渡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最后总结可得出,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交往十分活跃。
29.(1)政策:重文轻武。
影响:利:重文轻武政策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弊:增加国家的财政支出,削弱军队的战斗力,造成了宋朝的积贫积弱局面。
(2)历史事件:澶渊之盟。
(3)影响:促进了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原地区的先进技术和文化制度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推动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详解】(1)政策:根据材料“将协助他登上皇位的将领实权予以削夺,为了填补这些武将留下的空缺,统治者将目光转向普通知识分子,因此通过科举选拔文官成为强化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统治者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采用重文轻武的政策,促使科举制得到发展。
影响:根据材料“因此通过科举选拔文官成为强化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横亘两宋三百多年始终没有一股政治势力膨胀到足以威胁赵宋皇位的稳固”可得出信息:重文轻武的利在于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根据材料“从王朝内部来说,宋代的中央政府管理体系多头分权,效率并不很高,最终,赵宋王朝被外族入侵势力所颠覆”可得出信息:重文轻武的弊端在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支出,削弱军队的战斗力,造成了宋朝的积贫积弱局面。
(2)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澶渊之盟虽然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但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双方的经济和文化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图中宋辽之间保持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得益于澶渊之盟(宋辽盟约)的签订。
(3)影响:根据材料“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可得出,议和促进了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根据材料“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文化制度被少数民族吸收……少数民族政权,都不同程度的受到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影响,先后完成了封建化进程”可得出,中原地区的先进技术和文化制度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推动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