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二中、四中、蒙中)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二中、四中、蒙中)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资源简介

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二中、四中、蒙中)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不仅终前世之乱,而且开万世之先河( )
①结束分裂,完成统一②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③开通大运河 ④施行暴政短暂而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根据《隋书 食货志》记载:隋文帝在卫州置黎阳仓,在洛州置河阳仓,在陕州置常平仓,在华州置广通仓。以上记载说明隋朝( )
A.注重农具革新 B.商品经济发达 C.农业生产恢复 D.徭役负担沉重
3.《百家讲坛》中在介绍隋朝最重要的贡献时曾评价道:“可以毫不夸张地讲,隋文帝也罢,隋朝也罢,一半的功业就在于此。”该贡献是指( )
A.确立了选拔人才的察举制度 B.结束了长期分裂使中国重归统一
C.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 D.开凿灵渠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4.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表明此项制度( )
A.加强了南北经济交流 B.成为入仕的唯一途径
C.扩大了官吏选拔范围 D.选拔官吏仍注重门第
5.法国历史学家勒内·格鲁塞评价:“由于唐太宗的丰功伟绩,一个不可预知的中国,一个英雄史诗般的中国,改写了几千年来一直延续着的文明史。”下列史料能佐证这一结论的是( )
A.起兵反隋,建立唐朝 B.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C.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D.革故鼎新,贞观之治
6.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记录皇帝言行的史官按照唐太宗的要求修改《起居注》,导致《旧唐书》《新唐书》以及《资治通鉴》三部史书对玄武门之变的记录各不相同。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
A.注重君主形象 B.君权得到强化 C.史书质量提高 D.官僚体制成熟
7.奶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饮品。相传唐太宗时期,某位公主嫁到吐蕃(今西藏)以后,喝不惯当地牛奶,便在牛奶中加入煮好的茶再饮用,奶茶也成为汉藏两族友好交往的见证。下列可以与这段传说相印证的史实是( )
A.设置安西都护府 B.设置北庭都护府 C.金城公主入藏 D.文成公主入藏
8.唐玄宗在位的时候用过三个年号,分别是先天、开元和天宝。杜甫《忆昔》诗中:“忆昔开元全盛日,……公私仓廪俱丰实。”《通典·食货典》载:天宝八年官仓存粮相当于国家4年的粮食收入。可见,两则材料都从不同角度表述当时唐朝社会比较富足。这一案例表明,历史研究( )
A.应该重视史料互证 B.文学作品不足为凭
C.完全凭借考古发掘 D.必须依据文献记载
9.唐朝胡风盛行,衣食住行受到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妇女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一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这些现象反映了唐朝社会风尚呈现的特点是( )
A.奢侈浪费 B.单一保守 C.多元开放 D.繁荣创新
10.唐朝文化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下列哪一项有利于研究唐朝文化( )
A.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B.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C.苏轼《水调歌头》 D.关汉卿《窦娥冤》
11.诗歌是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映。李白的诗气势磅礴,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杜甫的诗淳朴厚重,沉郁悲伤,语言精练凝重。白居易的诗平易近人,通俗易懂。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在内容与风格上具有不同特点。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
A.阶级出身不同 B.生活背景不同 C.思想性格不同 D.艺术追求不同
12.有学者指出:“隋唐文化吸收了外来的文化。主要指以西域为桥梁、以丝绸之路为要道的西方和印度等地区的文化,不断传入中原。”下列史实符合该观点的是
A.张骞通西域 B.鉴真东渡 C.玄奘西行 D.郑和下西洋
13.这部书记载了一位僧人西行亲身游历西域的所见所闻,书中对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生活方式、建筑、婚姻、宗教信仰和音乐舞蹈等方面的记载,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不同深度反映了西域的风土民俗。它是( )
A.《诗经》 B.《大唐西域记》
C.《伤寒杂病论》 D.《史记》
14.“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这首诗描绘了安史之乱造成的惨状。下列关于安史之乱说法错误的是( )
A.安史之乱是由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发动 B.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C.763年,安史之乱被平定 D.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藩镇割据局面得到缓解
15.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认为“安禄山的势力,是唐室用中国财富豢养成的胡兵团。此种胡兵团,只吮吸了唐室的膏血,并没有受到唐室的教育。他们一旦羽翼成长,自然要扑到唐室的内地来”。以上材料认为“胡兵团扑到唐室的内地来”的原因是( )
A.皇帝荒废朝政 B.节度使权力膨胀 C.军队战斗力弱 D.农民负担过重
二、综合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项目 隋初 隋盛时 结论
人口 三千多万人 四千六百多万人 ①______
垦田 一千九百多万顷 五千五百多万顷 ②______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③______
材料二 魏晋以来,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中的“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材料二 (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在人民日常生活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
——[法]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
材料三
北宋纸币铜版拓片 宋朝海外贸易图
(1)材料一反映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哪一重要现象?这一现象表现在经济发展的哪些方面?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宋代城市或乡村的变化说明中国“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的表现。
(3)写出北宋“纸币”名称和它最早出现的地区。
(4)根据《宋朝海外贸易图》,写出两个宋朝对外贸易的港口。宋朝政府设立的管理海外贸易机构是什么?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材料二 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幽云十六州),拓跋(党项族)自得灵夏以西……得中国(指中原)土地,……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
——《续资治通鉴长编》
(1)材料一中的“朝廷”指的是哪一政权?双方自哪一事件后开始“休养生息,不乐战斗”?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的“二敌”指哪两个政权?请从政治角度概括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据材料概括这些政权的发展趋势。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民族关系发展的方式,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认识。
19.两宋时期,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科技发明取得重大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宋史·职官志》
材料二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唐朝 3920415 43.2% 514852 9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表格信息反映的经济现象。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589年,隋朝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终前世之乱,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隋朝开万世之先河,废除了以前选官用的九品中正制,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兴建举世闻名的隋朝大运河,①②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施行暴政短暂而亡是隋朝灭亡的原因,④不符合题意,BCD项都包含④,排除BCD项。故选A项。
2.C
【详解】根据题干“隋文帝在卫州置黎阳仓,在洛州置河阳仓,在陕州置常平仓,在华州置广通仓”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广置粮仓,隋文帝建立的四大粮仓,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隋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较为发达,C项正确;广置粮仓的史料无法得出注重农具革新的结论,排除A项;题干广置粮仓与农业发展有关,与商品经济发达不符,排除B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隋朝徭役负担沉重,排除D项。故选C项。
3.B
【详解】根据材料“可以毫不夸张地讲,隋文帝也罢,隋朝也罢,一半的功业就在于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隋朝的统一,结束了古代中国自东晋十六国以来270多年分裂割据、战乱不止的局面,使中华大地重新统一于中央政权之下,这是隋王朝对中国历史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因此,隋文帝最大的历史功绩是完成国家统一,B项正确; 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时间是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排除A项;秦朝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排除C项;隋炀帝开凿了大运河,排除D项。故选B项。
4.C
【详解】根据材料中“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可知底层平民通过科举考试而进入上层社会,因此扩大了官吏选拔范围,C项正确;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经济交流,排除A项;科举制不是入仕的唯一途径,排除B项;科举制选拔官吏注重才能,排除D项。故选C项。
5.D
【详解】据材料“由于唐太宗的丰功伟绩,一个不可预知的中国,一个英雄史诗般的中国,改写了几千年来一直延续着的文明史”及所学可知,唐太宗任用贤能,知人善任;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并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并大力平定外患,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最终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改写了几千年来一直延续着的文明史。故革故鼎新,贞观之治符合题意,D项正确;唐高祖李渊起兵反隋,建立唐朝,排除A项;武则天时代被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排除B项;唐玄宗时期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
6.B
【详解】根据材料“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记录皇帝言行的史官按照唐太宗的要求修改《起居注》,导致《旧唐书》《新唐书》以及《资治通鉴》三部史书对玄武门之变的记录各不相同”可知,材料叙述了唐太宗要求史官修改《起居注》,导致《旧唐书》《新唐书》以及《资治通鉴》三部史书对玄武门之变的记录各不相同,说明了皇权影响史书编撰,本质上反映了君权得到强化,B项正确;“注重君主形象”是现象,没有反映这一现象本质,排除A项;材料说明史书记录有待考证,史书质量提高与材料本质不符,排除C项;三省六部制是官僚体制成熟的标志,排除D项。故选B项。
7.D
【详解】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位公主是文成公主。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逻些,实行了一系列发展生产、改革制度的措施。他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他,并派专使护送文成公主远行。641年,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以及佛经、医药、历法、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书籍。松赞干布为了更好地学习中原文化,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还请求唐朝给予蚕种,派遣掌握各种专业技能的工匠。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D项正确;安西都护府是唐太宗时期设立的管理西域军务的机构,排除A项;北庭都护府是武则天时期设立的管理西域的机构,排除B项;金城公主入藏是在唐中宗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
8.A
【详解】根据“忆昔开元全盛日,……公私仓廪俱丰实。”可知,杜甫的诗歌反映的是唐朝的开元盛世这一盛世局面;根据“天宝八年官仓存粮相当于国家4年的粮食收入”可知,《通典·食货典》反映的也是唐朝的的开元盛世这一盛世局面。由此可见,史料之间的相互印证有利于还原开元盛世这一历史真相,A项正确;文学作品不足为凭表述错误,排除B项;完全凭借考古发掘和必须依据文献记载说法太绝对,排除CD项。故选A项。
9.C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唐朝胡风盛行,衣食住行受到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妇女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一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可知,这些现象反映了唐朝社会风尚呈现的特点是多元化和开放,C项正确;题干材料主要强调唐朝社会多元开放,未涉及奢侈浪费,排除A项;题干材料主要强调唐朝社会多元开放,未反映单一保守,排除B项;题干材料主要强调唐朝社会多元开放,未阐释繁荣创新,排除D项。故选C项。
10.B
【详解】根据“有利于研究唐朝文化”可知,吴道子是唐朝著名画家,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等,《送子天王图》是他的代表作之一,B项正确;李清照是宋代的女词人,排除A项;苏轼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排除C项;关汉卿是元杂剧奠基人,元曲四大家之首,排除D项。故选B项。
11.B
【详解】根据材料“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在内容与风格上具有不同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白居易生活在中晚唐也就是唐朝的衰落时期,因为生活背景不同,形成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在内容与风格上的不同,B项正确;阶级出身不是根本原因,排除A项;思想性格和艺术追求不同不是影响诗歌风格差异的根本原因,排除CD项。故选B项。
12.C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玄奘是唐朝高僧,又称三藏法师。为了求取佛经精义,他毅然西行前往佛教圣地天竺。贞观初年,他从长安出发,途经西域及中亚各国,一路备尝艰辛苦难。玄奘还把自己西行途中的见闻口述下来,由弟子整理成书,这就是著名的《大唐西域记》,为中印文化发展作出贡献。故C符合题意;张骞通西域是在汉朝,与题干中“隋唐”不符合,故A不符合题意;唐玄宗时,鉴真接受日本学问僧的请求,决心东渡日本弘扬佛法。鉴真到达时,受到日本朝野热烈欢迎。鉴真在日本除传授佛经外,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与题干中的“西方和印度”不符合,故B不符合题意;郑和下西洋是在明朝,与题干中“隋唐”不符合,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3.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僧人玄奘将其西行亲身游历西域的所见所闻由其弟子写成《大唐西域记》,书中记载了西域各国的风土民俗,B项正确;《诗经》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排除A项;《伤寒杂病论》是东汉时期的医学作品,排除C项;《史记》是汉司马迁所著,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排除D项。故选B项。
14.D
【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安史之乱后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唐朝中央集权受到严重削弱,因此并非藩镇割据局面得到缓解,D项符合题意;安史之乱是由节度使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发动,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从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到763年安史之乱平定,这场叛乱历时八年之久,成为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B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C项。故选D项。
15.B
【详解】据材料“安禄山的势力,是唐室用中国财富豢养成的胡兵团。此种胡兵团,只吮吸了唐室的膏血,并没有受到唐室的教育。”可知,钱穆认为节度使权力的日益膨胀必将导致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节度使权力增强,并未强调统治者荒废朝政的影响,排除A项;节度使权力的膨胀不能说明军队战斗力弱,排除C项;材料反映节度使权力的增强,不能说明农民负担过重,排除D项。故选B项。
16.变化:①人口数量激增。②垦田面积大幅度增加。③粮仓丰实。
原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详解】变化: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人口由隋初的三千多万人增长到隋盛时的四千六百万人,说明人口激增。垦田数由隋初的一千九百多万顷增长到隋盛时的五千五百多万顷,说明垦田面积扩大。根据材料粮仓数量也增加了,表明粮食粮仓丰实。因此材料中的“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指的是①人口数量激增。②垦田面积大幅度增加。③粮仓丰实。
原因:结合所学可知,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国家政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隋朝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是国家统一,社会安定;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17.(1)现象: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
(2)表现:城市人口多;城市店铺多;坊和市交错。
(3)名称:交子。 地区:四川地区。
(4)港口:广州、泉州; 机构:市舶司。
【详解】(1)现象:根据材料“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可知,反映了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
表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宋经济重心南移主要表现在农业(发展)、手工业(兴盛)、商业(贸易、繁荣)等方面
(2)表现: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宋代经济发展迅速表现在:城市人口多;城市店铺多;坊和市交错;经商时间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乡镇形成了草市。
(3)名称: 结合所学可知,北宋的纸币名称是交子。
地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交子最早出现在四川地区。
(4)港口:结合所学可知,宋朝时的主要对外贸易港口有广州、泉州、明州。
机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为鼓励海外贸易发展,政府设立市舶司来管理海外贸易。
18.(1)政权:北宋。
事件:澶渊之盟。
(2)两个政权:辽、西夏。
历史特征:政治上民族政权并立。
发展趋势:政权统治日益汉化,统一的趋势不断加强。
(3)认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民族的交往与融合;我国古代民族关系有战有和,和是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1)政权、事件:根据材料“(辽)与朝廷和好年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宋真宗时期,辽军大举南下,大臣寇准力劝宋真宗亲临前线,宋真宗抵达澶州,宋军士气大振,击退辽军,双方议和,史称渊之盟,因此材料中的“朝廷”指的是北宋,签订了澶渊之盟。“澶渊之盟”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2)两个政权:根据“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幽云十六州),拓跋(党项族)自得灵、夏以西……得中国(指中原)土地,……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二敌”指辽和西夏两个政权;
历史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政治角度概括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是政治上民族政权并立,民族交融不断加强;
发展趋势:根据“……得中国(指中原)土地,……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可知,这些政权的发展趋势是政权统治日益汉化,统一的趋势不断加强。
(3)认识:开放性回答,言之有理即可,综合上述材料可知,我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认识是在中国古代,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既有冲突、战争,又有和平相处,其中和平共处是主流;所以,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认识为国家的统一,有利于民族的交往与融合。
19.(1)措施: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还在各州府设立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税收由中央掌控,后来又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2)经济现象:经济重心南移。
【详解】(1)措施:根据材料一“始置诸州通判”和所学知识可知,宋代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的措施是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还在各州府设立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税收由中央掌控,后来又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2)经济现象: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表格信息反映出唐朝、宋朝南方人口超过北方,这反映了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经济现象,经济重心南移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