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年级试卷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21分)1.(6分)(1)飞鸟相与还(2)风正一帆悬(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4)霜叶红于二月花(5)落红不是无情物(每空1分)2.(2分)(1)枢 (2)línɡ3.(2分)B4.(3分)图中使者骑着马,拿着公文信件,表明了“邮”传递信息的功能。5.(3分)得分要点:礼貌邀请,信息吻合,问询得体。示例:曹老师:您好!本周末同学们想邀请您一起去参观近代邮政博物馆,博物馆的开放时间是上午9:30到11:30和下午13:30到16:30,不知您哪个时间点比较方便?期待您的到来,谢谢!6.(2分)根据鸾鸟的头部(尾部)的方向可以测量风向7.(3分)要求:结构和上联一致;内容和气象观察相关示例:测雨量风(3分) 狂风暴雨/呼风唤雨(2分) 偷天换日/上天入地/借古讽今(1分)二(45分)(一)(15分)8.(3分)“却”字写出了天气突然从狂风暴雨转为月明风清(2分),表达作者对造化神奇的赞叹(1分)。9.(2分)B10.(3分)其实云就是雨,雨就是云,它刚出来是云,云浓密了就变成雨。11.(4分)(1)地上(2)溪烟一缕起前滩(如第一二句都写,只得1分)(3)山上12.(3分)示例:大自然虽然是神奇的,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云能变成雨,雨能变成气,气又能变成水,可见世间万物是相互关联的,变幻莫测,循环转化。(二)(11分)13.(3分)D14.(4分)韩慕慧媺:赞同,这样可以更好地感知时间和空间,能让内心更愉悦,让生活更加美好。(2分)计云:赞同,因为看似“无用”,实则可以更好地利用碎片化时间,享受观察,保持一颗好奇而不功利的心。(2分)15.(4分)示例:和身边的昆虫做朋友。(2分)理由:前面两则材料是从植物和云朵的角度去探讨了普通人通过研究发现的科普美好,补充的这则材料想从研究动物角度去揭示科普的美好意义,这样既可以呈现材料的丰富性,也可以吸引更多的科普爱好者加入到研究队伍中来。(2分)(三)(13分)16.(3分)A17.(3分)不同意。“认真”表现了猴子捞月时沉浸其中,执着追求幻想。“游戏”揭示了捞月是出于好奇心,而不是功利目的,用“认真”修饰“做游戏”表现猴子不被命运法则所控制,与残酷的生存法则保持相反的方向。18.(3分)示例一:把燥热的山林和清凉的月亮作对比,体现了物质和精神的矛盾冲突,表达了作者对追求梦想者的敬意。示例二:把捞月亮的猴子和猴山(动物园)里的猴子作对比,体现了现实与理想、社会与艺术的矛盾冲突,表达了作者对追求艺术者的敬意。19.(4分)相同点:都卒章显志,用“伟大”一词来赞美行动中的失败者,赞美了人类对梦想的追逐。(2分)不同点:《伟大的悲剧》的结尾处说斯科特的“伟大”是指人类为了理想和荣耀,征服自然过程中的伟大;《伟大的猴子》结尾处说猴子的“伟大”是为了追逐幻想和趣味表现出来的超越功利之心的纯粹,此处用“伟大”形容猴子,大词小用,发人深省。(2分)(四)(6分)20.(6分)示例:最近读《经典常谈》,书中把《诗经》中主人公的情感描绘得真挚而感人,又把《战国策》中纵横家的精妙口才分析得鞭辟入里,于是我开启了《诗经》和《战国策》的深度阅读。三(54分)21.(9分)内容(6分):运用说明,内容完整4分,表达有序2分。规范(3分):错别字、标点、语病有一处,扣1分,直至3分扣完。示例:飞花令游戏发起者首先确定一个字,然后每一位游戏参与者依次在规定时间内说出一句含有此字的诗句。如果不能及时接龙说出新的诗句,就会被判定为输,坚持到最后的为胜。参与人数不限,凡是已说过的诗句,不得重复,重复即输。22.(45分)参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书写(5分)①清楚、工整、美观(5分);②清楚、工整(4分);③清楚,不够工整(3分);④字迹能辨认,不够工整(2分);⑤字迹勉强能辨认(1分);⑥字迹不能辨认(0分)。作文(40分)①三个要点:内容、语言、结构完全切题:三个要点都有,且基本表达好,35分起评,加分后最高可打40分;②切题:三个要点都符合,基本表达一般,30分起评,加分后不超过34分;③基本切题:缺少任意一个要点,24分起评,基本表达好,加分后不超过29分;④不切题:只有一个要点,但行文完整,20分左右,最高不超过23分。九年级试卷(2024.04)语 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6页,共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一(21分)1.用古诗原句填空。(6分)古诗中蕴含着许多科学谜题。“山气日夕佳,(1) ▲ ”,鸟类路线记忆的原理尚未明晰;“潮平两岸阔,(2) ▲ ”藏着一个经典的力学问题;(3)“ ▲ ,▲ ”,诗人王维在塞外看到的究竟是狼烟,还是尘卷风?“停车坐爱枫林晚,(4) ▲ ”,是谁给秋天的草叶染色?“(5) ▲ ,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一段怎样奇妙的有机物旅程……古诗词为我们打开了博览万物的另一扇门。班级开展“游学博物馆”活动,请你参加。南京是座博物馆。从“天下文shū”到“世界文学之都”,千年文脉的滋养,让南京城散发出独有的文化魅力。大大小小的各类博物馆散于街角,藏于巷陌,交融新旧,同构古今,蕴藉风流。让我们行走在这座“博物馆之城”,聆听历史沧桑的回响,触摸万物变迁的脉动。2.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2分)(1)文shū ▲ (2)聆听 ▲3.下列加点词语与文段中“风流”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2分)A.同窗好友如风流云散,各奔东西。 B.藏于山林乡野,古镇风流犹存。C.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D.苏轼写承天寺月色,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神游驿路——近代邮政博物馆】(近代邮政博物馆对外开放时间:周三至周日上午:9:30-11:30下午:13:30-16:30)(图一) (图二)4.请解说图一邮票中的图案与“邮”的关系。(3分)▲5.组员想邀请曹老师周末一起参观邮政博物馆,请根据图二给曹老师发一则短信。(3分)▲【探秘天象——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走进大门,“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石碑映入眼帘,石碑西侧有座鸾凤风向仪。小石为这座风向仪写了一段介绍:八百多年前古人就用鸾凤风向仪来测量风向。鸾凤两足立于圆盘之上,圆盘中心有孔,有轴垂直通过圆盘中心,当风吹来时,鸾与盘可以随风而转,鸾头迎着风向, ▲ 。古人的测量技术真是巧妙!中国邮政专为此风向仪设计了一张邮票(见右图)。6.请帮助小石把介绍补充完整。(2分)▲7.小石在博物馆网站上出了一副对联,与气象爱好者互动。请将下联补充完整。(3分)二(45分)(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8-12题。(15分)湖上急雨[南宋]陆游溪烟一缕起前滩,急雨俄吞四面山。造化等闲成壮观,月明却送钓船还。(选自陆游《剑南诗稿》)儒者又曰:“雨从天下”,谓正从天坠也。如实论之,雨从地上,不从天下,见雨从上集,则谓从天下矣,其实地上也。然其出地起于山。何以明之?《春秋传》曰:“触石而出,肤寸而合①,不崇朝②而遍天下,惟太山③也。”太山雨天下小山雨一国各以小大为近远差。雨之出山,或谓云载而行,云散水坠,名为雨矣。夫云则雨,雨则云矣,初出为云,云繁为雨。犹甚而泥露濡污衣服,若雨之状。非云与俱,云载行雨也。(选自东汉王充《论衡·卷十一·说日篇》)[注释]①肤寸而合:形容云气密集。②崇朝:从天亮到早饭时。喻指时间短暂。③太山:即泰山。8.赏析诗中“却”字的表达效果。(3分)▲9.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太山雨/天下小山雨一国/各以小大为近远差。B.太山雨天下/小山雨一国/各以小大为近远差。C.太山雨天下/小山雨一国各以小/大为近远差。D.太山雨天下小/山雨一国各以小/大为近远差。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夫云则雨,雨则云矣,初出为云,云繁为雨。▲11.根据诗文内容,完成思维导图。(4分)(得出结论云载行雨) (深入论证雨从(3)▲来) (作者观点雨从(1)▲来) (“儒者”观点雨从天下)(以诗为证(2)▲(引用诗中原句))12.古人常说“造化神奇”。请结合诗文及下面材料,探究“造化”的神奇之处。(3分)气自卑而升上。水出于山,气之化也。水自高而趋下,入于大海,水归本也,盖水、气一也。气为水之本,水为气之化,气钟而水息矣。水流而气消矣。 (选自郎瑛《七修类稿》)▲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3-15题。(11分)从一棵树到一方自然有这样一群人,花了一年时间去观察附近的一棵树,并由此进入了大自然的奇妙世界。韩慕慧媺将小区里的香樟树命名为“小七”。谷雨那天早晨,韩慕慧媺推开窗户,闻到一股若有若无的清香。她推测是樟花的香气。她一直担心自己会错过樟树花期。那一周,她天天用望远镜来遥望“小七”。樟花只有米粒大小,平时走在街上难以望见,这一次她终于迎来了“小七”花满枝头的时刻。“动物掌控空间,植物掌控时间。”韩慕慧媺更加理解了这句话的深意。重复的生活会让人丧失对时间的感知,而时间的每一点流逝,在植物身上都留有印记。不少“树友”是带着孩子一同来观树的。寿瑜瑾带着儿子一起端详了玉兰的冬芽,儿子写下了一首诗:玉兰的花芽长在枝头/就像一支支毛笔/在写什么呢/在书写自己的生命和故事。这让寿瑜瑾很佩服孩子的眼睛,因为玉兰古时的确有“木笔”的叫法。时不时地看一看天空计云着迷于观云,源于2012年的一次偶遇。那一次野外科考时,他看到一朵云缓缓变成了七彩云,顿时就被震住了,为了弄明白原理,他查阅了大量资料,还请教了观云活动的先行者,最终确认了那片“七彩祥云”叫“环地平弧”,属于冰晶云折射阳光形成的冰晕现象。这些关键词,为他打开了一个新世界。“对于花鸟鱼虫这些类群而言,一个物种变成别的物种至少需要200万年时间。但一种云变化成另一种云可能只需要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你现在认识了这朵云,不代表一分钟以后你认识它……”对于普通人来说,观云入门容易,深入其中就并不简单了。计云之所以短时间内就能从入门观云到精通天象,是因为有科考调查的经验。计云给出的建议是,不要急于和执着于鉴定云彩,“入门”更重要的心态是享受观察。能够利用碎片时间,时不时地看一看天空,把全部的天空奇观当成一场拼图游戏的人往往能更快地成为高阶玩家。做科普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做博物科普第11年,还是有很多人问张辰亮:我知道你这些花鸟鱼虫的名字有什么用?“我其实挺烦这种问题的。但既然所有人都在问,与其跟他们对抗,不如想想怎么让这些知识有用。”张辰亮给自己想了一套解释,听起来很平实:可以用你教的知识吹牛。现在拍香格里拉、拍墨脱、拍新疆花海之类的纪录片,观众看了或许就会想去那里。等到他们真的现场看到这些物种,会感到特别亲切:哎,这不就是小亮说的那个什么嘛!“他们不是瞅一眼就过去了,他们甚至可能会喊,哎,停车停车,我下去要合个影!”张辰亮说,这就是科普的用处,“会让他们的生活变得不一样。”刘华杰是博物学文化的推动者,他形容博物活动“无用而美好”。无用,是相对于科学而言的。虽然参与博物活动的人,也能参与到科学研究中——最典型莫过于观鸟者加入鸟类调查,但对大多数博物爱好者而言,无论是收获科学认知,还是为科学做贡献,都不是必然的。美好的感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刘华杰来说,那意味着自由。自由是当无法出门的时候,通过凝视窗外的一只鸟或者一棵树,也可以获得心灵的宁静与愉悦;自由更是对生命法则的深刻认识,知其不可为而不为。希望在自然中,你也能找到属于你的那份美好。(选编自《三联生活周刊》2023年第38期)13.对材料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孩子把玉兰冬芽比作毛笔是受到玉兰古称的启发。B.计云要求博物爱好者必须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储备。C.张辰亮认为博物知识的价值是能拿来跟朋友吹牛。D.刘华杰认为自由也应该是“知其不可为而不为”。14.刘华杰形容博物活动“无用而美好”,你认为韩慕慧媺和计云会赞同他的说法吗?为什么?(4分)▲15.如果让你根据下面的提纲补充一则材料,你会预想一个什么标题?为什么?(4分)从一棵树到一方自然时不时地看一看天空 做科普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19题。(13分)伟大的猴子李汉荣深夜,几只猴子长臂牵着长臂,从树上倒吊到井下,目光专注地望着水中的月亮,它们要把它捞起来。 这个故事和画面,从小时至今,几十年过去了,一直牢牢地留在记忆里。现在,我有时闭起眼睛,就看见那几只猴子,仍在倒吊着,而月亮,仍藏在水下。 这个故事的原意,似乎是善意地嘲讽猴子的愚蠢:地上与天上不分,真相与幻影莫辨,徒劳地浪费时间和生命。 这样说似乎也没错,但是,多年来,我一直觉得把这几只猴子视为愚蠢是过于简单了,难道到井里捞一条鱼,捞一把黄金才算聪明,甚至是绝顶智慧;而试图把水底的月亮打捞出来,就注定愚蠢、荒谬? 那个故事没有说明猴子们为什么要捞月,假如把月亮捞起来,又将如何——这当然永远没有结局。 我想,那几只猴子并非仅仅为了果腹才去捞月的,猴子们在树上出没,它们的生活来源主要在树上,水里的那个月亮,肯定不是食物,这点猴子是知道的。那么,它们为何不嫌麻烦、冒着有可能集体沉没的危险,倒吊着自己,忍受着晕眩,去捞那水底之月呢? 这个过程充满了悬念、迷狂,过程的尽头是月亮,它藏在水下,悬于高天。不能升天摘下它,那就入水捞起它——一群猴子就这样与命运认真地做起了游戏。 天上的月亮只有一个,而水中的月亮却多到无数,海中之月,湖中之月,河中之月,溪中之月,泉中之月,碗中之月,甚至,一颗露水、一滴清水里,都藏着一个月亮。这就是说,世间有无数等待打捞的月亮。 当然,也许那几只猴子捞月未成,变得聪明起来,实惠起来,从此除了吃喝繁衍,再也不做捞月的游戏了;但是,我情愿它们沉浸于这个伟大的游戏之中,吃喝之外,陶醉于捞月;繁衍之外,喜悦于追逐幻想。 如今,也许所有的猴子都已进化得绝顶聪明,都成了标准的猴子,吃喝繁衍之外,它们不再对任何月亮感兴趣,无论天上月,还是水中月。它们只看重身上的利爪、嘴边的吃食、体内的情欲。 所以我时常听见山林里的传闻和动物园猴山的故事:为了争夺猎物,它们发动了一场场战争。猴的部落里,弥漫着仇恨和血腥;善良的猴,根本无法活下去,所以,猴子一出生,就要接受仇恨教育和战争训练。 我因此对活在我记忆里的那几只猴子充满了怀念和敬意—— 它们倒悬着自己,与生存的残酷法则保持了相反的方向,在血腥之外,在燥热的丛林之外,它们打捞清凉的月亮。 即使它们两手空空,即使它们失败了,它们,也是伟大的猴子。(选自李汉荣《万物有情》)16.最先想起捞月亮的猴子,会发出怎样的提议呢?下列猜测最符合文意的是( ▲ )(3分)A.天上的月亮摘不到,试一试水里的月亮呢?B.水里的月亮圆又大,我们捞上来尝一尝吧!C.颈椎不舒服,倒吊着在树下会不会好一些?D.谁能将水里的月亮捞上来,就选他做猴王!17.小石认为画线句用“认真”修饰“做游戏”不妥,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请说明理由。(3分)一群猴子就这样与命运认真地做起了游戏。▲18.文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请举一例并做赏析。(3分)▲19.本文结尾和《伟大的悲剧》结尾有何异同?请写下你的探究结果。(4分)①即使它们两手空空,即使它们失败了,它们,也是伟大的猴子。(李汉荣《伟大的猴子》)②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茨威格《伟大的悲剧》)▲(四)名著阅读。(6分)20.读一本书常常会发现其它值得阅读的好书。请参照下面示例,写下你的读书体验。(6分)最近读张承志的书,其中《击筑的眉间尺》将《史记》里的《刺客列传》描绘得那般歌泣,又写到鲁迅《故事新编》中的“眉间尺”,惊叹英雄主义的壮美。于是,从《击筑的眉间尺》这篇文章开启了《史记》《故事新编》两本书的阅读。(王安忆《书中书》)▲三(54分)21.请介绍一种文字游戏或数字游戏的规则。(9分)要求:①条理清楚,正确表达;②120字以内。22.博物馆举办征文活动,请选择一题,完成投稿。(45分,含书写分5分)题A:假如让你为家乡建造一座博物馆,你希望建造什么主题的博物馆?建造这一主题博物馆的意义是什么?请以《建一座 ▲ 主题博物馆》为题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题B:假如你是一件博物馆展品,在你身上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请发挥想象,写一篇文章。要求:(1)若选题A,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若选题B,自拟题目,然后作文。(2)文中不得出现试卷中已出现的博物馆或展品,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3)文体自定,不少于600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0416九年级期中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定稿).docx 20240416九年级期中试卷(定稿).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