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资源简介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一、选择题
1.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这反映出当时( )
A.内阁权势强大 B.皇权受到严重制约
C.社会经济凋敝 D.君权相权关系紧张
2.(2023·安徽黄山)明朝,凡朝廷遇有重大政事,或遇有文武大臣出缺,皇帝必诏令廷臣会议,以共相计议,衡量至当。然后报请皇帝,取旨定夺。其有关政事得失利弊之研商者,谓之廷议;凡有关人事升补任用之拟议者,则谓之廷推。明代此举( )
A.表明专制皇权已受到挑战
B.有利于提升决策的科学性
C.标志着封建官僚政治形成
D.基于文官卓越的政治素养
3.(2023·山西平遥)嘉靖时,严嵩当朝,擅揽官员选任黜陟之权,而李默不肯依附,严嵩恨之,遂授意赵文华及心腹言官诬奏李默“谤讪”皇上,李默因此被处死。由于此类事件甚多,以致明廷朝野形成“大臣唯惮言官能劾己而轻视诸司,言官为恃大臣能庇己而蔑视公论”的状况。这种现象会导致( )
A.相权膨胀能左右政治
B.朋党政治扰乱朝纲
C.内阁权力冲击皇权
D.阻断官员间信息畅通
4.(2023·安徽期末)1571年,在其妻三娘子劝说下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明朝册封。明朝开放互市,每开市时蒙汉人民“醉饱讴歌,婆娑忘返”。这反映出明代( )
A.北方丝路开通符合人民的心愿
B.册封制度有效安定了北方秩序
C.民族政策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
D.南北和平取决于三娘子的劝说
5.(2023·云南昆明)明成祖永乐年间,北征鞑靼、瓦剌,南征交阯,派郑和七下西洋;仁宗朱高炽继位后,果断停止北征,停罢营建工程及西洋宝船,施行“恤民之政”。这一政策变化的主要目的是( )
A.缓解财政压力 B.践行儒家仁政
C.实行闭关政策 D.推动民族交融
6.(2023·福建期中)明代长城区域在1368—1449年是以发展农耕经济为基本内容的屯田生产型文化带,1449—1571年演变成以农牧战争为主的军事消费型文化带,1571—1644年演变为以民族贸易为主要内容的马市交换型文化带。这表明明代( )
A.北方民族关系发生变化
B.边患问题始终影响政府的决策
C.朝贡贸易一直比较发达
D.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程度加深
7.(2023·山东淄博)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明朝开始实行“金牌信符制”,即通过发放金牌信符,确定边疆地区与中原王朝的纳马予茶关系,三年为一周期,可以茶50万斤换马1万多匹。据此可知,这一制度( )
A.推动了民族间经济交流
B.传播了中原农耕技术
C.解决了明朝的边患问题
D.正式确立了朝贡体制
8.(2023·山东泰安)明代,政府敕修永宁寺(今黑龙江地区),永宁寺建成后,当地民众,欢欣感戴,当地各族表示“世世臣服”。黑龙江下游的卫所通过“海西东水陆城站”的连接“以时朝贡”,女真卫所的朝贡使络绎不绝于途。据此推知,明代( )
A.君主专制统治不断加强
B.边疆地区祸患的根除
C.对外朝贡贸易得到发展
D.经略边疆方式多样化
9.(2023·湖北期中)1377 年,明太祖设立通政使司,主要负责传达帝命、通达下情、关防诸司出入公文、奏报四方臣民谏言、 申诉冤滞或告不法等事,一般臣民均可呈状言事。通政使司不受限制可随时入宫奏明皇帝,其奏疏可在朝廷公开拆阅。这一举措( )
A.弥补了相权缺失 B.有利于吏治清明
C.扩大了内阁权力 D.助长了宦官专权
10.(2023·山东济南)明末,荷兰派遣战船入侵中国沿海,明军连续与荷兰人发生海战,荷兰人最终认输,明朝夺取了从日本到南海的全部东亚制海权。这说明此时明朝( )
A.抗倭取得决定性胜利
B.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C.高度重视海洋开发
D.军事实力仍居前列
11.(2023·山东聊城)明太祖废除丞相后的事实表明,没有大臣的辅弼,皇权体系是不可能正常运行的。为此,明太祖欲寻求一种既可以防止大臣专权,又足以充分辅佐皇帝的丞相替代机构。由此可见,明初( )
A.国家中枢行政体系遭到破坏
B.皇权体系受到制度化的制约
C.内阁参与决策呈现出合法化
D.丞相制度最终得到变相复兴
12.(2023·安徽期中)明朝航海家郑和曾对仁宗皇帝说:“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洋,危险亦来自海上……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郑和所表达的观点( )
A.针对西方殖民势力东来而言
B.表明了明朝始终厉行“海禁”政策
C.彰显其积极主动的海洋意识
D.批评当时推行的朝贡贸易体制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历代均重视对边疆的治理。秦将郡县制推行到边疆地区。汉王朝除了设置郡县外,还设立属国管理内徙边疆民族,使其成为汉王朝边疆防御的重要力量。唐朝追求“治安中国,而四夷自服”,实行开明的治边政策。另外,为维护边疆地区的安定,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元朝通过设立行省实现了对边疆地区广泛而直接的管理。清王朝从中外一体(内地与边疆为一个整体)的认识出发,以积极态度治理边疆各民族,使其起到“屏藩”“拱卫”作用。在实际运作中,突出改革行政体制,如中央设理藩院,主管边疆民族事务,地方则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统治体制。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
材料二 明朝自太祖朱元璋及以后诸帝放弃元朝凭借边疆向外扩展的做法,继承汉唐“守在四夷”的治边之策。朱元璋分封的诸子大都遣镇北方,前朝重北轻南的治边传统仍被明朝继承。为防范“北虏”南下,明朝修建九边重镇,修缮长城并驻重兵,以强硬的军事手段应对北方游牧势力。明朝对南部边疆也未放弃经营。在南部蛮夷地区大量派驻军队,以卫所的形式驻守各地。卫所军士有军籍,携带家眷子女,世代相继为军户。军士中大部分参加屯田,小部分驻防。在南部边疆各省,郡县、卫所互为表里,施政则相辅相制。卫所主要安置在农业地区及形胜险要之处,遂形成大规模的军事性质的移民浪潮,推动了卫所地区社会的发展。在设置卫所以外蛮夷聚居的边远地区,明朝普遍推行土司制度,总体上实行卫所与土司结合统治的双轨制。
——摘编自方铁《论元明清三朝
的边疆治理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代治边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明朝对南北边疆治理的不同措施并分析其积极意义。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洪武二年,倭寇“数侵掠苏州、崇明,杀掠居民,劫夺货财”。明初政府加强海防,倭寇未酿成大患。
明朝中期以后,国势日益衰弱,到了嘉靖时,浙、海卫所“战船、哨船,十存一二”。倭患日益严重。
嘉靖二十五年,戚继光在兵书上题下“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的誓言。
嘉靖三十三年,倭寇在昆山“分掠村镇,杀人万计”“烧房屋二万余间”“各乡村落凡三百五十里,境内房屋十去八九,男妇十失四五”。
嘉靖三十五年,戚继光出任宁绍台参将,镇守台州等地。他请求在义乌山区招募新兵,获得朝廷恩准。
嘉靖三十八年,他亲自到义乌招募三千人,组编成军进行训练,又适应东南沿海地形和倭寇作战特点,创造“鸳鸯阵”等新战法。经过两个月训练,他招募的这支军队开赴抗倭战场。
嘉靖四十年,倭寇大掠台州等地,戚继光率军作战连战皆捷,救回被掳男妇数千名,平定了浙东地区倭患。
浙东倭患平定后,戚家军又赴福建、广东抗倭。所到之处,“戚家军号令金石,秋毫无犯,民乃以手加额曰:‘今日始见仁者之师矣!’”
——摘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用兵能用浩然之气,即是义理之勇,否则血气而已矣……兵众而不知律,必为寇所乘。
——戚继光《止止堂集》
有精兵而无精器以助之,是谓徒强;须兵士立得脚根定,则曳柴可以败荆,况精器乎!
——戚继光《练兵实纪·原火器》
从“时代与个人关系”角度,解读戚继光的历史功绩。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一、选择题
1.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这反映出当时( )
A.内阁权势强大 B.皇权受到严重制约
C.社会经济凋敝 D.君权相权关系紧张
[解析] 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向户部索求十万金的诉求在内阁首辅张居正的干预下未能满足,说明万历年间内阁权势较强,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的任意妄为,A项正确;明代内阁是皇权强化的产物,不能制约皇权,B项中的“严重制约”不符合内阁这一机构的特征,排除;题干涉及的内容与朝廷中枢机制有关,不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经济情况,而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中后期社会经济较为繁荣,排除C项;内阁不是宰相,因此题干反映的现象不属于君权相权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
2.(2023·安徽黄山)明朝,凡朝廷遇有重大政事,或遇有文武大臣出缺,皇帝必诏令廷臣会议,以共相计议,衡量至当。然后报请皇帝,取旨定夺。其有关政事得失利弊之研商者,谓之廷议;凡有关人事升补任用之拟议者,则谓之廷推。明代此举( )
A.表明专制皇权已受到挑战
B.有利于提升决策的科学性
C.标志着封建官僚政治形成
D.基于文官卓越的政治素养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明朝时,皇帝通过廷臣会议研商重大政事得失利弊,拟议文武大臣升补任用,其“廷议”“廷推”的做法,有利于提升决策的科学性,B项正确;中国古代官僚体制的本质是服务专制皇权,排除A项;秦朝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标志着封建官僚政治形成,排除C项;“基于文官卓越的政治素养”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3.(2023·山西平遥)嘉靖时,严嵩当朝,擅揽官员选任黜陟之权,而李默不肯依附,严嵩恨之,遂授意赵文华及心腹言官诬奏李默“谤讪”皇上,李默因此被处死。由于此类事件甚多,以致明廷朝野形成“大臣唯惮言官能劾己而轻视诸司,言官为恃大臣能庇己而蔑视公论”的状况。这种现象会导致( )
A.相权膨胀能左右政治
B.朋党政治扰乱朝纲
C.内阁权力冲击皇权
D.阻断官员间信息畅通
[解析] 结合材料中的“严嵩当朝,擅揽官员选任黜陟之权”“遂授意赵文华及心腹言官诬奏李默”“言官为恃大臣能庇己而蔑视公论”等信息可知,随着首辅严嵩把持朝政,一些言官诬陷谄媚,导致朝廷中部分官员攀附严嵩,朝纲混乱,形成朋党政治,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早在朱元璋时期已经废除丞相,排除A项;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权力机构,且权力直接来源于皇帝,排除C项;官员信息阻隔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4.(2023·安徽期末)1571年,在其妻三娘子劝说下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明朝册封。明朝开放互市,每开市时蒙汉人民“醉饱讴歌,婆娑忘返”。这反映出明代( )
A.北方丝路开通符合人民的心愿
B.册封制度有效安定了北方秩序
C.民族政策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
D.南北和平取决于三娘子的劝说
[解析] “接受明朝册封、明朝开放互市”说明民族政策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C项正确;明代互市贸易不属于“北方丝路贸易”,排除A项;女真族仍然威胁北方边疆秩序,排除B项;“南北和平取决于三娘子的劝说”属于唯心主义个人决定论,排除D项。故选C项。
5.(2023·云南昆明)明成祖永乐年间,北征鞑靼、瓦剌,南征交阯,派郑和七下西洋;仁宗朱高炽继位后,果断停止北征,停罢营建工程及西洋宝船,施行“恤民之政”。这一政策变化的主要目的是( )
A.缓解财政压力 B.践行儒家仁政
C.实行闭关政策 D.推动民族交融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明成祖北征鞑靼、瓦剌,南征交趾,派郑和七下西洋,造成严重的财政负担,所以,仁宗继位后停罢这些军事外交举措,施行“恤民之政”,主要目的是缓解财政压力,巩固统治,A项正确;B项是表面现象,并非其主要目的,排除B项;C、D两项与题意无关,排除。故选A项。
6.(2023·福建期中)明代长城区域在1368—1449年是以发展农耕经济为基本内容的屯田生产型文化带,1449—1571年演变成以农牧战争为主的军事消费型文化带,1571—1644年演变为以民族贸易为主要内容的马市交换型文化带。这表明明代( )
A.北方民族关系发生变化
B.边患问题始终影响政府的决策
C.朝贡贸易一直比较发达
D.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程度加深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明代前期为了抵御蒙古南下,在北部边境派驻军队,并大规模实行屯田以自给,长城沿线农业生产以军屯为主要形式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一条屯田生产型文化带。明代中期,北部边防有所废弛,屯田制度遭到破坏,蒙古铁骑越长城而入,长城沿线大规模的明、蒙战争爆发,战费日耗,形成一条军事消费型文化带。1571年,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明朝册封。双方恢复并扩大贸易关系,从此,长城沿线蒙汉贸易日益繁荣,消费型长城文化带便演变为交换型长城文化带。明代长城文化带的演变过程明显受到了北方民族关系变化的影响,A项正确;俺答汗封贡后,明朝与蒙古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边患问题不再是明朝政府决定对蒙古政策的主要考量,排除B项;明、蒙之间的贸易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是官办的朝贡贸易,后期民间自相往来、互通有无的贸易占主导地位,排除C项;材料未提及少数民族政权学习汉族制度文化,不能得出封建化程度加深,排除D项。故选A项。
7.(2023·山东淄博)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明朝开始实行“金牌信符制”,即通过发放金牌信符,确定边疆地区与中原王朝的纳马予茶关系,三年为一周期,可以茶50万斤换马1万多匹。据此可知,这一制度( )
A.推动了民族间经济交流
B.传播了中原农耕技术
C.解决了明朝的边患问题
D.正式确立了朝贡体制
[解析] 根据“即通过发放金牌信符,确定边疆地区与中原王朝的纳马予茶关系,三年为一周期,可以茶50万斤换马1万多匹”可得出通过“金牌信符制”规范边境地区的贸易往来,有利于民族间经济交流,A项正确;材料主要涉及贸易,而不是技术,排除B项;边患问题并没有解决,排除C项;材料中的制度不是朝贡体系确立的标志,排除D项。故选A项。
8.(2023·山东泰安)明代,政府敕修永宁寺(今黑龙江地区),永宁寺建成后,当地民众,欢欣感戴,当地各族表示“世世臣服”。黑龙江下游的卫所通过“海西东水陆城站”的连接“以时朝贡”,女真卫所的朝贡使络绎不绝于途。据此推知,明代( )
A.君主专制统治不断加强
B.边疆地区祸患的根除
C.对外朝贡贸易得到发展
D.经略边疆方式多样化
[解析] 明代在黑龙江地区修建永宁寺、设立卫所,进行朝贡,说明明代采取灵活多样的经略边疆政策,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对地方的治理,属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无法体现君主专制,排除A项;B项表述太绝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对外朝贡贸易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
9.(2023·湖北期中)1377 年,明太祖设立通政使司,主要负责传达帝命、通达下情、关防诸司出入公文、奏报四方臣民谏言、 申诉冤滞或告不法等事,一般臣民均可呈状言事。通政使司不受限制可随时入宫奏明皇帝,其奏疏可在朝廷公开拆阅。这一举措( )
A.弥补了相权缺失 B.有利于吏治清明
C.扩大了内阁权力 D.助长了宦官专权
[解析] 从材料中通政使司的职能可知,通政使司的设立不仅有利于上情下达,也有利于下情上传,皇帝可以通过该机构了解民生疾苦、民间冤情等,对百官有很大的监督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抑制贪腐、清明吏治,B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通政使司的主要职能,并未涉及宰相制度,且通政使司设立时,宰相制度尚未被废除,排除A项;当时内阁尚未建立,排除C 项;通政使司设立与宦官专权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
10.(2023·山东济南)明末,荷兰派遣战船入侵中国沿海,明军连续与荷兰人发生海战,荷兰人最终认输,明朝夺取了从日本到南海的全部东亚制海权。这说明此时明朝( )
A.抗倭取得决定性胜利
B.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C.高度重视海洋开发
D.军事实力仍居前列
[解析] 根据“明末,荷兰派遣战船入侵中国沿海,明军连续与荷兰人发生海战,荷兰人最终认输,明朝夺取了从日本到南海的全部东亚制海权”可知,明朝的军事实力还是比较强的,D项正确;荷兰不是倭寇,排除A项;材料不能反映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也不能体现重视海洋的开发,排除B、C两项。故选D项。
11.(2023·山东聊城)明太祖废除丞相后的事实表明,没有大臣的辅弼,皇权体系是不可能正常运行的。为此,明太祖欲寻求一种既可以防止大臣专权,又足以充分辅佐皇帝的丞相替代机构。由此可见,明初( )
A.国家中枢行政体系遭到破坏
B.皇权体系受到制度化的制约
C.内阁参与决策呈现出合法化
D.丞相制度最终得到变相复兴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明朝废除丞相后,皇帝无法独自承担国家的治理,明太祖要设立替代丞相的机构。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设殿阁大学士,任用亲信来参与决策,导致国家中枢行政机构遭到破坏,A项正确;明初废除丞相,皇权加强,而不是受到制约,排除B项;内阁是非正式机构,不是合法机构,内阁参与决策是不合法的,排除C项;明初丞相制度被废除,没有得到复兴,排除D项。故选A项。
12.(2023·安徽期中)明朝航海家郑和曾对仁宗皇帝说:“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洋,危险亦来自海上……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郑和所表达的观点( )
A.针对西方殖民势力东来而言
B.表明了明朝始终厉行“海禁”政策
C.彰显其积极主动的海洋意识
D.批评当时推行的朝贡贸易体制
[解析] 由材料可知,郑和认为国家富强不能置海洋于不顾,而且财富也来自海外贸易,主张积极经略海洋,否则会导致危险,C项正确;西方殖民势力东来始于新航路开辟后,排除A项;明成祖时期,郑和下西洋,推行开放的对外政策,排除B项;郑和下西洋依旧是传统朝贡贸易体制下的对外交往活动,排除D项。故选C项。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历代均重视对边疆的治理。秦将郡县制推行到边疆地区。汉王朝除了设置郡县外,还设立属国管理内徙边疆民族,使其成为汉王朝边疆防御的重要力量。唐朝追求“治安中国,而四夷自服”,实行开明的治边政策。另外,为维护边疆地区的安定,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元朝通过设立行省实现了对边疆地区广泛而直接的管理。清王朝从中外一体(内地与边疆为一个整体)的认识出发,以积极态度治理边疆各民族,使其起到“屏藩”“拱卫”作用。在实际运作中,突出改革行政体制,如中央设理藩院,主管边疆民族事务,地方则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统治体制。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
材料二 明朝自太祖朱元璋及以后诸帝放弃元朝凭借边疆向外扩展的做法,继承汉唐“守在四夷”的治边之策。朱元璋分封的诸子大都遣镇北方,前朝重北轻南的治边传统仍被明朝继承。为防范“北虏”南下,明朝修建九边重镇,修缮长城并驻重兵,以强硬的军事手段应对北方游牧势力。明朝对南部边疆也未放弃经营。在南部蛮夷地区大量派驻军队,以卫所的形式驻守各地。卫所军士有军籍,携带家眷子女,世代相继为军户。军士中大部分参加屯田,小部分驻防。在南部边疆各省,郡县、卫所互为表里,施政则相辅相制。卫所主要安置在农业地区及形胜险要之处,遂形成大规模的军事性质的移民浪潮,推动了卫所地区社会的发展。在设置卫所以外蛮夷聚居的边远地区,明朝普遍推行土司制度,总体上实行卫所与土司结合统治的双轨制。
——摘编自方铁《论元明清三朝
的边疆治理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代治边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明朝对南北边疆治理的不同措施并分析其积极意义。
[答案] (1)特点:突出有效、直接的统治,注重边疆地区的军事防卫功能,贯彻“夷夏之辨”的思想,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2)北方:分封的诸子遣镇北方;修建九边重镇,修缮长城并驻重兵守卫。
南方:派驻军队,建立卫所,管理南方各地;南方边远地区实行土司制度。
积极意义:维护南北边疆的稳定;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有利于民族交融。
[解析] (1)特点:根据材料“秦将郡县制……汉王朝除了设置郡县外,还设立属国管理内徙边疆民族……唐朝……实行开明的治边政策……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元朝通过设立行省……清王朝从中外一体(内地与边疆为一个整体)的认识出发,以积极态度治理边疆各民族……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统治体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突出有效、直接的统治,注重边疆地区的军事防卫功能,贯彻“夷夏之辨”的思想,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2)北方:根据材料“朱元璋分封的诸子大都遣镇北方,前朝重北轻南的治边传统仍被明朝继承”可知,分封的诸子遣镇北方;根据材料“明朝修建九边重镇,修缮长城并驻重兵,以强硬的军事手段应对北方游牧势力”可知,修建九边重镇,修缮长城并驻重兵守卫。南方:根据材料“在南部蛮夷地区大量派驻军队,以卫所的形式驻守各地”可知,派驻军队,建立卫所,管理南方各地;根据材料“在设置卫所以外蛮夷聚居的边远地区,明朝普遍推行土司制度,总体上实行卫所与土司结合统治的双轨制”可知,南方边远地区实行土司制度。积极意义:根据所学知识,明朝对南北边疆治理的不同措施,有利于维护南北边疆的稳定,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以及民族交融。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洪武二年,倭寇“数侵掠苏州、崇明,杀掠居民,劫夺货财”。明初政府加强海防,倭寇未酿成大患。
明朝中期以后,国势日益衰弱,到了嘉靖时,浙、海卫所“战船、哨船,十存一二”。倭患日益严重。
嘉靖二十五年,戚继光在兵书上题下“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的誓言。
嘉靖三十三年,倭寇在昆山“分掠村镇,杀人万计”“烧房屋二万余间”“各乡村落凡三百五十里,境内房屋十去八九,男妇十失四五”。
嘉靖三十五年,戚继光出任宁绍台参将,镇守台州等地。他请求在义乌山区招募新兵,获得朝廷恩准。
嘉靖三十八年,他亲自到义乌招募三千人,组编成军进行训练,又适应东南沿海地形和倭寇作战特点,创造“鸳鸯阵”等新战法。经过两个月训练,他招募的这支军队开赴抗倭战场。
嘉靖四十年,倭寇大掠台州等地,戚继光率军作战连战皆捷,救回被掳男妇数千名,平定了浙东地区倭患。
浙东倭患平定后,戚家军又赴福建、广东抗倭。所到之处,“戚家军号令金石,秋毫无犯,民乃以手加额曰:‘今日始见仁者之师矣!’”
——摘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用兵能用浩然之气,即是义理之勇,否则血气而已矣……兵众而不知律,必为寇所乘。
——戚继光《止止堂集》
有精兵而无精器以助之,是谓徒强;须兵士立得脚根定,则曳柴可以败荆,况精器乎!
——戚继光《练兵实纪·原火器》
从“时代与个人关系”角度,解读戚继光的历史功绩。
[答案] 明朝中期以后,国势日益衰弱,中国东南边疆倭患日益严重,严重危害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戚继光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立下“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的誓言。戚继光组成戚家军,军纪严明,英勇顽强,平定了东南沿海地区倭患,赢得人民的拥护。时势造英雄,戚继光生活在倭患严重的明朝,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促使戚继光担负起抗倭的使命,成就了抗倭英雄的美名。
[解析] 根据所学,可从时势造就英雄角度进行解读,结合从明朝中期以后中国东南边疆出现倭患,戚继光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组成戚家军,平定了东南沿海地区倭患,成就了抗倭英雄的美名等进行归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