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资源简介

两次鸦片战争
一、选择题
1.(2023·江苏盐城)19世纪中期,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新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市场,开拓更为广阔的殖民地。据此可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是( )
A.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B.对商品市场和原料市场的渴求
C.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晚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发展落后
2.(2022·全国甲卷)1846年,上海的进口货值较前一年下降13%,1847年又减少5.4%,1848年更大幅度地下降20.1%。此后虽有回升,但极不稳定,一直到1854年还没有恢复到1845年的水平。这可用于说明,进口货值的下降( )
A.阻止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B.导致西方商品倾销重心转移
C.促使传统手工业的恢复
D.成为列强进一步侵华的借口
3.(2020·浙江高考)论及晚清时期的不平等条约,有学者注意到:“签署治外法权条款则是出于以下权宜的想法,即这些说不同的语言并有着奇怪习俗的夷人应该获准管理自己——以显示中国的宽宏大量,并减轻管辖他们的任务。”清政府的这种认知反映了( )
A.极力维护朝贡贸易体制
B.抛弃了闭关锁国的政策
C.努力走出天朝上国的幻梦
D.对司法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仍懵懂无知
4.(2023·河南郑州统考一模)1848年,徐继畬在刊行的《瀛寰志略》中感叹西方富强,认为商业贸易可致国家强盛;对他们的政治制度充满钦慕,赞扬西方强国的民主制度及开创者。这说明他( )
A.旨在引导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B.属于早期维新派的代表
C.是当时理性看待西方的先驱
D.冲破了中体西用的束缚
5.(2023·安徽联考)鸦片战争后,洋货的进口虽已不断增加,而主要如洋布等所侵占的是大中城市市场,尚未能深入农村。当时深入农村的只有在非植棉地区的洋纱以及洋铁和洋油、洋针等少数品种,所排挤的也是原来的土铁、土钢、制蜡、榨油等手工业的商品,对手工业的破坏,一般只限于城镇手工业。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A.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列强要求修改条约缘由
C.自然经济解体速度加快
D.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加深
6.(2023·江苏南京)晚清时,我国海防从“该夷傥有近岸相逼之事,即著并力击退,不可入洋究追,误中诡计……”到“若各能制造大号战船,多安炮位,度其力量与逆夷外洋接仗,上之足歼丑类,次亦不失为尾追牵制之计”。此变化说明了( )
A.清朝主动回应对外敌入侵
B.海禁思想占据了主导地位
C.中国近代海权意识的萌发
D.海防重心在御内而非防外
7.(2023·山东潍坊)鸦片战争后,林则徐指出一味强调陆守,以守为战,“譬如两人对弈,人行两步,而我行一步,其胜负尚待问乎?”“徒守于陆,不与水战,此常不给之势”。这表明林则徐( )
A.学习西方科技实现自强求富
B.已摒弃夷夏观念开眼看世界
C.要求军事改革应对边疆危机
D.萌发海防意识抵御外来侵略
8.(2023·山东淄博)鸦片战争前后,林则徐组织编译的《四洲志》、魏源的《海国图志》和徐继畬的《瀛寰志略》等一批地理著作相继问世,地圆说、南北极、经纬度、五大洲和四大洋等地理知识得以传播。这些地理著作( )
A.体现了“师夷长技以求富”
B.标志着近代国家意识的确立
C.传播了西方民主共和理念
D.有利于开阔人们的国际视野
9.(2023·广东期末)鸦片战争前,《泰晤士报》对华报道重点从“经济”和“法律”两个维度出发,将中国描绘成一个“残暴”“无法制”的异质经济体,而在此过程中,中国几乎处于“失语”的状态。这种报道( )
A.反映了中国的真实状况
B.加剧了中英之间贸易摩擦
C.助推了鸦片战争的爆发
D.推动中国对外政策的转变
10.(2023·广东汕头)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东方的庞然巨物,亚洲最大一个封建制度的堡垒。但是英国兵轮撞倒了堡垒的一壁。从此,中国同周围国家的传统关系日渐改变。”由此可见,他认为鸦片战争( )
A.加剧了清朝的阶级矛盾
B.瓦解了亚洲的封建制度
C.使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D.改变了东亚原有的格局
11.(2023·福建联考)美国圣公会传教士卜舫济指出:“即使没有非法的鸦片贸易,我们可以肯定这两个国家之间迟早要爆发战争。……东方人拒绝给予西方国家平等的政治和经济地位,而这些正是西方所需要的。我们为中国的无知感到遗憾,但同时我们必须明确这种无知只有用武力才能解决。”这一言论旨在( )
A.谴责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行径
B.推卸英国挑起鸦片战争的责任
C.谴责清廷统治阶级的愚昧无知
D.揭示清朝封建专制体制的衰败
12.(2023·吉林通化)1833年英国第一任驻华商务总监督约翰·律劳卑前往中国,他的主要使命是设法将英国商业扩展到广州以外的其他地区。这说明,英国对中国政策的主要目标是( )
A.获取战争赔款 B.打开中国市场
C.割占中国领土 D.控制中国海关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偶然与必然
“工业革命 英国 明清时期的中国 禁烟运动”
材料二 我们不能希望贸易会立刻就发展到按照该国(指中国)人口的众多、土地的富饶和人民的勤勉所可测定的那种规模。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已增加了的需要,新贸易市场尚待确立,新部署尚待进行。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都更能影响中国政府去履行对目前事情的改进。
材料三 但不论什么时候我们谈到条约的修订,我们都可以提出建议,我因此毫不迟疑地向你指出几件事,这都是女王陛下政府认为极应该向中国政府力行要求的。这些观点是:
一、争取广泛地进入中华帝国的整个内地,以及沿海各城。
二、争取扬子江的自由航行,并进入沿江两岸直到南京为止(包括南京在内)的各城以及浙江沿海人烟稠密的各大城市。
三、实行鸦片贸易合法化。
四、争取英国国王得有一位代表长久而光明正大地驻节在北京朝廷。
——英国《克勒拉德恩伯爵致包
令博士函》1845年2月13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偶然与必然”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2)材料二中“从条约缔结以来”指的是什么条约?哪些文字最能反映英国要求“修约”的原因?
(3)材料三中克勒拉德恩提出的建议是否得以实现,请用具体史实加以说明。
14.下图中的断壁残垣,是经典的圆明园废墟图片,也是很多中国人心中抹不去的伤痛。观察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请你为图片选配最合适的诗句,运用中国近代史的史实说明你选择的理由。(说明:可以从下面提供的四句诗中选择,也可以提供新的更贴切的诗句。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①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五代李煜)
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南宋陆游)
③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清朝谭嗣同)
④我失去了一只臂膀,就睁开了一只眼睛。(现代顾城)
两次鸦片战争
一、选择题
1.(2023·江苏盐城)19世纪中期,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新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市场,开拓更为广阔的殖民地。据此可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是( )
A.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B.对商品市场和原料市场的渴求
C.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晚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发展落后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新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市场,开拓更为广阔的殖民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是对商品市场和原料市场的渴求,渴望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B项正确;A项表述与设问强调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不符,排除;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排除C项;晚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发展落后对英国来说是客观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
2.(2022·全国甲卷)1846年,上海的进口货值较前一年下降13%,1847年又减少5.4%,1848年更大幅度地下降20.1%。此后虽有回升,但极不稳定,一直到1854年还没有恢复到1845年的水平。这可用于说明,进口货值的下降( )
A.阻止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B.导致西方商品倾销重心转移
C.促使传统手工业的恢复
D.成为列强进一步侵华的借口
[解析] 由材料可知,1846—1848年上海的进口货值一直呈现下降趋势,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上海开埠通商,但进口货值的不断下降,使得列强认为中国市场尚未全面打开,进而成为进一步侵华的借口,故选D项;西方列强的入侵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排除A项;鸦片战争后上海逐渐取代广州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中心,优越的外贸条件并未改变西方商品倾销重心的地位,排除B项;鸦片战争后西方的工业制成品涌入中国市场,冲击中国传统手工业的发展,排除C项。
3.(2020·浙江高考)论及晚清时期的不平等条约,有学者注意到:“签署治外法权条款则是出于以下权宜的想法,即这些说不同的语言并有着奇怪习俗的夷人应该获准管理自己——以显示中国的宽宏大量,并减轻管辖他们的任务。”清政府的这种认知反映了( )
A.极力维护朝贡贸易体制
B.抛弃了闭关锁国的政策
C.努力走出天朝上国的幻梦
D.对司法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仍懵懂无知
[解析] 晚清不平等条约中的治外法权条款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但是当时的统治者却认为这一条款是权宜之策,一方面能显示中国的宽宏大量,同时还能减轻官员管辖外国人的负担,一举两得,并未意识到这一条款的危害,说明晚清统治者对于列强通过治外法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的行径懵懂无知,D项正确;治外法权属于司法领域,与朝贡贸易体制无关,排除A项;清政府认为“这些说不同的语言并有着奇怪习俗的夷人应该获准管理自己”,说明其在观念上依然坚持了闭关锁国,排除B项;清政府将签署治外法权作为一种对外国人的恩赐看待,充分体现了天朝上国的观念,排除C项。故选D项。
4.(2023·河南郑州统考一模)1848年,徐继畬在刊行的《瀛寰志略》中感叹西方富强,认为商业贸易可致国家强盛;对他们的政治制度充满钦慕,赞扬西方强国的民主制度及开创者。这说明他( )
A.旨在引导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B.属于早期维新派的代表
C.是当时理性看待西方的先驱
D.冲破了中体西用的束缚
[解析] 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徐继畬属于地主阶级抵抗派的代表之一,在《瀛寰志略》中介绍了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是最早理性了解西方的代表,C项正确;徐继畬是向国人介绍西方的制度,没有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排除A项;徐继畬属于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排除B项;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与D项史实不符,排除。故选C项。
5.(2023·安徽联考)鸦片战争后,洋货的进口虽已不断增加,而主要如洋布等所侵占的是大中城市市场,尚未能深入农村。当时深入农村的只有在非植棉地区的洋纱以及洋铁和洋油、洋针等少数品种,所排挤的也是原来的土铁、土钢、制蜡、榨油等手工业的商品,对手工业的破坏,一般只限于城镇手工业。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A.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列强要求修改条约缘由
C.自然经济解体速度加快
D.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加深
[解析] 根据材料“鸦片战争后,洋货的进口虽已不断增加,而主要如洋布等所侵占的是大中城市市场,尚未能深入农村”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主要反映了鸦片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极为有限,中国的大门并没有被完全打开,因此列强向清政府提出修改条约的要求,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鸦片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不涉及农产品的商品化问题,排除A项;根据材料,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解体缓慢,排除C项;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加深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
6.(2023·江苏南京)晚清时,我国海防从“该夷傥有近岸相逼之事,即著并力击退,不可入洋究追,误中诡计……”到“若各能制造大号战船,多安炮位,度其力量与逆夷外洋接仗,上之足歼丑类,次亦不失为尾追牵制之计”。此变化说明了( )
A.清朝主动回应对外敌入侵
B.海禁思想占据了主导地位
C.中国近代海权意识的萌发
D.海防重心在御内而非防外
[解析] 根据“该夷傥有近岸相逼之事,即著并力击退,不可入洋究追,误中诡计……”到“若各能制造大号战船,多安炮位,度其力量与逆夷外洋接仗,上之足歼丑类,次亦不失为尾追牵制之计”可得出,清政府从不入海追击,到要造船抗击外夷,说明清政府海防意识有所增强,C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主动性,排除A项;海禁思想已经被打破了,排除B项;从材料可以看出重心在防外,排除D项。故选C项。
7.(2023·山东潍坊)鸦片战争后,林则徐指出一味强调陆守,以守为战,“譬如两人对弈,人行两步,而我行一步,其胜负尚待问乎?”“徒守于陆,不与水战,此常不给之势”。这表明林则徐( )
A.学习西方科技实现自强求富
B.已摒弃夷夏观念开眼看世界
C.要求军事改革应对边疆危机
D.萌发海防意识抵御外来侵略
[解析] 由材料可知,林则徐主张海陆兼重,而非专重陆防,这是鸦片战争对于当时人的冲击,萌发海防意识抵御外来侵略,D项正确;材料主旨是防御的策略而非学习西方技术或者进行军事改革,排除A、C两项;材料内容并未涉及夷夏观念的变化,排除B项。故选D项。
8.(2023·山东淄博)鸦片战争前后,林则徐组织编译的《四洲志》、魏源的《海国图志》和徐继畬的《瀛寰志略》等一批地理著作相继问世,地圆说、南北极、经纬度、五大洲和四大洋等地理知识得以传播。这些地理著作( )
A.体现了“师夷长技以求富”
B.标志着近代国家意识的确立
C.传播了西方民主共和理念
D.有利于开阔人们的国际视野
[解析] 材料中一批地理著作相继问世,地圆说、南北极、经纬度、五大洲和四大洋等地理知识得以传播,有利于人们认识和了解世界,开阔人们的国际视野,D项正确;“师夷长技以求富”是洋务运动后期兴办民用工业的口号,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近代国家意识是在近代随着列强入侵,人们的国家意识逐渐增强,材料不能体现,排除B项;地理著作主要介绍了地理知识,没有传播西方民主共和理念,排除C项。故选D项。
9.(2023·广东期末)鸦片战争前,《泰晤士报》对华报道重点从“经济”和“法律”两个维度出发,将中国描绘成一个“残暴”“无法制”的异质经济体,而在此过程中,中国几乎处于“失语”的状态。这种报道( )
A.反映了中国的真实状况
B.加剧了中英之间贸易摩擦
C.助推了鸦片战争的爆发
D.推动中国对外政策的转变
[解析] 材料情景是鸦片战争前《泰晤士报》将中国描绘成一个“残暴”“无法制”的异质经济体,中国几乎处于“失语”的状态,这样的宣传会给英国人带来误导,英国人看到的中国是一个负面的形象,从而会赞成和支持“教训”中国,助推了鸦片战争的爆发,C项正确;《泰晤士报》的报道带有故意误导的目的,将中国描绘成一个“残暴”“无法制”异质经济体,这种报道不能反映中国的真实状况,排除A项;报道不能直接影响中英之间的贸易,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及中国的对外政策,《泰晤士报》的报道也无法推动中国对外政策的转变,排除D项。故选C项。
10.(2023·广东汕头)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东方的庞然巨物,亚洲最大一个封建制度的堡垒。但是英国兵轮撞倒了堡垒的一壁。从此,中国同周围国家的传统关系日渐改变。”由此可见,他认为鸦片战争( )
A.加剧了清朝的阶级矛盾
B.瓦解了亚洲的封建制度
C.使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D.改变了东亚原有的格局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鸦片战争影响了传统东亚国际关系,改变了东亚原有的国际格局,D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国际关系,而非国内的阶级矛盾,排除A项;B项错在“瓦解”,而且题干的空间范围在东亚而非整个亚洲,排除;C项是《辛丑条约》的影响,排除。故选D项。
11.(2023·福建联考)美国圣公会传教士卜舫济指出:“即使没有非法的鸦片贸易,我们可以肯定这两个国家之间迟早要爆发战争。……东方人拒绝给予西方国家平等的政治和经济地位,而这些正是西方所需要的。我们为中国的无知感到遗憾,但同时我们必须明确这种无知只有用武力才能解决。”这一言论旨在( )
A.谴责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行径
B.推卸英国挑起鸦片战争的责任
C.谴责清廷统治阶级的愚昧无知
D.揭示清朝封建专制体制的衰败
[解析] 由材料中“东方人拒绝给予西方国家平等的政治和经济地位,而这些正是西方所需要的”“我们必须明确这种无知只有用武力才能解决”可知 ,该传教士把英国发动对华侵略战争的原因归结为中国政府的愚昧无知 ,没有给予西方国家平等的政治和经济地位,这掩盖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真实意图,即打开中国大门,使中国成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因此,这一言论意在推卸英国挑起侵华战争的责任,故B项正确;卜舫济是为英国推卸战争责任进行辩护,并非谴责英国的侵略行径,也非抨击清政府的愚昧无知 ,排除A、C两项; 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故选B项。
12.(2023·吉林通化)1833年英国第一任驻华商务总监督约翰·律劳卑前往中国,他的主要使命是设法将英国商业扩展到广州以外的其他地区。这说明,英国对中国政策的主要目标是( )
A.获取战争赔款 B.打开中国市场
C.割占中国领土 D.控制中国海关
[解析] 根据材料“他的主要使命是设法将英国商业扩展到广州以外的其他地区”可知,反映了英国扩展商业范围的要求,说明英国意在打开中国市场,B项正确;获取战争赔款,不符合史实,此时还未发生中英战争,排除A项;割占中国领土,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控制中国海关,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偶然与必然
“工业革命 英国 明清时期的中国 禁烟运动”
材料二 我们不能希望贸易会立刻就发展到按照该国(指中国)人口的众多、土地的富饶和人民的勤勉所可测定的那种规模。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已增加了的需要,新贸易市场尚待确立,新部署尚待进行。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都更能影响中国政府去履行对目前事情的改进。
材料三 但不论什么时候我们谈到条约的修订,我们都可以提出建议,我因此毫不迟疑地向你指出几件事,这都是女王陛下政府认为极应该向中国政府力行要求的。这些观点是:
一、争取广泛地进入中华帝国的整个内地,以及沿海各城。
二、争取扬子江的自由航行,并进入沿江两岸直到南京为止(包括南京在内)的各城以及浙江沿海人烟稠密的各大城市。
三、实行鸦片贸易合法化。
四、争取英国国王得有一位代表长久而光明正大地驻节在北京朝廷。
——英国《克勒拉德恩伯爵致包
令博士函》1845年2月13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偶然与必然”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2)材料二中“从条约缔结以来”指的是什么条约?哪些文字最能反映英国要求“修约”的原因?
(3)材料三中克勒拉德恩提出的建议是否得以实现,请用具体史实加以说明。
[答案] (1)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英国迫切需要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明清时期,中国封建制度衰落,对外闭关锁国;中国的禁烟运动成为其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
(2)条约:《南京条约》。原因:“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已增加了的需要”,“新贸易市场尚待确立”,“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
(3)得以实现。说明:因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任选两点)
14.下图中的断壁残垣,是经典的圆明园废墟图片,也是很多中国人心中抹不去的伤痛。观察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请你为图片选配最合适的诗句,运用中国近代史的史实说明你选择的理由。(说明:可以从下面提供的四句诗中选择,也可以提供新的更贴切的诗句。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①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五代李煜)
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南宋陆游)
③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清朝谭嗣同)
④我失去了一只臂膀,就睁开了一只眼睛。(现代顾城)
[答案] 示例:诗句:我失去了一只臂膀,就睁开了一只眼睛(或诗句④)
理由: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抢劫、焚毁圆明园,给中国人民带来极大的苦难,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严重侵犯,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列强的侵略使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同时,也促使先进的中国人逐渐觉醒,开始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为抵御外侮、谋求民族与国家独立自强而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洋务派推行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新政,把“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这些都是对国家出路的有益探索。
综上所述,该诗句既反映了当时列强侵略带给中国的苦难,也体现出在外国侵略下,先进的中国人开始觉醒,探索救亡的道路,较为贴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