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资源简介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一、选择题
1.(2023·山西临汾)清朝历来实行满汉双轨制,突出以满驭汉。但是在1853年,咸丰帝在10多个省先后任命了40多个督办团练大臣,不少汉族地主武装发展起来。这反映了清朝( )
A.治理体系发生变化
B.满族贵族统治受到削弱
C.兴起自救改革运动
D.扭转了对太平军的战局
2.(2023·江苏连云港)1866年,奕?奏请在同文馆增设天文算学馆,招收30岁以下的正途仕人(秀才、举人、进士、翰林)。大学士倭仁反对道:“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京师各省士大夫聚党私议,约法阻拦,报者无几。这说明( )
A.中国近代化起步异常艰难
B.封建统治集团内部开始分化
C.洋务运动瓦解了传统社会
D.顽固派固守儒家的治国理念
3.(2020·全国高考)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李鸿章认为:“各口岸轮船生意已被洋商占尽,华商领官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必挟重资以侵夺”,因此“须华商自立公司,自建行栈,自筹保险”。这表明( )
A.商战成为对外交往中心
B.清政府鼓励民间投资设厂
C.求富以自强方针的改变
D.洋务派准备创办民用企业
4.(2023·湖北武汉)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英国强迫中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口岸。但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本着“隐杜觊觎、保全主权”的设想,自开吴淞、秦皇岛、南宁为商埠。这一变化( )
A.反映了清朝政府成为列强工具
B.表明治国方略根本改变
C.体现了时代变化推动政策转变
D.说明地方势力迅速崛起
5.(2023·山东济宁)1885年,清政府强化了对台湾的管辖,建立台湾省。这一举措体现了清政府( )
A.适应战时的需要 B.统治危机的加深
C.主权意识的增强 D.边疆危机的解除
6.(2023·陕西汉中)甲午战争后,各资本主义国家在华的资本输出额由战前的2亿美元迅速增加到1902年的15亿美元,外资企业深入到中国的各个经济部门。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A.列强对中国资本输出合法化
B.南京临时政府鼓励民间兴办实业
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
D.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十分缓慢
7.(2023·福建漳州)《马关条约》签署后,台湾人民“涌入衙署,哭声震天”,请时任台湾巡抚唐景崧向清政府转达台湾属倭“如赤子之失父母,悲惨至极!”日军在攻台战役中,感叹说:“有全台皆兵之感”。材料反映出台湾人民( )
A.强烈民族认同感 B.同情清廷战败
C.斗争取得了胜利 D.内部矛盾激烈
8.(2023·湖北荆门)1895年4月17日,即《马关条约》签字之日,罗拔诺夫向德、法两国驻俄使节声明:“俄国政府决定,立即以友谊方式,直接向日本政府提出不要永久占领中国本土的请求。”他正式邀请德、法两国参加共同对日干涉的行动。三国干涉还辽( )
A.成功遏制了日本侵华的企图
B.表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体现了列强在华利益的冲突
D.旨在维护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
9.(2023·贵州毕节)1895年6月15日,《申报》报道:洋务运动仅务器械之末,而中国之病源在“朝野不通,学校不修,鸦片盛行……工商不重,智慧不足”。该报道( )
A.说明制度变革成为朝野共识
B.体现了国人对时局的反思
C.表明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萌发
D.可用于佐证洋务运动破产
10.(2023·宁夏吴忠)金冲及指出:假如用短近的眼光看,甲午战争对中国而言是一场备受屈辱的悲剧;但是用长远的眼光看,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屈辱迫使人们重新进行反思,屈辱促使人们猛醒。关于“新的起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甲午战争打断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甲午战争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C.甲午战争造成了中国宗藩体系解体
D.甲午战争推动了文学革命的兴起
11.(2023·山东济南)咸丰帝1851年登基之初,清廷执行对西方强硬的外交政策,但随后却开始向西方妥协,推出“借师助剿”的策略。这主要是因为( )
A.地方官僚集团的崛起
B.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提出
C.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D.列强向中国进行资本输出
12.(2023·海南期末)1861年初,咸丰皇帝批准奕?、桂良、文祥上奏的《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折》,总理衙门在京设立。起初只负责主持外交与通商事务,后扩大到办工厂、修铁路、开矿山、办学校、派遣留学生等。它的设置( )
A.推动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
B.使民间投资企业得到鼓励
C.抵制了西方对华经济侵略
D.表明洋务派占据绝对优势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政府的外债可追溯到广东十三行对外商的“行欠”。从1853年起,清政府的外债逐渐发展起来。清政府以“借师助剿”的名义多次向洋商借款,这些借款单笔一般不超过50万两,通常以一年为期,随借随还。洋务派在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开展了洋务运动,清政府筹划“海防”“塞防”,卷入中法战争等,这些都耗资巨大,清政府只得举借外债。这一阶段比较大额的借款有“西征借款”(1595万两)、两次“轮船招商局借款”(共200万两左右)、四次“广东海防借款”(共500多万两)、“滇桂借款”(100万两)、“福建海防借款”(400万两)、“津沽铁路借款”和“津通铁路借款”两笔外债(共约80万两)以及“三海工程借款”和“内务府借款”(共约170万两)。
材料二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清政府先后发起了“上海洋商借款”“汇丰银款”和“汇丰镑款”三次借款活动。战后又追加了“瑞记借款”和“克萨镑款”两笔军事外债。五次借款总额为41 545 998.68两,加上利息接近1亿两。为支付《马关条约》要求的赔款和“赎辽费”,清政府又发起了“俄法洋款”“英德洋款”“续借英德洋款”三次大借款。据统计,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后对日赔款、对外借款本息,再加上作战费用和发行的国内公债,总额近6亿两白银,清政府的财政平衡遭到根本性的破坏,不得不依赖外债度日。外债不但需要支付高额利息,还附带苛刻的政治条件,如以关税、厘金做担保,将海关行政管理权委托给洋人等。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贺雨《甲午
战争前后中国的外债与财政》
(1)根据材料一,概括甲午战争前晚清外债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外债“发展起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甲午战争前后的借款所造成的历史影响。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边防压力,但由于清政府财政匮乏,重点守东南沿海还是保西北边陲,成为清朝重臣们之间争论的焦点。下表为清朝重臣们的主要观点。
派别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海防派 李鸿章等 “近日财用极拙,人所共知,欲图振作,必统天下全局合盘同筹而后定计。”“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海疆不防,则腹心之大患愈棘。”“江海防维实为今全局要务”。
塞防派 王文韶等 “俄人占我伊犁,有久假不归之势。只要俄人不能得逞于西北,则各国必不致构衅于东南。否则我师退一步,则俄人进一步,我师迟一日,则俄人进一日。事机之急,莫此为甚。”
并重派 左宗棠等 “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防”和“塞防”争论的历史背景并对这场争论进行简要评价。(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一、选择题
1.(2023·山西临汾)清朝历来实行满汉双轨制,突出以满驭汉。但是在1853年,咸丰帝在10多个省先后任命了40多个督办团练大臣,不少汉族地主武装发展起来。这反映了清朝( )
A.治理体系发生变化
B.满族贵族统治受到削弱
C.兴起自救改革运动
D.扭转了对太平军的战局
[解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1853年以后,清朝改变了以前的以满驭汉的做法,任命多个督办团练大臣,汉族地主武装迅速发展起来,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清政府的治理体系发生了一些变化,A项正确;汉族地主武装的发展,并不意味着满清贵族的势力受到削弱,排除B项;清政府的自救改革运动发生在后来的洋务运动期间,排除C项;当时清政府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仍然处于不利的局面,排除D项。故选A项。
2.(2023·江苏连云港)1866年,奕?奏请在同文馆增设天文算学馆,招收30岁以下的正途仕人(秀才、举人、进士、翰林)。大学士倭仁反对道:“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京师各省士大夫聚党私议,约法阻拦,报者无几。这说明( )
A.中国近代化起步异常艰难
B.封建统治集团内部开始分化
C.洋务运动瓦解了传统社会
D.顽固派固守儒家的治国理念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洋务运动期间创办京师同文馆增设天文算学馆,受到了士大夫的反对,说明顽固派势力强大,中国近代化起步异常艰难,A项正确;无论是洋务派还是顽固派,他们都维护清朝统治,说明并未分化,排除B项;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化,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社会,并未瓦解,排除C项;顽固派固守儒家的治国理念只是对材料的部分概括,也不是其实质,排除D项。故选A项。
3.(2020·全国高考)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李鸿章认为:“各口岸轮船生意已被洋商占尽,华商领官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必挟重资以侵夺”,因此“须华商自立公司,自建行栈,自筹保险”。这表明( )
A.商战成为对外交往中心
B.清政府鼓励民间投资设厂
C.求富以自强方针的改变
D.洋务派准备创办民用企业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各口岸轮船生意已被洋商占尽”,李鸿章强调,必须建立自己的航运公司,由中国自己的商业组织,筹备保险等业务,对抗外商侵夺,表明洋务派准备创办民用企业,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商战成为“对外交往中心”,A项错误;李鸿章的个人主张不能说明“清政府鼓励民间投资设厂”,B项错误;李鸿章主张“华商自立公司”,并没有改革洋务派“求富以自强”方针,C项错误。故选D项。
4.(2023·湖北武汉)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英国强迫中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口岸。但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本着“隐杜觊觎、保全主权”的设想,自开吴淞、秦皇岛、南宁为商埠。这一变化( )
A.反映了清朝政府成为列强工具
B.表明治国方略根本改变
C.体现了时代变化推动政策转变
D.说明地方势力迅速崛起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清政府自行开放商埠,减少被迫开放商埠时国家权力的丧失,所以这一变化体现了清政府在时代变化下推动政策的转变,C项正确;《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列强的工具,排除A项;“根本改变”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这一变化是清政府政策的变化,不能体现地方势力的崛起,排除D项。故选C项。
5.(2023·山东济宁)1885年,清政府强化了对台湾的管辖,建立台湾省。这一举措体现了清政府( )
A.适应战时的需要 B.统治危机的加深
C.主权意识的增强 D.边疆危机的解除
[解析] 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法军进攻台湾后被击溃,1885年《中法新约》签订。1885年台湾建省,清政府强化对台湾的管辖,清政府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的主权意识增强,C项正确;台湾建省时中法战争已经结束,排除A项;由材料与清政府统治危机加深无关,排除B项;由材料不能得出边疆危机被解除,排除D项。故选C项。
6.(2023·陕西汉中)甲午战争后,各资本主义国家在华的资本输出额由战前的2亿美元迅速增加到1902年的15亿美元,外资企业深入到中国的各个经济部门。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A.列强对中国资本输出合法化
B.南京临时政府鼓励民间兴办实业
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
D.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十分缓慢
[解析] 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条约规定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由于片面最惠国待遇,其他列强也获取了这一特权,自此列强对中国资本输出有了合法化的条约依据,A项正确;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于1912年,排除B项;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是“资本输出”的影响而不是原因,排除C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十分缓慢不是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增加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
7.(2023·福建漳州)《马关条约》签署后,台湾人民“涌入衙署,哭声震天”,请时任台湾巡抚唐景崧向清政府转达台湾属倭“如赤子之失父母,悲惨至极!”日军在攻台战役中,感叹说:“有全台皆兵之感”。材料反映出台湾人民( )
A.强烈民族认同感 B.同情清廷战败
C.斗争取得了胜利 D.内部矛盾激烈
[解析] 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台湾人民反对割占台湾,并武装斗争,力拒日军入台,这体现了台湾人民强烈民族认同感以及反帝爱国的精神,A项正确;台湾人民反对清政府割台,排除B项;反割台斗争最终失败,排除C项;D项与题意无关,排除。故选A项。
8.(2023·湖北荆门)1895年4月17日,即《马关条约》签字之日,罗拔诺夫向德、法两国驻俄使节声明:“俄国政府决定,立即以友谊方式,直接向日本政府提出不要永久占领中国本土的请求。”他正式邀请德、法两国参加共同对日干涉的行动。三国干涉还辽( )
A.成功遏制了日本侵华的企图
B.表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体现了列强在华利益的冲突
D.旨在维护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
[解析] 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给日本损害了沙皇俄国等列强在华利益,故俄国联合德法进行干涉,C项正确;三国的干涉只是制约了日本的侵略,并没有成功遏制了日本侵华的企图,排除A项;材料与瓜分中国狂潮无关,排除B项;材料中外交官所说的话是外交用词,并不是出于维护中国的利益,排除D项。故选C项。
9.(2023·贵州毕节)1895年6月15日,《申报》报道:洋务运动仅务器械之末,而中国之病源在“朝野不通,学校不修,鸦片盛行……工商不重,智慧不足”。该报道( )
A.说明制度变革成为朝野共识
B.体现了国人对时局的反思
C.表明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萌发
D.可用于佐证洋务运动破产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申报》对洋务运动进行报道,认为仅学习西方科技是不行的,这体现了国人对时局的反思,B项正确;“朝野共识”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维新思想萌发于19世纪七十年代,排除C项;该报道体现了国人对时局的反思,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选B项。
10.(2023·宁夏吴忠)金冲及指出:假如用短近的眼光看,甲午战争对中国而言是一场备受屈辱的悲剧;但是用长远的眼光看,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屈辱迫使人们重新进行反思,屈辱促使人们猛醒。关于“新的起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甲午战争打断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甲午战争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C.甲午战争造成了中国宗藩体系解体
D.甲午战争推动了文学革命的兴起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用长远的眼光看,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屈辱迫使人们重新进行反思,屈辱促使人们猛醒”信息可知,学者强调甲午战争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激发了国人的救亡意识,B项正确;甲午战争的确打断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但这与材料主旨强调“新的起点”是相背离的,排除A项;中国宗藩体系是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解体,到甲午战争完全解体,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文学革命的兴起,排除D项。故选B项。
11.(2023·山东济南)咸丰帝1851年登基之初,清廷执行对西方强硬的外交政策,但随后却开始向西方妥协,推出“借师助剿”的策略。这主要是因为( )
A.地方官僚集团的崛起
B.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提出
C.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D.列强向中国进行资本输出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51年”以及“借师助剿”,可以推断出让请政府作出如此转变的历史事件只能是太平天国运动,C项正确;地方官僚集团的崛起不会导致清政府向西方妥协,排除A项;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与“借师助剿”说法冲突,排除B项;列强向中国进行资本输出主要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与题中时间不一致,排除D项。故选C项。
12.(2023·海南期末)1861年初,咸丰皇帝批准奕?、桂良、文祥上奏的《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折》,总理衙门在京设立。起初只负责主持外交与通商事务,后扩大到办工厂、修铁路、开矿山、办学校、派遣留学生等。它的设置( )
A.推动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
B.使民间投资企业得到鼓励
C.抵制了西方对华经济侵略
D.表明洋务派占据绝对优势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总理衙门负责办工厂、修铁路、开矿山、办学校、派遣留学等洋务事宜,推动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A项正确;清政府鼓励兴办企业是在清末新政时期,排除B项;C项夸大了总理衙门设置的影响,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总理衙门职责扩大,并不
能反映洋务派占优势,排除D项。故选A项。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政府的外债可追溯到广东十三行对外商的“行欠”。从1853年起,清政府的外债逐渐发展起来。清政府以“借师助剿”的名义多次向洋商借款,这些借款单笔一般不超过50万两,通常以一年为期,随借随还。洋务派在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开展了洋务运动,清政府筹划“海防”“塞防”,卷入中法战争等,这些都耗资巨大,清政府只得举借外债。这一阶段比较大额的借款有“西征借款”(1595万两)、两次“轮船招商局借款”(共200万两左右)、四次“广东海防借款”(共500多万两)、“滇桂借款”(100万两)、“福建海防借款”(400万两)、“津沽铁路借款”和“津通铁路借款”两笔外债(共约80万两)以及“三海工程借款”和“内务府借款”(共约170万两)。
材料二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清政府先后发起了“上海洋商借款”“汇丰银款”和“汇丰镑款”三次借款活动。战后又追加了“瑞记借款”和“克萨镑款”两笔军事外债。五次借款总额为41 545 998.68两,加上利息接近1亿两。为支付《马关条约》要求的赔款和“赎辽费”,清政府又发起了“俄法洋款”“英德洋款”“续借英德洋款”三次大借款。据统计,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后对日赔款、对外借款本息,再加上作战费用和发行的国内公债,总额近6亿两白银,清政府的财政平衡遭到根本性的破坏,不得不依赖外债度日。外债不但需要支付高额利息,还附带苛刻的政治条件,如以关税、厘金做担保,将海关行政管理权委托给洋人等。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贺雨《甲午
战争前后中国的外债与财政》
(1)根据材料一,概括甲午战争前晚清外债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外债“发展起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甲午战争前后的借款所造成的历史影响。
[答案] (1)趋势:由以政治、军事借款为主,扩大到经济建设领域借款;单笔借款数额不断增加;还款周期延长。(答出两点即可)
原因:镇压反清起义的需要;洋务运动的兴起;边疆危机的加剧;反侵略战争的消耗;自然经济的解体(税收基础遭到破坏)。(答出两点即可)
(2)影响:破坏了清政府的财政平衡;大大加剧了人民群众的负担;导致晚清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为列强加强经济侵略提供了便利;诱使列强由瓜分中国转向共同支配中国。(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边防压力,但由于清政府财政匮乏,重点守东南沿海还是保西北边陲,成为清朝重臣们之间争论的焦点。下表为清朝重臣们的主要观点。
派别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海防派 李鸿章等 “近日财用极拙,人所共知,欲图振作,必统天下全局合盘同筹而后定计。”“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海疆不防,则腹心之大患愈棘。”“江海防维实为今全局要务”。
塞防派 王文韶等 “俄人占我伊犁,有久假不归之势。只要俄人不能得逞于西北,则各国必不致构衅于东南。否则我师退一步,则俄人进一步,我师迟一日,则俄人进一日。事机之急,莫此为甚。”
并重派 左宗棠等 “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防”和“塞防”争论的历史背景并对这场争论进行简要评价。(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答案] 背景:近代以来列强侵略;七十年代边疆新危机;军事力量孱弱;清政府财政匮乏;洋务运动兴起。
评价:无论哪种观点,都具有合理性;因边疆危机引发派别之争,焦点是军费划拨问题,目的都是抵制外来侵略,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各派别付诸于行动,如左宗棠收复新疆,洋务运动筹建海军等。
认识:改变落后面貌,提升综合国力,才能维护好国家利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