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多校联考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多校联考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甘肃省高中招生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评估试卷(一)
注意事项:
1.全卷共计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考生在答题前务必将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座号填写在试卷的相应位置上。
2.要求用蓝色或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考试卷上,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3.不得另加附页,附页上答题不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距今约5000年的大汶口文化遗址部分墓葬中出土了象牙梳、象牙雕筒等,同时期的良渚文化遗址权贵墓葬中,出土了玉琮、玉钺、漆器、象牙器等。这说明,当时( )
A. 原始农业形成 B. 社会分化出现 C. 禅让制度盛行 D. 中央集权确立
2. 夏商西周时期,水利工程兴修较少,少有山林开发;春秋战国时期,大量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兴修水利工程。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 B. 诸侯国势力此消彼长
C. 铁制生产工具的使用 D. 新政治经济秩序确立
3. 下图体现的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的一次重大变化。这一变化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A. 诸侯争霸 B. 国家统一 C. 政权并立 D. 商业繁荣
4. 据《汉书》记载,西汉成帝时,赵昭仪要害死后宫女官曹伟能,就派人送去毒药和一封“赫蹄书”,逼曹伟能自杀。据东汉人应劭解释,“赫蹄”即“薄小纸也”(后来称丝绵纸)。据此可推测( )
A. 西汉时人们已经开始生产纸 B. “赫蹄”即东汉的“蔡侯纸”
C. “赫蹄”的原材料是树皮、麻头 D. 只有宫廷才能使用“赫蹄”
5. 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励精图治,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局面。开元年间,诗人李白、杜甫、岑参、王维等都享有盛名;音乐、绘画、雕刻等艺术获得显著成就。这从侧面说明了( )
A. 文化事业的繁荣推动政治经济的发展
B. 政治经济的发展推动社会习俗的变迁
C. 社会习俗的变迁推动政治经济的发展
D. 政治经济的发展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
6. 据史书记载、唐玄宗时期“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胡帽”“贵人御馔,尽供胡食”、在京师长安还有胡姬所开酒店,专卖胡酒,成为文人雅游饮宴之所。这些现象( )
A. 推动了中央集权的强化 B. 得益于民族交往与交融
C. 反映了长安城布局严整 D. 凸显手工制作水平高超
7. 《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据此可知,设置通判的目的是( )
A. 独立行使行政权 B. 收缴地方的财赋
C. 削弱宰相的权力 D. 分散地方的权力
8. 元世祖时期,元朝官方编成农书《农桑辑要》,包括耕垦、播种、瓜菜、果实、药草栽桑和养蚕等十部分内容。据此可知,元朝( )
A. 出现我国最早的农书 B. 政府重视农业生产
C. 手工业获得快速发展 D. 农业技术发展迅速
9. 据记载,郑和第三次返航时“附古里(今印度地区)等十九国贡使来朝”;第五次出航“送摩骨都束(今非洲地区)等十五国贡使返国”。由此可见郑和远航( )
A. 目的是接送外国使臣 B. 到达了西欧的国家
C. 增加了明朝财政收入 D. 密切了与海外联系
10. 康熙前期说郑成功是海寇、逆贼,“勾引奸徒,窥视内地”;康熙后期说郑成功明室遗臣,海外孤忠,非乱臣贼子,赐谥号,并赐“忠臣”牌匾。这一变化基于( )
A. 康熙皇帝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B. 康熙的情感发生了变化
C. 清朝统治者接受了汉族文化 D. 郑成功收复了宝岛台湾
11. “在上海及其附近松江、太仓一带,手工纺织业素称发达,但随着上海的开埠,外国棉纱棉布的源源输入,这里的手工纺织业受到沉重的打击。”这一现象的出现可以印证( )
A. 西方科学技术不断引入 B. 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C. 上海等地地理位置优越 D. 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2. 1897年冬,德国借口山东巨野教案中有两名传教士被杀,派遣远东舰队驶往胶州湾,占领沿岸各地,并于1898年3月6日强行租借胶州湾及湾内各岛屿;1898年,俄国强行租借旅顺、大连及附近水面,法国强行租借广州湾,英国强行租借威海卫及“新界”等。材料反映的是( )
A. 鸦片战争战败,中国国门首次被打开
B. 甲午战败,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 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剧
D. 辛亥革命果实被篡夺,军阀混战开始
13.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赋予了人们集会、结社的权利,随后各种政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有300余个,其中具有健全纲领或某一方面纲领者多达35个。据此可知( )
A 民国初期政局出现混乱
B. 法律的制定为政党产生创造了条件
C. 资产阶级革命具有不彻底性
D. 正确的纲领加速了政党政治的传播
14. 1940年9月《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此次运动战( )
A. 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 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 使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D. 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信心
15. 某项目学习小组的同学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刘胡兰纪念馆。讲解员对毛泽东的题词做了如下的介绍:1947年3月26日,毛主席在听取了有关刘胡兰就义的汇报后,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据此判断,刘胡兰牺牲于( )
A. 抗日战争时期 B.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 解放战争时期 D.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6. 1954年9月,刘少奇在会议上指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全国各族人民要为保证宪法的完全实施而奋斗,为把我国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这次会议( )
A. 使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 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大大解放了我国的农村生产力 D. 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面貌
17. 在中世纪的西欧,佃户们一生被局限在庄园内,他们通过劳作来提供满足自己、家庭以及领主生存需要的生活必需品,这样一成不变的生活状态在当时的情形之下正是他们所需要的。下列对这一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封建庄园,自给自足 B. 庄园法庭,保障权益
C. 庄园土地,集体共有 D. 庄园发展,强化王权
18. 法律文献反映着国家发展的时代诉求。对比俄国1861年《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法令》和美国1862年《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其相同的时代诉求是( )
A. 废除奴隶制度,解放劳动力
B. 调动人民热情,增强民族凝聚力
C. 争取民族解放,维护国家统一
D. 改变社会性质,发展资本主义
19.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位德国大臣说:“皇上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粉碎英国的霸权,以有利于德国。”一位英国外交大臣说:“真正决定我国外交政策的是海上霸权的问题”。从材料中推断,德国、英国参加一战的目的是
A. 完成国家统一 B. 争夺世界霸权
C. 遏制苏俄政权 D. 促进欧洲联合
20. 美国制成原子弹后仅4年,苏联也进行了核试验。两国随后都制成威力更大的氢弹。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苏两国拥有世界核弹总量的98%,它们都可以将对手毁灭十几次。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
A. 冷战对峙局面形成 B.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C. 两国争夺世界市场 D. 苏联在争霸中处于守势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6分,共48分)
21. 制度创新是一个国家或民族能够取得突破性进步的非常重要的原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元史·地理志》
材料三 在政府权力的制约方面,(美国)联邦宪法采用了在同一体制内对于政府权力进行两向分割,即对联邦和州政府的权力进行纵向分割,在联邦政府的层次上依三权分立的原则对中央政府的权力进行横向分割。通过联邦制和三权分立体制形成了对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克服邦联体制下美国面临的社会危机,同时形成了新的国家体制。
——王希《原则与妥协》
材料四 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然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沟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要实现中国的民主化,我们首先要认识和了解祖宗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智慧。在此基础上,再去认识西方的政治制度,将适合中国国情的部分移植过来。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绾与李斯在地方行政制度设置上的不同见解以及秦朝最终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朝疆域的特点并指出元朝的地方管理制度和边疆管理机构。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在妥协中的创新表现和法律依据。
(4)谈谈你对材料四观点的理解。
22. 农业是国之命脉,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商鞅变法的基本精神就是要尽一切可能为强军服务。在农业上限制一切有碍于农业生产的活动,把尽可能多的人束缚在土地上,使他们专心致志地投身于农业生产。他力图通过农业发展来不断增强国家的军事实力,以适应争霸战争的需要。
——摘编自张宁《从农业制度改革看商鞅变法的现实意义》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的农业调整政策,其法律依据是1933年的《农业调整法》、1936年的《土壤保护与国内生产配额法》以及1938年的《农业调整法》。这三部法律的出台都是为了提高农产品价格,改善农民的经济状况。据统计,在1934年和1935年,联邦政府为农业调整计划支付的费用超过10亿美元,同时,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带来了农民收入的明显增长。
——摘编自高国荣《从生产控制到土壤保护-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农业调整政策的演变及影响》
材料三 斯大林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过程。集体化运动中,苏联建立起一套严密的行政命令体制,把农民束缚在农庄里,使农民失去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造成国富民贫的结果,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新中国的农业改革经历了“分田到民——聚田到社——包田到户”的探索,每次探索都赋予了特定的时代意义。农村改革之所以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内核就在于实事求是,走群众路线,尊重群众实践,为人民着想。
——摘编自姜刚《这个村庄,引爆改革伟力》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发展农业的目的,并举出一例商鞅鼓励发展农业的具体举措。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并简述其对农业政策的调整产生的效果。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苏两国解决农业问题的方案的不同点。
(4)综上所述,归纳促进农业发展的因素。
23. 世界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从分散到整体,从区域性交流到全球化发展的过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
——摘编自朱步冲《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
材料二 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时跨国公司已能在全世界进行资源配置,并在全球进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摘编自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材料三 我们认为,融入世界经济是历史大方向,中国经济要发展,就要敢于到世界市场的汪洋大海中去游泳,如果永远不敢到大海中去经风雨、见世面,总有一天会在大海中溺水而亡。所以,中国勇敢迈向了世界市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呛过水,遇到过漩涡,遇到过风浪,但我们在游泳中学会了游泳。这是正确的战略抉择。
——习近平《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用相关史实阐释作者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十多年来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简述中国应如何应对当前的经济形势。
三、论述题(共12分)
24.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表(部分)
名称 内容
伟大建党精神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井冈山精神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遵义会议精神 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敢闯新路、民主团结
延安精神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抗战精神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抗美援朝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精神、国际主义精神
载人航天精神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再补充一个精神。(只写名称即可)
(2)选择材料中至少两种精神,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甘肃省高中招生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评估试卷(一)
注意事项:
1.全卷共计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考生在答题前务必将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座号填写在试卷的相应位置上。
2.要求用蓝色或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考试卷上,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3.不得另加附页,附页上答题不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距今约5000年的大汶口文化遗址部分墓葬中出土了象牙梳、象牙雕筒等,同时期的良渚文化遗址权贵墓葬中,出土了玉琮、玉钺、漆器、象牙器等。这说明,当时( )
A. 原始农业形成 B. 社会分化出现 C. 禅让制度盛行 D. 中央集权确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象牙梳、象牙雕筒”“玉琮、玉钺、漆器、象牙器”表明这一时期出现了装饰的物品、手工艺品等,说明社会分化出现,B项正确;“象牙梳、象牙雕筒”“玉琮、玉钺、漆器、象牙器”与农业无关,排除A项;禅让制度是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C项;秦朝确立中央集权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
2. 夏商西周时期,水利工程兴修较少,少有山林开发;春秋战国时期,大量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兴修水利工程。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 B. 诸侯国势力此消彼长
C. 铁制生产工具的使用 D. 新政治经济秩序确立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夏商西周时期,水利工程兴修较少,少有山林开发;春秋战国时期,大量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兴修水利工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后期铁农具、牛耕出现,促进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因此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铁制生产工具的使用,C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涉及新兴地主的崛起,排除A项;题干没有涉及诸侯国势力此消彼长,排除B项;新政治经济秩序确立,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3. 下图体现的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的一次重大变化。这一变化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A. 诸侯争霸 B. 国家统一 C. 政权并立 D. 商业繁荣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图片信息可知,六国货币统一秦。结合所学可知,秦朝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命李斯统一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因此,图片货币反映的是国家的统一,B项正确;诸侯争霸出现在春秋时期,与秦朝不符,排除A项;政权并立出现在辽宋夏金时期,排除C项;仅从货币的统一并不能说明商业的繁荣,排除D项。故选B项。
4. 据《汉书》记载,西汉成帝时,赵昭仪要害死后宫女官曹伟能,就派人送去毒药和一封“赫蹄书”,逼曹伟能自杀。据东汉人应劭解释,“赫蹄”即“薄小纸也”(后来称为丝绵纸)。据此可推测( )
A. 西汉时人们已经开始生产纸 B. “赫蹄”即东汉的“蔡侯纸”
C. “赫蹄”的原材料是树皮、麻头 D. 只有宫廷才能使用“赫蹄”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西汉成帝时”“赫蹄书”“薄小纸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已出现纸,但造价贵,没有普遍使用,材料中的“赫蹄”就是以丝绵为原材料制造的纸“赫蹄”出现在西汉时期,A项正确;“蔡侯纸”由东汉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所得,说法错误,排除B项;根据题干材料无法推测出“赫蹄”的原材料,排除C项;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但尚未普遍使用。具体是否“只有宫廷才能使用”,根据材料无法得出,排除D项。故选A项。
5. 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励精图治,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局面。开元年间,诗人李白、杜甫、岑参、王维等都享有盛名;音乐、绘画、雕刻等艺术获得显著成就。这从侧面说明了( )
A. 文化事业的繁荣推动政治经济的发展
B. 政治经济的发展推动社会习俗的变迁
C. 社会习俗的变迁推动政治经济的发展
D. 政治经济的发展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分析题干材料可知,唐玄宗在位前期,政治经济上出现了“开元盛世”的繁荣局面,因为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学艺术等事业蓬勃发展,诗人云集歌盛世,音乐、绘画、雕刻等艺术也获得显著成就,D项正确;材料表达的因果关系是政治经济的繁荣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A项因果倒置,排除A项;材料中提及的诗人、音乐、绘画、雕刻等都属于文化事业领域的范畴,不是社会习俗方面的变迁,BC两项材料未提及,排除BC两项。故选D项。
6. 据史书记载、唐玄宗时期“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胡帽”“贵人御馔,尽供胡食”、在京师长安还有胡姬所开酒店,专卖胡酒,成为文人雅游饮宴之所。这些现象( )
A. 推动了中央集权的强化 B. 得益于民族交往与交融
C. 反映了长安城布局严整 D. 凸显手工制作水平高超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唐代高度繁荣的封建经济,以及民族融合和中外关系的发展,共同促成了唐人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B项正确;材料中的社会生活方式与中央集权强化没有关系,排除A项;长安城坊市制,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社会生活,与手工业技术水平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7. 《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据此可知,设置通判的目的是( )
A. 独立行使行政权 B. 收缴地方的财赋
C. 削弱宰相的权力 D. 分散地方的权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道签书施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判”一职,始于宋,止于清,是地方行政官员的一种。在宋时,他是以中央派员的身份,下到地方,作为地方行政长官的副官存在,负有地方的行政及监察职权,用以与地方行政长官知州形成制衡,以加强中央集权,D项正确;题干信息所述是宋朝对权利进行分权和限制,官员不能独立行使行政权,排除A项;宋朝设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排除B项;宋朝设置若干副宰相,设立多重机构,从而削弱宰相的职权,排除C项。故选D项。
8. 元世祖时期,元朝官方编成农书《农桑辑要》,包括耕垦、播种、瓜菜、果实、药草栽桑和养蚕等十部分内容。据此可知,元朝( )
A. 出现我国最早的农书 B. 政府重视农业生产
C. 手工业获得快速发展 D. 农业技术发展迅速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元世祖时期,元朝官方编成农书《农桑辑要》,包括耕垦、播种、瓜菜、果实、药材、栽桑和养蚕等十部分内容”可知,《农桑辑要》是元朝官方编成,内容主要包括垦、播种、瓜菜、果实、药材、栽桑和养蚕等农业生产方面的内容,说明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生产,B项正确;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北朝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排除A项;题干涉及的农业生产方面的内容,与手工业无关,排除C项;题干信息反映的是政府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并不能说农业技术的发展情况,排除D项。故选B项。
9. 据记载,郑和第三次返航时“附古里(今印度地区)等十九国贡使来朝”;第五次出航“送摩骨都束(今非洲地区)等十五国贡使返国”。由此可见郑和远航( )
A. 目的是接送外国使臣 B. 到达了西欧的国家
C. 增加了明朝财政收入 D. 密切了与海外联系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题干“附古里(今印度地区)等十九国贡使来朝”“送摩骨都束(今非洲地区)等十五国贡使返国”可知,郑和下西洋时期,多国贡使与明朝来往,体现了郑和下西洋密切了与海外各国的联系,D项正确;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用中国的货物换取海外的奇珍,排除A项;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海和非洲东海岸,题干材料并没有反映郑和远航到达了西欧的国家,排除B项;题干未反映郑和下西洋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排除C项。故选D项。
10. 康熙前期说郑成功是海寇、逆贼,“勾引奸徒,窥视内地”;康熙后期说郑成功明室遗臣,海外孤忠,非乱臣贼子,赐谥号,并赐“忠臣”牌匾。这一变化基于( )
A. 康熙皇帝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B. 康熙的情感发生了变化
C. 清朝统治者接受了汉族文化 D. 郑成功收复了宝岛台湾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康熙前期说郑成功是海寇、逆贼,‘勾引奸徒,窥视内地’;康熙后期说郑成功明室遗臣,海外孤忠,非乱臣贼子,赐谥号,并赐‘忠臣’牌匾。”结合所学可知,康熙帝对郑成功的评价由贬低到褒扬,主要是因为康熙帝接受了汉族文化,C项正确;儒家思想强调忠君,康熙帝对郑成功的评价由贬低到褒扬,不是受儒家思想影响,排除A项;康熙帝对郑成功的评价由贬低到褒扬,不是因为康熙帝的情感发生了变化,排除B项;郑成功收复台湾与康熙帝对郑成功的评价由贬低到褒扬没有必然联系,排除D项。故选C项。
11. “在上海及其附近的松江、太仓一带,手工纺织业素称发达,但随着上海的开埠,外国棉纱棉布的源源输入,这里的手工纺织业受到沉重的打击。”这一现象的出现可以印证( )
A. 西方科学技术不断引入 B. 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C. 上海等地地理位置优越 D. 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分析材料“随着上海的开埠,外国棉纱棉布的源源输入,这里的手工纺织业受到沉重的打击”可知,外国棉纱棉布的源源输入,使中国传统手工业受到强烈冲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海的开埠,便利了资本主义国家的货物,包括鸦片,大量涌入中国,使中国经济日益半殖民地化。造成中国东南沿海手工业者大量破产,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西方科技的引入和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也没有介绍上海的地理位置,排除ABC项。故选D项。
12. 1897年冬,德国借口山东巨野教案中有两名传教士被杀,派遣远东舰队驶往胶州湾,占领沿岸各地,并于1898年3月6日强行租借胶州湾及湾内各岛屿;1898年,俄国强行租借旅顺、大连及附近水面,法国强行租借广州湾,英国强行租借威海卫及“新界”等。材料反映的是( )
A. 鸦片战争战败,中国国门首次被打开
B. 甲午战败,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 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剧
D. 辛亥革命果实被篡夺,军阀混战开始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强行租借胶州湾及湾内各岛屿”“俄国强行租借旅顺、大连及附近水面,法国强行租借广州湾,英国强行租借威海卫及‘新界’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B项正确;鸦片战争战败在1842年,排除A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开始是在1900年,排除C项;辛亥革命果实被篡夺在1912年,排除D项。故选B项。
13.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赋予了人们集会、结社的权利,随后各种政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有300余个,其中具有健全纲领或某一方面纲领者多达35个。据此可知( )
A. 民国初期政局出现混乱
B. 法律的制定为政党产生创造了条件
C. 资产阶级革命具有不彻底性
D. 正确的纲领加速了政党政治的传播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中“赋予了人们集会、结社的权利”“随后各种政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法律意义上为政党的产生创造了宽松的政治环境和社会条件,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民国初期政局,排除A项;资产阶级革命具有不彻底性与材料“赋予了人们集会、结社的权利”无关,排除C项;正确的纲领加速了政党政治的传播在材料上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
14. 1940年9月《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此次运动战( )
A. 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 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 使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D. 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信心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1940年”“冀晋豫三省(华北地区)”“铁路到处被破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一百多个团,在华北两千多公里的战线上,向日军发动大规模进攻,史称“百团大战”。其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百团大战历时数月,战果辉煌,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因此,此次运动战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D项正确;1937年平型关大捷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排除A项;1937年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排除B项;1938年武汉会战使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排除C项。故选D项。
15. 某项目学习小组的同学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刘胡兰纪念馆。讲解员对毛泽东的题词做了如下的介绍:1947年3月26日,毛主席在听取了有关刘胡兰就义的汇报后,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据此判断,刘胡兰牺牲于( )
A. 抗日战争时期 B.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 解放战争时期 D.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47年3月26日”结合所学可知,1946-1949年为解放战争时期,C项正确;1931—1945年是抗日战争时期,排除A项;1927年—1937年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排除B项;1949—1956年是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
16. 1954年9月,刘少奇在会议上指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全国各族人民要为保证宪法的完全实施而奋斗,为把我国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这次会议( )
A. 使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 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大大解放了我国的农村生产力 D. 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面貌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全国各族人民要为保证宪法的完全实施而奋斗,为把我国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和所学可知,1954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项正确;三大改造完成使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排除A项;土地改革的完成,大大解放了我国的农村生产力,排除C项;一五计划的完成,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面貌,排除D项。故选B项。
17. 在中世纪的西欧,佃户们一生被局限在庄园内,他们通过劳作来提供满足自己、家庭以及领主生存需要的生活必需品,这样一成不变的生活状态在当时的情形之下正是他们所需要的。下列对这一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封建庄园,自给自足 B. 庄园法庭,保障权益
C. 庄园土地,集体共有 D. 庄园发展,强化王权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他们通过劳作来提供满足自己、家庭以及领主生存需要的生活必需品,这样一成不变的生活状态在当时的情形之下正是他们所需要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自那时起,欧洲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庄园里。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可知描述正确的是封建庄园,自给自足,A项正确;庄园法庭,题干内容没有涉及,题干内容体现的是“他们通过劳作来提供满足自己、家庭以及领主生存需要的生活必需品,这样一成不变的生活状态在当时的情形之下正是他们所需要的”,排除B项;庄园土地,题干内容没有涉及,题干内容体现的是“他们通过劳作来提供满足自己、家庭以及领主生存需要的生活必需品,这样一成不变的生活状态在当时的情形之下正是他们所需要的”,排除C项;庄园发展,强化王权,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
18. 法律文献反映着国家发展的时代诉求。对比俄国1861年《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法令》和美国1862年《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其相同的时代诉求是( )
A. 废除奴隶制度,解放劳动力
B. 调动人民热情,增强民族凝聚力
C. 争取民族解放,维护国家统一
D. 改变社会性质,发展资本主义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通过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解放了封建农奴,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在1862年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解放了黑人奴隶,也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从两部法律文献的内容中可以看出其相同点是都废除了奴隶制,解放了劳动力,A项正确;俄国1861年改革以法律的形式宣布农奴获得自由的同时,还需要交纳获得份地的赎金,搜刮老百姓的钱财,没有起到调动人民热情,增强了民族凝聚力的作用,排除B项;俄国废除了农奴制,缓解了国内的社会矛盾,避免了革命的发生,也使国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没有体现出推动民族解放,维护国家统一,排除C项;1862年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提高了黑人奴隶的革命积极性,使战争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并最终使北方获胜,没有改变社会性质,排除D项。故选A项。
19.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位德国大臣说:“皇上首要和基本的思想就是粉碎英国的霸权,以有利于德国。”一位英国外交大臣说:“真正决定我国外交政策的是海上霸权的问题”。从材料中推断,德国、英国参加一战的目的是
A. 完成国家统一 B. 争夺世界霸权
C. 遏制苏俄政权 D. 促进欧洲联合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皇上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粉碎英国的霸权,以有利于德国。”“真正决定我国外交政策的是海上霸权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德国在一战前迅速崛起,成为欧洲大陆实力最强的国家,但是因为德国是传统的陆上国家,海军实力并不强,而且当时德国的工业革命也完成了,迫切需要大量的工业原料和销售市场,所以就有了拥有殖民地的强烈要求。当时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德国在世界上只有很少的殖民地,为争夺殖民地,双方的矛盾尖锐。B项正确;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英国都是统一的,排除A项;苏俄政权建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的1917年,排除C项;欧洲于冷战期间走向联合,排除D项。故选B项。
20. 美国制成原子弹后仅4年,苏联也进行了核试验。两国随后都制成威力更大的氢弹。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苏两国拥有世界核弹总量的98%,它们都可以将对手毁灭十几次。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
A. 冷战对峙局面形成 B.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
C. 两国争夺世界市场 D. 苏联在争霸中处于守势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美国制成原子弹后仅4年,苏联也进行了核试验。两国随后都制成威力更大的氢弹。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苏两国拥有世界核弹总量的98%,它们都可以将对手毁灭十几次”,可以看出美苏激烈对抗态势造成的消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了对抗北约组织,1955年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美苏双方互相敌对,扩军备战,进而发展为两大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形成。因此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冷战对峙局面形成,A项正确;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核技术的发展,但是核竞争与冷战有关,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两国争夺世界霸主,而不仅仅是市场,还涉及各个方面的冷战,排除C项;苏联在争霸中势均力敌,呈现跷跷板式,排除D项。故选A项。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6分,共48分)
21. 制度创新是一个国家或民族能够取得突破性进步的非常重要的原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元史·地理志》
材料三 在政府权力的制约方面,(美国)联邦宪法采用了在同一体制内对于政府权力进行两向分割,即对联邦和州政府的权力进行纵向分割,在联邦政府的层次上依三权分立的原则对中央政府的权力进行横向分割。通过联邦制和三权分立体制形成了对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克服邦联体制下美国面临的社会危机,同时形成了新的国家体制。
——王希《原则与妥协》
材料四 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然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沟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要实现中国的民主化,我们首先要认识和了解祖宗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智慧。在此基础上,再去认识西方的政治制度,将适合中国国情的部分移植过来。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绾与李斯在地方行政制度设置上的不同见解以及秦朝最终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朝疆域的特点并指出元朝的地方管理制度和边疆管理机构。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在妥协中的创新表现和法律依据。
(4)谈谈你对材料四观点的理解。
【答案】(1)不同见解:王绾等建议在燕、齐、荆等实行分封制;李斯反对分封制。制度:郡县制。
(2)特点:疆域辽阔,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
管理制度:行省制度。
边疆机构:宣政院或澎湖巡检司。
(3)表现:联邦制国家;三权分立。
依据:1787年宪法。
(4)理解:政治制度创新应在批判中继承发展;要立足国情。
【解析】
【小问1详解】
不同见解:根据材料一“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可知,王绾等建议在燕、齐、荆等实行分封制;根据材料一“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可知,李斯反对分封制。
制度:根据所学可知,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小问2详解】
特点:根据材料二“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可知,元朝疆域辽阔,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
管理制度:根据所学可知,为了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统治,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边疆机构:元朝建立后,对西藏行使行政管理权,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军民事务。元朝时期在东南地区,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三国时叫夷州,隋朝时叫流求),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其它符合题意即可)
【小问3详解】
表现:根据材料三“通过联邦制和三权分立体制形成了对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克服邦联体制下美国面临的社会危机,同时形成了新的国家体制。”可知,美国在妥协中的创新表现有建立了联邦制国家,通过三权分立实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依据:根据所学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的联邦制和三权分立的原则。
【小问4详解】
理解:根据材料四“纵然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沟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可知,政治制度创新应在批判中继承发展;根据材料四“要实现中国的民主化,我们首先要认识和了解祖宗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智慧”可知,政治制度的创新要立足国情。
22. 农业是国之命脉,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商鞅变法的基本精神就是要尽一切可能为强军服务。在农业上限制一切有碍于农业生产的活动,把尽可能多的人束缚在土地上,使他们专心致志地投身于农业生产。他力图通过农业发展来不断增强国家的军事实力,以适应争霸战争的需要。
——摘编自张宁《从农业制度改革看商鞅变法的现实意义》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的农业调整政策,其法律依据是1933年的《农业调整法》、1936年的《土壤保护与国内生产配额法》以及1938年的《农业调整法》。这三部法律的出台都是为了提高农产品价格,改善农民的经济状况。据统计,在1934年和1935年,联邦政府为农业调整计划支付的费用超过10亿美元,同时,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带来了农民收入的明显增长。
——摘编自高国荣《从生产控制到土壤保护-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农业调整政策的演变及影响》
材料三 斯大林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过程。集体化运动中,苏联建立起一套严密的行政命令体制,把农民束缚在农庄里,使农民失去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造成国富民贫的结果,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新中国的农业改革经历了“分田到民——聚田到社——包田到户”的探索,每次探索都赋予了特定的时代意义。农村改革之所以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内核就在于实事求是,走群众路线,尊重群众实践,为人民着想。
——摘编自姜刚《这个村庄,引爆改革伟力》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发展农业的目的,并举出一例商鞅鼓励发展农业的具体举措。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并简述其对农业政策的调整产生的效果。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苏两国解决农业问题的方案的不同点。
(4)综上所述,归纳促进农业发展因素。
【答案】(1)目的:富国强兵,适应争霸战争的需要。举措: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2)特点:国家通过立法或提供资金等方式对经济进行干预。效果:遏制了经济大危机以来农产品价格不断下降的趋势,农民的收入明显增加。
(3)不同:苏联伤害农民利益,导致国富民贫;苏联采用行政手段解决农业问题。中国从农民利益出发,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中国的农业政策不断调整,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4)因素:国家政策的推动;法律的保障;改革的促进;人民的辛勤劳动;等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目的:根据材料一“他力图通过农业发展来不断增强国家的军事实力,以适应争霸战争的需要”可知,商鞅变法发展农业的目的是富国强兵,适应争霸战争的需要。
举措: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发展农业的具体举措有: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多的人可免除徭役。(任举一例)
【小问2详解】
特点:根据材料二“这三部法律的出台都是为了提高农产品价格,改善农民的经济状况”“联邦政府为农业调整计划支付的费用超过10亿美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国家通过立法或提供资金等方式对经济进行干预。
效果:根据材料二“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带来了农民收入的明显增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业政策的调整遏制了经济大危机以来农产品价格不断下降的趋势,农民的收入明显增加。
【小问3详解】
不同点:根据材料三“斯大林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过程”“行政命令体制”“使农民失去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造成国富民贫的结果”可知,苏联解决农业问题的方案是苏联伤害农民利益,导致国富民贫;苏联采用行政手段解决农业问题。根据材料三“农村改革之所以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内核就在于实事求是,走群众路线,尊重群众实践,为人民着想”“新中国的农业改革经历了‘分田到民一聚田到社一包田到户’的探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解决农业问题的方案是中国从农民利益出发,提高农民活水平;中国的农业政策不断调整,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小问4详解】
因素:根据材料反映的商鞅变法、罗斯福新政、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中国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等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进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国家政策的推动,法律的保障,改革的促进,人民的辛勤劳动等。(言之有理即可)
23. 世界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从分散到整体,从区域性交流到全球化发展的过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
——摘编自朱步冲《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
材料二 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时跨国公司已能在全世界进行资源配置,并在全球进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摘编自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材料三 我们认为,融入世界经济是历史大方向,中国经济要发展,就要敢于到世界市场的汪洋大海中去游泳,如果永远不敢到大海中去经风雨、见世面,总有一天会在大海中溺水而亡。所以,中国勇敢迈向了世界市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呛过水,遇到过漩涡,遇到过风浪,但我们在游泳中学会了游泳。这是正确的战略抉择。
——习近平《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用相关史实阐释作者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十多年来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简述中国应如何应对当前的经济形势。
【答案】(1)阐释: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相继走上殖民扩张道路,通过屠杀、奴役印第安人,发展种植园经济以及罪恶的“三角贸易”等方式,掠夺原料,获得财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革命后,英国加紧对印度的经济侵略和政治统治,使印度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发动了对中国的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任答一点即可)
(2)原因: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认可;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推动;两极格局的瓦解;各地经济联系加强,世界市场不断扩大。(任意3点,言之有理即可)
(3)如何应对: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抓住机遇,发展经济;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任答两点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阐释:据材料一“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可知,作者认为欧洲国家利用技术、经济、政治上的优势不断进行殖民扩张寻求霸权的道路。例如,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相继走上殖民扩张道路,通过屠杀、奴役印第安人,发展种植园经济以及罪恶的“三角贸易”等方式,掠夺原料,获得财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革命后,英国加紧对印度的经济侵略和政治统治,使印度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发动了对中国的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小问2详解】
原因:据材料二“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可分析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据材料二“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可分析出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认可;结合所学可分析出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推动;结合史实可知,1991年,两极格局的瓦解;结合所学可分析出各地经济联系加强,世界市场不断扩大。(任意3点,言之有理即可)
【小问3详解】
如何应对:据材料三“我们认为,融入世界经济是历史大方向,中国经济要发展,就要敢于到世界市场的汪洋大海中去游泳,如果永远不敢到大海中去经风雨、见世面,总有一天会在大海中溺水而亡。”可知,中国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抓住机遇,发展经济;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
三、论述题(共12分)
24.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表(部分)
名称 内容
伟大建党精神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井冈山精神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遵义会议精神 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敢闯新路、民主团结
延安精神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抗战精神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抗美援朝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精神、国际主义精神
载人航天精神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再补充一个精神。(只写名称即可)
(2)选择材料中至少两种精神,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案】(1)精神: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焦裕禄精神;改革开放精神;抗疫精神。(任答一点即可)
(2)精神1:抗战精神。精神2:抗美援朝精神。
观点: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论述: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挑起侵华战争,空前的民族灾难唤起了空前的民族觉醒,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共产党高举全民族抗战旗帜,推动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并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经过14年抗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 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并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市,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共同抗击美国侵略者,中朝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也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结论:综上所述,面对外国侵略和威胁,中国人民不畏强敌,勇于抗争,以鲜血捍卫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解析】
【小问1详解】
精神:根据所学可知,红军长征体现了中国工农红军历尽艰险、英勇作战、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即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的成功,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下,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伟大成就,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被誉为“两弹一星”精神;焦裕禄,1962年任河南兰考县委书记。当时的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粮食产量降到历史最低水平。为了摸清灾情,改变兰考面貌,焦裕禄以身作则,亲自带队到灾区,展开了大规模的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的调查研究工作,为抗灾防灾积累了第一手资料。他得知自己患了癌症后,仍顽强坚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他的精神被誉为焦裕禄精神;此外还有改革开放精神;抗疫精神等。(任答一点即可)
【小问2详解】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时,可以从表格中任选至少两种精神,并据此提炼观点,并结合史实加以论述,要求有理有据,史论结合,论证合理即可。如抗战精神和抗美援朝精神,都体现了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因此可以提炼观点为: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论述时可从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主要史实方面进行论述,
具体为: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挑起侵华战争,空前的民族灾难唤起了空前的民族觉醒,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共产党高举全民族抗战旗帜,推动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并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经过14年抗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并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市,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战争的胜利,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也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最后得出结论为:综上所述,面对外国的侵略和威胁,中国人民不畏强敌,勇于抗争,以鲜血捍卫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