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铁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蚌埠铁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蚌埠铁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检测试卷高二历史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表为先秦时期三位思想家的言论(节选)。据表可知,他们的主张( )
人物 主张
孔子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墨子 “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孟子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A. 蕴含着以民为本的思想 B. 体现出中华文化崇德尚贤
C. 打破了传统的等级秩序 D. 反映了诸子百家思想趋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中国)。根据表格信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可见,三位思想家都提到了“贤”“能”“德”等词汇,这表明他们都重视品德和才能,体现出中华文化崇德尚贤的特点,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重视民意的内容,无法得出蕴含着民本思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等级秩序的内容,且结合所学,孔子是倒退的历史观,维护传统的等级秩序,排除C项;材料只涉及了三位思想家,并不能代表整个诸子百家,且三位思想家代表不同的阶层,其思想也不可能趋同,排除D项。故选B项。
2. 甲午战后, “西政”一词逐渐流行,1898年初康有为在上书中说: “西政新书,多出近岁。”甚至张之洞也以为“西学亦有别,西艺非要,西政为要。” “西政”一词的流行,反映了( )
A. 维新救国思想成为主流 B. 现代国家认同观念兴起
C. 有识之士对西学认知的深化 D. 民族救亡自强意识开始觉醒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甲午战后(中国)。甲午战后“西政”知识大规模的进入,冲击了体与用的分界。张之洞在中西体用的框架中特别重视“西政”,指出“西艺非要,西政为要”这体现了有识之士对西学认知的深化,C项正确;没有其他思想的传播情况对比,无法得出“主流”,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国家认同观念,排除B项;民族救亡自强意识在洋务运动时期就有了,并非1898年才开始觉醒,排除D项。故选C项。
3. 中华文化圈的形成伴随着农耕文明的发展与传播,向外传播的主要是粟、黍、丝绸、瓷器、造纸术、印刷术等。古代中国的历代政治疆域基本上都小于文化上中国的范围。这体现了中华文明( )
A. 侧重经济交流 B. 崇尚和平交往
C. 凸显对外开放 D. 强调多元互鉴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中国积极向周边国家传播农耕文明,形成了中华文化圈,使得文化上中国的范围大于古代中国的历代政治疆域,这体现了中华文明崇尚和平交往,B项正确;材料体现了中国崇尚和平交往,材料依据不足,不确定是否侧重经济交流,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中国崇尚和平交往,个别时期中国是闭关自守的,排除C项;材料体现了中国崇尚和平交往,“互鉴”材料中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
4.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在他的《历史哲学》中说道:“非洲是一个仍处于“幼年时代的地方……自然不可能会有什么发展,什么文化。”随着非洲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在非洲发现的体现人类早期演变的头盖骨化石系列最为齐全。由此可见,人们对非洲文化的认识体现了( )
A. 继承性 B. 阶级性 C. 地域性 D. 时代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非洲)。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西方进行殖民活动的时期,对于非洲文化的否定为西方殖民非洲提供了“合法”的依据,而随着时代变迁,世界对于非洲文化的不断深入研究,即体现了时代性,D项正确;前期否定,后期肯定,存在差异而不是继承,排除A项;欧洲人对非洲文化的认识与阶级无关,排除B项;材料强调不同时期对非洲文化的认识不同,不存在地域性差异,排除C项。故选D项。
5. 骑士精神和宫廷爱情是中世纪欧洲突出的文化现象,它们一起构成了世俗叙事诗的主要体裁——浪漫传奇。传奇中的英雄区别于传统史诗英雄,即使为主人或情人而战,他都带有直接或间接的个人利益,而这种特点也传承到后世的文学中。这主要反映了( )
A. 文艺复兴始于中世纪的浪漫传奇 B. 中世纪文学凸显早期人文价值观
C. 浪漫传奇推动欧洲民族国家形成 D. 浪漫传奇摧毁了天主教精神枷锁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根据材料“传奇中的英雄区别于传统史诗英雄,即使为主人或情人而战,他都带有直接或间接的个人利益,而这种特点也传承到后世的文学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骑士精神在长达几个世纪的演化中,反映出来的是中世纪欧洲的文明进程,而当时的宫廷爱情,往往又跟骑士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两者结合,体现出了当时人们对高尚理想和美好情操的向往与追求,凸显早期人文价值观,B项正确;文艺复兴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精神,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不是起源自中世纪的浪漫传奇,排除A项;浪漫传奇与欧洲民族国家形成无直接关联,排除C项;浪漫传奇与天主教无关,没有摧毁天主教精神枷锁,排除D项。故选B项。
6. 下图为汉字楷书、草书与日文平假名的对照图。该图可直接印证( )
A. 大化改新全面学习中国文化 B. 日文平假名与汉字草书的联系
C. 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一脉相承 D. 日本全面学习中国的书法艺术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日本文化。根据材料“汉字楷书、草书与日文平假名的对照图”可知,日本古代文化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日本人借用汉字的楷体笔画和草体,分别创制了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根据材料可以推断,日文平假名与汉字草书的联系,B项正确;大化改新全面学习中国文化,“全面”一词说法过于夸大,排除A项;日本古代文化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而非一脉相承,排除C项;日本全面学习中国的书法艺术,“全面”一词说法过于夸大,排除D项。故选B项。
7. 下图是公元前3000一前1000年的人口迁移图。图中的人口迁徙( )
A. 推动了希腊化时代繁荣 B. 导致了亚欧大陆区域文明的衰落
C. 扩大了农耕文明传播范围 D. 影响了亚欧大陆区域文化的形成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3000一前1000年(世界)。根据图片中以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部落陆续进入西起欧洲、东到印度的广大地区,形成赫梯人、波斯人、希腊人和雅利安人,推动亚欧大陆区域文化形成,D正确;希腊化时代指从公元前330年波斯帝国灭亡到公元前30年罗马征服托勒密王朝为止,时间不符合,排除A项;图片反映的人口迁徙,推动亚欧大陆区域文化形成,不是导致衰落,排除B项;图片中反映的是以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部落陆续进入西起欧洲、东到印度的广大地区,不是农耕文明,排除C项。故选D项。
8.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向广东地方官员施加压力,迫使他们颁布告示允许华人出洋。《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确认了华人出洋的合法性,并对《大清律例》进行了修改。这表明当时( )
A.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B. 英法侵华促进了中国现代化
C. 清廷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D. 政府缺乏近代民族国家观念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题本质。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清政府由不允许华工出国到被迫允许华工出国,说明中国的权力进一步丢失,这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的表现,A项正确;英法的侵略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而不是促进,排除B项;清廷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是在《辛丑条约》签订了以后,排除C项;清政府最初不允许华工出国,说明政府并不缺乏近代民族国家观念,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9. 1952年,美国移民法明令禁止任何与共产党组织有联系的人移民美国。但美国此后颁布了20余项难民法,吸收接受过高等教育,有技术培训的经历、专业化经验或者特殊才能者作为永久性移民入境。由此可见,美国移民政策( )
A. 强调文化和民族的多样性特征 B. 重视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的统一
C. 意在加强中间地带的政治渗透 D. 有利于构建国内和谐的种族关系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1952年(美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得出主要结论:美国移民法明令禁止任何与共产党组织有联系的人移民美国,但同时又重视吸收美国所需的技术性人才,可知美国移民政策重视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的统一,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强调文化和民族的多样性特征的信息,排除A项;仅从材料,并未提及中间地带的政治渗透,排除C项;吸收接受过高等教育,有技术培训的经历、专业化经验或者特殊才能者作为永久性移民入境,并不能解决美国国内种族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
10. 在汉代文物中骆驼并不多见,在其形象塑造上没有变化多样的姿态,也与真实情况差距很大,蹄子与马蹄无异,且大都混同在各类动物之中,没有明显的特别含义。北魏是表现骆驼形象的第一个高潮,骆驼载货、特别是驼载丝绸成为极富特征的造型。到了唐代,以骆驼为题材的塑像、绘画剧增,且大量出现在不是骆驼产地的中原地区。在骆驼形象的塑造上,很多陶塑抓住了骆驼习性中精彩的瞬间,充满动感,极为传神;很多则不再是简单的形象再现,它们或大步行走,或引颈长啸,像是与恶劣的自然环境进行抗争,渗透着对现实生活的歌颂和向往。下列关于骆驼形象变化,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映了丝绸之路逐渐开拓与日益兴盛 B. 反映了制陶技术的进步
C. 折射出时代的变迁与人们观念认识的更新 D. 中原与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交融不断加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汉唐骆驼形象变化的轨迹,表现出丝绸之路上中外交往的不断深入,D项符合题意,选择D项;汉唐时期,丝绸之路上骆驼使用的频繁反映丝绸之路的开拓与日益兴盛,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到了唐代,以骆驼为题材的塑像、绘画剧增,且大量出。现在不是骆驼产地的中原地区:材料反映了制作骆驼陶塑技艺上的发展,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从汉到唐,对骆驼形象的塑造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反映了人们认识观念的更新,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11. 埃及埃德夫发现的公元前二世纪后期当地家族墓地主人都有两块墓碑:一块用象形文字按照埃及墓志传统镌刻着纪念墓主人的祷文套语和墓主人的自传;另-块写的是希腊哀歌体墓志铭。两种墓志铭内容各自独立,并非对译。这意味着( )
A. 埃及文化的宗教色彩浓厚 B. 不同文化的相互借鉴
C. 征服并未消除文化的隔阂 D. 希腊文化中心的转移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古代史(埃及)。据本题材料信息可得出主要结论:埃及埃德夫发现的公元前二世纪后期当地家族墓地主人都有两块墓碑,一块是由象形文字镌刻,一块是是希腊哀歌体墓志铭,结合所学可知古代战争推动了希腊文化的扩展,说明古希腊文化对埃及文化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征服并未消除文化的隔阂,C项正确;仅从材料,无法得出埃及文化的宗教色彩状况,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古希腊文化对埃及文化的影响,并不是相互借鉴,排除B项;仅从材料,并不能得出希腊文化中心的转移状况,排除D项。故选C项。
12. 拿破仑对外战争过程中,被拿破仑“冒犯”的人民先是因“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而觉醒并充满热情,然后又在其导师背叛自己的原则时转而反对其导师。由此可知,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
A. 捍卫了法国大革命成果 B. 埋葬了欧洲的封建制度
C. 重构了欧洲的政治文化 D. 推动了殖民体系的瓦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法国)。根据材料“拿破仑对外战争过程中,被拿破仑‘冒犯’的人民先是因‘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而觉醒并充满热情,然后又在其导师背叛自己的原则时转而反对其导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战争将“自由、平等、博爱”的启蒙思想传播到欧洲,逐步瓦解了欧洲的君主专制制度,促进欧洲的觉醒,在一定程度上重构了欧洲的政治文化,C项正确;拿破仑战争捍卫了法国大革命成果,但是材料中描述的是对欧洲的影响,排除A项;埋葬了欧洲的封建制度,“埋葬了”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殖民体系的瓦解是在两次世界大战后,排除D项。故选C项。
13. 1950年,印度宣布独立时把英语和印地语共同作为官方语言。后来印度国内曾有过废除英语官方地位的意见,但因为印地语在印度国内的接受程度始终不高,如果把英语废除,印度会面临国内真正没有通用语的局面。这一现象反映出印度( )
A. 在二战后民族意识高涨 B. 被英国殖民扩张改变了族群结构
C. 民族文化认同的迫切性 D. 由受过英式教育的上层精英统治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的印度。材料“因为印地语在印度国内的接受程度始终不高,如果把英语废除,印度会面临国内真正没有通用语的局面”体现的是受英国殖民影响,印度本土语言印地语在国内通用度并不高,强调的是民族文化认同的迫切性,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印度自身的民族文化认同问题,非民族意识高涨,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印度族群结构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与印度的统治阶层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4. 1932年5月,京剧名家周信芳组织移风社,在青岛和天津演出《卧薪尝胆》等剧。自1937年10月起,移风社在上海卡尔登戏院演出长达4年,上演最多是《明末遗恨》和《徽钦二帝》。这些演出旨在( )
A. 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 大力普及京剧国粹艺术
C. 激励民众投身民族革命 D. 创新民族文化表现形式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目的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2-1937年的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1932年青岛和天津演出”卧薪尝胆“等剧”“1937年年10月起上演最多的是”“明末遗恨”和“徽钦二帝”可看出自日本局部侵华及全面侵华后,移风社组织多场剧目演出的目的是激励民众抗日,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宣传,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对京剧的传承态度,排除B项;京剧属于传统民族文化,排除D项。故选C项。
15. 新中国成立伊始,党和国家发动了声势浩大的扫盲运动。在当时《人民日报》关于扫盲运动的报道中,“人民”“卫国”“翻身”“改命”等词语频繁出现。由此可见,当时的扫盲运动( )
A. 旨在鼓舞士气取得战争胜利 B. 有助于塑造时代需要的新文化
C. 推动“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D. 满足了工业化建设的人才需要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关键信息“人民”“卫国”“翻身”“改命”和所学可知,扫盲运动不仅有效地降低了文盲率,也改变了一代人的生活和命运,为新中国建设以及各项事业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助于塑造时代需要的新文化,B项正确;材料不光涉及的是保家卫国,还有群众地位的变化,排除A项;一五计划的提前完成与扫盲运动无直接关系,排除C项;国家进行高校建设,满足了工业化建设的人才需要,排除D项。故选B项。
16. 阅读下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中国( )
时间 举办地 名称
2004年 苏州 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
2005年 西安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15届大会
2006年 绍兴 第二届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
2007年 北京 东亚地区文物建筑保护理念与实践国际研讨会
2010年 上海 国际博物馆协会第22届大会暨第25届全体会议
A. 积极承担全球文化治理的责任
B. 主导以联合国为中心的文化活动
C. 文化遗产保护面临严峻的形势
D. 依靠国际力量推动国内遗产保护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2004-2010年(中国)。这些会议都是有关文化遗产、文化传承的国际会议,涉及全球文化治理,这些会议都在中国召开,体现了中国积极承担全球文化治理的责任,A项正确;材料提及的会议在中国召开,材料看不出“主导”,在中国开会不等于由中国“主导”,排除B项;在中国开会不等于中国的形势就严峻,排除C项;在中国召开体现中国支持全球文化治理,和推动国内遗产保护无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7题20分,第18题20分,第19题12分,共5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相传上古时代的神农氏首先发现茶叶的饮用价值。把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而不仅仅作为一种生活需要,是从唐朝陆羽开始的。他的《茶经》影响至今,根据《茶经》的记载,茶起源于巴蜀之地,之后茶叶朝东南西北各方向传播.朝东,日本、高丽有不少僧人和使者来到大唐学习,并携带茶种回国种植;往西,作为商品沿着丝绸之路传到中亚和西亚;往南,到越南、缅甸、印度,大约始于9世纪开始饮用茶;至于北,则是五代和北宋时越过河套地区传到北方游牧民族区域。古代的中央政府利用茶来掌控和协调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因而就出现了“茶马互市”。来自中国的茶与世界各地的民俗民风融合,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世界茶文化和饮茶习俗。
——摘编自余锋《从茶与咖啡的普及历程看中西方文化及传播差异》
材料二 16世纪开始,大航海时代的来临,推动了东西方贸易的发展,欧洲商人、旅行家以及传教士纷纷来华,他们关于中国茶叶的介绍,推动了欧洲的饮茶热潮以及茶叶贸易。在巨大的利润驱使下,茶叶成为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主要商品。到18世纪,伦敦的咖啡馆实际上成了茶馆,茶叶成为美国全民共饮的大众饮料.很长的时期里,在英国形成了一种“中国热”,用中国瓷器饮用中国茶无疑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茶叶带给英国国库的税收曾经达到每年330万镑,占国库总收入的十分之一左右。
——摘编自《近代欧洲的茶叶贸易与中国茶文化的西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茶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茶叶贸易兴盛的原因及对英国社会的影响。
【答案】(1)源远流长;文化属性不断增强;影响范围不断拓展;成为中外交往与民族交融的载体。
(2)原因: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促进了东西方贸易的发展;西方来华人员的宣传,扩大了西方人对茶叶的需求;巨大贸易利润的刺激,推动了茶叶贸易的发展。影响:茶叶的输入,改变了英国人的生活方式;推动了“中国热”,传播了中华文化;茶叶贸易的利润,为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增加了英国的财政收入。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特点:根据材料“相传上古时代的神农氏首先发现茶叶的饮用价值”可知源远流长;根据材料“把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而不仅仅作为一种生活需要,是从唐朝陆羽开始的”可知文化属性不断增强;根据材料“茶起源于巴蜀之地,之后茶叶朝东南西北各方向传播.”可知影响范围不断拓展;根据材料“来自中国的茶与世界各地的民俗民风融合,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世界茶文化和饮茶习俗”可知成为中外交往与民族交融的载体。
【小问2详解】
本题是原因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世界。原因:根据材料“16 世纪开始大航海时代的来临,推动了东西方贸易的发展”得出新航路开辟和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促进了东西方贸易的发展;根据材料“欧洲商人旅行家以及传教士纷纷来华,他们关于中国茶叶的介绍”,得出西方来华人员的宣传,扩大了西方人对茶叶的需求;根据材料“在巨大的利润驱使下,茶叶成为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主要商品”,得出巨大贸易利润的刺激,推动了茶叶贸易的发展。影响:根据材料“伦敦的咖啡馆实际上成了茶馆,茶叶成为英国全民共饮的大众饮料”得出茶叶的输入,改变了英国人的生活方式;根据材料“中国热”得出推动了“中国热”,传播了中华文化;根据材料“这些前所未有的财富为近代英国的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最初的经济基础”得出茶叶贸易的利润,为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根据材料“茶叶带给英国国库的税收曾经达到每年 330 万镑”得出增加了英国的财政收入。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二战后的欧洲移民潮
近代以来欧洲与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移民浪潮就持续不断,二战之后这一潮流呈现出新的趋势。下表为二战后欧洲移民的基本状况。
国家 时间 移民状况
意大利 1940—1960年 至少有55万来自原殖民地的外国移民,再加上从非洲返回的,估计数量最高可达到85万人。
法国 1946年 成立了国家移民局,专门组织招聘发展工业所急需的外国劳工
德国 1946年 成立了“招募委员会”,共有1400万外国人来到德国,期满后虽有1100万人返回自己的祖国,但仍有300万人滞留德国。
德国 1949—1961年 大约310万德国人从东德来到了西德。
英国 1953—1962年 来自印度、巴基斯坦等英联邦国家的移民越来越多,在1953—1962年间就有39.1万人。
法国 1963年 法国与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军签署和平协议后,大约有100万外国移民来到法国
德国 1978年 第一批越南“船民”到达汉诺威的时候,得到了热情的接待。德国媒体将他们视为不堪忍受“社会主义独裁统治”的逃亡者。
——摘编自宋全成《简析欧洲移民历史进程及移民类型》等
(1)概括二战后欧洲移民潮的特点并简析其成因。
(2)应如何认识二战后欧洲移民潮的历史影响
【答案】(1)特点:欧洲主要作为移民输入地;移民类型呈现出多样性,包括劳动力移民、政治移民和原殖民地移民。
成因:二战后,西欧各国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亟需劳动力进行战后重建;受美苏两极格局影响,两大阵营尖锐对立;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世界殖民体系逐步瓦解;五六十年代欧洲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对亚非拉地区民众有很大吸引力。(任答出其中2点)
(2)移民的迁入有利于战后西欧国家的经济恢复和重建;促进世界不同区域间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但大量移民的滞留也增加了政府负担,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政治移民现在则会加剧了冷战双方的矛盾,不利于世界的稳定和发展。(能全面分析,两点)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和原因类材料分析题。特点:根据表格信息“近代以来欧洲与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移民浪潮就持续不断”可以得出主流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移居,欧洲主要作为移民输入地;根据表格“法国成立了国家移民局,专门组织招聘发展工业所急需的外国劳工”、“英国来自印度、巴基斯坦等英联邦国家的移民越来越多”等信息可知,存在劳动移民、高素质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移民、原殖民地移民、难民和非法移民等类型,可得出移民类型呈现出多样性,包括劳动力移民、政治移民和原殖民地移民。原因: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经济急需恢复,亟需劳动力进行战后重建;根据材料“1949—1961年大约310万德国人从东德来到了西德”等信息可知,战后德国的分裂和冷战时期的政治压力,促使大量德国人迁移,可见受美苏两极格局的影响,两大阵营尖锐对立;结合所学可知,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分治,形成亚洲人口最大的一次国际迁移,在取得独立的非洲国家,原来的殖民者被迫谴返人口回国,可知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世界殖民体系逐步瓦解;二战后,欧洲各国经济发展迅速,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工资待遇,因此吸引了大批的外籍工人,成为人口的迁入地区,可知五六十年代欧洲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对亚非拉地区民众有很大吸引力。
【小问2详解】
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结合所学可知,移民促进了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使得高素质人才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价值,为欧洲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移民的迁入有利于战后西欧国家的经济恢复和重建;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移民的大量涌入可能会对本地经济产生负面影响,社会也可能会受到侵害,文化的变化也会影响本地人的认同感和价值观念,还可能引起政治问题,增加了政府负担,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根据表格信息“德国媒体将他们视为不堪忍受“社会主义独裁统治”的逃亡者”可知,政治移民现在则会加剧了冷战双方的矛盾,不利于世界的稳定和发展。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化有继承性,延续性,代代传承,积久而成传统。文化又有时代性,随时代变迁而更新发展。所以文化的发展是变和不变的统一,是传承延续和更新发展的统一。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续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也是中国文化嬗变的转折点。随着人类历史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变,发生于中英两国之间的“鸦片战争”具有了时代象征意义。伴随着中国社会的近现代转型,中国传统文化也呈现出从封闭到开放、从礼俗到法理、从神圣到祛魅的文化现代化转变。
——摘编自陈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等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围绕“中国传统文化的嬗变”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示例:
论题: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标识,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仁者爱人、与人为善,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但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着学习先进文化成果、变革发展、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文化价值观念在社会变革与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主与科学”成为中国社会和文化的主要价值诉求。在进化论的影响下,以“自由、民主、平等、博爱”为核心价值观的资产阶级文化启蒙运动深深地影响着国人的心灵。而无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着重批判了以儒家“三纲五常”为中心的封建伦理道德和宗法制度,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嬗变,并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容。
总之,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变与重构既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又要超越自身的传统文化,对实现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解析】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古代和近代中国。首先,分析材料内容,材料描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结合史实,围绕“中国传统文化的嬗变”,自拟论题。注意要选择自己熟悉且容易论证的,论题要具体、明确。根据材料“伴随着中国社会的近现代转型,中国传统文化也呈现出从封闭到开放、从礼俗到法理、从神圣到祛魅的文化现代化转变”可得出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其次,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近代救亡图存的史实、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等史实,对论题进行论证。要注意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表达清晰,表述成文,紧扣论题。最后,对所论述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总结。蚌埠铁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检测试卷高二历史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表为先秦时期三位思想家的言论(节选)。据表可知,他们的主张( )
人物 主张
孔子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墨子 “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孟子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A. 蕴含着以民为本的思想 B. 体现出中华文化崇德尚贤
C. 打破了传统的等级秩序 D. 反映了诸子百家思想趋同
2. 甲午战后, “西政”一词逐渐流行,1898年初康有为在上书中说: “西政新书,多出近岁。”甚至张之洞也以为“西学亦有别,西艺非要,西政为要。” “西政”一词流行,反映了( )
A. 维新救国思想成为主流 B. 现代国家认同观念兴起
C. 有识之士对西学认知的深化 D. 民族救亡自强意识开始觉醒
3. 中华文化圈的形成伴随着农耕文明的发展与传播,向外传播的主要是粟、黍、丝绸、瓷器、造纸术、印刷术等。古代中国的历代政治疆域基本上都小于文化上中国的范围。这体现了中华文明( )
A. 侧重经济交流 B. 崇尚和平交往
C. 凸显对外开放 D. 强调多元互鉴
4.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在他的《历史哲学》中说道:“非洲是一个仍处于“幼年时代的地方……自然不可能会有什么发展,什么文化。”随着非洲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在非洲发现的体现人类早期演变的头盖骨化石系列最为齐全。由此可见,人们对非洲文化的认识体现了( )
A. 继承性 B. 阶级性 C. 地域性 D. 时代性
5. 骑士精神和宫廷爱情是中世纪欧洲突出的文化现象,它们一起构成了世俗叙事诗的主要体裁——浪漫传奇。传奇中的英雄区别于传统史诗英雄,即使为主人或情人而战,他都带有直接或间接的个人利益,而这种特点也传承到后世的文学中。这主要反映了( )
A. 文艺复兴始于中世纪的浪漫传奇 B. 中世纪文学凸显早期人文价值观
C. 浪漫传奇推动欧洲民族国家形成 D. 浪漫传奇摧毁了天主教精神枷锁
6. 下图为汉字楷书、草书与日文平假名的对照图。该图可直接印证( )
A. 大化改新全面学习中国文化 B. 日文平假名与汉字草书的联系
C. 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一脉相承 D. 日本全面学习中国的书法艺术
7. 下图是公元前3000一前1000年的人口迁移图。图中的人口迁徙( )
A. 推动了希腊化时代繁荣 B. 导致了亚欧大陆区域文明的衰落
C. 扩大了农耕文明传播范围 D. 影响了亚欧大陆区域文化的形成
8.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向广东地方官员施加压力,迫使他们颁布告示允许华人出洋。《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确认了华人出洋的合法性,并对《大清律例》进行了修改。这表明当时( )
A.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B. 英法侵华促进了中国现代化
C. 清廷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D. 政府缺乏近代民族国家观念
9. 1952年,美国移民法明令禁止任何与共产党组织有联系的人移民美国。但美国此后颁布了20余项难民法,吸收接受过高等教育,有技术培训的经历、专业化经验或者特殊才能者作为永久性移民入境。由此可见,美国移民政策( )
A. 强调文化和民族的多样性特征 B. 重视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的统一
C. 意在加强中间地带的政治渗透 D. 有利于构建国内和谐的种族关系
10. 在汉代文物中骆驼并不多见,在其形象塑造上没有变化多样的姿态,也与真实情况差距很大,蹄子与马蹄无异,且大都混同在各类动物之中,没有明显的特别含义。北魏是表现骆驼形象的第一个高潮,骆驼载货、特别是驼载丝绸成为极富特征的造型。到了唐代,以骆驼为题材的塑像、绘画剧增,且大量出现在不是骆驼产地的中原地区。在骆驼形象的塑造上,很多陶塑抓住了骆驼习性中精彩的瞬间,充满动感,极为传神;很多则不再是简单的形象再现,它们或大步行走,或引颈长啸,像是与恶劣的自然环境进行抗争,渗透着对现实生活的歌颂和向往。下列关于骆驼形象变化,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映了丝绸之路逐渐开拓与日益兴盛 B. 反映了制陶技术的进步
C. 折射出时代的变迁与人们观念认识的更新 D. 中原与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交融不断加强
11. 埃及埃德夫发现的公元前二世纪后期当地家族墓地主人都有两块墓碑:一块用象形文字按照埃及墓志传统镌刻着纪念墓主人的祷文套语和墓主人的自传;另-块写的是希腊哀歌体墓志铭。两种墓志铭内容各自独立,并非对译。这意味着( )
A. 埃及文化的宗教色彩浓厚 B. 不同文化的相互借鉴
C. 征服并未消除文化的隔阂 D. 希腊文化中心的转移
12. 拿破仑对外战争过程中,被拿破仑“冒犯”的人民先是因“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而觉醒并充满热情,然后又在其导师背叛自己的原则时转而反对其导师。由此可知,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
A. 捍卫了法国大革命成果 B. 埋葬了欧洲的封建制度
C. 重构了欧洲的政治文化 D. 推动了殖民体系的瓦解
13. 1950年,印度宣布独立时把英语和印地语共同作为官方语言。后来印度国内曾有过废除英语官方地位的意见,但因为印地语在印度国内的接受程度始终不高,如果把英语废除,印度会面临国内真正没有通用语的局面。这一现象反映出印度( )
A. 在二战后民族意识高涨 B. 被英国殖民扩张改变了族群结构
C. 民族文化认同的迫切性 D. 由受过英式教育的上层精英统治
14. 1932年5月,京剧名家周信芳组织移风社,在青岛和天津演出《卧薪尝胆》等剧。自1937年10月起,移风社在上海卡尔登戏院演出长达4年,上演最多的是《明末遗恨》和《徽钦二帝》。这些演出旨在( )
A. 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 大力普及京剧国粹艺术
C. 激励民众投身民族革命 D. 创新民族文化表现形式
15. 新中国成立伊始,党和国家发动了声势浩大的扫盲运动。在当时《人民日报》关于扫盲运动的报道中,“人民”“卫国”“翻身”“改命”等词语频繁出现。由此可见,当时的扫盲运动( )
A. 旨在鼓舞士气取得战争胜利 B. 有助于塑造时代需要的新文化
C. 推动“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D. 满足了工业化建设的人才需要
16. 阅读下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中国( )
时间 举办地 名称
2004年 苏州 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
2005年 西安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15届大会
2006年 绍兴 第二届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
2007年 北京 东亚地区文物建筑保护理念与实践国际研讨会
2010年 上海 国际博物馆协会第22届大会暨第25届全体会议
A. 积极承担全球文化治理的责任
B. 主导以联合国为中心文化活动
C. 文化遗产保护面临严峻形势
D. 依靠国际力量推动国内遗产保护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7题20分,第18题20分,第19题12分,共5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相传上古时代的神农氏首先发现茶叶的饮用价值。把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而不仅仅作为一种生活需要,是从唐朝陆羽开始的。他的《茶经》影响至今,根据《茶经》的记载,茶起源于巴蜀之地,之后茶叶朝东南西北各方向传播.朝东,日本、高丽有不少僧人和使者来到大唐学习,并携带茶种回国种植;往西,作为商品沿着丝绸之路传到中亚和西亚;往南,到越南、缅甸、印度,大约始于9世纪开始饮用茶;至于北,则是五代和北宋时越过河套地区传到北方游牧民族区域。古代的中央政府利用茶来掌控和协调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因而就出现了“茶马互市”。来自中国的茶与世界各地的民俗民风融合,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世界茶文化和饮茶习俗。
——摘编自余锋《从茶与咖啡的普及历程看中西方文化及传播差异》
材料二 16世纪开始,大航海时代的来临,推动了东西方贸易的发展,欧洲商人、旅行家以及传教士纷纷来华,他们关于中国茶叶的介绍,推动了欧洲的饮茶热潮以及茶叶贸易。在巨大的利润驱使下,茶叶成为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主要商品。到18世纪,伦敦的咖啡馆实际上成了茶馆,茶叶成为美国全民共饮的大众饮料.很长的时期里,在英国形成了一种“中国热”,用中国瓷器饮用中国茶无疑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茶叶带给英国国库的税收曾经达到每年330万镑,占国库总收入的十分之一左右。
——摘编自《近代欧洲的茶叶贸易与中国茶文化的西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茶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茶叶贸易兴盛的原因及对英国社会的影响。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二战后的欧洲移民潮
近代以来欧洲与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移民浪潮就持续不断,二战之后这一潮流呈现出新的趋势。下表为二战后欧洲移民的基本状况。
国家 时间 移民状况
意大利 1940—1960年 至少有55万来自原殖民地的外国移民,再加上从非洲返回的,估计数量最高可达到85万人。
法国 1946年 成立了国家移民局,专门组织招聘发展工业所急需的外国劳工
德国 1946年 成立了“招募委员会”,共有1400万外国人来到德国,期满后虽有1100万人返回自己的祖国,但仍有300万人滞留德国。
德国 1949—1961年 大约310万德国人从东德来到了西德。
英国 1953—1962年 来自印度、巴基斯坦等英联邦国家的移民越来越多,在1953—1962年间就有39.1万人。
法国 1963年 法国与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军签署和平协议后,大约有100万外国移民来到法国
德国 1978年 第一批越南“船民”到达汉诺威的时候,得到了热情的接待。德国媒体将他们视为不堪忍受“社会主义独裁统治”的逃亡者。
——摘编自宋全成《简析欧洲移民历史进程及移民类型》等
(1)概括二战后欧洲移民潮的特点并简析其成因。
(2)应如何认识二战后欧洲移民潮的历史影响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化有继承性,延续性,代代传承,积久而成传统。文化又有时代性,随时代变迁而更新发展。所以文化的发展是变和不变的统一,是传承延续和更新发展的统一。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续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也是中国文化嬗变的转折点。随着人类历史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变,发生于中英两国之间的“鸦片战争”具有了时代象征意义。伴随着中国社会的近现代转型,中国传统文化也呈现出从封闭到开放、从礼俗到法理、从神圣到祛魅的文化现代化转变。
——摘编自陈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等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国传统文化的嬗变”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