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编写:王永响 审核:袁海艳高二数学导学案 2023.02.06 1课时6.1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第1课时【课标要求】1.理解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2.会用这两个原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计数问题—————————课前案——————————【知识梳理】知识点1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完成一件事有 不同方案,在第1类方案中有m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方案中有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 种不同的方法.过关自诊1.判断正误.(1)在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中,n类不同方案中的方法可以相同.( )(2)在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中,每类方案中的方法都能完成这件事.( )2.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中每类的特征是什么 知识点2 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完成一件事需要 步骤,做第1步有m种不同的方法,做第2步有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 种不同的方法. 1.判断正误.(1)在分步乘法计数原理中,每个步骤中完成这个步骤的方法是各不相同的.( )(2)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是指完成其中一步就完成了这件事情.( )知识点3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都是有关做一件事的 种数的问题. 2.区别:分类加法计数原理针对的是 问题,其中各种方法 ,用其中任何一种方法都可以做完这件事;分步乘法计数原理针对的是 问题,各个步骤中的方法 ,只有每一个步骤都完成才算做完这件事.过关自诊1.判断正误.(1)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是指完成其中一步就完成了整件事情.( )(2)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可用来求完成一件事有若干类方法解决这类问题.( )(3)从甲地经丙地到乙地是分步问题.( )2.当一个事件既需要分步又需要分类时,分步和分类有何先后顺序吗 —————————课中案——————————探究点一: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例1】 某校高三共有三个班,各班人数如下表:班级 男生人数 女生人数 总人数高三(1)班 30 20 50高三(2)班 30 30 60高三(3)班 35 20 55(1)从三个班中任选1名学生担任学生会主席,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2)从高三(1)班男生、高三(2)班男生中或从高三(3)班女生中选1名学生担任学生会生活部部长,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变式训练1甲盒中有3个编号不同的红球,乙盒中有5个编号不同的白球,某同学要从甲、乙两盒中摸出1个球,则不同的方法有( )A.3种 B.5种 C.8种 D.15种探究点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例2】 一种号码锁有4个拨号盘,每个拨号盘上有从0到9共十个数字,这4个拨号盘可以组成多少个四个数字的组合号码 (各位置上的数字允许重复)变式训练2张老师要从教学楼的一层走到三层,已知从一层到二层有4个扶梯可走,从二层到三层有2个扶梯可走,则张老师从一层到三层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探究点三:两个计数原理的应用【例3】某外语组有9人,每人至少会英语和日语中的一门,其中7人会英语,3人会日语,从中选出会英语和日语的各一人到边远地区支教,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变式训练3用0到9这十个数字,可以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偶数的个数为 . 规律方法 1.使用两个原理的原则使用两个原理解题时,一定要从“分类”“分步”的角度入手.“分类”是对于较复杂应用问题的元素分成互相排斥的几类,逐类解决;“分步”就是把问题分化为几个互相关联的步骤,然后逐步解决.2.应用两个计数原理计数的四个步骤(1)明确完成的这件事是什么.(2)思考如何完成这件事.(3)判断它属于分类还是分步,是先分类后分步,还是先分步后分类.(4)选择计数原理进行计算.【课堂小结】—————————课后案——————————1.某校高一年级共8个班,高二年级共6个班,从中选一个班级担任学校星期一早晨的升旗任务,安排方法共有( )A.8种 B.6种 C.14种 D.48种2.(2022四川雅安检测)某地区设置有A,B,C三个疫苗接种点位,市民可以随机选择去任何一个点位接种,同时每个点位备有两种疫苗供市民选择,且只能选择一种.那么在这期间该地区有接种意愿的人,完成一次疫苗接种的安排方法共有( )A.5种 B.6种 C.8种 D.9种3.中国有十二生肖,又叫十二属相,每一个人的出生年份对应了十二种动物(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中的一种.现有十二生肖的吉祥物各一个,已知甲同学喜欢牛、马和猴,乙同学喜欢牛、狗和羊,丙同学所有的吉祥物都喜欢,让甲、乙、丙三位同学依次从中选一个作为礼物珍藏,若各人所选取的礼物都是自己喜欢的,则不同的选法有( )A.50种 B.60种C.80种 D.90种4.一个科技小组中有4名女同学和5名男同学,从中任选1人参加学科竞赛,不同的选派方法共有 种;若从中任选1名女同学和1名男同学参加学科竞赛,不同的选派方法共有 种. 5.现有6名同学去听同时进行的5个课外知识讲座,每名同学可自由选择其中的1个讲座,不同选法的种数是 . 高二数学导学案 1课时6.1 第2课时 两个计数原理的应用【课标要求】1.进一步理解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的联系与区别.2.会综合应用这两个计数原理解决问题.—————————课前案——————————【知识梳理】知识点 两个计数原理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都是解决计数问题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2.区别:类型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 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区别一 完成一件事共有n类方案,关键词是“分类” 完成一件事共有n个步骤,关键词是 “分步”区别二 每类方案中的每种方法都能独立地完成这件事,它是独立的,每种方法得到的都是最后结果,只需一种方法就可完成这件事 除最后一步外,其他每步得到的只是中间结果,任何一步都不能独立完成这件事,缺少任何一步也不能完成这件事,只有各个步骤都完成了,才能完成这件事区别三 各类方案之间是互斥的、并列的、独立的 各步之间是关联的、独立的,“关联”确保不遗漏,“独立”确保不重复过关自诊1.判断正误.(1)分类加法计数是指将完成这件事的所有方式进行分类,每一种方式都能独立完成该事件.( )(2)分步乘法计数是指将完成这件事分解成若干步骤,当完成所有的步骤时,这个事件才算完成.( )(3)计数时,若正面分类,种类比较多,而问题的反面种类比较少时,使用间接法会简单一些.( )2.复杂事件在分类时,如何理解“不重不漏” —————————课中案——————————探究点一:组数问题【例1】 用0,1,2,3,4五个数字,(1)可以组成多少个三位数字的电话号码 (2)可以组成多少个三位数 (3)可以组成多少个能被2整除的无重复数字的三位数 变式探究由本例中的五个数字可组成多少个无重复数字的四位奇数 变式训练1我们把各位数字之和为6的四位数称为“六合数”(如1 230,2 022),则首位为3的“六合数”共有( )A.18个 B.12个 C.10个 D.7个探究点二:抽取(分配)问题【例2】 高三年级的三个班到甲、乙、丙、丁四个工厂进行社会实践,其中甲工厂必须有班级去,每班去哪个工厂可自由选择,则不同的分配方案有( )A.16种 B.18种 C.37种 D.48种变式训练2张老师要从教学楼的一层走到三层,已知从一层到二层有4个扶梯可走,从二层到三层有2个扶梯可走,则张老师从一层到三层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探究点三:涂色问题【例3】将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涂在如图所示“田”字形的4个小方格内,每格涂一种颜色,相邻两格涂不同的颜色,如果颜色可以反复使用,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涂色方法 变式探究本例中的区域改为如图所示,其他条件均不变,则不同的涂法共有多少种 变式训练3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是由一个三棱锥P-ABC 与三棱柱ABC-A1B1C1组合而成的,现用3种不同颜色对这个几何体的表面涂色(底面A1B1C1不涂色),要求相邻的面均不同色,则不同的涂色方案共有 种. 【课堂小结】—————————课后案——————————1.从0,1,2,3,4,5这六个数字中,任取两个不同的数字相加,其和为偶数的不同取法的种数为( )A.30 B.20 C.10 D.62.某校科技楼共有5层,每层均有两个楼梯,由一楼到五楼的走法有( )A.10种 B.16种 C.25种 D.32种3.如图所示,用6种不同的颜色给图中的4个格子涂色,每个格子涂1种颜色,要求相邻的2个格子颜色不同,则不同的涂色方法共有 种.(用数字作答) 4.某艺术小组有9人,每人至少会钢琴和小号中的一种乐器,其中7人会钢琴,3人会小号,从中选出会钢琴与会小号的各1人,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高二数学导学案 新授课 2课时6.2.1 排列 6.2.2 排列数【课标要求】1.理解并掌握排列、排列数的概念,能用列举法、树状图法列出简单的排列.2.掌握排列数公式及其变式,并能运用排列数公式熟练地进行相关计算.3.掌握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的一些常用方法,并能解一些简单的排列应用题.—————————课前案——————————【知识梳理】知识点1 排列的相关概念1.排列:一般地,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并按照一定的________ 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___________. 2.相同排列:两个排列的______完全相同,且元素的___________也相同.过关自诊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两个排列的元素相同,则这两个排列是相同的排列.( )(2)在一个排列中,若交换两个元素的位置,则该排列不发生变化.( )(3)从1,2,3,4中任选两个元素,就组成一个排列.( )知识点2 排列数与排列数公式1.排列数的定义: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不同排列的________,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___________,用符号_________表示. 3.全排列和阶乘:n个不同元素全部取出的一个排列,叫做n个元素的一个全排列.这时,排列数公式中m=n,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就是说,将n个不同的元素全部取出的排列数,等于正整数1到n的连乘积.正整数1到n的连乘积,叫做________,用______表示.于是,n个元素的全排列数公式可以写成___________.另外,我们规定,___________. 过关自诊2.判断:(1)排列数(m,n∈N*,m≤n)表示共有m个数相乘.( )(2)若a∈N*,且a<20,则(27-a)(28-a)…(34-a)可以表示为.( )(3)甲、乙、丙三名同学排成一排,不同的排列方法有4种.( )(4)若=9×10×11×12,则m=4.( )(5)5本不同的课外读物分给5位同学,每人一本,则不同的分配方法有120种.( )3.你认为“排列”和“排列数”是同一个概念吗 它们有什么区别 —————————课中案——————————探究点一:简单的排列问题【例1】 (1)有5个不同的科研小课题,从中选3个由高二(6)班的3个学习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每组一个课题,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安排方法 (2)校园歌手大奖赛共有12名选手参加,比赛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名,每人最多获得一种奖项,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获奖情况 变式训练1考生甲填报某高校专业意向,打算从5个专业中挑选3个,分别作为第一、第二、第三志愿,则不同的填法有( )A.10种 B.60种 C.125种 D.243种探究点二:排列数公式变式训练2规律方法 应用排列数公式时应注意的三个方面探究点三:“邻”与“不邻”问题【例3】 7人站成一排.(1)甲、乙两人相邻的排法有多少种 (2)甲、乙两人不相邻的排法有多少种 (3)甲、乙、丙三人必相邻的排法有多少种 (4)甲、乙、丙三人两两不相邻的排法有多少种 变式探究对于本例中的7人,甲、乙两人之间只有1人的排法有多少种 规律方法 元素相邻和不相邻问题的解题策略限制条件 解题策略元素相邻 通常采用“捆绑”法,即把相邻元素看作一个整体参与其他元素排列元素不相邻 通常采用“插空”法,即先考虑不受限制的元素的排列,再将不相邻元素 插在前面元素排列的空中变式训练3五位师傅和五名徒弟站一排.(1)五名徒弟必须排在一起共有多少种排法 (2)五名徒弟不能相邻共有多少种排法 (3)师傅和徒弟相间共有多少种排法 探究点四:定序问题【例4】 五个人排成一排,求满足下列条件的不同排列各有多少种.(1)A,B,C三人左中右顺序不变(不一定相邻);(2)A在B的左边且C在D的右边(可以不相邻).变式训练4元宵节灯展后,悬挂的8盏不同的花灯需要取下,如图所示,每次取1盏,则不同的取法共有( )A.32种 B.70种 C.90种 D.280种【课堂小结】—————————课后案——————————1.从5本不同的书中选两本送给2名同学,每人一本,则不同的送书方法的种数为( )A.5 B.10 C.20 D.602.设m∈N*,且m<15,则=( )A.(20-m)(21-m)(22-m)(23-m)(24-m)(25-m)B.(20-m)(19-m)(18-m)(17-m)(16-m)C.(20-m)(19-m)(18-m)(17-m)(16-m)(15-m)D.(19-m)(18-m)(17-m)(16-m)(15-m)3.某次演出共有6位演员参加,规定甲只能排在第一个或最后一个出场,乙和丙必须排在相邻的顺序出场,不同的演出顺序共有( )A.24种 B.144种 C.48种 D.96种4.某高三毕业班有40人,同学之间两两彼此给对方仅写一条毕业留言,那么全班共写了_____ 条毕业留言.(用数字作答) 5.用1,2,3,4,5,6,7这7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1)这些四位数中偶数有多少个 能被5整除的有多少个 (2)这些四位数中大于6 500的有多少个 高二数学导学案 新授课 2课时6.2.3 组合 6.2.4 组合数【课标要求】1.理解并掌握组合、组合数的概念,掌握组合与排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2.熟练掌握组合数公式及组合数的两个性质,并运用于计算之中.3.能够运用排列组合公式及计数原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课前案——————————【知识梳理】知识点1 组合的相关概念1.组合:一般地,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____________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_______.2.相同组合:两个组合只要__________,不论元素的顺序如何,都是相同的. ※排列与组合的区别与联系(1)共同点:(2)不同点:过关自诊1.判断(1)1,2,3与3,2,1是不同的组合.( )(2)两个组合相同的充要条件是其中的元素完全相同.( )(3)“10人相互通一次电话,共通多少次电话”是组合问题.( )知识点2 组合数与组合数公式1.组合数的定义: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不同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__________,用符号_______表示. 2.组合数公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里n,m∈N*,并且m≤n. 另外,我们规定=______. 过关自诊2.判断(1)=5×4×3=60.( )(2)从1,3,5,7中任取两个数相乘可得6个积.( )(3)“从3个不同元素中取出2个元素合成一组”,叫做“从3个不同元素中取出2个元素的组合数”.( )(4)从a,b,c三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两个元素的组合有6个.( )3.“组合”与“组合数”是同一概念吗 它们有什么区别 知识点3 组合数的性质性质1.__________________性质2.__________________过关自诊4.判断(1)从5个不同元素中取出3个不同元素的组合数与从5个不同元素中取出2个不同元素的组合数不相同.( )—————————课中案——————————探究点一:组合概念的理解与应用【例1】 判断下列问题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并求出相应的排列数或组合数.(1)10个人相互写一封信,一共写了多少封信 (2)10个人相互通一次电话,一共通了多少次电话 (3)从10个人中选3人去开会,有多少种选法 (4)从10个人中选出3人担任不同学科的课代表,有多少种选法 规律方法 1.组合的特点是只选不排,即组合只是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m≤n)个不同的元素.2.只要两个组合中的元素完全相同,不管顺序如何,这两个组合就是相同的组合.3.判断组合与排列的依据是看是否与顺序有关,与顺序有关的是排列问题,与顺序无关的是组合问题.变式训练1下列四个问题中,属于组合问题的是( )A.从3个不同小球中,取出2个排成一列B.老师在排座次时将甲、乙两位同学安排为同桌C.在电视节目中,主持人从100位幸运观众中选出2名幸运之星D.将3张不同的电影票分给10人中的3人,每人 1张探究点二:组合数公式变式训练2探究点三:常见的组合问题【例3】 在一次数学竞赛中,某学校有12人通过了初试,学校要从中选出5人去参加市级培训,在下列条件下,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1)任意选5人;(2)甲、乙、丙三人必须参加;(3)甲、乙、丙三人不能参加;(4)甲、乙、丙三人只能有1人参加;(5)甲、乙、丙三人至少1人参加.变式探究若本例题条件不变,甲、乙、丙三人至多2人参加,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变式训练3(2022北京西城期末)从2位女生,4位男生中选出3人参加垃圾分类宣传活动.(1)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择方法 (2)如果至少有1位女生入选,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择方法 【课堂小结】—————————课后案——————————把三张游园票分给10个人中的3人,分法有( )A.4 B.5 C.6 D.73.若集合A={a1,a2,a3,a4,a5},则集合A的子集中含有4个元素的子集共有_______个. 高二数学导学案 新授课 1课时6.3.1 二项式定理【课标要求】1.能用计数原理证明二项式定理.2.理解二项式定理及二项展开式的特征,能记住二项式定理和二项展开式的通项.3.正确运用二项展开式展开或化简某些二项式,运用通项求某些特定项、二项式系数或项的系数—————————课前案——————————【知识梳理】知识点1 二项式定理这个公式叫做二项式定理.二项展开式:等号右边的多项式叫做 的二项展开式,二项展开式共有 项二项式系数:各项的系数 …叫做二项式系数. 过关自诊1 判断正误.(1)二项展开式中项的系数与二项式系数是相等的.( )(2)的展开式中项的系数为-5.( )(3) 与的二项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相同.( )2.二项式定理中,项的系数与二项式系数有什么区别 知识点2 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展开式中的 叫做二项展开式的通项,用表示,即通项为展开式的第 项:小结: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形式上的特点(1)它表示二项展开式的第项,该项的二项式系数是 ,不是(2)字母的次数和组合数的上标相同. (3)与的次数之和为.过关自诊2 判断正误.(1)是展开式中的第项.( )(2)展开式中的常数项是.( ) 2.二项式与的展开式的第项相同吗 —————————课中案——————————探究点一:二项式定理的正用、逆用【例1】(1)求的展开式(2)化简……变式训练1 (1)化简:(2),、为有理数,=探究点二:利用二项式定理求待定项及系数【例2】已知的二项展开式中,第4项的二项式系数与第3项的二项式系数的比为8∶3. (1)求的值;(2)求展开式中项的系数及含项的二项式系数.变式训练2求 的展开式中的系数及含的项的二项式系数.探究点三:利用二项式定理解决整除和余数问题【例3】试判断能否被整除变式训练3 (1)设,且,若能被整除,则等于( )A.0 B.1 C.11 D.12(2)除以所得的余数为 . 规律方法 用二项式定理解决整除(或余数)问题时,一般需要将底数写成除数的整数倍加上或减去 ()的形式,利用二项展开式求解.【课堂小结】—————————课后案——————————1. 的展开式的项数是( )2.在的展开式中,的系数为( )3.二项式 的展开式中有理项共有 项. 4.代数式可化简为5.已知的展开式中的系数为,求的系数的最小值及此时展开式中的系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A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三6.1第1课时《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docx 人教A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三6.1第2课时《两个计数原理的应用》.docx 人教A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三6.2.1-2《排列与排列数》.docx 人教A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三6.2.3-4《组合与组合数》.docx 人教A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三6.3.1《二项式定理》.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