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原则2、认识到必须协调人地关系才能持续发展的道理;3、能够举例说明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课程标准】:运用资料,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1、什么是可持续发展?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什么?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阅读课本101~103页,思考下列问题。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基础条件目的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三大内涵中,哪个是基础?哪个是条件?哪个是目的?思考1. 可持续发展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可持续发展系统由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组成(读p102 可持续发展系统示意图)2. 说一说它们之间的联系?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它强调发展要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协调。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它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数量増长,更要追求改善质量。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它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3. 系统中直接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环节是:人的管理调控①公平性原则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物种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3、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强调的是权力②持续性原则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环境承载力之内。3、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强调的是保证资源可持续利用③共同性原则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问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性问题。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世界各国共同的任务,需要各国的积极参与。亚马孙雨林属于全人类我们要发展核心内容是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解决环境问题3、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强调的是义务案例: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从理论探讨走向实际行动,并为全球开展环境与发展领域的合作提供了指导性框架。2015年联合国发展峰会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设定2016 —2030 年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 该议程提出了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是《21世纪议程》实施计划的深化。实现这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目的是什么?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活动: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评价下列行为或观点。1.人类有义务保护地球上所有的物种,人类的发展不应该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2.涸泽而渔。3.2017年6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终止《巴黎协定》的所有条款。而早在2001年,时任美国总统布什宣布美国退出另一份有关气候问题的协议《京都议定书》。符合公平性原则违背持续性原则违背共同性原则符合持续性原则4.舟山渔场实行定期“休渔”制度符合公平性原则5.修建青藏铁路,为野生动物留出活动通道1、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有哪些?2、我国消除贫困的措施有什么?3、什么是绿色经济?4、个人可持续消费倡导什么原则?阅读课本104~106页,思考下列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践行措施消除贫困发展绿色经济提倡可持续消费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实践提倡可持续消费发展绿色经济消除贫困贫困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消除贫困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谈谈我国在消除贫困方面有哪些具体的实践。绿色经济追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包容三方面的平衡,强调节能减排、资源高效利用和社会公平。你能区分“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吗?通过每个人负责任的行为,建立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如何才能成为可持续消费的践行者?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教育扶贫发展特色产业转移就业基础设施建设异地搬迁提高脱贫致富的知识和技能因地制宜激活发展动力促进就业,勤劳致富提供便捷的交通、良好的环境改善生存条件增加就业机会农村消除贫困途径举例:思考 :图中措施对消除贫困有哪些作用?绿色经济追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包容三方面的平衡,强调节能减排、资源高效利用和社会公平。发展绿色经济倡导可持续消费循环经济:背景:应对因经济高速发展而引发的全球资源环境问题关注重点: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定位: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强调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低碳经济:背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全球气候关注重点: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定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利用清洁能源提倡可持续消费衣尽量避免干洗、减少洗涤次数食尽量选择本地应季食物住关注房屋能耗,使用节能灯行选择绿色交通方式出行倡导“减量、重复使用、回收、再生”的原则你还能列出日常生活中的可持续消费行为吗?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五常米宣传片自学教材P108页,完成下列表格。人地思想发展阶段 人类历史时期 人地关系特点 后果采集渔猎时代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化时期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人地思想发展阶段 人类历史时期 人地关系特点 后果采集渔猎时代崇拜自然环境对人类制约较强,人类对环境影响较弱。人类对环境崇拜加依赖。环境问题没有出现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人地思想发展阶段 人类历史时期 人地关系特点 后果农业社会改造自然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减弱。人地关系总体上基本和谐。有一些环境问题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人地思想发展阶段 人类历史时期 人地关系特点 后果工业社会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矛盾迅速激化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征服自然人类改造自然能力增强,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人地思想发展阶段 人类历史时期 人地关系特点 后果工业社会环境问题日益严重。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征服自然人类改造自然能力增强,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人地矛盾迅速激化。人地思想发展阶段 人类历史时期 人地关系特点 后果采集渔猎时代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化时期改造自然崇拜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和谐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减弱。人地关系总体上基本和谐。环境对人类制约较强,人类对环境影响较弱。人类对环境崇拜加依赖。人类改造自然能力增强,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人地矛盾迅速激化。谋求人地协调,形成可持续发展理念有一些环境没有出现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和发展问题得到普遍关注,想办法解决环境问题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小结)课堂小结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背景内涵原则消除贫困发展绿色经济提倡可持续消费20世纪70年代以来,环境与发展国际大事件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