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的讲话:文明用语,文明行为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国旗下的讲话:文明用语,文明行为

资源简介

国旗下的讲话:文明用语,文明行为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在国旗下演讲的主题是“文明用语,文明行为”。
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文明用语,文明行为”不仅关乎我们每个人的个人素质和修养,更是关系到良好社会风气的营造和校园文化的构建。
人这个字,写起来简单,一撇一捺,但做起来却很难。我们要做怎样的人,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答案,但在每一个答案的背后都有一个基点,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个文明的人。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文明已经与富强、民主、和谐构成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它不仅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关键,也是一个国家的形象。那同学们不禁要问,文明究竟是什么?其实文明就在你我身边,文明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文明是同学有难时的热情帮助,文明是与人相处时的亲切,文明是见到老师时的问早问好,文明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文明是自觉将垃圾分类准确的举动……文明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修养。
做文明之人,就要会说文明话。“文明用语腊月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声“你好”会带给我们一天的好心情,一句“谢谢”会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一声“对不起”会化解一触即发的冲突,一句“不要紧”就等于给我们送来阵阵温润的春风。
做文明之人,就要做文明事,就是要注意举止文明。看到有人丢了纸屑,怎么办?捡起来!看到水龙头没拧紧,怎么办。拧上!看到朋友遇到困难,怎么办?伸出援助之手!这都是一些小事,关键在于我们是否热情地“赠人玫瑰”。“沙不积无以成高塔,水不积无以成江河”,“一屋之不扫,何以扫天下”,正是一些看似非常平凡的小事,却折射出文明的光辉!
做文明之人,要管住自己的口,不说脏话,不发表带有人身攻击的言论;做文明之人,要管住自己的手,不乱扔垃圾,不破坏公物;做文明之人,要管住自己的脚,不践踏花花草草。在这座美丽的全国文明城市,我们是文明的践行者和传播者,我们的文明言行是城市形象的名片。
首先,文明语言是交流的基础。古人云:“言为心声,行为身表。”我们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内心世界的一种反应。如果我们都能够使用文明、礼貌的语言,尊重他人,关心他人,那么我们的交流就会更加和谐,人际关系也会更加融洽。相反,如果我们使用粗鄙,不礼貌的言辞,不仅会伤害到他人,还会破坏良好的交流氛围。
在校园中,文明语言更是不可或缺。不论学习还是生活,都离不开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只有用文明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尊重他人的不同意见,我们才能建立一个和谐、友爱的校园环境。
其次,文明行为也是我们个人素养的体现。在校园里,我们应当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尊重他人。不随意乱扔垃圾、不破坏公共设施、不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上下楼梯不要拥挤、食堂打饭有序排队,这些都是我们作为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我们的言行举止,不仅代表了我们个人的素质,更代表了我们学校的风貌、我们的社会风气、乃至我们国家的形象。因此,我们应当时刻保持文明的言行,做到自律、自爱、自尊、自重,展现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风采。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也不是一个人能独立完成的,它需要长期积累和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我们应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用实际行动去践行文明、传播文明,只有这样,我们的校园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充满文明气息的地方,我们的社会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文明、和谐、美好的社会。
愿同学们与我一同,讲文明、守礼仪,以身作则,从点滴做起,践行践则,为营造校园文明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