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中思想政治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1 第二十八课 课时2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课件(共7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高中思想政治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1 第二十八课 课时2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课件(共71张ppt)

资源简介

(共71张PPT)
第二十八课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课时2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核心考点一
课时精练
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
核心考点二




>
<
核心考点一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1.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1)原因: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发展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这是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的必然要求。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建立了中国特色开放型经济体系。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2)措施
开放战略 新时代,我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更加主动地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内外联动 要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
贸易强国 要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
吸引外资 要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对外投资 要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
原则基点 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的出发点,这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
防范风险 我们要有防范经济风险的意识和能力,掌握应对风险的本领
结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中的“开放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相关知识理解“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模块融合
2.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
相辅相成 独立自主是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础,对外开放能够增强独立自主的能力。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在立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
自力更生 原因 ①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都不能依赖别人搞建设
②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自力更生 要求 ①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的出发点,这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
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对外开放 原因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未来中国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
要求 我们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运用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分析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模块融合
微点澄清
1.目前,中国特色开放型经济体系完全形成。
纠正: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建立了中国特色开放型经济体系,但仍需不断完善。
2.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可以分割。
纠正: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是统一的,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3.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我国应重点强调对外开放、合作共赢。
纠正: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我国既注重对外开放、合作共赢,又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考向一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典例1 (2023·辽宁高考)2023年2月,全球多个主要经济体公布2022年对华贸易年报,韩国、德国、英国和欧盟对华投资较上年增幅分别为64.2%、52.9%、40.7%和92.2%。结合材料及下表(数据来源:新华通讯社),可以推断出
项目 年份 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美元) 中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美元) 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额(美元)
2020年 4.65万亿 1 329.4亿 1 443.7亿
2021年 6.05万亿 1 451.9亿 1 734.8亿
2022年 6.31万亿 1 465.0亿 1 891.3亿
①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保持乐观 ②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日益上升
③中外经贸投资合作近三年持续共赢 ④欧盟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项目 年份 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美元) 中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美元) 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额(美元)
2020年 4.65万亿 1 329.4亿 1 443.7亿
2021年 6.05万亿 1 451.9亿 1 734.8亿
2022年 6.31万亿 1 465.0亿 1 891.3亿
2022年,韩国、德国、英国和欧盟对华投资较上年都有较大的增幅,说明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保持乐观,①入选。
材料体现的是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不断增长,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实际使用外资额也是不断增长的,但是无法判断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日益上升,②不选。
从2020年到2022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不断增长,中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和实际使用外资也是不断增长的,这表明中外经贸投资合作近三年持续共赢,③入选。
2022年欧盟对华投资较上年增幅为92.2%,只能看出增幅较大,但无法判断欧盟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④不选。故本题选A。
考向二 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
典例2 (2023·河南高三联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本质是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之所以要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是因为关键核心技术
①是国家发展的出发点、民族自立的奋斗基点
②在企业竞争、产业竞争等竞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③自主可控有利于突破“卡脖子”问题,实现国家发展的自主可控
④要立足自身实际发展以顺应全球化趋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国家发展的出发点、民族自立的奋斗基点,①排除。
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与顺应全球化趋势没有直接关系,④排除。
易错点一 误认为应逐步放开外资的准入限制
加练1 (2023·成都联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持续推进吸收外资,需要不断为外企投资兴业营造更加有利大环境。这需要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不断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要吸引更多高质量外资,需要
①扩大市场准入—逐步放开外资的准入限制 ②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 ③提升服务水平—为外商提供最大程度便利 ④共享发展红利—为世界经济复苏作出更大贡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持续扩大市场准入,应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针对不同领域进一步取消或放宽外资准入限制,而不是简单“放开外资的准入限制”,①错误。
设问指向吸引更多高质量外资的措施,④强调的是吸引更多高质量外资的意义,不符合题意,排除。
易错点二 混淆进口与“引进来”,出口与“走出去”
加练2 (2023·济南统考三模)广交世界,互利天下。2023年4月,第133届广交会上,约3.5万家境内外企业同台,首期入场超126万人次……近年来,进博会、服贸会、广交会、消博会等经贸盛会接连举行,为世界各国企业进入中国大市场、共享发展成果提供更多契机。这表明中国
①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实现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战略升级
②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外商投资提供更多机遇和便利
③动员全球资源,引领全球复苏,建设开放、联动的世界
④积极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不断增添共同发展的新动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该题中所涉及的国际盛会主要体现为进博会、服贸会、广交会、消博会等,这体现了贸易全球化,没有涉及实现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战略升级,也未体现投资/金融/资本全球化,故①②排除。
返回
>
<
核心考点二
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
1.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
精讲
2.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贡献者
(1)我国数亿贫困人口成功脱贫,这本身就是对世界发展的巨大贡献,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益启示。
(2)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更充足的资本、更丰富的产品、更宝贵的合作机会,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增长提供了持续强大的推动力。
(3)中国同一大批国家的联动发展,使全球经济发展更加平衡。
(4)中国改革开放持续推进,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
3.做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
(1)中国态度: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持续发展,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2)中国主张: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和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奉行多边贸易体制,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规则制定,按照共同制定的规则办事,通过协商为应对共同的挑战找到共赢的解决方案。中国坚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大方向,为世界经济增长发掘新动力,使世界经济增长更加包容。
(3)中国行动:中国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让更多国家搭上我国发展快车,同沿线各国共同分享中国的发展机遇,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繁荣。
(4)中国原则:正确义利观要求我们在国际交往中,特别是在同发展中国家的交往与合作中,坚决摒弃过时的零和思维,坚持义利相兼、先义后利,与各国人民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同繁荣。
微点澄清
1.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积极制定全球经济规则,与各国共同应对挑战。
纠正:全球经济规则是各国共同制定的。
2.中国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繁荣,能够有效规避国际经济风险。
纠正:中国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繁荣,但经济全球化也带来风险的全球化,因此,我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并不能规避国际经济风险。
3.我国加大对出口企业的补贴和支持力度有利于缓解国际贸易争端。
纠正:我国加大对出口企业的补贴和支持力度可能会引起别国反对,不利于缓解国际贸易争端。
考向一 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和贡献者
典例1 (2023·全国新课标卷)据商务部统计,2023年1~3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4 08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1 56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医药制造领域引资分别增长55.7%、50.3%、24.6%和20.2%。据此可以判断
①中国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利用外资质量提升 ②中国金融市场更加成熟,外商投资风险降低 ③中国营商环境具有优势,对外资吸引力不减 ④中国经济受外部冲击减弱,对外开放水平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3年1~3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4.9%。其中,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8%。据此可以判断中国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利用外资质量提升,也可推断出中国营商环境具有优势,对外资吸引力不减,①③符合题意。
中国金融市场更加成熟,利用外资的数量和质量提升,但这并不意味着外商投资风险降低,②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中国经济受外部冲击减弱,中国使用外资的状况可以说明中国具有一定的抗冲击能力,并不能说明中国经济受外部冲击减弱,④排除。故本题选B。
考向二 做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
典例2 近些年,中国在发展数字经济的同时,致力于缩小南北国家间数字鸿沟,为全球数字经济贡献“中国力量”。援非“万村通”项目助力非洲乡村发展,促进中非民心相通;推动“数字丝绸之路”发展,助力相关国家经济增长和数字化转型。中国共享数字发展红利
①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举措
②表明中国梦与世界梦的高度契合
③助力维护和完善全球数字治理机制
④彰显中国对世界和平建设的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材料未涉及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关系,②不符合题意。
材料强调的是数字经济发展,未涉及中国对世界和平建设的作用,④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
易错点一 误认为我国领导世界经济,掌握贸易话语权
加练1 2023年5月5日,第133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州琶洲胜利闭幕。此次广交会有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的十余万境外采购商蜂拥而至,来自全球各地的参展商现场收获超预期的200多亿美元的出口成交额,它向世界呈现了广州与广交会的一场“双向奔赴”。这
①是我国积极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掌握贸易话语权的体现
②表明我国作为世界负责任的大国,以中国之力领导世界经济
③表明我国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高
④展示了广交会作为中国外贸“晴雨表”和“风向标”的强大实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我国“掌握贸易话语权”、我国“领导世界经济”均与事实不符,①②错误。
易错点二 误认为要进行零和博弈
加练2 阳春三月,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如期而至,年会的主题是“不确定的世界:团结合作迎挑战,开放包容促发展”,全球政商学界汇聚一堂,共谋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大计。各方人士和与会代表纷纷表示,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亚洲各国应充分利用区域合作机制,谋求
合作共赢,为世界经济稳定增长作出贡献。由此可见
①中国在全球经济稳定增长中的领导作用正日益增强
②主题契合各方发展需要,反映国际社会的共同心声
③亚洲各国共迎挑战,为全球繁荣发展贡献亚洲力量
④要树立正确义利观,坚持义利相兼,进行零和博弈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中国在全球经济稳定增长中的作用正日益增强,但不是领导作用,①错误。
亚洲各国应坚持合作共赢,反对“零和博弈”,④错误。
返回
课时精练
一、选择题
1.金秋时节,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在北京召开。9月2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致辞中说:“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中国将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各国开放合作提供新机遇。”中国将坚持推进对外开放是因为
①开放必然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
②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③对外开放是我国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④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离不开中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
3
4
5
6
7
8
9
10
课时精练
11
12
13
14
15
“开放必然带来进步”说法绝对,①排除。
对外开放不是我国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③排除。

2
3
4
5
6
7
8
9
10
课时精练
11
12
13
14
15
2.(2023·海南高考)2023年4月,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口举行。本届消博会以“共享开放机遇、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共有65个国家和地区的3 382个消费精品品牌参展,超5万名各类采购商和专业观众云集,进场观众超32万人次。由此可见,消博会
①以提振世界经济为出发点
②让世界共享海南自贸港发展机遇
③旨在提升各国参展品牌的知名度
④见证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坚定步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课时精练
消博会有利于提振世界经济,但并不以此为出发点,①说法错误。
消博会有65个国家和地区的3 382个消费精品品牌参展,消博会的举办有利于提升各国参展品牌的知名度,但不是其目的,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课时精练
3.(2023·河南高三联考)2023年上半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7 036.5亿元,同比下降2.7%,但高技术产业引资增长7.9%,21个自贸试验区吸收外资
1 296.6亿元,增长8.2%,且越来越多的外企把研发部门带到中国,中国正在成为外资企业重要的创新实践地。据此可推断出我国
①新设外资企业数量在下降,外资整体规模相对稳定
②高技术产业引资占比上升,利用外资结构优化
③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在完善,创新已成为第一驱动力
④推进高水平的制度型开放,外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课时精练
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下降2.7%,并不代表新设外资企业数量在下降,①说法错误。
中国正在成为外资企业重要的创新实践地,而不是“创新已成为第一驱动力”,③排除。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课时精练
4.(2024·北京海淀高三期中)从服装、家电、家具等为代表的“旧三样”,到如今的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的“新三样”,我国企业正加速“出海”。2023年上半年,我国“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增长61.6%,拉动出口整体增长1.8个百分点,以“新三样”为代表的我国对外贸易,正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引领”转变。这一转变
①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体现国内市场需求对供给的牵引作用
②反映我国外贸结构的新变化,是我国外贸提质升级的生动写照
③说明我国正在吸引大量优质外资流入,推动国际产能高效合作
④需要借助人才和科技要素提质增效,在创新中提升产品竞争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课时精练
材料强调产品出口,而不是扩大内需,①不符合题意。
材料未体现我国正在吸引大量优质外资流入,③不符合题意。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课时精练
5.(2024·临沂高三期中)义乌是“中国看世界、世界看中国”的重要窗口。40多年来,义乌人从摇着拨浪鼓走街串巷,到马路边摆地摊,再到建成“买全球、卖全球”的“世界超市”,如今的义乌,关联着全国210万企业、3 200万工人,26个大类、210多万种商品以“海陆空”方式发往全球230多个国家和地区,民营企业超过100万家,外商投资企业、外资机构近9 000家,成为新时代制造业和贸易模式转型升级的缩影。义乌的成功得益于
①主动适应国际经济贸易规则,扩大制度型开放
②只要发展好民营经济就能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③优化营商环境,拓展国内国际市场、助推国内国际双循环
④以服务全国、放眼全球的视野来谋划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课时精练
制度型开放是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方面的开放,材料没有体现,①不符合题意。
影响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因素有很多,②说法过于绝对,错误。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课时精练
6.近年来,中国车企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具备了较强的性价比和竞争力。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2023年9月,欧盟委员会发言人声称中国的巨额国家补贴人为地压低了电动汽车的价格,这正在扭曲欧盟的市场。所以欧盟委员会将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据此可见
A.价格机制决定资源在全球的配置和流动
B.市场竞争能够提高我国汽车行业利润水平
C.中国车企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具备了较大的技术比较优势
D.中国车企应积极利用国际贸易规则,规避对外贸易中的风险摩擦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课时精练
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A错误。
市场竞争的结果是优胜劣汰,市场竞争不一定能提高我国汽车行业利润水平,B错误。
对外贸易中的风险摩擦是客观存在的,不能规避,要积极应对,D错误。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课时精练
7.(2023·福州高三统考)放眼世界现代化道路,科技始终都是撬动现代化的内生动力和有力杠杆。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努力“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以下措施,能促进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是
①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的协同互动
②推动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交流合作
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独占人类科技发展制高点
④在受制于人的关键技术领域坚持“走出去”战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课时精练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但不可能独占人类科技发展制高点,③错误。
在受制于人的关键技术领域,我们一定要做到自主可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④错误。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课时精练
8.2023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从保障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加强外商投资保护、提高投资运营便利化水平及加大财税支持、完善外商投资促进方式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此举
①有利于创造更有吸引力的营商环境
②有利于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③降低了外商经营风险,确保了外商来华投资收益
④拓展了对外贸易,培育了贸易新业态和新模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课时精练
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并不能降低外商经营风险,也不能确保外商来华投资收益,③排除。
吸引外商来华投资是“引进来”,不是对外贸易,材料也没有体现培育了贸易新业态和新模式,④不符合题意。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课时精练
9.2023年5月以来,多家重量级外企高管接连到访中国。外企高管频繁到访是因为
①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宝贵的合作机会
②新的全球治理体系赋予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更多代表性和发言权
③我国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
④我国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提升了外资收益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课时精练
材料并不是在反映全球治理,②排除。
我国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能够优化营商环境,但不一定能够提升外资收益率,④排除。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课时精练
10.(2024·滨州高三联考)开放包容的大国胸怀,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克罗地亚国家石油公司前首席执行官达沃尔·什特恩说:“没有中国的世界经济将是不可想象的。中国式现代化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福祉,也将给世界人民带来福祉。进博会为此提供了生动而具体的诠释。”材料表明
①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上最高级的现代化
②中国式现代化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范式
③中国式现代化是更加开放的现代化
④中国式现代化必将推动世界经济的繁荣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课时精练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是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但不能说是世界上最高级的现代化,①错误。
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文明贡献了中国智慧,但未体现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范式,②错误。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课时精练
11.对于第一次参展的阿根廷和乌拉圭,我国表示,欢迎更多当地的优质农牧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积极打造电子商务、服务贸易等新合作增长点。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①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立足点
②旨在降低商品进口成本,缩小我国的贸易顺差
③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④是中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提供的国际公共产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课时精练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国发展的根本立足点,①不符合题意。
举办进博会的目的并不是降低商品进口成本,②排除。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课时精练
12.(2023·重庆高三联考)近年来,就数据跨境流动治理,我国一方面积极完善《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等国内立法,正式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积极推进数据治理国际合作,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推进数据有序流动;另一方面,作为数字经济大国,提出《全球数据安全倡议》,推动全球跨境数据流动,弥补数字鸿沟。由此可见,我国
①积极参与全球数据合作和流动规则的制定 ②在全球数据治理体系中发挥领导作用 ③坚决反对数据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④是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课时精练
我国在全球数据治理体系中发挥建设性作用,而不是领导作用,②错误。
材料强调的是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数据合作和流动规则的制定,没有体现我国坚决反对数据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③排除。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课时精练
13.(2023·安徽高三联考)2023年上半年,我国对东盟进出口3.08万亿元,同比增长5.4%;对欧盟进出口2.75万亿元,增长1.9%;对美国进出口2.25万亿元,下降8.4%。同期,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9.8%,对RCEP其他成员进出口增长1.5%。这说明中国
①以自身发展为世界经济高速增长提供动力
②进出口贸易结构优化,对外贸易平衡发展
③坚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大方向不动摇
④坚持市场多元化战略,对外开放水平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课时精练
“世界经济高速增长”不符合当前世情,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①错误。
材料未体现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优化,对外贸易平衡发展,②不符合题意。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课时精练
二、非选择题
14.(2023·河北高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以来,从被动打开国门到主动对外开放,中华民族经历了从屈辱落后到日益走向伟大复兴的沧桑巨变。当前,中国已形成完备的工业体系、有效的市场体系和高水平的开放体系,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外国投资目的地之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光彩。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共建“一带一路”以重大基础设施投资为重点,发挥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优势,为沿线发展中国家建成致富路、连心桥、发展港,也为国家间经贸合作注入强劲动能。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课时精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解读上图中的经济信息。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课时精练
答案 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进出口总额逐年增加,占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的比重总体呈上涨态势。我国对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总体呈上涨态势,占全年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的比重逐年增加。说明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课时精练
(2)结合材料,阐述如何借助“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平台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课时精练
答案 ①坚持开放的发展理念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更加主动地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
②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创新对外投资方式,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③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国际交流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④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参考答案)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课时精练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12.9万亿元、连续34年居全国第一,进出口总额8.3万亿元、占全国1/5,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 600万户,其中企业超700万户、占全国1/7。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广东完全有条件、有基础,也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2023年4月10~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在全国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广东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广东深化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抓紧做实,摆在重中之重,以珠三角为主阵地,举全省之力办好这件大事,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课时精练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阐述广东省应如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地。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课时精练
答案 (1)坚持对外开放,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经济全球化,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2)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3)创新对外投资方式,努力形成出口竞争新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
(4)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与沿线国家经济合作,促进互利共赢。
返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