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教案 (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教案 (表格式)

资源简介

明朝的对外关系
内容标准:
内容要点: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壮举,知道戚继光抗倭。
认知提示:理解郑和下西洋的意义和戚继光抗倭的性质。
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
本课学习了三个字目的内容,即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三部分内容反映出明朝的对外关系既有友好交往,又有战争冲突。这表明明朝在努力发展对外友好、促进经济文化交流的同时,也在积极进行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过程与方法
通过郑和下西洋路线图、教材和幻灯片以及相关史实等资料,了解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的概况。
教学(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郑和下西洋目的 目的、条件、出发点、最远点、次数、意义;戚继光抗倭 的主要地方、意义、性质,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正确评价郑和下西洋、戚继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郑和下西洋体现出来的大无畏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学习戚继光不为名利、已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爱国精神。
学习重点: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学习难点:郑和成功实现远航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回 顾 引 入 唐朝的鉴真和玄奘为唐朝的对外交往做出了巨大贡献,明朝的对外关系又如何?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就知道了。 聆听 激发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讲授新课 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条件是什么? 明朝国力雄厚 知道郑和下西洋的条件
2郑和下西洋目的是什么? 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用中国的货物换取海外的奇珍 知道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3郑和下西洋出发点和在哪里?最远到哪里? 刘家港,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让学生知道郑和下西洋的起止点
4、郑和下西洋有什么特点? 时间长,规模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让学生知道郑和下西洋的特点
5、郑和下西洋意义有什么重大意义? 郑和的远航,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让学生知道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6合作探究:为什么说郑和是世界历史上杰出的航海家? 不仅包括了郑和下西洋的特点,而且包括了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知道郑和是世界历史上杰出的航海家的
讲授新课 戚继光抗倭 1、戚继光抗倭主要在哪里? 浙江台州 知道戚继光抗倭的地方
2、戚继光抗倭性质 是一场反侵略战争 知道戚继光抗倭的性质
3、戚继光抗倭 的意义(结果)(贡献)(历史功绩) 使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消除,人民得以安居乐业 知道戚继光抗倭的意义
4、你如何评讲戚继光 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能正确评讲戚继光
葡萄牙攫取我国澳门居住权 1553年、攫取我国澳门居住权的哪一个国家? 葡萄牙 知道1553年、攫取我国澳门居住权的国家
归纳 小结 本课从哪些方面进行了学习? 本课从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三方面进行了学习,其中郑和下西洋是友好交往,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是不 友好交往,要结合重点知识掌握好。 学会总结
课堂 练习 发课堂练习资料 学生完成课堂练习 巩固知识
板书设计
明朝的对外关系
郑和下西洋条件:国力雄厚
郑和下西洋目的: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用中国的货物换取海外的奇珍
郑和下西洋出发点:刘家港;最远到: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郑和下西洋的特点:时间长,规模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郑和下西洋意义: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戚继光抗倭地方:浙江台州
戚继光抗倭 的意义:使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消除,人民得以安居乐业
戚继光抗倭性质: 是一场反侵略战争
对戚继光评价: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1553年、攫取我国澳门居住权的国家是:葡萄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