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学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学案(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学案
【预习新知】
知识点一 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1.世界人口的迁移
(1)背景
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人们的往来,推动了人口的迁移。
(2)表现
①随着欧洲人入侵并在美洲建立殖民地,美洲的印第安人人口减少。
②欧洲人大批来到美洲,并把非洲黑人作为奴隶贩卖到美洲,使美洲成为世界上族群混合程度很高的地区。
③大洋洲、非洲和亚洲等地区也都有族群混合现象。
2.世界物种的交换
(1)背景
人口迁徙促进了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
(2)表现
①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马、牛、猪、羊、鸡等家畜家禽,小麦、燕麦、大麦、裸麦等农作物,橄榄和葡萄等水果引入美洲。
②美洲的特产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南瓜和可可等也流向世界各地。
3.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的消极影响
(1)各种疾病的传播
人口和动物的全球流动导致了各种疾病的传播。
(2)原住民大量死亡
欧洲人将天花、麻疹、流感等疾病的病原体带到美洲和大洋洲,造成对此不具免疫力的原住民大量死亡。
(3)欧洲人在美洲迅速建立殖民统治
传染病造成的原住民的死亡和原有社会的解体,是欧洲人能够在美洲迅速建立殖民统治的重要原因。
[特别提醒] 人口、动植物以及病原体跨区域大范围的传播和交流,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环境状态。
知识点二 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1.历史条件
(1)海路在世界贸易中,形成齐头并进态势
①__全球海路__的开辟大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
②传统的印度洋贸易和新兴的__大西洋贸易__、太平洋贸易形成齐头并进的态势。
(2)欧洲商人在海路贸易中逐渐占据优势
①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很快出现在印度洋的贸易中,并且在与__阿拉伯__商人的竞争中逐渐占据优势。
②在大西洋的贸易中,欧洲人通过开辟出的多条航线和__沿海港口__,与美洲贸易。
2.主要表现
(1)形成了罪恶的“三角贸易”
①欧洲商人把欧洲生产的纺织品、枪支和__手工制品__等运到非洲。
②从当地酋长手里换取黑人,欧洲人自己也抓捕非洲黑人,把黑人运到美洲卖为__奴隶__。由此,形成了罪恶的“三角贸易”。
(2)形成以澳门为主要中转站的海上贸易网络
①葡萄牙商人把中国的生丝、__瓷器__等货物经澳门运往印度果阿,再转运到欧洲各国进行贸易,获取大量白银。
②随着中国对白银需求的增长,葡萄牙人便以澳门为据点,参与获利巨大的中日之间的__丝银贸易__。
(3)西班牙经营的横跨太平洋的贸易
①西班牙经营的海上贸易,主要在其两大殖民地菲律宾和墨西哥之间进行。
②西班牙武装商船,运载大量__中国__生产的生丝、丝绸、棉布和瓷器等产品到墨西哥交换白银,再将这些白银运回__马尼拉__。
(4)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形成
①日本与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进一步刺激了中国__东南沿海__地区经济的发展。
②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__贸易网络__也逐渐形成。
思考2: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有哪些?
提示2:(1)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逐渐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他们通过新航路,贩卖世界各地的商品,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
(2)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各地的商品在欧洲市场上出现,贸易数量和贸易品种也急剧增加。总之,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知识点三 早期殖民扩张
1.概况
(1)葡萄牙和西班牙早期殖民扩张
①新航路的开辟拉开了欧洲海外扩张的序幕,葡萄牙和西班牙很快走上了大规模殖民掠夺的道路。
②16世纪,葡萄牙将巴西变成殖民地,并在非洲沿岸、印度果阿、马六甲和中国澳门等地建立了几十个殖民据点和商站。
③西班牙的殖民侵略以美洲为主,除巴西之外的中、南美洲广大地区,以及亚洲的菲律宾逐渐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
(2)荷兰、英国、法国的殖民扩张:17世纪,荷兰、英国、法国也在亚洲、非洲、北美洲建立了多个殖民地。
2.影响
(1)消极影响
①殖民扩张中断了美洲和非洲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打破了原本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②印第安人被殖民者大量屠杀,他们的文明遭到毁灭性打击。
③很多非洲人在三角贸易中成为奴隶。
④亚洲的古老帝国也受到冲击。
(2)积极影响
①随着海外市场的不断开拓,欧洲出现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②欧洲的商业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③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④欧洲封建领主经济地位下降,商业资产阶级实力上升,资本主义加速发展,封建制度濒于解体。
【巩固训练】
1.有学者指出,15、16世纪之后欧洲制作的世界地图,对海岸线与大陆轮廓的测量日益精准,并在地图上用边界线和色块区分不同国家或政治体,且以物产和民族志图像作为装饰。欧洲近代地图学的发展( )
A.激化了列强之间的矛盾 B.解决了欧洲领土的争端
C.折射出殖民主义的色彩 D.体现了科技革命的作用
2.1493年,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在亚速尔群岛(位于北大西洋东中部)和佛得角群岛(大西洋中部)以西100里格的地方,从北极到南极画一条分界线,史称“教皇子午线”。一年后,西、葡两国将这条线向西移动了270里格。“教皇子午线”( )
A.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B.解决了西葡殖民地的矛盾
C.加速了美洲和非洲的殖民地化 D.巩固了教皇至高无上地位
3.三角贸易是指一个牵扯到三个区域或港口的贸易名词。根据下图判断( )
A.图1推动了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 B.图2标志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C.图3有利于美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D.三者都体现西方资本主义扩张性
4.恩格斯曾说:“地理上的发现——纯粹为了营利,因而归根结底是为了生产而作出的——又在气象学、动物学、植物学、生理学(人体的)方面,展示了无数的直到那时还得不到的材料。”恩格斯意在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
A.为科学研究和考察提供事实依据 B.丰富了欧洲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C.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 D.直接推动欧洲近代自然科学形成
5.某学者指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促进了拉美“两种生产”的相对协调发展,欧洲殖民者为开拓殖民地,源源不断从欧洲本土运去了小麦、大麦等农作物,炼铁、制糖等技术。如果没有来自欧、亚、非等各地物质和精神文明的输入,拉美经济不可能在第三世界处于相对领先地位。该学者意在表明( )
A.哥伦布对美洲社会有双重影响 B.全球经济大交流始于哥伦布时代
C.拉美发展得益于全球经济互动 D.拉美文化因殖民因素具有多元化
6.16世纪,从西班牙到安特卫普(比利时城市),人们都抱怨贵金属的严重匮乏,欧洲各国于是不得不增发铜币或开展信贷来解决,货币也不断被重铸,面值不断增大。这一做法( )
A.促使美洲金银迅速流出欧洲 B.是应对价格革命的有效手段
C.有利于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 D.阻碍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知识点3早期殖民扩张
7.16世纪中叶,玻利维亚的波托西山发现了储量丰富的银矿。当时的西班牙法律规定:殖民地任何矿区都必须把矿产品的1/5交给王室,4/5留在私人手中。西班牙王室对殖民地矿主征收的矿业税数额,由1/5减为1/10,甚至减为1/20。西班牙王室的做法( )
A.促进了美洲社会经济发展 B.导致美洲生产方式变革
C.加速了本国资本主义发展 D.加剧了殖民扩张与掠夺
8.法国史学家阿尔德伯特等人认为,16世纪大量黄金、白银流入西班牙,“西班牙更有条件在17世纪成为经济中心”,然而西班牙的黄金、白银被投到欧洲其他地方,促进了英、法、荷工业的发展,西北欧成为经济中心。对上述观点的理解较为合理的是( )
A.商业革命延缓了西班牙的发展历程 B.价格革命推动了欧洲经济中心的转移
C.封建制度阻滞了西班牙的社会进步 D.殖民掠夺客观上促进了欧洲社会转型
9.16世纪后,天花等传染病开始在美洲肆虐。调查显示,仅18世纪70年代,至少有30%的西海岸印第安人死于天花;1780年,天花在密苏里河流域的印第安人中大流行,致死率极高。这一时期,传染病的肆虐( )
A.不利于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B.加速了美洲原有社会的解体
C.推动了“三角贸易”兴盛 D.抑制了西方殖民活动的开展
10.16-18世纪,英国贩奴船游弋于本国海岸附近,伺机抢劫和买卖人口,并将其运到美洲,卖给种植园主。被贩卖的白人处境常与黑奴相差无几,故有“白奴”的说法。“白奴”的出现( )
A.激化了欧洲阶级矛盾 B.改变了美洲的民族格局
C.说明了民族意识薄弱 D.深受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15、16世纪的新航路开辟,使欧洲国家加深了对世界的认识;之后欧洲国家深入非洲、美洲大陆进行殖民划分,因此欧洲人在制作世界地图时,用边界线和色块区分不同国家或政治体,且以物产和民族志图像作为装饰,反映的是欧洲视野下对全球的殖民瓜分,故选C项。利益分配不均会激化列强矛盾,地图绘制不一定会激化列强矛盾,排除A项;地图绘制体现的是地理学的发展,无法解决领土争端,排除B项;第一次科技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2.答案:C
解析:材料中时间是1493年和1494年,处于新航路开辟时期,“教皇子午线”以大西洋为分界线,分隔开了非洲和美洲。结合所学,西、葡两国为争夺殖民地矛盾尖锐,为调解西、葡的矛盾,依据两国占领的殖民地数量和地理分布划界,实际上分割和承认了西、葡两国的殖民扩张范围和事实,有利于两国殖民势力在美、非的扩张,C项正确。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确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A项;材料中的分法不可能解决西、葡殖民争夺的矛盾,只是两国暂时达成一致,排除B项;材料中的做法可能对教皇的影响力有加强的作用,但是D项中的“至高无上”表述错误,
3.答案:D
解析:排除A: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排除B:“日不落帝国”是指英国在亚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都建立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排除C:新航路开辟时,美洲还没有出现资本主义。
4.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地理上的发现”“气象学、动物学、植物学、生理学”等可知,材料强调的是新航路开辟对科学研究的影响,这些知识的获得,扩大了人类的认知领域和知识视野,有利于科学研究和考察的发展,A项正确。题干强调了新航路开辟为科学研究和考察提供了实践依据,与丰富欧洲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关联度不高,排除B项;题干没有涉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排除C项;D项“直接推动”说法有误,排除。
5.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该学者强调拉美经济的发展得益于欧洲殖民者带去的各种物种、技术和世界其他地区输入的文明,这是全球经济交流互动的结果,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并不限于哥伦布对美洲的影响,且消极影响没有体现,排除A项;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外来文明对拉美经济的影响,并未凸显拉美文化的多元性,排除D项。
6.答案:C
解析:16世纪,欧洲各国增发铜币或开展信贷,货币也不断被重铸,面值不断增大。依据所学,这一做法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结果,金属货币的增加有利于国内外市场的繁荣和商品的流通,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C项正确。当时大量的贵重金属流入欧洲,A项的结论与史实相反,排除;材料中的现象是价格革命的表现之一,排除B项;材料现象有利于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发展,排除D项
7.答案:D
解析:1545年,南美玻利维亚处于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下;由材料中“4/5留在私人手中”“矿业税数额,由1/5减为1/10,甚至减为1/20”可知,西班牙王室将矿产的大部分利润留给了矿主,这种做法鼓励了殖民者在美洲继续扩张与掠夺的行为,D项正确;材料中举措丰富了西班牙矿主的钱包,并没有促进美洲社会经济发展,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开采矿产的方式,无法得出生产方式变革,排除B项;西班牙从美洲掠夺的财产并未转化为生产资本,没能加速本国资本主义发展,排除C项。
8.答案:D
解析: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扩张使大量金银流入欧洲,尤其是西、葡两国,但西、葡用其来发展本国商业而非投入生产,这使得金银流入西北欧国家,推动了西北欧国家工业的发展,加快了欧洲向近代社会迈进的步伐,即有利于欧洲的社会转型,D项正确。影响西班牙发展的是其政府没有把掠夺来的财富转化为资本,商业革命本身不是阻碍西班牙发展的因素,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价格革命”,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西北欧国家的发展,而非西班牙,排除C项。
9.答案:B
解析:据材料,传染病的肆虐导致了美洲原住民的大量死亡,从而加速了美洲原有社会的解体,这是欧洲殖民者能够在美洲迅速建立殖民统治的重要原因之一,B项正确;传染病肆虐使美洲土著人口大量减少,缺少劳动力,欧洲殖民者转而从非洲贩来大量奴隶进行生产,可见传染病肆虐并没有阻碍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排除A项;美洲殖民地经济对劳动力需求的增长才是“三角贸易”兴盛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D项逻辑关系错误,应该说传染病的肆虐促进了西方殖民活动的开展。
10.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首先是葡萄牙、西班牙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接着英国、法国、荷兰也走上了殖民掠夺的道路;在美洲,欧洲殖民者强占印第安人的土地、建立种植园的同时,肆意屠杀和奴役印第安人,使印第安人人数锐减,无法为种植园提供足够劳动力,于是种植园主开始买进非洲黑人作为奴隶在种植园劳动,这就为欧洲奴隶贩子打开了道路。“白奴”和“黑奴”出现的原因是一样的,D项正确。“白奴”的出现是欧洲殖民活动的产物,与欧洲阶级矛盾激化、民族意识薄弱无关,排除A、C项;改变美洲的民族格局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