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习作:国宝大熊猫一、教学目标1.能查找资料,整合信息,根据需要,围绕提示的问题写一写大熊猫。2.通过自评和互评,能用修改符号修改不准确的内容。二、拓展资源丛书:《可爱的大熊猫》三、课型安排与课时建议习作指导课 课时建议:2课时四、教学过程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探秘奇妙的世界,寻找了天地的珍藏,发现了天地的奇妙,介绍了奇妙的世界。这节课,我们将探秘国宝大熊猫,将咱们的国宝介绍给外国的大熊猫迷们,争当“大熊猫宣传大使”。任务一:交流课前资料,确定介绍内容。1.大熊猫人见人爱,它可爱、淘气……它的哪些特点让你印象深刻?你想通过哪些方面来表现它的特点呢?结合下面的提示和自己搜集的资料,先简单说一说你的思考吧。2.交流搜集的资料。——我查到的资料是大熊猫生活的地方一般人烟稀少,水源丰富而且竹类植物众多。它们休息的时候,喜欢靠在粗壮的树干上或者躺在茂密的草丛中。——资料显示大约在800万年前,大熊猫的祖先就存在了,随着自然环境的改变,许多物种逐渐消失,大熊猫却生存了下来,称得上是“活化石”。而且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的珍贵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搜集的资料这么多,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可以根据分类,选择合适的资料。——画出重要的部分。——我们选择重要的内容,要时刻牢记我们“大熊猫宣传大使”的身份,了解国外的大熊猫迷们最想了解什么。4.世界各地的大熊猫迷们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上的习作提示,把自己最想介绍的方面填入学习单的气泡图中。5.交流想介绍的方面。——我想写一写大熊猫生活悠闲这一特点,我想通过它的生活环境和习性来表现。——我想围绕“大熊猫为什么被视为中国的国宝”这一问题来写。——我想写一写大熊猫分布的地区。6.根据你想介绍的方面,整理资料,记录在习作单上。名称:大熊猫 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布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寿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黑白两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为国宝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结:选择介绍的问题时我们要站在“大熊猫宣传大使”的角度,去思考外国的大熊猫迷想要了解的信息、他们喜欢的方面,这样的介绍才会让他们感兴趣。任务二:结合例文,学习写法。1.怎样将大熊猫介绍给外国的大熊猫迷们呢?读读下面的例文,想一想可以学习哪些方法来介绍大熊猫。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好像在打鼾……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2.交流思考。——上面的例文中的第一句话一问一答,运用了设问的方法开启了整段。——上面的例文中的内容都是围绕着第一句话来写的,我们在介绍大熊猫的时候可以学习这种方法,围绕一句话把你想介绍的一个方面写清楚。——上面的例文中还运用了比喻、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我们也可以运用上这些修辞手法让句子变得更加生动。3.除了上面的这些方法,怎样才能更好地利用我们的资料呢?仔细阅读下面的两篇例文,完成下面的学习要求。对比阅读,认真思考下面的问题:◎想一想:两篇例文在介绍大熊猫时有什么共同之处?我们可以学到什么方法?◎比一比:例文1和例文2相比有哪些不同?◎想一想:这样修改有什么好处?4.交流思考。(1)例文1和例文2的相同之处。——在介绍大熊猫时,都用上了“一是……二是……”这样的句式,每个方面之间不重复。——如果答案不是非常肯定,可以在前面加上“有时”,在后面加上“等”。譬如:大熊猫爱吃竹叶、竹笋等,有时也吃肉。它们分布于四川、陕西和甘肃等地。(2)例文1和例文2的不同。——例文2少了“毋庸置疑”和“距今50~70万年是大熊猫的鼎盛时期”。——例文2把“中国”改为“我国”,多了“现在你还不觉得它们就是我们的‘国宝’吗?”(3)修改的好处。——去掉像“毋庸置疑”这样的难懂词语,像“鼎盛时期”这样的无关内容,才能让大家听得更明白,更清楚!——在介绍时有“我”,还有“你”,这样能让大家听起来更亲切,更友好!小结:介绍时可以用上设问的句式,再围绕这一句话展开内容,引用材料时“去难懂,删无关”,再用上相关句式和词语就可以让资料呈现得更有条理。介绍时牢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样的介绍才能更好地吸引大熊猫迷们,他们也会听得更明白。任务三:借助支架,运用方法进行习作。1.我们已经确定了自己要介绍的内容,并学习了介绍的方法,现在就请同学们对照着大熊猫卡片,运用我们学到的方法完成习作。2.学生进行习作。任务四:例文赏析,依据评价单修改习作。1.阅读丛书中的《可爱的大熊猫》,完成下面的学习要求。◎读一读:读例文以及批注和总评。◎想一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大熊猫的?在介绍大熊猫的时候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2.交流思考。——作者介绍了大熊猫的地位、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活动特点四个方面。——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出了一个憨态可掬、惹人喜爱的大熊猫。3.依据评价标准,完成下面的学习要求。◎评一评:评价自己的习作,在对应的等级下面画颗星。◎改一改:依据评价标准和例文,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自查内容 特别棒 还不错 需努力能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方面介绍大熊猫能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介绍得准确生动能够融入情感,表达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1)学生根据评价标准,自己评价自己的习作。(2)根据评价标准修改自己的习作。(3)全班交流分享。小结:同学们刚刚运用我们学到的方法成功修改并完成了自己的推介词,接下来让我们来分享习作,评选最佳“大熊猫宣传大使”吧!任务五:评选最佳“大熊猫宣传大使”。依据评价标准,数数谁的星星最多,评选最佳“大熊猫宣传大使”。◎读一读:在小组和全班读读自己的推介词给其他同学听。◎评一评:依据评价标准,分别在小组和班级内评出最佳“大熊猫宣传大使”。“大熊猫宣传大使”评价标准1.整理信息时资料能对应问题,资料呈现得非常有条理;2.交流信息时能有效利用资料向读者进行介绍;3.介绍时能从不同方面有序介绍,能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介绍得清楚明白,语言生动而且声音洪亮,仪态自然大方 1.整理信息时资料基本能对应问题,资料呈现得较有条理;2.交流信息时能利用上资料向读者进行介绍;3.介绍时能从两方面有序介绍,能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介绍得清楚明白,而且声音洪亮,仪态自然大方 1.整理信息时资料有一些能对应问题;2.交流信息时能利用上部分资料进行介绍;3.介绍时能从一个方面有序介绍,介绍得清楚明白,声音清晰☆☆☆☆☆ ☆☆☆☆ ☆☆☆1.小组内依据评价标准,评选组内最佳“大熊猫宣传大使”。2.全班交流:小组内评选出的“大熊猫宣传大使”进行班级角逐,评选出班内的最佳“大熊猫宣传大使”。课堂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完成了推介词,并评选出了最佳“大熊猫宣传大使”,恭喜你们顺利完成本单元的任务!五、板书设计(共25张PPT)我是奇妙世界发现官发现天地间生命力之美的秘密运用方法,推广介绍奇珍异宝学习介绍奇妙的世界一切都是有生命的吗海底世界星级解说员发现云彩颜色之美、形状之变的秘密解说世界风光国宝大熊猫推广大使国宝大熊猫三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习作指导课课时建议:2课时这段时间我们探秘奇妙的世界,寻找了天地的珍藏,发现了天地的奇妙,介绍了奇妙的世界。这节课,我们将探秘国宝大熊猫,将咱们的国宝介绍给外国的大熊猫迷们,争当“大熊猫宣传大使”。争当熊猫推广大使 1.整理信息时资料能对应问题,资料呈现的非常有条理。2.交流信息时能有效利用资料向读者进行介绍。3.介绍时能从不同方面有序介绍,能运用上多种修辞手法,介绍的清楚明白,语句生动而且声音洪亮,仪态自然大方。 1.整理信息时资料基本能对应问题,资料呈现的较有条理。2.交流信息时能利用上资料向读者进行介绍。3.介绍时能从两方面有序介绍,能运用上两种修辞手法,介绍的清楚明白,而且声音洪亮,仪态自然大方。 1.整理信息时资料有一些能对应问题。2.交流信息时能利用上资料进行介绍,介绍的口吻不清晰。3.介绍时能从一个方面有序介绍,介绍的清楚明白,声音清晰。 任务一:交流课前资料,确定介绍内容大熊猫人见人爱,它可爱、淘气……它的哪些特点让你印象深刻?你想通过哪些方面来表现它的特点呢?结合下面的提示和自己搜集的资料,先简单说一说你的思考吧。交流搜集的资料 我查到的资料是大熊猫生活的地方一般人烟稀少,水源丰富而且竹类众多。它们休息的时候,喜欢靠在粗壮的树干上或者躺在茂密的草丛中睡觉。 资料显示大约在 800 万年前,大熊猫的祖先就存在了,随着自然环境的改变,许多物种逐渐消失,大熊猫却生存了下来,称得上是“活化石”。从 1957年开始,我国陆续将大熊猫这一珍贵的动物作为礼物送往友国,大熊猫为我国的外交立下了功劳。说一说搜集的资料这么多,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可以根据分类,选择合适的资料。——画出重要的部分。——我们选择重要的内容,要时刻牢记我们“推广大使”的身份,了解国外的熊猫迷们最想了解什么。写一写世界各地的熊猫迷们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上的习作提示,请把你最想介绍的方面填入学习单的气泡图中。写一写根据你想介绍的方面,整理资料,记录在习作单上。名称:大熊猫食物:分布地区:寿命:黑白两色的原因:成为国宝的原因:( ):任务二:结合例文,学习写法怎样将大熊猫介绍给外国的大熊猫迷们呢?读读下面的例文,想一想可以学习哪些方法来介绍大熊猫。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好像在打鼾。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交流思考 上面的例文中的第一句话一问一答,运用了设问的方法开启了整段。 上面的例文中的内容都是围绕着第一句话来写的,我们在介绍大熊猫的时候可以学习这种方法,围绕一句话把你想介绍的一个方面写清楚。交流思考 上面的例文中还运用了比喻、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我们也可以运用上这些修辞手法让句子变得更加生动。例文 1:为什么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呢?一是因为大熊猫珍稀,全球的分布范围极小,数量稀少,只有中国拥有。毋庸置疑,一个物种如果稀少,自然珍贵。二是大熊猫祖先在800 万年前就已经出现,并且还有着多个分支但最后因为不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而逐渐灭绝,唯独大熊猫存活至今,距今 50~70 万年是大熊猫的鼎盛时期,因此大熊猫被称为“活化石”。例文 2:为什么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呢?一是因为大熊猫珍稀,全球的分布范围极小,数量稀少,只有我国拥有。一个物种如果稀少,自然珍贵。二是大熊猫祖先在 800万年前就已经出现,并且还有着多个分支,但最后因为不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而逐渐灭绝,唯独大熊猫存活至今,因此大熊猫被称为“活化石”。现在你还不觉得它们就是我们的“国宝”吗?怎样才能更好地利用我们的资料呢?对比阅读,认真思考下面的问题:◎想一想:两篇例文在介绍大熊猫时有什么共同之处?我们可以学到什么方法?◎比一比:例文 1 和例文 2 相比有哪些不同?◎想一想:这样修改有什么好处?结合例文,学习写法介绍大熊猫时,如果答案不是非常肯定,可以在前面加上“有时”,在后面加上“等”。大熊猫爱吃竹叶、竹笋等,有时也吃肉。它们分布于四川、陕西和甘肃等地。相同之处在介绍大熊猫时,都用上了“一是……二是……”这样的句式,每个方面之间不重复。例文 2 把“中国”改为“我国”,多了“现在你还不觉得它们就是我们的‘国宝’吗?”不同之处例文 2 少了“毋庸置疑”和“距今 50~70 万年是大熊猫的鼎盛时期”。例文1:为什么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呢?一是因为大熊猫珍稀,全球的分布范围极小,数量稀少,只有中国拥有。毋庸置疑,一个物种如果稀少,自然珍贵。二是大熊猫祖先在800 万年前就已经出现,并且还有着多个分支但最后因为不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而逐渐灭绝,唯独大熊猫存活至今,距今 50~70 万年是大熊猫的鼎盛时期,因此大熊猫被称为“活化石”。例文2:为什么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呢?一是因为大熊猫珍稀,全球的分布范围极小,数量稀少,只有我国拥有。一个物种如果稀少,自然珍贵。二是大熊猫祖先在 800万年前就已经出现,并且还有着多个分支,但最后因为不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而逐渐灭绝,唯独大熊猫存活至今,因此大熊猫被称为“活化石”。现在你还不觉得它们就是我们的“国宝”吗?介绍时有“我”,还有“你”去“难懂”,删“无关”任务三:借助支架,运用方法进行习作请对照着大熊猫卡片,运用我们学到的方法完成习作。名称:大熊猫食物:分布地区:寿命:黑白两色的原因:成为国宝的原因:( ):任务四:例文赏析,依据评价单修改习作阅读丛书中的《可爱的大熊猫》,完成下面的学习要求。◎读一读:读例文以及批注和总评。◎想一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大熊猫的?在介绍大熊猫的时候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交流思考 作者介绍了大熊猫的地位、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活动特点四个方面。 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出了一个憨态可掬、惹人喜爱的大熊猫。例文赏析,依据评价单修改习作依据评价标准,完成下面的学习要求。◎评一评:评价自己的习作,在对应的等级下面画颗星。◎改一改:依据评价标准和例文,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自查内容 特别棒 还不错 需努力能从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方面介绍大熊猫能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介绍得准确生动能够融入情感,表达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任务五:评选最佳“大熊猫宣传大使”依据评价标准,数数谁的星星最多,评选最佳“大熊猫宣传大使”。争当熊猫推广大使 1.整理信息时资料能对应问题,资料呈现的非常有条理。2.交流信息时能有效利用资料向读者进行介绍。3.介绍时能从不同方面有序介绍,能运用上多种修辞手法,介绍的清楚明白,语句生动而且声音洪亮,仪态自然大方。 1.整理信息时资料基本能对应问题,资料呈现的较有条理。2.交流信息时能利用上资料向读者进行介绍。3.介绍时能从两方面有序介绍,能运用上两种修辞手法,介绍的清楚明白,而且声音洪亮,仪态自然大方。 1.整理信息时资料有一些能对应问题。2.交流信息时能利用上资料进行介绍,介绍的口吻不清晰。3.介绍时能从一个方面有序介绍,介绍的清楚明白,声音清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习作:国宝大熊猫教案.docx 习作:国宝大熊猫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