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3 黄继光一、教学目标1.认识“役、屡”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晕”,会写“启、爆、炸”等6个字。2.能找出描写黄继光语言、动作的相关语句,从中感受他的英雄气概。3.再读读其他英雄的故事,感受英雄的高尚品质。二、拓展资源丛书:《倔强的小红军》《坚贞不屈的女英雄——赵一曼(节选)》三、课型安排与课时建议精读引领课 课时建议:2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有这样一位英雄,他站着是胜利的高峰,躺下是不朽的丰碑。让我们走进上甘岭的战场,走近伟大的英雄——黄继光。任务一:结合预习单,巩固生字新词,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战役 屡次 启明星 摧毁 冰雹 爆炸 枪弹 光荣 晕倒 胸膛 ——(正音)“屡”读lǚ,不读lǒu;“雹”读báo,不读bāo。——(词语理解)战役:为实现一定的战略目的,按照统一的作战计划,在一定的方向上和一定的时间内所进行的一系列战斗的总和。“战斗、战役、战争”这三个词表示的范围不同,战争的范围最大,接着是战役,战斗的范围最小,两三个人也可以战斗。2.检查是否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1)同桌互相检查读。(2)指名随机读课文片段,相机正音。3.识记生字,进行书写指导。——爆:左窄右宽,右部横画较多,注意距离。右部下边的笔画是竖钩、点、提、撇、点,不要写成“水”。任务二:回顾学习方法,聚焦言行,感受品质。1.默读课文,梳理事情经过,找出课文中描写黄继光语言、动作的语句,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他怎样的英雄气概,完成导图。2.全班交流。预设:(1)事情经过:接到命令→坚决请战→顽强战斗→壮烈牺牲→占领高地。(2)描写黄继光语言、动作的语句:“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语言描写,感受黄继光对敌人的愤怒仇恨和完成摧毁任务的坚定信念。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了伤。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二十米,十米……近了,更近了。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举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营参谋长正在着急,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动作描写,感受黄继光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品质。——在“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肩上腿上都负了伤”“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的紧急情况下,黄继光一次又一次“站起来”。联系上文,我们可以感受到黄继光在身负重伤、随时都会牺牲的情况下坚持完成任务的英雄气概。总结:黄继光虽然牺牲了,但是他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永远继承和发扬下去。第二课时上节课,我们通过品读描写黄继光动作的语句,体会到了他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英雄品质,深受感动。这节课,我们将再读三篇文章,体会文中人物的英雄气概。任务三:以情激情,拓展延伸。1.自由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祖国,我终于回来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主要内容)钱学森同志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准备回国时被美国当局拘捕,遭到了他们的迫害。钱学森坚持斗争了五年,得到了世界各国主持正义的人们的支持,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2.默读文章,画出描写钱学森语言、动作等相关语句,感受他的高尚品质。3.全班交流。——1950年,钱学森辞去工作,办好了回国手续,买好了回国的飞机票,把行李交给打包公司打包。(动作描写)——几天后,钱学森突然被捕,被关在一个海岛的拘留所里,受到无休止的折磨……半个月时间,他就消瘦了很多。(神态描写)——他的行动受到限制,信件受到检查,电话受到监听。然而,钱学森没有屈服,他不断提出要求:我要离开美国,回到祖国去。(语言描写)——从以上描写中感受钱学森历尽艰辛返回祖国,时刻不忘祖国的拳拳爱国心。任务四:整合阅读《倔强的小红军》《坚贞不屈的女英雄——赵一曼(节选)》,感受人物品质。1.读圈画的语句,说阅读感受,总结小红军和赵一曼的人物品质。2.交流汇报。小红军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同志长着络腮胡子的瘦脸,微微一笑,用一口四川话说:“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小红军倔强地说:“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呀,那就比一比吧。”他说着把腰一挺,做出个准备赛跑的姿势。“不。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小红军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轻轻地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我比你还多呢。”——这是小红军对陈赓让马、送青稞面的四次拒绝,通过他的语言描写和“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把腰一挺”“轻轻地拍了拍”等神态、动作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小红军为陈赓着想,不肯接受他的帮助的那种“倔强”。赵一曼连眼皮都没抬。林大头递过来一杯水,赵一曼没有接,“啪”的一下打落到地上。“我和你们没有什么好谈的!是死是活,你们说痛快话……”“那你们,你们日本人为什么不在你们日本待着,而是跑来侵略我们中国、我们东北呢?”——“连眼皮都没抬”“‘啪’的一下打落到地上”是对赵一曼的神态和动作描写,写出了赵一曼对敌人的蔑视,体现了她的一身正气;后面的语言描写则表现了赵一曼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气与智慧。3.小结:黄继光英勇顽强,信念坚定;小红军心系他人,多次拒绝陈赓的关心和帮助;赵一曼面对敌人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他们都是祖国的英雄!我们阅读文章时,要多去关注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去感受人物的品质。五、板书设计(共21张PPT)23 黄继光四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精读引领课课时建议:2课时第一课时有这样一位英雄,他站着是胜利的高峰,躺下是不朽的丰碑。让我们走进上甘岭的战场,走近伟大的英雄——黄继光。任务一结合预习单,巩固生字新词,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自由读课文,注意多音字的读音。晕yūnyùn晕倒光晕战役 屡次 启明星 摧毁 冰雹 爆炸 枪弹 光荣 晕倒 胸膛 ——战役:为实现一定的战略目的,按照统一的作战计划,在一定的方向上和一定的时间内所进行的一系列战斗的总和。“战斗、战役、战争”这三个词表示的范围不同,战争的范围最大,接着是战役,战斗的范围最小,两三个人也可以战斗。lǚbáo聚焦易错字,指导书写。左窄右宽,右部横画较多,注意距离。右部下边的笔画是竖钩、点、提、撇、点,不要写成“水”。爆任务二回顾学习方法,聚焦言行,感受品质。顽强战斗壮烈牺牲默读课文,梳理事情经过,找出课文中描写黄继光语言、动作的语句,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他怎样的英雄气概,完成导图。交流汇报“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语言描写,感受黄继光对敌人的仇恨和完成摧毁任务的坚定信念。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了伤。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二十米,十米……近了,更近了。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举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营参谋长正在着急,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动作描写,感受黄继光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品质。顽强战斗壮烈牺牲借助导图,尝试复述故事。总结黄继光虽然牺牲了,但是他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永远继承和发扬下去。第二课时上节课,我们通过品读描写黄继光动作的语句,体会到了他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英雄品质,深受感动。这节课,我们将再读三篇文章,体会文中人物的英雄气概。任务一以情激情,拓展延伸。自由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祖国,我终于回来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主要内容)钱学森同志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准备回国时被美国当局拘捕,遭到了他们的迫害。钱学森坚持斗争了五年,得到了世界各国坚持正义的人们的支持,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默读描写钱学森语言、动作相关语句,感受高尚品质。1950 年,钱学森辞去工作,办好了回国手续,买好了回国的飞机票,把行李交给打包公司打包。几天后,钱学森突然被捕,被关在一个海岛的拘留所里,受到无休止的折磨……半个月时间,他就消瘦了很多。他的行动受到限制,信件受到检查,电话受到监听。然而,钱学森没有屈服,他不断提出要求:我要离开美国,回到祖国去。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钱学森历尽艰辛返回祖国,时刻不忘祖国的拳拳爱国心。任务二整合阅读《倔强的小红军》 《坚贞不屈的女英雄——赵一曼(节选)》,感受人物品质。小红军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同志长着络腮胡子的瘦脸,微微一笑,用一口四川话说:“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小红军倔强地说:“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呀,那就比一比吧。”他说着把腰一挺,做出个准备赛跑的姿势。“不。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小红军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轻轻地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我比你还多呢。”——这是小红军对陈赓让马、送青稞面的四次拒绝,通过他的语言、神态和动作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小红军为陈赓着想,不肯接受他的帮助的那种“倔强”。读圈画的语句,说阅读感受,总结小红军和赵一曼的人物品质。赵一曼连眼皮都没抬。林大头递过来一杯水,赵一曼没有接,“啪”的一下打落到地上。“我和你们没有什么好谈的!是死是活,你们说痛快话……”“那你们,你们日本人为什么不在你们日本待着,而是跑来侵略我们中国、我们东北呢?——神态和动作描写,写出了赵一曼对敌人的蔑视,体现了她的一身正气;后面的语言描写则表现了赵一曼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气与智慧。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总结黄继光英勇顽强,信念坚定;小红军心系他人,多次拒绝陈赓的关心和帮助;赵一曼面对敌人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他们都是祖国的英雄!我们阅读文章时,要多去关注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去感受人物的品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黄继光》教案.docx 《黄继光》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