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南京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考试形式闭卷;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3.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显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四十或五十年前,欧美大多数正统气候学家相信,气候在历史时代是稳定的。这种见解,已为世界近数十年来收集的气象资料所否定。在我国,古代作家如《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农丹》的作者张标和《广阳杂记》的作者刘献廷,均怀疑历史时代气候的恒定性:且提出各朝代气候变异的事例,记载于上述书籍中。对我国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史的初步研究,可得出下列初步结论:(1)在近五千年中的最初二千年,即从仰韶文化到安阳殷墟,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温度高于现在2℃左右。一月温度大约比现在高3-5℃。(2)在那以后,有一系列的上下摆动,其最低温度在公元前1000年、公元400年、1200年和1700年;摆动范围为1-2℃。(3)在每一个四百至八百年的期间里,可以分出五十至一百年为周期的小循环,温度范围是0.5-1℃。(4)上述循环中,任何最冷的时期,似乎都是从东亚太平洋海岸开始,寒冷波动向西传布到欧洲和非洲的大西洋海岸。同时也有从北向南趋势。我国气候在历史时代的波动与世界其晋300他区域比较,可以明显看出,气候的波动4是全世界性的,虽然最冷年和最暖年可以南北朝0在不同的年代,但彼此是先后呼应的。如隋288.十七世纪的寒冷,中国比欧洲早了五十年。入700唐欧洲和中国气候息息相关是有理由的。因A为这两个区域的寒冷冬天,都受西伯利亚五代8g960高气压的控制。如西伯利亚的高气压向东北宋扩展,中国北部西北风强,则中国严寒而1127欧洲温暖。相反,如西伯利亚高气压倾向南宋欧洲,欧洲东北风强,则北欧受灾而中国1279元1501308温和。只有当西伯利亚高压足以控制全部40欧亚时,两方就要同时出现严寒。明最近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大学物理研究1644所丹斯格拉德教授,在格陵兰岛上某地的冰川块中,以0的放射性同位素方法,研清究结冰时的气温,结果是:结冰时气温高,900同位素就增加,气温增加1℃,0就增加+2℃识今温度-2℃-28-2930%0.69%。兹将他所制近一千七百年来格陵兰气温升降图与本文中用物候所测得的同时间中国气温图作一比较,如图所示。A表示从三世纪到现时的中国气温的波动。B表示同高三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