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 常用逻辑用语-2025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义(知识梳理+真题自测+考点突破+分层检测)(新高考专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02 常用逻辑用语-2025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义(知识梳理+真题自测+考点突破+分层检测)(新高考专用)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2 常用逻辑用语(新高考专用)
【知识梳理】 2
【真题自测】 3
【考点突破】 9
【考点1】充分、必要条件的判定 9
【考点2】充分、必要条件的应用 12
【考点3】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16
【分层检测】 20
【基础篇】 20
【能力篇】 26
【培优篇】 28
考试要求:
1.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含义.
2.理解判定定理与充分条件的关系、性质定理与必要条件的关系.
3.理解全称量词命题与存在量词命题的含义,能正确对两种命题进行否定.
1.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概念
若p q,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p q且q p
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pq且q p
p是q的充要条件 p q
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pq且qp
2.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1)全称量词:短语“所有的”、“任意一个”在逻辑中通常叫做全称量词,并用符号“ ”表示.
(2)存在量词:短语“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在逻辑中通常叫做存在量词,并用符号“ ”表示.
3.全称量词命题和存在量词命题
名称 全称量词命题 存在量词命题
结构 对M中的任意一个x,有p(x)成立 存在M中的元素x,p(x)成立
简记 x∈M,p(x) x∈M,p(x)
否定 x∈M,p(x) x∈M,p(x)
1.区别A是B的充分不必要条件(A B且B A),与A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B(B A且AB)两者的不同.
2.充要关系与集合的子集之间的关系,设A={x|p(x)},B={x|q(x)},
(1)若A B,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2)若A是B真子集,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q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3)若A=B,则p是q的充要条件.
3.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等价于q是p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4.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规律是“改量词,否结论”.
5.对省略了全称量词的命题否定时,要对原命题先加上全称量词再对其否定.
6.命题p和p的真假性相反,若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有困难时,可判断此命题的否定的真假.
一、单选题
1.(2023·全国·高考真题)记为数列的前项和,设甲:为等差数列;乙:为等差数列,则( )
A.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B.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C.甲是乙的充要条件
D.甲既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2.(2023·天津·高考真题)已知,“”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3.(2023·全国·高考真题)设甲:,乙:,则( )
A.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B.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C.甲是乙的充要条件 D.甲既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4.(2023·北京·高考真题)若,则“”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2022·北京·高考真题)设是公差不为0的无穷等差数列,则“为递增数列”是“存在正整数,当时,”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2022·浙江·高考真题)设,则“”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2022·天津·高考真题)“为整数”是“为整数”的( )条件
A.充分不必要 B.必要不充分 C.充分必要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8.(2021·全国·高考真题)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前n项和为,设甲:,乙:是递增数列,则( )
A.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B.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C.甲是乙的充要条件
D.甲既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9.(2021·浙江·高考真题)已知非零向量,则“”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10.(2021·北京·高考真题)已知是定义在上的函数,那么“函数在上单调递增”是“函数在上的最大值为”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参考答案:
1.C
【分析】利用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定义及等差数列的定义,再结合数列前n项和与第n项的关系推理判断作答.,
【详解】方法1,甲:为等差数列,设其首项为,公差为,
则,
因此为等差数列,则甲是乙的充分条件;
反之,乙:为等差数列,即为常数,设为,
即,则,有,
两式相减得:,即,对也成立,
因此为等差数列,则甲是乙的必要条件,
所以甲是乙的充要条件,C正确.
方法2,甲:为等差数列,设数列的首项,公差为,即,
则,因此为等差数列,即甲是乙的充分条件;
反之,乙:为等差数列,即,
即,,
当时,上两式相减得:,当时,上式成立,
于是,又为常数,
因此为等差数列,则甲是乙的必要条件,
所以甲是乙的充要条件.
故选:C
2.B
【分析】
根据充分、必要性定义判断条件的推出关系,即可得答案.
【详解】
由,则,当时不成立,充分性不成立;
由,则,即,显然成立,必要性成立;
所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故选:B
3.B
【分析】
根据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概念及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得解.
【详解】
当时,例如但,
即推不出;
当时,,
即能推出.
综上可知,甲是乙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故选:B
4.C
【分析】
解法一:由化简得到即可判断;解法二:证明充分性可由得到,代入化简即可,证明必要性可由去分母,再用完全平方公式即可;解法三:证明充分性可由通分后用配凑法得到完全平方公式,再把代入即可,证明必要性可由通分后用配凑法得到完全平方公式,再把代入,解方程即可.
【详解】
解法一:
因为,且,
所以,即,即,所以.
所以“”是“”的充要条件.
解法二:
充分性:因为,且,所以,
所以,
所以充分性成立;
必要性:因为,且,
所以,即,即,所以.
所以必要性成立.
所以“”是“”的充要条件.
解法三:
充分性:因为,且,
所以,
所以充分性成立;
必要性:因为,且,
所以,
所以,所以,所以,
所以必要性成立.
所以“”是“”的充要条件.
故选:C
5.C
【分析】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则,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结合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定义判断可得出结论.
【详解】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则,记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
若为单调递增数列,则,
若,则当时,;若,则,
由可得,取,则当时,,
所以,“是递增数列”“存在正整数,当时,”;
若存在正整数,当时,,取且,,
假设,令可得,且,
当时,,与题设矛盾,假设不成立,则,即数列是递增数列.
所以,“是递增数列”“存在正整数,当时,”.
所以,“是递增数列”是“存在正整数,当时,”的充分必要条件.
故选:C.
6.A
【分析】由三角函数的性质结合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定义即可得解.
【详解】因为可得:
当时,,充分性成立;
当时,,必要性不成立;
所以当,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A.
7.A
【分析】用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定义判断.
【详解】由为整数能推出为整数,故“为整数”是“为整数”的充分条件,
由,为整数不能推出为整数,故“为整数”是“为整数”的不必要条件,
综上所述,“为整数”是“为整数”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A.
8.B
【分析】当时,通过举反例说明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当是递增数列时,必有成立即可说明成立,则甲是乙的必要条件,即可选出答案.
【详解】由题,当数列为时,满足,
但是不是递增数列,所以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
若是递增数列,则必有成立,若不成立,则会出现一正一负的情况,是矛盾的,则成立,所以甲是乙的必要条件.
故选:B.
【点睛】在不成立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举反例说明,但是在成立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要给予其证明过程.
9.B
【分析】考虑两者之间的推出关系后可得两者之间的条件关系.
【详解】
如图所示,,当时,与垂直,,所以成立,此时,
∴不是的充分条件,
当时,,∴,∴成立,
∴是的必要条件,
综上,“”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故选:B.
10.A
【分析】利用两者之间的推出关系可判断两者之间的条件关系.
【详解】若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则在上的最大值为,
若在上的最大值为,
比如,
但在为减函数,在为增函数,
故在上的最大值为推不出在上单调递增,
故“函数在上单调递增”是“在上的最大值为”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A.
【考点1】充分、必要条件的判定
一、单选题
1.(2024·河北·二模)已知随机变量服从正态分布,则“”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2024·全国·模拟预测)已知向量,,则“”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二、多选题
3.(23-24高三上·广东广州·阶段练习)已知中角,的对边分别为,,则可作为“”的充要条件的是( )
A. B.
C. D.
4.(2023·吉林长春·模拟预测)已知函数,设,则成立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
A. B. C. D.
三、填空题
5.(2024·全国·模拟预测)“函数的图象关于中心对称”是“”的 条件.
6.(2020·江苏苏州·模拟预测)“≥3”是“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的 条件.(填充分必要,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既不充分又不必要)
参考答案:
1.A
【分析】根据正态曲线的性质及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定义判断即可.
【详解】因为,则,,
若则,
即,故充分性成立,
若,则,
解得或,故必要性不成立,
所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A
2.B
【分析】利用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结合充分性和必要性的定义求解即可.
【详解】由题意,得,,
若,则,
即,解得,
所以“”推得出“”,即必要性成立,
但“”推不出 “”,即充分性不成立,
所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故选:B.
3.AB
【分析】
由三角形中的大边对大角,利用正弦定理和三角函数的性质,结合充要条件的定义,判断各选项的正误
【详解】中,由正弦定理可知,时有,时有,A选项正确;
余弦函数在上单调递减,中,当时有,则有;当时有,则有,B选项正确;
中,当时有,当为钝角,为锐角时,,C选项错误;
中,当时有,当为钝角,为锐角时,,D选项错误.
故选:AB
4.CD
【分析】根据给定函数,探讨函数的奇偶性,利用导数探讨函数的单调性,再利用性质即可判断作答.
【详解】函数的定义域为,,
即函数是上的偶函数,当时,,
求导得,则函数在上单调递增,
对于A,取,满足,而,A不是;
对于B,取,满足,而,B不是;
对于CD,,于是,由函数是偶函数得,CD是.
故选:CD
5.充分必要
【分析】先由函数的图象关于中心对称求得的值,再解方程求得的值,进而得到二者间的逻辑关系.
【详解】函数图象的对称中心为,
所以由“函数y=tanx的图象关于(x0,0)中心对称”等价于“”.
因为等价于,即.
所以“函数的图象关于中心对称”是“”的是充分必要条件.
故答案为:充分必要
6.既不充分又不必要
【详解】因为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所以,可得,
所以“≥3”是“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点睛】本题考查了逻辑用语中充分与必要条件,注意如何用集合的关系来表示充分与必要条件,此题属于简单题.
反思提升: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两种判定方法:
(1)定义法:根据p q,q p进行判断,适用于定义、定理判断性问题.
(2)集合法:根据p,q对应的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进行判断,多适用于条件中涉及参数范围的推断问题.
【考点2】充分、必要条件的应用
一、单选题
1.(23-24高三上·浙江宁波·期末)命题“,”为假命题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
A. B. C. D.
2.(2023·贵州铜仁·模拟预测)已知,则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
A. B. C. D.
二、多选题
3.(2023·安徽滁州·模拟预测)下列命题中正确的命题是 ( )
A.,使;
B.若,则;
C.已知,是实数,则“”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D.若角的终边在第一象限,则的取值集合为.
4.(2023·广东·模拟预测)已知函数,则过点恰能作曲线的两条切线的充分条件可以是( )
A. B.
C. D.
三、填空题
5.(2020·河南·模拟预测)若关于的不等式成立的充要条件是,则 .
6.(2022·吉林长春·模拟预测)设命题,命题.若q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参考答案:
1.D
【分析】首先转化为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求参数的取值范围,再求其真子集,即可判断选项.
【详解】若命题“,”为假命题,
则命题的否定“,”为真命题,
即,恒成立,
,,当,取得最大值,
所以,选项中只有是的真子集,
所以命题“,”为假命题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为.
故选:D
2.A
【分析】根据题意,利用指数函数的性质,求得不等式的解集,结合选项,以及必要不充分条件的判定方法,即可求解.
【详解】由不等式,可得,即,解得,
结合选项,可得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为.
故选:A.
3.BCD
【分析】根据指数函数的性质,得到,可判定A不正确;由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可判定B正确;由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性质,结合充分、必要条件的判定,可判定C正确;求得,分类讨论,结合三角函数的符号,可判定D正确.
【详解】对于A中:当时,,即,所以A不正确;
对于B中:若,则,
所以,可得或,此时,
所以B正确;
对于C:由,可得,又由,可得则,
所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所以C正确;
对于D:由角的终边在第一象限,可得,
当为偶数时,在第一象限时,可得;
当为奇数时,在第三象限时,可得,
所以的取值集合为,所以D正确.
故选:BCD.
4.AB
【分析】设切点坐标为,则有,所以问题转化为方程恰有两个解,令,然后利用导数求解其零点即可.
【详解】由,得,
设切点为,则切线的斜率为,
所以有,
整理可得:,
由题意可知:此方程有且恰有两个解,令,


令,则,
所以在上单调递增,因为,
所以当时,;当时,,
①当,即时,
当时,,则函数单调递增,
当时,,函数单调递减,
当时,,则函数单调递增,
所以只要或,即或;
②当,即时,
当时,,则函数单调递增,
当时,函数单调递减,
当时,,则函数单调递增,
当时,,
所以只要或,由可得:,
由得;
③当时,,所以函数在上单调递增,
所以函数至多有一个零点,不合题意;
综上:当时,或;
当时,或,
所以选项A正确,B正确,C错误,D错误,
故选:AB
【点睛】关键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将问题转化为方程恰有两个解,构造函数,再次将问题转化为此函数有两个零点,然后利用导数通过分析其单调性可求得结果.
5.2
【分析】利用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求解.
【详解】因为是不等式成立的充分条件,
所以,
因为是不等式成立的必要条件,
所以,
故.
故答案为:2
【点睛】本题考查不等式的解法、简易逻辑,还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6.
【分析】化简命题和,利用真子集关系列式可求出结果.
【详解】由,得,即;
由,得,
因为q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所以是的真子集,
所以且两个等号不同时取,解得.
故答案为:
反思提升: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应用,一般表现在参数问题的求解上.解题时需注意
(1)把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或充要条件转化为集合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集合之间的关系列出关于参数的不等式(或不等式组)求解.
(2)要注意区间端点值的检验.
【考点3】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一、单选题
1.(2024·陕西咸阳·模拟预测)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是“”的必要条件
B.
C.
D.的充要条件是
2.(23-24高一下·湖南郴州·阶段练习)已知,,则是方程的解的充要条件是( )
A. B.
C. D.
二、多选题
3.(2024·山西吕梁·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命题“”的否定是“”
B.“”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C.若函数的定义域为,则函数的定义域为
D.记为函数图象上的任意两点,则
4.(23-24高一上·内蒙古呼伦贝尔·期末)命题“”是真命题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
A. B.
C. D.
三、填空题
5.(2024·辽宁·三模)若“,使”是假命题,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6.(2024·全国·模拟预测)已知命题“对于,”为真命题,写出符合条件的的一个值: .
参考答案:
1.B
【分析】举反例来判断ACD,利用指数函数的性质判断B.
【详解】对于A,当时,满足,但不满足,故“”不是“”的必要条件,故错误;
对于B,根据指数函数的性质可得,对于,即,故正确;
对于C,当时,,故错误;
对于D,当时,满足,但不成立,故错误.
故选:B.
2.C
【分析】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理解全称量词命题和存在量词命题的真假以及充要条件的意义即可.
【详解】因为,所以函数的图象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且对称轴为:,函数的最小值为.
若“是方程的解”,则,那么就是函数的最小值,
所以“,”,即“是方程的解”是“,”的充分条件;
若“,”,则为函数的最小值,所以,即,
所以“是方程的解”,故“是方程的解”是“,”的必要条件.
综上可知:“是方程的解”的充要条件是“,”.
故选:C
3.BCD
【分析】根据全称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形式,判断A,根据充分,必要条件的定义,判断B,根据复合函数的定义域公式,判断C,利用作差法判断D.
【详解】对于A选项,“,”的否定为“”,故A错误;
对于B选项,由,得,故或,
因此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B正确;
对于C选项,中,,中,,即,故C正确;
对于D选项,

,

,故D正确.
故选:BCD
4.BCD
【分析】先将恒成立问题转化为最值问题求出的范围,然后利用充分不必要条件的概念选择答案.
【详解】,
则对都成立,
又,所以,
观察选项可得命题“”是真命题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BCD.
故选:BCD.
5.
【分析】将问题转化为“在上恒成立”,再利用对勾函数的单调性求得最值,从而得解.
【详解】因为“,使”是假命题,
所以“,”为真命题,
其等价于在上恒成立,
又因为对勾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所以,
所以,即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故答案为:.
6.(答案不唯一)
【分析】当时,,当时,可得可取任意负数,即可求解.
【详解】对于,,
当时,对于,,则可取任意负数,如;
故答案为:.
反思提升:
(1)含量词命题的否定,一是要改写量词,二是要否定结论.
(2)判定全称量词命题“ x∈M,p(x)”是真命题,需要对集合M中的每一个元素x,证明p(x)成立;要判定存在量词命题“ x∈M,p(x)”是真命题,只要在限定集合内找到一个x,使p(x)成立即可.
(3)由命题真假求参数的范围,一是直接由命题的含义,利用函数的最值求参数的范围;二是利用等价命题,即p与p的关系,转化成p的真假求参数的范围.
【基础篇】
一、单选题
1.(2024·四川成都·三模)已知圆:,直线:,则“”是“圆上恰存在三个点到直线的距离等于”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2.(23-24高三下·四川成都·阶段练习)若是不等式成立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3.(2024·四川成都·模拟预测)设公差不为0的无穷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则“为递减数列”是“存在正整数,当时,”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2024·全国·模拟预测)命题“,函数在上单调递增”的否定为( )
A.,函数在上单调递减
B.,函数在上不单调递增
C.,函数在上单调递减
D.,函数在上不单调递增
二、多选题
5.(23-24高三上·江苏南京·阶段练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的否定形式是“”
B.“复数”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C.若,则
D.函数 的最小值为4
6.(2023·广东广州·模拟预测)下列是(,,)的必要条件的是( )
A. B.
C. D.
7.(2023·全国·模拟预测)设m,n是空间中两条不同直线,,是空间中两个不同平面,则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当时,“”是“”的充要条件.
B.当时,“”是“”的充要条件.
C.当时,“”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D.当时,“”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三、填空题
8.(23-24高一上·四川攀枝花·阶段练习)若命题“,”为假命题,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9.(21-22高一上·江西抚州·阶段练习)已知,(a为实数).若q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p,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10.(2022·北京海淀·三模)能够说明“若均为正数,则”是真命题的充分必要条件为 .
四、解答题
11.(2023·河南南阳·模拟预测)设p:实数x满足,q:实数x满足.
(1)若,且p和q均为真命题,求实数x的取值范围;
(2)若且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12.(2023·河南·模拟预测)已知对任意实数恒成立.
(1)求实数的取值所构成的集合;
(2)在(1)的条件下,设函数在上的值域为集合,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
1.A
【分析】利用圆上恰存在三个点到直线的距离等于,等价于到直线:的距离为,从而利用点线距离公式与充分必要条件即可得解.
【详解】因为圆:的圆心,半径为,
当圆上恰存在三个点到直线的距离等于时,
则到直线:的距离为,
所以,解得,即必要性不成立;
当时,由上可知到直线:的距离为,
此时圆上恰存在三个点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即充分性成立;
所以“”是“圆上恰存在三个点到直线的距离等于”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A.
2.B
【分析】求出不等式成立的充要条件,根据充分必要条件关系判断.
【详解】,
因为是成立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所以.
故选:B.
3.C
【分析】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以及前项和的函数性质,即可结合充要条件的定义求解.
【详解】因为是公差不为0的无穷等差数列,若“为递减数列”,
可得的通项公式为一次函数且一次性系数小于0,一定存在正整数,
当时,有,故存在,当远远大于时, 时,此时,故充分性成立,
若存在正整数,当时,,故二次函数开口向下,
因此,故为递减数列,故必要性成立.
故选:C.
4.B
【分析】根据题意,结合全称命题与存在性命题的关系,准确改写,即可求解.
【详解】因为全称量词命题的否定为存在量词命题,
所以命题“,函数在上单调递增”的否定为“,函数在上不单调递增”.
故选:B.
5.BC
【分析】根据命题的否定即可判断A,根据复数根的求解即可判断B,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及可求解C,根据对勾函数的单调性即可求解D.
【详解】对于A,由全称命题的否定知,原命题的否定为:,故A错误;
对于B,因为或,所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B正确;
对于C,,因为,故,,故,故C正确;
对于D,因为,令,,又在上单调递减,所以 ,故D错误.
故选:BC.
6.CD
【分析】AB选项,可举出反例;CD选项,利用指数函数单调性可进行判断.
【详解】A选项,若,则A错误,
B选项,等价为,当时不成立,故B错误,
C选项,因为在R上单调递增,而,所以,C正确;
D选项,因为在R上单调递增,而,所以,D正确.
故选:CD
7.AD
【分析】根据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结合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对于A,当时,若,则或或m,相交,
若,则或或m,相交,
故不是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故A错误;
对于B,根据面面平行的性质B正确;
对于C,当时,若,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得,
若,则或或m,相交,故C正确;
对于D,当时,若,则m,n平行或异面,
若,则或,
所以不是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故D错误.
故选:AD.
8.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推得,为真命题,再结合指数函数值域的范围,即可求解.
【详解】命题“,”为假命题,
则,为真命题,又
则,
故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故答案为:.
9.
【分析】利用小范围是大范围的充分不必要条件转换成集合的包含关系求解.
【详解】因为q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p,
所以是的一个真子集,
则,即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故答案为:.
10.
【分析】利用充分必要条件的定义判断.
【详解】解:,
因为均为正数,
所以,反之也成立,
故“若均为正数,则”是真命题的充分必要条件为,
故答案为:
11.(1);
(2).
【分析】(1)根据一元二次不等式求解p,q为真命题时的范围,即可求解,
(2)根据充分不必要条件,即可列不等式求解.
【详解】(1)当时,由,得,
解得,即p为真命题时,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
由,解得,
即q为真命题时,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
所以若p,q均为真命题,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为.
(2)由,得,
因为,所以,故p:.
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q是p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所以,解可得.故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12.(1)
(2).
【分析】(1)通过讨论实数是否为时,即可通过解不等式求出实数的取值所构成的集合;
(2)求出集合,即可求出实数的取值范围.
【详解】(1)由题意,
对恒成立,
当时,原不等式变为,符合题意;
当时,对恒成立的充要条件为
解得:.
综上可知,实数的取值所构成的集合
(2)由题意,

∴,
∵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解得:,
经检验知满足题意,
故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能力篇】
一、单选题
1.(2024·陕西西安·模拟预测)设函数,命题“,”是假命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二、多选题
2.(2024·广东梅州·一模)已知直线,和平面,,且,则下列条件中,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的是( )
A., B.,
C., D.,
三、填空题
3.(2020·湖南衡阳·三模)设条件p:;条件q:,若q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四、解答题
4.(2023·上海普陀·一模)设函数的表达式为.
(1)求证:“”是“函数为偶函数”的充要条件;
(2)若,且,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
1.A
【分析】根据特称名为假命题可得,对恒成立,令,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列不等式求解即可得结论.
【详解】因为命题“,”是假命题,所以,恒成立,
则,对恒成立,
令,则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直线,
要使得,恒成立,则,解得,
所以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故选:A.
2.BCD
【分析】结合命题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由线面关系可得到A错误;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和判定可推出B正确;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和判定可推出C正确;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和判定可推出D正确.
【详解】A:若,,则直线,可能平行或异面,所以不能推出,故A错误;
B:若,则直线m垂直于平面的每一条直线,又,所以成立,
但若成立,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还需在平面找一条与n相交的直线,且m不在平面内,故q不能推出p,故B正确;
C:若,且,由面面平行的性质可知,成立;反之,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可知当,不能推出,故C正确;
D:若,且,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知成立;反之,若,且,则直线n与平面可能成任意角度,故D正确.
故选:BCD.
3.
【分析】分别解得不等式,可得,,由q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可得,且,进而可得A是B的真子集,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q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且.
记p:,
q:,
则A是B的真子集,从而解得.
故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含有绝对值不等式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充分必要条件,集合之间的关系等基本数学知识,考查了运算求解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属于基础题目.
4.(1)证明见解析;
(2)或.
【分析】(1)根据给定条件,利用偶函数的定义、结合充要条件的意义推理即得.
(2)利用偶函数性质及在的单调性求解不等式即可.
【详解】(1)函数的定义域为R,不恒为0,
函数为偶函数

所以“”是“函数为偶函数”的充要条件.
(2)当时,,求导得,函数在R上单调递增,
当时,,即函数在单调递增,又是偶函数,
因此,
即,解得或,
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或.
【培优篇】
一、单选题
1.(2024·吉林·模拟预测)已知函数,则“有两个极值”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
A. B. C. D.
二、多选题
2.(2023·江苏南京·一模)同学们,你们是否注意到,自然下垂的铁链;空旷的田野上,两根电线杆之间的电线;峡谷的上空,横跨深洞的观光索道的钢索.这些现象中都有相似的曲线形态.事实上,这些曲线在数学上常常被称为悬链线.悬链线的相关理论在工程、航海、光学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在恰当的坐标系中,这类函数的表达式可以为(其中,是非零常数,无理数),对于函数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是函数为偶函数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B.是函数为奇函数的充要条件;
C.如果,那么为单调函数;
D.如果,那么函数存在极值点.
三、填空题
3.(2020·全国·模拟预测)已知向量,满足,且对任意,但有,则的最大值是 .
参考答案:
1.B
【分析】根据有两个正的穿越零点,求得有两个极值点的充要条件,再求其充分不必要条件即可.
【详解】由题可得,
若满足题意,则有两个正的穿越零点,
令,则,
令,则,
当时,,单调递增;
当时,,单调递减;
又,,当趋近于正无穷时,趋近于,
若有两个正的穿越零点,则,解得,
即有两个极值的充要条件是:,
根据选项,则有两个极值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故选:B.
【点睛】关键点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对,分离参数,构造函数,利用导数研究其单调性,从而求得有两个极值点的充要条件.
2.BCD
【分析】根据奇偶函数的定义、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即可判断AB;利用导数,分类讨论函数的单调性,结合极值点的概念即可判断CD.
【详解】对于A,当时,函数定义域为R关于原点对称,
,故函数为偶函数;
当函数为偶函数时,,故,
即,又,故,
所以是函数为偶函数的充要条件,故A错误;
对于B,当时,函数定义域为R关于原点对称,
,故函数为奇函数,
当函数为奇函数时,,
因为,,故.
所以是函数为奇函数的充要条件,故B正确;
对于C,,因为,
若,则恒成立,则为单调递增函数,
若则恒成立,则为单调递减函数,
故,函数为单调函数,故C正确;
对于D,,
令得,又,
若,
当,,函数为单调递减.
当,,函数为单调递增.函数存在唯一的极小值.
若,
当,,函数为单调递增.
当,,函数为单调递减.故函数存在唯一的极大值.
所以函数存在极值点,故D正确.
故答案为:BCD.
3.6
【分析】由题意,由可得,进而可得,利用完全平方公式结合基本不等式,即可得解.
【详解】因为对任意,恒成立,即,如图
由图可知,,
又,,

,即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所以的最大值是6.
故答案为:6.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基本不等式,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向量的线性运算的相关知识分析出对任意,但有时,必有,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得到,即可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2 常用逻辑用语(新高考专用)
【知识梳理】 2
【真题自测】 3
【考点突破】 4
【考点1】充分、必要条件的判定 4
【考点2】充分、必要条件的应用 5
【考点3】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6
【分层检测】 7
【基础篇】 7
【能力篇】 9
【培优篇】 9
考试要求:
1.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含义.
2.理解判定定理与充分条件的关系、性质定理与必要条件的关系.
3.理解全称量词命题与存在量词命题的含义,能正确对两种命题进行否定.
1.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概念
若p q,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p q且q p
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pq且q p
p是q的充要条件 p q
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pq且qp
2.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1)全称量词:短语“所有的”、“任意一个”在逻辑中通常叫做全称量词,并用符号“ ”表示.
(2)存在量词:短语“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在逻辑中通常叫做存在量词,并用符号“ ”表示.
3.全称量词命题和存在量词命题
名称 全称量词命题 存在量词命题
结构 对M中的任意一个x,有p(x)成立 存在M中的元素x,p(x)成立
简记 x∈M,p(x) x∈M,p(x)
否定 x∈M,p(x) x∈M,p(x)
1.区别A是B的充分不必要条件(A B且B A),与A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B(B A且AB)两者的不同.
2.充要关系与集合的子集之间的关系,设A={x|p(x)},B={x|q(x)},
(1)若A B,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2)若A是B真子集,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q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3)若A=B,则p是q的充要条件.
3.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等价于q是p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4.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规律是“改量词,否结论”.
5.对省略了全称量词的命题否定时,要对原命题先加上全称量词再对其否定.
6.命题p和p的真假性相反,若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有困难时,可判断此命题的否定的真假.
一、单选题
1.(2023·全国·高考真题)记为数列的前项和,设甲:为等差数列;乙:为等差数列,则( )
A.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B.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C.甲是乙的充要条件
D.甲既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2.(2023·天津·高考真题)已知,“”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3.(2023·全国·高考真题)设甲:,乙:,则( )
A.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B.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C.甲是乙的充要条件 D.甲既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4.(2023·北京·高考真题)若,则“”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2022·北京·高考真题)设是公差不为0的无穷等差数列,则“为递增数列”是“存在正整数,当时,”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2022·浙江·高考真题)设,则“”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2022·天津·高考真题)“为整数”是“为整数”的( )条件
A.充分不必要 B.必要不充分 C.充分必要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8.(2021·全国·高考真题)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前n项和为,设甲:,乙:是递增数列,则( )
A.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B.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C.甲是乙的充要条件
D.甲既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9.(2021·浙江·高考真题)已知非零向量,则“”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10.(2021·北京·高考真题)已知是定义在上的函数,那么“函数在上单调递增”是“函数在上的最大值为”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考点1】充分、必要条件的判定
一、单选题
1.(2024·河北·二模)已知随机变量服从正态分布,则“”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2024·全国·模拟预测)已知向量,,则“”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二、多选题
3.(23-24高三上·广东广州·阶段练习)已知中角,的对边分别为,,则可作为“”的充要条件的是( )
A. B.
C. D.
4.(2023·吉林长春·模拟预测)已知函数,设,则成立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
A. B. C. D.
三、填空题
5.(2024·全国·模拟预测)“函数的图象关于中心对称”是“”的 条件.
6.(2020·江苏苏州·模拟预测)“≥3”是“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的 条件.(填充分必要,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既不充分又不必要)
反思提升: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两种判定方法:
(1)定义法:根据p q,q p进行判断,适用于定义、定理判断性问题.
(2)集合法:根据p,q对应的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进行判断,多适用于条件中涉及参数范围的推断问题.
【考点2】充分、必要条件的应用
一、单选题
1.(23-24高三上·浙江宁波·期末)命题“,”为假命题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
A. B. C. D.
2.(2023·贵州铜仁·模拟预测)已知,则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
A. B. C. D.
二、多选题
3.(2023·安徽滁州·模拟预测)下列命题中正确的命题是 ( )
A.,使;
B.若,则;
C.已知,是实数,则“”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D.若角的终边在第一象限,则的取值集合为.
4.(2023·广东·模拟预测)已知函数,则过点恰能作曲线的两条切线的充分条件可以是( )
A. B.
C. D.
三、填空题
5.(2020·河南·模拟预测)若关于的不等式成立的充要条件是,则 .
6.(2022·吉林长春·模拟预测)设命题,命题.若q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反思提升: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应用,一般表现在参数问题的求解上.解题时需注意
(1)把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或充要条件转化为集合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集合之间的关系列出关于参数的不等式(或不等式组)求解.
(2)要注意区间端点值的检验.
【考点3】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一、单选题
1.(2024·陕西咸阳·模拟预测)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是“”的必要条件
B.
C.
D.的充要条件是
2.(23-24高一下·湖南郴州·阶段练习)已知,,则是方程的解的充要条件是( )
A. B.
C. D.
二、多选题
3.(2024·山西吕梁·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命题“”的否定是“”
B.“”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C.若函数的定义域为,则函数的定义域为
D.记为函数图象上的任意两点,则
4.(23-24高一上·内蒙古呼伦贝尔·期末)命题“”是真命题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
A. B.
C. D.
三、填空题
5.(2024·辽宁·三模)若“,使”是假命题,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6.(2024·全国·模拟预测)已知命题“对于,”为真命题,写出符合条件的的一个值: .
反思提升:
(1)含量词命题的否定,一是要改写量词,二是要否定结论.
(2)判定全称量词命题“ x∈M,p(x)”是真命题,需要对集合M中的每一个元素x,证明p(x)成立;要判定存在量词命题“ x∈M,p(x)”是真命题,只要在限定集合内找到一个x,使p(x)成立即可.
(3)由命题真假求参数的范围,一是直接由命题的含义,利用函数的最值求参数的范围;二是利用等价命题,即p与p的关系,转化成p的真假求参数的范围.
【基础篇】
一、单选题
1.(2024·四川成都·三模)已知圆:,直线:,则“”是“圆上恰存在三个点到直线的距离等于”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2.(23-24高三下·四川成都·阶段练习)若是不等式成立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3.(2024·四川成都·模拟预测)设公差不为0的无穷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则“为递减数列”是“存在正整数,当时,”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2024·全国·模拟预测)命题“,函数在上单调递增”的否定为( )
A.,函数在上单调递减
B.,函数在上不单调递增
C.,函数在上单调递减
D.,函数在上不单调递增
二、多选题
5.(23-24高三上·江苏南京·阶段练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的否定形式是“”
B.“复数”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C.若,则
D.函数 的最小值为4
6.(2023·广东广州·模拟预测)下列是(,,)的必要条件的是( )
A. B.
C. D.
7.(2023·全国·模拟预测)设m,n是空间中两条不同直线,,是空间中两个不同平面,则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当时,“”是“”的充要条件.
B.当时,“”是“”的充要条件.
C.当时,“”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D.当时,“”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三、填空题
8.(23-24高一上·四川攀枝花·阶段练习)若命题“,”为假命题,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9.(21-22高一上·江西抚州·阶段练习)已知,(a为实数).若q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p,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10.(2022·北京海淀·三模)能够说明“若均为正数,则”是真命题的充分必要条件为 .
四、解答题
11.(2023·河南南阳·模拟预测)设p:实数x满足,q:实数x满足.
(1)若,且p和q均为真命题,求实数x的取值范围;
(2)若且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12.(2023·河南·模拟预测)已知对任意实数恒成立.
(1)求实数的取值所构成的集合;
(2)在(1)的条件下,设函数在上的值域为集合,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能力篇】
一、单选题
1.(2024·陕西西安·模拟预测)设函数,命题“,”是假命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二、多选题
2.(2024·广东梅州·一模)已知直线,和平面,,且,则下列条件中,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的是( )
A., B.,
C., D.,
三、填空题
3.(2020·湖南衡阳·三模)设条件p:;条件q:,若q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四、解答题
4.(2023·上海普陀·一模)设函数的表达式为.
(1)求证:“”是“函数为偶函数”的充要条件;
(2)若,且,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培优篇】
一、单选题
1.(2024·吉林·模拟预测)已知函数,则“有两个极值”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
A. B. C. D.
二、多选题
2.(2023·江苏南京·一模)同学们,你们是否注意到,自然下垂的铁链;空旷的田野上,两根电线杆之间的电线;峡谷的上空,横跨深洞的观光索道的钢索.这些现象中都有相似的曲线形态.事实上,这些曲线在数学上常常被称为悬链线.悬链线的相关理论在工程、航海、光学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在恰当的坐标系中,这类函数的表达式可以为(其中,是非零常数,无理数),对于函数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是函数为偶函数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B.是函数为奇函数的充要条件;
C.如果,那么为单调函数;
D.如果,那么函数存在极值点.
三、填空题
3.(2020·全国·模拟预测)已知向量,满足,且对任意,但有,则的最大值是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