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4.《中国共产党诞生》教学设计【核心素养目标】课标要求:通过了解陈独秀、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等史事,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理解伟大建党精神。1.时空观念:通过地图了解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形成;掌握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利用数字故事时间轴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2.唯物史观:中国共产党成立是近代历史的必然选择,中国工人阶级是坚强的革命力量推动中国历史的发展。3.史料实证:利用材料分析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了解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感受伟大建党精神。4.历史解释:对比中国近代救国道路,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5.家国情怀:回顾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感悟伟大建党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树立理想目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全面推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教学难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教学准备】教师:1.历史图片、历史地图、文字材料、多媒体课件2.课前把全班同学分成小组。学生:提前收集有关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图片、资料文字等信息。【设计思路】课件展示中共二十大胜利闭幕消息,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那么何为建党精神,我们的党又是何时诞生的?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党来时的路,共同学习中国共产党诞生。本课以迷茫焦虑-勇敢寻路;开天辟地-党的诞生;使命在肩-投身洪流;传承精神-接续奋斗为主线贯穿全课。【教学过程】新课导入:第一部分:迷茫焦虑勇敢寻路师:同学们请看老师带来的一段视频,仔细观察,你在在视频中看到的百姓生活状况如何?生:民不聊生,十分痛苦生:出现人口的买卖,社会十分混乱过渡:当时的中国,帝制复辟,军阀混战,列强肆虐。教师总结,此时的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陈潭秋在《汉口苦力状况》中写道:“衣无冬夏,仅破麻袋一片......”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究竟谁能够救中国,一个理想的中国究竟是怎样的?过渡:回望历史长河,近代有哪些阶层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过不懈的抗争与探索?(意图:时间轴勾勒出近代奋斗历程,构建时空观念。)学生: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地主阶级学习西方技术的洋务运动;学生: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先进知识分子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的新文化运动。这些探索的结果如何呢?对。失败了,都未能救中国,那么救国之路,路在何方呢?好在,我们北方的邻国俄国传来了一个好消息,我们通过一段视频了解一下;师:直到我们的北方邻国,俄国,爆发了一件震惊世界的大事!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师: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会给当时正急切寻求救国之路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带来怎样的思考?生:学习俄国;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师: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谁?主要文章有哪些?生:李大钊生:1918《法俄革命之比较观》1918《庶民的胜利》1918《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1919《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李大钊热烈欢呼:“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师:宣传的方式有哪些?生:帮助工人组织工会、开办劳动补习学校和工人识字班、出版反映工人生活的刊物。教师总结:启发了工人阶级的思想觉悟,使得马克思主义开始与工人运动结合起来,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问:随着五四运动的发展,壮大了哪个阶级的力量?教师总结: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力量的伟大,开始走向工人阶级,向他们宣传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过渡:此时,我们有了先进思想的引领,有了广泛的阶级基础,一伟大的想法在陈独秀、李大钊心中应运而生,接下来我们学习第二部分:开天辟地,党的诞生第二部分:开天辟地党的诞生;师:我们先一起来聆听一段经典的历史对话,这段对话的双方是李大钊和陈独秀,发生在一辆雪地里南行的马车上!师;一个是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一个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作为时代的弄潮儿,此刻他们对与中国崭新的未来充满期待,一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呼之欲出,于是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成为一段佳话!(设计意图:借用音频创设情境,陈独秀和李大钊一南一北、相约建党的对话萦绕在耳边,他们对于革命的热血和激情,对于未来的憧憬和期待,对于初心的坚守和实践,无疑会在学生心底打下深深的烙印。)(地图呈现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和分布情况,增强学生的时空观念。)教师过渡:组建一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条件已经逐渐成熟。终于在 1921年的下夏天,中共一大隆重召开,让我们再次回答哪个激动人心的盛夏,回到这庄严的会址,请你再作为现场的小记者为大家播报现场的盛况;生:时间:1921年 7月地点:上海--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生: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 13人。内容: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心工作: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任中央局书记。师:代表们的年龄有什么特点?代表们的经历又有什么特点呢?生:年轻,00后,90后,都是知识分子,甚至还有学生!师:就是这十三位怀揣着初心的热血赤子,在 1921年的夏天改变了整个中国历史的进程。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生: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师:思考:“新”在哪里?学生回答:新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新的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教师总结:以往的各个阶层: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工人资产阶级都没有挽救中国的民族危亡,实践证明,他们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它的诞生不是偶然的,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合作探究:对比分析“一大”“二大”纲领,思考为什么要调整党的纲领?中共“二大”是“一大”的继续,在思想上进一步完成了建党任务,二大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制定符合实际的革命纲领。师:中共二大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来看一下中共二大制定的纲领。重申实现共产主义后,制定了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针对中共一大和中共二大制定的奋斗目标,陈独秀后来评价说,中共一大是悬在半空,而中共二大是脚踏实地。大家思考思考:从“一大”到“二大”,党的奋斗目标有什么变化?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调整?师:中共“二大”解决了中共一大没有清楚认识到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这个问题。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在中国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进一步从思想上完成建党。可以说一大只说了,作为共产党应该怎么做,二大明确了作为中国共产党,应该怎么做。进一步从思想上完成建党。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有还会给中国的命运带来怎样的改变呢?(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同时感悟实事求是的精神,渗透核心素养之唯物史观。)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三部分的学习:使命在肩,投身洪流第三部分:使命在肩投身洪流师:1921年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党的组织和推动下,以 1922年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为终点,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个高潮,全国发生大小罢工 100多次,参加人数在 30万人以上。高潮: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学生梳理时间、口号、意义、结果)感悟人物精神:林祥谦视死如归,厉声答道:“上工要总工会下令,我们的头可断,工不可开!”在被刽子手砍掉双臂后,林祥谦仍不屈服,最后壮烈牺牲。共产党员、京汉铁路总工会法律顾问施洋被秘密杀害。施洋身中三弹,牺牲前仍高呼“劳工万岁!”“杀一个施洋,还有千百个施洋!”认识: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过渡:在这之后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师:从红船启航之后,中国共产党开启了和国民党的第一次合作,但在革命遭到背叛之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要创建自己的人民军队,并从井冈山开辟了一条农村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此后,历经万里长征,生死转折,让革命转危为安!师: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人挺身而出,高举民族大义,再次与国民党合作,最终将日寇赶出中国!此后,用三年时间,解放全国,改天换地,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毛主席在天安门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师:同学们,从红船到天安门,从 1921到 1949,一共用了多少时间啊?28年零 3个月,这是浴血奋战的 28年,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改变中国命运的 28年,28年初心不变,毛泽东后来说中国共产党成立就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第四部分:传承精神接续奋斗师:从 1921到 2021,从 1949到 2049,老师和各位同学们都非常幸运,能够见证两个百年的交汇的伟大时刻。百年前地那批怀揣救国之初心的热血赤子,历经 28年奋斗,带领中国从苦难中重生,如今,百年之后,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等到新中国成立 100周年时,你心中的中国会是怎样的呢?生:科技发达、国泰民安正如陈潭秋长子陈鹄给父亲的信中写道:“如今山河犹在,国泰民安,这盛世如您所愿!”师:百年后的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在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板书设计】14.中国共产党诞生新潮起初心立使命行精神传14.中国共产党诞生练习题一、选择题1.1917年西方世界发生的一件大事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并由此预言“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此事件是( )A.五四运动的爆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B.《新青年》刊载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C.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革命面貌焕然一新2.“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进入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下列历史人物,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是()A.魏源 B.严复 C.李大钊 D.胡适3.中国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工人群众,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导致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是( )A.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C.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五四运动的胜利,使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4.它是最早成为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无产阶级在这里首先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共产党也从这里开始踏上革命征程。它是()A.北京 B.武昌 C.武汉 D.上海5.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大会上,被选举为中央局书记的是( )A.毛泽东 B.何叔衡 C.陈独秀 D.李大钊6.从 1922年初到 1923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共举行大小罢工 100多次,参加人数达 30万以上。推动以上情形出现的因素是( )A.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设立B.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C.北伐战争的开展D.抗日战争的爆发7.中共二大与中共一大相比,最重要的贡献是制定了( )A.以工人运动为中心任务B.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C.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革命纲领D.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8.“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这句话反映的是( )A.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背景B.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C.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经过D.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二、材料分析题11.10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人点燃了第一簇革命星火。随后不久,在嘉兴南湖之上,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船”正式起航。某历史兴趣小组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主题设计了以下几个栏目,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相关问题。【成立条件】五四运动后,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与工农民众相结合,积极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准备。1920年,金华籍教育家陈望道翻译出版了《共产党宣言》,同年参与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创建。(1)陈望道等人的活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哪些准备 【会议代表】(2)请写出两位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成员。【经典内容】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内容简表(3)请你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内容简表中的 A和 B处填写完整。【重大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4)在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重大意义中,你是如何理解当中的“新”字的?(5)通过以上探究活动,你从中得出了怎样的认识?教学反思在本课教学中,采用了问题式、小组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增强了知识点之间的逻辑性,同时也在问题与探究的过程中形成了教学互动,提高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对知识点是归纳总结,让学生熟练掌握了历史知识点,加强了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的理解。在组织教学活动中,我力图还历史的本来面目,突出对问题的分析、解决途径的可能选择及其原因,引导学生将原来的接受性学习转变为探究式学习。故对教材进行了如下整合:①小组讨论,并在讨论中进行综合丰富,最后形成小组答案。②探究课文内容,解释“开天辟地”“焕然一新”等历史用语的内在意义,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中国近代史的选择的必然结果等。通过这样的整合,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探究精神,使历史事件与丰富的现实生活产生了联系,学生在主动的学习过程中主动建构了自己对历史的理解。当然,还有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比如对史料的选取、解读要更加明确,知识点之间的讲解更加灵活,以及板书设计等方面。在以后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改进,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