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资源简介

17《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本课的要求是:知道英国1640年革命,了解《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初步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结合九年级上册课本内容,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进程中的主要事件和线索的归纳,知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长期性与曲折性。通过了解《大宪章》和英国议会的起源,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英国“光荣革命”是历史传统下的延续发展。通过分析《权利法案》的部分条款,理解君主立宪制的初步确立,初步认识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是历史的进步教材分析
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来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拉开了这个时代的序幕,英国逐步形成君主立宪制政体,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本课内容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用三个子目讲述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及过程、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以及其历史意义,通过讲述《大宪章》《权利请愿书》《权利法案》三部文件的出台,说明君主立宪制确立是一个历史的进程和历史的进步,既有对历史的传承,也有适应时代的发展。教科书在开篇着重介绍了英国的“王权有限”“王在法下”的政治传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所以发生,除了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之外,与斯图亚特王朝违背英国法律与政治传统也有很大关系。英国议会与王权的斗争,最终以议会胜利结束,议会通过《权利法案》限制了王权,英国逐步地建立起君主立宪制政体。君主立宪制的确立适应了英国经济的发展,遵循了英国的政治传统,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为后来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榜样。
学情分析
知识起点:学生已经了解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文艺复兴运动和新航路的开辟,知道了资本主义时代在经济和思想方面都出现了曙光,这就为学习和理解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能力盲点:
①政治常识缺欠。学生对“资产阶级革命”“王在法下”“君主立宪”“光荣革命”等政治术语缺清晰的认识,这要求在教学中要进行必要的概念解释。
②阅读能力较弱。学生对文献史料的阅读能力与阅读耐心极其有限,要么无法全面提取信息,要么无法用精准的语言表达信息。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史料教学时,要对史料筛选、分解,并有针对性提出合理的问题,帮助学生在恰当的语境理解信息。
思维特点:
①求知欲望强烈。初中生对未知事物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尤其是对“光荣革命”此类话题存有各种疑惑,这种好奇与疑惑将会为本课的教学提供极佳的教学氛围。
②认识单一粗浅。受制于有限的生活经验与个人感悟,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和评价还存在着非黑即白的单一标准,在教学中要注意补充历史细节,引导学生逐步认识事物的复杂性。
核心素养目标
1.通过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进程中的主要事件和线索的归纳,知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长期性与曲折性。(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通过了解《大宪章》和英国议会的起源,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英国“光荣革命”是历史传统下的延续发展。(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3.通过分析《权利法案》的部分条款,理解君主立宪制的初步确立,初步认识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是历史的进步。(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教学重点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结果及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历史意义
学习模式板块式历史
教学模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复备一、导入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80—82页内容,完成第17课提纲【知识梳理】部分,完成后,可在小组内交流答案(时间3分钟)
二、新课讲授(一)“来”一位国王【图说历史】
【史料研读】
“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国王。”“除了上帝,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议员的特权是君主赐予的”
——詹姆斯一世在不同场合的演讲
思考:这些演讲表明詹姆士一世信奉什么思想?
【史料分析】第14条:凡在上述征收范围之外,余等如欲征收贡金与免役税,应用加盖印信之诏书致送各大主教、主教、寺院长老、伯爵与男爵指明时间与地点召集会议,以期获得全国公意。思考:《大宪章》对国王的什么权利做了限制?确立了那些基本原则?
【图说历史】
结合课本知识,议会逐渐掌握了什么权力?
【史料分析】
材料一1606年詹姆士一世时的债务高达60万英镑。1608年詹姆士提出实行新税率,把1400种商品的税率从30%提高到40%,王室每年可以增加7万镑收入。
——钱乘旦、许杰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如果国王的要求得到满足,我们就变成了君主随意支配的佃农——英国议员思考:国王面对债务将采取什么措施?议会对国王的措施持什么态度?这表明国王与议会之间关系如何?
(二)杀一位国王【史料分析】
展示查理一世的生平大事年表,讲述查理一世与议会之间的矛盾纠葛【图说历史】
思考:主谋何人?
【史料研读】
材料一列数了国王滥用权力的行为;重申了过去限制国王征税权利的法律;强调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强行征税和借债;重申了《大宪章》中有关保护公民自由和权利的内容规定,非经同级贵族的依法审判,任何人不得被逮捕、监禁、流放和剥夺财产及受到其他损害等等。
——1628年议会《权利请愿书》
材料二列举查理一世滥用王权的行为,谴责封建暴政,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批判反动的宗教政策,痛斥高官的不法行为;谴责君主对议会权力和人民自由的漠视和损害;严厉抨击苛捐杂税;提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要求,如要求工商业自由,政府对议会负责等。
——1641年议会《大抗议书》
1.《权利请愿书》表达了什么意图?
2.《大抗议书》表明英国爆发革命的根本原因是?【思考探究】
材料一
英国革命最终出现这种结局,不可不说是一个悲剧。革命以反抗一个人的专制开始,最终却不得不以另一个人的专制结束。
——钱乘旦、许结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
①对于在革命期间所发生的土地和财产变动予以保障;
②大赦一切革命的参加者;
③保证实行宗教信仰自由。
——1660年查理二世发表《布雷达宣言》
思考: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英国革命不可不说是一个悲剧?2.如何看待材料二中的材料?(三)废一位国王
【材料分析】
材料就在全国各政治、宗教派别的人士联合一致反对詹姆斯二世的时候,突然传来了王后在6月10日生了一男孩的消息。原来人们还抱有一种希望,即在信奉天主教的詹姆斯二世死后,将由信奉新教的玛丽公主或安妮公主继位,君民之间由于宗教问题而引起的矛盾可望逐步消失。但詹姆斯二世有了男性后裔,将来必将由他继承王位,而这个王子很可能将是一个天主教徒。人民的希望破灭了,群众的情绪更加激动。
——高全喜《英国宪制中的妥协原则——以英国宪制史的“光荣革命”为例》
结合课本知识,詹姆士二世如何被废?
(四)请一对国王【图说历史】
讲述议会发动了一场没有流血牺牲的政变,即“光荣革命”。
【材料分析】
材料议会定期召开、议员享有讨论国事和言论自由的权利、征税权属于议会、国民可以自由请愿等。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任何天主教徒都不能担任英国国王,英国国王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分析:“迎请”的国王如何约束?
【材料研读】
材料一从某种角度看,《权利法案》......明确划分了议会和王权的权力界限,使双方此后得以避免再因权限模糊而发生严重的权力冲突,英国也因此获得了一个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先决条件。
——张新宁:《从<权利法案>看英国革命》
材料二
英国政治制度是几乎所有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母体,这些国家多多少少都模仿了英国的政体,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自己那一套大同小异的政治制度。
——钱乘旦、陈晓律
《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结合课本和材料内容,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英国和世界产生的影响。
三、小结
四、达标检测
1.(2023·黑龙江哈尔滨·中考真题)2022年9月8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终年96岁。虽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但实际上她“统而不治”,只是作为保持其国家和民族、传统和权威的象征。这主要是因为英国实行()
A.君主立宪制B.君主专制C.联邦制D.民主共和制
2.(2023·四川自贡·中考真题)它为现代英国政治制度的形成打下基础,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对近代世界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是英国“宪政”的奠基性文件之一。材料中的“它”指()
A.《大宪章》B.《权利法案》C.《独立宣言》D.1787年美国宪法
3.(2023·重庆·中考真题)厘清历史时序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图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序示意图,其中“光荣革命”应该位于图中的()
1-3 ABD
五、探究作业:结合所学,分析英国挑起鸦片战争的有利因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在导入环节以17世纪40年代中英两国的君主面临的相同历史命运为切入点,两个世纪后,中英因鸦片战争交锋,引起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在结束环节向学生提出问题:英国挑起鸦片战争的有利因素,首尾呼应的巧妙设计,让学生在新学与旧知的联系交织中收获新的知识认知与情感体验。本课依托大事年表、图片、文献史料,设置了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注重情境创设的趣味性与问题设置的梯度性,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课堂参与度,但部分文献史料文字量大、专业术语多、信息丰富,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后期可以精心挑选文献史料,对其进行删减,减小课堂容量。通过这次课,我学到了很多,而且在今后的教学中会进一步地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