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房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十堰市房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房县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
六年级语文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 分)
一、书法展示。
1. 请写出下面诗句的后两句,要求正确、美观。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二、积累与运用。
判断:在正确答案后面打“√”;在错误答案后面打“×”。
2. “惊惶、甜腻、依偎、轻盈”中加点字的音节依次是“hánɡ、nì、 wēi 、yíng”。( )
3. “沸腾、覆盖、通霄、苦刑”这四个词语书写完全正确。 ( )
4. 关于“藏”字,“包藏祸心、绵里藏针、笑里藏刀、深藏不露”这四个成语都是贬义词。( )
5. 读名著时,我们只用关注故事情节,不用关注人物性格、命运等。( )
6. 读拼音,写词语。
(1)mínɡ mèi( )的阳光下,山坡绿得浓郁,zhàn fànɡ( )的百合点缀其间。
(2)面对挫折,我们不能wèi jù( ),也不要因huánɡ kǒng( )而pái huái( )不前。
(3)鲁滨逊的船遭到风暴的xí jī( ),面对这种qī liánɡ( )的境况,他客服困难,有一点yān zhī fēi fú( )想法,便勇敢地开始新的生活。
7. 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
( )( )于事 翻( )倒( ) ( )锤万( )
精兵( )( ) 逃去( )( ) 头( )目( )
(1)写一个和画“ ”的词(“千*万*”)形式一样的词语: _________
(2)形容对事情起不到帮助、作用词语是:___________
(3)和画“ ”的词语有相同修辞手法的成语我还会写:__________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8. 老班长对我们说:“我没有完成党交给我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用加点部分的修辞手法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朱自清在《匆匆》一文中感叹道:“过去的日子如轻烟, __________ ,如薄雾,______________。”所以,我们从小就要珍惜时间,别到年迈了白白后悔,像《长歌行》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爷爷语重心长地告诉我:“___________,一字值千金 ”,读书不能囫囵吞枣,要下苦功夫;即使批评往往刺耳,不易接受,但它有利于我们成长进步,正如名言所说“____________,忠言逆耳利于行”。
(3)花园里,各色的月季花欣然怒放,艳丽的桃花_____,热情的杜鹃花 ________,美丽的海棠花 _____,到处花香醉人。(填与加点词意思相近的词语)
11. 口语交际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成为人们使用频率极高的工具,小学生也不例外,作为小学生的你,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遇到电视台的采访,记者让你谈谈对“小学生带手机去学校”的看法。注意表达的条理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与鉴赏。
古诗赏析
马诗
大漠沙如雪, 。
,快走踏清秋。
12. 将古诗补充完整
13.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代诗人____,被称为“____”。古诗运用了______的表现手法,以马自喻,表达诗人渴望____________的远大志向。
14. 下列诗句中与这首诗借事物来传达品格、志向的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B.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C.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课内阅读
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于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15. 选文围绕“ _________ ”这句话写了_____ 、_______、____、______四件事。
16. 作者将自己 _____的心情融入这四件事中,这和《匆匆》一文表达情感有相同之处,但《匆匆》更侧重于___(直接 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
17. “空空落落” 表面写的是____________,实际是在表达__________。
18. 读选段,回忆课文,从表达和情感的角度谈谈你对划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①那是一个非常晴朗的日子。守望在牢门边的人们清楚地看见,一辆卡车和一辆吉普车急速地向渣滓洞开来。特务说要把江姐和另一批同志转移到别的地方去。
②这时,江姐正伏在桌上草拟一份学习讨论提纲。听见叫她的名字,江姐不慌不忙地把未写完的讨论提纲塞在另一个同志的床铺下面,随即起身,拿起梳子对着墙上那面破镜,像平常一样梳着她的黑发。
③同牢房的人听说江姐要转移,心里很难过,都跑过来围着江姐,忙着帮她收拾行李。但一看到她那样平静的表情,大家都不安起来。
批注:读加点部分,结合作者写法,我从中读出
④江姐梳好了头,从枕头下面取出了她那件洗得干干净净的、被捕时穿的阴丹士林布旗袍,脱下了打着“X”号的囚服。
⑤蓝色的旗袍外面套着一件玫瑰色的短毛线衣。江姐习惯地用手拍拍身上的灰尘,再理着旗袍上的折痕,然后弯下身子擦去皮鞋上的泥污。她又在镜子面前看了一下,在室内试着走了几步,像要去赴什么隆重的典礼似的。
⑥特务在门外不停地催促,江姐准备告别女室的同志。
⑦“江姐,你的换洗衣服……”一个女同志把江姐的衣服、毛巾、 牙刷收拾在一个小布包里。
⑧江姐轻轻地接过布包来,看了一眼,又递还给那位女同志。
⑨“留给大家吧。看见这些东西,就等于看见我一样。”
⑩布包落在地上。同牢房的人忍不住眼泪,哭了起来。
这时,从走廊上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成群的男同志,戴着手铐,从牢房里从容地走出来,一路上和每一间牢房里伸出来的手紧握着告别。江姐抬起头来,像对自己,也像对着大家说:“要勇敢一些!每一个革命者,当他面临着最后考验的时候,都应该脸不变色,心不跳!”
江姐讲完以后,大步向牢门走去。她走到门口停了下来,回头把室内看了一眼。
熟悉的八张双层铺,一张小条桌,墙上的破镜……
“同志们,永别了!”
“江姐!江——姐——”人们像猛地醒过来似的,红肿着眼睛,从签子门缝中望着她离去的背影。
江姐和其他男同志一起,挺立在囚车上面,像迎接庄严的战斗,像迎接即将到来的光明。看,他们的脸上充满着胜利的欢笑,洋溢着圣洁的光……
19.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
催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洋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读文章第3自然段,完成框内批注。
21. “江姐抬起头来,像对自己,也像对着大家说:‘要勇敢一些!每一个革命者,当他面临着最后考验的时候,都应该脸不变色,心不跳!’”这句话是对江姐的____和_____描写,塑造了江姐 _______________英雄形象。
22.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讲英雄故事]提起革命先烈,你的脑海中最先浮现出谁的名字?他(她)的故事为什么感动着你?快来分享一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书面表达(30分)
24. 书面表达
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都会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你有过这些感受吗?如:激动、感动、愧疚、沮丧、难过……选择一种你印象深刻的感受,先回顾事情的经过,回忆当时的心情,再理清思路写下来。注意将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如果在事情的发展过程中,情感有变化,把情感的变化写清楚。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房县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
六年级语文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 分)
一、书法展示。
1. 请写出下面诗句的后两句,要求正确、美观。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的书写能力。
写出下面诗句的后两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同时注意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要写在田字格中间,四周留白,一定要做到工整、规范、正确。书写时注意“夜、望、秋、落”的正确写法。
二、积累与运用。
判断:在正确答案后面打“√”;在错误答案后面打“×”。
2. “惊惶、甜腻、依偎、轻盈”中加点字的音节依次是“hánɡ、nì、 wēi 、yíng”。(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惊惶”中“惶”的音节是“huáng”,而不是“hánɡ”。
故此题判断为错误。
3. “沸腾、覆盖、通霄、苦刑”这四个词语书写完全正确。 (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易错字辨析。
通霄——通宵:表示整夜。
故此题判断为错误。
4. 关于“藏”字,“包藏祸心、绵里藏针、笑里藏刀、深藏不露”这四个成语都是贬义词。(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感彩。
“包藏祸心、绵里藏针、笑里藏刀”属于贬义词,“深藏不露”是褒义词,比喻人有知识才能但性格内敛,不爱在别人面前卖弄自己的才能,此项说法错误。
5. 读名著时,我们只用关注故事情节,不用关注人物性格、命运等。(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阅读方法。
在阅读名著时,我们不仅要关注故事情节,还需要关注人物性格、命运等各个方面。故事情节是名著的骨架,它构成了整个故事的基本框架和发展脉络。然而,人物是故事的灵魂,他们的性格、行为、命运等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深入了解人物的性格和命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行为动机和选择,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整个故事的主题和意义。
故此题判断为错误。
6. 读拼音,写词语。
(1)mínɡ mèi( )的阳光下,山坡绿得浓郁,zhàn fànɡ( )的百合点缀其间。
(2)面对挫折,我们不能wèi jù( ),也不要因huánɡ kǒng( )而pái huái( )不前。
(3)鲁滨逊的船遭到风暴的xí jī( ),面对这种qī liánɡ( )的境况,他客服困难,有一点yān zhī fēi fú( )想法,便勇敢地开始新的生活。
【答案】 ①. 明媚 ②. 绽放 ③. 畏惧 ④. 惶恐 ⑤. 徘徊 ⑥. 袭击 ⑦. 凄凉 ⑧. 焉知非福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拼写能力。
解答此题时,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媚、绽、惧、惶、徘、袭、焉”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7. 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
( )( )于事 翻( )倒( ) ( )锤万( )
精兵( )( ) 逃去( )( ) 头( )目( )
(1)写一个和画“ ”的词(“千*万*”)形式一样的词语: _________
(2)形容对事情起不到帮助、作用的词语是:___________
(3)和画“ ”的词语有相同修辞手法的成语我还会写:__________
【答案】 ①. 无 ②. 济 ③. 箱 ④. 柜 ⑤. 千 ⑥. 凿 ⑦. 强 ⑧. 将 ⑨. 如 ⑩. 飞 . 晕 . 眩 . 千门万户 . 无济于事 . 骨瘦如柴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补全词语和仿写词语。
无济于事:意思是指某种行为或做法对解决问题或达到目标没有任何帮助,没有任何实际效果或意义。
翻箱倒柜:形容彻底地搜寻、翻找物品,通常是指在找东西过程中把箱子、柜子里的东西都翻出来寻找目标物品。
千锤万凿:比喻反复琢磨、不断努力钻研,通过不懈的努力使事物得到完善或加强。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刻苦钻研、锤炼技艺或改进工作。
精兵强将:指训练有素、战斗力强的部队。这个成语也用来比喻组织、团队或群体中具有出色素质和能力的成员。
逃去如飞:形容逃跑的非常快,像要飞起来似的。
头晕目眩:形容头脑昏沉,眼前发晕,也可以指因为某种情绪或刺激而感到头脑昏眩。
(1)和千锤万凿(“千*万*”)形式一样的词语有:“千门万户”,形容宽广的门户或是繁多的家室,通常用于诗词或文章中,用以表达广阔的景象或繁荣的气象;还有“千变万化”,形容事物变化多端、变化无常。
(2)结合词义可知,形容对事情起不到帮助、作用的词语是“无济于事”。
(3)结合词义可知,逃去如飞运用比喻修辞手法,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词语还有:“胆小如鼠”,形容一个人胆子极小,比如老鼠,一点点风吹草动就会吓得不敢动弹;“骄阳似火”,形容阳光强烈、炎热。阳光炽热如同火焰一般灼热。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8. 老班长对我们说:“我没有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老班长对我们说,他没有完成党交给他的任务,没把我们照顾好。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改转述句。
引述句和转述句之间的转换:一是标点符号的改变:引述句改转述句,去掉引号,冒号改为逗号。二是人称的变化:引述句改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当引述内容涉及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如:老班长对我们说,他没有完成党交给他的任务,没把我们照顾好。
9.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用加点部分的修辞手法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听说自己考出了好成绩,李明激动得心都要跳出来了。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结合例句可知,将“喜得”程度进行了夸大使用,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八儿想吃腊八粥的急切心情。仿写时也要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如:我听到这个消息,开心得快要飞起来了。
10.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朱自清在《匆匆》一文中感叹道:“过去的日子如轻烟, __________ ,如薄雾,______________。”所以,我们从小就要珍惜时间,别到年迈了白白后悔,像《长歌行》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爷爷语重心长地告诉我:“___________,一字值千金 ”,读书不能囫囵吞枣,要下苦功夫;即使批评往往刺耳,不易接受,但它有利于我们成长进步,正如名言所说“____________,忠言逆耳利于行”。
(3)花园里,各色的月季花欣然怒放,艳丽的桃花_____,热情的杜鹃花 ________,美丽的海棠花 _____,到处花香醉人。(填与加点词意思相近的词语)
【答案】 ①. 被微风吹散了 ②. 被初阳蒸融了 ③. 少壮不努力 ④. 老大徒伤悲 ⑤. 读书须用意 ⑥. 良药苦口利于病 ⑦. 争奇斗艳 ⑧. 花枝招展 ⑨. 花团锦簇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与理解、近义词。
(1)书写时注意“微、散、初、蒸”的正确写法。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意思: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老来悲伤也没用了。
(2)书写时注意“须、意、药、病”的正确写法。
(3)“欣然怒放”表示花朵开放得非常美丽和热烈。意思相近的词语还有:竞相绽放、热烈开放、绚烂盛开、绚丽多姿、花团锦簇、傲然盛开。
11. 口语交际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成为人们使用频率极高的工具,小学生也不例外,作为小学生的你,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遇到电视台的采访,记者让你谈谈对“小学生带手机去学校”的看法。注意表达的条理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认为小学生最好不要带手机去学校。作为小学生,我们年龄尚小,控制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手机里的游戏、视频等很容易吸引我们,使我们无法专心听课。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口语交际。
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所给材料,明确交际的内容,然后组织语言。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重点说明自己的理由,注意语句通顺,有条理。结合题干要求,谈谈自己对“小学生带手机去学校”的看法,答题时要注意合理组织语言。
示例:我不赞同小学生带手机去学校。因为学生们现在正处于学习阶段,要多学习,不应该把精力放在玩手机上面,而且手机内容有好有坏,有些不好的内容会影响同学们的成长,带手机去学校容易让学生沉迷于手机,这们不仅会严重影响学习,还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
三、阅读与鉴赏。
古诗赏析
马诗
大漠沙如雪, 。
,快走踏清秋。
12. 将古诗补充完整。
13.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代诗人____,被称为“____”。古诗运用了______的表现手法,以马自喻,表达诗人渴望____________的远大志向。
14. 下列诗句中与这首诗借事物来传达品格、志向的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B.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C.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答案】12.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13. ①. 唐 ②. 李贺 ③. 诗鬼 ④. 托物言志 ⑤. 建功立业,报效祖国 14. C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与理解。
书写时注意“燕、钩、络、脑”正确写法。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作家作品和主旨情感。
《马诗》作者是唐代诗人李贺,李贺被称为“诗鬼”。这首诗主要采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以马自喻,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为国效力的远大志向。诗中的马形象不仅展现了马的英勇和矫健,更寄托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爱国情怀。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表现手法。
A.“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通过描绘荷与菊在季节变换中的状态,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来传达作者的高洁品格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B.“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则是以梅花自喻,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作者不追求名利,只愿为世间留下美好品格的愿望。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是直接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情感和志向,并没有借助具体的事物来传达这种情感和志向。它更接近于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以春蚕和蜡炬为喻,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对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的赞美。
《马诗》主要采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以马自喻,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为国效力的远大志向。
故C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与这首诗借事物来传达品格、志向的手法不相同。
故选C。
课内阅读
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于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15. 选文围绕“ _________ ”这句话写了_____ 、_______、____、______四件事。
16. 作者将自己 _____的心情融入这四件事中,这和《匆匆》一文表达情感有相同之处,但《匆匆》更侧重于___(直接 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
17. “空空落落” 表面写的是____________,实际是在表达__________。
18. 读选段,回忆课文,从表达和情感的角度谈谈你对划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5. ①. 这段时光不好挨。 ②. 跳房子 ③. 看云彩 ④. 拨弄蚁穴 ⑤. 看画报
16. ①. 焦急、兴奋 ②. 直接
17. ①. 院子空间大、显得冷清 ②. “我”的心里失落、空虚。
18. 这句话连用4个“想象”,构成一组排比句,表现“我”当时等待的既无聊又无奈。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找关键句和理解句子。
一般来讲,一个自然段的中心句就是这一段主要内容的体现。结合句子“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我坐在草从里翻看一本画报”可知,选文围绕“这段时光不好挨”这句话写了跳房子、看云彩、拨弄蚁穴、翻看画报这四件事。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表达方式。
这四件事不仅展现了主人公消磨时间的方式,同时也融入了他焦急又兴奋的心情。这种将情感融入具体行为的方式,与《匆匆》表达情感的方法有相似之处,但《匆匆》更侧重于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细腻的描述和深入的思考,让读者在品味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词语含义
“空空落落”表面写的是院子很大,没有其他人或事物的存在,显得空旷而冷清。但实际上,这个词在选文中是在表达作者内心的孤独感和寂寞感。作者用“空空落落”来形容院子,实际是在暗指自己内心的空虚和缺乏陪伴的孤独,因为院子里只有一个孩子——作者自己,没有人和她一起玩耍,分享她的快乐和寂寞。因此,“空空落落”在这里不仅是对环境的描绘,更是对作者内心情感的一种深刻表达。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句子含义。
从表达和情感的角度来看,划线句子“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于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深刻揭示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
首先,从表达上来看,这句话通过连续的“想象”一词,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她不仅想象了画报上女孩们的家,还进一步想象了她们此刻可能正在做的事情,以及她们的家人。这种表达方式不仅使句子更加生动和富有画面感,也增强了文本的艺术感染力。
其次,从情感上来看,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深深的孤独感和渴望陪伴的心理。在空荡荡的院子里,作者只能独自坐在草丛中,看着手中的画报,通过想象来填补内心的空缺。这种孤独感不仅体现在她所处的环境中,更体现在她的内心世界中。她渴望像画报上的女孩们一样,拥有温馨的家庭和亲密的伙伴,享受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课外阅读
①那是一个非常晴朗的日子。守望在牢门边的人们清楚地看见,一辆卡车和一辆吉普车急速地向渣滓洞开来。特务说要把江姐和另一批同志转移到别的地方去。
②这时,江姐正伏在桌上草拟一份学习讨论提纲。听见叫她的名字,江姐不慌不忙地把未写完的讨论提纲塞在另一个同志的床铺下面,随即起身,拿起梳子对着墙上那面破镜,像平常一样梳着她的黑发。
③同牢房的人听说江姐要转移,心里很难过,都跑过来围着江姐,忙着帮她收拾行李。但一看到她那样平静的表情,大家都不安起来。
批注:读加点部分,结合作者写法,我从中读出
④江姐梳好了头,从枕头下面取出了她那件洗得干干净净的、被捕时穿的阴丹士林布旗袍,脱下了打着“X”号的囚服。
⑤蓝色的旗袍外面套着一件玫瑰色的短毛线衣。江姐习惯地用手拍拍身上的灰尘,再理着旗袍上的折痕,然后弯下身子擦去皮鞋上的泥污。她又在镜子面前看了一下,在室内试着走了几步,像要去赴什么隆重的典礼似的。
⑥特务在门外不停地催促,江姐准备告别女室的同志。
⑦“江姐,你的换洗衣服……”一个女同志把江姐的衣服、毛巾、 牙刷收拾在一个小布包里。
⑧江姐轻轻地接过布包来,看了一眼,又递还给那位女同志。
⑨“留给大家吧。看见这些东西,就等于看见我一样。”
⑩布包落在地上。同牢房的人忍不住眼泪,哭了起来。
这时,从走廊上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成群的男同志,戴着手铐,从牢房里从容地走出来,一路上和每一间牢房里伸出来的手紧握着告别。江姐抬起头来,像对自己,也像对着大家说:“要勇敢一些!每一个革命者,当他面临着最后考验的时候,都应该脸不变色,心不跳!”
江姐讲完以后,大步向牢门走去。她走到门口停了下来,回头把室内看了一眼。
熟悉的八张双层铺,一张小条桌,墙上的破镜……
“同志们,永别了!”
“江姐!江——姐——”人们像猛地醒过来似的,红肿着眼睛,从签子门缝中望着她离去的背影。
江姐和其他男同志一起,挺立在囚车上面,像迎接庄严的战斗,像迎接即将到来的光明。看,他们的脸上充满着胜利的欢笑,洋溢着圣洁的光……
19.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催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洋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读文章第3自然段,完成框内批注。
21. “江姐抬起头来,像对自己,也像对着大家说:‘要勇敢一些!每一个革命者,当他面临着最后考验的时候,都应该脸不变色,心不跳!’”这句话是对江姐的____和_____描写,塑造了江姐 _______________英雄形象。
22.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讲英雄故事]提起革命先烈,你的脑海中最先浮现出谁的名字?他(她)的故事为什么感动着你?快来分享一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9. ①. 督促、促使。本文指特务催促江姐赶快走。 ②. 使情绪、气氛等饱满二充分地流露。文中是说革命者牺牲自己时流露出饱满的情绪。
20. 大家对江姐的不舍和江姐的平静形成对比,体现江姐在面对死亡时镇定自若,表现江姐对革命事业视死如归的崇高英雄气概。
21. ①. 动作 ②. 语言 ③. 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坚贞不屈)
22. 最后一自然段的描写,表现了革命者视死如归的乐观主义精神,江姐为革命勇于献身的英雄形象跃然纸上,正是有了无数和江姐一样的革命先烈,才有了如今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23. 我想到了邱少云,1952年10月,为打击在上甘岭的美国和南朝鲜军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第29师第87团第9连战士邱少云被选派参加潜伏部队,并担任了发起冲击后扫除障碍的爆破任务。12日上午,敌机向其所在的潜伏区进行低空扫射,并投掷燃烧弹。飞进的燃烧液燃遍他全身,为了不暴露潜伏目标,邱少云任凭烈火烧焦身体一动不动。他双手深深地插进泥土里,身体紧紧地贴着地面,直至壮烈牺牲。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结合文章第⑥自然段句子“特务在门外不停地催促,江姐准备告别女室的同志。”可知特务在外面不停地让江姐快些走,催促:促使赶快行动;推动从速去做。文中指特务督促江姐赶紧走。
结合文章第 自然段句子“看,他们的脸上充满着胜利的欢笑,洋溢着圣洁的光……”可知,他们的脸上充满着胜利的欢笑,流露着圣洁的光,洋溢:指情绪、气氛等饱满而充分流露。文中指革命者牺牲时流露出饱满的情绪。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结合所给句子,抓住关键词句“她那样平静的表情”可知江姐被转移,和大家告别,最后的考验就是牺牲的时候。在最后时候,江姐都是淡定从容的,脸不变色、心不跳。可以看出她勇敢、坚强的精神。结合大家的表现“大家都不安起来。”可知大家对江姐的担忧与不舍与江姐沉着冷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能表现江姐视死如归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描写方法
结合所给句子,“抬起头来”可知是动作描写,“要勇敢一些!每一个革命者,当他面临着最后考验的时候,都应该脸不变色,心不跳!”可知是语言描写。这句话表现了江姐绝不玷污共产党员称号的激励,为崇高的革命事业视死如归,还要传达给其他人坚定勇敢的信念,可以看出江姐的大义凛然、宁死不屈的精神。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段落的作用和含义。
结合文章第 自然段内容,句中“光明”和“胜利的欢笑,洋溢着圣洁的光辉”描写了革命者们即将牺牲时的画面,表现了革命者视死如归的乐观主义精神。江姐献身革命,从容就义的英勇形象跃然纸上,正是他们的牺牲换来了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经验,写出自己知道的革命先烈的名字,分享革命先烈的事迹,如:我想到了英雄王二小。王二小牺牲时才七岁,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方。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了。
四、书面表达(30分)
24. 书面表达
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都会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你有过这些感受吗?如:激动、感动、愧疚、沮丧、难过……选择一种你印象深刻的感受,先回顾事情的经过,回忆当时的心情,再理清思路写下来。注意将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如果在事情的发展过程中,情感有变化,把情感的变化写清楚。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答案】例文:
父亲的爱
最后一节课,老师的滔滔不绝与空中的雷声交织在一起,我引颈望望窗外,飘泼大雨正无情地摧残着大地。远望着校门口的一排排轿车,我很焦虑,多么希望他不要来啊!
老师在讲台上讲些什么已记不清楚,事实上是根本听不进去。再次望望窗外,还好,他没有来,我长长地舒了口气……
下课铃响了,我一拎书包,飞一般冲出教室,一头钻进茫茫的雨中。雨水迅速地浇在身上,但我很庆幸,庆幸他没有来。“儿子!”一个声音把我从“梦”中惊醒,循声望去,他来了!他手上撑着一把旧伞,扶着一辆自行车,车上的锈迹像他脸上的皱纹一般,毫无规律。他脸上带着微笑,尽管很慈祥,但我觉得一身的不自在。“爸爸来迟了,对不起,快带上伞,爸爸送你回家。”他慢慢地说。身旁开过一辆又一辆的小轿车,我感觉得到,车里的同学肯定在用鄙夷的目光注视着衰老的他和破旧的自行车。我的脸感到了火辣辣的痛。他似乎知道了什么,从怀中掏出了一张破旧的五元纸币,小心翼翼地递给我,“我还有事先走了,你自己乘车回家吧。”说完,就跨上车,伴随着“吱嘎”的声音消失在大雨中。他站过的地方,只有密密匝匝的雨滴和还在冒烟的烟头,我知道,他是从来不吸烟……
我的泪水已无法控制,模糊了双眼,他是我的父亲,寒酸改变不了深深的父子情啊!我飞步上前追上父亲,紧紧地和他拥抱在一起。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话题习作。
通过审题可知,本题为自命题作文,要求写一写自己在生活中印象深刻的情感体验。学生需要回顾自己的学习与生活,选择印象深刻,最想表达的去写。写事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②一般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③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点的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具体;④环境描写对反映文章的中心很有作用,所以在叙事时,有时也要注意写清楚环境。
开头:开门见山或者修辞式点题。
中间:写作时合理安排材料,注意详略得当。
结尾:总结式或者抒情式扣题,升华主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