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课件(共21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课件(共21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10.2我们与法律同行
学习目标
1.什么是法治意识?
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
3.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
4.怎样学会依法办事?
5.青少年可以为法治中国的建设做些什么?
旅游法第十三条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
探究活动
树立法治意识
材料三: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高空抛物罪案件。被告人韩某从高空建筑物抛掷物品,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高空抛物罪。被告人韩某以高空抛物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三千元。
司法机关做到公正司法,
才能维护法律的尊严,
树立法律的权威。
全民守法,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材料四:全民守法,就是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要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准则,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
探究活动
树立法治意识
思考:建设法治中国要靠谁 靠领导人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就可以了吗?
1、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
中国人民
建设
法治中国
共同事业
受益者
践行者
①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建设法治 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
5.生活在法治社会里,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补充)
①思想上:树立法治意识,加强道德修养,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依法自律。
②学习上:认真学习宪法和法律知识,了解宪法和法律基本内容,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③实践上: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主动宣传宪法和法律,积极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并积极运用法律帮助他人维权。
公式法:思想+行动
旅游法第十三条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
一、树立法治意识
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
①对人民: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
②对国家: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③对法律: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尊崇、遵守和服从,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④对青少年: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
3人倒卖冰墩墩,被处罚!
北京冬奥会期间,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受到热捧,个别人打起了“歪主意”,在指定销售网点等地高价倒卖,非法牟利,扰乱正常购买秩序。对此,北京@东城公安迅速调查,予以严厉打击,查获3名违法行为人,均已依法作出行政处罚。
这一现象给我们什么启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经常想一想,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如果违背了法律,会有什么后果。
法律保障我们的幸福生活
要实现法律的保障作用, 需要我们怎么做?
需要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内心
行为
(4)对青少年:
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一、树立法治意识
2019年五月,一条“王源抽烟”的话题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榜第一,随后王源主动与北京卫监部门联系接受调查,同意接受处罚,并且在微博公开道歉。
受益者
参与者
推动者
思考:这启示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为法治中国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北京市控烟协会会长张建枢表示:这是一种违法行为,北京控烟条例明确规定,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虽然违法不等于犯罪,但作为公众人士,更应该注意社会影响。“希望青年艺人能树立一个阳光、正面的形象,不要让自己辛苦建立的良好形象受损。”
和王源同为TFboys组合成员的易烊千玺还曾被授予世界卫生组织中国控烟倡导者称号。
3、青少年应如何与法同行?
(1)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2)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
笔记区
4.为什么要依法办事 P10
法律保障人們的幸福生活, 法律保
障功能的实現靠我们每一个人對法律 的尊崇和遵守。
在日常生活中,我门要经常想一想,
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如果违 背了法律,会有什么后果。
你就关照二下吧,
我兄弟犯法的事
北京一名27岁的男青年王某到西城区某大厦上班时,因未戴口罩被大厦安保人员 拦下。经安保人员反复劝说,王某还要强行上楼。争执中,王某一拳将安保人员两颗 门牙打折。后经法医鉴定,安保人员为轻伤二级,王某赔偿了被害人36万元。近日, 经北京市西城区法院审理判决, 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1年。
思考:如果每个公民都如此不遵守法律,会有什么样的危害呢 我们为什么要依 法办事
提示:如果不遵守法律会使社会生活陷入混乱。法律保障我们的生活, 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的尊崇和遵守。
探究三为什么学会依法办事
你如何看待这些现象?
违法行为,不依法办事。
依法办事的要求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经常想一想,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如果违背了法律,会有什么后果。
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
依法办事,树立法律意识;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研究数据:共调查了2834名未成年犯管教所服刑人员、410名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751名专门学校学生。“不懂法律”的占65%,“不知道是犯罪,也不知道会受到处罚”的58.1%,“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触犯了法律”的占64.7%。
1
他们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不对,触犯了相关的法律法规。
遇到相同的情况,小李和王先生分别采用了什么方法来应对?
1
小李先是规劝对方,规劝无效选择了报警。
王先生则是对骂和殴打对方,用的是以牙还牙以暴制暴的方法。
这两种方法产生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2
小李的权利得到法律的维护;
王先生的鲁莽行为受到法律制裁。
这启示我们么?
3
启示我们:遇事要冷静,要考虑后果,不要意气用事,当使用道德、纪律等解决不了时,应通过法治方式解决。
依法办事的要求
5.青少年如何为法治中国建设做贡献?
①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②增强法治意识,遵守各种法律法规,依法办事;
③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我们与法律同行
学会依法办事
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法治意识的定义
树立法治意识
原因
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我们与法律同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