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概念十六 规律和主观能动性 学案(含习题解析)-2024届高三政治三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概念十六 规律和主观能动性 学案(含习题解析)-2024届高三政治三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核心概念十六 规律和主观能动性
【课标要求】
阐明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表达无神论立场;表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
【体系构建】
【必备知识】
1.规律是客观的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①运动的含义:哲学上的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②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关系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理解 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承担者或者载体。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强调 物质离不开运动 运动离不开物质
误区 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 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
(2)物质运动有其客观规律
①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②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a.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b.规律具有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都有其固有的规律。
c.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2.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它不仅可以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还能把握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
②意识活动的能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不仅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可以能动地指导人们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
(3)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巨大的,但不是无条件的。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意识的能动性受到客观规律制约。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才能有效发挥能动作用,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标;违背客观规律的错误意识,会导致实践的失败,会对事物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
【主干归纳】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
1.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
2.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意识能够能动地指导人们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
3.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链接时政】
乡村振兴战略
2023年1月2日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简称中央一号文件)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守好“三农”基本盘至关重要、不容有失。党中央认为,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要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
做好2023年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强化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坚决守牢确保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等底线,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
链接知识:
1.唯物论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针对农村出现的新情况,制定新的法规政策,如“三权分置”,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一号文件、“两会”涉农政策、农村振兴战略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意义。
3.认真研究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规律,成功地将金山银山转化为绿水青山。这启示我们要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判断题】
1.“春夏秋冬,四时更替”是一种规律,具有客观性。( )
2.人工降雨是人类通过实践活动,创造条件突破规律的结果。( )
3.苹果落地、水往低处流都是自然规律。( )
4.规律不能被人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
5.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
6.将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就可以突破规律的制约。( )
7.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是人能够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
8.小度机器人具有主动迎宾、问答咨询等功能,作证了其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
9.事物的变化、发展离不开人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
10.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也可以改变或创造规律。( )
【选择题】
11.(2022·山东·高考真题)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历法。阴历反映的是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规律,能反映潮汐,可指导海事活动;二十四节气则是反映太阳周年视运动的“阳历”,能反映四季交替和气候特征,可指导农业生产。通过设置闰月协调回归年与朔望月之间的天数,使得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回归年的天数相符,“阴阳”和谐,融为一体。中国历法智慧所蕴含的哲理是( )
①正确认识是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相统一的基础
②人对世界的认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
③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是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
④要在斗争性中把握同一性,在同一性中把握斗争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2022·全国·高考真题)某市是以铜业为主的资源型城市。近年来,该市抓住国家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机遇,持续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按照“抓住铜、延伸铜,不唯铜、超越铜”的思路,狠抓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动能培育。如今,不仅铜冶炼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工业互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也蓬勃发展,千年铜都正迈向“智造新铜都”。该市的转型发展表明( )
①实践创新的高度取决于观念更新的程度
②善于抓住机遇是实践创新成功的重要条件
③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④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实事求是、开拓创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2022·浙江·高考真题)历经半个多世纪探索,“枫桥经验”铺就了一座座连接党心民心的连心桥,巩固了公安民警与人民群众鱼水深情的警民桥,架设了社会和谐、乡村和美、百姓和顺美好愿景的平安桥。如今,“枫桥经验”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告诉我们( )
①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认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②立足自身需要可以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③认识是一个由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反复过程
④人可以认识、把握、创造和利用社会规律造福人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2022·湖南·高考真题)漫画《人生如天气,可预料,但往往出乎意料》(作者:于昌伟)启示我们( )
①面对人生的出乎意料,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可预料与出乎意料相互否定,符合辩证否定观
③“思维的眼睛”能揭示事物内部规律,人生可预料
④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应该精确预见人生的未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2021·江苏·高考真题)有研究表明,人体肠道菌群与社交行为障碍族病存在关联:将自闭症儿童的肠道菌群移植给小鼠,小鼠则表现自闭症的行为特征;而将正常儿童的肠道菌群移植给小鼠,小鼠则没有出现自闭症行为特征。这一发现有助于医生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也为人们通过优化饮食和生活方式,保持愉悦心情,养成良好的社交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材料表明( )
①实践和认识的循环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
②认识规律要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为基础
③实践提高了人的识能力促进了认识发展
④对事物的正确认识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2021·山东·高考真题)历经9个多月的长途跋涉,经历了惊心动魄的关键9分钟,中国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表面,其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将在火星上开展地表成分、物质类型分布、地质结构以及火星气象环境等探测工作,火星探测不仅仅是太空技术的突破,也是行星科学领域的突破,更是人类活动空间的拓展和延伸。材料表明( )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基本问题
②宇宙探索活动将不断地刷新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③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
④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2021·全国·高考真题)习近平指出,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把握新发展阶段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依据,贯彻新发展理念为把握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行动指南,构建新发展格局则是应对新发展阶段机遇和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选择。上述论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把握规律、做好工作的前提
②只有把握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才能推动实践发展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④社会历史中的事物的联系是人有意识地建构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2024·湖北·模拟预测)2022年12月13日,“中国山水工程”入选联合国首批世界十大“生态恢复十年旗舰项目”。联合国环境署评价指出,“中国山水工程”是全世界最有希望、最具雄心、最鼓舞人心的大尺度生态修复范例之一,其通过践行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恢复了中国数百万公顷的土地。这启示我们( )
①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②坚持正确生态价值观是生态修复的客观基础
③生态修复需从根本上变革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④运用科学思维指导人们实现生态修复的目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2024·山东·模拟预测)2023年6月,安徽、浙江两省签署《共同建设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样板区协议》,标志着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提档升级。一江清水相连,两省变单一的资金激励补偿为涵盖水质、上下游产业人才合作等的综合补偿,从“一水共护”迈向“一域共富”。这一做法( )
①说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取得成功的条件
②遵循了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③反映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能动创造性
④表明意识的能动性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024·山东·一模)据马斯克介绍,“神经连接”公司的首款脑机接口产品名为“心灵感应”,被植入该产品的人士只需通过意念就能控制手机、电脑,并通过它们控制其他设备。2024年3月20日,该公司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进行视频直播,展示了首名脑机接口设备移植者能够通过意念移动电脑屏幕上的光标。脑机接口设备( )
①具有能动创造性,能够帮助瘫痪人群恢复与外界沟通的能力
②证明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敢于追梦
③丰富了意识的表现形式,把握了意识与物质的相互依赖
④是人类实践创造出符合人类目的的客观事物的结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2024·陕西咸阳·三模)“道德与法治”科目改为开卷,学生要根据情境回答问题,物理“实验操作”计入中考总分,体验式的物理学习重在培养动手能力,实践作业替代笔头作业…新中考改革方案落地,北京各中学有了新变化:部分科目考试方式调整,回归互动式的课堂。新中考改革说明( )
①尊重教育规律是实现教育方式变革的前提
②教育实践的前进性反映了教育理念的转变
③新理念辩证否定旧理念是教育发展的必然
④遵循教育规律的理念是推进课堂改革的反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2024·黑龙江·三模)接过了全面小康的“接力棒”,进入共同富裕的“新跑道”,就要全力以赴跑出“加速度”,容不得片刻犹疑。同时也要注意“欲速则不达”,只有保持“急不得”的耐心,有计划、分阶段地往前,才能积小胜为大胜。这说明( )
①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扎实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②要尊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从当前实际出发
③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社会意识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
④实现共同富裕要坚持人民至上,增强群众获得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3.(2024·河北邢台·一模)某村过去“开荒开到山尖尖,种地种到天边边”,却越垦越穷。后来经过多年植树造林,该村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7%,并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食用菌、旅游等产业,致富之路越走越宽。当地人感慨:“经过30年植绿,现在空气也能卖钱。”这说明( )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②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获得实践的成功
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④人的主观世界影响人们对事物的反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2024·北京延庆·一模)“通用空间”是建筑设计的一种理念,主张在建筑设计中运用大跨度、可供灵活使用的单一空间,以塑造一个开放包容的框架,给建筑的未来预留空间,方便人们根据新需要对建筑更灵活的使用。奥运场馆从“水立方”华丽变身“冰立方”,就得益于这种理念。通用空间理念( )
①打破“专用空间”的思维定式,运用超前思维规划建筑空间
②坚持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适应未来生活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③表明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超越客观条件和规律的制约
④是系统观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创造性运用,使部分具备了整体的功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5.(2024·河北沧州·一模)“木星伴月”是指木星和月亮在天空中相互靠近,形成一种相伴的现象。据天文学家预测,2024年2月15日,一场浪漫的天象——“木星伴月”将在夜空上演。届时只要天气晴好,凭借肉眼就可以清晰地看到亮木星与小弯月对望的美丽画面。15日晚,我国多地公众观看到了星月交辉的美景。这佐证了( )
①人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②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
③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具有普遍性和规律性
④意识活动具有能动创造性,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主观题】
26.(2024·江苏·模拟预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承载了几代中国人不懈奋斗的强国梦;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物质日渐富足后的社会新诉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树立了国民各方面道德品行的基本规范。十多年来,我们能在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中,经受住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结合材料,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谈谈意识形态工作如何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
27.(2024·江西·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水平的跃升,但也催生了一系列新型风险:一类是技术本身不成熟带来的,如软件漏洞与硬件失效造成人工智能故障或环境变化造成人工智能失控等;另一类是技术应用带来的,包括误用、滥用等。
专家认为:人工智能相关风险是可以规避的。技术层面可以加强前瞻性预防,加速技术更新迭代,同时采取对齐工程、安全防护栏等方案;应用层面可以加强约束引导,尽管人工智能风险管控方面存在着国家间的博弈(一些发达国家担心管控过严会阻碍人工智能的发展,从而在国际竞争中落后),但我国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已正式施行,欧盟的《人工智能法案》也获欧盟27国代表一致支持。
“技术归根结底是由人类来发展和把控的。人类和人工智能的未来是由人类选择的。”我们不能盲目相信“人工智能替代人类”的观点,既要善于利用人工智能这一帮手,在人机协同中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又要防范和化解人工智能的风险,在不断发展中寻求解决方案。
结合材料,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谈谈你对“人类和人工智能的未来是由人类选择的”的理解。
28.(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文明能够延续发展至今的内在脉络是什么?中国这个文明古国如此之强的韧性和生命力是从何时开始、又是如何造就的?经过两年多的精心打磨,2023年12月,由国家文物局、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的大型纪录片《何以中国》正式开播,力图为观众解答上述问题,点燃了观众学史热情,获得流量与口碑双丰收。
回溯以往纪录片,由于文献史料缺乏等问题,很少有作品追溯到夏商周乃至上古时代。《何以中国》不仅拍了,还创新性采用了倒叙形式。当纪录片的叙述无法拍摄到远古岁月时,会引入戏剧手法通过演绎来构建影像,但每一幕场景都有考古实证。该片共拍摄全国考古遗址、博物馆等点位230余个,创作组梳理学术资料300多万字,在历史场景拍摄阶段共复原服装2000多套、饰品1500件等,带给观众真实可感的历史;尝试用丰富的当代视听语言,建立一位真正的主人翁——中国,从中华文明探源中挖掘考古遗址和文物遗存蕴含的中国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探索中华文明形成、发展、壮大的客观规律和内生动力,让亿万人民在坚定文化自信中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
结合材料,运用“运动的规律性”和“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知识,分析纪录片《何以中国》是如何做到流量与口碑双丰收的。
参考答案:
1.错误
【详解】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不是现象间的联系,而是本质间的联系,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昼夜循环,苹果落地都是现象,不是规律,故观点错误。
2.错误
【详解】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人工降雨是人类通过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利用规律的结果,而不是突破规律的结果,故该观点错误。
3.错误
【详解】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苹果落地、水往低处流是一种自然现象,现象背后隐藏着规律。故该判断错误。
4.正确
【详解】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不能创造、消灭和改造规律,故本题观点正确。
5.错误
【详解】运动是物质的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故本题判断为错误。
6.错误
【详解】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不能突破规律的制约。故说法错误。
7.错误
【详解】尊重客观规律是人能够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故题目观点错误。
8.错误
【详解】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小度机器人是人类实践的产物,不具有意识活动,没有自觉选择性,故题干说法错误。
9.错误
【详解】事物的变化、发展依赖于自身的内在规律,事物的内部矛盾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发展,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遵循内在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故题中观点错误。
10.错误
【详解】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规律是客观的,人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改变规律。人们只能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故该说法错误。
11.D
【详解】①:实践是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相统一的基础,①错误。
②:“阴历”和“阳历”反映的内容不同,指导的侧重点不同,这说明人对世界的认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②正确切题。
③:规律是客观的,并不是因为人们尊重客观规律,规律才发生作用的,③错误。
④:“阴历”和“阳历”反映的内容不同,指导的侧重点不同,但可通过设置闰月协调,“阴阳”和谐,融为一体,这说明要在斗争性中把握同一性,在同一性中把握斗争性,④正确切题。
故本题选D。
【点睛】
12.D
【详解】①:该选项的说法夸大了意识的作用,①说法错误,排除。
②④:该市抓住国家支持资源型城市专型发展的机遇,持续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按照“抓住铜、延伸铜,不唯铜、超越铜”的思路,狠抓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动能培育,使千年铜都正迈向“智造新铜都”。这表明善于抓住机遇是实践创新成功的重要条件,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实事求是、开拓创新,②④正确。
③:创新能够更好的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但并不是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该选项的说法错误,③排除。
故本题选D。
13.A
【详解】①③:“枫桥经验”架设了社会和谐、乡村和美、百姓和顺美好愿景的平安桥。如今,“枫桥经验”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告诉我们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认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认识是一个由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反复过程,①③正确。
②: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立足自身需要”的说法错误,②排除。
④:规律是客观的,人不能创造规律,④排除。
故本题选A。
【点睛】
14.A
【详解】①:由漫画可知,人生难免有波澜,有出乎意料,但要积极面对,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才是正确的选择,①符合题意。
②:辩证否定是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而不是外力之间的相互否定,②说法错误。
③:虽然有些事情不可预料,但是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通过“思维的眼睛”能揭示事物内部规律,人生是可预料,③符合题意。
④: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但客观事物是复杂多样的,同时受人们实践水平的制约,并不是都能精准预见,人生往往出乎意料,④说法不科学。
故本题选A。
15.B
【详解】①③:有关自闭症行为特征的小鼠试验研究成果,有助于医生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也为人们通过优化饮食和生活方式,保持愉悦心情,养成良好的社交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这表明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循环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而实践提供新的认识工具提高了人的识能力,促进了认识发展,①③符合题意。
②: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以认识和把握规律为基础,②错误。
④:材料强调实践提供新的认识工具提高了人的识能力,促进了认识发展,不强调认识具有反复性,④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B。
16.B
【详解】①:中国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表面,其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将在火星上开展地标成分等探测活动,这表明人们首先要处理好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承认存在决定思维,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基本问题,①符合题意。
②: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可以认识世界本质,利用发展规律,但不能刷新改变世界本质和规律,②说法错误。
③:题干中火星探测不仅仅是太空技术的突破,也是行星科学领域的突破,表明认识向前发展,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③符合题意。
④:真理即正确的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错误的认识不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17.A
【详解】①:把握新发展阶段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依据,表明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把握规律、做好工作的前提,①符合题意。
②:贯彻新发展理念为把握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行动指南,构建新发展格局则是应对新发展阶段机遇和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选择,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表明只有把握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才能推动实践发展,②符合题意。
③:只有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③说法错误。
④:联系具有客观性,社会历史中的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8.B
【详解】①:“中国山水工程”坚持生态修复,恢复了中国数百万公顷的土地,这启示人们尊重客观规律,树立生态价值观,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①符合题意。
②:正确生态价值观属于主观范畴,不是客观基础,②错误。
③:生态修复不一定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物质资料生产方式,该说法过于绝对,③错误。
④:“中国山水工程”通过践行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恢复了中国数百万公顷的土地,运用科学思维指导人们实现生态修复的目的,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9.C
【详解】②③:安徽、浙江两省签署协议,共同建设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样板区,从“一水共护”迈向“一域共富”,这一做法遵循了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反映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能动创造性,②③符合题意。
①: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取得成功的条件,①排除。
④:材料强调尊重客观规律和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而不是强调意识的能动性受客观条件的制约,④排除。
故本题选C。
20.C
【详解】①:脑机接口设备能够帮助瘫痪人群恢复与外界沟通的能力,但不具有能动创造性,意识具有能动创造性,①错误。
②④:被植入脑机接口设备的人士只需通过意念就能控制手机、电脑,并通过它们控制其他设备,这是人类实践创造出符合人类目的的客观事物的结果,证明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敢于追梦,②④正确。
③: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决定意识,③错误。
故本题选C。
21.D
【详解】①④:“道德与法治”科目改为开卷,学生要根据情境回答问题,物理“实验操作”计入中考总分,体验式的物理学习重在培养动手能力,实践作业替代笔头作业,新中考改革说明尊重教育规律是实现教育方式变革的前提,遵循教育规律的理念是推进课堂改革的反映,①④符合题意。
②:实践决定认识,教育理念的转变反映了教育实践的前进性,②说法错误。
③:辩证的否定是自己否定自己,不是新理念否定旧理念,是旧理念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22.A
【详解】①:实现共同富裕要全力以赴跑出“加速度”,说明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扎实推动实现共同富裕,①符合题意。
②:“欲速则不达”“有计划、分阶段地往前”等信息说明要尊重客观规律,从当前实际出发,②符合题意。
③: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③错误。
④:材料未强调实现共同富裕要坚持人民至上,增强群众获得感,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23.A
【详解】①:某村过去“开荒开到山尖尖,种地种到天边边”,却越垦越穷。后来经过多年植树造林,该村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7%,并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食用菌、旅游等产业,致富之路越走越宽。这说明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①正确。
②: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食用菌、旅游等产业,致富之路越走越宽。当地人感慨:“经过30年植绿,现在空气也能卖钱。”这说明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获得实践的成功,②正确。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③错误。
④:人的主观世界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24.A
【详解】①:材料中指出“通用空间”是塑造一个开放包容的框架,方便人们根据新需要对建筑更灵活的使用,这表明通用空间理念打破“专用空间”的思维定式,运用超前思维规划建筑空间,故①正确。
②:材料中指出“通用空间”是为未来建筑预留空间,使建筑本体达到最大的利用效果,这表明通用空间理念坚持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适应未来生活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故②正确。
③:客观决定主观,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超越客观条件和规律的制约”说法错误,故③不选。
④:材料中指出“通用空间”是为未来建筑预留空间,方便人们根据新需要对建筑更灵活的使用,这强调的是坚持发展的观点,未体现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故④不选。
故本题选A。
25.D
【详解】①:材料未涉及改造世界,①不符合题意。
②:据天文学家预测,2024年2月15日,一场浪漫的天象——“木星伴月”将在夜空上演。15日晚,我国多地公众观看到了星月交辉的美景。这佐证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②正确。
③: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③错误。
④:据天文学家预测,2024年2月15日“木星伴月”将在夜空上演,届时只要天气晴好,凭借肉眼就可以清晰地看到亮木星与小弯月对望的美丽画面。15日晚,我国多地公众观看到了星月交辉的美景,这佐证了意识活动具有能动创造性,能把握事物的本质,④正确。
故本题选D。
26.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需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需意识形态工作立足实践,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抓好意识形态工作要遵循客观规律,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7.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可以能动地指导人们改造世界。针对人工智能存在的风险,人们可以加强前瞻性,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运用技术手段预防和规避技术风险;可以加强约束引导,通过法律和规范防止应用风险。只要各国齐心协力,人类和人工智能的未来就是由人类选择的。
28.①规律是客观的,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纪录片《何以中国》立足中国历史事实,遵循中华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应新时代建设文化强国的时代呼声,回答了关于中华文明的时代问题,让观众读懂“何以中国”。②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创造性地利用规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自信自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纪录片《何以中国》诞生于专业指导和精心打磨下,打破了传统纪录片叙事形式,将历史事实与戏剧演绎、当代视听语言完美结合,还原历史场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要。
试卷第1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