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案发当天,刘某某得知男友前晚喝醉了,放心不下,便骑电动车前往看望,但途中不慎摔倒致腿部受伤,仍忍着疼痛坚持到男友住处。然而,男友却闭门不见,两人隔着门吵了一架。刘某某一时气不过,竟然将男友门口的30多只鞋子从35楼扔下,砸在了小区楼下商铺门前,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龙华区检察院以高空抛物罪对刘某某提起公诉,法院经审理于2023年12月判处刘某某拘役五个月。近年来,高空抛物的案例时有发生,高空抛物现象曾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这不仅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而且会带来很大的社会危害,令人警醒。从法治政府层面,谈谈如何处理此类高空抛物现象?社会层面呢,如何治理此类高空抛物现象?主体目标基础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8.2法治政府8.3法治社会8.1法治国家第八课 治治中国建设8.3 法治社会总议题:从社会层面探讨如何治理高空抛物 1子议题1:什么是法治社会?BY YUSHEN1.含义:【注意】法治社会中的“法”既包括国家的法律制度,还包括社会道德、自治组织制定的规则和自我约定的契约等等。而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中的“法”只限于国家的法律制度及中共党内法规。(意识层面--前提)(实施层面--保证)(效果层面--目标)公共社会和谐有序社会治理依法开展法律得到普遍公认和遵从法治社会法治社会是指法律得到普遍公认和遵从、社会治理依法开展、公共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民法典》第1254条第1款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民法典》第1254条第3款规定:“发生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的,公安等机关应当依法及时调查,查清责任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高空抛物罪”: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具体表现(特征)表现:在法治社会中,人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全体公民、社会组织对于法律发自内心地认可和接受,普遍认可法律是社会生活中所有人应遵守的基本规范。(1)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法治意识——信法)2.具体表现(特征)(2)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实施——守法)表现:无论是私人生活领域还是在公共生活领域,法律要求得以普遍的遵守,权利得以实现,义务得到履行,违法犯罪得到有效遏制。2.具体表现(特征)(3)社会纠纷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的维护和实现。(实施效果)表现:在纠纷发生后,公民普遍依据法律主张自己的权利,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有效处理纠纷、解决矛盾。解决纠纷的一种有效途径,包括商事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农村承包合同纠纷仲裁等。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是商事仲裁。当平等主体当事人之间发生合同纠纷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时,双方可以将其提交仲裁机构进行商事仲裁。当事人因合同发生纠纷时可以再行协商,在尊重双方利益的基础上,就争议的事项达成一致,从而解决纠纷的方式。和解调解通过第三方的排解疏导、说服教育,促使发生纠纷的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活动。诉讼在纠纷主体的参与下,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活动。诉讼分为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三种类型。在多元的纠纷解决方式中,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仲裁小结:法治意识法律实施实施效果(前提)(保证)(目标)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1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23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法治社会的特征1子议题2:怎样建设法治社会?治理高空抛物,和谐社区“放大招”!安装探头,让高空抛物无处遁形。截止目前,和谐社区设置探头点位11处,安装高空探头45个。和谐社区还趁热打铁,结合“平安夜市”组团式宣传活动,开展以“禁止高空抛物,共建和谐家园”为主题的专题普法宣传活动。同时,和谐社区开展大讨论。经过讨论决定,居民们一致同意将禁止高空抛物写入了新的社区公约中。问题探究:和谐社区“放大招”治理高空抛物,对建设法治社会有什么启示?议学情境1.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2.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3.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4.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二)怎样建设法治社会?1.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具体要求:法治社会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必须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法治观念,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2.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具体要求: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社会治理是指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以及个人等多种主体通过平等的合作、对话、协商、沟通等方式,依法对社会事务、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进行引导和规范,最终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我国“民法典实施第一案”。2019年5月26日下午,庾婆婆在位于杨箕的自家小区花园内散步,经过黄先生楼下时,黄先生家小孩在房屋阳台从35楼抛下一瓶矿泉水,水瓶掉落到庾婆婆身旁,导致其惊吓、摔倒。报警后,庾婆婆被送入医院治疗。次日,庾婆婆亲属与黄先生一起查看监控,确认了侵权事实后,双方签订了一份确认书,确认矿泉水系黄先生家小孩从阳台扔下。协议签订后,黄先生向庾婆婆支付了10000元以示赔偿。后经医院鉴定,庾婆婆伤情构成十级伤残。庾婆婆要求黄先生赔偿医疗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交通费、鉴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合计100344.12元。但黄先生认为不合理,双方因医疗费产生了纠纷。庾婆婆本身孤身一人、家境贫困,不知道怎么打官司(诉讼),怎么办?假设黄先生一家又没有足够的赔偿能力,庾婆婆治疗费用怎么办?3.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具体要求: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援助范围,健全司法救助体系,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援助。知识拓展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的律师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人给予无偿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又称诉讼救助,是指司法机关对于当事人因经济确有困难,向政法委申报给予经济救助的制度。司 法 救 助司 法 救 助对象2022年1月26日下午,庾婆婆在位于杨箕的自家小区花园内散步,经过黄先生楼下时,黄先生家小孩在房屋阳台从35楼抛下一瓶矿泉水,水瓶掉落到庾婆婆身旁,导致其惊吓、摔倒。报警后,庾婆婆被送入医院治疗。次日,庾婆婆亲属与黄先生一起查看监控,确认了侵权事实后,双方签订了一份确认书,确认矿泉水系黄先生家小孩从阳台扔下。协议签订后,黄先生向庾婆婆支付了10000元以示赔偿。后经医院鉴定,庾婆婆伤情构成十级伤残。庾婆婆要求黄先生赔偿医疗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交通费、鉴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合计100344.12元。但黄先生认为不合理,两家因医疗费产生了纠纷。庾婆婆和黄先生之间的纠纷可通过哪些途径解决?4.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具体要求:强化法律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引导和支持人们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行政复议:是指当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申请有关行政机关对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与适当性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活动。行政裁决: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律授予和法定程序,以第三者的身份对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特定民事、经济纠纷进行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知识拓展诉 讼:指纠纷当事人通过向具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另一方当事人解决纠纷的形式。分为行政、民事和刑事三类。行政诉讼即为俗称"民告官"的诉讼。民事诉讼里,原诉人是受害者当事人,因为有未可解决的争议,所以诉诸法律。刑事诉讼涉及刑事犯罪。庾婆婆案判决1子议题3:建设法治社会有何重要意义通过建设法治社会,能够更好地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氛围,增进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秩序;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建设法治社会的意义:请你写2条禁止高空抛物的宣传标语。语言精炼,思想健康,每条不少于5个字。法治社会是指法律得到普遍公认和遵从、社会治理依法开展、公共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一)是什么(法治社会的内涵)(二)怎么样(建设法治社会的要求)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提高社会治理法制化水平。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通过建设法治社会,能够更好地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氛围,增进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秩序;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三)为什么(建设法治社会的意义)8.3 法治社会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法治社会法治国家主体目标基础三者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辅相成,“三位一体”,共同构成法治中国的三根支柱。法治政府三者本质一致、目标一致、成效相关,缺少任何一个方面,法治中国的擎天大厦就不可能矗立起来。第八课法治中国建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