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逻辑”的多种含义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逻辑”的多种含义 课件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温故知新
抽象思维的基本形式和主要特征?
P6一①-②
①基本形式:
②主要特征:
抽象思维以概念(基本单元)、判断和推理等方式反映认识对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抽象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基本单元的概念性、运行方式的推导性和思维表达的严谨性。
形象思维的基本形式和主要特征?
P6二①-②
①基本形式:
②主要特征:
形象思维在感觉、知觉和表象的基础上,运用联想、想象和幻想等反映认识对象,触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形象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基本单元的形象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思维表达的情感性。
新课导入
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第二课 把握逻辑要义
第一框
“逻辑”的多种含义
目录
01
“逻辑”的不同用法
02
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核心素养 课标要求
1.科学精神:掌握推理的相关知识,学会运用推理进行“论证”和“论辩”。(重难点) 2.公共参与:通过了解逻辑的基本知识,做逻辑思维缜密的人。 理解“逻辑”的不同含义,掌握逻辑规律和规则以及形式逻辑在推理中的核心任务,学会运用逻辑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
01
03
“逻辑”的多种含义? (P8)
02
不同逻辑含义间的关系?(P8)
阅读教材P8-9的内容,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并圈画好。
自主学习
04
推理和运用推理进行论证和论辩?(P9)
逻辑学的含义?(P8)
05
学习形式逻辑的意义?(P9)
“逻辑”的不同用法
01
一、“逻辑”的不同用法:
1、“逻辑”的多种含义:
小明正在专心致志地读一本有关逻辑的书,几位同学纷纷点赞。
学逻辑也要合乎学习的逻辑,先易后难,不能揠苗助长。
逻辑太重要了,逻辑混乱的文章别人看不懂,不讲逻辑的人别人懒得理。
毛主席曾号召大家都要学一点逻辑呢。
指逻辑学这门学问
指逻辑学这门学问
指规律即学习的规律
指逻辑规律与规则
指思维方法
指逻辑规律与规则
上述议论中的“逻辑”分别是什么意思
一、“逻辑”的不同用法:
1、“逻辑”的多种含义:
主要含义 地位 举例
“万有引力“;历史的逻辑决定了人类社会将一直向前发展。;“适者生存,优胜劣汏,这是自然界的逻辑,也是市场竞争的逻辑。”
“说话写文章要合乎逻辑“(说话写文章的思维要遵循逻辑规律与规则);“这篇文章逻辑性强”
“霸权主义逻辑”“强盗逻辑”“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是哪一家的逻辑!”
“大学生应该上逻辑课”。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逻辑很难学”。
所有科学的研究对象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①与“规律”同义(哲学意义上的规律: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②逻辑规律与规则
(思维领域内的客观规律)
③认识问题的某种“思维方法”(某种理论、观点)
④“逻辑学”这门学问
P8一①-④
研究思维规律与方法的学问
一、“逻辑”的不同用法:
1、“逻辑”的多种含义:
*虽然建筑的形态、空间及外观要符合必要的逻辑性,但建筑还应该蕴涵直指人心的力量。
*在当今国际社会中,不要用霸权主义逻辑来思考国际关系。
*"举一反三"是一种运用类比推理的逻辑方法,用于启发式教学很有效。
*王同学本科毕业后,报考了逻辑学专业的研究生。
*我们必须遵循经济自身的逻辑,才能搞好经济建设。
*列宁演说中那种不可战胜的逻辑力量,把听众俘虏得一个不剩。
规律
认识问题的某种“思维方法”
“逻辑学”这门学问
规律
逻辑规律与规则
逻辑规律与规则
一、“逻辑”的不同用法:
2、不同逻辑含义间的关系:
“逻辑”的不同用法之间有何区别与联系?
逻辑学
研究对象
研究目的
①“规律”意义上的“逻辑”是
②“逻辑规律与规则”,以及“思维方法”意义上的“逻辑”才是逻辑学的
③逻辑学研究试图将逻辑规律与规则运用到实际思维中,以区分 的思维方法和 的思维方法。(遵循逻辑规律与规则,才能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④作为工具性学科的逻辑学是为 服务的。(学好“逻辑学”这门学问,掌握逻辑规律和规则,有利于更好地把握规律)
P8二①-④
所有科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
正确
不正确
把握“规律”
逻辑规律与规则
思维方法
规律
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02
二、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3、逻辑学的含义:
逻辑学
广义的逻辑学
狭义的逻辑学
形式逻辑
辩证逻辑
形式逻辑
研究
研究
人们把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形式逻辑视为狭义的逻辑学,而把含有狭义的逻辑学和研究辩证思维中的规律、规则与方法的辩证逻辑等视为广义的逻辑学。P8三
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
辩证思维中的规律、规则与方法
二、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3、逻辑学的含义:
“人是有理性的动物”,因为“人是会推理的动物”。单凭“会推理”并不能把人类和其他高等动物区别开来,其他高等动物也有一定的推理能力。人之所以区别于其他高等动物,在于人可以对自己的推理进行“反思”,思考什么样的推理是正确的、可以推出的,什么样的推理是错误的、不能推出的。
对这种“可推”与“不可推”的规律与规则的思考与把握,就产生了逻辑思想,将这样的思想条理化、系统化,就构成了逻辑这门学问。
在逻辑学史上,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古代中国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等,为逻辑学的诞生和发展作出了奠基性贡献。P8相关链接
逻辑学的产生
形式逻辑特别关注 问题
推理
二、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4、推理:
①推理是是由前提和结论构成的,由前提推导结论,前提作为结论的理由。(推理的结构)P9一
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
铁是金属。
铁是导电的。
所有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手机是事物。
手机是变化发展的。
所有M都是P。
S是M。
所以S是P。
判断1
判断2
判断3
前提
结论
推理
推理有哪些部分构成?关系怎样?
三段论规则:
二、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4、推理:
所有 金属 都是 导电的。
所有 事物 都是 变化发展的。
这两个判断有什么相同点?概念是怎么构成判断的?
“金属”“导电的”
“事物”“变化发展的”
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
所有“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概念
判断
相同点:两个判断的具体内容不同,但概念在判断构成中的联系方式是相同的。都是用“所有....都是…”这一形式结构将两个概念联系起来构成判断 。 公式表示:所有S都是P
形式结构:逻辑学把不同思维形式(概念、判断、推理)之间的联系方式称为思维形式结构,简称形式结构。P9示例评析
二、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两位同学进行推理的前提都正确,推出的结论却不都是真的,为什么?
1
所有马都是动物,
所有白马都是马,
所以,所有白马都是动物。
所有马都是动物,
所有牛都不是马,
所以,所有牛都不是动物。
小明的推理是正确的。推理内容是真实的,形式结构一致,推理形式有效
小芳的推理不正确。推理内容是真实的,形式结构不一致,推理形式无效
所有M(马)是P(动物)
所有S(白马)是M(马)
所有S(白马)是P(动物)
大前提:真
小前提:真
结论:真
所有M(马)是P(动物)
所有S(牛)不是M(马)
所有S(牛)不是P(动物)
大前提:真
小前提:真
结论:假
二、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4、推理:
①推理是是由前提和结论构成的,由前提推导结论,前提作为结论的理由。(推理的结构)
P9一①-③
②从形式逻辑角度看,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并不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而是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
(正确推理的决定因素)
③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是要
推理结论为真的条件:保证前提内容的真实性(推理的内容);
保证思想形式结构的有效性(推理的形式)。
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
的规律和规则。
二、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5、运用推理进行 :
论证和论辩
任何论证都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方式。论点是论证中真实性需要加以证实的命题。论点是论证的对象。论据(理由)是论证中确定论点真实性所根据的判断,它回答的是“用什么来论证”的问题。论证方式是论据与论点的联系方式,即怎样从论据推出论点,它回答的是“怎样论证”的问题,即怎样从论据中推出论点。


把推理的理由讲出来作为“论点”的“论据”,就构成了通常所说的“论证”。(论证是“讲出来”这一活动)
用这样的论证方式去说服别人,让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或者用这样的论证方式反驳别人的观点,就构成了“论辩”。

二、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5、运用推理进行论证和论辩: :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自然界是物质的
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论点、论据、论证分别是什么?
任何论证都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方式。论点是论证中真实性需要加以证实的命题。论点是论证的对象。论据(理由)是论证中确定论点真实性所根据的判断,它回答的是“用什么来论证”的问题。论证方式是论据与论点的联系方式,即怎样从论据推出论点,它回答的是“怎样论证”的问题,即怎样从论据中推出论点。
论点
论据
论证
这场论证过程中的论点、论据、论证和论辩分别是什么?可以得出什么启示?
甲:他们都要听我的,以我为尊。
乙:你要让他们打死你自己呢?他们要是动手,就得伤害你,说明不是以你为尊;他们要是不动手,就是不听你的命令,也不是以你为尊。
甲:好像说的有道理!
论点
论据
论辩
论证
二、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5、运用推理进行论证和论辩: :


把推理的理由讲出来作为“论点”的“论据”,就构成了通常所说的“论证”。(论证是“讲出来”这一活动)
用这样的论证方式去说服别人,让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或者用这样的论证方式反驳别人的观点,就构成了“论辩”。

论证和论辩中使用的推理是否有效,直接影响说服的效果。
P9二①-③
6、学习形式逻辑的意义: :
①学习狭义逻辑学 的基本知识与方法,是学习广义逻辑学的
P9三①-②
(形式逻辑)
基础。
②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
课堂小结
“逻辑”
的多
种含义
“逻辑”的不同用法
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逻辑”的多种含义
不同逻辑含义间的关系
学习形式逻辑的意义
逻辑学的含义
推理
运用推理进行论证和论辩
狭义的逻辑学
广义的逻辑学
形式逻辑
辩证逻辑
形式逻辑
核心素养 课标要求
1.科学精神:掌握推理的相关知识,学会运用推理进行“论证”和“论辩”。(重难点) 2.公共参与:通过了解逻辑的基本知识,做逻辑思维缜密的人。 理解“逻辑”的不同含义,掌握逻辑规律和规则以及形式逻辑在推理中的核心任务,学会运用逻辑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
1、“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这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于1819年写的《西风颂》中的一句话,这是诗人“骄傲、轻捷而不驯的灵魂”的自白,是时代精神的写照。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信念和向旧世界宣战的决心。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这是自然的逻辑,也是人生的逻辑。这里的“逻辑”是指( )
A.客观事物的规律
B.某种理论、观点或说法
C.思维的规律
D.逻辑学
课堂练习
A
2、形式逻辑特别关注推理问题。下列关于推理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任何推理都是由真前提和真结论构成的
②从形式逻辑角度看,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
③把推理的理由讲出来作为“论点”的“论据”,构成了通常所说的“论证”
④用推理论证的方式去说服人或反驳别人的观点,就构成了“论辩”
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③④
课堂练习
D
①错误,推理是由前提和结论构成的。
②错误,从形式逻辑角度看,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并不是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而是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
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