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1976年10月,当时正值举国上下欢庆粉碎”四人帮”伟大胜利之际,作曲家郑路以切身的体会和满腔的热情创作了管乐合奏曲《北京喜讯到边寨》,后与马洪业合作,将其改编为管弦乐合奏曲。完整聆听:思考乐曲表现了怎样的场景?视频资料乐曲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当这一特大喜讯传到祖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边寨时,山寨人民载歌载舞,热烈庆祝的情景。这首管弦乐曲,具有浓郁的西南地区音乐风格,是一首热情奔放的舞曲。作者运用了丰富的西洋乐器和多彩的音乐主题,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人们热烈欢腾的舞蹈场景。这首作品是多段体结构,有引子和5个各具特色的音乐主题,以及再现主题和尾声组成。北京喜讯到边寨引子+主题一+主题二+主题三+主题四+主题五+再现主题+尾声北京的喜讯是通过什么方式传到边寨的?引子分段欣赏 引子聆听思考:它的主题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力度上有什么特点?圆号属于西洋乐器中的铜管乐器,它的音色丰满圆润,生动形象地模拟出少数民族人民常用的牛角号的声音。引子分段欣赏 引子第一主题和引子相比,有没有发生变化?第一主题速度:变得明快,情绪:变得热烈,力度:变得更强。第一主题:“欢腾主题”热烈、欢快的旋律表现出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广场,跳起了欢快的舞蹈,来庆祝这从北京传来的喜讯。第一主题哼唱第一主题旋律第一主题第二主题:是什么舞蹈登场了?第二主题第二主题:舞蹈画面这是一段轻松、活泼的旋律,和第一乐段欢快、热烈的情绪形成了对比,由两支双簧管领奏与乐队交替地演奏欢快而活泼的彝族舞。第二主题哼唱第二主题旋律第二主题第三主题:音乐有什么变化?在音色、节奏上都发生了变化,在铃鼓的伴奏下,由小提琴奏出一段优美而舒展的旋律。轻快流畅,情绪更为高涨,是一个短暂的过渡主题。第三主题:哼唱第三主题旋律第三主题:第四主题: “歌唱主题”第四主题在轻快的节奏伴奏下,由双簧管在C大调上奏出了具有苗族音乐风格中的独特音降E音。当音乐从C大调转到F大调时,长笛、双簧管、小提琴、圆号奏出优美的旋律,旋律具有典型的苗族音乐风格,具有歌唱性,由双簧管领奏,仿佛出现了一位姑娘在独舞、众人述说共同心愿的场景。第四主题第四主题:听一听主奏乐器是什么?双簧管属于西洋乐器里的木管乐器,它的音色柔美,特别适合表现乐曲抒情的段落。第四主题第四主题:学唱主题旋律第五主题: “对舞场面"出现两种不同的旋律第五主题第一种用小号演奏(变化再现第一主题),情绪热烈而粗犷,象征小伙子们跳起矫健、剽悍的舞蹈;第二种用小提琴演奏,木琴与弦乐以顿音轻快地奏出由第二主题变奏的旋律,情绪轻快,活泼,在铃鼓的伴奏下,运用小提琴跳弓的演奏方法,象征姑娘们对以轻盈、活泼的舞蹈。再现主题+尾声:用动作表现,思考:第几主题再次出现 再现主题第一主题"欢腾主题”再次出现,音乐被推向高潮;音乐情绪更加热烈、欢腾;最后,全曲在万民欢腾的气氛中落下了帷幕。视频资料[民歌中国]《北京喜讯到边寨》_表演-中央民族歌舞团歌唱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