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教材重难点-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学案(含习题解析)-2024年高三高考思想政治三轮冲刺复习(新高考专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回归教材重难点-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学案(含习题解析)-2024年高三高考思想政治三轮冲刺复习(新高考专用)

资源简介

回归教材重难点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课标内容:
1.知道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理解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
2. 知道判断的基本特征;了解形成恰当判断的条件;学会正确运用判断;结合具体的判断活动,区分判断 的不同类型
3. 了解推理的类型;掌握演绎推理的方法;学会归纳推理、类比推理;评析常见的推理错误
4. 理解归纳推理的含义和种类;掌握归纳推理的方法,把握探求事物因果联系的方法;理解归纳推理的意 义;明确类比推理的含义,掌握提高类比推理可靠程度的条件,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理解类比推理在思 维创新中的功用
学科素养:
1.政治认同:了解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含义及特点。掌握因果联系的含义、客观性和探究因果 联系的方法;了解推理的含义和种类。了解正确演绎推理的条件。掌握换质法和换位法。掌握三段论及其 一般性规则
2.科学精神:理解内涵和外延统一,掌握基本规律;理解概念思维形式,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形成恰当判断 的条件,科学运用判断;区分联言判断类型,科学分析把握条件;培养学习演绎推理的兴趣,明确推理的 重要性;增强对归纳推理的认识和认同;通过实际运用因果联系,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公共参与: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遵循规则,正确进行下定义、进行划分 ; 分析具体判断活动,区分判断类型,科学运用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推 理训练;进行三段论的训练,深入理解三段论方法;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和素养;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求 因果联系的方法;运用实际事例比较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一.概念的含义:
1 .概念与属性:
(1)属性:
①事物总有许许多多的性质和关系。事物的性质和关系统称为属性。 ②事物的属性可分为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
本质属性:一事物成为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部规定性。
(2)概念: 概念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 【相关链接】
反映某一客观事物的概念不等于客观事物本身,它们之间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2 .概念的表达: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但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
①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例如:“母亲”和“妈妈”是不同的语词,但表达的是同一个概念;
②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例如:“先生”这个词既可以指“老师”,也可以指“尊 者”等; 如果不作区分,就容易引起概念混淆。
二、概念的基本特征:
1 .内涵与外延
(1)内涵:
①要知道一个概念究竟反映什么,就要弄清楚这个概念的内涵是什么。
②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 事物究竟“是什么”。
(2)外延:
①要知道一个概念究竟是在指“谁”,就要弄清楚这个概念的外延是什么。
②概念的外延: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
(3)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
2 .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
(1)相容关系:
依据所指范围相同部分的多少,概念外延的相容关系分为:全同关系、属种关系或种属关系、交叉关 系。
①全同关系:指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
②属种关系或种属关系:指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外延大的概念为属概念,外 延小的概念为种概念。
③交叉关系:指两个概念之间有而且只有一部分外延是相同的。
(2)不相容关系(全异关系):不相容关系可以进一步分为: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
①矛盾关系:指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该属概念的 外延。
②反对关系:指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该属概念的 外延。
三、明确内涵的方法——定义
1 .定义:
(1)含义:定义是从内涵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给一个概念下定义,就是用简明的语句揭示概念 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2)构成结构:被定义项 、定义联项 、定义项
(3)最基本、最常用的 方法:种差+属概念
2 .下一个正确定义的要求:
(1)首先,应该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正确地认识对象,把握其本质属性;
(2)其次,应该遵循必要的逻辑规则。
① 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否则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② 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否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
③ 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否定形式只是说明被定义项不是什么, 而没有揭示它究竟是什么。违反 这一逻辑规则,就会犯“否定定义”的逻辑错误。
④ 定义不能用比喻。否则,就会犯“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只是对被定义项作了生动形象说明,并没 有准确揭示本质属性。
四、明确外延的方法——划分
1 .划分:
(1)含义: 划分是从外延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
(2)方法:
依据一定的标准,把一个概念的外延分为几个小类。小类是大类的种,大类是小类的属。划分就 是把一个属分为几个种的逻辑方法。
(3)构成:由母项和子项两部分构成。
2 .作出正确的划分的要求
(1)必须充分了解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之间的客观关系;
(2)要遵循划分的逻辑规则:
①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否则,就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
②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否则,就会犯“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
③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否则,就会犯“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
3 .概念是变化发展的:
①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准确地把握概念,既要弄清概念的内涵,又要分清概念的外延。
②认识对象是变化发展的,反映认识对象的概念也会发生变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可能固定不变。
③同时,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对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理解也会越来越深刻和精确。
五、判断及其基本特征:
1 .判断含义: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2 .判断的基本特征:
(1)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
断定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肯定,二是否定。如果既不肯定什么,又不否定什么,就不是判断。
(2)判断有真假之分。
既然判断是对认识对象情况的断定,判断就有与认识对象实际情况是否符合的问题。
3 .检验判断正确与否的标准:社会实践
①判断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其正确与否要经受社会实践的检验。
②符合实际的判断就是真判断,不符合实际的判断就是假判断。
③有断定就会有真假,判断的这两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的。 六、判断的表达与类型:
1 .判断的表达——语句
(1)判断是通过语句表达的。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语言形式。
(2)不做断定、没有真假的语句并不表达判断。
(3)对于含义不明确的语句,我们需要依据语言的具体情况排除歧义,才能准确把握这些语句与其所表 达的判断之间的关系。
【知识拓展】:全面理解判断和语句的关系
(1)判断都要用语句表达,但并非所有的语句都表达判断。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一般不直接表达 判断。
(2)同一个判断可以用不同的语句表达。
(3)同一个语句可以表达不同的判断。
2 .判断的类型:依据判断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断,判断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
(1)简单判断:指直接由概念构成而不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 简单判断包括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
(2)复合判断: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叫作复合判断。复合判断包括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 断。
七、正确运用性质判断:
1 .性质判断(直言判断)的含义:
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这种断定是直接的,不附加任何条件。
2 .性质判断(直言判断)的结构: 量项、主项、联项、谓项
3 .性质判断(直言判断)的类型:
①根据判断的“质”分为: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
②根据判断的“量”分为:全称肯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特称肯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单称肯定判断、 单称否定判断
4 .准确运用性质判断应注意的问题:
①不能缺少主项和谓项,否则判断就不完整。
②避免主项与谓项配合不当,否则不能如实地反映事物的状况,容易造成误解。
③要准确地使用量项和联项,以保证判断的“质”和“量”都准确无误。
八、正确运用关系判断:
1 .关系判断的含义及组成
(1)含义: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
(2)组成:一般由关系者项、关系项、量项构成。
2 .关系判断的种类:根据“关系的性质”可分为:对称性关系和传递性关系。
九、复合判断及其种类
1 .复合判断的含义及其组成:
(1)含义:其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
(2)组成:复合判断由联结词和支判断两部分组成。
①组成复合判断的判断,称为支判断。 ②联结支判断的词项叫作联结词。
2 . 复合判断的种类:
根据断定情况的不同,复合判断分为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等多个种类。
十、正确运用联言判断:
1 .联言判断的含义: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
2 .联言判断的结构:组成联言判断的支判断叫作联言支。一个联言判断至少包含两个联言支。联言判 断的联结项有时可以省略。
3 .联言判断的真假判断:
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都(同时)存在的判断。因此,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 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也就是说,它要求各个联言支的断定都要与实际相符合。如果有一个联言 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
4 .正确运用联言判断的意义:
有助于人们将认识对象的多种情况综合起来进行考虑,多方面地分析和把握事物的情况,从而使思考 更加周密、判断更为恰当。
十一、正确运用选言判断:
1 .选言判断的含义:选言判断是断定对象可能情况的判断
2 .选言判断的组成:
3 .选言判断的种类 :
(1)相容选言判断:
①选言支所断定的情况可以同时并存。
②在日常语言中,“或者……或者 ……”可以用来表达相容选言判断。
(2)不相容选言判断:
①选言支所断定的情况只能有一种存在,不能有两种和两种以上的情况并存。
②在日常语言中,通常用“要么……要么 ……”来表达不相容选言判断。
4 .选言判断的真假判断 :
(1)相容选言的判断:
①一个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
②如果没有选言支是真的,这个选言判断就是假的。
(2)不相容选言的判断:
①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有且只有一个是真的。
②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言支是真的,或者没有选言支是真的,这个不相容选言判断就是假 的。
5 .选言判断的注意事项:
①要根据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确定应该使用相容还是不相容选言判断,不能误用;
②要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尽量把对象的可能情况都揭示出来,不要遗漏了有选择价值的可能情况。
6 .选言判断的意义:正确运用选言判断,不仅有助于我们准确地表达关于对象的各种可能的情况,而 且能够明确解决问题的范围和途径。
十二、正确运用假言判断
1 .假言判断的含义:假言判断是断定事物某情况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况存在(或不存在) 的条件的判断。假言判断又叫条件判断。
2 .假言判断的组成:
前件 后件 表示条件的判断叫做假言判断的前件, 表示依赖这一条件而成立的判断叫做假言判断的后件。
联结项 ①常用来联结前件与后件的词项,叫做假言判断的联结项。 ②举例:“如果…… 那么 ……”“ 只有…… 才 … …” “ …… 当且仅当 ……”等;
3 .假言判断的类型:
(1)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反映事物情况之间充分条件的判断。
①如果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必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充分条件。
②常用联结项:“若…… 则 ……”“如果……那么 ……”“ 只要……就 ……”等
(2)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反映事物之间必要条件关系的判断。
①必要条件是产生某种情况所不可缺少的条件。如果没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一定没有后一种事物
情况,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事物情况的必要条件。
②常用联结项:“只有……才 ……” “必须……才 ……”“不……就不 ……”“ 除非……才 ……”“没有…… 就没有 ……”等
(3)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①有了这种情况,必将产生某种情况,没有这种情况,必不产生某种情况。
②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是反映事物情况之间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是同时断定充分和必要两种 条件关系。
4 .假言判断的真假判断:
(1)假言判断既是反映事物情况之间条件关系的判断,它的真假就不取决与前件、后件本身的真假, 而取决与判断所揭示的事物情况之间条件关系能否成立。有时,如果前件和后件都是假的,但是事物情况 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条件关系,这样的判断仍然可以是真的。
(2)掌握假言判断前件和后件所揭示的事物情况之间的条件关系,是我们正确地运用假言判断的 前提。
支判断 联言 判断 相容 选言判断 不相容 选言判断 假言判断(条件判断)
P q P 并且 q P 或者 q 要么 P 要么 q 如果 p,那 么 q (p→q) 只有 p,才 q (p←q) 当且仅有 p,则 q
真 真 真 真 假 真 真 真
真 假 假 真 真 假 真 假
假 真 假 真 真 真 假 假
假 假 假 假 假 真 真 真
十三、推理的含义与种类:
1 .判断形成的两条途径
①是通过实践,直接对对象进行观察或调查,然后作出判断;
②是借助已有的判断,合乎逻辑地推出一个新的判断。(推理)
2 .推理的含义与结构:
(1)推理的含义:从一个或几个已有的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就是推理。
(2)推理结构:
①推理的组成要素:前提与结论
②推理结构:推理的结论是由前提推出来的,前提和结论之间就存在着一种逻辑联系方式,这种逻辑 联系方式叫作推理结构。
③形式逻辑的研究对象:推理结构。帮助人们识别什么样的推理结构是正确的,什么样的推理结构是 不正确的。
3 .推理的种类:
(1)依据对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的认识区分: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
(2)形式逻辑从前提与结论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的角度,将推理分为必然推理和或然推理。 演绎推理是必然推理,归纳推理(除完全归纳推理外)和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
十四、演绎推理的逻辑要义:
1 .正确进行演绎推理必备的条件:
(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演绎推理是前提蕴含结论的必然推理。要确保得到真实的结论, 演绎推理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
(1)作为推理根据的前提是真实的判断。如果前提虚假,由前提推出的结论就不能保证真实可靠。
(2)推理结构正确。如果推理结构不正确,也就是说,前提和结论的逻辑联系方式是错误的,那么, 尽管前提真实,也不能保证推出正确的结论。正确演绎推理结构是找不出“反例”的。
2 .掌握演绎推理方法的作用:
①形式逻辑研究演绎推理,是从推理结构方面揭示其前提与结论之间的必然联系,便于人们掌握 正确的演绎推理的方法。
②掌握演绎推理的方法,对人们保持思维的严密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十五、性质判断的换质推理 (换质法):
1 .换质推理的含义:它是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质”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即将肯定判断形 式转换为否定判断形式,将否定判断形式装换成肯定判断形式。)
2 .换质推理的具体推理方法:
①主项和量项不变,联项“是”改“不是” ,“不是”改为“是”;
②谓项改为与其相矛盾的概念。
3 .换质推理必须遵循的规则:
①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主项和量项。
②改变前提判断的质,即把肯定判断变为否定判断,把否定判断变为肯定判断。
③找出前提性质判断中与谓项相矛盾的概念,用它作为结论性质判断的谓项。
十六、性质判断的换位推理 (换位法)
1 .换位推理的含义:它是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
2 .性质判断主、谓项的周延性:
①一个性质判断如果断定了其主项或谓项所反映的全部对象,这个主项或谓项就是周延的。
②没有断定其主项或谓项所反映的全部对象,这个主项或谓项就是不周延的。
③主项和谓项位置的变化会引起其外延断定情况的变化。
3 .换位推理的具体推理方法:
①不改变联项。主项与谓项的位置互换。
②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不能周延。
4 .换位推理必须遵循的规则:
①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联项。前提判断是肯定的,换位后还是肯定的。前提判断是否定的, 换位后仍是否定的。
②将前提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互换。
③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周延。 【总结归纳】:
①全称肯定判断:不能直接进行换位,只能转换为特称肯定判断;
②特称否定判断:不能进行换位;
③全称否定判断、特称肯定判断:可以直接进行换位。
5 .换质、换位推理的使用与作用:
在思维活动中,我们可以将换质法和换位法结合起来运用,即进行换质位推理或换位质推理。正确地 运用这种推理结构,不仅可以起到变换语句形式或语气的作用,而且可以起到调整或强调认识重点的作用。
十七、三段论推理
1 .含义: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以两个已知的性质判断为前提,借助一个共同的项 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的推理。
2 .三段论推理的构成要件:
(1)大项、小项和中项:
①“大项”: 结论中的谓项;
②“小项”: 结论中的主项;
③“中项”: 结论中不出现而在前提中出现两次的那个项。
(2)大前提和小前提:
①大前提: 包含大项的前提; ②小前提:包含小项的前提。
(3)大项、小项和中项的关系:
三段论的大项和小项在前提中并没有直接发生联系,只是分别和中项有一定的关系,通过中项这 个媒介,大项和小项才有了一定的联系,构成了三段论的结论。
3 .三段论推理的一般性规则:
(1)一个形式结构正确的三段论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
在前提和结论中,大项、小项和中项必须分别出现两次。如果出现四个不同的项,结论就不能必 然得出。这种逻辑错误叫作“四概念”的错误。
(2)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违反这一规则,就会犯“中项不周延”的错误。
(3)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
结论不能扩大使用前提所给的概念的外延,否则,就会犯“大项不当扩大”或“小项不当扩大”的错 误。
(4)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结论为否定,当且仅当,前提中有一否定。
4 .三段论推理的意义:
凡是符合这些规则的三段论,其推理结构就是正确的;违反其中任何一个规则,其推理结构都是不正 确的。只有熟知其推理的规则,才能自觉地避免这类推理中的逻辑错误,进而揭露诡辩,维护真理。
第三框 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
十八、联言推理及其方法:联言推理是依据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1 .联言推理的合成式:
如果联言推理的前提分别断定了各个联言支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够断定由这些联言支所构成的联言 判断是真的。
2 .联言推理的分解式:
联言推理的前提断定联言判断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够断定这个联言判断的联言支是真的。
十九、选言推理及其方法:选言推理是依据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1 .相容选言推理的方法:
①否定肯定式:一个相容的选言判断,断定其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因此,一个相容的选言推 理的正确的推理结构,只能是否定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②由于相容的选言判断只断定其选言支至少有一个是真的,在进行相容的选言推理时,如果肯定了选 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不能必然地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相容选言推理没有“肯定 否定式”)
2 .不相容选言推理的方法:
①肯定否定式:如果肯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前提肯定→结论可以否定剩下的)
②否定肯定式:如果否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前提否定→结论可以肯定剩下的)
二十、假言推理及其方法:依据假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1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有前件必有后件,无前件未必没有后件)
(1)肯定前件式: 如果肯定了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后件。
(2)否定后件式: 如果否定了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前件。
【注 1】:(否定前件式)由否定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而在结论中否定后件的推理结构是错误的。 【注 2】:(肯定后件式)由肯定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而在结论中肯定前件的推理结构是错误的。 2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无前件必无后件、有前件未必有后件)
(1)否定前件式:如果否定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后件。 (2)肯定后件式:如果肯定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前件。
【注 1】: (肯定前件式)由肯定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而在结论中肯定后件的推理结构是错误的。 【注 2】: (否定后件式)由否定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而在结论中否定前件的推理结构是错误的。
3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有前件必有后件、无前件必无后件)
(1)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
前件真,后件就一定真;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
反过来看,后件真,前件就一定真;后件假,前件就一定假。
(2)它的规则是:
①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
②肯定后件就要肯定前件;
③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
④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
4 .运用假言推理的意义:
依据正确反映事物情况之间条件联系的假言判断进行假言推理,人们可以推断出新的情况,可以
预见事物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创造必要的前提。
5 .演绎推理的要求:演绎推理是必然推理,是从真前提保证推出真结论的推理。
这种“保证”是在遵循演绎推理的规则下得以实现的。演绎推理的规则是人们通过无数次的思维实践 而认识到的。违背演绎推理的规则就不能保证从真前提必然推出真结论。
【归纳】:假言推理的正确推理结构
肯定前件式 否定前件式 肯定后件式 否定后件式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 √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 √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 理 √ √ √ √
二十一、 归纳推理的含义:
1 .含义:
以个别性或特殊性知识为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结论的推理形式。
2 .类型:
(1)完全归纳推理:其前提遍及认识的全部对象
(2)不完全归纳推理:前提不涉及认识的全部对象,而只涉及其部分对象
3 .完全归纳推理的特点:
(1)完全归纳推理对某类认识对象中每个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都进行了考察,从而推出该类全 部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
(2)由于这种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具有保真关系,它不属于逻辑推理分类中的或然推理。
4 .不完全归纳推理:
(1)含义: 是根据某类认识对象中的部分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推出该类全部对象具有或不具 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推理。
(2)必要性:
①在实际生活中,由于有的认识对象太复杂,人的精力、能力和认识的条件有限,无法对它们中的每 个对象都进行考察,而且,在有些情况下,我们也没有必要对认识对象的每种情况都进行考察。
②思维具有能动性,人们可以通过考察其中的部分情况,往往也能得到一般性结论。
(3)特点: 由于它没有对前提中的每个对象情况都进行考察,就得出一般性结论,这种推理的前提
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不具有“保真”关系。
(4)逻辑错误: 只根据一两件事实材料就简单的得出一般性结论,还认为结论一定可靠,这样的不 完全归纳推理犯有“轻率概括”的错误。
二十二、归纳推理的方法
1 .完全归纳推理的方法(保证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真实可靠)
第一,断定个别对象情况的每个前提都是真实的; 第二,所涉及的认识对象,一个都不能遗漏。
2 .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方法(提高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可靠度)(★★★)
(1)考察和列举的对象越多,推理的可靠程度越高。因为考察的对象越多,遗漏反例的可能性越小。
(2)考察的范围越广,推理的可靠程度越高。因为考察范围越广,遗漏反例的可能性就越小。
(3)尽可能分析出认识对象与有关现象的因果关系:
①求同法——“异中求同”:如果被考察的现象 a 出现在多个场合中,而在这些场合中只有一个有关因素 A 是共同的,那么,这个共同因素 A 与被考察的现象 a 有因果联系。
②求异法——“同中求异”:如果被考察的现象 a 在第一场合出现,在第二场合中不出现,而在这两个场 合之间只有一点不同,即第一场合有某一因素 A,第二场合没有这个因素 A ,其他有关因素都是相同的, 那么,这个因素 A 与被考察的现象 a 有因果联系。
③共变法——“除不变求量变”:如果被考察现象 a 有某些变化,有一个因素 A 也随之发生一定的变化, 那么,这个相关因素 A 与被考察的现象 a 有因果联系。
④求同求异并用法——“两同一异”:如果在某一现象出现的几个场合中,只有一种共同的情况,在这一 现象不出现的另外几个场合中都没有这种情况,那么,这种情况可能就是这个现象出现的原因。
⑤剩余法:如果已知某一复杂现象产生的原因在某个特定范围内,又知道这个原因只是部分原因,那 么,其他原因可能是这一复杂现象产生的剩余原因。
【注】: 判明因果联系的方法所得的结论都是或然性的。在运用时,应当注意其合理性,努力提高结 论的可靠程度。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将提高结论的可靠程度。
【易混区分】: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的关系
归纳推理得到的一般规律并不一定正确,还需要由演绎推理来验证。所以,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归纳、 演绎、再归纳、再演绎,螺旋上升,使理论越来越发展。
二十三、类比推理的含义
1 .含义: 类比推理就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
同或相似的推理。
2 .类比推理的客观依据:
客观事物及其属性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事物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类比推理 的客观依据。
3 .类比与比较、比喻
(1)类比不同于比较:
类比要在比较的基础上得出新的结论,它是一种推理;
比较的目的在于认识两类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一种简单的认识方法。
(2)类比不同于比喻:
类比和比喻虽然都以比较为基础,但是,类比是把两种事物有同样的特征才放一起比较,是一种推理 形式,目的在于得出新知识;
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是把一事物比作事物,目的在于生动形象地描写或说明认识对象。
4 .类比推理的逻辑错误:
类比推理是将性质、特点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加以比较,从而引出结论的方法。不能仅 仅根据对象间表面上某些性质相同或相似,就推出它们在本质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否则, 就容易犯“机械 类比”的逻辑错误。
5 .类比推理的特点:
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由于事物属性之间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从两个或两类事物某些方面相同或 相似就推出它们在另外的地方也相同或相似,其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运用类比推理时,我们 应该注意提高其可靠程度。
二十四、类比推理的方法
1 .类比推理的方法:
(1)从思维方法的角度看:模拟方法是一种类比推理方法。
(2)从思维的角度说:类比推理既可以在对象的要素和结构之间进行类比,也可以在对象的功能之间 进行类比,还可以从导致事物某种功能的条件方面进行类比。
2 .提高类比推理可靠程度:(★★★)
(1)类比的根据越多越好。前提中确认对象的相同或相似属性越多, 意味着它们所属的类别可能越相 近,结论的可靠性越高。
(2)作为类比推理根据的相同属性越是接近本质属性,相同属性与推出属性之间的相关程度越高,结 论的可靠程度就越高。
(3)前提中确认的属性不应该有与结论相互排斥的属性(前提中确认的属性与结论属性相一致)。如 果类比的根据中出现了与推论相排斥的属性,那么,即使相同或相似属性再多,推理也必须放弃。
3 .类比推理的重要作用:
(1)类比推理在科学技术创新中具有前锋的作用。历史上, 许多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都是从类比推理 开始的。科学技术人员通过类比推理,开启思路,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
(2)在日常论证说理中,类比推理可以帮助我们创新性地解决他人思想上的困难,纠正他人认识中的 错误。 为了论证和说明某种事实或原理,人们往往需要寻找另一种与之相同或相似的,并且已经得到 承认的事实或原理,通过类比来使某种事实或原理得到论证和说明。
4 .综合运用逻辑推理:
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是不能保证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的推理。
但是,归纳推理在帮助人们发现认识对象的规律方面,类比推理在帮助人们获取新知识方面,都具有 自身的价值。
在实践中,人们总是将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结合在一起使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 不同推理类型的思维功能。
1 .(2022·海南·高考真题)当“如果沉迷于手机,学习成绩肯定会下降”为真,则下列逻辑判断必为假的是 ( )
A .没有沉迷于手机,学习成绩却下降了
B .没有沉迷于手机,学习成绩就不会下降 C .沉迷于手机,学习成绩却没下降
D .不是只有沉迷于手机,学习成绩才会下降
2 .(河北省 2023 届高三 5 月大联考政治试题)现代化指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中国式 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是有别 于西方建立在对非西方的战争、掠夺和控制基础上的现代化。战争是矛盾斗争表现的最高形式与最暴力手 段,狭义上的战争不包括冷战、冲突与摩擦。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和平”与“狭义上的战争”是反对关系
②“和平”与“狭义上的战争”是矛盾关系
③“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式现代化”是交叉关系
④“中国式现代化”与“现代化”是属种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 .(2023春·高二校考单元测试)抗“疫”需要医务工作者的努力,需要公安干警的努力,需要交通部门的努 力,也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所以, 抗“疫”需要医务工作者、公安干警、交通部门、广大人民群众的努 力。这一推理( )
①属于选言推理
②联言支是真的
③联言判断是真的
④实现了从肯定总体到突出重点的转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 .(2023·北京西城·统考二模)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辨识谬误、纠正错误,是逻辑思维的题中之义。 从逻辑思维规则的视角看,对逻辑错误分析正确的是( )
序 号 表达 错误分析
① 南沙 200 多个岛礁如同无数颗珍珠。 违背矛盾律
②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定义过宽
③ 有些青年不是发明家,有些青年是不知识分子,所以有些知识 分子是发明家。 两个否定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
④ 除非经常反思,否则生活是没有价值的。所以,只要经常反思, 生活就是有价值的。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中肯定前件而在 结论中否定后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 .(2023·福建·二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下列关于“民 主”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我国的基层民主从内容到形式都不同于西方国家”是关系判断
②“发展基层民主,要么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要么拓宽基层各类群体有序参与基层治 理渠道”是正确的选言判断
③“城乡群众可以有序参与的基层民主实践形式有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属于科学的划

④由“没有民主建设,就没有民主制度、民主程序和民主精神的携手并进、和谐发展”可推知“除非推进民主 建设,否则就没有民主制度、民主程序和民主精神的携手并进、和谐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 .(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一个自助餐厅因顾客浪费严重而效益不好,为了改善这一情况,餐厅规定: “凡是浪费食物者罚款 10 元!”结果生意一落千丈!后经人提点将售价提高 10 元,规定改为:“凡没有浪费食 物者奖励 10 元!”结果生意火爆且杜绝了浪费行为!下列选项中,与该案例使用了同一种思维方法的是( )
A.美国工程师斯潘赛在做雷达矩阵实验时发现口袋里的巧克力融化了,原来是雷达电波造成的,他由此想 到用雷达波加热食品,进而发明了微波炉
B .人们在使用吹尘机时经常被灰尘呛到,后来设计师将吹尘改为吸尘,完美地解决了问题 C .老师画一个圆,然后问:“这是什么?”有人说镜子,有人说是太阳,有人说是皮球
D .五颜六色的蝴蝶在草丛里面可以躲避天敌,科学家据此发明了用于战场伪装的迷彩服
7 .(2023·山东·高三专题练习)某校高三(3)班同学围绕“人生发展”召开主题班会,下列对同学们的见解 进行逻辑分析正确的是( )
序 号 见解 逻辑分析
① 不为未知的将来担忧,只为清楚的现在努力, 这是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
② 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的,我是中国人,我也是勤劳勇敢 的。 犯了“四概念”的错误
③ 无学习之浇灌,人生之树绝不会花蕾满枝。 可推出“人生之树花蕾满枝,必有学习之浇 溜”
④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们要做有准备的人! 这是一个不完全归纳推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 .(2023·重庆沙坪坝·重庆南开中学校考模拟预测)以下表述所对应的逻辑思维规则理解正确的是( )
表述 对应的逻辑思维规则
① 在民事主体中,“法人”与“自然人”的关系。 从概念的外延上看属于反对关系。
② 民事权利分为财产权、身份权、人格权。 该划分犯了“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
③ 如果 A 酒驾,那么A 会犯罪,A 没犯罪,所以,A 没酒驾。 该推理形式正确,属于或然推理。
④ 小何起诉某房地产开发商。 “起诉”是关系判断中的非对称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 .(2023·福建·二模)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一定在学习上持之以恒;一个学生只有保持一颗上进心,才能 在学习上持之以恒;一个学生如果没有梦想,就不可能保持一颗上进心。以上判断为真,下列推理正确的 是( )
①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一定是个有梦想的学生
②一个不能保持上进心的学生,不可能成绩优异
③一个有梦想的学生,一定能在学习上持之以恒
④一个学生时刻保持一颗上进心,一定成绩优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 .(2023·山东济南·山东省实验中学校考一模)右栏是对左栏四个判断的分析。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在长期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思想理论结晶, 是对现代化理论的重大丰富和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与现代化存在种属关系
B 中国式现代化不是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而是人类文 明新形态的一面旗帜。 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定义犯了“比喻定义” 和“标准不一”的错误。
C 东部地区要实现现代化,西部地区也要实现现代化,所以中 国式现代化是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正确运用了演绎推理方法,其前提和结 论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
D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超 越西方现代化理论的现代化。 “超越”关系是反对称关系
A .A B .B C .C D .D
11 .(2022 春·高二单元测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甲要举办课外兴趣小组聚会, 甲对乙说:“如果我请你,你一定要来。”对丙说:“只有我请你,你才来。”对丁 说:“如果我请你,你就来; 而且只有我请你,你才来。”事后, 甲邀请了丙, 而乙和丁都来了。
乙、丙、丁应该来还是不应该来 为什么
12 .(2023春·高二校考单元测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小男孩问爸爸:“是不是做父亲的总比做儿子的知道得多?”爸爸回答:“ 当然啦!”小男孩问:“ 电灯 是谁发明的?”爸爸:“是爱迪生。”小男孩又问:“那爱迪生的爸爸怎么没有发明电灯?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向法军进行猛烈进攻,法军为了避开德军锐气,积蓄力量,巧施隐身术, 躲藏了起来,德军一时失去了攻击目标。德军指挥官下令侦察敌情。一天,德军一名军官用望远镜搜索法 军阵地时,突然发现前方阵地下慢慢地爬出了一只名贵的波斯猫,懒洋洋地躺在那里晒太阳。于是德军军 官根据波斯猫的出入地判断出前方阵地必有法军指挥所。
(1)什么是三段论?材料一中小男孩的问题为什么难住了爸爸?正确进行三段论推理的一般性规则有哪些?
(2)材料二中德军军官是如何运用逻辑知识推理出法军指挥所所在地的?写出其推理过程。
参考答案:
1 .C
【详解】“如果沉迷于手机,学习成绩肯定会下降”为真,这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其有效式是肯定前件式和 否定后件式。肯定前件式即前件真,则后件必真,有前必有后。否定后件式即后件假,则前件必假,无后 必无前。AB:沉迷于手机,是学习成绩肯定会下降的充分条件,不是必要条件。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 真值表,无前未必无后。因此, ”没有沉迷于手机”,“学习成绩可能下降了,也可能不会下降”。因此这两个 选项的判断可能为真,不能判断必为假,AB 排除。C: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值表,如果前件真,后 件假,则判断一定为假。沉迷于手机,学习成绩却没下降,该选项前件真,后件假,因此该判断一定为假, C 符合题意。D:沉迷于手机,是学习成绩肯定会下降的充分条件,不是必要条件,所以不是只有沉迷于手 机,学习成绩才会下降,该选项可以为真,D 排除。故本题选 C。
2 .A
【详解】①②:反对关系是指在对立的两种情况之外,还存在其他情况。战争是矛盾斗争表现的最高形式 与最暴力手段,狭义上的战争不包括冷战、冲突与摩擦,①表述正确,②表述错误。③: 中国式现代化”与 “西方式现代化”有着现代化的共性,存在部分外延是相同的,属于交叉关系,③表述正确。④: 中国式现 代化”与“现代化”是种属关系,不是属种关系,④表述错误。故本题选 A。
3 .C
【详解】①:抗“疫”需要医务工作者的努力,需要公安干警的努力,需要交通部门的努力,这一推理属于联 言推理,而不是选言推理,①错误。②③:抗“疫”需要医务工作者的努力,需要公安干警的努力,需要交通 部门的努力,也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所以, 抗“疫”需要医务工作者、公安干警、交通部门、广大人民 群众的努力。这一推理联言支是真的,联言判断是真的,②③正确。④:材料中的推理是从个别情况推理 出总体情况,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 C。
4 .A
【详解】①: 200 多个”与“无数”相矛盾,该判断违反了矛盾律,①正确。②: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犯了“比 喻定义”而非“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②错误。③: 有些青年不是发明家,有些青年不是知识分子,所以有 些知识分子是发明家”明显是由两个否定前提得出结论,犯了“两个否定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的逻辑错误, ③正确。④: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正确推理结构只有肯定前件而在结论中肯定后件和否定后件而在结论中 否定前件两种,“除非经常反思,否则生活是没有价值的”可以转换为“如果不经常反思,生活就是没有价值 的”,由该前提推出“只要经常反思,生活就是有价值的”,这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前件而在结论中否 定后件的错误推理结构,可见,该推理的错误并非肯定前件而在结论中否定后件而是否定前件而在结论中 否定后件,④排除。故本题选 A。
5 .B
【详解】①: 我国的基层民主从内容到形式都不同于西方国家”表述了我国的基层民主和西方国家的关系, 属于关系判断,①正确。②: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和拓宽基层各类群体有序参与基层 治理渠道是可以同时存在的,为相容的选言判断,不属于不相容的选言判断,②错误。③:城乡群众可以 有序参与的基层民主实践形式除了有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还有民主协商,该划分 犯了“划分不全”的错误,③错误。④:由“没有民主建设,就没有民主制度、民主程序和民主精神的携手并 进、和谐发展”可知,民主建设是民主制度、民主程序和民主精神的携手并进、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 “除非 推进民主建设,否则就没有民主制度、民主程序和民主精神的携手并进、和谐发展”与题干的意思一致,④ 正确。故本题选 B。
6 .B
【详解】将“凡是浪费食物者罚款 10 元!”改为:“凡没有浪费食物者奖励 10 元!”结果生意火爆且杜绝了浪费 行为。这是运用逆向思维。A:用雷达波加热食品是联想思维,A 不合题意。B :由罚款到奖励是逆向思维, 由吹尘机到吸尘器也是逆向思维,B 符合题意。C:对圆的不同回答是发散思维,C 不合题意。D:根据蝴 蝶在草丛中可以躲避天敌,科学家发明迷彩服是类比推理中的模拟方法,D 不合题意。故本题选 B。
7 .C
【详解】①: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组成联言判断的支判断叫作联言支。不为 未知的将来担忧,只为清楚的现在努力,这是一个联言判断,不是选言判断,①错误。②:中国人民是勤 劳勇敢的,我是中国人,我也是勤劳勇敢的。“中国人”这个概念在大前提中指的是总体,在小前提中指的是 个体。它们不是同一个概念,犯了“四概念”的错误,②正确。③:无学习之浇灌,人生之树绝不会花蕾满枝。 “学习之浇灌”是“花蕾满枝”的必要条件,根据肯定后件必然肯定前件的推理规则,可推出“人生之树花蕾满 枝,必有学习之浇溜”,③正确。④: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们要做有准备的人!这是演绎推理,从 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不是一个不完全归纳推理,④错误。故本题选 C。
8 .B
【详解】①:民事主体包含了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纽织。因此,法人与自然人之间为反对关系,①正确; ②:民事权利划分为财产权和人身权。身份权和人格权属于人身权。因此,②犯了越级划分的错误;③:
该推理形式正确,属于演绎推理,是必然推理,故排除③;④:小何起诉某房地产开发商,开发商有可能 起诉小何,也有可能不起诉小何,属于非对称关系,④正确。故本题选 B。
9 .A
【详解】纯假言推理,亦称假言连锁推理,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假言判断作为前提,其中后一个前提的 前件与前一个前提的后件相同,一个假言判断作为结论的演绎推理。有充分条件假言连锁推理、必要条件
假言连锁推理、混合条件假言连锁推理。本题可使用必要条件假言连锁推理,即完全以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为前提。公式:只有 p,才 q;只有 q,才 r;所以,只有 p,才r。先对题干中的假言判断进行逻辑转换:“一 个成绩优异的学生,一定在学习上持之以恒”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转换为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Ⅰ) 只有在 学习上持之以恒,才能成绩优异”;(Ⅱ) 只有保持一颗上进心,才能在学习上持之以恒”是必要条件假言判 断;“一个学生如果没有梦想,就不可能保持一颗上进心”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转换为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Ⅲ) 只有有梦想的学生,才能保持一颗上进心”。①:由(Ⅲ)(Ⅱ)(Ⅰ),根据必要条件假言连锁推理公 式,可推出“只有有梦想的学生,才能成绩优异”,选项“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一定是个有梦想的学生”,肯 定后件,也肯定前件,符合“肯定后件就要肯定前件”的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规则,①正确。②:由(Ⅱ)(Ⅰ), 根据必要条件假言连锁推理公式,可推出“只有保持一颗上进心,才能成绩优异”,选项“一个不能保持上进 心的学生,不可能成绩优异”,否定前件,也否定后件,符合“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的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规则,②正确。③:由(Ⅲ)(Ⅱ),根据必要条件假言连锁推理公式,可推出“只有有梦想的学生,才能在 学习上持之以恒”,选项“一个有梦想的学生,一定能在学习上持之以恒”,肯定前件,也肯定了后件,违背 了“肯定前件不能断定后件”的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规则,③错误。④:由(Ⅱ)(Ⅰ),根据必要条件假言连锁推 理公式,可推出“只有保持一颗上进心,才能成绩优异”,选项“一个学生时刻保持一颗上进心,一定成绩优 异”,肯定前件,也肯定了后件,违背了“肯定前件不能断定后件”的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规则,④错误。故本 题选 A。
10 .D
【详解】A:中国式现代化与现代化是属种,而不是存在种属关系,A 错误。B:该选项犯了“比喻定义”的 错误,没有犯“标准不一”的错误,B 错误。C:该选项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推理,其前提和结论是或然的联系, C 错误。D:该选项分析正确,D 入选。故本题选 D。
11 .甲对乙讲的话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如果乙受到邀请就应该来。现在乙没有受到邀请, 乙可以来也可以 不来。甲对丙讲的话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如果丙没有受到邀请就不应该来。现在丙受到邀请,丙可以来也 可以不来。甲对丁讲的话是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如果丁受到邀请就应该来,如果丁没有受到邀请就不应 该来。现在丁没有受到邀请,所以不应该来。
【分析】背景素材:甲要举办课外兴趣小组聚会,邀请乙丙 考点考查:假言判断的相关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需要调用假言判断的有关知识,从原因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甲对乙说:“如果我请你,你一定要来。”→可联系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关键词②:对丙说:“只有我请你,你才来。”→可联系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关键词③:对丁说:“如果我请你,你就来;而且只有我请你,你才来。”→可联系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信息相结合。
12 .(1)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以两个已知的性质判断为前提,借助一个共同的项推出一 个新的性质判断的推理。演绎推理前提必须真实,推理结构必须正确。爸爸推理的前提——做父亲的总比 做儿子的知道得多——是错误的,所以推理的结论就不能保证是真判断。正确进行三段论推理的一般规则 有:①一个形式结构正确的三段论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否则就会犯“四概念”的错误;②中项在前提中至少 周延一次,否则就会犯“中项不周延”的错误;③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否则就会犯“大项不 当扩大”或“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④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结论为否定,当且仅当,前提中 有一否定。
(2)德军军官两次运用了“三段论推理”。第一步:凡有名贵波斯猫的法军阵地就有法军高级指挥官,前方阵 地有名贵的波斯猫,所以,前方阵地有法军高级指挥官。第二步:凡有法军高级指挥官就有法军高级指挥 所,前方阵地有法军高级指挥官,所以,前方阵地有法军高级指挥所。
【分析】背景素材:三段论推理应用案例 考点考查:三段论推理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需要调用“三段论”的有关知识,分析“小男孩的问题为什么难住了爸爸、三段论推理的一般性规则”。回 答本题,一是联系教材知识找观点,二是根据材料呈现的事实,分清逻辑关系。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小男孩问爸爸:“是不是做父亲的总比做儿子的知道得多?”爸爸回答:“当然啦! → 可联系术 业有专攻,爸爸不一定比儿子知道得多,爸爸推理的前提是错误的 → 推理的结论就不能保证是真判断。
设问关键词②:三段论推理的一般性规则 → 根据教材总结直接回答:①一个形式结构正确的三段论只能 有三个不同的项,否则就会犯“四概念”的错误;②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否则就会犯“中项不周延”的 错误;③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否则就会犯“大项不当扩大”或“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④两 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结论为否定,当且仅当,前提中有一否定。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信息相结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需要调用“三段论推理”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运用逻辑知识推理出法军指挥所所在地的”。回答本题, 一是联系教材知识找观点,二是根据材料呈现的事实,分清逻辑关系。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前方阵地下慢慢地爬出了一只名贵的波斯猫 → 其三段论推过程为:凡有名贵波斯猫的法军阵 地就有法军高级指挥官,前方阵地有名贵的波斯猫,所以,前方阵地有法军高级指挥官。
关键词②:德军军官根据波斯猫的出入地判断出前方阵地必有法军指挥所 →其三段论推过程为:凡有法军 高级指挥官就有法军高级指挥所,前方阵地有法军高级指挥官,所以,前方阵地有法军高级指挥所。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信息相结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