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宝安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宝安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题(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三年级(下)期中科学试卷
一、科学概念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2分)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可能是静止不动、   和滚动的其中一种。
2.(2分)按照运动路线,物体的运动可分为    运动和曲线运动。
3.(2分)在相同的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距离越远,说明物体运动的越    (选填“快”或“慢”)。
4.(2分)运动相同的距离,用时    ,说明物体运动快。(选填“多”或“少”)
5.(2分)蚕的身体两侧有小黑点,这是它的    结构。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
6.(1分)在物体不同位置贴上圆点,圆点的运动形式都是相同的。   
7.(1分)物体运动的快慢只与运动的时间有关。   
8.(1分)在抵达终点之前,我们的“过山车”是不能冲出轨道的。    
9.(1分)桑叶洗干净后就可以给蚕宝宝吃。    
10.(1分)青蛙的卵虽然没有硬壳,但是有一层膜可以保护蛙卵。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5分)
11.(15分)周末,小安和小文两家人一起到深圳野生动物园参观。
(1)下地铁后,小安妈妈打开了地图软件搜索动物园的位置。如图所示,动物园售票处在西丽地铁站的    。
A.西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北方向
(2)小安妈妈打算根据地图显示的路线走路到动物园的售票处。由图示可知,这段路程的运动路线是由    组成的。
A.两段曲线和一段直线
B.一段曲线和两段直线
C.三段直线
(3)前往动物园时,小安一群人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小文相对于    是运动的。
A.小安
B.小文妈妈
C.小安爸爸
(4)小安发现路边的树枝被风吹得左右摆动,观察树枝的运动方式,小安如果要画出树枝的运动轨迹,其运动轨迹应该是    。
A.B.C.
(5)观察路上车行驶的运动方式,小文在行驶的轮子上标记了圆点,她可以发现圆点的运动方式是    。
A.滚动
B.转动
C.摆动
(6)此时经过儿童乐园,小文看到小朋友们在滑滑梯,他们在滑梯上的运动是    。
A.静止不动
B.滚动
C.滑动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5分)
12.(20分)此时,小安回忆起科学课上不少实验都与斜坡有关。
(1)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小安的实验目的是    。
A.探究不同坡度的斜面对物体运动方式的影响
B.探究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
C.探究不同坡度的斜面对物体运动快慢的影响
(2)在观察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时,小安需要注意    。
A.每次要将物体放在斜面上端的同一位置
B.不用重复实验,只需要仔细观察进行一次实验
C.物体要轻轻地放,也可以用力推动
(3)小安在两条一样长的斜坡轨道上比较不同大小的球运动的快慢,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条轨道只要长度一样就可以,材料可以不同
B.两条轨道的坡度需保持相同
C.记录时间时要多测量几次
(4)在这两条一样长的轨道上比较小球的快慢时,小安可以用    记录小球运动的时间。
A.软尺
B.秒表
C.温度计
(5)小安测量得到小球三次运动时间的数据分别是3秒、4秒和5秒,因此,小球三次数据的中位数是    。
A.3秒
B.4秒
C.5秒
(6)(接上题)实验结果显示大球的运动时间为10秒,因此小安判断小球比大球的运动得快。这是利用了    的原理。
A.物体运动相同时间比较距离,距离越长,运动越快
B.物体运动相同距离比较时间,时间越长,运动越快
C.物体运动相同距离比较时间,时间越短,运动越快
(7)小安利用六棱柱和八棱柱重复轨道实验。将六棱柱和八棱柱放在轨道顶端后,小安同时松手让物体自由滚落。经过三秒后,小安拍得两个物体的运动位置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    。
A.六棱柱运动得较快
B.八棱柱运动得较快
C.两个物体运动得一样快
(8)到达动物园后,小安妈妈发现出发时,前1公里行走了6分钟,最后1公里行走了8分钟。由此可知,小安一群人的运动速度是    。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匀速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5分)
13.(20分)动物园的桑蚕馆正在举办“快乐养蚕季,奇妙丝绸路”活动。
(1)入馆参观的每一位游客可以领取一些蚕卵回家养殖。小安一家应该选择    的蚕卵,原因是这种蚕卵已经成熟,即将孵化出蚁蚕。
A.白色
B.黑色
C.黄色
(2)观察蚕的外形,小安会发现    。
A.蚕的身体分为头、胸、腹和尾四个部分,没有体节
B.蚕的身体分为头、胸和腹三个部分,有体节
C.蚕的身体分为头、胸和腹三个部分,没有体节
(3)鸡与蚕一样,都属于卵生动物。下列有关“观察鸡卵的结构”叙述,错误的是    。
A.卵壳具有保护卵的作用
B.气室是为卵的孵化提供营养物质
C.卵白是用来供给水分和营养物质
(4)自然界中动物的卵多种多样,小安将鱼、蛙、蚂蚁的卵分成一类,鸡、蛇、龟的卵分成另一类,他的分类依据是    。
A.大小
B.是否光滑
C.有无硬壳
(5)小安发现桑蚕馆中有些蚕身体颜色暗淡,并且如右下图所示抬起前半部身体,一动不动,这是    之前的状态,称作“眠”。
A.即将吐丝
B.即将蜕皮
C.即将结茧
(6)在饲养蚕的过程中,蚕会有很多特殊的行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蚕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前一共蜕3次皮
B.蚕的蜕皮顺序一定是先从背部开始,最后皮从尾部脱落
C.蚕蜕皮的原因是蚕身体长大了,外面的皮紧了,必须蜕掉才能长得更大
(7)通过阅读资料,小安发现桑蚕馆会为即将结茧的蚕提供专门的“结茧房”。下列描述符合“结茧房”特征的是    。
A.干净、气味清新的盒子中铺有一些细碎的、幼嫩的桑叶
B.干净、气味清新的盒子中铺有大量完整的、成熟的桑叶
C.干净的盒子里没有桑叶,并且用纸板分割出很多小格子
(8)在“结茧房”中,小安看到了一颗颗茧缠绕包围着很多蚕丝。蚕蛹会被茧包裹着,是因为茧的主要作用是    。
A.呼吸
B.变成蚕蛾
C.保护蚕蛹
四、探究实践题。(每空2分,共30分)
14.(16分)回家后,小安和小文打算用积木制作一个过山车,他们在制作的过程中有以下思考。
(1)制作“过山车”轨道的过程中,需要经历五个阶段,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①评价与改善
②制作样品
③画设计图
④明确实际需求
⑤初步构思
A.③②⑤①④
B.②⑤④③①
C.④⑤③②①
(2)小安和小文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过山车轨道设计图,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
A.图中过山车的起点太低了,小球不能到达终点
B.图中过山车缺少曲线轨道
C.过山车的AB段过于陡峭,小球可能会脱离轨道
(3)请你根据设计图进行猜测,过山车到达轨道终点后,在未做任何干预的情况下,小球将会做    。
A.直线运动
B.曲线运动
C.停止不动
(4)改进后的过山车轨道,小安要测量过山车轨道的长度是否符合预期要求,他应该选用    测量。(选填“秒表”或“软尺”)。
(5)小安和小文用秒表测量了乒乓球和玻璃球在过山车上运行完全程所需要的时间,如下表所示:
小球名称 在过山车上运行完全程所需要的时间/秒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选择的时间
乒乓球 18 18 19 △
玻璃球 16 14 15 15
表格中的“△”处应该填写数据    较合理。
(6)由表格可知,   (选填“乒乓球”或“玻璃球”)运动速度比较快,判断依据是乒乓球和玻璃球运动的    相同,乒乓球用的时间较长,所以其运动速度较    。
四、探究实践题。(每空2分,共30分)
15.(14分)小安看《加油向未来》节目,对“无壳孵化小鸡”非常感兴趣。于是,小安对鸡蛋的结构进行了观察。
(1)实验时,小安用放大镜观察鸡蛋,发现    。
A.鸡蛋表面光滑,但有很多小孔
B.鸡蛋表面粗糙,且没有小孔
C.鸡蛋表面粗糙,且有很多小孔
(2)小安发现在蛋黄上有一个白点,它叫    ,将来会孵化成小鸡,卵黄的作用是    ,气室的作用是    ,卵壳的作用是    。
A.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B.坚硬,对卵起保护作用
C.提供胚胎呼吸需要的氧气
(3)不同动物的卵结构不一定相同,下列动物的卵,像鸡卵这样有硬质壳的是    。
A.鱼卵和蛇卵
B.鸽子卵和龟卵
C.蛙卵和蚂蚁卵
(4)小安查找资料了解到,无壳孵化小鸡的过程中,科学家会将鸡蛋倒入无菌的保鲜膜上,并且用透气保鲜膜“环抱”着种蛋,被杯口托起,形成与真实蛋壳相同的立体结构和弧度。从而说明蛋壳的作用是    。
A.保护小鸡不被细菌感染
B.创造透气的环境,让孵化中的小鸡可以呼吸
C.以上两个选项都是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三年级(下)期中科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科学概念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解答】物体有移动、滑动、转转、滚动、振动和摆动等运动方式。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物体在斜面上有滑动和滚动两种运动方式,同时也有可能是静止。
故答案为:滑动。
2.【解答】物体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根据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路线是一条直线的运动,叫做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路线是一条曲线的运动,称为曲线运动。
故答案为:直线。
3.【解答】速度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移动的距离。在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距离越远,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
故答案为:快。
4.【解答】速度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移动的距离。运动相同的距离,用时少,说明物体运动快。
故答案为:少。
5.【解答】蚕宝宝身体两侧的小黑点是器官与外界联系的通道,称为“气门”,又称“气孔”,属于蚕的呼吸器官。
故答案为:呼吸。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
6.【解答】在物体不同位置贴上圆点,圆点的运动形式是不一定相同。
故答案为:×。
7.【解答】根据物体运动快慢的因素可知,物体运动的快慢与时间有关,物体运动的快慢与距离也有关。
故答案为:×。
8.【解答】在建造过山车前应该先根据材料和实际进行设计,轨道的总长应在两米以上,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在抵达终点之前,我们的“过山车”是不能冲出轨道的。
故答案为:√。
9.【解答】小蚕从蚕卵中孵化出来时,身体的颜色是褐色或黑褐色的,像蚂蚁一样,因此又叫做蚁蚕。蚕最喜欢吃的是植物的叶,尤其是桑叶。为了让蚕吃饱吃好,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不能有水。
故答案为:×。
10.【解答】不同动物的卵有不同的特征,根据卵外是否有硬壳分为有硬壳和无硬壳。青蛙的卵没有硬壳,但是有一层膜可以保护蛙卵。题干正确。
故答案为:√。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5分)
11.【解答】(1)根据对方向的判断方法的认识:地图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观察图示发现,动物园售票处在西丽地铁站的西南方向。故选A。
(2)根据题图显示,小安妈妈打算根据地图显示的路线走路到动物园的售票处,这段路程的运动路线是由三段直线组成的。故选C。
(3)前往动物园时,小安一群人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小文相对于小安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所以小文相对于小安是运动的。故选A。
(4)小安发现路边的树枝被风吹得左右摆动,观察树枝的运动方式,小安如果要画出树枝的运动轨迹,根据实际情形分析可知,其运动轨迹应该是摆动。故选B。
(5)观察路上车行驶的运动方式,小文在行驶的轮子上标记了圆点,圆点是随着车轮转动并不断向前移动,可以发现圆点的运动方式是滚动。故选A。
(6)经过儿童乐园,小文看到小朋友们在滑滑梯,他们在滑梯上的运动是滑动。故选C。
故答案为:
(1)A。
(2)C。
(3)A。
(4)B。
(5)A。
(6)C。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5分)
12.【解答】(1)根据对比实验的基本要求,对比实验中控制的变量只有一个,其他条件完全相同。从图中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看出,不同的条件是斜面上放置的物体形不同,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由此判断小安的实验目的是:探究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
(2)A.根据对比实验的基本要求,该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物体形状,每次要将物体放在斜面上端的位置不能改变,故A正确;
B.为了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一定要采用重复实验方法,故B错误;
C.物体要轻轻地放,不可以用力推动,故C错误;
(3)A.小安在两条一样长的斜坡轨道上比较不同大小的球运动的快慢,变量是球的大小,其他条件必须完全相同,两条轨道长度一样,材料也必须相同,故A错误;
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实验改变的是球的大小,两条轨道的坡度必须保持相同,故B正确;
C.记录时间时要多测量几次,避免偶然性,故C正确;
(4)秒表是记录时间的仪器,软尺是测量长度的工具,温度计是测量温度高低的工具。在这两条一样长的轨道上比较小球的快慢时,小安可以用秒表记录小球运动的时间。
(5)该实验采用的是重复试验的方法,通过求平均数或中位数来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小安测量得到小球三次运动时间的数据分别是3秒、4秒和5秒,因此,小球三次数据的中位数是4秒。
(6)小安测量得到小球三次运动时间是4秒,实验结果显示大球的运动时间为10秒,因此小安判断小球比大球的运动得快。这是利用了“物体运动相同距离比较时间,时间越短,运动越快”的原理。
(7)小安利用六棱柱和八棱柱重复轨道实验,将六棱柱和八棱柱放在轨道顶端后,小安同时松手让物体自由滚落。经过三秒后,小安拍得两个物体的运动位置如图所示,可以判断六棱柱运动的距离短,运动速度较慢。八棱柱运动距离较长,运动速度较快。
(8)比较速度快慢,相同的距离比时间,用时短,速度快,用时长,速度慢;相同的时间比距离,距离长,速度快,距离短速度慢。图中小安妈妈发现出发时,前1公里行走了6分钟,最后1公里行走了8分钟。由此可知,小安一群人的运动速度是先快后慢。
故答案为:(1)B。
(2)A。
(3)A。
(4)B。
(5)B。
(6)C。
(7)B。
(8)A。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5分)
13.【解答】(1)刚产下的蚕卵,颜色一般是淡黄色的。一两天后,它会变成浅褐色,后面颜色还会继续变深,即将孵化的蚕卵是紫黑色的。因此,小安一家应该选择黑色的蚕卵,因为黑色的蚕卵已经成熟,即将孵化出蚁蚕。
(2)蚕属于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三对足,蚕的身体有体节。。
(3)A.鸡卵有坚硬的卵壳,卵壳具有保护卵的作用,故A正确;
B.气室是为卵的孵化提供新鲜的氧气,不是提供营养物质,故B错误;
C.卵白是用来为胚盘的发育供给水分和营养物质,故C正确;
(4)自然界中动物的卵多种多样,有的卵有硬壳,有的卵没有硬壳。小安将鱼、蛙、蚂蚁的卵分成一类,鸡、蛇、龟的卵分成另一类,他的分类依据是有无硬壳。鱼、蛙、蚂蚁的卵没有硬壳,鸡、蛇、龟的卵都有硬壳。
(5)蚕在生长过程中,会蜕皮,蚕在蜕皮之前,不吃食物,头胸部昂起,不再运动,好像睡着一样,这样的现象叫做“眠”。小安发现桑蚕馆中有些蚕身体颜色暗淡,并且抬起前半部身体,一动不动,这是即将蜕皮之前的状态。
(6)A.蚕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前一共蜕4次皮,而不是3次,故A错误;
B.蚕的蜕皮顺序一定是先从头部开始,最后皮从尾部脱落,故B错误;
C.蚕蜕皮的原因是蚕身体长大了,外面的皮不会随着身体生长,皮紧了限制蚕的长大,必须蜕掉才能长得更大,故C正确;
(7)A.蚕结茧时,不需要继续进食,不需要在干净、气味清新的盒子中铺细碎的、幼嫩的桑叶,或完整的、成熟的桑叶。用纸板分割出很多小格子,利于蚕抽丝结茧。故C选项正确。
(8)在“结茧房”中,蚕蛹会被茧包裹着,是因为茧的主要作用是保护蚕蛹。因为蚕蛹是不吃不喝不动的,如果没有蚕茧的防护,就很容易被其他动物伤害。
故答案为:(1)B。
(2)B。
(3)B。
(4)C。
(5)B。
(6)C。
(7)C。
(8)C。
四、探究实践题。(每空2分,共30分)
14.【解答】(1)制作“过山车”一般都要经过明确任务、设计方案、加工制作、测试评价、改进完善这五个阶段,下列工作步骤排序正确的是:④明确实际需求;⑤初步构思;③画设计图;②制作样品;①评价与改善。
(2)小安和小文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过山车轨道设计图,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C。
A.从下列所示的过山车轨道设计图可看出,图中过山车的起点很高,而不是太低,故A错误;
B.图中过山车既有直线轨道,也有曲线轨道,故B错误;
C.从所示的过山车轨道设计图可以看出,过山车的AB段过于陡峭,小球可能会脱离轨道,故C正确;
(3)根据所示的过山车轨道设计图可以看出,该轨道有曲线轨道和直线轨道,而且起点较高,直线轨道坡度较大,因此小球经过过山车到达轨道终点后,在未做任何干预的情况下,小球将会做曲线运动。
(4)小安要测量过山车轨道的长度是否符合预期要求,他应该选用软尺测量,秒表是记录时间的工具,不能用来测量轨道长度。
(5)小安和小文用秒表测量了乒乓球和玻璃球在过山车上运行完全程所需要的时间,而且进行重复实验,测量数据应该取平均值或出现频率最高的数值。乒乓球在过山车上运行完全程所需要的时间分别是18秒、18秒、19秒,因此,乒乓球运行时间应该选择数据18秒较合理。
(6)由表格可知,玻璃球运动速度比较快,判断依据是相同的距离比时间,用时越短,速度越快;用时越长,速度越慢。乒乓球和玻璃球运动的路程相同,乒乓球用的时间较长,所以其运动速度较慢。
故答案为:(1)C。
(2)C。
(3)B。
(4)软尺。
(5)18。
(6)玻璃球;路程;慢。
四、探究实践题。(每空2分,共30分)
15.【解答】(1)用放大镜观察蛋壳,可以看到蛋壳表面粗糙,有许许多多极细微的小孔。
(2)鸡蛋由卵壳、卵膜、卵白、气室、卵黄等部分组成。鸡蛋黄上有一个小白点叫做胚盘,小鸡就是由这个小白点发育成的。卵黄的作用是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气室的作用是提供胚胎呼吸需要的氧气,卵壳的作用是坚硬,对卵起保护作用。
(3)不同动物的卵结构不一定相同,有的卵有硬壳,有的动物的卵没有硬壳。下列动物的卵,像鸡卵这样有硬质壳的是鸽子卵、龟卵和蛇卵,鱼卵、蛙卵和蚂蚁卵都没有硬壳。
(4)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在无壳孵化小鸡的过程中,科学家会将无壳鸡蛋倒入无菌的保鲜膜上,并且用透气保鲜膜“环抱”着种蛋,被杯口托起,形成与真实蛋壳相同的立体结构和弧度。从而说明蛋壳的作用是保护小鸡不被细菌感染,并创造透气的环境,让孵化中的小鸡可以呼吸。
故答案为:(1)C。
(2)B。
(3)B。
(4)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