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10:法治建设模块-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专题复习实用课件(42 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板块10:法治建设模块-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专题复习实用课件(42 张ppt)

资源简介

(共42张PPT)
中考道德与法治
二轮复习
法治建设模块
(法律、法治、宪法、权利与义务)
法治教育
思维导图
认识法律
依法治国
法律与生活
宪法至上
法治道路
法治政府
厉行法治
依法办事
法治精神
权利义务
依法办事
自由平等
公平正义
法治建设模块 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主题:1.法律
主题:3.公民权利和义务
主题:5.法治
主题:2.宪法
主题:4.法治
知识图表
回顾知识
法治建设
法律
法治
宪法
权利与义务
认识法律 历史 原始社会——习惯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国家产生——法律;现代国家——法治——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标志
含义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特征 ①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主题一:法律
认识法律:
法律作用 规范作用 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
保护作用 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主题一:法律
法律作用:
未成年特殊保护 为什么 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
专门法律 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六道防线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
自我保护 未成年人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主题一:法律
未成年人特殊保护
中考真题再现
1.【2022广西】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明确规定,禁止广场舞噪声扰民,如果经劝阻、调解和处理未能制止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这一规定说明( )
①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②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③违反法律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④法律可以杜绝一切违法犯罪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 【2022昆明】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这是法律区别于其他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下列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A. 学校严肃批评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并给予纪律处分
B. 乘客们纷纷谴责在公交车上争抢爱心专座的李某某
C. 张某因制作、传播侮辱他人的漫画,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年
D. 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
D
C
3.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数据显示,在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中,因不良诱惑导致的模仿犯罪约占30%.
材料二:据有关部门调查,当前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从不良行为开始的发展性犯罪多, 由小偷小摸到暴力盗抢的财产犯罪多等特点。
(1)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除盲目模仿外还有哪些?(至少答出四个方面,4分)
(2)为避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4分)
无知、从众心理、报复心理、寻求刺激、逞强好胜等。
(至少答出4个方面,4分)(考生围绕题意作答,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青少年要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自觉抵制不良诱惑,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考生围绕题意作答,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中考真题再现
法治 含义 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
意义 ①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人类)
②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保障人们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个人)
③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基本保障,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方式(国家)
④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民族)。
主题二:法治
认识法治:
法治
①反映最广大人民 群众的意志和利益 ②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 ③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主题二:法治
良法
善治
法治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依法治国
依法执政
依法行政
法治国家
法治政府
法治社会
共同推进
一体建设
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主题二:法治
严格执法
科学立法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
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
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
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全面依法治国的方针
立法机关
执法机关
司法机关
全体公民
主题二:法治
主题二:法治
法治政府
政府
法治
政府
基本准则——依法行政
核心:其核心是规范政府行政权
要求:①我国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②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
1.作用(职能):服务+管理
2.宗旨:为人民服务
3.责任: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
主题二:法治
自由、平等、公平、正义
自由
正义
公平
平等
法治
保 证
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
依法治国
价值追求
自由 是什么 有限制的、相对的,是法律之内的自由。(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
为什么 意义:①自由增强个人幸福感,②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繁荣。
自由与法治的关系:法治标定自由的界限,法治是自由的保障。
怎么做 珍视自由:
①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
②依法行使权利。
主题二:法治
认识自由
平等 是什么 法律意义上,平等有两层含义:①同等情况同等对待;②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受到保护,违法犯罪行为平等地依法予以追求。
为什么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怎么做 践行平等,就要:
①反对特权;
②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
③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主题二:法治
认识平等
公平 是什么 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的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
公平包括: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
为什么 ①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②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
怎么做 ①个人维护公平:a.面对利益冲突……;
b.遇到不公平行为时……
②制度保障公平:a.立法;b.司法
主题二:法治
认识公平
正义 是什么 社会文明的尺度。(还有平等)
一般而言,正义行为都是有利于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
为什么 ①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
②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二者关系);
③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正义作用
怎么做 守护正义
①个人守护正义:
勇气(敢于斗争)+智慧(讲究策略)
②司法维护正义: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
主题二:法治
认识正义
中考真题再现
1.【2022年广西桂林】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推进法律正确实施,把“纸上的法律”变为“行动中的法律”重在( )
①科学立法 ②严格执法 ③公正司法 ④全民守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022年北京】
上图中的“一规划两纲要”,共同构建起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顶层设计,描绘了一幅更加恢宏的法治画卷。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坚定不移地走法治道路,要求( )
①公民自觉守法、严格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②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③实行良法善治,因为有了法律制度就有了法治 
④行政机关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C
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 法治中国建设规划 (2020-2025年) 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
(2021-2025年)
2020年12月 2021年1月 2021年8月
3.【2022·云南省30(3)】【坚持宪法至上 建设法治国家】
(3)小哲通过学习展板后认为,我国的立法工作成就显著,说明只要推进科学立法就能实现全面依法治国。请从厉行法治的角度评析小哲的观点。(6分)
中考真题再现


立法数量大幅增加与前十年相比,我国新制定法律数量增加了三分之一,修改法律数量增加了近2倍,通过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数量增加了1.5倍多。
展板一

立法生动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要求十年来,我国共有205件次法律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参与人次超过119万,提出意见超过350万条。
展板二

(3)小哲的观点是错误的。(1分)①我国立法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但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坚持厉行法治既需要推进科学立法,还需要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3分)②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③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④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⑤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考生从②③④⑤中任意答出1个要点可得2分。)
主题三:宪法






为什么
怎么做
作用
地位
对公民: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权利)
对国家: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权力)
对一切组织和个人:
根本活动准则
对一切法律法规:
最高法律效力
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
增强公民宪法意识
主题三:宪法
宪法的作用(为什么)
对公民: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宪法原则)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1.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地位)
2.经济制度(奠定了经济基础)
3.政治制度(明确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4.基本权利,保障措施
5.武装力量
1.立法保障(规定权利与侵权责任)
2.执法保障(依法行政)
3.司法保障(独立行使司法权)
4.守法宣传(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主题三:宪法
宪法的作用(为什么)
组织国家机构
对国家: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规范权力运行
主题三:宪法
宪法的作用(为什么)
组织国家机构
⑴宪法明确各级国家机关的产生。人民代表大会是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其他国家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⑵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
⑶宪法明确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主题三:宪法
宪法的作用(为什么)
(1)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2)规范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规范权力运行
为什么
怎么做
⑴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
⑵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⑶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⑷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主题三:宪法
宪法的地位(根本的活动准则)
对一切组织和个人:
根本活动准则
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的活动准则
执政党的根本活动准则
规定的内容、法律效力、制定和程序上看
①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
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依宪执政
主题三:宪法
宪法的地位(根本的活动准则)
对一切法律法规:
最高法律效力
宪法的法律地位
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
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⑵从内容上看,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⑶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
⑷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5)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宪法监督制度 人大如何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
⑵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
国家如何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 ⑴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
⑵要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加强对宪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宪法权威。
⑶对于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主题三:宪法
宪法监督制度:
宪法意识 为什么要增强宪法意识 ⑴加强宪法监督,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
⑵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
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1)学习宪法。
(2)认同宪法。
(3)践行宪法。
主题三:宪法
宪法意识:
中考真题再现
1.【2016·云南省16】2015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规定自2016年1月1日起,凡经人大及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一府两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是就职时应公开向宪法宣誓。这表明( )
A.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总章程
B.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守则
C.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最高行为准则
D.在我国,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2.【2022年安徽】2021年7月,安徽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开展“宪法小卫士”2021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安徽省大中小学开展这一行动,有利于学生( )
①依法行使权力,履行法定职责  ②了解宪法知识,理解宪法内涵
③增强宪法意识,自觉捍卫宪法  ④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D
3.【2022四川自贡】【法治中国】材料一 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权力。
(1)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以保障公民权利。
材料二 针对未成年人保护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自2021年6月1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条规定:为了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2)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的理解。(答出两点即可)
(1)规范国家权力运行。
(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符合宪法精神。
中考真题再现
主题四:公民权利与义务
公民
基本
权利
公民
基本
义务
相统一
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
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有界限
守程序
主题四:公民权利与义务
公民的基本权利
政治权利和自由
人身自由
社会经济与文化权利
其他权利: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 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政治权利与自由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条件: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意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政治自由 内容: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意义: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监督权 含义: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主题四: 公民权利与义务
政治权利与自由:
人身自由 含义 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地位 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内容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 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主题四: 公民权利与义务
人身自由:
社会经济与文化权利 财产权 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
劳动权: 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物质帮助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受教育权: 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国家制定资助政策。
文化权利: 科学研究的自由、文学艺术创造的自由和从事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主题四: 公民权利与义务
社会经济与文化权利
依法行使权利
有界限: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
守程序:公民行使权利应当依照法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遵守正当的程序。
维权的方式:协商、调解、仲裁、诉讼
主题四: 公民权利与义务
依法行使权利
公民的基本义务 遵守宪法法律
维护国家利益
依法服兵役
依法纳税
其他义务: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
主题四:公民权利与义务
公民的义务
如何履行法定义务
①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 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公民
基本
权利
公民
基本
义务
相统一
①关系统一: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②主体相统一:公民既是权利的享有者,也是义务的履行者。
③内容统一: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
告诉我们
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也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中考真题再现
1.【2022·云南省17】下列行为属于履行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的是( )
①小颜大学毕业后积极报名参军 ②小张每月按国家要求缴纳税款
③小李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④小孔把自己的压岁钱捐给灾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022云南】下列行为中既能体现公民正确行使权利,又能自觉履行义务的是( )
A.小丽热心给外地的游客指路
B.年满18周岁的小浩应征入伍
C.小磊把网购有质量问题的球鞋退回给商家
D.中学生小敏按时到校上课,努力完成学业
A
D
中考真题再现
3.【2021·云南省29(2)】【角色与责任 权利与义务】
对一些在互联网上造谣低毁英雄烈士的行为,公安机关予以依法处理。“昨天你用生命捍卫我们,今天我们用法律保护你。”这是亿万国人的心声,更是在呵护法律的尊严。
(2)有人认为可以在互联网上自由随意地发表言论。结合材料,请你从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角度对这一观点进行辨析。(6分)
(1)上述观点是错误的。(1分)①行使权利有界限,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2分)
②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3分)(若考生只从权利和义务关系角度作答,最多可得2分,考生围绕题意作答,言之有理即可的情给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