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湘人版《劳动实践指导手册》九下 任务一 项目一《优化教室环境》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湘人版《劳动实践指导手册》九下 任务一 项目一《优化教室环境》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第一课 教室微改造
优化教室环境




【湘人版劳动实践】九年级下册
内容总览
学习目标
01
新知导入
02
知识拓展
03
劳动目标
04
课后作业
07
目录
课堂总结
08
劳动准备
05
劳动实践
06
学习目标
劳动观念:养成对劳动的重视和尊重,理解对教室改造的作用、重要性及现实意义。
劳动能力:学习并具备如何设计改造教室方案的技能以及自己动手的能力。
劳动习惯与品质:能够在改造教室实践中保持耐心、细心、细致的工作态度,保持设备和环境的整洁。
劳动精神:通过学习如何改造教室,在实践时要有勤奋、刻苦、坚持不懈的劳动精神,能够克服困难,不怕辛苦。
新知导入
一个好的班级,必定有好的班级文化,而良好班级文化形成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有一个充满正能量、舒适方便的教室环境。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加入对教室环境的微改造,为建设我们独具特色的班级文化而努力吧!
新知导入
新知导入
劳动目标
学一学
1.能基于所学知识并结合实际,利用工具和简易材料,开展教室布置等实践活动。
2.在为集体优化教室环境的过程中,培养结构化思维和创新设计能力,感受劳动带来的乐趣和价值。
新知导入
学一学
劳动场域
劳动场所:劳动教室(项目1)、常规教室(项目2)。
劳动器具及材料:剪刀、砂纸、磁铁、3D设计软件、3D打印机(项目1);拖把、钢尺或小铲子、抹布、废旧报纸、螺丝刀(项目2)。
新知导入
教室小史
我国最早的教室出现于4000多年前,古籍里记载学校当时名为“校”“序”“庠”或“辟雍”。其中“避雍”一般呈圆形址貌,围以水池前门外有便桥,这便是教室的雏形。春秋时期,孔子开创平民教育,垒士筑坛,种银杏于旁,是为“杏坛”,后来演变成为对教育界的别称。
学一学
劳动目标
项目一:优化教室环境
新知导入
教室小史
汉朝时有很多经师大儒开设“精舍”“精庐”,自此教室里开始有了专设的讲台和学生坐席。唐宋时期出现书院,笔墨纸砚成为教室里的标配。清末民初传统儒学教育向新式学堂教育过渡,黑板出现。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室更加宽敞明亮,设备更加先进齐备,功能更加优化细分。到21 世纪,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教室形态发生革命性变化,近年出现了网络虚拟教室,用于师生线上远程教学。
学一学
劳动目标
项目一:优化教室环境
新知讲解




教室好像很大,又好像很小,哪里需要改造呢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教室的门、班牌黑板、讲台、课桌椅墙壁、窗台、窗帘……目之所及,都有可以去改造完善的地方。
1.改造哪里
新知讲解




墙壁区域:贴手抄报。
门口区域:贴上班规、班级照美化。
教室后方区域:搭建书架。
课桌椅区域:桌子旁边挂一个书袋,方便存放书籍。
黑板区域:最左边画课程表。
讲台区域:制作一个收纳盒放置粉笔、黑板擦、签字笔。
窗台区域:把窗帘用绳子拴在一起。
新知讲解




我想到了!用粉笔写在黑板上的课程表很容易被蹭掉,每天都要补写好几遍。
我的小烦恼是,每次窗帘飘起来的时候都会挡住我的视线,影响我看黑板。
我觉得教室后墙的角落空荡荡的,不如建一个读书角,大家可以交换自己喜欢的书。
课本太多了,课桌都放不下了。
新知讲解




明确改造项目后,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如查阅图书资料、上网搜索、咨询专家等,尽可能广泛地收集设计所需的信息,构思自己的方案,确定想使用的材料和加工方式。
2.如何改造
新知讲解




材料:
木板

绳子
金属
陶泥
塑料瓶
瓦楞纸
新知讲解




加工方式:
布艺
3D打印
电工
金工
陶艺
木工
激光雕刻
新知讲解




设计构思过程中产生的想法常常是模糊的,通常会用绘制草图的方法使其具体化。请在下方完成你的设计方案。
小明的设计方案
设计草图 (标注尺寸和颜色): 设计说明(简要说明图中没有呈现的信息):
材料: 加工方式:
买来木板自己定制想要的高度和宽度,用胶水和钉子固定。
木板、钉子、胶水。
木工。
新知讲解
劳动实践
案例: 3D 打印课程名牌
1.建立文本在 3D 设计软件中,使用“文字”工具,输入课程名称。因为笔画要连起来,字体建议用行楷,高度约60mm。
2.打散文字使用 “打散”工具,将文字打散,使笔画成为可编辑的线条。
3.编辑不相连的笔画 找到不相连的笔画,将封闭的曲线删除,之后用直线或曲线,将整个字封闭成一个整体。
新知讲解
劳动实践
案例: 3D 打印课程名牌
4.加厚文字 使用“挤出”工具,使字变得有厚度。
5.打印 将打印文件传输到 3D 打印机中进行打印。
6.修整 用剪刀、砂纸等工具清理打印字毛刺在背面适当位置粘贴磁铁。
按照上述方法将所有科目名牌逐步打印出来后,就可以安排值日生在黑板上的专门位置粘贴和调换每天的课程表了。
新知讲解
小知识:了解3D打印
3D打印(3DP)即 快速成型 技术的一种,又称 增材制造 ,它是一种以 数字模型 文件为基础,运用 粉末 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 打印 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
新知讲解
小知识:3D打印原理技术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普通打印机可以打印电脑设计的平面物品,而所谓的3D打印机与普通打印机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只是打印材料有些不同,普通打印机的打印材料是墨水和纸张,而3D打印机内装有金属、陶瓷、塑料、砂等不同的“打印材料”,是实实在在的原材料,打印机与电脑连接后,通过电脑控制可以把“打印材料”一层层叠加起来,最终把计算机上的蓝图变成实物。
知识拓展
1.有积极的号召力:
温馨美好的教室环境,是充满号召力的,同学们被美好的环境所吸引,更爱在教室里学习,当你走进这间可爱的教室,教室的每一处海报和标语都能和你交流,都在告诉你,在这个班级里学习是快乐又幸运的事情。
教室改造的现实意义:
知识拓展
2.表达了尊重:
温馨整洁的教室环境展示了尊重--对学习的尊重,对老师和同学的尊重,对每一个走进这间教室的人的尊重。环境不会说话,但是每一位走进教室的人都能看到和感受到教室主人的爱心和用心,感受到你们认真的态度!
教室改造的现实意义:
知识拓展
3.传递正能量:
整洁的教室展现了班级成员的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让我们对自己和所处的环境充满责任感。班级图书馆的书香让我们沉醉在知识的海洋里;优秀文章板块展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真我风采;每一处无不在诉说梦想与青春的故事,每一处无不在传递一种温暖向上的力量!
教室改造的现实意义:
课堂总结
今天,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们仔细讨论了教室哪里需要改造以及如何进行改造;每个人都试着自己设计方案;学习了如何制作3D打印课程名牌,以及改造教室环境的意义,以此更加深切地领悟了改造教室的劳动观念和精神。
板书设计
教室微改造·优化教室环境
认识了解教室的由来
讨论改造哪里
学习如何改造
进行相关知识拓展
作业布置
1.根据案例讲解步骤自己制作一个3D打印课程名牌。
作业布置
2.说一说本课的收获。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1课《教室微改造-优化教室环境》教学设计
课题 教室微改造优化教室环境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综合实践活动 年级 九年级
核心素养目标 劳动观念:养成对劳动的重视和尊重,理解对教室改造的作用、重要性及现实意义。劳动能力:学习并具备如何设计改造教室方案的技能以及自己动手的能力。劳动习惯与品质:能够在改造教室实践中保持耐心、细心、细致的工作态度,保持设备和环境的整洁。劳动精神:通过学习如何改造教室,在实践时要有勤奋、刻苦、坚持不懈的劳动精神,能够克服困难,不怕辛苦。
教学重点 养成对劳动的重视和尊重,理解对教室改造的作用、重要性及现实意义。
教学难点 学习并具备如何设计改造教室方案的技能以及自己动手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第1.1课 《教室微改造-优化教室环境》板书课题。一个好的班级,必定有好的班级文化,而良好班级文化形成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有一个充满正能量、舒适方便的教室环境。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加入对教室环境的微改造,为建设我们独具特色的班级文化而努力吧!劳动目标:1.能基于所学知识并结合实际,利用工具和简易材料,开展教室布置等实践活动。2.在为集体优化教室环境的过程中,培养结构化思维和创新设计能力,感受劳动带来的乐趣和价值。劳动场域:劳动场所:劳动教室(项目1)、常规教室(项目2)。劳动器具及材料:剪刀、砂纸、磁铁、3D设计软件、3D打印机(项目1);拖把、钢尺或小铲子、抹布、废旧报纸、螺丝刀(项目2)。教室小史我国最早的教室出现于4000多年前,古籍里记载学校当时名为“校”“序”“庠”或“辟雍”。其中“避雍”一般呈圆形址貌,围以水池前门外有便桥,这便是教室的雏形。春秋时期,孔子开创平民教育,垒士筑坛,种银杏于旁,是为“杏坛”,后来演变成为对教育界的别称。汉朝时有很多经师大儒开设“精舍”“精庐”,自此教室里开始有了专设的讲台和学生坐席。唐宋时期出现书院,笔墨纸砚成为教室里的标配。清末民初传统儒学教育向新式学堂教育过渡,黑板出现。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室更加宽敞明亮,设备更加先进齐备,功能更加优化细分。到21 世纪,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教室形态发生革命性变化,近年出现了网络虚拟教室,用于师生线上远程教学。 播放视频。 观看教学视频。 将学生的注意吸引到课堂。
讲授新课 新知讲解:板书课题。一、劳动准备1.改造哪里教室好像很大,又好像很小,哪里需要改造呢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教室的门、班牌黑板、讲台、课桌椅墙壁、窗台、窗帘……目之所及,都有可以去改造完善的地方。黑板区域:最左边画课程表。讲台区域:制作一个收纳盒放置粉笔、黑板擦、签字笔。窗台区域:把窗帘用绳子拴在一起。门口区域:贴上班规、班级照美化。墙壁区域:贴手抄报。课桌椅区域:桌子旁边挂一个书袋,方便存放书籍。教室后方区域:搭建书架。 我的小烦恼是,每次窗帘飘起来的时候都会挡住我的视线,影响我看黑板。 我觉得教室后墙的角落空荡荡的,不如建一个读书角,大家可以交换自己喜欢的书。 我想到了!用粉笔写在黑板上的课程表很容易被蹭掉,每天都要补写好几遍。 课本太多了,课桌都放不下了。2.如何改造明确改造项目后,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如查阅图书资料、上网搜索、咨询专家等,尽可能广泛地收集设计所需的信息,构思自己的方案,确定想使用的材料和加工方式。材料:木板、布、绳子、金属、陶泥、塑料瓶、瓦楞纸。加工方式:布艺、电工、金工、3D打印、陶艺、木工、激光雕刻。设计构思过程中产生的想法常常是模糊的,通常会用绘制草图的方法使其具体化。请在下方完成你的设计方案。小明的设计方案设计草图(标注尺寸和颜色)设计说明:(简要说明图中没有呈现的信息):买来木板自己定制想要的高度和宽度,用胶水和钉子固定。材料:木板、钉子、胶水。加工方式:木工。二、劳动实践案例:3D打印课程名牌1.建立文本在 3D 设计软件中,使用“文字”工具,输入课程名称。因为笔画要连起来,字体建议用行楷,高度约60mm。2.打散文字使用“打散”工具,将文字打散,使笔画成为可编辑的线条。3.编辑不相连的笔画找到不相连的笔画,将封闭的曲线删除,之后用直线或曲线,将整个字封闭成一个整体。4.加厚文字使用“挤出”工具,使字变得有厚度。5.打印将打印文件传输到 3D 打印机中进行打印。6.修整用剪刀、砂纸等工具清理打印字毛刺在背面适当位置粘贴磁铁。按照上述方法将所有科目名牌逐步打印出来后,就可以安排值日生在黑板上的专门位置粘贴和调换每天的课程表了。【小知识:了解3D打印】3D打印(3DP)即 快速成型 技术的一种,又称 增材制造 ,它是一种以 数字模型 文件为基础,运用 粉末 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 打印 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 【小知识:3D打印原理技术】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普通打印机可以打印电脑设计的平面物品,而所谓的3D打印机与普通打印机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只是打印材料有些不同,普通打印机的打印材料是墨水和纸张,而3D打印机内装有金属、陶瓷、塑料、砂等不同的“打印材料”,是实实在在的原材料,打印机与电脑连接后,通过电脑控制可以把“打印材料”一层层叠加起来,最终把计算机上的蓝图变成实物。三、知识拓展:教室改造的现实意义:1.有积极的号召力:温馨美好的教室环境,是充满号召力的,同学们被美好的环境所吸引,更爱在教室里学习,当你走进这间可爱的教室,教室的每一处海报和标语都能和你交流,都在告诉你,在这个班级里学习是快乐又幸运的事情。2.表达了尊重:温馨整洁的教室环境展示了尊重--对学习的尊重,对老师和同学的尊重,对每一个走进这间教室的人的尊重。环境不会说话,但是每一位走进教室的人都能看到和感受到教室主人的爱心和用心,感受到你们认真的态度!3.传递正能量:整洁的教室展现了班级成员的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让我们对自己和所处的环境充满责任感。班级图书馆的书香让我们沉醉在知识的海洋里;优秀文章板块展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真我风采;每一处无不在诉说梦想与青春的故事,每一处无不在传递一种温暖向上的力量! 观察教室哪里需要改造。进行劳动实践。学习小知识。进行课外知识拓展。 初步思考课堂任务,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引导学生学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相互讨论过程中进行知识点的掌握。强化学生所学知识。拓宽学生知识面。
课堂小结 今天,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们仔细讨论了教室哪里需要改造以及如何进行改造;每个人都试着自己设计方案;学习了如何制作3D打印课程名牌,以及改造教室环境的意义,以此更加深切地领悟了改造教室的劳动观念和精神。 总结回顾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课后作业 根据案例讲解步骤自己制作一个3D打印课程名牌。说一说本课的收获。 布置作业 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课堂板书 观看板书 强调教学重点内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