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简介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了解《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世界意义。
【学习评价】
(史料实证)通过阅读有关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材料,能够清晰地利用所学知识阐释观点。
(历史解释)通过阅读有关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材料,能够准确清晰地分析历史背景。
(家国情怀)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能够清晰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生机与活力。
【课前预习】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P64-65页
(1) 后,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显现:①社会 严重;
②爆发周期性资本主义 。
(2)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表明 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3)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提出 。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P66-67页
(1)诞生的标志: 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 》。
(2)基本原理:
①《共产党宣言》第一次阐述了 的基本原理,阐明了 的客观规律;
②《 》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③ 史观肯定了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
(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世界意义:马克思主义是工人运动的 。
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P67-68页
(1)1864年在伦敦成立的国际工人协会史称“ ”。
(2)1871年建立的 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 。
【课堂探究】
任务一:时代呼唤——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阅读下列材料,概括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材料一
工业空前萧条,兰开郡和约克郡的工业区有许多人无工可做,使一个时候灾难极为深重。……忍饥挨饿的失业工人被逼得走投无路,以致爆发了公开的暴动(在布拉克本、阿克林顿)……数千人聚在一起,前往西克斯公司的一家工厂,冲入厂房,彻底破坏了全部自动织机……在普雷斯顿、克利瑟罗、罗奇德耳,也发生了这种破坏自动织机的骚动。曼彻斯特也露出了暴动的苗头,多亏军警迅速干预,防止了严重后果。
——摘编自门德尔逊《经济危机和周期的理论与历史》第一卷
材料二
恩格斯在资本主义最发达的英国生活了将近两年,亲自接触了资本主义的各种尖锐的矛盾,详细调查了英国工人的生活和斗争,直接参加了英国的工人运动。他还深入研究了英国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和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这期间,他从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成了共产主义者。也正是在这个时期,马克思在巴黎恩格斯在曼彻斯特不约而同地作出了科学共产主义基本结论。
——摘编自顾锦屏《马克思的伟大一生》
任务二:时代变革——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阅读下列材料,概括马克思主义的特点。
材料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可以采取下面的措施:
1.剥夺地产,把地租用于国家支出。
2.征收高额累进税。
……
5.通过拥有国家资本和独享垄断权的国家银行,把信贷集中在国家手里。
6.把全部运输业集中在国家的手里。
7.按照总的计划增加国家工厂和生产工具,开垦荒地和改良土壤。
……
9.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灭。
10.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取消现在这种形式的儿童工厂劳动。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任务三:理论指引——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从上述表格提炼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主题:(高频词/相同点/因果关系)
论证:
首先,(历史事件+该事件的影响+观点)
其次,(历史事件+该事件的影响+观点)
最后,(历史事件+该事件的影响+观点)
总结:
【课后作业】
1.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E.P.汤普森在《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中说:“我想把那些穷苦的织袜工、卢德派的剪绒工、‘落伍的’手……都从后世的不屑一顾中解救出来。”这体现的史观是
A.进化史观 B.人民史观 C.唯心史观 D.英雄史观
2.19世纪中期,马克思、恩格斯发出了新的、富有战斗意义的呐喊:“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个口号出自
A.《共产党宣言》 B.《资本论》
C.《反杜林论》 D.《四月提纲》
3.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的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写到:“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这一论断
A.强调阶级矛盾 B.阐明价值规律 C.倡导国际合作 D.蕴含唯物史观
4.“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哲学最终战胜了欧洲其他流派的社会主义学说,他那里程碑式的著作直到今天依然引来了各式各样的解释、批评以及修正。”这一“里程碑式的著作”
A.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 B.是政治经济学巨著《资本论》
C.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D.标志着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
5.有学者认为,巴黎公社运动“仍然是过去那场速战速决的、自由对专制、城市的独立自治对政府的武断专横的战争的继续”,其本质是为了争取城镇自治。该学者意在指出巴黎公社运动
A.受到了历史传统的影响 B.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
C.旨在实现公社社员自治 D.力图构建全新的政权模式
6.“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该理论出自
A.《资本论》 B.《共产党宣言》
C.《人权宣言》 D.《法兰西内战》
7.巴黎公社建立了一个完全属于无产阶级和人民的国家政权,公职人员由人民选举,他们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人民选举和人民监督,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这体现了巴黎公社
A.无产阶级革命的特征 B.建立了稳固的工农联盟
C.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 D.充分动员了人民参政热情
8.马克思说:“巴黎公社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起义,而且公社中大多数人根本不是社会主义者,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者。”由此可知,巴黎公社
A.缺少社会主义者的参与 B.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C.不具有代表性和榜样性 D.不具备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
9.巴黎公社规定:“公社委员最高薪金规定为每年六千法郎,日薪十五法郎……从公社委员起,自上而下一切公职人员,都只能领取相当于工人工资的报酬,从前国家的高官显宦所字受的一切特权以及公务津贴都随着这些人物本身的消失而消失了。”这一规定表明巴黎公社
A.坚持平等的原则 B.确立了民主监督机制
C.实行民主集中制 D.践行了社会主义原则
10.有学者认为,巴黎公社工人制造了一个断裂,历史的连贯性步伐在这里戛然而止,它宣告了工人阶级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来缔造一个新的世界。这里的“断裂”是指
A.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则被颠覆 B.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人们生活
C.空想社会主义的第一次尝试 D.封建保守势力复辟梦想破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