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6节 光合作用(第1课时)【核心概念】6.生物体的稳态与调节【学习内容与要求】6.1 植物能制造和获取养分来维持自身的生存;②知道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及简要过程。【教学目标】1.科学观念: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原理;知道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及产物。2.科学思维:理解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的方法。3.探究实践:通过探究实验,分析、推导、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条件、产物,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态度责任:关注绿色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培养热爱自然、保护植物、爱护环境的情感。【教学思路】本课时内容是光合作用的原理、条件和产物以及原料。通过光合作用经典实验学习科学家设计实验的智慧,培养实验设计能力,还能感受到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实验设计的巧妙。本节与其他章节有密切的联系,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绿色植物新陈代谢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具有重要意义,是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创设情境,明确问题 我们每天都要吃食物,从食物中获得淀粉、蛋白质、脂肪等有机物。每时每刻需要呼吸,氧化分解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食物、能源和氧气是人类生活的三大要素,它们都由光合作用提供。 植物的光合作用到底是怎样进行的呢?植物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所产生的物质是什么? 由人类三大要素引入光合作用,然后设问。光合作用的原理 [情景展示] [问题探究] 光合作用在哪里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二氧化碳和水是从哪里来的?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 光合作用主要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二氧化碳大部分是从空气中吸收的,水则主要是从土壤中吸收的,然后运输到叶片。 [继续探究1] 光合作用在物质方面发生了哪些转化?在能量方面又发生了哪些转化? [思考交流] _ [归纳提升] 物质转化:把简单的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复杂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 能量转化:光能→化学能,并储存在有机物中。 [继续探究2] 什么叫光合作用?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继续探究3]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有何意义?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还为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 [情景展示1] 1.把盆栽的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的地方一昼夜。第2天,用2张大小相等的铝箔在叶片绿色部分的相同位置从上下两面盖严,并用大头针固定,然后放到阳光下照射。 2.4小时后,去掉铝箔,将叶片摘下。 3.把叶片放到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仔细观察叶片和酒精的颜色变化。 4.到叶片褪成黄白色时,取出叶片并用清水洗净后,滴上碘液。几分钟后,用清水冲掉叶片上的碘液,观察叶片的颜色是否发生变化。 [问题探究] 为什么把盆栽的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的地方一昼夜?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 目的是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继续探究1] 为什么要用铝箔纸在叶片的相同位置上下盖严?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 为了设置对照,证明绿叶的光合作用需要光。 [继续探究2] 为什么要把叶片放到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为什么要水浴加热?叶片变成什么颜色后,停止加热?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 酒精能使叶片中的叶绿素褪去。酒精易燃,不能直接加热。叶片变成黄白色后停止加热。 [继续探究3] 为什么要将褪成黄白色的叶片洗净后,滴上碘液?实验现象是什么?实验结论是什么?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 滴加碘液的目的:检验有无淀粉的生成。 实验现象:1.叶片的见光部分遇碘液变成蓝色,说明见光部分的叶片产生了淀粉。 2.叶片未见光的部分遇碘液不变蓝色,说明未见光的部分没有淀粉产生。 3.银边部分也没有变蓝,说明没有淀粉产生。 实验结论:1.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制造有机物——淀粉。 2.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必要条件。 3.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情景展示2] 观察图中实验的现象。 [问题探究] 氧气也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那么,如何检验试管中收集的气体是氧气呢?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 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供给生物呼吸。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试管中,若木条复燃,则证明试管中收集的气体为氧气。 生物中光合作用的实验课堂上都不能立即完成,从原理到实质、意义,再进行过程介绍。 实验教学以设计为主, 讨论分析实验方案,理 解设计意图。 有前面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实验为基 础,学生设计本实验时会相对容易些。可以考虑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后交流。课堂小结板书设计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6节 光合作用(第1课时)考试这样考题型一 光合作用的原理角度1:光合作用的反应式1.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正确的是( )A.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B.水+氧气二氧化碳+有机物C.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D.水+有机物二氧化碳+水角度2:光合作用的过程2.如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X 为有机物 B.Y为水C.光合作用需要氧气作为原料 D.光是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条件角度3:光合作用的实质3.关于光合作用实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贮存能量 B.分解有机物,放出二氧化碳,释放能量C.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释放能量 D.分解有机物,放出二氧化碳,贮存能量角度4:光合作用的意义4.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地球上其他生物提供( ) ①食物来源 ②水的来源 ③氧气来源 ④能量来源.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题型二 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角度1:验证光合作用制造淀粉5.下列关于“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将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B.叶片的遮光部分与见光部分形成对照C.将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是为了脱去叶绿素D.叶片脱色后,滴加碘液,遮光部分变蓝角度2: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6.如图是研究光合作用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请回答问题。(1)请对实验步骤进行排序 (填字母)。 (2)步骤A将植物放在黑暗的地方一昼夜,称为暗处理,其目的是 。(3)步骤D需要用黑纸片把叶片一部分的上、下两表面都遮盖住,这是为了 。 (4)上述步骤B中小烧杯内的液体是酒精而不是水,其原因是 ,此操作的目的是 ,加热一段时间后,小烧杯内的液体颜色和叶片颜色分别变为 。(5)C中叶片滴加碘液后变蓝的部分是 。 (6)实验结论是: 。角度3: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7.如图,一些同学利用银边天竺葵为材料进行了“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的探究实验,他们在实验中发现了一些问题,请帮助他们解决。(1)选用银边天竺葵为实验材料目的是利用A处(白色部位)和B处(绿色部位)来设置 实验,本实验的变量是 ,如本实验,每组实验一般只设 个变量因素。(2)实验前,应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目的是 ,以保证实验时检测到的这种物质不是实验前贮藏在叶片中的。(3)一昼夜后,将天竺葵移到阳光下照射几小时,让叶片充分进行光合作用。(4)摘取一片天竺葵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脱去叶片的 ,使叶片变成黄白色,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叶片滴加碘液后更易于 。(5)用清水漂洗叶片后向叶片滴加碘液,片刻后再用清水洗去碘液,结果发现 (填“A”或“B”)处变成蓝色,原因是该处产生了 。(6)实验结果表明: 。角度4: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8.为“证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小金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1)本实验选择水生绿色植物金鱼藻作为实验材料而不选用盆栽的天竺葵,其理由是 。(2)写出证明试管内收集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 。(3)利用上述实验装置与材料,设计“证明光照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的实验。(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角度5:考查实验中的某一步骤9.如图是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的步骤,对该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使叶片产生的氧气全部消耗掉 B.⑥的现象说明遮光的部分会变蓝C.④将叶片放进盛有酒精的小烧杯进行隔水加热 D.⑤使用的染液是酒精题型三 学科综合10.如图是叶片在阳光下进行的生理活动,A、B、C均表示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此过程表示叶片的光合作用,则进行此过程的场所是叶片细胞内的叶绿体B.若此过程表示叶片的呼吸作用,则A表示氧气C.若C表示CO2,则表示该叶片正在进行呼吸作用D.若此过程表示叶片的光合作用,则A、B、C和水均是光合作用的原料题型四 拓展创新11.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请作答:(1)若要探究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应该选择的实验装置组合是 。(2)甲装置试管中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说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出 。(3)有同学利用甲装置进行了进一步探究,实验结果如表:光源与试管的距离(厘米) 10 20 30 40 50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65 35 15 6 1据实验结果分析,若要提高大棚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4)利用丁装置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应对装置进行 处理。能力提升训练 1.下列四位同学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A.小王认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时无法进行呼吸作用B.小柯认为:绿色植物呼吸作用时一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小明认为: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吸入二氧化碳、放出氧气D.认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为人和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氧气2.某同学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段时间后,用铝箔把一片叶片的一部分遮光,经光照、褪色、漂洗,再滴上碘液,发现整片叶片呈棕黄色。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褪色时间过短 B.光照时间过短 C.植株在暗处时间过短 D.铝箔遮光不严3.如图为蔬菜大棚内一天24小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一天当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是( )A.0点 B.6点C.12点 D.18点参考答案考试这样考1.C 2.D 3.A 4.A 5.D6.(1)ADBEC (2)将叶片内原有淀粉运走耗尽 (3)控制变量,形成对照 (4)叶绿素溶于酒精 对叶片进行脱色 绿色和黄白色 (5)见光部分 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产物是淀粉7.(1)对照;叶绿体;1;(2)叶片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4)叶绿素;观察;(5)B;淀粉;(6)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8.(1)由于金鱼藻是水生植物,利用此装置,便于观察和收集产生的气体;(2)取出试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3)设置A、B两组实验,与原实验装置完全相同,将其中A组置于黑暗环境,B组置于光照环境,4小时后分别将试管取出,伸入带火星木条,若A组不复燃,B组复燃,则证明光照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9.C10.D11.(1)甲和乙;(2)氧气;(3)适当增加光照强度;(4)遮光(黑暗).能力提升训练1.D 2.B 3.D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0张PPT)第6节 光合作用(第1课时)浙教版 八年级下教材解析【核心概念】【学习内容与要求】本课时内容是光合作用的原理、条件和产物以及原料。通过光合作用经典实验学习科学家设计实验的智慧,培养实验设计能力,还能感受到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实验设计的巧妙。本节与其他章节有密切的联系,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绿色植物新陈代谢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具有重要意义,是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6.生物体的稳态与调节6.1 植物能制造和获取养分来维持自身的生存;②知道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及简要过程。创设情境我们每天都要吃食物,从食物中获得淀粉、蛋白质、脂肪等有机物。每时每刻需要呼吸,氧化分解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植物的光合作用到底是怎样进行的呢?植物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所产生的物质是什么?食物、能源和氧气是人类生活的三大要素,它们都由光合作用提供。人们称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探究实践光合作用是怎样进行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光叶绿体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淀粉)+氧气用反应式来表示:二氧化碳:大部分从空气中吸收;水:从土壤中吸收,运输到叶片;阳光:由叶绿体内的叶绿素吸收。探究实践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是十分复杂的,但主要包含了两方面的变化:① 物质的转化把简单的无机物制成了复杂的有机物,并放出氧气。二氧化碳水光合作用阳光(光能)有机物氧气(化学能)② 能量的转化把光能变成储存在有机物里的化学能。光合作用的实质探究实践光合作用的意义(1)光合作用是一切生物和人类有机物的来源;构成生物体供生命活动需要(2)光合作用是一切生物和人类的能量来源;(3)光合作用又是生物和人类获得氧气的一个来源;呼吸作用(4)光合作用使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探究实践怎样才能知道植物进行了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产生的淀粉储存在叶中,我们可以取叶片进行淀粉测试。碘能使淀粉变成蓝色:蓝色如果检测到淀粉的存在,就说明植物进行了光合作用。探究实践活动1.把盆栽的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的地方一昼夜。第 2 天,用 2 张大小相等的铝箔纸在叶片绿色部分的相同位置从上下两面盖严,并用大头针固定,然后放到阳光下照射。银边天竺葵是天竺葵的变种,叶片边缘呈白色,不含叶绿素。2. 4 小时后 , 去掉铝箔纸 , 将叶片摘下。3. 把叶片放到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仔细观察叶片和酒精的颜色变化。注 意:酒精是易燃物,切勿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叶片的颜色变成黄白色。酒精的颜色变成绿色。探究实践4. 到叶片褪成黄白色时,取出叶片并用清水洗净后,滴上碘液。几分钟后,用清水冲掉叶片上的碘液,观察叶片的颜色是否发生变化。活动碘能使淀粉变成蓝色。碘液试验可以用来鉴定淀粉的存在。遮光部分:未遮光部分:银边部分:变蓝色未变蓝色未变蓝色蓝色棕色实验步骤:“暗处理”“遮光处理”“光处理”“脱色”“漂洗”“滴碘液”“漂洗”“观察”探究实践5.分析:(1)叶片部分用铝箔盖严,其余部分未盖铝箔,此处的变量是______。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而覆盖铝箔纸处未变蓝色,这说明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_______。这也说明光合作用需要______。(2)活动中使用了银边天竺葵,此处想要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_。叶片的绿色部位变蓝,而银边部分没有变蓝,这说明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_。光淀粉光照叶绿体叶绿体光合作用条件是光照;场所是叶绿体;产物是淀粉等有机物。6.本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探究实践1.为什么天竺葵要在暗处放置一昼夜(24小时)?将原有的淀粉消耗尽。3.为什么要用铝箔纸在叶片的相同位置上下盖严?思考与讨论2.淀粉如何检验?滴碘液,碘能使淀粉变成蓝色。为了设置对比,证明绿叶光合作用需要光。5.为什么要水浴加热?6.酒精中漂洗的作用是什么?溶解使叶片中的叶绿素。酒精易燃,不能直接加热。4.实验采用银边天竺葵有什么好处?有利于对比,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探究实践是不是只有叶片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呢?光合作用的器官主要是叶片,其他绿色部分(含有叶绿体)也能进行光合作用。思考与讨论含叶绿体探究实践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还为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光合作用除了制造有机物外,还有其他产物吗?探究实践活动1.在一只烧杯中放入清水,将金鱼藻(或其他水生绿色植物)放于水中,将漏斗盖于金鱼藻上。2.在漏斗上面罩上盛满清水的试管,如图所示。3.将整个装置放在阳光下。注意观察金鱼藻有无气泡产生。这些气泡中的气体会收集在试管中。当试管中充满气体时,用大拇指在水中盖住试管口,将试管取出。水生绿色植物4.将点燃的卫生香放入试管,观察卫生香燃烧的情况。你看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光合作用能够产生____。卫生香立即猛烈地燃烧起来氧气排水法收集氧气。探究实践光合作用能够产生氧气:迁移应用2.下列各项不属于光合作用意义的是( )A.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 B.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C.吸收CO2放出O2 D.生命的基本特征D1. 如把绿叶比作“绿色工厂”,那么这座工厂进行的厂房、原料、动力、产物分别是( )A . 叶绿体、氧气和淀粉、光能、二氧化碳和水B. 叶绿体、二氧化碳和水、光能、氧气和淀粉C. 叶绿体、二氧化碳、光能、氧气和淀粉D. 叶绿体、水、光能、淀粉C3.在下列条件中,哪一项用酒精煮沸褪色的叶遇碘变蓝色的是( )A. 取自光照下的正常绿叶B. 取自光照下呈白色的叶片C. 取自放有二氧化碳吸收剂又密封的装置中的照光绿叶D. 取自遮光下的正常绿叶A4.“万物生长靠太阳”,阳光和植物之间到底存在什么利益关系呢 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你还记得吗 原来植物在光下完成了光合作用,制造了……实验说明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 ( )A.维生素 B.淀粉 C.蛋白质 D.脂肪B迁移应用第6节 光合作用 (第1课时)板书设计原理:光合作用实质:无机物→有机物;光能→化学能实验验证: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意义:为生物体提供食物和氧气光叶绿体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淀粉)+氧气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普利斯特利实验.mp4 水生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mp4 第6节 光合作用(第1课时) (共20张PPT).pptx 第6节 光合作用(第1课时) 教学设计.docx 考试这样考--第6节 光合作用(第1课时).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