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课件(共24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课件(共24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必修四 第七课 第一框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总议题:从“春晚四十一年”探究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议题1:赏“春晚”探索文化的内涵
议题2:析“春晚”探寻文化的功能
议题1:
赏“春晚”探索文化的内涵
思考:以下节目属于文化吗?
相声
小品
脱口秀
歌曲
舞蹈
杂技
一、文化的内涵
万里长城
都江堰
唐诗三百首
广义 指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狭义 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等非意识形态的内容。
思考:结合教材思考一下内容属于文化吗?
一、文化的内涵
广义 指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狭义 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等非意识形态的内容。
知识拓展:如何区分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
——有无阶级性
意识形态:指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从而也反映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的观念体系,在阶级社会中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
非意识形态:指不反映一定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的意识形态,不具有阶级性。如:自然科学、技术、语言等。
二、文化的特点
1、从产生来看: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小组讨论:
桂林山水、九寨沟、月牙泉等风景是文化吗?
学科知识、语言、上课活动属于文化现象吗?
桂林山水
九寨沟
月牙泉
二、文化的特点
2、从呈现形式来看:文化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
(文化载体不是文化本身,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内容)
所谓文化载体,是指文化的记录、记载、标识、传承和表现的物化形式,文化载体是多种多样的,器物、行为、制度、民俗等是文化的载体。
器物、行为、制度是文化的载体,而非文化本身。
其体现和传导出来的技术、思想、价值观才是文化。
思考:以下这些是文化吗?
文化墙
手机看春晚
二、文化的特点
3、从核心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与文化生活。
欣赏:歌曲《绿水青山》表达的情感,说明了文化有何特点?
23年春晚《绿水青山》,表达了人民群众对于山青、水绿,生态文明的价值追求。
部分歌词:
青山依依 年锦绣 绿水绵绵 岁温柔
青山绿水 盼丰收 无虑也无忧
渡头恋恋 留帆舟 月牙弯弯 绕心头
思念悄悄 挂窗口 照人来叙旧
同学们, 下节课再见 !
三、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思考:春晚的播出带来什么?
三、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思考:春晚的播出带来什么?
公开资料曾现实,2010年央视春晚广告收入高达6.5亿元,2018年一个淘宝就拿出3亿元,正如蒙牛联合创始人孙先红说:“春晚做广告是塑造品牌、树立企业形象的好机会。”
春节联欢晚会作为一个经历多年发展的国家重大文化事件,不仅能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国际影响力,展示大国风采。
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带来了巨大的政治效益
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三、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1、政治、经济决定文化。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一定的文化由一定政治和经济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和政治,给于经济、政治重大影响。
经济
政治
文化
基础
集中体现
反作用
决定
反作用
决定
①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②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三、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3、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发展完全同步。(可能“先于”也可能“落后于”)
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四、文化与文明的关系
材料一:
自1983年除夕夜首播以来,春晚已经演变成中国人的“新民俗”,并成为当代社会进程中中国新文化的符号象征。春晚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新文化的一部分,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导流器”。
材料二:
16年春晚的《雪恋》、《多想对你说》、《走在小康路上》,17年春晚的《不忘初心》、《千年之约》获得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2年春晚演出的《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获得了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思考:结合材料和教材思考“文化与文明”的关系。
四、文化与文明的关系
文明 文化
区别 内涵 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 精神现象
内容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生态文明、社会文明 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性质 文明都是积极向上的 文化有先进、落后之分
作用 促进社会发展 先进文化..促进..
落后文化..阻碍..
联系 ①都是实践的产物,其创造主体都是人 ②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
议题2:
析“春晚”探寻文化的功能
材料:
从1983年第一节春晚中演唱了《乡恋》,到1988年的《相约九八》,再到23年的《绿水青山》,春晚金曲无疑成为当年最火的热歌,并流传至今,成为经典之作。
材料:
2024年的小品《扶不扶》,用诙谐幽默演绎出梗塞着道德这条社会动脉的不良风气,在令观众捧腹大笑的同时,上了一堂生动的道德课,可谓是教育无处不在,美德时刻要弘扬。
思考:阅读材料结合教材思考,文化的功能有哪些?
材料:
关于年味的记忆有很多:穿新衣、放鞭炮、吃年夜饭、收压岁钱…许多人还会想到的是和家人围坐在一起,守着电视看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春晚已经成为了人们的“精神大餐”。
引领风尚
教育人民,推动发展
服务社会
五、文化的功能
1、对社会: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引领风尚 文化引导人们认识真善美,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养。
教育人民 文化教化育人,帮助人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服务社会 文化服务社会,满足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推动发展 文化推动发展,是国家繁荣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对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材料:
央视网消息:春晚落地全球多个国家,吸引了众多海外华侨华人及当地民众的眼球。许多观众评价春晚节目精彩纷呈,也被春晚蕴含的中国文化元素深深吸引。
思考: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教材思考,文化对于国家而言有何作用?
伦敦市中心播放春晚宣传片
阿根廷首都春节文化宣传活动
五、文化的功能
2、对民族:文化是民族的血液和灵魂。
①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②当代中国,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认同、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前提
③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材料:
1、春晚在中国连续举办40届至今仍然热度不减,成为“现象级”文化品牌,就在于其意义早已超出了晚会本身,成为一种新年俗。如同除夕的年夜饭,已然是很多中国家庭大年三十守岁的固定“程序”,深入骨髓,形成习惯,成为人们的精神大餐。
2、来自全国各行各业的百姓歌手和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演绎的《早安,阳光》诠释了“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上有晴空”的道理,传递出“你是我生命中最美的相遇,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的情感,这首在抖音平台播放量超过140亿次的爆款歌曲,表达了新冠疫情下基层工作者不畏艰险,勇毅坚守,战胜困难的勇气,触动心扉,引人共情。
丰富人们精神世界
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五、文化的功能
3、对个人: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积极参与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课堂小结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文化的含义
文化的特点
关 系
文化的功能
1、广义:物质+精神成果
2、狭义:精神现象
1、产生:社会实践的产物
2、呈现:文化通过载体呈现出来
3、核心:三观支配影响人们的实践生活
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文化与文明的关系
1、对社会: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
2、对民族:血脉和灵魂
3、对个人:精神世界、精神力量、全面发展
课后作业
20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请同学们课下选择最喜欢的一个春晚节目,探究其背后一的“文化基因”,并形成调查报告,班级内进行交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