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追求智慧的学问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共2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追求智慧的学问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共28张PPT)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辩证唯物论(第2课)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第4课)
唯物辩证法(第3课)
文化
(7-9课)
哲学
(1-6课)
马克思主义哲学
(2-6课)
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忘本来(第7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有益成果——吸收外来(第8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面向未来(第9课)
哲学基本理论(什么是哲学)(第1课)
辩证唯物主义
(2-4课)
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
(5-6课)
社会历史观(第5课)
人生观、价值观(第6课)
哲学与文化
第一课 时代的精华
1.1 追求智慧的学问
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哲学基本理论(什么是哲学)
【学习目标】
1.了解哲学思想,知道哲学的本义
2.通过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掌握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哲学的起源
01
一千个哲学家,可以给出一千个关于哲学的定义。
科学家说:哲学是科学之王。
艺术家说:哲学是艺术之母。
社会学家说:哲学是领导社会秩序的掌舵者。
诗人说:哲学的终点,往往是诗歌的起点。
哲学究竟是什么?
1.哲学的本义:
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它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
Philosophy源自希腊
Philo+sophia =Philosophy
爱 + 智慧 =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西方
“哲,智也。”----《尔雅》
“哲,知也。”--《说文解字》
古汉语中,“知”通“智”,即智慧
中国
一、哲学的起源
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马克思
注意:
1.哲学≠智慧 ,是追求智慧、爱智慧,哲学本身并非就是智慧,而是追求智慧之学。
2.并不是所有的哲学都是正确的,哲学有正确和错误、科学和非科学之分。
一位先生收了两个学生。一天傍晚,先生给每个学生一个铜钱,说:“你们立刻买样东西回来,把这个黑暗的房间装满。”
一个学生买了许多干草,满满地塞了一屋子。先生摇摇头,叹了口气。
另一个学生买了一支蜡烛,点燃蜡烛,整个屋子一片光明。先生笑着说:“这是装满屋子最好的方法。”
为什么我们大家要学习哲学?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都与一定的哲学智慧联系在一起。
哲学的产生
哲学道理:按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
种地
发现长得慢
怎么办
拔高助长
禾苗枯死
总结经验
实践
产生问题
思考
实践
结果
反思
(实践是基础,思考是重要条件。)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规律是客观的,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的关系。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生活中的哲学
沙尘暴
哲学并不是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只要留心思考,就会发现它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哲学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不是从人们的头脑中凭空产生的)
⑴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从改造世界的角度)
哲学上讲的世界
客观世界
主观世界——思维、意识、观念
自然界
人类社会
【拓展】
2.哲学的产生
【注】人们创造哲学最终并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是为了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需要。
人类两项基本活动
(2)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从认识世界的角度)
我是谁?
我生从何来,死往何处?
我为何要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我和宇宙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吗?
宇宙是否有尽头?
……
柏拉图:“惊讶,是哲学的开端。”
亚里士多德:“哲理探索,起于惊异。”
【提醒】哲学的产生与人的主观思维有关,但是不能认为哲学起源于哲学家的灵感。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些描绘大自然的诗句,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惊奇和敬畏,使人们不由自主地震撼于我们头顶的星空:“世界是什么 人又是什么 ”人们在对这些问题的思索中渐渐形成了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这句话生动形象地说明 (  )
A.哲学的产生和发展都源于大自然
B.哲学产生于人们的主观需要和古代哲学家的好奇、思考
C.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D.哲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C
及时巩固
思考:为什么战国时期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这说明哲学思想与时代之间有什么关系?是不是百家争鸣中所有的哲学思想都能称作是真正的哲学?
战国时期,七国争雄,天下纷争,是一个战争频繁、兵荒马乱的时代。但是这个时代,诞生了中国历史上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铁器、农具的使用和推广
私田出现,新兴地主阶级和奴隶主贵族阶级矛盾尖锐
阶级斗争十分激烈,各个阶级或阶层都要起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因而都对社会变革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看法,哲学思想纷呈,百家争鸣。
生产力提高
(经济)
政治改革
(政治)
哲学思想等
(文化)
要求
形成
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
一定社会的
思想文化
决定
哲 学
反映
反作用
3.任何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①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
②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③哲学会随着时代和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
课堂巩固:易错点拨
哲学来源于惊讶,源于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哲学是一成不变的。
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华。
哲学的本义就是聪明、智慧。
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来源于实践
×随着时代和社会实践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发展
×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华,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本义是爱智慧、追求智慧。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02
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
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而不是对某类事物的观点,不是零散的具体的看法。
注意:A、世界观人人都有,但有正确错误之分
B、一般人的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不自觉的,不系统的。
特点:
①世界观人人都有
②世界观是不自觉的,零散的
③世界观研究的对象是关于整个世界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
有科学和非科学
不是具体的,个别的
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
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属于观念范畴,不同于人们对某个事物或某个方面事物的具体看法
①太阳东升西落
②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③一年四季,花开花落
④“淄博烧烤”带动旅游行业发展
⑤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⑥上帝创造了一切



从本质上看,哲学与世界观是区别的
①③④为什么不是世界观呢?
①③④是对某类事物的观点,是零散的具体的看法。而不是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学以致用——以下哪些说法是世界观?
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注意:人人 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为什么呢
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世界观 哲学
区别 含义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主体 自发形成,人人都有 哲学家研究的结果,是自觉形成的,并非人人都有
特点 朴素的、零散的、不系统的 系统化、理论化的
联系 ①哲学与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都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 ②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错误倾向 ①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学说。 ②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与普通人无关。
特别提醒 哲学与世界观都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
命由天定
人定胜天
热爱自然,热爱社会,热爱生活
看破红尘,完全以自我为中心
身处困境,逆来顺受,指望得到神的恩赐
在困难面前积极奋争,不屈不挠
积极进取,乐于奉献
对他人冷漠无情,毫无爱心,无所作为
思想观念
为人处世的方法
决定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结论
              
世界观      方法论
    
体现
 决定
(怎么看)
(怎么做)
3.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世界观 方法论
区别(含义)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联系
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②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03
1.具体科学知识的分类
整个世 界
自然界
人类社会
人的思维
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
认识和改造社会的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如:经济学、政治学、法学)
关于人的认识和思维的知识(思维科学知识,如:心理学、逻辑学)
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物理学
政治学
心理学
万有引力
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都是有规律的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记忆遗忘规律
具体科学(个性、特殊)
哲学(共性、普遍)
比较 哲学 具体科学
区别 研究对象 整个世界 世界某一具体领域、某一具体方面、某一事物
任务 揭示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最普遍规律 具体科学揭示世界某一特定领域的特殊规律
作用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最根本的方法论指导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的方法指导
联系 ①二者都把现实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②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又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③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错误倾向 ①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 ②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 ③哲学是具体科学之和,和具体科学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知识整合:什么是哲学?(全面把握哲学))
(1)从本义看: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它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
(2)从起源看: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3)从与时代关系看: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4)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5)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看: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6)从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看: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学以致用——判断
1. 哲学就是世界观,世界观就是哲学。( )
2. 哲学和世界观都是科学的。( )
3. 具体科学知识揭示的是世界变化发展的最普遍、最一般规律。( )
4. 世界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
5. 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相互体现。( )
6. 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总和。( )
7. 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指导哲学。( )
8. 哲学为其他科学提供具体方法的指导。 ( )
9.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哲学可以代替具体科学。( )
10.哲学能对我们认识和解决问题提供具体的巧妙方法。( )
11.哲学都是自己时代在精神上的正确反映。( )
×
×
×
×
×
×
×
×
×
×
×
追求智慧的学问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的起源
哲学的含义
哲学的产生
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的含义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与方法论的关系: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具体学科的分类
哲学与具体学科的关系
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