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政治高效复习必备提纲 必修4 《哲学与文化》-【知识汇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高考政治高效复习必备提纲 必修4 《哲学与文化》-【知识汇总】

资源简介

备战2024年高考政治高效复习必备提纲(最全知识汇总)
必修4 《哲学与文化》
~~~~~~~~~~~~~~~~~~~~~~~~~~~~~~~~~~~~~~~~~~~~~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哲学与文化》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第一单元 内容结构图
~~~~~~~~~~~~~~~~~~~~~~~~~~~~~~~~~~~~~~~~~~~~~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一框 追求智慧的学问
第二框 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三框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一框 世界的物质性
第二框 运动的规律性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第一框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第二框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第三框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综合探究 坚持唯物主义 反对形而上学
~~~~~~~~~~~~~~~~~~~~~~~~~~~~~~~~~~~~~~~~~~~~~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本单元关键句:哲学是人们通过对一系列关乎宇宙和人生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问题的思考而形成的一门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美好生活的向导。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我们在探索世界、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形成科学思想。学好哲学,终身受用。
~~~~~~~~~~~~~~~~~~~~~~~~~~~~~~~~~~~~~~~~~~~~~
第一框 追求智慧的学问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二框 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三框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本课关键句:人们想生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就应该对自己生活在其中的世界和生活本身进行审视和思考。为此,我们不仅需要具体科学知识,而且需要哲学知识。
~~~~~~~~~~~~~~~~~~~~~~~~~~~~~~~~~~~~~~~~~~~~~
第一框 追求智慧的学问
一、哲学的起源
1.哲学智慧的“产生于”和“起源于”
2.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
3.哲学的本意就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2.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
2.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3.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
一、哲学的起源
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2.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它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
3.哲学的本意就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注意: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注意: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都与一定的哲学智慧联系在一起。
注意: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哲学有对错之分。真正的哲学一定是正确的哲学,它之所以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就是因为它从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规律的层面上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注意:哲学家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
注意:人们想要生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就应该对自己生活在其中的世界和生活本身进行审视和思考。为此,我们不仅需要具体科学知识,而且需要哲学知识。
注意: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世界观的概念: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注意:世界观所涉及的问题,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
2.世界观人人都有,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3.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哲学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4.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没有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没有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注意:科学关注人与自然的具体关系及其活动方式,是对世界的特定方面、特定层次的具体把握。
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哲学以整个世界为研究对象,对具体科学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2.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之所以富有生机和活力,能够存在和发展,就在于它从不断发展的具体科学知识中概括出最一般的结论。
3.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的。
注意:哲学是“科学之科学”这句话是错的;哲学高于或凌驾于具体科学也是错的。
注意: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三者缺一不可。“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是对的。
注意:“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这句话对。生活即哲学这句话是错的。
注意:世界观和哲学都是对整个世界最一般的问题的反映。
注意:只有正确、科学的哲学才能引领具体科学的进步;哲学的争论并不代表着正确的哲学,不一定能有积极作用;哲学不是能生产知识的知识。
注意:任何哲学都产生于实践并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无关正确或者错误的哲学。
注意:自然研究家尽管可以采取他们所愿意采取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
注意:“哲学思想促进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句话错,必须加上“正确的”
~~~~~~~~~~~~~~~~~~~~~~~~~~~~~~~~~~~~~~~~~~~~~
第二框 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1.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2.唯物主义的三种形态
3.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4.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
(1)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区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方面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注意: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哲学家,其表达哲学基本问题的概念和方式不尽相同。
注意:在不同的哲学传统中,哲学基本问题有不同的理论表达。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对1的具体理解:人类从事的活动包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说到底都是要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对2的具体理解:哲学要从总体上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就必须首先弄清楚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并对此作出明确的回答;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注意:“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是不可知论的典型代表观点,其肯定了人的感性认识能力(看到鱼),否认了人的理性认识能力。
注意:“不断接近真理”的言外之意是不能获得真理,属于不可知论的错误。
注意:德国的康德和英国的休谟是不可知论者。
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对于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区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2.唯物主义的发展历程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试图从某些具体的物质形态出发来说明世界的统一性,把世界的本原归位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这就把物质混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了,带有明显的朴素和直观色彩。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a.正确性:克服了原先的朴素性和直观性,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b.局限性: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直接混同于哲学的物质概念,把原子的属性等同于物质的属性,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受力学支配的机械运动,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3)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哲的伟大之处: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或那些不可再分的物质结构。
注意:有些官员的痕迹主义属于唯心主义。
3.唯心主义的类型
(1)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理解为世界的本原,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2)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上帝、神、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3)肯定唯心主义的地方:唯心主义在客观上推动了哲学的发展,就其局部作用而言,唯心主义哲学对于人们认识的发展有着或多或少的借鉴意义。
注意:如果把认识的某一个片段片面地、夸大地发展,就会导致唯心主义。唯心主义不是没有根基的,而是一朵“无实花”,是“人类认识这棵活树上的一朵无实花”。
4.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区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世界的状态是怎么样的,区分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虽然有两个对子,但是哲学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或两大阵营。
注意:二元论认为思维与存在是平行的,都是世界的本原,但是并不存在彻底的二元论,最终会滑向唯心主义。
注意:在解决哲学问题上有两条基本路线、两个基本派别,哲学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或两大阵营,“基本”两个字不能省,“阵营”之前可以不需要“基本”。
~~~~~~~~~~~~~~~~~~~~~~~~~~~~~~~~~~~~~~~~~~~~~
第三框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必然性
2.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三个结合或统一
2.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
3.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1.毛泽东思想及其相关内容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必然性
(1)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阶级基础
a.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爆发了三大工人起义,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b.工人运动迫切需要科学的理论和先进政党的领导;
c.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斗争的必然产物。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近代以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A.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使人们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周围世界成为可能。
B.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C.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其社会科学前提,近代社会科学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现象及其规律,获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发现。尤其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等取得的积极成果,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科学前提。
补充:自然科学前提和社会科学前提也可以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客观条件。
2.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
自从有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劳动群众就有了自己的精神武器,哲学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注意: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认识史上一次最为壮丽的日出。
注意: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
注意:《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体系》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式创立;《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公开问世;《资本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向成熟。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三个结合或统一(基本特征的重要内容)
(1)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理解周围世界,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注意:“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这句话错,要突出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两者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这句话对。
(2)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于社会历史研究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3)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a.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正确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运动规律,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
b.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革命的,就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属于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与世界的关系方面,从实践出发理解周围世界;
(2)在历史观,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存在和发展;
(3)在认识论中,把实践作为全部认识的基础;
(4)实践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离开实践,我们就不能科学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
注意: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的特征是实践性。社会实践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注意: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对对象、现实、感性,都不是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注意:“以往哲学忽视实践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实践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克服了以往一切旧哲学的缺陷”这些都对。
3.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属于基本特征)
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
补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要求写出上述三个结合或统一+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
注意:毛泽东说,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
注意:“马克思主义正确把握时代脉搏,预见和指明社会前进方向。”这句话对,但是“正确”不能说成是“精准”。
注意:是实践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而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注意:各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真正的哲学。
注意:“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也对。
注意:马克思主义哲学能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具体方法这句话错,任何哲学都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注意:“完成了对某某规律的认识”这句话有误。
注意:思想、文化等可以转为物质力量,但是它们在本质上是精神力量而不是物质力量。
注意:阶级性不是判断一种哲学是否科学的标准,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如此,先前一切旧哲学也都具有阶级性。
注意:“以新的理论观点、体系构建、表现方式满足时代的要求和实践的需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
注意:“真正的哲学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这句话对。
注意: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出发点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或其他真理,而是实际。
注意:改革开放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总起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毛泽东思想及其相关内容
(1)内容: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2)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3)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贯穿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注意:毛泽东哲学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不同时期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所蕴含的丰富的哲学思想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重要贡献。
(2)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3)如何坚持、把握习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为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原创性贡献。把握好这一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于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
注意: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为解决中国具体问题提供行动指南。毛泽东说:“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
注意: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
第一框 世界的物质性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二框 运动的规律性
第二课关键句:世界的本质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人们在实践和认识中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本课是辩证唯物论模块,围绕着“世界是什么”展开论述,体现在三句话: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
第一框 世界的物质性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2.马哲的物质概念
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三、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3.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4.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
本框重点和难点: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意识的本质;哲学上的物质;客观实在性。
~~~~~~~~~~~~~~~~~~~~~~~~~~~~~~~~~~~~~~~~~~~~~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正确理解: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
补充:列宁指出,承认物质世界的先在性,是一切唯物主义的共性。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
(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也是区分物质与意识的唯一特性。
(3)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补充:哲学上所讲的物质不是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物质指的是具体的物质形态。
补充:恩格斯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
补充: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们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注意:人只能将物质由一种形态转变成另一种形态,但是不能消灭物质本身。
注意:客观存在不等于客观实在。
注意:“物质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概括了物质的共性——客观实在性,是针对整个物质世界而言的,是哲学意义上的物质;任何“物质”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有其特殊性和规律性,指的是具体的物质形态。
注意:物质的其他特征只是属性而已,物质的唯一特性绝不是根本属性;联系、发展、矛盾等也具有客观实在性。
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正确理解:在从古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劳动改变了人的生理结构,形成了手脚分工;劳动使猿脑变成了人脑,形成了语言和意识;劳动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形成了社会关系。因此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补充:生活环境的变化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形成的一种自然因素。
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如何理解: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因此,人类社会也是属于物质世界,物质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补充:恩格斯指出,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
三、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产生过程中的四个进化环节:(1)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2)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3)动物的感觉和心理——(4)人类意识
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人的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即人脑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即语言的产生和发展,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3.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不仅是人脑的机能,而且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加工改造的结果。离开了客观存在,就不可能有意识。
注意: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人脑加工改造的结果,“人脑”与“大脑”不能混淆;意识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反映,这体现了意识的本质。
补充: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4.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1)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2)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3)人的意识本身就根源于物质,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
(4)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我们应当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坚定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
~~~~~~~~~~~~~~~~~~~~~~~~~~~~~~~~~~~~~~~~~~~~~
第二框 运动的规律性
一、规律是客观的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2.运动是有规律的
3.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及方法论
二、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1.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3.意识到能动作用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含义
2.四个方面的要求
~~~~~~~~~~~~~~~~~~~~~~~~~~~~~~~~~~~~~~~~~~~~~
本框重点和难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含义与要求;意识活动的特征;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
一、规律是客观的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
2.运动的含义: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3.运动的地位: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4.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注意:割裂运动与物质之间的联系,脱离物质谈运动属于唯心主义;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5.运动都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
(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改造或消灭;规律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都有其固有的规律。
(3)世界观和方法论:a.规律是客观性的、普遍的,要求我们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将遵循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b.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注意: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方法论有两个,大家视题目选择写哪一个。
二、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注意:这部分是讲“意识在认识世界中的作用”,以下为意识活动的三个特点,主观题一般需要写上,这三个特点都说明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就是人们在反映客观事物的时候总是包有一定的目的,在行动之前要确定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
(2)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限于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而是根据实际需要有所选择。
注意: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具体表现为“如实陈述反映或者虚假陈述反映”“两个人对同一事物反映认识不一样;两个人对同一事物比喻也不同”、“人们选择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指鹿为马”、“装傻做楞”、“法官对是非作出判断”等都体现了自觉选择性。
注意:科幻作品是基于科学事实,但是可以超越科学事实,而不能脱离科学事实。
(3)意识活动的能动创造性: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动的,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复制当前现象,而且能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注意:意识活动的能动性是改造外部世界的可靠保证这句话是错的,因为能动性是中性的,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获得新的发现,对事物的认识取得进展体现了能动创造性,比喻句,如 “我看美人如画”体现了能动创造性,而“我看美人如画,他看美人却如牛”出现了对比,则属于自觉选择性;意识不能创造出一个新的客观对象,只能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注意:意识活动的能动创造性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条件,动物只是本能生活,没有意识。
(4)结论: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补充:毛泽东指出,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即自觉的能动性。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这部分是讲“意识在改造世界中的作用”,意识不能直接改造世界,也不能说可以能动地认识世界,主语必须是人。以下也都属于唯物论)
(1)意识不仅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可以能动地指导人们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
(2)正确的意识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3)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意识的能动性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
(4)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才能有效发挥能动作用,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标;违背客观规律的错误意识,会导致实践的失败,会对事物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
注意:意识具有能动性,它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又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作用。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个内容也可以用来回答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问题)
1.含义: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补充:实事求是中的“实事”指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中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2.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一般写4句,回答如何按规律办事或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等最好写5句 )
(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南(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2)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3)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与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4)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5)补充(某些题目的要求):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补充:(5)人们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补充:辩证唯物论中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一原理可以用来回答诸如“我国的国情如此,因此我们发展民主政治必须根据国情进行”等案例)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这一原理可以用来回答诸如“在习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取得很大成就”等案例)
~~~~~~~~~~~~~~~~~~~~~~~~~~~~~~~~~~~~~~~~~~~~~
第一框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第二框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第三框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第三课关键句:本课的阐述唯物辩证法,其主题是世间万物是以何种状态存在,唯物辩证法内容的三个关键词是“联系”“发展”“矛盾”;联系的观点与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属于辩证法的观点;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我们要自觉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
第一框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一、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
1.联系的普遍性
2.联系的客观性
3.联系的多样性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
2.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
~~~~~~~~~~~~~~~~~~~~~~~~~~~~~~~~~~~~~~~~~~~~~
本框重点和难点: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系统和要素的关系;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
一、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
1.联系的普遍性
(1)联系的含义: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的含义或者三个表现
a.事物内部——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b.事物之间——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
c.整个世界——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3)联系具有普遍性及方法论: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以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注意:联系既有空间的范畴,也有时间的范畴。自然界的一切物体、人类社会、思想理论、爱好、状态、行为等都可以视为“事物”。所谓联系,通俗地说就是“有关”,有影响、有作用、有关联都属于联系的范畴。如一个人的平庸与他的懒惰有关,因此这两个事物之间存在联系;某人喜欢历史与他去参观崇陵有关,因此这两个事物存在联系;某女追求者众多与她的漂亮之间有关,因此这两个事物之间存在联系。
2.联系具有客观性
1.联系的客观性含义: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联系的客观性的方法论
(1)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2)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来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注意: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属于诡辩论。但是人类可以创造出某种新的联系,但是要从事物固有的属性出发。
注意:“变废为宝”等就属于建立了新的联系。因为“废”的时候产生不好的作用和影响,“变成宝了”会产生新的作用和影响了,而作用和影响是属于联系的范畴。
3.联系具有多样性
(1)联系的多样性含义
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是千差万别的,如果说所有的事物和现象的产生、存在和消亡都离不开各种因素的影响和作用,那么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就意味着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2) 联系具有多样性及方法论 注意:下列“各种条件”的称呼一定要背出
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一切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注意:多种多样的联系,包括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希望大家记住。案例:如甲女很漂亮,因此乙男很心动,这两个事物存在直接联系,乙男由于心动而魂牵梦绕,以致在骑车的时候与树木相撞,因此甲女漂亮与乙男撞树之间存在间接联系,但是显然只有条件具备才会撞树;乙男与树相撞不是必然发生的,是凑巧具备了某些条件而发生,因此是偶然联系。我们也发现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必须注重条件。
注意:做“联系的多样性”客观题的时候,我们可以按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要求来做。
(3)地位: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
注意:联系构成了事物的运动,正是由于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才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事物之间,不能说是事物内部。
4.联系的类型
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自在事物中的种种联系在人类产生之前就存在了,它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为事物的联系虽然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具有“人化”的特点,但仍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注意: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创造人为事物联系的物质条件。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1)整体与部分是有区别的
a.含义有区别: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看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看是多。
b.地位有区别: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2)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a.二者相互依赖:整体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
b.二者相互影响: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
重要提示:平常做题,记住简约版即可,内容如下:
⑴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整体处于统率的主导地位,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世界观),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方法论)。
⑵整体是由部分所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到整体(世界论),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方法论)。
注意:“立足”、“树立”、“着眼于”后面跟的一定是跟与“整体有关的概念”。
2.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
(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2)系统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a.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b.基本特征: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三大基本特征。
(3)如何掌握系统优化方法
a.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它的每一个要素都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
b.要注意遵循事物内部结构的有序性,系统的各要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的。
c.要注重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整体的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d.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总之,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特别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注意:“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是有条件的,要求部分以“合理有序”或“有机”组合在一起才行。
补充:恩格斯指出,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
注意: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发展的观点也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
第二框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一、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整个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2.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3.理解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事物发展的形式或状态是量变与质变
2.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3.辩证否定的实质
4.理解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5.前进性与曲折性的方法论
~~~~~~~~~~~~~~~~~~~~~~~~~~~~~~~~~~~~~~~~~~~~~
本框重点和难点: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特点;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与方法论;事物发展的趋势。
~~~~~~~~~~~~~~~~~~~~~~~~~~~~~~~~~~~~~~~~~~~~~
一、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整个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1)自然界是发展的,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中。
(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社会形态依次更替表明,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因此,物质世界处于永恒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
(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每个人的认识都经历着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对各种事物的认识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认识没有终点,科学没有顶峰。
2.发展的实质
(1)含义: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方法论: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补充: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但是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唯物辩证法的发展概念揭示了万事万物运动变化所包含的前进和上升的趋向性,或者说总趋势是前进和上升的,不是每一个具体阶段都前进和上升。
补充:列宁指出,辩证法,即最完整深刻而无片面性弊病的关于发展的学说。
3.理解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新事物为什么前途光明)
(1)新事物的含义: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2)新事物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3)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因此,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
补充:判断一个事物究竟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的标准,不是形式的新和旧,不是时间的先后,也不是力量的强弱,其根本标志在于它们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
注意:“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也是体现这一道理。
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事物发展的形式或状态是量变与质变
(1)量变的含义: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2)质变的含义: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2.质变与量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1)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求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反对“激变论——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否认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2)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求我们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反对“庸俗进化论——否认质变,否认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认为事物的发展只有量的渐进,没有质的飞跃”)
(3)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很少有方法论要求)
注意:“量变是质变的基础”这句话对;“量变与质变是发展的两个阶段或环节”是错的;“质变比量变更重要是错的;“先有量变、后有质变”,“质变都是发展”是错的;“只要有量变就一定有质变、量变的积累必然引起质变”这句话是错的;“量变引起质变”这话是对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事物发展的途径[不能用“总趋势”]”这句话是对的;“事物总处在量变与质变的交替过程中”这句话错。
注意:“过犹不及”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也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注意: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都是辩证法的总特征,“观”不能省
注意:“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体现了发展观,也体现了联系观。
注意:质变和量变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
3.辩证否定的实质
(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任何事物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
(2)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通过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其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4.理解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1)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2)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
(3)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
因此,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经历曲折的过程。
5.前进性与曲折性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有两种写法,自由选择)
写法一: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这要求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还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如果题目只考前进性或曲折性,则同一种字体的世界观对应同一种字体的方法论,也可以合起来写)
写法二: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注意:新事物的内容,包括道路为什么是曲折的,前途为什么是光明的,都属于前进性与曲折性辩证关系原理的知识范畴。
~~~~~~~~~~~~~~~~~~~~~~~~~~~~~~~~~~~~~~~~~~~~~
第三框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矛盾的概念
2.矛盾的两大基本属性及关系
二、矛盾问题的精髓
1.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2.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1.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本框重点和难点: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矛盾的概念
世界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单地说,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注意:对立统一的两方面不能理解为正、反双方,优点、缺点双方或者利、弊双方。
注意:矛盾的含义也是一个重要世界观或原理,即“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以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或要求我们以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注意: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关系,而不是反映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注意: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认识世界就是认识矛盾;改造世界就是解决矛盾;矛盾分析法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互不相容的对立中推动事物发展”这话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
2.矛盾的两大基本属性及关系
(1)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大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a.矛盾的对立属性,即斗争性,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b.矛盾的统一属性,即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方面含义,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注意:哲学上的斗争性不同于生活上的斗争性,双方有联系也有区别,生活中的斗争性仅仅是矛盾斗争性的一种具体形式。
(2)两大基本属性的关系
a.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b.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
c.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d.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补充原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就是对立统一(世界观),要求我们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方法论)。
补充一:矛盾的基本属性是高考热点,完整的答题思路一般如下:①世界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相反相成的两大基本属性是斗争性和同一性②矛盾双方具有斗争性(分数多要写出含义)+材料分析,如中国与俄罗斯有各自的国家利益、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会有竞争等③矛盾双方具有同一性(分数多要写出含义)+材料分析,如中国与俄罗斯发展中俄关系,形成了互补合作关系,相互促进、互利共赢等④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材料分析,如中国与俄罗斯正因为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因此才有可能发展中俄关系,合作互补,互利共赢⑤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材料分析,如中俄之间有竞争,有各自的国家利益,但是要在发展中俄友好关系中,在中俄合作中才能实现各自的国家利益⑥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材料分析,如中俄之间既竞争又合作,共同推动了中俄关系发展。究竟用上面哪几条,就看题目和材料。但是大多数题目会要求写出①②③⑥。
补充二: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矛盾双方不是指对立和统一,而是指事物的两个方面或因素,它们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关系,因此矛盾双方不能理解为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永远不可能相互转化,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注意:“既要高薪、又要稳定轻松,这样的工作不存在“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即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若干选项我只能选择一个”等体现了矛盾的斗争性。
注意:矛盾双方具有同一性,我们可以认为“A中有B、B中有A”,也可以认为“有A才有B、有B才有A”,在某些情况下还会出现“A和B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但是不能说“A就是B,B就是A”,而且“A和B相互转化必须加上在一定条件下;虽然在有些材料中会出现“A就是B”这样的话,如“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实质上是指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同时“A和B缺一不可”也体现了矛盾双方的同一性。
注意:对立统一的观点在广义上包括矛盾分析法的全部内容,狭义上的内容一般是指矛盾的含义+矛盾的两大基本属性+矛盾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促进事物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选择困境”体现了事物内部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和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多种条件。
注意:“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和“君子和而不同”体现的原理差不多,体现了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也体现了同一性和斗争性相反相成,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变化发展。
注意:“严师出高徒”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我们是同行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所以我们有竞争体现了斗争性,说明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二、矛盾问题的精髓
1.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概念: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2)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敢于承认矛盾、勇于直面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3)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注意:矛盾的普遍性有两种理解,第一种含义指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第二种是指同类事物共同的状态本质和属性。简单理解就是同类事物的共性(共同点)
注意:不能把矛盾的“普遍性”理解为每一事物同任何其他事物之间都有矛盾(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才构成矛盾关系)
注意:工厂的生产和消费,也是一对矛盾,生产直接就是消费,消费直接就是生产。
补充: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斗争,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4)矛盾的特殊性
a.含义: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b.情形表现:第一,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第二,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有不同矛盾;第三,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2.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详细版,客观题要求)
(1)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连联结的。
(2)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3)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对立统一,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色,它总是在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4)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简约版,背出)
(1)世界观: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体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的场合是相互转化的(这一句一般不要求写)。
(2)方法论:这就要在普遍性的指导下,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做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段话从高考卷标准答案中总结出来)
补充:使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来认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从中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特殊规律的过程,它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此原理的意义: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注意:矛盾的普遍性即共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矛盾的特殊性即个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注意: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不同于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如奥运遗产的利用是在遗产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这体现的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而不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1.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1)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多对矛盾之中有一对矛盾为主要矛盾)
原理及方法论:a.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c.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既要抓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也不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
大家要记住:如果考的是解决主要矛盾的题目,推荐大家要用“世界观+方法论+材料分析”模式答题,有些时候,一个哲学概念就是世界观,如矛盾的含义,主要矛盾的含义,矛盾主要方面的含义等,请看下面,希望背出:
主要矛盾(千万不能用“关键”或“关键部分”代替)就是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要求我们坚持重点论,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或者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同学们要注意,在这种情况下,尽量不要使用“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因为这里侧重于重点论。)
还需要指出的是,坚持“两点论”与“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在材料分析上是差不多的。如果有些题目一定要你区分“坚持两点论”和“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你就把材料分析稍微变动一下
(注意: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就必须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急需解决的矛盾不一定是主要矛盾,“重点、中心、主功、关键、突破口、首要任务、根本途径、主题、核心、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往往用来判断主要矛盾;不是任何事物都有主次矛盾之分,复杂的事物主要矛盾只有一个;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画龙点睛、好钢用在刀刃上、纲举目张、学会弹钢琴、一个好汉三个帮、红花需要绿叶扶、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眉毛胡子一把抓”等都涉及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内容)
注意:找准病根、服从大局、舍车保帅等体现了抓主要矛盾
(2)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每一对矛盾的双方中有主、次之分,都是不平衡的)
原理及方法论:a.每一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都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另一方则处于被支配地位,就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b.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c.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分清事物的主流与支流,注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也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
大家要记住:有些题目仅仅考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大家用世界观+方法论+材料分析,希望背出,具体如下:
在每一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要求我们坚持重点论,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同学们要注意,在这种情况下,尽量不要使用“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因为这里侧重于重点论。)
有些时候,万般无奈的答题模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以上内容我称之为传统答题法,现在的题目更多使用下列的答题思路。
对于“两点论、重点论”这类题目,一般使用当前一种流行的答题方法,具体如下:
One.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注意: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究竟写哪一个,要看材料)
Two.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要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要求我们抓住主流。
(注意:矛盾主、次方面发生变化不一定会引起主、次矛盾的变化,反之亦然;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究竟写哪一个,要看材料)
Three.(1)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要求我们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并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2)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要求我们认识复杂事物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并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注意: (1)和(2)用哪一个,看材料)
Four.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或矛盾主要方面、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注意: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究竟写哪一个,要看材料)
至于用主、次矛盾还是矛盾的主、次方面,就要看材料。但是我要强调,如果题目要求你用“主要矛盾的知识”或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的知识,你最好用传统答题法之答题方式。
(注意:抓重点、抓关键与重点论是不一样的,抓重点、抓关键仅仅是指抓主要矛盾。重点论可以用于抓主要矛盾的内容,也可以用于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注意: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在上述两个原理的方法论中都能够使用,单独使用也可以;“主流、主导、方向、大局、性质、主体与附属、实质、优势、大于、总体上、强于、认清形势、对事物的评价和定性”主要涉及到判断矛盾主要方面;“买椟还珠、瑕不掩瑜、喧宾夺主、得不偿失、兼收并蓄、良莠不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一国两制不影响国家性质、体现了某种性质或者特征”等都体现了矛盾主、次方面内容)
注意:主次不分一般是指胡子眉毛一起抓的均衡论,主次颠倒一般是指着重把握次要的,忽视主要的
(注意:白马非马是片面的,违背了辩证法,体现了形而上学的观点,没有犯唯心主义的错误)
(注意:对立统一关系或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依据这句话是对的,危机往往就是矛盾)
(注意:主要矛盾不一定是首先要解决的矛盾)
(注意: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体现了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论)
(1)含义: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2)意义:a.它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只有从实际出发,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把不同质的事物区别开来;b.也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只有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3)地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4)重要原理: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注意: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
~~~~~~~~~~~~~~~~~~~~~~~~~~~~~~~~~~~~~~~~~~~~~
综合探究 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
1.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基本的发展观。
2.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在分析事物发展的原因时,既要着重抓住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内因),又不能忽视事物发展的外部矛盾(外因)。
3.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4.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和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5.唯物辩证法的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和对立统一规律,要求我们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6.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
第二单元 内容结构图
~~~~~~~~~~~~~~~~~~~~~~~~~~~~~~~~~~~~~~~~~~~~~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第一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第二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一框 社会历史的本质
第二框 社会历史的发展
第三框 社会历史的主体
第六课 实现人生价值
第一框 价值与价值观
第二框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第三框 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综合探究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本单元关键句:寻觅社会历史的真谛和规律,探索人类认识的奥秘,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探讨这些问题,也是正确认识和把握人生、实现人生价值和理想的前提。
~~~~~~~~~~~~~~~~~~~~~~~~~~~~~~~~~~~~~~~~~~~~~
第一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第二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本课关键句: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世界的过程,就是追求真理的过程。
~~~~~~~~~~~~~~~~~~~~~~~~~~~~~~~~~~~~~~~~~~~~~
第一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一、认识与实践
1.认识的概念
2.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3.实践的概念及基本形式
4.实践的三个特点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
本框重点和难点: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实践的概念和特征;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
一、认识与实践
1.认识的概念: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两种不同水平的反映形式,也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概念
a.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它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注意:感觉是人的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个别方面的直接反映,如视觉、听觉、触觉等,它是整个认识过程的起始环节;知觉是人的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外部特征的整体的反映,如将苹果色、香、味等方面的感觉结合起来,就形成对苹果的整体知觉;表象是感性认识的高级形式,它是人脑对过去的感觉和知觉的回忆,曾经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对象的形象再现。
b.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注意:概念是对同类事物共同的一般特性和本质属性的概括和反映,是最基本的思维形式,如家庭、社会、国家等;判断是展开了的概念,是对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的反映,是对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判明和断定;推理在形式上表现为判断与判断之间的联系,它是从事物的联系或关系中由已知合乎逻辑地推出未知的反映形式。
(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性质虽然不同,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具有辩证统一关系。
b.第一,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
c.第二,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注意:不能说理性认识是正确的,感性认识是错误的。“理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这句话对,但是“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这句话错了。
3.实践的概念及基本形式
(1)实践的概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作为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实践可以把人们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注意:实践具有客观性是对的,但是不能说实践具有主观性。
(2)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
a.一是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满足人们物质生活资料和生产劳动资料的需要;
b.二是变革社会的实践。这是形成各种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表现为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和政治活动,如革命和改革、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实施等;
c.三是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
4.实践的三个特点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的基本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和实践的手段,它们都是客观的。实践活动的过程是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及其结果是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制约的,也具有客观性。
(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人将在实践中形成的认识用于指导实践。在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中,人创造出自然中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在改造社会的实践中,人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实践给客观世界打上了深深的人的活动的烙印。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人的实践活动总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都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注意:单个人的实践活动存在,但是纯粹单个人的实践活动不存在!孤立的实践活动也不存在。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一定的手段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从而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注意:认识的来源是唯一的,但是获得认识的途径除了实践,还有间接经验。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2)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
(3)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提高自己判断和推理的能力,从而推动认识不断深化。
补充: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如果不超出认识的范围,人们就无法判定其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它。
(2)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 (3)唯一能满足这一要求的,就是处在主观与客观交汇点上的实践。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
(2)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
(3)如果有了正确的认识,却脱离实践,不为实践服务,那么这种认识就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
注意:科技、工艺、技能等属于认识而非实践的范畴;使用某种工具,如通过显微镜等可以视为实践手段,属于实践的范畴。
补充:列宁指出,实践高于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注意:真理、权威人物的观点都不能用来检验某种认识的正确与否。
~~~~~~~~~~~~~~~~~~~~~~~~~~~~~~~~~~~~~~~~~~~~~
第二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一、真理是客观的
1.真理的含义
2.真理的最基本属性:客观性
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真理的条件性
2.真理的具体性
3.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的方法论
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
2.认识具有无限性
3.认识具有上升性
4.方法论要求
~~~~~~~~~~~~~~~~~~~~~~~~~~~~~~~~~~~~~~~~~~~~~
本框重点和难点:真理的最基本属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真理具有条件性和具体性。
~~~~~~~~~~~~~~~~~~~~~~~~~~~~~~~~~~~~~~~~~~~~~
一、真理是客观的
1.真理的定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注意:“相符合”不能写成“相一致”。
2.真理的最基本属性:客观性是真理的最基本属性。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而不可能有多个,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注意:正确的认识只有一个也是对的。绝不能说真理具有客观实在性。
注意:我们不能照搬他人他国的经验,属于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
补充:毛泽东指出,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
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真理的条件性:真理是有条件的,即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侧重于空间角度)。
2.真理的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侧重于时间角度)。
3.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认识和改正错误。(这是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的方法论)
注意:不能说真理与谬误相互渗透。真理与谬误有明确的界限,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就是真理,而不是谬误,二者的界限不可混淆。真理不能用作检验其他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真理与谬误不是认识过程的两大阶段,真理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的,可以被超越,不能被推翻,“真理具有绝对性,也有相对性”这个说法也是对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的,但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是错的。
补充:毛泽东指出,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依靠的是客观的实践。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注意:大家要记住真理的三个特点: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最基本属性就是客观性;真理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这话是错的,但是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这个话是对的。
注意: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体现了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
注意:“真理的价值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体现”这个话是错的,在认识中也能体现出来。“有用的观念就是真理”这句话也是错的。
注意:真理在克服谬误的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这话是错的,真理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自己这句话是对的。
注意: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句话不能说,因为谬误不是这样的。
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
(1)含义: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2)原因之一:从认识的主体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总要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的等条件的限制。
(3)原因之二:从认识的客体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4)上述两大原因决定了人们对于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注意: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实践—认识—实践,也可以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的反复性中“实践”与“认识”的顺序不能颠倒,“某物质的特性决定了人们对它的认识具有反复性”这句话是对的。
2.认识具有无限性
(1)含义: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2)原因之一: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
(3)原因之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
(4)原因之三: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注意:如何理解认识的无限性就写上面四句。每个时代、每个人的认识发展的有限性,构成了整个人类的认识发展的无限性,认识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注意:“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这句话是错的。
3.认识具有上升性 注意:回答认识具有上升性的主观题,“认识具有上升性”后面请跟上(1)和(3)的内容
(1)含义: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
(2)原因:客观事物的本质逐渐暴露和展现,人类的实践活动也不断深入和发展、人类的认识能力也在逐步提升(选择题要求)
(3)认识运动的特点: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注意:事物的发展也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4.世界观+方法论: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注意:循环往复这类话,除非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个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否则都错。
注意:如果题目要求我们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人们从事某种事业难免犯错或遭遇挫折的原因,请大家从以下几个角度:(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和社会历史性,受实践对象、手段、水平以及客观规律的制约,难免……(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3)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
第一框 社会历史的本质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二框 社会历史的发展
第三框 社会历史的主体
本课关键句:人类社会不同于自然界,在自然界起作用的是盲目的、自发的力量,社会历史则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的实践活动构成,是人们活动的结果。
~~~~~~~~~~~~~~~~~~~~~~~~~~~~~~~~~~~~~~~~~~~~~
第一框 社会历史的本质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
2.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
本框重点和难点: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
(1)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推动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劳动发展史是理解所有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2)人类历史是由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构成的历史,研究人类历史的规律,也就是研究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运动规律。
补充:恩格斯指出,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终的本质的差别,而造成这一差别的又是劳动。
2.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也就是把社会生活当做实践去理解)
(1)人类进行物质生产的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经济领域,人类调整、改革社会关系的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政治领域,人类创造科学文化的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精神文化领域。
(2)实践生成了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形成了全部社会关系,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注意: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也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
补充:人类活动具有意识性、目的性,而人的意识更是在实践中生成、实现和确证的。因此,政治、经济、文化等全部社会现象,都是在人的实践中形成的。只有理解了全部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才能把握人类社会历史的真谛,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从实践出发,才创立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破解了人类历史发展之谜。
补充: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命,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此,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的物质条件。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全部社会生活领域由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两部分构成。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两种基本的历史观。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
(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主要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还包括地理环境、人口等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注意:“社会存在最重要的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也对。
(2)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即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宗教等观点,也包括社会心理和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注意:“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这种说法也对。
补充: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总体上说来没有贯彻到社会历史研究领域中去。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注意:“社会存在的变化,必定会引起社会意识的变化”是错的,“必定或必然”都不能加。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其表现之一: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