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政治复习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知识清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高考政治复习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知识清单

资源简介

《逻辑与思维》知识清单目录
第一单元: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第一课:走进思维世界 6
第二课:把握逻辑要义 10
第三课:领会科学思维 15
第二单元: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第四课:准确把握概念 19
第五课:正确运用判断 23
第六课:掌握演绎推理方法 32
第七课: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 42
第三单元: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第八课:把握辩证分合 48
第九课:理解质量互变 54
第十课:推动认识发展 59
第四单元: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第十一课: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 64
第十二课:创新思维要多路探索 69
第十三课: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 75
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知识清单
【逻辑与思维的核心问题】
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在科学思维观念(三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的统摄下,把我逻辑思维规则(概念、判断、推理),运用辩证思维方法(辩证分合、质量互变、辩证否定、认识历程),提高创新思维能力(联想——发散思维、聚合思维、正逆互补——超前思维)
二、逻辑思路:
树立科学思维——遵循逻辑思维规则——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提高创新能力。科学思维是对实践中遵循逻辑思维要求、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的统称。
三、重点考点
1.思维的特征:间接性、概括性、能动性。
2.思维的基本形态: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
3.逻辑思维的三大规律:
①同一律——A是A,不是非A,否则会犯偷换概念或者偷换论题的错误。
②矛盾律——A与非A不能同真,必有一假,否则会犯自相矛盾的错误。
③排中律——A与非A不能同假,必有一真,否则会犯“两不可”的错误。
4.概念的基本特征:
①内涵——下定义(常见错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否定定义、比喻定义)。
②外延——划分(常见错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划分标准不一,越级划分)。
5.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相容关系(全同关系、属种关系、种属关系、交叉关系)不相容关系(矛盾关系、反对关系、全异关系)。
6.判断的类型:简单判断——性质判断与关系判断。
7.复合判断——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
8.性质判断:全称肯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特称肯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单称肯定判断、单称否定判断。
9.判断中主项、谓项的周延与否标准:主项看量项(全程、单称周延,特称不周延;)、谓项看联项(肯定不周延、否定周延)。
10.关系判断:对称性关系(对称关系、反对称关系、非对称关系);传递性关系(传递关系、反传递关系、非传递关系)。
11.联言判断:至少包含两个联言支。全真为真,一假则假。
12.选言判断:至少包含两个选言支。
①相容选言判断:一真即真,全假才假。
②不相容选言判断:只能一真,同真或同假都为假。
12.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有前必有后,无前后不定,有前无后必假。(肯定前件式、否定后件式)
13.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无前必无后,有前后不定,无前有后必假。(否定前件式、肯定后件式)
14.充要条件假言判断:有前必有后,无前必无后,前后不一致必假。(肯定前件式、否定前件式;肯定后件式、否定后件式)
15.推理: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
16.判断推理是否正确:前提正确、推理结构有效。
17.性质判断的换质推理:肯定变否定,否定变肯定,但是注意谓项要换成与之相矛盾的概念。
18.性质判断的换位推理:主项与谓项互换位置,前提中不周延的项结论中也不能周延。
19.三段论推理:大项、小项和中项
①一个形式结构正确的三段论只有三个不同的项,否则会犯“四概念”的错误;
②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否则会犯“中项不周延”的错误;
③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能周延。否则会犯“小项不当扩大”或“大项不当扩大”的错误;
④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必然的得出结论。
20.联言推理:合成式联言推理、分解式联言推理。
21.选言推理:相容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不相容选言推理(肯定否定式、否定肯定式)。
22.假言推理:
①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前件式、否定后件式。
②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式、肯定后件式。
③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前件式、肯定后件式、否定前件式、否定后件式。23.归纳推理:完全归纳推理(必然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或然推理)。
24.不完全归纳推理:常犯错误是轻率概括。为提高可靠性,需要在认识对象与有关现象之间寻找因果关系——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求同求异并用法、剩余法。
25.类比推理:结构类比、功能类比、条件类比、要素类比等,常犯错误是机械类比。26.辨证思维: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实质和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基本特征——整体性和动态性。
27.把握辨证分合——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在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在综合的指导下分析。
28.理解质量互变:以统一性的观念正确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渐近性和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
29.推动认识的发展:坚持辨证否定观,不能简单肯定一切,也不能简单否定一切;认识发展历程: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
30.创新思维特点:思路具有多向性、步骤具有跨越性、结果具有独特性。
31.如何运用创新思维:
①创新思维要以实践为基础。
②继承前人和他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破旧立新。
③综合运用多种思维方法。
④联想是创新思维的基础,运用迁移、想象等方式进行联想思维。
⑤发散与聚合是创新思维的两翼,运用检核表法、信息交合法、头脑风暴法进行发散思维,运用归纳、推理、比较、概括等方法进行收敛、集中进行聚合思维,反复“发散-聚合-发散-聚合”。
⑥运用逆向思维,发挥思维正逆互补的作用。
⑦运用超前思维,运用矛盾分析法、推理和想象、注重调查研究,以事物发展的状况为根据,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根据事物发展的可能性进行预测。
四、重点关注点:
科学思维特征、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的区分;主项、谓项周延的判断;联言、选言、假言推理的规则;提高不完全归纳推理需要在认识对象与有关现象之间的寻找因果联系,方法有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求同求异法、剩余法(简称谓穆勒五法);辩证思维具体方法、创新思维特征及具体方法等。
第一单元: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第一课:走进思维世界
【知识整合】
把握1个含义:思维的含义。
理解1个作用:思维的作用。
区分2种基本形态: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
掌握3个特征:思维的间接性、概括性和能动性特征。
1.1 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一、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一、思维的含义
1.思维的意义:由于有思维参与其中的人类社会实践,人成了万物之灵。思维是人的特有属性。
2.体悟思维:只要我们在“想”、在“考虑”,就能切身体会到我们在思维。人的思维存在具有普遍性。
3.思维的内涵
(1)思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思维与意识同义,狭义的思维与理性认识同义。
(2)“逻辑与思维”中所说的“思维”主要是从狭义角度来讲的,指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
【知识拓展】全面理解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区别 内容 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 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及规律的认识
形式 感性认识以人的感觉器官直接反映事物,包括感觉、知觉、表象等形式 理性认识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形式
阶段 认识的初级阶段 认识的高级阶段
特点 直接性和形象性 间接性和抽象性
联系 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因为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起点,建立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的理性认识才是真实可靠的,坚持理性认识从感性认识中来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因为只有理性认识才是对事物更深刻、更全面、更可靠的反映,只有理性认识才能指导人们按规律办事,有效地改造世界
【特别提醒】从性质上看,无论是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都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4.思维的方式
⑴类型: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等。
⑵意义:认识事物本质、把握事物规律的重要的思维方式,是具有指导性和针对性的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二、思维的特征
1.思维风格的差异:人人都会思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风格。不同风格的思维在速度、方式、质量乃至结果上有很大的差异。
2.思维的共同特征:
间接性 内涵 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识
原因 人们不可能对所要认识的每一个事物都去直接感知,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也不可能直接感知到,
作用 ①凭经验能认识没有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属性。 ②凭经验能认识根本不可能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属性。 ③能在对事物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蔓延式无止境的扩展。
关键词 见…而知…;通过…推断出…;计划;预测;揭示出;推断出
举例 ①人类学家根据古生物的化石及其他有关资料,就能推知人类进化的规律; ②医生根据对病人的体温、血压、血液、尿液、心电图、脑电图等检查的有关资料,就能确诊病患和病因; ③气象工作者根据已有的气象资料,就能预知今后天气的变化; ④教师根据学生的行为表现可以推断学生的内心世界; ⑤地震工作者可以根据动物的反常现象或其他仪表的数据来分析与预报震情; ⑥人们不知道某些疾病与遗传基因的关系,但人们可以根据实验来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概括性 内涵 思维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
作用 ①概括是形成概念的前提。同类事物总结共性;同类现象中总结本质的规律性内在联系。 ②概括是思维活动的速度,迁移的程度、广度和深度。 ③概括是一切科研的出发点。
关键词 共同之处是…;整体上看…;共性在于…;总结出
举例 ①人们把形状、大小各不相同而能结出枣子的树木归一类,称之为“枣树” ②把枣树、苹果树、梨树等依据其根、茎、叶、果等共性统称为“果树” ③每次看到“月晕”就要“刮风”,地砖“潮湿”就要“下雨”,就能得出“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的结论 ④人们认为“凡正常运行的计算机都有中央处理器”
能动性 内涵 思维对认识对象的反映不是机械的、消极被动的,而是主动的或能动的;自觉的、有计划有目的地对认识对象的属性进行抽象重组,得出既有认识对象的痕迹,又不同于认识对象的主观映像。
关键词 抽象;创新;有选择的;主动、自觉
举例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三个特征之间的联系:
①思维的概括性是间接性的前提;间接性和概括性是思维的两个基本特征。正因为思维具有概括性,人们才凭借已获得的感性材料、经验和知识,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从而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思维才体现出间接性的特点
②间接性和概括性中都体现有能动性。
3.思维与实践的关系(思维的作用):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又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思维能够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
【特别提醒】思维的间接性特征与思维来源于实践并不冲突
①要获得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就要在实践中接触和变革事物,占有丰富、真实的感性材料,然后对其进行科学的加工制作,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②思维还要回到实践中去,接受实践的检验,才能弄清它是否符合客观实际,能否真正解决实际问题。
1.2 思维形态及其特征
一、思维的基本形态
1.思维形态的分类
划分标准 类型 含义
从思维的方向看 发散思维 向不同方向扩散的思维
聚合思维 向同一方向收敛的思维
从思维对认识对象的思考角度看 综合思维 整体地认识对象的思维
分析思维 分别地认识对象的思维
从思维反映认识对象的方式看 辩证思维 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的思维
形而上学思维 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的思维
根据思维运行的基本单元的不同 抽象思维 人的思维抽象和概括了事物的共同属性,通过语词巩固下来,形成了概念,并以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
形象思维 人的思维抽象和概括的是事物的形象特征,并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
2.思维的基本形态: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 如果人的思维抽象和概括了事物的共同属性,通过语词巩固下来,形成了概念,并以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就属于抽象思维。
形象思维 如果人的思维抽象和概括的是事物的形象特征,并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就属于形象思维。
二、思维基本形态的特征
1.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主要特征
(1)抽象思维:基本单元的概念性、运行方式的推导性和思维表达的严谨性。
(2)形象思维:基本单元的形象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
2.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关系:两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在实际思维活动中,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各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但又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
【知识整合】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关系
抽象思维(逻辑思维) 形象思维(艺术思维)
区别 含义 人们把以概念作为基本单元进行的思维,称为抽象思维 如果人的思维抽象、概括的是事物的形象特征,并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就属于形象思维
基本单元 概念 感性形象
思维形式 概念、判断、推理 感觉、知觉、表象
主要特征 基本单元的概念性、运行方式的推导性和思维表达的严谨性。 基本单元的形象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
联系 ①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区分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在实际思维活动中,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虽然各有其功能和作用,但又相辅相成; ②无论是形象思维还是抽象思维,都来源于实践。 ③形象思维是抽象思维的基础,抽象思维依赖于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有待于上升到抽象思维。
【特别提醒】
⑴思维形态≠思维形式
①根据思维加工时所使用的基本单元不同,思维可区别为不同的形态,即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
②抽象思维的基本单元是概念,形象思维的基本单元是感性形象。抽象思维的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
⑵感性材料与感性认识不同,前者是客观事物,后者是主观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而非正确、错误之别。
第二课:把握逻辑要义
【知识整合】
把握1个含义:逻辑的含义。
明确3大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
2.1 “逻辑”的多种含义
一、“逻辑”的多种含义
一、“逻辑”的多种含义
1.“逻辑”是一个多义词:
逻辑的主要含义 归属范围 举例
规律 所有学科的研究对象 ①历史的逻辑决定了人类社会将一直向前发展。 ②适者生存,优胜劣汏,这是自然界的逻辑,也是市场竞争的逻辑。
逻辑规律与规则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①某篇文章逻辑性强 ②某个说法不合逻辑 ③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人们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做出合乎逻辑的结论来。
思维方法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①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是哪一家的逻辑! ②‘强权即公理’,这就是霸权主义者所奉行的逻辑。 ③还有人著书《大学的逻辑》,探讨大学管理之道
逻辑学或逻辑知识 作为一门学科的逻辑学 ①大学生应该上逻辑课 ②在一般人的印象中,逻辑很难学 ③现代管理人员,为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学一点逻辑很有必要。
2.逻辑学研究的对象:“规律”意义上的“逻辑”是所有科学的研究对象。“逻辑规律与规则”,以及“思维方法”意义上的“逻辑”才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3.逻辑学研究的目的:逻辑学研究试图将逻辑规律与规则运用到实际思维中,以区分正确的思维方法和不正确的思维方法。作为工具性学科的逻辑学是为把握“规律”服务的。
二、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1.含义:人们把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形式逻辑视为狭义的逻辑学,而把含有狭义的逻辑学和研究辩证思维中的规律、规则与方法的辩证逻辑等视为广义的逻辑学。
2.推理的结构:推理是由前提和结论构成的,由前提推导结论,前提作为结论的理由。
3形式逻辑的研究重点:形式逻辑特别关注推理问题,着重研究推理的形式结构。从形式逻辑角度看,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不取决于思想具体内容)
4.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是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
5.论证与论辩(推理的应用):
①论证:把推理的理由讲出来作为“论点”的“论据”,就构成了通常所说的“论证”。
②论辩:用这样的论证方式去说服人,让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或者用这样的论证方式去反驳别人的观点,就构成了“论辩”。
③论证和论辩中使用的推理是否有效,直接影响说服的效果。
6.意义:学习狭义逻辑学的基本知识与方法,是学习广义逻辑学的基础。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
2.2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二)同一律:思维的确定性要求
1.作用: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确定性的思维。要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事实与规律,必须让思维确定下来,该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能游移不定。这就要遵循同一律的要求。
2.内容:
①常用公式:A是A
②基本内容: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如果是真的,就是真的;如果是假的,就是假的。
3.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也不能转移论题。故意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叫作“偷换概念”或“偷换论题”。
4.运用同一律要注意的问题:
①同一律只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即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的情况下才起作用。
②同一律作为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其作用是保证思维具有确定性,它不是客观事物自身运动变化的规律,因而不否认客观事物本身的变化发展。
换言之,同一律并不否认认识对象的复杂多样性及其变化发展。它所反对的只限于在时间、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思维中任意变更概念或判断。
二、矛盾律:思维的一致性要求
1.作用: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一致性的思维。要避免思维出现不融贯一致的逻辑错误,就要遵循矛盾律的要求。
2.内容:
①常用公式:A不是非A
②基本内容: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它的否定论断“非A”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
3.要求: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成立。
4.违反矛盾律要求的逻辑错误:“自相矛盾”。
5.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
①思维中出现的自相矛盾是思维混乱的一种表现;辩证矛盾是唯物辩证法所讲的事物本身固有的客观矛盾。
②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此事物可以变成彼事物。从不同时间、不同方面对同一事物所作的相反论断,并不是自相矛盾的。
③逻辑矛盾(自相矛盾)的论断是对客观实际矛盾的错误反映。 遵守矛盾律的要求是正确把握客观矛盾的必要条件。
【特别提醒】自相矛盾属于思维认识的范畴,是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而且是错误的。客观矛盾不是思维认识的范畴,不是一种反映,是一种客观存在。
㈢排中律:思维的明确性要求
1.排中律的含义:逻辑思维既要排除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也要反对在“是”与“非”之间骑墙居中,在矛盾关系的论断之间持“两不可”的态度。这就要遵循排中律的要求。
2.内容:
①常用公式:“A或者非A”
②基本内容: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
3.遵守排中律的要求: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不成立。
4.违反排中律要求的逻辑错误:“两不可”。
5.排中律意义:矛盾律表明,论断“A”和“非A”必有一假;排中律进一步表明,“A”和“非A”必有一真。识别与把握“A”和“非A”这种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的矛盾关系,对于提升逻辑思维能力有重要意义。
5.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只有遵循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思维,才有可能成为科学的思维,而违背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思维,不可能是科学的思维。
【知识拓展】比较矛盾律和排中律
关 系 矛盾律 排中律
区别 要求不同 要求排除人们思维的自相矛盾,强调“A不是非A”,即矛盾的论断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 排中律要求互相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强调“A”与“非A”,其中必有一真
错误不同 “自相矛盾” “两不可”
作用不同 运用不矛盾律可以以真推假,即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判断,如果一个真,则另一个必假。常用于反驳。 运用排中律可以以假推真,即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判断,如果一个假,则另一个必真。常用于证明。
联系 矛盾律与排中律都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是人们在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时必须遵守的具体规则,它们从不同侧面保证思维的确定性
【知识整合】比较三大逻辑规律
规律名称 基本内容 公式 适用范围 要求 逻辑错误
矛盾律 一个思想及其否定不能同真 A并且非A 矛盾判断和反对判断 无矛盾性 (不能同真,可以同假,必有一假) 自相矛盾 (两可)
排中律 互相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 A或者非A 矛盾判断和下反对判断 明确性 (不能同假,可以同真,必有一真) 两不可
同一律 思想自身同一 A是A 概念和判断 确定性 (自身同一) 偷换概念、偷换论题
【逻辑规律记忆口诀】
学习逻辑用处大,掌握规律不害怕。
偷换概念或论题,同一律上出问题。
矛盾关系两判断,两可两不可试试看。
两可违反矛盾律,必有一个假判断。
两不可违反排中律,必有一个真判断。
【逻辑方阵图】
第三课:领会科学思维
【知识整合】
把握1个含义:科学思维的含义。
理解2个作用:学习科学思维的意义。
掌握3个特征: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结果具有预见性、结果具有可检验性。
3.1 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一、科学思维的含义
1.科学思维:泛指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
【特别提醒】科学思维与不科学思维是相对立的,不科学思维是主观臆想的、不合逻辑的、片面僵化的思维。
2.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正确思维的条件)
任何思维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是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
3.科学思维不是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并列的思维形态,而是对实践中遵循逻辑思维要求、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创新性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的统称。
【知识拓展】如何做到自觉地走向科学思维
①科学思维泛指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它与主观臆想的、不合逻辑的、片面僵化的不科学思维相对立。
②人人都有思维,但只有正确的思维才能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正确的思维要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论基础。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我们的思维能够更加自觉地走向科学思维。
③科学思维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内容真实和思维形式正确。
【特别提醒】科学思维方法≠科学方法
(1)科学方法主要是指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的方法问题。它既包括具体的实践活动所采用的方法,如具体的工作方法、科学实验的方法,以及科学思维方法等,科学思维方法是指人们思考问题、认识问题的正确方法。科学方法与科学思维方法是包括与被包括的关系,其外延不同。
(2)科学思维方法是人们在长期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逐步总结出来的,它能帮助人们在认识世界的活动中少走弯路,少犯错误,能提高人们认识世界、进而改造世界的能力。
二、科学思维的特征
特征 阐释
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不盲目崇拜权威,不盲目相信书本结论,它尊重实践检验的结果,注重实事求是的推理和论证,坚持以理服人,努力把握和遵循客观规律
结果具有预见性 科学思维总是通过对事物历史与现实材料的分析,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并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发展前景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
结果具有可检验性 思维的结果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越是复杂的事物,对它的认识越要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科学思维能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接受实践的严格检验,修正错误,坚持真理
【知识拓展】科学思维的特征之间的关系
科学思维的客观性、预见性、可检验性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离开客观性,就不会有预见性;正因为有预见性,才有可检验性。
3.2学习科学思维的意义
一、思维素养意义
1.学习科学思维,有利于我们纠正逻辑错误,驳斥诡辩,捍卫真理。
2.学习科学思维,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3.学习科学思维,有利于我们把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
二、思想政治意义
1.学习科学思维,有助于我们认清社会发展规律和阶段性特征,正确认识不同的社会实践中的国情和世情,准确把握我们所在的历史方位,提高我们的政治站位,提升我们的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
2.学习科学思维,有助于我们发扬科学精神,积极投身于当代中国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以锐意进取的态度和负责任的行动促进社会和谐,助力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
【知识拓展】正确思想、科学思维与社会实践的关系:
⑴思想是思维的结果,思维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正确思想来自实践,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揭示的思维规律和规则。遵循思维规律和规则是科学思维的题中之义。没有社会实践,没有科学思维,就不会有正确思想。
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正确思想指导下才能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
【知识整合】全面理解学习科学思维的意义
角度 阐释
思 维 素 养 意 义 捍卫真理 有利于我们纠正逻辑错误,驳斥诡辩,捍卫真理。科学的抽象思维一定是符合逻辑要求的思维,违背逻辑要求的思维不是科学思维。通过学习理论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担当起维护真理的职责
把握本质 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世界是普遍联系、变化发展的。认识世界,不仅要认识事物的部分、方面、阶段,而且要认识发展变化着的整体。学会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我们可以更为全面地、动态地把握客观事物
着眼创新 有利于我们把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
思 想 政 治 意 义 觉悟层面 有助于我们认清社会发展规律和阶段性特征,正确认识不同的社会实践中的国情和世情,准确把握我们所在的历史方位,提高我们的政治站位,提升我们的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
实践层面 有助于我们发扬科学精神,积极投身于当代中国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以锐意进取的态度和负责任的行动促进社会和谐,助力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
【知识拓展】学习科学思维对培养科学精神的意义是什么?
①科学精神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表现出来的精神取向。
②我们所倡导的科学精神是以事实为依据、以实践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的求直各实的精神。
③发扬科学精神,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矛盾;就是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当代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作出科学的解释、正确的判断和合理的选择。
㈢把握科学思维的精髓,学会运用科学思维方法的意义
1.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2.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更好地报效国家、服务社会、造福人类
【知识整合】科学思维的特征与思维素养意义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第二单元: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第四课:准确把握概念
【知识整合】
了解1个关系:内涵与外延的关系。
区分2个关系: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
明确2个方法:明确内涵的方法和明确外延的方法。
掌握2个逻辑规则:定义的逻辑规则和划分的逻辑规则。
4.1 概念的概述
一、概念的含义
1.事物的属性及分类:
①属性的含义:事物的性质和关系统称为属性。
②分类:事物的属性可分为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
a.本质属性: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部规定性。
b.非本质属性:并非某类事物特有的属性。
2.概念的定义:概念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
【特别提醒】概念的性质: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
3.概念的表达:
①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语词是概念的物质外壳。
②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语词与概念不是一对一的关系)
a.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例如,红薯、白薯、地瓜是不同的语词,却表达的是同一个概念。水泥、洋灰是不同的语词,表达的也是同一个概念。
b.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例如,“先生”这个词,可以指称师长、医生、知识界人士,也是对人的一种尊称等。“是”这个词可以指两个事物的同一关系,如鲁迅是《阿Q正传》的作者;也可指两个事物的属种包含关系,如“人是高等动物”。
【图示】概念、语词、事物本质属性之间的关系:
【易混易错】比较概念与语词
(1)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语词是概念的体现者,没有语词,概念就不能存在。
(2)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但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都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3)任何概念都必须通过语词来表达,但并非每一个语词都表达概念。
①一般,汉语中的实词都表达概念,而虚词(除连词外)不表达概念。连词“如果……那么……”“或”“而且”“只有……才……”等,虽属虚词,但把它们组合到判断中,却能表达概念。
②孤立的助词和叹词则通常不表达概念。
二、概念的基本特征
1.概念的内涵: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
2.概念的外延
(1)含义: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
(2)类型:依据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是否具有相同部分,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
种类 含义 图示法
相容关系 全同关系 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
属种关系或种属关系 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外延大的概念为属概念,外延小的概念为种概念
交叉关系 两个概念之间有而且只有一部分外延是相同的
不相容关系(全异关系) 矛盾关系 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该属概念的外延
反对关系 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该属概念的外延
【特别提示】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关系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
4.2明确概念的方法
一、明确内涵的方法——定义的方法
1.定义的含义:定义是从内涵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给一个概念下定义,就是用简明的语句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2.定义的逻辑结构:定义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部分构成。
3.下定义的方法:定义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是:种差加属概念。
①种差:指同一属概念下的种概念之间的差别。
②属概念:是指被定义项的属概念。
③“种差”和“属概念”相加构成定义项,用定义联项将被定义项和定义项联结起来,就构成定义。
4.下一个正确的定义的要求
(1)应该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正确地认识对象,把握其本质属性。
(2)应该遵循必要的逻辑规则
①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否则,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②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否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
③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否则,就会犯“否定定义”的逻辑错误。
④定义不能用比喻。否则,就会犯“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
二、明确外延的方法——运用划分的方法
1.划分的含义:划分是从外延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
2.划分的方法:它是依据一定的标准,把一个概念的外延分为几个小类。小类是大类的种,大类是小类的属。划分就是把一个属分为几个种的逻辑方法。
3.划分的构成:由母项和子项两部分构成。
4.作出正确划分的要求
(1)必须充分了解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之间的客观关系。
(2)要遵循划分的逻辑规则
①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否则,就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
②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否则,就会犯“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
③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否则,就会犯“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
【知识拓展】正确把握概念
①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准确地把握概念,既要弄清概念的内涵,又要分清概念的外延。
②认识对象是变化发展的,反映认识对象的概念也会发生变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可能固定不变。
③同时,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对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理解也会越来越深刻和精确。
第五课:正确运用判断
【知识整合】
明确1个基本特征:判断的基本特征。
了解1个关系:判断与语句的关系。
掌握2个正确运用:正确运用简单判断、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区分5个判断:性质判断、关系判断、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
5.1 判断的概述
一、判断及其基本特征
1.判断的含义: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2.判断的基本特征
⑴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
断定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肯定,二是否定。
⑵判断有真假之分。
①真判断:符合认识对象实际情况的判断就是真判断
②假判断:不符合认识对象实际情况的判断就是假判断。
【提醒】两个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有断定就会有真假,判断的这两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的。
3.检验判断正确与否的标准:判断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其正确与否要经受社会实践的检验。
【知识拓展】不同领域对判断真假特征的研究
①哲学认识论是从主客体关系角度研究判断的真假。
②形式逻辑研究判断只是从形式上研究其真假特征,以及判断之间在形式上的真假关系。
③在人们的交际活动中,确定某个判断的真假往往需要借助于语境。语境涉及上下文、时间、地点、被指对象等多种因素。
二、判断的表达与类型
1.判断的表达
⑴判断是通过语句表达的。
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语言形式。
⑵有的语句不表达判断
①不作断定、没有真假的语句并不表达判断。
②一般来说,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不直接表达判断。
⑶根据语境确定判断的含义
对于含义不明确的语句,我们需要依据语言的具体情况排除歧义,才能准确把握这些语句与其所表达的判断之间的关系。
【知识整合】判断与语句的关系
①判断都要用语句表达,但并非所有的语句都表达判断。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一般不直接表达判断。
②同一个判断可以用不同的语句表达。判断是一种思想,是人们认识事物情况的结果。而语句则是表达完整意义的言语单位,它受社会、习惯的影响。对于同一个判断,在不同民族的语言中,有不同的语句表达形式。
③同一个语句可以表达不同的判断。在不同的语境里,同一语句表达不同的思想内容,而判断就是语句的思想内容,所以,同一个语句可以表达不同的判断。
④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语言形式。
2.判断的分类型:依据判断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断,判断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
⑴简单判断:
①含义:指直接由概念构成而不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
②分类:简单判断包括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
⑵复合判断:
①含义: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叫作复合判断。
②分类:复合判断包括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
【知识整合】从逻辑学角度比较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
简单判断 复合判断
含义 直接由概念构成而不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 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叫作复合判断
分类 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 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
逻辑常项 量项、联项、关系项等 逻辑联结词(“并且”、“或者”、“要么、要么”、“如果、就”、“只有、才”“当且仅当”)
逻辑变项 概念(词项)变项 判断(命题)变项
5.2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一、正确运用性质判断(直言判断)
1.性质判断的含义:就是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又称直言判断。
2.构成:性质判断一般由量项、主项、联项和谓项组成。
①表示断定对象的叫作主项。
②表示断定对象性质的叫作谓项。
③表示主项被断定范围的叫作量项。(“所有”“一切”表示全部对象;“有些”“有的”表示部分对象;“这个”表示一个对象)
④起着联结主项和谓项的作用的叫作联项。(“有”“是”或“无”“不是”)
例如:
3.种类
划分标准 种类
判断的质 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
判断的量 全称判断 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全部
特称判断 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部分
单称判断 判断主项反映的是单个对象
“质”与“量”的结合上 全称肯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 特称肯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 单称肯定判断、单称否定判断
【知识整合】性质判断的分类及其逻辑结构
类型 构成
量项 主项 联项 谓项
全称肯定判断 所有(一切) 商品 是 有价值的
全称否定判断 所有(一切) 理论 不是 检验真理的标准
特称肯定判断 有些 中学生 是 共青团员
特称否定判断 有些 中学生 不是 球迷
单称肯定判断 许海峰 是 运动员
单称否定判断 这个人 不是 小学生
4.准确地运用性质判断应注意哪些问题
⑴不能缺少主项和谓项,否则判断就不完整。例如:所有的人都认同。(缺谓项);通过学习进步很快。(缺主项)
⑵避免主项与谓项配合不当,否则不能如实地反映事物状况,容易造成误解。例如:中学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主谓配合不当)
⑶要准确地使用量项和联项,以保证判断的“质”和“量”都准确无误。例如: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断定过量)
⑷误用多重否定。例如:没有谁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国家不安定。
【特别提醒】全称判断、特称判断量项不能省略;单称判断的量项一般省略。
二、正确运用关系判断
1.含义: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
2.构成:关系者项、关系项和量项。
①关系者项:表示关系承担者,按出现顺序称第一、第二…对于不同关系者项来说,谁在前、谁在后,会影响关系判断的性质。
②关系项:表示关系者之间关系。
③量项:表示关系者项范围。
3.分类:事物具有多种多样的关系。“关系的性质”可分为对称性关系和传递性关系。
类型 常见的关系
对称性关系 对称关系:一对象对另一对象具有某种关系,另一对象对这一对象还具有那种关系 “同学”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两者的距离关系、“相同关系”“相等关系”“交叉关系”等
反对称关系:另一对象对这一对象不再具有那种关系 “大于关系”“小于关系”“重于关系”“少于关系”“侵略”“剥削”“在……之上”“在……之下”“在……之前”
偶对称关系:另一对象对这一对象在有的情况下具有那种关系、在有的情况下不具有那种关系 “佩服”“认识”“尊重”“喜欢”“赞美”“信任”“志愿”“帮助”等关系
传递性关系 传递关系:一对象对另一对象具有某种关系,另一对象对第三个对象也具有那种关系,该对象与第三个对象之间还具有那种关系 “比……长(大、小、多、少、重、轻)”、“小于”、“大于”、“在……之前”、“在……之后”、“早于”“晚于”、“相等”、“平行”、“包含”“全同关系”
反传递关系:该对象与第三个对象不再具有那种关系,这种关系被称为反传递关系 “父亲”、“母亲”、“祖父”、“祖母”、“儿子”、“孙子”“矛盾关系”
偶传递关系:该对象与第三个对象在有的情况下具有那种关系、在有的情况下不具有那种关系,这种关系被称为偶传递关系 “喜欢”、“赞同”、“信任”“朋友”“同事”“同学”“交叉关系”“反对关系”
4.意义
(1)认识事物,只有既弄清对象的性质,又了解对象之间的关系,才能对对象有较为全面的把握。
(2)在社会生活中,弄清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对我们认清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角色,明确自己的职责,更好地履行应尽的义务、维护合法的权利,具有重要的意义。
5.3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一、复合判断及其种类
1.运用复合判断的必要性:认识对象的情况是多种多样的,仅仅依靠简单判断并不能全面地反映对象的情况。这就需要运用复合判断。
2.复合判断
⑴含义:复合判断是其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
⑵组成:由联结词和支判断两部分组成。
①组成复合判断的判断,称为支判断。
②联结支判断的词项叫作联结词。
⑶种类:根据断定情况的不同,复合判断分为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等多个种类。
二、正确运用联言判断
1.含义: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
2.联言判断的逻辑结构:联言判断由联言支和联结项两个部分组成。一个联言判断至少包含两个联言支。
⑴联言支:组成联言判断的支判断叫作联言支。
⑵联结项:用来联结联言支的词项,叫作联言判断的联结项
⑶常用连接项:
“并且”“既……又……”“不但……而且……”“也” “虽然……但是……”“不是……而是……”
“接着” “一方面……另一方面……”“然后”“于是便” “不仅不……反而……”“尚且……何况……”
“尽管……可能……”“然而”“而”“且”
【特别提醒】联言判断的语言形式有并列复句、递进复句、转折复句等。在日常语言表达中,联言判断的联结项有时可以省略。 例如:“此商品价廉物美。”“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它要求各个联言支的断定都要与实际相符合。
【联言判断真假值口诀】一假即假,全真才真。
【特别提醒】联言判断不仅要求联言支同真,而且要求联言支之间有联系,不能割裂,否则,就无实际意义。
例如,“孔子是春秋时代人,并且光沿直线传播”。
这个联言判断的联言支虽然都真,但是该联言判断没有什么真实有效性,即没有实际意义。
4.正确运用联言判断的意义:有助于人们将认识对象的多种情况综合起来进行考虑,多方面地分析和把握事物的情况,从而使思考更加周密、判断更为恰当。
㈢正确运用选言判断
1.选言判断的含义:是断定对象可能情况的判断。
2.选言判断的逻辑结构:由选言支和联结项组成。
⑴选言支:组成选言判断的支判断。
⑵选言判断的联结项:联结选言支的词项。
【特别提醒】在日常语言的表达中,选言判断的联结项一般不能省略。
3.种类:依据选言判断对选言支之间关系的断定情况,选言判断分为相容选言判断和不相容选言判断。
⑴相容选言判断
①逻辑性质:一个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
【相容选言判断真假值口诀】一真即真,全假才假。
②常用联结项:“或者”“或者……或者……”“是……还是……”“也许……也许……”
⑵不相容选言判断
①逻辑性质: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有而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
【相容选言判断真假值口诀】有且只有一真才真,多真为假,全假也假。
②常用联结项:“要么……要么……”“不是……就是……”“或者……或者……(二者不可兼得)”
4.正确运用选言判断的意义:正确运用选言判断,不仅有助于我们准确地表达关于对象的各种可能的情况,而且能够明确解决问题的范围和途径。
5.正确运用选言判断应注意的问题:
①要根据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确定应该使用相容还是不相容选言判断,不能误用;
②要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尽量把对象的可能情况都揭示出来,不要遗漏了有选择价值的可能情况。
【知识整合】比较分析相容选言判断和不相容选言判断
相容选言判断 不相容选言判断
含义 选言支所断定的情况同时存在 选言支所断定的情况只能有一种存在,不能有两种和两种以上的情况并存
常用联结项 “或者”“或者……或者……” “是……还是……” “也许……也许……” “要么……要么……”“不是……就是……” “或是……或是……二者必居其一”等
真假值 选言支中有一个是真的或都是真的,则为真;选言支都是假的,则为假 【一真即真,全假才假】 有且只有一个选言支为真时,该选言判断为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言支为真,或都是假的,则为假 【有且只有一真才真,多真为假,全假也假】
㈣正确运用假言判断
1.条件关系:某一情况的发生会促使另一情况的发生;某一情况不发生,会导致另一情况不发生。事物情况之间的这种关系,就是条件关系。
2.假言判断
⑴含义:断定事物某情况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况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的判断。假言判断又叫条件判断。(假言判断是有条件地断定某个事物情况的存在。)
⑵组成:一个假言判断由表示条件关系的两个支判断和假言联结项组成。(前件、后件和假言联结项)
①前件:表示条件的判断叫作假言判断的前件,
②后件:表示依赖这一条件而成立的判断叫作假言判断的后件。
⑶种类: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①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含义 反映事物情况之间充分条件关系的判断
逻辑性质 如果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必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充分条件。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真假值口诀】有前必有后,无前后不定,有前无后必假。
常用联结项 “如果……那么……” “倘若……则……” “只要……就……” “一旦……就……” “当……便……” “要是……就……” “假使……那么……”
②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含义 反映事物情况之间必要条件关系的判断
逻辑性质 必要条件是产生某种事物情况所不可缺少的条件。如果没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一定没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必要条件。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真假值口诀】无前必无后,有前后不定,无前有后必假。
常用联结项 “只有……才……” “必须……才……” “除非……才……”“除非……才……” “……才……” “没有……就没有……”
③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含义 反映事物情况之间充分必要条件关系的判断
逻辑性质 有了这种情况,必将产生某种情况;没有这种情况,必不产生该种情况。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真假值口诀】有前必有后,无前必无后,前后不一致必假。
常用联结项 “……当且仅当……才……” “只有并且只有……才……” “……当且仅当……” “如果……就……并且如果不……就不……”
3.假言判断的真假值特征(逻辑性质特征):
⑴假言判断的真假不取决于前件、后件本身的真假,而取决于判断所揭示的事物之间条件关系能否成立。
⑵有时前件和后件都是假的,但事物情况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条件关系,这样的判断仍然可以是真的。
【知识拓展】假言判断真假值
(1)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性质
①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形式:如果p,那么q。
②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值表:
p q 如果p,那么q
真 真 真
真 假 假
假 真 真
假 假 真
只断定一个判断前件是真的,后件也是真的。 (不断定前件是假的时,后件怎么样)
例如: 如果明天下雨,我就不去。
(2)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性质
①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形式:只有p,才q。
②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值表:
p q 只有p,才q
真 真 真
真 假 真
假 真 假
假 假 真
只断定一个判断前件是假的,后件也是假的。 (不断定前件是真的时,后件怎么样)
例如:只有陈某去过作案现场 ,他才是本案作案人。
(3)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性质
①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形式:当且仅当p,则q。
②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值表:
p q 当且仅有p,则q
真 真 真
真 假 假
假 真 假
假 假 真
断定一个判断前件是真的,后件也是真的;前件是假的,后件也是假的。
例如:当且仅当被告人犯罪的证据充分确实,则可认定该被告人有罪。
4.正确运用假言判断的要求:
⑴掌握假言判断前件和后件所揭示的事物情况之间的条件关系,是我们正确运用假言判断的前提。
⑵对于不具有必然联系的事物情况,不能强加条件关系
例如:有人说“不说假话,办不了大事。”主观臆造联系
⑶要注意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的区别,准确使用假言判断的不同联结项。
5.判断的重要性:
⑴判断是由概念构成的,又是构成推理的基本要素。
⑵没有判断,就不能明确概念,没有判断,也不能进行推理。
第六课:掌握演绎推理方法
【知识整合】
把握3个类型:联言推理的类型、选言推理的类型、假言推理的类型。
掌握4类方法:性质判断换质位推理的规则、三段论的规则和要求、选言推理及其方法、假言推理的要求。
6.1 推理与演绎推理概述
一、推理的含义和种类
1.判断形成的两条途径:
⑴是通过实践,直接对对象进行观察或调查,然后作出判断;
⑵是借助已有的判断,合乎逻辑地推出一个新的判断。
2.推理:
⑴含义:从一个或几个已有的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叫作推理。推理包括前提和结论。
⑵构成:推理由前提和结论两部分构成。
推理所依据的已有的判断叫作推理的前提,推出的新判断叫作推理的结论。
⑶推理结构:推理的结论是由前提推出来的,前提和结论之间就存在着一种逻辑联系方式,这种逻辑联系方式叫作推理结构。
⑷推理的分类标准及种类
①依据对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的认识区分: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
演绎推理 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
归纳推理 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
类比推理 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或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
②形式逻辑从前提与结论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的角度分为:必然推理和或然推理。
【特别提醒】 ①演绎推理是必然推理。(特征:前提真,结论一定真。)
②归纳推理(除完全归纳推理外)和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特征:前提真,结论可能真,也可能假)
3.形式逻辑的研究对象是推理结构,不研究每个推理所反映的认识对象的具体内容。
它告诉人们正确的思维应该运用怎样的推理结构,以及运用推理结构时应该遵循哪些规则,进而帮助人们识别什么样的推理结构是正确的,什么样的推理结构是不正确的。
二、演绎推理的逻辑要义
1.演绎推理
⑴性质:前提蕴含结论的必然推理。
⑵含义: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
⑶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 ①作为推理根据的前提是真实的判断。
②推理结构正确。(推理结构错误时人们容易找到结构与其相同,前提明显为真而结论明显为假的“反例”。)
【提示】这两个条件都是必要条件,缺一不可。二者加起来,就成为正确推理的充分必要条件。只有前提是真实的判断,而且推理结构正确,才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2.形式逻辑研究演绎推理的重点:形式逻辑研究演绎推理,是从推理结构(推理形式)方面揭示其前提与结论之间的必然联系,便于人们掌握正确的演绎推理的方法。
3.掌握演绎推理的意义:掌握演绎推理的方法,对人们保持思维的严密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演绎推理的有效推理结构: ★演绎推理的无效推理结构:
所有M都是P 所有M都是P
所有S都是M 所有S都不是M
所以,所有S都是P。 所以,所有S都不是P。
有效推理结构不管变项代入什么概念 无效推理结构犯了“大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
从真前提一定能推出真结论。 不具有普遍有效性,可以为它找到前提为真,结
论为假的“反例”。
6.2 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
一、性质判断换质位推理
1.换质推理(也叫换质法)
⑴原因:在说话或写文章时,为了使表达更加适当和灵活,我们常常要根据上下文的具体情况,对一些性质判断的形式结构进行变换。
⑵含义: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质”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即将肯定判断形式转换为否定判断形式,将否定判断形式转换成肯定判断形式。)
【提示】性质判断的“质”指的是性质判断形式的肯定和否定。
⑶换质推理的规则:
①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主项和量项。
②改变前提判断的质,即把肯定判断变为否定判断,把否定判断变为肯定判断。
③找出前提性质判断中与谓项相矛盾的概念,用它作为结论性质判断的谓项。
⑷具体方法:换质推理两步法
第一步:主项和谓项不变,将联项“是”改为“不是”或“不是”改为“是”。
第二步:将谓项改为与其相矛盾的概念。
【换质推理口诀】换质推理两步成,主项谓项位不动,先把联项来否定,谓项反义推理成。
2.换位推理(也叫换位法)
⑴原因:为了从不同方面加深对事物的认识,我们有时需要将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进行互换。
⑵含义: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
⑶项的周延性(性质判断换位推理涉及主项和谓项的周延性)
①周延:一个性质判断如果断定了其主项或谓项所反映的全部对象,这个主项或谓项就是周延的。
②不周延:没有断定其主项或谓项所反映的全部对象,这个主项或谓项就是不周延的。
③在性质判断中,主项和谓项位置的变化会引起其外延断定情况的变化。
【性质判断周延情况表】
判断种类 主项 谓项
全称肯定判断 周延 不周延
全称否定判断 周延 周延
特称肯定判断 不周延 不周延
特称否定判断 不周延 周延
单称肯定判断 周延 不周延
单称否定判断 周延 周延
【性质判断项的周延性口诀】
周延、不周延,质、量来判断,
主项看量项,全、单周延,特称不周延,
谓项要看质,否定周延,肯定不周延。
⑷换位推理的规则
①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联项。(“质”不变,即肯定或否定不变)
②将前提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互换。
③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周延。
⑸换位推理的具体方法
第一步:不改变联项。主项与谓项的位置互换。
第二步: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不能周延。
【特别提醒】特称否定判断不能进行换位推理。从特称否定判断的前提,不能通过换位法推理必然得出结论,犯了“扩大概念外延”的逻辑错误。
【换位推理总结】
①全称肯定判断:不能直接进行换位,换位后需转换为特称肯定判断。
“所有的A都是B”。换位“有的B是A。”
②特称否定判断:不能进行换位。
③全称否定判断、特称肯定判断:可以直接进行换位。
“所有的A都不是B。”换位“所有的B都不是A。”
“有的A是B。”换位“有的B是A。”
【换位推理口诀】
换位推理并不难,直接换位两判断,全称否定、特称肯定,特称否定换位难。
全称肯定想换位,转换特称位置换。
3.换质换位推理的作用
⑴换质位推理的含义:将换质法和换位法结合起来使用,即进行换质位推理(换位质推理)。
⑵作用:正确运用这种推理结构,不仅可以起到变换语句形式或语气的作用,而且可以起到调整或强调认识重点的作用。
二、 三段论推理
1.三段论推理的含义: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以两个已知的性质判断为前提,借助一个共同的项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的推理。
2.结构: 三段论由三个性质判断构成,前面的两个判断是前提,后面的一个判断是结论。组成三段论的三个性质判断各有一个主项和谓项,每个项各出现两次,共有三个不同的概念或词项组成,分别叫大项、小项和中项。
⑴项:①“大项”: 结论中的谓项;
②“小项”: 结论中的主项;
③“中项”: 结论中不出现而在前提中出现两次的那个项。
⑵前提:①大前提: 包含大项的前提;
②小前提:包含小项的前提。
⑶大项、小项和中项的关系:
三段论的大项和小项在前提中并没有直接发生联系,只是分别和中项有一定的关系,通过中项这个媒介,大项和小项才有了一定的联系,构成了三段论的结论。
【知识拓展】三段论推理的公理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上图表示:如果M类包含在P类中,那么,M类中的一部分S也必然包含在P类中。
下图表示:如果M类和P类相排斥,那么,M类中的一部分S也必然和P类相排斥。
这个公理反映了客观事物中的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即属和种的包含关系,它是三段论推理的逻辑根据。
3.三段论的基本规则及违反规则所犯的错误
⑴一个形式结构正确的三段论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
在前提和结论中,大项、小项和中项必须分别出现两次。如果出现四个不同的项,结论就不能必然得出。这种逻辑错误叫作“四概念”的错误。
⑵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违反这一规则,就会犯“中项不周延”的错误。
⑶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否则,就会犯“大项不当扩大”或“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
⑷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三段论中不能有两个否定前提)
结论为否定,当且仅当,前提中有一否定。
【三段论推理口诀】
中要周延词项三,大项小项不扩展,
一特得特否得否,否特成双结论难。
【特别提示】保证三段论推理结构正确的条件:凡是符合基本规则的三段论,其推理结构就是正确的;违反其中任何一条规则,其推理结构都是不正确的。
3.三段论的意义:三段论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推理类型。我们只有熟知其推理的规则,才能自觉地避免这类推理中的逻辑错误,进而揭露诡辩,维护真理。
【提醒】⑴在日常说话或写作中,把三段论中众所周知、不言而喻的前提或结论可以省略掉。
(2)三段论的省略形式可能隐藏着错误。我们可以按其原意进行恢复,然后依据三段论的一般规则对其进行检查。
6.3 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
一、 联言推理及其方法
1.联言推理的含义:是依据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逻辑性质:一假即假,全真才真)
2. 联言推理的方法
⑴前提分别断定了各个联言支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够断定由这些联言支所构成的联言判断是真的。
⑵前提断定联言判断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够断定这个联言判断的联言支是真的。
3.联言推理的有效推理结构(有效式)
⑴合成式:
①依据:从联言判断和它的联言支的真假关系来说,如果所有的联言支都是真的,联言判断就是真的。
②联言推理的合成式:联言推理的前提分别断定了各个联言支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断定由这些联言支所构成的联言判断是真的。在这种推理形式中,结论是联言判断,前提是联言判断的全部支判断。
③用公式表式为:
p
q
p并且q
⑵分解式:
依据:从联言判断和它的联言支的真假关系来说,如果一个联言判断是真的,它的联言支都是真的。
②联言推理分解式:联言推理的前提断定联言判断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断定这个联言判断的联言支是真的。这种推理只有两个判断,一个是作为前提的联言判断,一个是作为结论的支判断。
③公式表示为:
P并且q
所以,P
【提醒】联言命题真假关系表
A B A且B
真 真 真
真 假 假
假 真 假
假 假 假
④联言命题的推理规则:A且B为真 A真,B真; A真,B真 A且B为真
A且B为假,A(B)为真 B(A)为假。
【联言推理口诀】
联言推理分两类,合成、分解要辨对;
先来说说合成式,各支全真结论真;
再来看看分解式,联言真推一支真;
最后谈谈联言假,一支为真它支假,一支为假它支真;
如果各支均为假,联言判断难为真。
二、 选言推理及其方法
1.选言推理
⑴现实意义:在事物诸多可能情况中作出某种选择。
⑵含义(推理依据):是依据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⑶选言推理的分类:相容选言推理和不相容选言推理。
①相容的选言推理
a.依据:一个相容的选言判断,只断定其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
b.有效式(正确推理结构)——否定肯定式:一个相容的选言推理的正确的推理结构,只能是否定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公式表示为: P或者q
非P
所以,q.
c.无效式:肯定否定式。在进行相容选言推理时,如果肯定了判断前提中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不能必然地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②不相容的选言推理
a.依据:不相容选言判断逻辑性质,有且只有一个选言支真,不相容选言判断才真。
b.有效式(正确推理结构)——肯定否定式和否定肯定式:如果肯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如果否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肯定否定式公式表示:要么P,要么q ☆否定肯定式公式表示:要么P,要么q
P 非P
所以,非q。 所以,q。
【温馨提示】相容的选言推理不能用肯定否定式,但不相容的选言推理可以用肯定否定式。
【知识拓展】正确运用选言推理,除了要遵守选言推理的规则以外,还要注意以下两点:
①选言判断的选言支必须穷尽一切可能。如果选言支不穷尽一切可能,就缺乏得出肯定结论的逻辑根据。
②不相容选言推理推理时,小前提不能把一切可能性都肯定(或否定)了。否则就无法推出结论。
【选言推理口诀】
选言推理分两类,相容、不相容要辨对;
二者共用有效式,否定肯定都能推;
不相容独用一有效,肯定否定要记牢;
为保推理根据全,穷尽选言支是关键。
㈢ 假言推理及其方法
1.假言推理的依据:
⑴客观依据: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如果把握了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并且确认了相关事实,就可以运用假言推理推断未知的事物情况。
⑵推理依据:假言判断的逻辑性质。
2.假言推理的含义:假言推理是依据假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3.假言推理的种类:分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4.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⑴推理依据: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性质。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前件真,后件就一定真。反过来看,后件假,前件就一定假。
⑵有效式(正确推理结构):
肯定前件式。如果肯定了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假言判断的后件;
否定后件式。如果否定了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假言判断的前件。
肯定前件式公式表示: 否定后件式公式表示:
如果P,那么q 如果P,那么q
P 非q
q 非P
⑶无效式:
①否定前件式。如果否定了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不能否定假言判断的后件;
②肯定后件式。如果肯定了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不能肯定假言判断的前件。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口诀】肯定前件,就能肯定后件;
否定后件,就能否定前件。
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
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
5.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⑴推理依据: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性质。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反过来看,后件真,前件就一定真。
⑵有效式:
否定前件式。如果否定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
肯定后件式。如果肯定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
否定前件式公式表示: 肯定后件式公式表示:
只有P,才q 只有P,才q
非P q
非q P
⑶无效式:
肯定前件式。如果肯定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不能肯定假言判断的后件;
否定后件式。如果否定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不能否定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口诀】否定前件,就能否定后件;
肯定后件,就能肯定前件。
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
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
6.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⑴ 推理依据: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性质。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
前件真,后件就一定真;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
反过来看,后件真,前件就一定真;后件假,前件就一定假
⑵有效式:
①肯定前件式。如果肯定了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
②肯定后件式。如果肯定了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
③否定前件式。如果否定了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
④否定后件式。如果否定了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前件式公式表示:当且仅当P,才q
P
q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后件式公式表示:当且仅当P,才q
q
P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式公式表示:当且仅当P,才q
非P
非q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公式表示:当且仅当P,才q
非q
非P
⑶无效式:
①肯定前件,否定后件; ②肯定后件,否定前件。
③定前件,肯定后件; ④否定后件,肯定前件。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口诀】肯定前件,就能肯定后件; 肯定后件,就能肯定前件;
否定前件,就能否定后件; 否定后件,就能否定前件。
充要推理要记牢,前件后件辨分晓,
有效推理同真或同假,真假同在准无效。
7.运用假言推理的意义:进行假言推理,人们可以推断出新的情况,可以预见事物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创造必要的前提。
第七课: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
【知识整合】
把握1个作用:类比推理的作用。
明确2个含义: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的含义。
掌握2个方法: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类比推理的方法。
了解归纳推理的2个类别:不完全归纳推理和完全归纳推理。
7.1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一、归纳推理的含义
1.归纳推理的含义:以个别性或特殊性知识为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结论。这种推理形式叫作归纳推理。
【特别提醒】归纳推理以个别性或特殊性知识为前提;归纳推理具有概括性。
2.归纳推理的类型:不完全归纳推理和完全归纳推理
3.完全归纳推理:
⑴含义:归纳推理的前提遍及认识的全部对象,这样的推理就叫作完全归纳推理。
⑵特征:完全归纳推理对某类认识对象中每个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都进行了考察,从而推出该类全部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这种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具有保真关系,它是一种必然推理,它不属于逻辑推理分类中的或然推理。
⑶局限性:①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由于有的认识对象太复杂,人们的精力、能力和认识的条件有限,无法对它们中的每个对象都进行考察。
②在有些情况下,我们也没有必要对认识对象的每种情况都进行考察。
4.不完全归纳推理:
⑴依据:凭借思维的能动性。人们不对认识对象中的全部情况逐一进行考察,只考察其中的部分情况,往往也能得出一般性结论。
⑵含义:如果归纳推理的前提不涉及认识的全部对象,而只涉及其部分对象,这样的推理就叫作不完全归纳推理。
⑶特征:①不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某类认识对象中的部分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推出该类全部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推理。
②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
⑷常见类型:简单枚举推理和科学归纳推理。
【提醒】科学归纳推理分析了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比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结论的可靠性要高。
⑸提高可靠程度的方法:
①考察更多的认识对象。
②分析认识对象与有关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⑹意义:不完全归纳推理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意义。
【知识整合】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
关系 完全归纳推理 不完全归纳推理
区别 含义 如果其前提遍及认识的全部对象 归纳推理的前提不涉及认识的全部对象,而只涉及其部分对象
前提范围 某类认识对象的全部对象 某类认识对象的部分对象
结论范围 未超出前提的范围 超出了前提范围
结论与前提之间的关系   必然的,可靠 或然的,不可靠
联系 两者都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前提的一般性程度较小,结论的一般性程度较大
【知识拓展】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
关系 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
区别 思维进程不同 从一般性前提推出特殊性结论 从特殊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
对前提真实性的要求不同  要求前提必须真实 没有要求前提必须真实
结论所断定的知识范围不同 结论没有超出前提所断定的知识范围 除了完全归纳推理外,结论都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知识范围
前提与结论间的联系程度不同    前提与结论间的联系是必然的,也就是说,前提真实,推理形式正确,结论就必然是真的 除了完全归纳推理前提与结论间的联系是必然的外,前提和结论间的联系都是或然的,也就是说,前提真实,推理形式也正确,但不能必然推出真实的结论
联系 ①演绎推理如果要以一般性知识为前提(演绎推理未必都要以一般性知识为前提),则通常要依赖归纳推理来提供一般性知识 ②归纳推理离不开演绎推理。其一,为了提高归纳推理的可靠程度,需要运用已有的理论知识,对归纳推理的个别性前提进行分析,把握其中的因果性、必然性,这就要用到演绎推理。其二,归纳推理依靠演绎推理来验证自己的结论
二、 归纳推理的方法
1.保证完全归纳推理结论真实可靠的条件:
⑴断定个别对象情况的每个前提都是真实的;
⑵所涉及的认识对象,一个都不能遗漏。
2.因果联系——提高不完全归纳推理可靠程度要求寻找因果联系。
⑴含义:因果联系是事物或现象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因果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联系。
⑵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
【知识拓展】全面理解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
方法 含义 特点 逻辑结构
求同法 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出现在多个场合中,而在这些场合中只有一个有关因素A是共同的,那么,这个共同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 异中求同 a现象出现在A、B、C、D场合 a现象出现在A、F、G、H场合 a现象出现在A、O、P、Q场合 A是a现象的原因
求异法 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在第一场合出现,在第二场合中不出现,而在这两个场合之间只有一点不同,即第一场合有某一因素A,第二场合没有这个因素A,其他有关因素都是相同的,那么,这个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关系   同中求异 场合一 A、B、C、D——出现a 场合二 ? B、C、D——? A是a现象的原因
求同求异并用法 如果在某一现象出现的几个场合中,只有一种共同的情况,在这一现象不出现的另外几个场合中都没有这种情况,那么,这种情况可能就是这个现象出现的原因 异中求同 同中求异 (两次求同 一次求异) 场合1:A、B、C——出现a现象 场合2:A、D、E——出现a现象 场合3:A、F、G——出现a现象 场合4: 、B、C—— 场合5: 、B、C—— 场合6: 、B、C—— A是a现象的原因
共变法 如果被考察现象a有某些变化,有一个因素A也随之发生一定的变化,那么,这个相关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 变化引起变化 场合1:A1、B、C——a1 场合2:A2、B、C——a2 场合3:A3、B、C——a3 A是a现象的原因
剩余法 如果已知某一复杂现象产生的原因在某个特定范围内,又知道这个原因只是部分原因,那么,其他原因可能是这一复杂现象产生的剩余原因 已知部分原因、剩余的是未知原因 A、B、C、D——a、b、c、d B是b的原因 C是c的原因 D是d的原因 A是a现象的原因
【特别提醒】求同求异并用法不是求同法与求异法相继运用,它是通过两次类似求同,然后再用类似求异法得出结论,以解决无法满足求同法与求异法对“其他情况”严格要求的情况的问题。
7.2 类比推理及其方法
一、 类比推理的含义
1.类比思维方法的特点:用已经认识的某个或某类事物去推断尚未认识的另一个或另一类事物。(前提由两个或两类对象的比较构成,结论是或然的。)
2.类比推理的含义: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
3.类比推理的客观依据:客观事物及其属性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事物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类比推理的客观依据。
【易混易错】并非任何两类事物都可类比,没有内在联系的两类事物不能类比,否则犯“机械类比”的错误
4.类比推理的逻辑形式表示为: A对象具有属性a、b、c、d
B对象具有属性a、b、c、?
所以,B对象具有属性d
类比 比较 比喻
区别 基础 是在比较的基础上 是在比较的基础上
性质 它是一种推理。 它是一种简单的认识方法。 是一种修辞手法
目的 得出新知识。 认识两类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动形象地描写或说明认识对象。
联系 类比和比喻都以比较为基础。类比要在比较的基础上得出新的结论
5.类比推理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特别提醒】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
6.提高类比推理的可靠程度的必要性:由于事物属性之间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从两个或两类事物某些方面相同或相似就推出他们在另外的地方也相同或相似,其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运用类比推理时,我们应该注意提高其可靠程度。
二、 类比推理的方法
1.类比推理的依据:依据事物之间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进行的推理,事物的要素、结构和功能是其属性的主要内容。
2.类比推理的方法
⑴模拟方法是一种类比推理方法。仿生类运用的是模拟方法。
⑵类比推理既可以在对象的要素和结构之间进行类比,也可以在对象的功能之间进行类比,还可以从导致事物某种功能的条件方面进行类比。
3.提高类比推理的可靠性的要求
⑴类比的根据越多越好。前提中确认对象的相同或相似属性越多,意味着它们所属的类别可能越相近,结论的可靠性越大。
⑵作为类比推理根据的相同属性越是接近本质属性,相同属性与推出属性之间的相关程度越高,结论的可靠程度就越高。
⑶前提中确认的属性不应该有与结论相互排斥的属性。防止犯“机械类比”的错误。
⑷在某些关于“数”或“量”的类比推理中,要尽量采用比较弱或不精确的描述,以提高结论的可靠性。3.类比推理的作用
⑴类比推理使人们富于联想,获得创造性的启发或灵感。它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⑵类比推理在科学技术创新中具有前锋的作用。科学技术人员通过类比推理,开启思路,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
⑶在日常论证说理中,类比推理可以帮助我们创新性地解决他人思想上的困难,纠正他人认识中的错误。
【总结】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的实质和作用
⑴实质:都是或然推理。都是不能保证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的推理。
⑵作用:①归纳推理有助于人们发现认识对象之间的规律,它是发现真理和获取新知的重要方法。归纳推理是说明和论证问题的重要方法。
②类比推理在认识客观世界和论证表达思想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A.类比推理是探索真理、发现真理的重要方法。类比推理能够启发人的思考,让人产生联想。
B.类比推理是获取新知识的重要方法。
③综合运用不同类型的推理,才能更好地发挥不同类型推理的思维功能。
第三单元: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第八课:把握辩证分合
【知识整合】
明确1个辩证关系:分析和综合的辩证关系。
区分2种思维方式:辩证思维和形而上学思维。
掌握2个特征:辩证思维的整体性和动态性。
了解2个方法: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8.1 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一、辩证思维的含义
1.形而上学思维方式
⑴形而上学思维的含义:认为事物是一成不变的,事物之间的界限都是绝对分明和固定不变的,并把这种看法变成一种世界观、方法论,就是形而上学思维。
⑵形而上学思维的弊端:完全切断事物及其各个部分、各种性质之间的联系,就不能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
2.辩证思维方式
⑴辩证思维的客观基础: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
客观世界的存在方式是普遍联系、变化发展的。人的认识要正确反映客观世界,就应该按照客观世界的存在状况去反映它,这就需要运用辩证思维。
⑵运用辩证思维的必要性:我们认识事物,既要分别认识事物的各个局部、各种层次、各个阶段以及个别属性,又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及其发展趋势。因此,要正确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就要克服形而上学思维,运用辩证思维。
⑶辩证思维的含义:所谓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
⑷实质和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3.辩证思维的发展历程:
⑴认识应该反映客观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
⑵辩证思维的发展和人们对辩证思维的研究经历了一个由自发走向自觉的过程。
①古代人以朴素的辩证思维方式把握世界的整体发展和矛盾运动。
②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开始自觉地、系统地研究辩证思维,但这时的研究大多带有唯心主义性质。
③在总结人类最新科学成果、批判地继承以往辩证思维研究的合理因素,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辩证思维学说是科学形态的辩证思维。
④在当代,随着社会实践和现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研究复杂大系统的系统科学的兴起与发展,辩证思维学说得到丰富和深化。
二、 辩证思维的特征:整体性、动态性
1.整体性的辩证思维
⑴客观基础:客观事物是以整体的方式存在的,决定了辩证思维的整体性。
⑵整体性的辩证思维的含义:辩证思维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将认识对象的各个要素、各种联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头脑中再现出来,并从整体角度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⑶整体性的辩证思维的作用
①能够科学地处理“此”与“彼”之间的关系。
②能够科学地处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③辩证思维的整体是有层次之分的。辩证思维是把多层次、多视角的认识综合起来,整体性地思考问题的。
2.动态性的辩证思维
⑴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的客观基础: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人们的思维要正确地反映事物实际存在的过程,就必须以动态的方式去思考认识对象。
⑵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的含义:用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看问题,就是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矛盾运动的观点看问题。
⑶具体表现:辩证思维的动态性体现在我们看问题时,不仅要考察事物的现状和历史,而且要想到事物的未来。
⑷用动态性思维看问题的必要性:
①事物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②动态性的辩证思维能够科学地把握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我们只有用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看问题,才能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
【知识整合】比较辩证思维的整体性与动态性特征
关系 整体性 动态性
区 别 含义 整体性的辩证思维是从认识事物的整体角度思考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 动态性的辩证思维是从认识对象的产生、发展过程上来思考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
客观基础 客观事物是以整体的方式存在的 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要求 辩证思维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将认识对象的各个要素、各种联系的丰富性、多样性在头脑中再现出来,并从整体角度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用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看问题,就是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矛盾运动的观点看问题。不仅要考察事物的现状和历史,还要想到事物的未来,把认识对象看成不断变化着的开放系统
作用 ①整体性的辩证思维能科学地处理“此”与“彼”之间的关系。 ②辩证思维能科学地处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动态性的辩证思维能科学地把握事物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侧重于从时间上来认识事物
联系 ①整体性和动态性都是辩证思维的重要特征,二者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 ②辩证思维强调整体性,但不排斥局部的独立性;强调动态性,也不排斥相对的静态性。辩证思维是在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的
3.正确理解辩证思维的整体性与局部的独立性、动态性与相对的静态性的关系
辩证思维强调整体性,但不排斥局部的独立性;辩证思维强调动态性,但不排斥相对的静态性。
辩证思维是在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知识拓展】理解动态性与相对静态性的关系
动态性 相对静态性
区别 含义 动态性是指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的性质 相对静态性指的是事物的相对静止、相对稳定的性质
特点 动态性即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物质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是物质存在的根本方式 相对静态性是指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它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止并不是不运动,而是指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的稳定和平衡状态
联系 动态性和相对静态性是相互贯穿、相互渗透的,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绝对运动中包含有相对静止,即动中有静。相对静止中又有绝对运动,即静中有动
4.辩证思维与诡辩论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
辩证思维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凡未经实践检验的认识,决不能轻信和盲从。
5.学习辩证思维的意义:能够使我们对事物看得全、看得深、看得远、看得活、看得真,会使我们充满智慧。
8.2 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
一、分析与综合的含义
1.分析方法
⑴必要性:复杂多样的客观事物是以有机整体的方式存在和发展的。为了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们需要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要素暂时地分割开来,把被考察的部分、要素从对象整体中抽取出来。
⑵含义:分析就是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或者把认识对象的复杂的发展过程分解为若干阶段,分别加以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
【特别提醒】人们运用分析方法的目的是认识事物的整体,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⑶常用的分析的方法
在科学研究中,分析的具体方法
①定性分析:定性分析是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或某种成分的分析,主要解决“有没有”“是不是”的问题。
②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是确定研究对象在某个方面的量“有多少”的分析。
③功能分析:功能分析是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些功能或具有哪些功能的分析,主要解决研究对象“有什么作用”的问题。
④因果分析:因果分析是确定引起某一现象发生或变化原因的分析,主要解决研究对象“为什么”的问题。
⑷最高层次、最具概括性的分析:矛盾分析法
①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需要对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进行科学分析。
②辩证唯物主义阐明了事物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有利于人们在实践中抓住重点问题,认清事物性质。这是最高层次、最具概括性的分析。
⑸如何看待分析方法?
辩证地看,有利有弊。对部分认识透彻,其优点是精确。但对整体缺乏概括,难免产生片面认识。
【知识整合】
实践需要 具体方法 解决问题
科学研究中 ①定性分析 “有没有”“是不是”
②定量分析 量“有多少”
③功能分析 “有什么作用”
④因果分析(五种方法) “为什么”
社会生活中 矛盾分析法(对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进行科学分析) 认清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阶段
哲学中 (最高层次、最具概括性的分析) 矛盾分析法。辩证唯物主义阐明了事物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有利于人们在实践中抓住重点问题,认清事物性质
2.综合方法
⑴必要性:要形成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就需要在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综合方法。
⑵含义:综合是一种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和不同发展阶段,按照其固有的联系联结和统一起来进行考察的思维方法。
⑶哲学中的综合和科学研究中的综合:
认识领域 科学研究中的综合 哲学中的综合
常用方法 结构综合和功能综合等多种方法 辩证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目的 获得对研究对象整体结构、所具功能的认识,是为了从整体上把握具体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 旨在把握物质世界的本质和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⑷综合方法的特征:整体性。综合方法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