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38张PPT)第40课时激素与内分泌调节及激素调节的过程1.说出人体内分泌系统主要由内分泌腺组成,包括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和性腺等多种腺体,它们分泌的各类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2.举例说明激素通过分级调节、反馈调节等机制维持机体的稳态,如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和血糖平衡的调节等。课标要求考情分析1.激素与内分泌系统 2023·全国乙·T4 2023·新课标·T8 2022·湖北·T21 2022·江苏·T222022·北京·T9 2021·福建·T4 2021·全国乙·T31 2021·全国甲·T42021·重庆·T142.血糖平衡的调节 2023·山东·T22 2023·江苏·T21 2023·广东·T8 2022·海南·T142021·江苏·T21 2021·河北·T10 2021·广东·T18 2021·福建·T22021·北京·T18 2021·天津·T143.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及激素调节的特点 2023·北京·T9 2023·海南·T17 2022·全国乙·T30 2022·河北·T102022·重庆·T9 2021·湖北·T8 2021·辽宁·T21 2021·海南·T102021·江苏·T4 2021·湖南·T19内容索引考点一 激素与内分泌系统考点二 血糖平衡的调节考点三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及激素调节的特点课时精练考点一激素与内分泌系统1.腺体的种类毛细血管导管消化腔2.促胰液素的发现(1)沃泰默的实验①实验步骤和现象②沃泰默的观点:胰腺分泌胰液只受_________的控制。分泌不分泌分泌神经调节(2)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盐酸胰液小肠黏膜分泌化学物质3.激素调节的概念由 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 进行调节的方式,就是激素调节。内分泌器官激素4.激素研究的实例(1)胰岛素的发现①实验方法:结扎法、摘除法②实验过程③实验结论:胰腺中的胰岛产生的 ,可以_________________。胰岛素降低血糖的浓度(2)睾丸分泌雄激素的研究①实验方法:摘除法、移植法②实验过程睾丸③实验结论:动物 分泌睾酮,维持雄性特征。5.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内分泌系统的组成:由相对独立的 以及兼有内分泌功能的细胞共同构成。内分泌腺(2)人体内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分泌 部位 激素名称 化学 本质 主要功能下 丘 脑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多肽 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________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进_____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 激素 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____________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促甲状腺垂体抗利尿激素分泌 部位 激素名称 化学 本质 主要功能垂体 __________ 蛋白质 调节生长发育等,主要是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的生长促甲状腺激素 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调节___________的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 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调节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多肽 调节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分泌部位 激素名称 化学本质 主要功能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氨基酸衍生物 调节体内的有机物____、促进生长和发育、提高神经的______等肾 上 腺 皮质 醛固酮、皮质醇等 类固醇 调节____代谢和有机物代谢髓质 ___________ 氨基酸衍生物 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毛细血管收缩;促进肝糖原分解等胰岛 胰岛A细胞 胰高血糖素 多肽 ______血糖浓度胰岛B细胞 胰岛素 蛋白质 ______血糖浓度代谢水盐兴奋性肾上腺素升高降低分泌部位 激素名称 化学本质 主要功能睾丸 雄激素(主要是睾酮) _______ 促进男性生殖器官的发育、精子的生成和男性第二性征的出现等卵巢 雌激素、孕激素等 促进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卵细胞的生成和女性第二性征的出现等固醇类(3)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各种内分泌腺间具有复杂的功能联系,共同调节机体活动,包括维持 、调节物质和能量代谢、调控_______________等。内环境稳定育和生殖生长发(1)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分泌的化学物质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提示 外分泌腺分泌的物质比如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都是由专门的管道运输到消化道,不会进入内环境。×(2)促胰液素是小肠黏膜产生的一种化学物质,作用于胰腺,促进胰液分泌( )√(3)研磨胰腺无法直接提取到胰岛素,是因为胰岛素含量太少( )×提示 胰腺分泌的胰蛋白酶等对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具有分解作用。(4)内分泌系统是由各种内分泌腺组成的( )×提示 内分泌系统由相对独立的内分泌腺以及兼有内分泌功能的细胞共同构成。(5)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提示 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胰岛素泵是一种人工智能控制的胰岛素输入装置,将它戴在糖尿病病人身上,可以模拟胰岛功能,向血液中注射胰岛素,以达到降低高血糖、维持血糖平衡的目的。但在胰岛素的发现历程中,科学家用了几十年的时间、进行了几百次实验,才成功地从胰腺中提取到有活性的胰岛素。(1)在班廷之前,科学家试图通过实验证明胰腺中分泌物的存在,为什么都收效甚微?提示 在班廷之前大多数实验将胰腺提取物注射给实验性糖尿病的狗或糖尿病患者,因胰腺中有胰蛋白酶,胰岛素属于蛋白质类激素,被酶分解而失去作用,故难以获得预期结果。(2)班廷是如何证实胰岛素是由胰腺中的胰岛分泌的?提示 通过结扎胰管使胰腺萎缩,丧失分泌胰蛋白酶的功能,但胰岛仍正常。用只剩胰岛的胰腺提取液成功治疗了狗的糖尿病,从而证明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3)如果班廷将提取液用饲喂的方法注入,能否降低糖尿病狗的血糖浓度呢?提示 不能降低糖尿病狗的血糖浓度,因为消化道中的蛋白酶能分解胰岛素。(4)人类很早就懂得利用阉割术来驯化牲畜以及控制牲畜的繁殖率。公鸡摘除睾丸后,雄性特征明显消失;将睾丸重新移植回去或者注射睾酮后,公鸡的特征又逐步恢复。从以上实例,你能归纳出研究一种内分泌腺及其分泌激素功能的方法吗?提示 摘除法、移植法、注射法和饲喂法。(5)胰岛素和性激素的发现中,分析具体哪些实验用到了“加法原理”或“减法原理”。提示 获得糖尿病狗、公鸡摘除性腺用到了“减法原理”;注射胰腺提取物、性腺重新移植回去用到了“加法原理”。(6)在研究动物激素生理功能的实验设计中,针对不同的激素或腺体需选择不同的实验方法,请作出具体阐述。提示 摘除腺体,一般只适用于个体较大的动物;饲喂法适用于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小分子激素;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不能用饲喂法;注射法则适用于各种激素。考向一 激素与内分泌系统1.(2023·全国乙,4)激素调节是哺乳动物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调节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受垂体和下丘脑的调节B.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可促进抗利尿激素的释放C.胸腺可分泌胸腺激素,也是T细胞成熟的场所D.促甲状腺激素可经血液运输到靶细胞发挥作用√1212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受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以及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的调节,A正确;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对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减弱,因而由下丘脑合成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B错误;胸腺可分泌胸腺激素,能增强免疫细胞的功能,同时T细胞成熟的场所也在胸腺,C正确;促甲状腺激素由垂体细胞合成和分泌后,随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D正确。2.如图表示高等动物体内激素的分泌调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激素Y是生长激素,则该细胞是垂体细胞B.若细胞是下丘脑细胞,则物质X可能是神经递质C.若物质X是甲状腺激素,则该细胞可能是垂体细胞D.若激素Y是促胰液素,则该细胞是胰腺细胞√12垂体可分泌生长激素,A正确;下丘脑是体温调节、水盐调节等的调节中枢,传入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以作用于下丘脑,B正确;甲状腺激素可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C正确;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D错误。12返回考点二血糖平衡的调节1.血糖的来源和去路肝糖原脂肪肝糖原肌糖原2.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1)调节中枢——________糖原肝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变成糖下丘脑(2)调节方式—— 调节效应器神经-体液胰岛B细胞胰岛A细胞(3)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因素3.反馈调节(1)概念: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 ,反过来又作为 调节该系统的工作。(2)实例分析:血糖平衡的调节效果信息升高增加增加降低(3)调节类型①正反馈调节:加强并偏离静息水平,如血液凝固、排尿排便、胎儿分娩等。②负反馈调节:偏离后纠正回归到静息水平,在生物体中更常见,如体温的调节、血糖平衡的调节等。(4)意义: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_________________具有重要意义。机体维持稳态(1)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2)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分解,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提示 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提示 胰高血糖素主要作用于肝,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3)体内多种激素具有直接降低血糖的作用( )×提示 胰岛素是唯一能够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4)胰岛素激活胰岛素受体后,葡萄糖通过胰岛素受体进入细胞内( )提示 胰岛素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后,葡萄糖通过载体蛋白的协助进入细胞内。×(5)小鼠体内血糖浓度对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 )(6)胰岛素受体受损或者缺失的糖尿病患者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来治疗( )√√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1型糖尿病是由胰岛功能减退、分泌胰岛素减少所致;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但发病机理尚不明确,占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临床数据发现,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中胰岛素含量并不低,但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称为胰岛素抵抗。(1)尿液中葡萄糖含量高一定是糖尿病吗?提示 不一定,如一次性吃糖过多或肾小管重吸收障碍时均可导致尿液中葡萄糖含量高。(2)能否通过注射胰岛素对因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受损引发的糖尿病进行治疗?并说明原因。提示 不能。因为这种糖尿病患者体内并不缺乏胰岛素,而是由胰岛素受体受损使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功能所致。(3)观察图示,请你分析糖尿病病人“多尿”的原因。提示 血糖升高会导致原尿中葡萄糖浓度升高,渗透压增大,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多,因此会出现多尿现象。(4)糖尿病有向发病率高、发病年龄低发展的趋势,请结合上述资料分析在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来避免患糖尿病?提示 注意控制饮食,多运动。1.血糖代谢异常的曲线模型图2.糖尿病的症状及分析考向二 血糖平衡的调节3.(2022·海南,14)机体内血糖浓度受多种激素共同调节。某实验小组探究了三种激素单独或联合作用调节血糖的效应,实验前血糖浓度为5.0 mmol/L,血糖浓度随激素处理时间的变化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单独作用时,0.5 h内升高血糖最快的激素是肾上腺素B.3 h时,三种激素联合作用升高血糖的效应大于各自效应的总和C.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的调节作用表现出相抗衡的关系D.血糖浓度受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和皮质醇调节,不受甲状腺激素调节√34据图分析可知,激素单独作用时,0.5 h内升高血糖最快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A错误;3 h时,三种激素联合作用升高血糖的效应为12.8-5.0=7.8(mmol/L),三种激素各自效应的总和为(6.9-5.0)+(5.7-5.0)+(5.2-5.0)=2.8(mmol/L),前者明显大于后者,B正确;34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都能升高血糖,二者在调节血糖方面表现出协同作用,C错误;实验结果可证明血糖浓度受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和皮质醇调节,但实验结果不能证明血糖浓度不受甲状腺激素调节,D错误。344.(2023·江苏,21)糖尿病显著增加认知障碍发生的风险。研究团队发现在胰岛素抵抗(IR)状态下,脂肪组织释放的外泌囊泡(AT-EV)中有高含量的miR-9-3p(一种miRNA),使神经细胞结构功能改变,导致认知水平降低。图1表示IR鼠脂肪组织与大脑信息交流机制。请回答下列问题:34(1)当神经冲动传导至①时,轴突末梢内的____________移至突触前膜处释放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使_________打开,突触后膜电位升高。若突触间隙K+浓度升高,则突触后膜静息电位绝对值______。34突触小泡Na+通道变小当神经冲动传导至①时,轴突末梢内的突触小泡移至突触前膜处释放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引发Na+通道开放,Na+内流,突触后膜电位升高。神经细胞膜内的K+浓度高于细胞膜外,静息时K+外流,若突触间隙K+浓度升高,则细胞内外K+浓度差变小,K+外流减少,突触后膜静息电位绝对值变小。34(2)脂肪组织参与体内血糖调节,在胰岛素调控作用下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降低血糖浓度,IR状态下由于脂肪细胞的胰岛素受体_____________________,降血糖作用被削弱。图1中由②释放的③经体液运输至脑部,miR-934将葡萄糖转化为脂肪等非糖物质(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存储、利用)数量减少、结构异常基因的表达-3p进入神经细胞,抑制细胞内_____________。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miR-9-3p是一种miRNA,能够与mRNA结合导致mRNA不能作为模板进行翻译,从而抑制相关基因的表达。34(3)为研究miR-9-3p对突触的影响,采集正常鼠和IR鼠的AT-EV置于缓冲液中,分别注入b、c组实验鼠,a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2周后检测实验鼠海马突触数量,结果如图2。分析图中数据并给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4注射(等量)缓b与a相比,正常鼠AT-EV不影响突触数量,c与b相比,IR鼠AT-EV影响突触数量,说明miR-9-3p能减少突触数量 冲液分析题意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miR-9-3p对突触的影响,则实验的自变量是miR-9-3p的有无,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与单一变量原则,据图2可知,图中的a是对照组,b、c组注射溶于缓冲液的AT-EV,则a对照组应注射等量的缓冲液;据图2可知,与对照相比,IR鼠AT-EV组的突触相对数量最少,而正常鼠AT-EV组突触相对数量无明显变化,说明在IR状态下高含量的miR-9-3p会导致突触数量减少。34(4)为研究抑制miR-9-3p可否改善IR引起的认知障碍症状,运用腺病毒载体将miR-9-3p抑制剂导入实验鼠。导入该抑制剂后,需测定对照和实验组miR-9-3p含量,还需通过实验检测__________________。34突触数量、认知水平结合(3)可知,在IR状态下突触数量等会改变,故为研究抑制miR-9-3p可否改善IR引起的认知障碍症状,需测定对照和实验组miR-9-3p含量,还需通过实验检测对照和实验组突触数量和认知水平。34返回考点三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及激素调节的特点1.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分级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负)反馈2.分级调节垂体放大精细调控3.激素调节的特点体液体液全身靶器官、靶细胞特异性受体信使失活细胞结构能量催化高效(2)动物激素、酶、抗体与神经递质的区别比较项目 激素 酶 抗体 神经递质化学本质 蛋白质、多肽类;固醇类;氨基酸衍生物等 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球蛋白 乙酰胆碱、多巴胺、氨基酸等产生细胞 _____________ 活细胞 浆细胞 神经细胞作用部位 ________________ 细胞内、外 内环境 ___________内分泌细胞靶器官、靶细胞突触后膜比较项目 激素 酶 抗体 神经递质作用 作为信号分子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改变靶细胞的代谢状况 唯一功能为催化,即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与抗原结合 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其兴奋或抑制作用后的变化 _____ 不发生改变 被降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失活被降解或回收进细胞(1)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少时,就会促进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应的激素( )(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属于正反馈调节( )提示 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少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相关激素的量就增加。××提示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既有分级调节又有负反馈调节。(3)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 )×提示 内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只特异性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4)激素具有高效性,可以为细胞提供充足的能量供应( )×提示 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能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甲状腺激素是临床检测的重要指标之一,检测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水平,有助于更准确地确定患者甲状腺疾病的类型。垂体和下丘脑发生病变都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现有甲、乙两人都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通过给两人注射适量的TRH,分别测定每个人注射前30 min和注射后30 min的TSH浓度来鉴别病变的部位是垂体还是下丘脑。测定结果如表。组别 TSH浓度(mU/L)注射前 注射后健康人 9 30甲 2 29乙 1 2(1)在正常情况下,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的水平总维持在一定范围内,这是如何实现的呢?提示 通过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实现。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时,会反馈抑制TRH和TSH的分泌,降低甲状腺激素水平;当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时,TRH和TSH的分泌量增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使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恢复到正常水平。(2)由上述结果可以推测甲、乙发生病变的部位分别是哪里?为什么?提示 甲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下丘脑,TRH是下丘脑分泌的,当注射适量的TRH后,垂体分泌的TSH水平恢复至接近正常,表明垂体是正常的。乙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垂体,因为适量注射TRH后,垂体分泌的TSH水平并未明显恢复。(3)将一定量的放射性碘溶液经腹腔注射到小白鼠体内,小白鼠的甲状腺中检测到碘的放射性,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提示 甲状腺能吸收碘合成甲状腺激素。(4)给小白鼠注射TSH,会使下丘脑的TRH分泌减少。基于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的认识,对此现象的解释有两种观点:观点1认为TSH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观点2认为 TSH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请你设计实验,证明哪个观点是正确的。提示 ①选取生长发育正常且生理状况相似的小鼠若干只均分为甲、乙两组,分别测定它们的基础TRH分泌量。②甲组小鼠摘除垂体,注射适量甲状腺激素,测定TRH分泌量;乙组小鼠摘除甲状腺,注射适量TSH,测定TRH分泌量。③结果分析:如果仅是甲组小鼠TRH分泌量明显减少,表明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分泌TRH具有负反馈调节作用;如果仅是乙组小鼠TRH分泌量明显减少,则表明垂体分泌的TSH对下丘脑分泌TRH具有负反馈作用;如果甲、乙两组小鼠TRH分泌量均明显减少,则表明TSH和甲状腺激素对TRH的分泌均具有负反馈调节作用。(5)临床上为什么通过抽取血样检测内分泌系统中激素的水平?提示 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内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传递各种信息。(6)为什么机体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提示 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失活了,因此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激素作用于细胞的两种模式(1)蛋白质类激素的受体一般分布在细胞膜上(2)固醇类激素的受体一般分布在细胞内考向三 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5.(2023·北京,9)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调节,促甲状腺激素能刺激甲状腺增生。如果食物中长期缺乏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碘,会导致A.甲状腺激素合成增加,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降低B.甲状腺激素合成降低,甲状腺肿大C.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降低,甲状腺肿大D.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降低,甲状腺肿大√5678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原料,若食物中长期缺碘,则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减少,对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抑制减弱,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作用于甲状腺,导致甲状腺肿大,B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由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含量偏低时,对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抑制减弱,则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增加,D不符合题意。56786.(2023·山东,8)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糖皮质激素(GC)能提高心肌细胞肾上腺素受体的表达水平。体内GC的分泌过程存在负反馈调节。作为药物服用时,血浆中高浓度的GC能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GC可用于治疗艾滋病B.GC分泌增加不利于提高人体的应激能力C.GC作为药物长期服用可导致肾上腺皮质萎缩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可直接促进GC的分泌√5678艾滋病是由HIV侵染免疫细胞导致的疾病,而高浓度的GC能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因此GC不可用于治疗艾滋病,A错误;GC能提高心肌细胞肾上腺素受体的表达水平,肾上腺素能提高人体的应激能力,故GC分泌增加有利于提高人体的应激能力,B错误;GC作为药物长期服用可导致相应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减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能促进肾上腺皮质的生长发育,因此长期服用会导致肾上腺皮质萎缩,C正确;5678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可作用于垂体,使得垂体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促进GC的分泌,D错误。5678考向四 激素调节的特点7.(2021·江苏,4)如图表示人体胃肠激素的不同运输途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胃肠激素都在内环境中发挥作用B.内分泌腺细胞不可能是自身激素作用的靶细胞C.图中组织液含有激素、细胞因子、尿素等物质D.不同胃肠激素的作用特异性主要取决于不同的运输途径√5678据图分析可知,胃肠激素并不都在内环境中发挥作用,也可在消化道中发挥作用,A错误;据题图信息可知,内分泌腺细胞可能是自身激素作用的靶细胞,B错误;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尿素是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T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存在于体液中,故组织液含有激素、细胞因子、尿素等物质,C正确;不同胃肠激素的作用特异性主要取决于特异性受体,D错误。56788.(2022·重庆,9)双酚A是一种干扰内分泌的环境激素,进入机体后能通过与雌激素相同的方式影响机体功能。下列关于双酚A的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体液运输发挥作用B.进入机体后会引起雌激素的分泌增加C.不能与雌激素受体结合D.在体内大量积累后才会改变生理活动√5678双酚A是一种环境激素,进入机体后能通过与雌激素相同的方式影响机体功能,说明双酚A也是通过体液运输发挥作用,A正确;由题意“双酚A进入机体后能通过与雌激素相同的方式影响机体功能”可知,双酚A进入机体能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进而导致雌激素的分泌减少,并且能与雌激素受体特异性结合,B、C错误;激素的含量极微,但其作用显著,双酚A通过与雌激素相同的方式影响机体功能,说明双酚A的含量极微,但作用显著,D错误。5678返回1.(选择性必修1 P45)促胰液素是由 分泌的,其主要作用是促进。2.(2022·山东,23节选)消化液中的盐酸在促进消化方面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3种作用即可)。3.(选择性必修1 P46)由 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进行调节的方式,就是激素调节。小肠黏膜胰腺分泌胰液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pH使促胰液素分泌增加内分泌器官或细胞4.(选择性必修1 P51相关信息)人体内有多种激素参与调节血糖浓度,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它们通过调节有机物的代谢或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直接或间接地提高血糖浓度。________是唯一能够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5.(2023·山东,22节选)血糖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血糖的主要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空腹时血糖的重要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补充血糖。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食物中的糖类经消化、吸收进入血液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非糖物质可以转化为葡萄糖进入血液6.(选择性必修1 P51)当血糖浓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胰岛B细胞的活动增强,胰岛素的分泌量明显增加。体内胰岛素水平的上升,一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入___________________,进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另一方面又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胰岛A细胞的活动增强,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增加。胰高血糖素主要作用于____,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进入血液,促进_________________,使血糖浓度回升到正常水平。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肝、肌肉并合成糖原脂肪细胞和肝细胞转变为甘油三酯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肝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非糖物质转变成糖7.(选择性必修1 P52)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作___________。8.(选择性必修1 P53)人们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存在的这种分层调控,称为______调节。在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过程中,既存在_____调节,也存在_______调节。9.(选择性必修1 P53)分级调节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馈调节下丘脑、垂体、靶腺体分级分级反馈分级调节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10.(选择性必修1 P54)内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_____,但只作用于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选择性必修1 P54)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选择性必修1 P55)激素种类多,量极微,既不组成___________,又不__________,也不起___________,而是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全身靶器官、靶细胞返回靶细胞的细胞膜上有激素的特异性受体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失活了细胞结构提供能量催化作用课时精练一、选择题1.(2024·黄石高三联考)斯他林和贝利斯先后进行了两个与促胰液素有关的研究:第一个研究是把狗的一段小肠剪下,刮下黏膜,将稀盐酸加入黏膜磨碎,并制成提取液,将提取液注射到同一条狗的静脉中,发现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第二个研究中把一条狗的小肠黏膜刮下来,过滤后注射给另一条狗,后者在胰液分泌明显增加的同时,血压还骤然下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斯他林和贝利斯通过第一个研究发现了生命活动的激素调节方式B.第一个实验提取液中发挥作用的物质是小肠黏膜分泌的促胰液素C.斯他林和贝利斯第二个研究结果表明促胰液素还具有降血压的作用D.促胰液素的发现表明科学研究不能囿于定论,要敢于改变实验思路√123456789101112斯他林和贝利斯的第二个研究结果只能说明小肠黏膜中的某种物质具有降血压的作用,不能证明发挥降压作用的成分就是促胰液素,C错误。1234567891011122.激素是一种重要的信号分子,在人体内含量很少,但作用很大。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在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B.人在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分解,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C.人在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后可促进机体发育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人在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并促进细胞内糖原分解只能说明激素能调节生命活动,激素不具有催化活性,A错误;人在进食后,胰岛素分泌增多,胰岛素可以加速糖原的合成,但是不能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B错误;人在运动时肾上腺素升高,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能调节生命活动,但激素不提供能量,C错误。3.(2023·南通高三期末)2022年1月,科学家宣布在脂肪组织中发现了胰岛素之外的第二种快速降糖激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FGF1),该激素可通过与脂肪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抑制脂肪分解,进而降低血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血糖平衡调节只有体液调节,需多种器官和系统共同参与B.血糖浓度降低可能抑制FGF1分泌,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C.因胰岛素和FGF1的分泌均能降低血糖,故二者在调节血糖时具有相抗衡作用D.脂肪细胞膜上只存在胰岛素和FGF1的受体,体现激素与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血糖平衡调节不仅有体液调节,还有神经调节,A错误;因胰岛素和FGF1的分泌均能降低血糖,故二者在调节血糖时具有协同作用,C错误;脂肪细胞膜上也存在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等的受体,D错误。4.(2024·孝感高三联考)进食可刺激小肠的K细胞分泌多肽GIP,GIP可作用于胰岛细胞和脂肪细胞,引起血糖浓度降低,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①~④代表细胞膜上的结构)。某糖尿病患者出现胰岛素含量升高的症状,研究人员发现二甲双胍可以作用于脂肪细胞,明显改善病情。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二甲双胍可用于治疗因结构②受损而导致的糖尿病B.与注射相比,直接口服葡萄糖会使体内胰岛素分泌量较高C.GIP与①结合可能促进GIP进入脂肪细胞转化为脂肪D.胰岛素通过与脂肪细胞表面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发挥调节作用123456789101112√与注射相比,进食可刺激小肠的K细胞分泌多肽GIP,GIP可作用于胰岛细胞快速释放胰岛素,B正确;GIP与①结合可能促进脂肪细胞快速吸收血液中的葡萄糖,C错误;激素和神经递质都是信号分子,都通过与受体结合发挥调节作用,D正确。细胞结构②是胰岛素受体,如果受损会导致脂肪细胞不能识别胰岛素的调节信号去吸收血糖,进而使血糖浓度偏高出现糖尿病,二甲双胍可以作用于脂肪细胞,改善病情,说明二甲双胍可用于治疗因结构②受损而导致的糖尿病,A正确;1234567891011125.(2024·重庆育才中学高三模拟)X、Y、Z是人或高等动物的三种激素,X能促进Y的分泌,Y能促进Z的分泌,Z过多能抑制分泌X、Y的细胞的分泌活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X能促进Y的分泌,Y能促进Z的分泌,这是反馈调节B.Z的含量下降,引起X、Y的分泌量增多,说明Z对X、Y的分泌有促进作用C.该调节机制普遍存在,存在于体温平衡调节中的Y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D.检测某病变动物体内X、Y、Z的含量发现,Y、Z含量低于正常值,X的含量高于正常值,病变可能是垂体萎缩√123456789101112X能促进Y的分泌,Y能促进Z的分泌,这属于激素的分级调节,A错误;X能促进Y的分泌,Y能促进Z的分泌,Z过多能抑制分泌X、Y的细胞的分泌活动,属于负反馈调节。Z的含量下降,引起X、Y的分泌量增多,说明Z对X、Y的分泌的抑制作用减弱,不能说明Z对X、Y的分泌有促进作用,B错误;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机制普遍存在,若存在于体温平衡调节中,甲状腺激素参与调节过程,故Z为甲状腺激素,X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Y为促甲状腺激素,C错误;123456789101112检测某病变动物体内X、Y、Z的含量发现,Y、Z含量低于正常值,X的含量高于正常值,病变可能是垂体萎缩,即垂体分泌的促激素含量减少,导致相关腺体分泌的激素Z含量减少,该Z激素的减少对下丘脑的反馈抑制作用减弱,进而引起下丘脑分泌的促激素释放激素增多,即X含量高于正常值,D正确。1234567891011126.(2022·北京,9)某患者,54岁,因病切除右侧肾上腺。术后检查发现,患者血浆中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仍处于正常范围。对于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错误的解释是A.切除手术后,对侧肾上腺提高了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量B.下丘脑可感受到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的变化,发挥调节作用C.下丘脑可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D.垂体可接受下丘脑分泌的激素信号,促进肾上腺皮质的分泌功能123456789101112√根据题干信息“术后检查发现,患者血浆中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仍处于正常范围”可推测,切除手术后,对侧肾上腺提高了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量,A正确;下丘脑可感受到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的变化,如当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上升时,则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被抑制,从而维持了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的稳定,B正确;下丘脑可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合成并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进而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C错误,D正确。1234567891011127.(2024·武汉高三一模)为研究糖尿病的病因,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不同人群空腹口服100 g葡萄糖后的血浆胰岛素浓度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对1型糖尿病患者肌肉注射胰岛素能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B.胰岛素调节血糖浓度时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C.2型糖尿病肥胖者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可能下降D.若45 min时测定血糖浓度,非糖尿病肥胖者血糖浓度高于2型糖尿病肥胖者123456789101112√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不足,所以对1型糖尿病患者肌肉注射胰岛素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A正确;激素调节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B正确;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浓度较正常人高,说明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B细胞能够分泌胰岛素,患糖尿病的原因可能是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下降,C正确;若45 min时测定血糖浓度,图中非糖尿病肥胖者胰岛素含量高于2型糖尿病肥胖者,而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浓度,所以非糖尿病肥胖者血糖浓度低于2型糖尿病肥胖者,D错误。1234567891011128.(2024·江苏扬州中学高三模拟)Kp-10是Kp神经元1与Kp神经元2产生的多肽类激素,它通过调节生物体内雌激素含量来调控生殖活动,如图1。为研究Kp-10对鹌鹑产蛋的影响,对20日龄的鹌鹑进行连续20日的Kp-10处理,然后从产蛋之日起统计每日的产蛋率,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123456789101112A.器官A为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由其光面内质网合成B.饲料中添加Kp-10能提高鹌鹑的产蛋率C.Kp-10不能使鹌鹑产蛋的起始日龄提前D.鹌鹑通过途径②提高排卵期的雌激素水平√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由器官A产生促性腺激素可知,A为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由核糖体合成,A错误;Kp-10是一类多肽类激素,只能注射,不能饲喂,B错误;分析图2,实验组与对照组产蛋的起始日龄一致,故Kp-10并没有使鹌鹑产蛋的起始日龄提前,C正确;123456789101112据图1可知,途径①能促进下丘脑释放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合成、释放促性腺激素,促进卵巢合成释放较多的雌激素,从而促进排卵,途径②抑制Kp神经元2,不能提高排卵期的雌激素水平,D错误。9.(2024·山西怀仁第一中学高三模拟)下列关于激素在生产或生活中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培育鱼苗的过程中,应给雄鱼注射促性腺激素促进其精子成熟B.在研究常见动物激素的实验中,给蝌蚪饲喂生长激素可促进其发育C.运动员可通过服用睾酮来促进肌肉的生长,增强肌肉的力量,提高比赛成绩D.因病切除甲状腺的患者,需要长期注射促甲状腺激素以维持其内环境的稳态123456789101112√促性腺激素能促进性腺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A正确;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在消化道中会被分解而失去作用,应采用注射法予以补充,B错误;服用的睾酮(雄激素)可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从而使睾丸分泌的睾酮减少,导致自身性腺萎缩,机能退化,C错误;因病切除甲状腺的患者,需要长期注射甲状腺激素以维持其内环境的稳态,D错误。123456789101112二、非选择题10.(2021·江苏,21)正常人体在黎明觉醒前后肝脏生糖和胰岛素敏感性都达到高峰,伴随胰岛素水平的波动,维持机体全天血糖动态平衡,约50%的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黎明现象”(黎明时处于高血糖水平,其余时间血糖平稳),是糖尿病治疗的难点。请回答下列问题:123456789101112(1)人体在黎明觉醒前后主要通过__________分解为葡萄糖,进而为生命活动提供能源。123456789101112肝糖原人体血糖的来源有3条: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人体在黎明觉醒前后主要通过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进而为生命活动提供能源。123456789101112(2)如图所示,觉醒后人体摄食使血糖浓度上升,葡萄糖经GLUT2以__________方式进入细胞,氧化生成ATP,ATP/ADP比率的上升使ATP敏感钾通道关闭,细胞内K+浓度增加,细胞膜内侧膜电位的变化为____________,引起钙通道打开,Ca2+内流,促进胰岛素以________方式释放。123456789101112协助扩散由负变正胞吐据图判断,葡萄糖进入细胞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载体(GLUT2),不需要能量,属于协助扩散;葡萄糖进入细胞,氧化生成ATP,ATP/ADP比率的上升使钾通道关闭,进而引发钙通道打开,此时细胞膜内侧膜电位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钙通道打开,Ca2+内流,促进胰岛素以胞吐的方式释放。123456789101112(3)胰岛素通过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促进糖原合成与抑制糖原分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等发挥降血糖作用,胰岛细胞分泌的____________能升高血糖,共同参与维持血糖动态平衡。123456789101112葡萄糖摄取、氧化分解胰高血糖素胰岛素是人体唯一的降血糖激素,能促进细胞摄取、利用(氧化分解)葡萄糖,促进糖原合成,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胰岛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浓度升高,二者共同参与维持血糖动态平衡。123456789101112(4)2型糖尿病患者的靶细胞对胰岛素作用不敏感,原因可能有______(填序号)。①与胰岛素作用相抗衡的激素增多 ②胰岛素分泌障碍 ③胰岛素受体表达下降 ④胰岛B细胞损伤 ⑤存在胰岛细胞自身抗体123456789101112①③与胰岛素作用相抗衡的激素增多会影响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血糖升高,①符合题意;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水平正常,不存在胰岛素分泌障碍,②不符合题意;123456789101112胰岛素受体表达下降,靶细胞上胰岛素受体减少,会导致靶细胞对胰岛素作用不敏感,③符合题意;胰岛B细胞损伤会导致胰岛素缺乏,而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水平正常,④不符合题意;存在胰岛细胞自身抗体会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而2型糖尿病患者的123456789101112胰岛素水平正常,⑤不符合题意。故选①③。点,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成为糖尿病治疗研究新方向。(5)人体昼夜节律源于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区,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来调控外周节律。研究发现SCN区REV-ERB基因节律性表达下降,机体在觉醒时糖代谢异常,表明“黎明现象”与生物钟紊乱相关。由此推测,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不敏感状态具有__________的特123456789101112昼夜节律调节REV-ERB基因节律性表达研究发现SCN区REV-ERB基因节律性表达下降,机体在觉醒时糖代谢异常,表明“黎明现象”与生物钟紊乱相关。由此推测,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不敏感状态具有昼夜节律性,在觉醒时,糖代谢异常,出现“黎明现象”。由此,调节REV-ERB基因节律性表达可能成为糖尿病治疗研究新方向。12345678910111211.(2024·合肥高三模拟)糖皮质激素(GC)是机体内极为重要的一类调节分子,它对机体的生长、发育、代谢以及免疫功能等起着重要调节作用。图1为糖皮质激素(GC)的作用机制,图2为正常机体调节糖皮质激素(GC)分泌的途径。回答下列问题:123456789101112(1)由图1可知,糖皮质激素以___________(方式)进入靶细胞,并与细胞质中的受体结合,调控相关基因表达,引起相应的生物效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456789101112自由扩散提高血糖浓度、降低炎症反应等糖皮质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类,属于脂质,进入靶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糖皮质激素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信息分子,能提高血糖浓度、降低炎症反应等。(2)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此过程中,下丘脑属于反射弧中的____________(填结构名称)。123456789101112效应器应激状态时,下丘脑接受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后释放CRH,则该过程中下丘脑属于反射弧中的效应器。(3)地塞米松(DEX)是人工合成的一种糖皮质激素,用于临床治疗已有多年历史。若长期大剂量地使用地塞米松(DEX),会造成肾上腺皮质萎缩,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456789101112糖皮质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的负反馈作用加强,使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减少,导致肾上腺皮质萎缩由于负反馈机制的存在,若长期大剂量地使用地塞米松(DEX),对下丘脑和腺垂体的负反馈作用加强,使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减少,导致肾上腺皮质萎缩。(4)持续性的抑郁刺激会激活HPA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使下丘脑过度分泌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通过GC(糖皮质激素)影响海马区神经递质Glu和GABA的浓度以及下丘脑相应受体的表达,进一步激活HPA轴,使患者出现各种抑郁表现。现利用正常大鼠和抑郁大鼠为材料,进行8周有氧运动干预,实验结果如下:123456789101112组别 Glu/ (mg·L-1) GABA/ (μmol·L-1) Glu受体 (OD·μm-2) GABA受体/ (OD·μm-2) CRH/(OD·μm-2)正常对照组 12.53 7.29 3.57 44.06 5.13抑郁对照组 26.73 3.96 12.13 27.46 14.70抑郁运动组 22.41 5.87 6.85 35.31 7.43注:表中信息为不同组别大鼠海马区Glu浓度、GABA浓度及下丘脑区内Glu受体、GABA受体、CRH阳性表达检测结果。①由表格可知,运动干预可通过降低Glu的浓度、抑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提高GABA的浓度、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降低CRH的分泌,改善HPA轴的过度激活状态。123456789101112下丘脑内Glu受体的表达下丘脑内GABA受体的表达组别 Glu/ (mg·L-1) GABA/ (μmol·L-1) Glu受体 (OD·μm-2) GABA受体/ (OD·μm-2) CRH/(OD·μm-2)正常对照组 12.53 7.29 3.57 44.06 5.13抑郁对照组 26.73 3.96 12.13 27.46 14.70抑郁运动组 22.41 5.87 6.85 35.31 7.43123456789101112与正常对照组和抑郁对照组比较可知,运动干预可通过降低Glu的浓度、抑制下丘脑内Glu受体的表达,同时提高GABA的浓度、促进下丘脑内GABA受体的表达,降低CRH的分泌,改善HPA轴的过度激活状态。②据此推测GABA可以__________(填“抑制”或“促进”)CRH的分泌。123456789101112抑制组别 Glu/ (mg·L-1) GABA/ (μmol·L-1) Glu受体 (OD·μm-2) GABA受体/ (OD·μm-2) CRH/(OD·μm-2)正常对照组 12.53 7.29 3.57 44.06 5.13抑郁对照组 26.73 3.96 12.13 27.46 14.70抑郁运动组 22.41 5.87 6.85 35.31 7.43下丘脑GABA受体的表达降低,CRH分泌量增加,说明GABA可以抑制CRH的分泌。③研究发现有氧运动干预相比药物更能有效缓解抑郁症,请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并根据题意完成以下表格:123456789101112实验步骤 简单操作过程实验动物的选择及处理 取生理状况相似的抑郁大鼠若干只,随机均分为A、B、C三组;另取相同数量的正常大鼠,记为D组对照组、实验组处理 A组大鼠__________;B组大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组大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组大鼠不作处理控制无关变量 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饲养结果检测 8周后检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期实验结果 C组检测数值不作处理用一定剂量的药物处理8周进行8周的有氧运动干预4组大鼠中CRH阳性表达情况12.(2021·湖南,19)生长激素对软骨细胞生长有促进作用,调节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23456789101112(1)根据示意图,可以确定软骨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GH受体”“IGF-1受体”或“GH受体和IGF-1受体”)。GH受体和IGF-1受体据图可知,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均可作用于软骨细胞,可知软骨细胞表面具有GH受体和IGF-1受体。123456789101112(2)研究人员将正常小鼠和IGF-1基因缺失小鼠分组饲养后,检测体内GH水平。据图预测,IGF-1基因缺失小鼠体内GH水平应_______(填“低于”“等于”或“高于”)正常小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于IGF-1基因缺失小鼠不能产生IGF-1,不能抑制垂体分泌GH据图可知,垂体分泌的GH可促进肝脏细胞分泌IGF-1,IGF-1过多时会抑制垂体分泌生长激素,IGF-1基因缺失小鼠不能产生IGF-1,不能抑制垂体分泌GH,故IGF-1基因缺失小鼠体内GH含量高于正常小鼠。123456789101112(3)研究人员拟以无生长激素受体的小鼠软骨细胞为实验材料,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不同物质分组离体培养,验证生长激素可通过IGF-1促进软骨细胞生长。实验设计如表所示,A组为对照组。组别 A B C D E培养液中添加物质 无 GH IGF-1 正常小鼠去垂体后的血清 ?123456789101112实验结果预测及分析:①与A组比较,在B、C和D组中,软骨细胞生长无明显变化的是________组。组别 A B C D E培养液中添加物质 无 GH IGF-1 正常小鼠去垂体后的血清 ?B、D123456789101112以无生长激素受体的小鼠软骨细胞为实验材料,验证生长激素可通过IGF-1促进软骨细胞生长,实验的自变量应为GH的有无以及IGF-1的有无。以无生长激素受体的小鼠软骨细胞为实验材料,则B组培养液中添加GH,不能促进软骨细胞生长。D组正常小鼠去垂体后,血清中不含GH,则也不含有肝脏细胞分泌的IGF-1,软骨细胞也不能生长。C组培养液中添加IGF-1,可促进软骨细胞生长。综上可知,与A组比较,软骨细胞生长无明显变化的是B、D组。123456789101112②若E组培养的软骨细胞较A组生长明显加快,结合本实验目的,推测E组培养液中添加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别 A B C D E培养液中添加物质 无 GH IGF-1 正常小鼠去垂体后的血清 ?正常小鼠去垂体后注射过GH的血清123456789101112E组培养的软骨细胞较A组生长明显加快,推测E组培养液中添加的物质中应含有IGF-1,结合D组可知,添加的物质是正常小鼠去垂体后注射过GH的血清,通过B、C、D、E 4组对照,说明没有垂体分泌的GH或GH不能发挥作用,均不能促进软骨细胞生长,有了IGF-1,软骨细胞才能生长,可验证生长激素可通过IGF-1促进软骨细胞生长。返回第40课时 激素与内分泌调节及激素调节的过程课标要求 1.说出人体内分泌系统主要由内分泌腺组成,包括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和性腺等多种腺体,它们分泌的各类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2.举例说明激素通过分级调节、反馈调节等机制维持机体的稳态,如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和血糖平衡的调节等。考情分析 1.激素与内分泌系统 2023·全国乙·T4 2023·新课标·T8 2022·湖北·T21 2022·江苏·T22 2022·北京·T9 2021·福建·T4 2021·全国乙·T31 2021·全国甲·T4 2021·重庆·T142.血糖平衡的调节 2023·山东·T22 2023·江苏·T21 2023·广东·T8 2022·海南·T14 2021·江苏·T21 2021·河北·T10 2021·广东·T18 2021·福建·T2 2021·北京·T18 2021·天津·T143.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及激素调节的特点 2023·北京·T9 2023·海南·T17 2022·全国乙·T30 2022·河北·T10 2022·重庆·T9 2021·湖北·T8 2021·辽宁·T21 2021·海南·T10 2021·江苏·T4 2021·湖南·T19考点一 激素与内分泌系统1.腺体的种类2.促胰液素的发现(1)沃泰默的实验①实验步骤和现象②沃泰默的观点:胰腺分泌胰液只受神经调节的控制。(2)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3.激素调节的概念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进行调节的方式,就是激素调节。4.激素研究的实例(1)胰岛素的发现①实验方法:结扎法、摘除法②实验过程③实验结论:胰腺中的胰岛产生的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的浓度。(2)睾丸分泌雄激素的研究①实验方法:摘除法、移植法②实验过程③实验结论:动物睾丸分泌睾酮,维持雄性特征。5.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内分泌系统的组成:由相对独立的内分泌腺以及兼有内分泌功能的细胞共同构成。(2)人体内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分泌部位 激素名称 化学 本质 主要功能下丘脑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多肽 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抗利尿激素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垂体 生长激素 蛋白质 调节生长发育等,主要是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的生长促甲状腺激素 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 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调节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多肽 调节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氨基酸衍生物 调节体内的有机物代谢、促进生长和发育、提高神经的兴奋性等肾 上 腺 皮质 醛固酮、皮质醇等 类固醇 调节水盐代谢和有机物代谢髓质 肾上腺素 氨基酸衍生物 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毛细血管收缩;促进肝糖原分解等胰岛 胰岛A细胞 胰高血糖素 多肽 升高血糖浓度胰岛B细胞 胰岛素 蛋白质 降低血糖浓度睾丸 雄激素(主要是睾酮) 固醇类 促进男性生殖器官的发育、精子的生成和男性第二性征的出现等卵巢 雌激素、孕激素等 促进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卵细胞的生成和女性第二性征的出现等(3)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各种内分泌腺间具有复杂的功能联系,共同调节机体活动,包括维持内环境稳定、调节物质和能量代谢、调控生长发育和生殖等。判断正误(1)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分泌的化学物质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 )提示 外分泌腺分泌的物质比如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都是由专门的管道运输到消化道,不会进入内环境。(2)促胰液素是小肠黏膜产生的一种化学物质,作用于胰腺,促进胰液分泌( √ )(3)研磨胰腺无法直接提取到胰岛素,是因为胰岛素含量太少( × )提示 胰腺分泌的胰蛋白酶等对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具有分解作用。(4)内分泌系统是由各种内分泌腺组成的( × )提示 内分泌系统由相对独立的内分泌腺以及兼有内分泌功能的细胞共同构成。(5)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 )提示 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胰岛素泵是一种人工智能控制的胰岛素输入装置,将它戴在糖尿病病人身上,可以模拟胰岛功能,向血液中注射胰岛素,以达到降低高血糖、维持血糖平衡的目的。但在胰岛素的发现历程中,科学家用了几十年的时间、进行了几百次实验,才成功地从胰腺中提取到有活性的胰岛素。(1)在班廷之前,科学家试图通过实验证明胰腺中分泌物的存在,为什么都收效甚微?提示 在班廷之前大多数实验将胰腺提取物注射给实验性糖尿病的狗或糖尿病患者,因胰腺中有胰蛋白酶,胰岛素属于蛋白质类激素,被酶分解而失去作用,故难以获得预期结果。(2)班廷是如何证实胰岛素是由胰腺中的胰岛分泌的?提示 通过结扎胰管使胰腺萎缩,丧失分泌胰蛋白酶的功能,但胰岛仍正常。用只剩胰岛的胰腺提取液成功治疗了狗的糖尿病,从而证明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3)如果班廷将提取液用饲喂的方法注入,能否降低糖尿病狗的血糖浓度呢?提示 不能降低糖尿病狗的血糖浓度,因为消化道中的蛋白酶能分解胰岛素。(4)人类很早就懂得利用阉割术来驯化牲畜以及控制牲畜的繁殖率。公鸡摘除睾丸后,雄性特征明显消失;将睾丸重新移植回去或者注射睾酮后,公鸡的特征又逐步恢复。从以上实例,你能归纳出研究一种内分泌腺及其分泌激素功能的方法吗?提示 摘除法、移植法、注射法和饲喂法。(5)胰岛素和性激素的发现中,分析具体哪些实验用到了“加法原理”或“减法原理”。提示 获得糖尿病狗、公鸡摘除性腺用到了“减法原理”;注射胰腺提取物、性腺重新移植回去用到了“加法原理”。(6)在研究动物激素生理功能的实验设计中,针对不同的激素或腺体需选择不同的实验方法,请作出具体阐述。提示 摘除腺体,一般只适用于个体较大的动物;饲喂法适用于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小分子激素;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不能用饲喂法;注射法则适用于各种激素。考向一 激素与内分泌系统1.(2023·全国乙,4)激素调节是哺乳动物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调节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受垂体和下丘脑的调节B.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可促进抗利尿激素的释放C.胸腺可分泌胸腺激素,也是T细胞成熟的场所D.促甲状腺激素可经血液运输到靶细胞发挥作用答案 B解析 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受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以及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的调节,A正确;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对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减弱,因而由下丘脑合成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B错误;胸腺可分泌胸腺激素,能增强免疫细胞的功能,同时T细胞成熟的场所也在胸腺,C正确;促甲状腺激素由垂体细胞合成和分泌后,随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D正确。2.如图表示高等动物体内激素的分泌调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激素Y是生长激素,则该细胞是垂体细胞B.若细胞是下丘脑细胞,则物质X可能是神经递质C.若物质X是甲状腺激素,则该细胞可能是垂体细胞D.若激素Y是促胰液素,则该细胞是胰腺细胞答案 D解析 垂体可分泌生长激素,A正确;下丘脑是体温调节、水盐调节等的调节中枢,传入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以作用于下丘脑,B正确;甲状腺激素可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C正确;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D错误。考点二 血糖平衡的调节1.血糖的来源和去路2.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1)调节中枢——下丘脑(2)调节方式——神经-体液调节(3)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因素3.反馈调节(1)概念: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2)实例分析:血糖平衡的调节(3)调节类型①正反馈调节:加强并偏离静息水平,如血液凝固、排尿排便、胎儿分娩等。②负反馈调节:偏离后纠正回归到静息水平,在生物体中更常见,如体温的调节、血糖平衡的调节等。(4)意义: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判断正误(1)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 )提示 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2)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分解,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 )提示 胰高血糖素主要作用于肝,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3)体内多种激素具有直接降低血糖的作用( × )提示 胰岛素是唯一能够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4)胰岛素激活胰岛素受体后,葡萄糖通过胰岛素受体进入细胞内( × )提示 胰岛素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后,葡萄糖通过载体蛋白的协助进入细胞内。(5)小鼠体内血糖浓度对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 √ )(6)胰岛素受体受损或者缺失的糖尿病患者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来治疗( √ )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1型糖尿病是由胰岛功能减退、分泌胰岛素减少所致;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但发病机理尚不明确,占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临床数据发现,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中胰岛素含量并不低,但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称为胰岛素抵抗。(1)尿液中葡萄糖含量高一定是糖尿病吗?提示 不一定,如一次性吃糖过多或肾小管重吸收障碍时均可导致尿液中葡萄糖含量高。(2)能否通过注射胰岛素对因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受损引发的糖尿病进行治疗?并说明原因。提示 不能。因为这种糖尿病患者体内并不缺乏胰岛素,而是由胰岛素受体受损使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功能所致。(3)观察图示,请你分析糖尿病病人“多尿”的原因。提示 血糖升高会导致原尿中葡萄糖浓度升高,渗透压增大,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多,因此会出现多尿现象。(4)糖尿病有向发病率高、发病年龄低发展的趋势,请结合上述资料分析在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来避免患糖尿病?提示 注意控制饮食,多运动。归纳总结1.血糖代谢异常的曲线模型图2.糖尿病的症状及分析考向二 血糖平衡的调节3.(2022·海南,14)机体内血糖浓度受多种激素共同调节。某实验小组探究了三种激素单独或联合作用调节血糖的效应,实验前血糖浓度为5.0 mmol/L,血糖浓度随激素处理时间的变化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单独作用时,0.5 h内升高血糖最快的激素是肾上腺素B.3 h时,三种激素联合作用升高血糖的效应大于各自效应的总和C.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的调节作用表现出相抗衡的关系D.血糖浓度受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和皮质醇调节,不受甲状腺激素调节答案 B解析 据图分析可知,激素单独作用时,0.5 h内升高血糖最快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A错误;3 h时,三种激素联合作用升高血糖的效应为12.8-5.0=7.8(mmol/L),三种激素各自效应的总和为(6.9-5.0)+(5.7-5.0)+(5.2-5.0)=2.8(mmol/L),前者明显大于后者,B正确;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都能升高血糖,二者在调节血糖方面表现出协同作用,C错误;实验结果可证明血糖浓度受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和皮质醇调节,但实验结果不能证明血糖浓度不受甲状腺激素调节,D错误。4.(2023·江苏,21)糖尿病显著增加认知障碍发生的风险。研究团队发现在胰岛素抵抗(IR)状态下,脂肪组织释放的外泌囊泡(AT-EV)中有高含量的miR-9-3p(一种miRNA),使神经细胞结构功能改变,导致认知水平降低。图1表示IR鼠脂肪组织与大脑信息交流机制。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神经冲动传导至①时,轴突末梢内的____________移至突触前膜处释放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使____________打开,突触后膜电位升高。若突触间隙K+浓度升高,则突触后膜静息电位绝对值________。(2)脂肪组织参与体内血糖调节,在胰岛素调控作用下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降低血糖浓度,IR状态下由于脂肪细胞的胰岛素受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降血糖作用被削弱。图1中由②释放的③经体液运输至脑部,miR-9-3p进入神经细胞,抑制细胞内________________。(3)为研究miR-9-3p对突触的影响,采集正常鼠和IR鼠的AT-EV置于缓冲液中,分别注入b、c组实验鼠,a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2周后检测实验鼠海马突触数量,结果如图2。分析图中数据并给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研究抑制miR-9-3p可否改善IR引起的认知障碍症状,运用腺病毒载体将miR-9-3p抑制剂导入实验鼠。导入该抑制剂后,需测定对照和实验组miR-9-3p含量,还需通过实验检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突触小泡 Na+通道 变小 (2)将葡萄糖转化为脂肪等非糖物质(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存储、利用) 数量减少、结构异常 基因的表达(3)注射(等量)缓冲液 b与a相比,正常鼠AT-EV不影响突触数量,c与b相比,IR鼠AT-EV影响突触数量,说明miR-9-3p能减少突触数量 (4)突触数量、认知水平解析 (1)当神经冲动传导至①时,轴突末梢内的突触小泡移至突触前膜处释放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引发Na+通道开放,Na+内流,突触后膜电位升高。神经细胞膜内的K+浓度高于细胞膜外,静息时K+外流,若突触间隙K+浓度升高,则细胞内外K+浓度差变小,K+外流减少,突触后膜静息电位绝对值变小。(2)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miR-9-3p是一种miRNA,能够与mRNA结合导致mRNA不能作为模板进行翻译,从而抑制相关基因的表达。(3)分析题意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miR-9-3p对突触的影响,则实验的自变量是miR-9-3p的有无,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与单一变量原则,据图2可知,图中的a是对照组,b、c组注射溶于缓冲液的AT-EV,则a对照组应注射等量的缓冲液;据图2可知,与对照相比,IR鼠AT-EV组的突触相对数量最少,而正常鼠AT-EV组突触相对数量无明显变化,说明在IR状态下高含量的miR-9-3p会导致突触数量减少。(4)结合(3)可知,在IR状态下突触数量等会改变,故为研究抑制miR-9-3p可否改善IR引起的认知障碍症状,需测定对照和实验组miR-9-3p含量,还需通过实验检测对照和实验组突触数量和认知水平。考点三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及激素调节的特点1.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2.分级调节3.激素调节的特点(2)动物激素、酶、抗体与神经递质的区别比较项目 激素 酶 抗体 神经递质化学本质 蛋白质、多肽类;固醇类;氨基酸衍生物等 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球蛋白 乙酰胆碱、多巴胺、氨基酸等产生细胞 内分泌细胞 活细胞 浆细胞 神经细胞作用部位 靶器官、靶细胞 细胞内、外 内环境 突触后膜作用 作为信号分子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改变靶细胞的代谢状况 唯一功能为催化,即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与抗原结合 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其兴奋或抑制作用后的变化 失活 不发生改变 被降解 被降解或回收进细胞判断正误(1)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少时,就会促进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应的激素( × )提示 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少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相关激素的量就增加。(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属于正反馈调节( × )提示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既有分级调节又有负反馈调节。(3)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 × )提示 内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只特异性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4)激素具有高效性,可以为细胞提供充足的能量供应( × )提示 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能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甲状腺激素是临床检测的重要指标之一,检测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水平,有助于更准确地确定患者甲状腺疾病的类型。垂体和下丘脑发生病变都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现有甲、乙两人都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通过给两人注射适量的TRH,分别测定每个人注射前30 min和注射后30 min的TSH浓度来鉴别病变的部位是垂体还是下丘脑。测定结果如表。组别 TSH浓度(mU/L)注射前 注射后健康人 9 30甲 2 29乙 1 2(1)在正常情况下,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的水平总维持在一定范围内,这是如何实现的呢?提示 通过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实现。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时,会反馈抑制TRH和TSH的分泌,降低甲状腺激素水平;当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时,TRH和TSH的分泌量增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使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恢复到正常水平。(2)由上述结果可以推测甲、乙发生病变的部位分别是哪里?为什么?提示 甲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下丘脑,TRH是下丘脑分泌的,当注射适量的TRH后,垂体分泌的TSH水平恢复至接近正常,表明垂体是正常的。乙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垂体,因为适量注射TRH后,垂体分泌的TSH水平并未明显恢复。(3)将一定量的放射性碘溶液经腹腔注射到小白鼠体内,小白鼠的甲状腺中检测到碘的放射性,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提示 甲状腺能吸收碘合成甲状腺激素。(4)给小白鼠注射TSH,会使下丘脑的TRH分泌减少。基于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的认识,对此现象的解释有两种观点:观点1认为TSH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观点2认为 TSH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请你设计实验,证明哪个观点是正确的。提示 ①选取生长发育正常且生理状况相似的小鼠若干只均分为甲、乙两组,分别测定它们的基础TRH分泌量。②甲组小鼠摘除垂体,注射适量甲状腺激素,测定TRH分泌量;乙组小鼠摘除甲状腺,注射适量TSH,测定TRH分泌量。③结果分析:如果仅是甲组小鼠TRH分泌量明显减少,表明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分泌TRH具有负反馈调节作用;如果仅是乙组小鼠TRH分泌量明显减少,则表明垂体分泌的TSH对下丘脑分泌TRH具有负反馈作用;如果甲、乙两组小鼠TRH分泌量均明显减少,则表明TSH和甲状腺激素对TRH的分泌均具有负反馈调节作用。(5)临床上为什么通过抽取血样检测内分泌系统中激素的水平?提示 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内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传递各种信息。(6)为什么机体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提示 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失活了,因此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归纳总结 激素作用于细胞的两种模式(1)蛋白质类激素的受体一般分布在细胞膜上(2)固醇类激素的受体一般分布在细胞内考向三 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5.(2023·北京,9)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调节,促甲状腺激素能刺激甲状腺增生。如果食物中长期缺乏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碘,会导致( )A.甲状腺激素合成增加,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降低B.甲状腺激素合成降低,甲状腺肿大C.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降低,甲状腺肿大D.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降低,甲状腺肿大答案 B解析 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原料,若食物中长期缺碘,则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减少,对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抑制减弱,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作用于甲状腺,导致甲状腺肿大,B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由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含量偏低时,对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抑制减弱,则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增加,D不符合题意。6.(2023·山东,8)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糖皮质激素(GC)能提高心肌细胞肾上腺素受体的表达水平。体内GC的分泌过程存在负反馈调节。作为药物服用时,血浆中高浓度的GC能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GC可用于治疗艾滋病B.GC分泌增加不利于提高人体的应激能力C.GC作为药物长期服用可导致肾上腺皮质萎缩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可直接促进GC的分泌答案 C解析 艾滋病是由HIV侵染免疫细胞导致的疾病,而高浓度的GC能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因此GC不可用于治疗艾滋病,A错误;GC能提高心肌细胞肾上腺素受体的表达水平,肾上腺素能提高人体的应激能力,故GC分泌增加有利于提高人体的应激能力,B错误;GC作为药物长期服用可导致相应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减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能促进肾上腺皮质的生长发育,因此长期服用会导致肾上腺皮质萎缩,C正确;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可作用于垂体,使得垂体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促进GC的分泌,D错误。考向四 激素调节的特点7.(2021·江苏,4)如图表示人体胃肠激素的不同运输途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胃肠激素都在内环境中发挥作用B.内分泌腺细胞不可能是自身激素作用的靶细胞C.图中组织液含有激素、细胞因子、尿素等物质D.不同胃肠激素的作用特异性主要取决于不同的运输途径答案 C解析 据图分析可知,胃肠激素并不都在内环境中发挥作用,也可在消化道中发挥作用,A错误;据题图信息可知,内分泌腺细胞可能是自身激素作用的靶细胞,B错误;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尿素是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T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存在于体液中,故组织液含有激素、细胞因子、尿素等物质,C正确;不同胃肠激素的作用特异性主要取决于特异性受体,D错误。8.(2022·重庆,9)双酚A是一种干扰内分泌的环境激素,进入机体后能通过与雌激素相同的方式影响机体功能。下列关于双酚A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体液运输发挥作用B.进入机体后会引起雌激素的分泌增加C.不能与雌激素受体结合D.在体内大量积累后才会改变生理活动答案 A解析 双酚A是一种环境激素,进入机体后能通过与雌激素相同的方式影响机体功能,说明双酚A也是通过体液运输发挥作用,A正确;由题意“双酚A进入机体后能通过与雌激素相同的方式影响机体功能”可知,双酚A进入机体能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进而导致雌激素的分泌减少,并且能与雌激素受体特异性结合,B、C错误;激素的含量极微,但其作用显著,双酚A通过与雌激素相同的方式影响机体功能,说明双酚A的含量极微,但作用显著,D错误。1.(选择性必修1 P45)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其主要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2.(2022·山东,23节选)消化液中的盐酸在促进消化方面的作用有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pH、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使促胰液素分泌增加(答出3种作用即可)。3.(选择性必修1 P46)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进行调节的方式,就是激素调节。4.(选择性必修1 P51相关信息)人体内有多种激素参与调节血糖浓度,如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等,它们通过调节有机物的代谢或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直接或间接地提高血糖浓度。胰岛素是唯一能够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5.(2023·山东,22节选)血糖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食物中的糖类经消化、吸收进入血液,是血糖的主要来源;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是空腹时血糖的重要来源;非糖物质可以转化为葡萄糖进入血液,补充血糖。6.(选择性必修1 P51)当血糖浓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胰岛B细胞的活动增强,胰岛素的分泌量明显增加。体内胰岛素水平的上升,一方面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进入肝、肌肉并合成糖原,进入脂肪细胞和肝细胞转变为甘油三酯等;另一方面又能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胰岛A细胞的活动增强,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增加。胰高血糖素主要作用于肝,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促进非糖物质转变成糖,使血糖浓度回升到正常水平。7.(选择性必修1 P52)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作反馈调节。8.(选择性必修1 P53)人们将下丘脑、垂体、靶腺体之间存在的这种分层调控,称为分级调节。在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过程中,既存在分级调节,也存在反馈调节。9.(选择性必修1 P53)分级调节的意义是分级调节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10.(选择性必修1 P54)内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但只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原因是靶细胞的细胞膜上有激素的特异性受体。11.(选择性必修1 P54)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的原因是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失活了。12.(选择性必修1 P55)激素种类多,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课时精练一、选择题1.(2024·黄石高三联考)斯他林和贝利斯先后进行了两个与促胰液素有关的研究:第一个研究是把狗的一段小肠剪下,刮下黏膜,将稀盐酸加入黏膜磨碎,并制成提取液,将提取液注射到同一条狗的静脉中,发现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第二个研究中把一条狗的小肠黏膜刮下来,过滤后注射给另一条狗,后者在胰液分泌明显增加的同时,血压还骤然下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斯他林和贝利斯通过第一个研究发现了生命活动的激素调节方式B.第一个实验提取液中发挥作用的物质是小肠黏膜分泌的促胰液素C.斯他林和贝利斯第二个研究结果表明促胰液素还具有降血压的作用D.促胰液素的发现表明科学研究不能囿于定论,要敢于改变实验思路答案 C解析 斯他林和贝利斯的第二个研究结果只能说明小肠黏膜中的某种物质具有降血压的作用,不能证明发挥降压作用的成分就是促胰液素,C错误。2.激素是一种重要的信号分子,在人体内含量很少,但作用很大。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在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B.人在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分解,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C.人在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后可促进机体发育答案 D解析 人在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并促进细胞内糖原分解只能说明激素能调节生命活动,激素不具有催化活性,A错误;人在进食后,胰岛素分泌增多,胰岛素可以加速糖原的合成,但是不能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B错误;人在运动时肾上腺素升高,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能调节生命活动,但激素不提供能量,C错误。3.(2023·南通高三期末)2022年1月,科学家宣布在脂肪组织中发现了胰岛素之外的第二种快速降糖激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FGF1),该激素可通过与脂肪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抑制脂肪分解,进而降低血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血糖平衡调节只有体液调节,需多种器官和系统共同参与B.血糖浓度降低可能抑制FGF1分泌,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C.因胰岛素和FGF1的分泌均能降低血糖,故二者在调节血糖时具有相抗衡作用D.脂肪细胞膜上只存在胰岛素和FGF1的受体,体现激素与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答案 B解析 血糖平衡调节不仅有体液调节,还有神经调节,A错误;因胰岛素和FGF1的分泌均能降低血糖,故二者在调节血糖时具有协同作用,C错误;脂肪细胞膜上也存在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等的受体,D错误。4.(2024·孝感高三联考)进食可刺激小肠的K细胞分泌多肽GIP,GIP可作用于胰岛细胞和脂肪细胞,引起血糖浓度降低,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①~④代表细胞膜上的结构)。某糖尿病患者出现胰岛素含量升高的症状,研究人员发现二甲双胍可以作用于脂肪细胞,明显改善病情。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二甲双胍可用于治疗因结构②受损而导致的糖尿病B.与注射相比,直接口服葡萄糖会使体内胰岛素分泌量较高C.GIP与①结合可能促进GIP进入脂肪细胞转化为脂肪D.胰岛素通过与脂肪细胞表面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发挥调节作用答案 C解析 细胞结构②是胰岛素受体,如果受损会导致脂肪细胞不能识别胰岛素的调节信号去吸收血糖,进而使血糖浓度偏高出现糖尿病,二甲双胍可以作用于脂肪细胞,改善病情,说明二甲双胍可用于治疗因结构②受损而导致的糖尿病,A正确;与注射相比,进食可刺激小肠的K细胞分泌多肽GIP,GIP可作用于胰岛细胞快速释放胰岛素,B正确;GIP与①结合可能促进脂肪细胞快速吸收血液中的葡萄糖,C错误;激素和神经递质都是信号分子,都通过与受体结合发挥调节作用,D正确。5.(2024·重庆育才中学高三模拟)X、Y、Z是人或高等动物的三种激素,X能促进Y的分泌,Y能促进Z的分泌,Z过多能抑制分泌X、Y的细胞的分泌活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X能促进Y的分泌,Y能促进Z的分泌,这是反馈调节B.Z的含量下降,引起X、Y的分泌量增多,说明Z对X、Y的分泌有促进作用C.该调节机制普遍存在,存在于体温平衡调节中的Y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D.检测某病变动物体内X、Y、Z的含量发现,Y、Z含量低于正常值,X的含量高于正常值,病变可能是垂体萎缩答案 D解析 X能促进Y的分泌,Y能促进Z的分泌,这属于激素的分级调节,A错误;X能促进Y的分泌,Y能促进Z的分泌,Z过多能抑制分泌X、Y的细胞的分泌活动,属于负反馈调节。Z的含量下降,引起X、Y的分泌量增多,说明Z对X、Y的分泌的抑制作用减弱,不能说明Z对X、Y的分泌有促进作用,B错误;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机制普遍存在,若存在于体温平衡调节中,甲状腺激素参与调节过程,故Z为甲状腺激素,X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Y为促甲状腺激素,C错误;检测某病变动物体内X、Y、Z的含量发现,Y、Z含量低于正常值,X的含量高于正常值,病变可能是垂体萎缩,即垂体分泌的促激素含量减少,导致相关腺体分泌的激素Z含量减少,该Z激素的减少对下丘脑的反馈抑制作用减弱,进而引起下丘脑分泌的促激素释放激素增多,即X含量高于正常值,D正确。6.(2022·北京,9)某患者,54岁,因病切除右侧肾上腺。术后检查发现,患者血浆中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仍处于正常范围。对于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错误的解释是( )A.切除手术后,对侧肾上腺提高了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量B.下丘脑可感受到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的变化,发挥调节作用C.下丘脑可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D.垂体可接受下丘脑分泌的激素信号,促进肾上腺皮质的分泌功能答案 C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术后检查发现,患者血浆中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仍处于正常范围”可推测,切除手术后,对侧肾上腺提高了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量,A正确;下丘脑可感受到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的变化,如当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上升时,则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被抑制,从而维持了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的稳定,B正确;下丘脑可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合成并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进而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C错误,D正确。7.(2024·武汉高三一模)为研究糖尿病的病因,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不同人群空腹口服100 g葡萄糖后的血浆胰岛素浓度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对1型糖尿病患者肌肉注射胰岛素能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B.胰岛素调节血糖浓度时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C.2型糖尿病肥胖者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可能下降D.若45 min时测定血糖浓度,非糖尿病肥胖者血糖浓度高于2型糖尿病肥胖者答案 D解析 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不足,所以对1型糖尿病患者肌肉注射胰岛素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A正确;激素调节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B正确;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浓度较正常人高,说明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B细胞能够分泌胰岛素,患糖尿病的原因可能是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下降,C正确;若45 min时测定血糖浓度,图中非糖尿病肥胖者胰岛素含量高于2型糖尿病肥胖者,而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浓度,所以非糖尿病肥胖者血糖浓度低于2型糖尿病肥胖者,D错误。8.(2024·江苏扬州中学高三模拟)Kp-10是Kp神经元1与Kp神经元2产生的多肽类激素,它通过调节生物体内雌激素含量来调控生殖活动,如图1。为研究Kp-10对鹌鹑产蛋的影响,对20日龄的鹌鹑进行连续20日的Kp-10处理,然后从产蛋之日起统计每日的产蛋率,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器官A为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由其光面内质网合成B.饲料中添加Kp-10能提高鹌鹑的产蛋率C.Kp-10不能使鹌鹑产蛋的起始日龄提前D.鹌鹑通过途径②提高排卵期的雌激素水平答案 C解析 由器官A产生促性腺激素可知,A为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由核糖体合成,A错误;Kp-10是一类多肽类激素,只能注射,不能饲喂,B错误;分析图2,实验组与对照组产蛋的起始日龄一致,故Kp-10并没有使鹌鹑产蛋的起始日龄提前,C正确;据图1可知,途径①能促进下丘脑释放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合成、释放促性腺激素,促进卵巢合成释放较多的雌激素,从而促进排卵,途径②抑制Kp神经元2,不能提高排卵期的雌激素水平,D错误。9.(2024·山西怀仁第一中学高三模拟)下列关于激素在生产或生活中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培育鱼苗的过程中,应给雄鱼注射促性腺激素促进其精子成熟B.在研究常见动物激素的实验中,给蝌蚪饲喂生长激素可促进其发育C.运动员可通过服用睾酮来促进肌肉的生长,增强肌肉的力量,提高比赛成绩D.因病切除甲状腺的患者,需要长期注射促甲状腺激素以维持其内环境的稳态答案 A解析 促性腺激素能促进性腺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A正确;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在消化道中会被分解而失去作用,应采用注射法予以补充,B错误;服用的睾酮(雄激素)可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从而使睾丸分泌的睾酮减少,导致自身性腺萎缩,机能退化,C错误;因病切除甲状腺的患者,需要长期注射甲状腺激素以维持其内环境的稳态,D错误。二、非选择题10.(2021·江苏,21)正常人体在黎明觉醒前后肝脏生糖和胰岛素敏感性都达到高峰,伴随胰岛素水平的波动,维持机体全天血糖动态平衡,约50%的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黎明现象”(黎明时处于高血糖水平,其余时间血糖平稳),是糖尿病治疗的难点。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在黎明觉醒前后主要通过__________分解为葡萄糖,进而为生命活动提供能源。(2)如图所示,觉醒后人体摄食使血糖浓度上升,葡萄糖经GLUT2以__________方式进入细胞,氧化生成ATP,ATP/ADP比率的上升使ATP敏感钾通道关闭,细胞内K+浓度增加,细胞膜内侧膜电位的变化为____________,引起钙通道打开,Ca2+内流,促进胰岛素以____________方式释放。(3)胰岛素通过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促进糖原合成与抑制糖原分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等发挥降血糖作用,胰岛细胞分泌的______________能升高血糖,共同参与维持血糖动态平衡。(4)2型糖尿病患者的靶细胞对胰岛素作用不敏感,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填序号)。①与胰岛素作用相抗衡的激素增多 ②胰岛素分泌障碍 ③胰岛素受体表达下降 ④胰岛B细胞损伤 ⑤存在胰岛细胞自身抗体(5)人体昼夜节律源于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区,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来调控外周节律。研究发现SCN区REV-ERB基因节律性表达下降,机体在觉醒时糖代谢异常,表明“黎明现象”与生物钟紊乱相关。由此推测,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不敏感状态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成为糖尿病治疗研究新方向。答案 (1)肝糖原 (2)协助扩散 由负变正 胞吐(3)葡萄糖摄取、氧化分解 胰高血糖素 (4)①③(5)昼夜节律 调节REV-ERB基因节律性表达解析 (1)人体血糖的来源有3条: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人体在黎明觉醒前后主要通过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进而为生命活动提供能源。(2)据图判断,葡萄糖进入细胞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载体(GLUT2),不需要能量,属于协助扩散;葡萄糖进入细胞,氧化生成ATP,ATP/ADP比率的上升使钾通道关闭,进而引发钙通道打开,此时细胞膜内侧膜电位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钙通道打开,Ca2+内流,促进胰岛素以胞吐的方式释放。(3)胰岛素是人体唯一的降血糖激素,能促进细胞摄取、利用(氧化分解)葡萄糖,促进糖原合成,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胰岛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浓度升高,二者共同参与维持血糖动态平衡。(4)与胰岛素作用相抗衡的激素增多会影响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血糖升高,①符合题意;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水平正常,不存在胰岛素分泌障碍,②不符合题意;胰岛素受体表达下降,靶细胞上胰岛素受体减少,会导致靶细胞对胰岛素作用不敏感,③符合题意;胰岛B细胞损伤会导致胰岛素缺乏,而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水平正常,④不符合题意;存在胰岛细胞自身抗体会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而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水平正常,⑤不符合题意。故选①③。(5)研究发现SCN区REV-ERB基因节律性表达下降,机体在觉醒时糖代谢异常,表明“黎明现象”与生物钟紊乱相关。由此推测,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不敏感状态具有昼夜节律性,在觉醒时,糖代谢异常,出现“黎明现象”。由此,调节REV-ERB基因节律性表达可能成为糖尿病治疗研究新方向。11.(2024·合肥高三模拟)糖皮质激素(GC)是机体内极为重要的一类调节分子,它对机体的生长、发育、代谢以及免疫功能等起着重要调节作用。图1为糖皮质激素(GC)的作用机制,图2为正常机体调节糖皮质激素(GC)分泌的途径。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1可知,糖皮质激素以____________(方式)进入靶细胞,并与细胞质中的受体结合,调控相关基因表达,引起相应的生物效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此过程中,下丘脑属于反射弧中的____________(填结构名称)。(3)地塞米松(DEX)是人工合成的一种糖皮质激素,用于临床治疗已有多年历史。若长期大剂量地使用地塞米松(DEX),会造成肾上腺皮质萎缩,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持续性的抑郁刺激会激活HPA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使下丘脑过度分泌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通过GC(糖皮质激素)影响海马区神经递质Glu和GABA的浓度以及下丘脑相应受体的表达,进一步激活HPA轴,使患者出现各种抑郁表现。现利用正常大鼠和抑郁大鼠为材料,进行8周有氧运动干预,实验结果如下:组别 Glu/(mg·L-1) GABA/ (μmol·L-1) Glu受体 (OD·μm-2) GABA受体/(OD·μm-2) CRH/(OD·μm-2)正常对照组 12.53 7.29 3.57 44.06 5.13抑郁对照组 26.73 3.96 12.13 27.46 14.70抑郁运动组 22.41 5.87 6.85 35.31 7.43注:表中信息为不同组别大鼠海马区Glu浓度、GABA浓度及下丘脑区内Glu受体、GABA受体、CRH阳性表达检测结果。①由表格可知,运动干预可通过降低Glu的浓度、抑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提高GABA的浓度、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降低CRH的分泌,改善HPA轴的过度激活状态。②据此推测GABA可以__________(填“抑制”或“促进”)CRH的分泌。③研究发现有氧运动干预相比药物更能有效缓解抑郁症,请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并根据题意完成以下表格:实验步骤 简单操作过程实验动物的选择及处理 取生理状况相似的抑郁大鼠若干只,随机均分为A、B、C三组;另取相同数量的正常大鼠,记为D组对照组、实验组处理 A组大鼠__________;B组大鼠____________________;C组大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组大鼠不作处理控制无关变量 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饲养结果检测 8周后检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期实验结果 C组检测数值答案 (1)自由扩散 提高血糖浓度、降低炎症反应等 (2)效应器 (3)糖皮质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的负反馈作用加强,使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减少,导致肾上腺皮质萎缩 (4)①下丘脑内Glu受体的表达 下丘脑内GABA受体的表达 ②抑制 ③不作处理 用一定剂量的药物处理8周 进行8周的有氧运动干预 4组大鼠中CRH阳性表达情况解析 (1)糖皮质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类,属于脂质,进入靶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糖皮质激素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信息分子,能提高血糖浓度、降低炎症反应等。(2)应激状态时,下丘脑接受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后释放CRH,则该过程中下丘脑属于反射弧中的效应器。(3)由于负反馈机制的存在,若长期大剂量地使用地塞米松(DEX),对下丘脑和腺垂体的负反馈作用加强,使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减少,导致肾上腺皮质萎缩。(4)①与正常对照组和抑郁对照组比较可知,运动干预可通过降低Glu的浓度、抑制下丘脑内Glu受体的表达,同时提高GABA的浓度、促进下丘脑内GABA受体的表达,降低CRH的分泌,改善HPA轴的过度激活状态。②下丘脑GABA受体的表达降低,CRH分泌量增加,说明GABA可以抑制CRH的分泌。12.(2021·湖南,19)生长激素对软骨细胞生长有促进作用,调节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示意图,可以确定软骨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GH受体”“IGF-1受体”或“GH受体和IGF-1受体”)。(2)研究人员将正常小鼠和IGF-1基因缺失小鼠分组饲养后,检测体内GH水平。据图预测,IGF-1基因缺失小鼠体内GH水平应__________(填“低于”“等于”或“高于”)正常小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研究人员拟以无生长激素受体的小鼠软骨细胞为实验材料,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不同物质分组离体培养,验证生长激素可通过IGF-1促进软骨细胞生长。实验设计如表所示,A组为对照组。组别 A B C D E培养液中添加物质 无 GH IGF-1 正常小鼠去垂体后的血清 ?实验结果预测及分析:①与A组比较,在B、C和D组中,软骨细胞生长无明显变化的是________组。②若E组培养的软骨细胞较A组生长明显加快,结合本实验目的,推测E组培养液中添加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GH受体和IGF-1受体 (2)高于 IGF-1基因缺失小鼠不能产生IGF-1,不能抑制垂体分泌GH (3)①B、D ②正常小鼠去垂体后注射过GH的血清解析 (1)据图可知,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均可作用于软骨细胞,可知软骨细胞表面具有GH受体和IGF-1受体。(2)据图可知,垂体分泌的GH可促进肝脏细胞分泌IGF-1,IGF-1过多时会抑制垂体分泌生长激素,IGF-1基因缺失小鼠不能产生IGF-1,不能抑制垂体分泌GH,故IGF-1基因缺失小鼠体内GH含量高于正常小鼠。(3)以无生长激素受体的小鼠软骨细胞为实验材料,验证生长激素可通过IGF-1促进软骨细胞生长,实验的自变量应为GH的有无以及IGF-1的有无。①以无生长激素受体的小鼠软骨细胞为实验材料,则B组培养液中添加GH,不能促进软骨细胞生长。D组正常小鼠去垂体后,血清中不含GH,则也不含有肝脏细胞分泌的IGF-1,软骨细胞也不能生长。C组培养液中添加IGF-1,可促进软骨细胞生长。综上可知,与A组比较,软骨细胞生长无明显变化的是B、D组。②E组培养的软骨细胞较A组生长明显加快,推测E组培养液中添加的物质中应含有IGF-1,结合D组可知,添加的物质是正常小鼠去垂体后注射过GH的血清,通过B、C、D、E 4组对照,说明没有垂体分泌的GH或GH不能发挥作用,均不能促进软骨细胞生长,有了IGF-1,软骨细胞才能生长,可验证生长激素可通过IGF-1促进软骨细胞生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届高中生物学一轮复习:第八单元 第40课时 激素与内分泌调节及激素调节的过程(共138张ppt).pptx 2025届高中生物学一轮复习:第八单元 第40课时 激素与内分泌调节及激素调节的过程(学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