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件(1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件(13张PPT)

资源简介

(共13张PPT)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程标准】
从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了解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素养目标】
1.时空观念:了解对比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社会生活的变化。
2.史料实证、唯物史观:通过史料,理解改革开放前后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体会经济对于人们改善生活所起的决定性作用,辩证看待国家发展与社会生活变化之间的关系。
3.家国情怀:了解人民生活巨大变化,培养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一)变化阶段
1949年
新中国成立
1978年
改革开放
物价飞涨
民生凋敝
经济恢复
物价稳定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二)变化表现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要凭布票购买,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单调
丰富多彩,成为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
饮食结构单一,有些农村未解决温饱问题
不但能“吃饱”,而且能“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简单
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娱乐休闲方式少
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
结合上表,搜集材料,说说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年份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年 343.4 133.6
1990年 1 510.2 686.3
2000年 6 255.7 2 282.4
2017年 36 396.2 13 432.4
2021年 47 411.9 18 930.9
  从图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了大幅增长。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1)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2)商品供应充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明显增强。(4)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利用外资成效显著。(5)科技教育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有哪些?
合作
探究
今昔中国
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暴力与贫穷,使共产党失去民心,直到邓小平改弦易辙……中国各项传统与制度获得重新评价,凡是党认为有助于国家恢复的事物都加以支持。邓小平要求共产党拥抱全球资本与资本主义观念……高明的领导班子,积极进取的人民,合作的外国人,再加上一点运气,可以让共产党搭上发展的顺风车。
    ——泰德·费雪曼 《当世界又老又穷》
改革开放
解放思想
正确领导
人民的努力
参与国际合作
“自行车王国”
1.交通
落后
自行车、公交车、火车。
地铁、出租车、私家车、高铁、飞机、轮船等。
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截至 2010 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位。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
我国民航平均增长速度高出世界民航平均水平两倍多,运输总周转量在国际民航组织缔约国中的排位由2000年的第9位提升到2005年的第2位。
到2020年底,中国高速公路里程已达 16.1 万千米,位居世界第一。
2.通讯
电信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发展速度位居世界前列;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
改革开放前通信方式
通信方式的演变
  结合电脑、电视、手机、洗衣机、汽车、电动自行车等在生活中的作用,谈谈科技进步对你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科技进步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电话、手机等产品可以方便人们之间的联系,电冰箱、洗衣机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汽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方便了人们的出行,电脑、电视等产品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
社会生活的变迁
变化阶段
变化表现:衣、食、住、娱
交通:铁路、公路、民用航空、出行方式
通信:电信、互联网
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日常生活的变化
课堂小结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