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科学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科学试题

资源简介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科学试题
一、填空题
1.(2024五下·寒亭期中)脑是人体的   ,能够指挥人的行动,产生思想和情感,进行   和   。
【答案】司令部;认知;决策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大脑被称作人体的司令部,脑掌管着人体的全身知觉、运动和思维、记忆等活动,能够指挥人的行动,产生思想和情感,进行认知和决策,是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生物基础。
2.(2024五下·寒亭期中)神经系统是由   、   、   共同组成的。
【答案】脑;脊髓;神经
【知识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与其相连并遍布全身的周围神经系统所组成,它们是协同工作的。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
3.(2024五下·寒亭期中)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   和达到   。
【答案】氧气;燃点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要有氧气,三是达到燃点。某种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做燃点。
4.(2024五下·寒亭期中)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比同体积的空气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答案】重;浑浊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分析】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且比同体积的空气重的一种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二、选择题
5.(2024五下·寒亭期中)分布与人的全身。起传递信息作用的是(  )。
A.大脑 B.神经 C.脊髓
【答案】B
【知识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与其相连并遍布全身的周围神经系统所组成,它们是协同工作的。神经分布与人的全身,起传递信息作用。
6.(2024五下·寒亭期中)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白天睡觉,晚上熬夜学习
B.喜爱脑力运动,不爱体育运动
C.参加运动,锻炼身体,劳逸结合
【答案】C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 A:白天睡觉,晚上熬夜学习,错误;晚上熬夜学习不利于脑健康;
B:喜爱脑力运动,不爱体育运动,错误;体育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
C:参加运动,锻炼身体,劳逸结合,正确。
7.(2024五下·寒亭期中)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组成,其中占空气体积最多的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水蒸气
【答案】C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是一种混合物质,它的成分是很复杂的,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按体积计算,空气中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二氧化碳等其他气体约占1%。所以占空气体积最多的是氮气。
8.(2022五下·微山期中)生活中可以用于保护食品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答案】B
【知识点】食物的保存
【解析】【分析】食品包装内的气体需要具备本身无毒、性质稳定不与其他物质反应的特点,并且容易获得,价格低廉,空气中的氮气就具有此性质,并且在占到空气的78%,因此,氮气是保护食品的气体。
9.(2022五下·微山期中)消防员通过喷水能灭火,使用的灭火方法是(  )。
A.隔绝空气
B.使可燃物的温度低于燃点
C.移开可燃物
【答案】B
【知识点】蜡烛的燃烧
【解析】【分析】破坏燃烧的条件,即可达到灭火的目。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隔绝氧气(或空气);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中任何一个即可达到灭火的目的。消防员通过喷水能灭火,使用的灭火方法是冷却法,使可然物的温度低于燃点。
10.(2024五下·寒亭期中)一般情况下,使用灭火器扑敦火灾时要对准火源的(  )扫射。
A.上部 B.中部 C.根都
【答案】C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常见的灭火器有干粉式灭火器、泡沫式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使用灭火器的操作方法是提起灭火器、拔下保险栓、用力压下手柄、对准火源根部扫射。
11.(2024五下·寒亭期中)炒菜时不小心锅内油着火了,应采取的最有效的灭火方法是(  )
A.用泡沫灭火器 B.向锅内倒水 C.立即盖上锅盖
【答案】C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根据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基本原理就是降低温度、移走可燃物和隔绝空气。炒菜的油锅着火了,灭火的最好方法是用锅盖盖紧油锅,隔绝空气。
12.(2024五下·寒亭期中)遇到火灾有浓烟时,正确的逃生方法是(  )。
A.快速乘坐电场下楼
B.尽快从窗户跳出
C.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而逃离
【答案】C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遇到火灾逃生时,首先要保证自身安全,不能乘坐电梯。穿过浓烟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使身体贴近地面,还可以披上湿被褥。
13.(2024五下·寒亭期中)一个小小的烟头色能引起一场大火,烟头在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  )。
A.提供可燃物
B.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燃点
C.提供氧气
【答案】B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燃烧需要可燃物、一定的温度、空气(氧气)三个条件。只有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燃烧才会发生。一个小小的烟头也能引起一场大火,烟头在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燃点。
14.(2024五下·寒亭期中)心脏就像一台强有力的泵,将血液压入血管,推动血液流经全身各处,运输(  )。
A.养料 B.氧气 C.养辉和氧气
【答案】C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心脏的大小与自己紧握的拳头相似。心脏就像一台强有力的泵,将血液压入血管,推动血液流经全身各部位,从而将养料和氧气输送到全身,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
三、判断题
15.(2024五下·寒亭期中)大脑不同区域执行不同任务,分工也很精细。(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执行不同的任务,分工很精细。当进行某项工作只有相应的区域处于兴奋状态,其他区域处于抑制状态。
16.(2024五下·寒亭期中)睡眠可以恢复脑的功能,所以青少年在成长发有阶段,睡眠时间长越好。(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我们要保护好大脑,虽然睡眠可以消除大脑的疲劳、恢复脑的功能,但是也不能睡觉时间过长,过长的话也会损害脑健康。
17.(2024五下·寒亭期中)正常人长时间吸入高浓度的氧气会增强体质。(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
【解析】【分析】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氧气,但是氧气并不是吸得越多越好,过度吸氧有可能导致醉氧,也会对身体造成损伤。
18.(2024五下·寒亭期中)观察星空时,我们要不断调整观察的位置,以便看得更清楚。(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星座
【解析】【分析】经过长期观察,人们发现恒星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固定不变的。为了更好地观察和研究星空,人们把星空划分成很多区域,这些区域称为星座。观察星空时,我们要不断调整观察的位置,以便看得更清楚。
19.(2024五下·寒亭期中)不同的星亮度不同。(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星座
【解析】【分析】天文学上规定,星的明暗一律用星等来表示,星等值越小,星星就越亮;星等的数值越大,星星就越暗。所以不同的星亮度不同。
四、实验探究题
20.(2024五下·寒亭期中)探究空气的成分。
(1)把蜡烛放在装有水的水槽中,点燃后盖上饮料瓶,拧紧瓶塞。观象:蜡烛先燃烧   ,然后慢慢   饮料瓶里的水位   。   
(2)结论:说明空气中有   (支持或不支持)燃烧的气体,这种气体就是   。
(3)拧开瓶益,把燃烧的木条迅速插入瓶口现象是:燃烧的木条   。
(4)结论:剩余的气体   (支持或不支持)燃烧。
【答案】(1)
(2)
(3)
(4)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五、科学与生活
21.(2023五下·夏津期中)说说火灾发生时的逃生方法?
【答案】首先要保证自身安全;发生火灾时,不能乘坐电梯;穿过浓烟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使身体贴近地面;还可以披上湿被褥。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面对火灾要保持镇静,第一时间打电话119报火警,在短时间判断安全出口的准确位置,尽快撤离。逃离火灾时,请注意做一些简单的防护,最好用用湿毛巾或用水打湿衣服捂住口鼻。
1 / 1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科学试题
一、填空题
1.(2024五下·寒亭期中)脑是人体的   ,能够指挥人的行动,产生思想和情感,进行   和   。
2.(2024五下·寒亭期中)神经系统是由   、   、   共同组成的。
3.(2024五下·寒亭期中)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   和达到   。
4.(2024五下·寒亭期中)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比同体积的空气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二、选择题
5.(2024五下·寒亭期中)分布与人的全身。起传递信息作用的是(  )。
A.大脑 B.神经 C.脊髓
6.(2024五下·寒亭期中)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白天睡觉,晚上熬夜学习
B.喜爱脑力运动,不爱体育运动
C.参加运动,锻炼身体,劳逸结合
7.(2024五下·寒亭期中)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组成,其中占空气体积最多的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水蒸气
8.(2022五下·微山期中)生活中可以用于保护食品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9.(2022五下·微山期中)消防员通过喷水能灭火,使用的灭火方法是(  )。
A.隔绝空气
B.使可燃物的温度低于燃点
C.移开可燃物
10.(2024五下·寒亭期中)一般情况下,使用灭火器扑敦火灾时要对准火源的(  )扫射。
A.上部 B.中部 C.根都
11.(2024五下·寒亭期中)炒菜时不小心锅内油着火了,应采取的最有效的灭火方法是(  )
A.用泡沫灭火器 B.向锅内倒水 C.立即盖上锅盖
12.(2024五下·寒亭期中)遇到火灾有浓烟时,正确的逃生方法是(  )。
A.快速乘坐电场下楼
B.尽快从窗户跳出
C.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而逃离
13.(2024五下·寒亭期中)一个小小的烟头色能引起一场大火,烟头在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  )。
A.提供可燃物
B.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燃点
C.提供氧气
14.(2024五下·寒亭期中)心脏就像一台强有力的泵,将血液压入血管,推动血液流经全身各处,运输(  )。
A.养料 B.氧气 C.养辉和氧气
三、判断题
15.(2024五下·寒亭期中)大脑不同区域执行不同任务,分工也很精细。(  )
16.(2024五下·寒亭期中)睡眠可以恢复脑的功能,所以青少年在成长发有阶段,睡眠时间长越好。(  )
17.(2024五下·寒亭期中)正常人长时间吸入高浓度的氧气会增强体质。(  )
18.(2024五下·寒亭期中)观察星空时,我们要不断调整观察的位置,以便看得更清楚。(  )
19.(2024五下·寒亭期中)不同的星亮度不同。(  )
四、实验探究题
20.(2024五下·寒亭期中)探究空气的成分。
(1)把蜡烛放在装有水的水槽中,点燃后盖上饮料瓶,拧紧瓶塞。观象:蜡烛先燃烧   ,然后慢慢   饮料瓶里的水位   。   
(2)结论:说明空气中有   (支持或不支持)燃烧的气体,这种气体就是   。
(3)拧开瓶益,把燃烧的木条迅速插入瓶口现象是:燃烧的木条   。
(4)结论:剩余的气体   (支持或不支持)燃烧。
五、科学与生活
21.(2023五下·夏津期中)说说火灾发生时的逃生方法?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司令部;认知;决策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大脑被称作人体的司令部,脑掌管着人体的全身知觉、运动和思维、记忆等活动,能够指挥人的行动,产生思想和情感,进行认知和决策,是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生物基础。
2.【答案】脑;脊髓;神经
【知识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与其相连并遍布全身的周围神经系统所组成,它们是协同工作的。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
3.【答案】氧气;燃点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要有氧气,三是达到燃点。某种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做燃点。
4.【答案】重;浑浊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分析】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且比同体积的空气重的一种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5.【答案】B
【知识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与其相连并遍布全身的周围神经系统所组成,它们是协同工作的。神经分布与人的全身,起传递信息作用。
6.【答案】C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 A:白天睡觉,晚上熬夜学习,错误;晚上熬夜学习不利于脑健康;
B:喜爱脑力运动,不爱体育运动,错误;体育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
C:参加运动,锻炼身体,劳逸结合,正确。
7.【答案】C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是一种混合物质,它的成分是很复杂的,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按体积计算,空气中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二氧化碳等其他气体约占1%。所以占空气体积最多的是氮气。
8.【答案】B
【知识点】食物的保存
【解析】【分析】食品包装内的气体需要具备本身无毒、性质稳定不与其他物质反应的特点,并且容易获得,价格低廉,空气中的氮气就具有此性质,并且在占到空气的78%,因此,氮气是保护食品的气体。
9.【答案】B
【知识点】蜡烛的燃烧
【解析】【分析】破坏燃烧的条件,即可达到灭火的目。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隔绝氧气(或空气);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中任何一个即可达到灭火的目的。消防员通过喷水能灭火,使用的灭火方法是冷却法,使可然物的温度低于燃点。
10.【答案】C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常见的灭火器有干粉式灭火器、泡沫式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使用灭火器的操作方法是提起灭火器、拔下保险栓、用力压下手柄、对准火源根部扫射。
11.【答案】C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根据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基本原理就是降低温度、移走可燃物和隔绝空气。炒菜的油锅着火了,灭火的最好方法是用锅盖盖紧油锅,隔绝空气。
12.【答案】C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遇到火灾逃生时,首先要保证自身安全,不能乘坐电梯。穿过浓烟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使身体贴近地面,还可以披上湿被褥。
13.【答案】B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燃烧需要可燃物、一定的温度、空气(氧气)三个条件。只有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燃烧才会发生。一个小小的烟头也能引起一场大火,烟头在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燃点。
14.【答案】C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心脏的大小与自己紧握的拳头相似。心脏就像一台强有力的泵,将血液压入血管,推动血液流经全身各部位,从而将养料和氧气输送到全身,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
15.【答案】正确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执行不同的任务,分工很精细。当进行某项工作只有相应的区域处于兴奋状态,其他区域处于抑制状态。
16.【答案】错误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我们要保护好大脑,虽然睡眠可以消除大脑的疲劳、恢复脑的功能,但是也不能睡觉时间过长,过长的话也会损害脑健康。
17.【答案】错误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
【解析】【分析】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氧气,但是氧气并不是吸得越多越好,过度吸氧有可能导致醉氧,也会对身体造成损伤。
18.【答案】正确
【知识点】星座
【解析】【分析】经过长期观察,人们发现恒星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固定不变的。为了更好地观察和研究星空,人们把星空划分成很多区域,这些区域称为星座。观察星空时,我们要不断调整观察的位置,以便看得更清楚。
19.【答案】正确
【知识点】星座
【解析】【分析】天文学上规定,星的明暗一律用星等来表示,星等值越小,星星就越亮;星等的数值越大,星星就越暗。所以不同的星亮度不同。
20.【答案】(1)
(2)
(3)
(4)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21.【答案】首先要保证自身安全;发生火灾时,不能乘坐电梯;穿过浓烟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使身体贴近地面;还可以披上湿被褥。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面对火灾要保持镇静,第一时间打电话119报火警,在短时间判断安全出口的准确位置,尽快撤离。逃离火灾时,请注意做一些简单的防护,最好用用湿毛巾或用水打湿衣服捂住口鼻。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