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年滨海新区九年级学业质量调查试卷(一)语 文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为第5页至第8页。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2.本卷共11题,共29分。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9分。1~4小题,每题2分;5~11小题,每题3分)(一)积累与运用1.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怯懦(què) 豢养(juàn) 前仆后继(pū)B. 狭隘(ài) 惩戒(chéng) 酣然入梦(hān)C. 贮蓄(zhù) 绽开(zhàn) 戛然而止(gá)D. 瘦削(xiāo) 束缚(fù) 锲而不舍(qì)【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音。A.怯懦(què)——qiè,豢养(juàn)——huàn;C.戛然而止(gá)——jiá;D.瘦削(xiāo)——xuē, 锲而不舍(qì)——qiè;故选B。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书法是文字的书写艺术,各个历史时期发展_______的书体文字是其不可或缺的基础,从_______的象形文字到商周的甲骨文、金文,从秦汉的篆隶到汉唐的槛书、行书、草书,中国书法一路散发出迷人的艺术气息。学习、欣赏中国书法,不仅可以_______性情,更是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中华文明。A. 演化 原本 陶冶 B. 演变 原本 熏陶C. 演变 原始 陶冶 D. 演化 原始 熏陶【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第一空。演化:没有方向的变化。演变:指逐渐的发展变化。本处指中国书体文字不断发展变化,因此用“演变”;第二空。原本:原来;本来。原始:最初的;最古老的。象形文字是我国最初的文字,因此用“原始”恰当;第三空。陶冶:制作陶器和冶炼金属。比喻给人的品格以有益的影响。熏陶:指人的思想、行为、爱好等逐渐受到好的影响。本处指对人的品格的影响,因此用“陶冶”恰当;故选C。3. 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①雷锋的故事历久弥新,精神的力量超越时空。②虽然过去了大半个世纪,我们依然能从雷锋精神中获得人生的启迪,汲取奋进的力量。③雷锋精神,人人可学。④让我们践行雷锋精神,努力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而奋斗!A. 第①句 B. 第②句 C. 第③句 D. 第④句【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D.成分赘余,可改为:让我们践行雷锋精神,努力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故选D。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读书需要思考一个□高□字。书中的鲲鹏志向、报国情怀、浩然正气、丹心赤胆,对我们的心灵是一种洗涤净化,对我们的精神是一种砥砺提升□宋代抗金名臣李纲在《读书》一诗中说:“平生长作蠹书蟑,老去犹资慰我心。每到古人名节处,慨然掩卷一沉吟□诗人老去,耽于读书,但是仍然对于涉及名节操守的内容格外看重。诗人的襟怀、情操,从其读书情趣中可见。A. “ ” …… 。” B. 《 》 …… ”。C. 《 》 , ”。 D. “ ” ; 。”【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方框一二处的“高”有特殊含义,需要着重指出,应使用上下双引号;方框三处前文“对我们的心灵是一种洗涤净化,对我们的精神是一种砥砺提升”是列举书的作用,此处有列举未尽之意,应使用省略号;方框四处前文“平生长作蠹书蟑,老去犹资慰我心。每到古人名节处,慨然掩卷一沉吟”是直接引用李纲的话,此处应先使用句号,在使用下引号;故选A。(二)诗词鉴赏5. 下面对《使至塞上》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服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圃。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A. 首联点题,交代地点及事由。写自己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关塞迢迢,烘托孤寂的心境。B. 颔联承接首联,抒发内心感受。既言事,又写景,传达出漂泊无定的心情。C. 颈联笔力苍劲,意境雄浑,壮阔深邃,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D. 尾联写诗人到了边塞却未遇到将官,表现出诗人对都护没有前来拜见自己的惆怅、抑郁和不满。【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D.“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意思是: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此两句意指在途中遇到候骑,得知主帅破敌后尚在前线未归,表达诗人对边关将士的赞美之情,对他们杀敌报国,守卫边疆的精神的歌颂,未表现出诗人的惆怅、激愤和抑郁;故选D。(三)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西河大鼓西河来》一文,完成下面小题。西河大鼓西河来彭秀良①大约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第一次从收音机里听到马增芬演唱的西河大鼓,我才知道西河大鼓的发源地居然离我的家乡很近,而且也了解到马增芬是在天津撂地摆摊开始其演艺生涯的。②听大鼓书似乎是冀中农村传统的娱乐方式之一。西河大鼓是由木板大鼓发展而来的,其创始人一般认为是木板大鼓艺人马三峰,起源时间约在清代道光、咸丰年间(1821-1861)。马三峰原名马大河,原籍河北省高阳县教台村(今属河北雄安新区),15岁时随母亲改嫁到安新县端村,主要艺术活动年代约在1840-1880年之间。马三峰自幼学唱木板大鼓,所以精通音律,会操弄各种乐器,还擅长民间戏曲。他在木板大鼓和弦子书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大胆创新,从乐器形制到唱腔整体结构,都进行了重大改革,从而莫定了西河大鼓的音乐结构和唱腔基础。③西河大鼓作为新的说唱曲种,以其吸引人的唱腔和马三峰等名家的号召力,而迅速得到传播。许多曲艺晚辈慕名而来,纷纷习唱,从艺者有增无减。从清中叶到上世纪60年代,盛传不衰。百余年来,西河大鼓从它的发祥地逐渐流传开来,使得这个诞生于冀中平原的地方曲种广泛流传于京津翼以及华北、东北等地区。④作为西河大鼓的主要创始人,马三峰培养了一批具有开拓精神的徒弟。其中以朱化麟(1866-1941,诨号大官,河北省文安县人)、王振元(1853-1917,诨号毛贲,雄县人),王再堂(1865-1942,诨号转眼王,雄县人)最为出色。朱化麟的原籍和出生地是文安县小齐观村,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属雄县管辖。由此可见,西河大鼓的初创和定型阶段,来自安新县和雄县的鼓书艺人起了决定性作用(安新县、雄县现在都属于雄安新区)。⑤起初,西河大鼓没有统一的称谓。有人叫它“梅花调”,有人叫它“犁桦片儿”“河间大鼓”,还有的地方就称为“说书”。20世纪初,鼓书艺人们沿着大清河、子牙河把这一曲种带进了天津。因为天津人习惯上把这两条河称作“西河”或“下西河”。所以也称这种鼓书为“西河调”。为避免与天津的梅花大鼓重名,又决定将这一曲种取名为西河大鼓。从此,西河大鼓这一称谓便为曲艺界所认同,并一直沿用至今,成为流传于各地的这一曲种的统一称谓。⑥关于西河大鼓的起源,还有种说法。早年间,保定到天津的交通主要依靠水路,即津保内河航线。水路迢迢,为了给“上府(府指保定府)下卫(卫就是天津卫了)”的乘客消愁解闷,便有说书艺人随船说书、唱曲。西河大鼓就在咿咿呀呀的桨声里逐渐成形了。⑦不管怎么说,西河大鼓西河来,这也反映出京津冀的许多文艺品类,都是在历史的长河里不断融合发展中所形成的。这也是京津冀一体化在文艺领域其来有自的一个体现。(选自《今晚报》2021.6.30)6. 下面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木板大鼓艺人马三峰博采众长,大胆创新,奠定了西河大鼓的音乐结构和唱腔基础。B. 西河大鼓是诞生于冀中平原的地方曲种,广泛流传于京津冀以及华北、东北等地区。C. 西河大鼓曾经有“梅花调”“犁桦片儿”“河间大鼓”“说书”“西河调”的称谓。D. 西河大鼓这一称谓起源于清代道光、咸丰年间,是流传于各地的这一曲种的统一称谓。7. 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使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马三峰培养了一批具有开拓精神的徒弟,以及来自安新县和雄县的鼓书艺人在西河大鼓的初创和定型阶段起了决定性作用。B. 使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马三峰培养了一批具有开拓精神的徒弟,以及来自安新县和雄县的鼓书艺人在西河大鼓的初创和定型阶段起了决定性作用。C. 使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马三峰培养了一批具有开拓精神的徒弟,他们对西河大鼓从乐器形制到唱腔整体结构,都进行了重大改革。D. 使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马三峰培养了一批具有开拓精神的徒弟,他们对西河大鼓从乐器形制到唱腔整体结构,都进行了重大改革。8. 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①段从自己的切身感受入手,巧妙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B. 第②段中加点词“之一”“一般”“主要”等词语删去后,不影响文章意思的表达。C. 第⑤段具体有力地说明西河大鼓的称谓由分散到统一并最终流传于各地的过程。D. 这篇说明文,以逻辑顺序介绍了西河大鼓的起源、发展、称谓等内容。【答案】6. D 7. A 8. B【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辨析。D.有误,结合②段“西河大鼓是由木板大鼓发展而来的,其创始人一般认为是木板大鼓艺人马三峰,起源时间约在清代道光、咸丰年间”、⑤段“起初,西河大鼓没有统一的称谓”“20世纪初,鼓书艺人们沿着大清河、子牙河把这一曲种带进了天津。因为天津人习惯上把这两条河称作‘西河’或‘下西河’。所以也称这种鼓书为‘西河调’。为避免与天津的梅花大鼓重名,又决定将这一曲种取名为西河大鼓。从此,西河大鼓这一称谓便为曲艺界所认同,并一直沿用至今,成为流传于各地的这一曲种的统一称谓”可知,选项表述有误;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结合④段“其中以朱化麟(1866-1941,诨号大官,河北省文安县人)、王振元(1853-1917,诨号毛贲,雄县人),王再堂(1865-1942,诨号转眼王,雄县人)最为出色”“朱化麟的原籍和出生地是文安县小齐观村,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属雄县管辖。由此可见,西河大鼓的初创和定型阶段,来自安新县和雄县的鼓书艺人起了决定性作用”可知,画线句列举马三峰培养的一批具有开拓精神的徒弟,具体说明安新县和雄县的鼓书艺人在西河大鼓的初创和定型阶段起了决定性作用。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说明文常识辨析。B.有误,“之一”是在范围上限制,说明听大鼓书是冀中农村传统娱乐方式的一种;“一般”意为通常,意在说明通常认为西河大鼓创始人是马三峰;“主要”一词表明马三峰大多艺术活动年代约在1840-1880年之间。三个词删去后与事实不符,因此不能删去,体现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故选B。(四)课内文言文阅读阅读《富贵不能淫》一文,完成下面小题。富贵不能淫《孟子》①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②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9.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诚:真正、确实B. 丈夫之冠也 冠:行冠礼C. 得志,与民由之 由:由于D. 贫贱不能移 移:改变,动摇。这里使动用法。10. 下面句子中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A.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 B.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C. 行天下之大道 D. 不得志,独行其道11. 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①段景春首先提出观点,并且运用反问句加强语气,透露出他对公孙衍、张仪的钦佩和羡慕。B. 第②段中用“妾妇之道”作比,指出公孙衍、张仪等人只是在迎合君王的喜好,并对景春的观点进行反驳。C. 孟子认为大丈夫的标准有两点:做事情要合乎道义;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D. 文章主要探讨了“何谓大丈夫”的问题,先破后立,且多处采用排比句式,使文章气势磅礴。【答案】9. C 10. B 11. C【解析】【分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C.句意:能实现理想时就与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由:遵从。故选C。10题详解】本题考查句式。ACD.都是陈述事实的句子,为陈述句;B.句意:把顺从当作最大原则,是妇人家遵循的道理。是对这种行为为“妾妇之道”的判断,因此是判断句;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C.在孟子看来,大丈夫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更不能为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因素所迷乱、动摇、屈服。本项说法不完整;故选C。【点睛】参考译文: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无事。”孟子说:“这哪能算是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把顺从当作最大原则,是妇人家遵循的道理(公孙衍、张仪在诸侯面前竟也像妇人一样!)。居住在天下最广大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与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强权不能屈服他的意志,这才叫作大丈夫。”第Ⅱ卷注意事项:1.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2.本卷共13题,共91分。二、古诗文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2. 请根据原文或提示,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1)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2) 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3) 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4)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5)陆游《游山西村》一诗中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含着深刻生活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 塞上燕脂凝夜紫 ②. 潮平两岸阔 ③. 零落成泥碾作尘 ④. 不求闻达于诸侯 ⑤. 山重水复疑无路 ⑥. 柳暗花明又一村【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燕脂、凝、碾”等字词容易写错。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晏殊初仕晏元献①公为童子时,张文节荐之于朝廷,召至阙下②。适值帝御试进士③,便令公就试。公一见试题,曰:“臣十日前已作此赋④,有赋稿尚在,乞别命题。”上极爱其不隐。后为馆职⑤,时天下无事,帝许臣僚择胜燕⑥饮,时侍从文馆士大夫各为燕巢⑦,以至市楼酒肆皆为游息之地。公是时甚贫,不能出,独家居,与昆弟讲习。一日,选东宫官,忽宫中除⑧晏殊,执政莫知所因,次日进复,上谕之曰:“近闻臣僚无不嬉游燕赏,弥日继夕⑨,唯殊杜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殊既受命,上面谕除授之意。公语言质野⑩,则曰:“臣非不乐宴游,直以贫无可为之具;臣若有钱亦须往,但无钱不能出耳。”上益嘉其诚实,知事君体,眷注日深。仁宗朝,卒至大用。(选自宋·沈括《梦溪笔谈》有删改)【注】①晏元献:即晏殊,宋朝人,官至宰相。②阙下:此指朝廷。阙,宫门外的望楼。③御试进士:由皇帝亲自主考的科举制度。④赋:此指诗词。⑤为馆职:在文史馆任职。⑥燕:同“宴”。⑦燕巢:指固定的游乐地点。⑧除:授官。⑨弥日继夕:日以继夜。⑩质野:朴实。13.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上极爱其不隐 隐:________ (2)上面谕除授之意 谕:________14.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臣非不乐宴游,直以贫无可为之具。15. 请结合原文分析,皇帝赞赏晏殊诚实的原因。【答案】13. ①. 隐瞒 ②. 告诉、告知14. 为臣我并非不喜欢宴游玩乐,只是因为家里贫穷没有钱为宴游做准备。(第二个分句或译为:只是因为家里贫穷没有钱出去玩。)15. (1)皇帝御试进士,已经做过这样考题的晏殊明明可以更加胜券在握,他却请求另选试题,他的诚实不隐瞒赢得皇帝的喜欢;(2)当大臣们都嬉游宴饮之时,晏殊却在与兄弟闭门读书,皇帝因此直接授他为东宫官,而他却当面告诉皇上他若有钱也想游乐,因其坦诚质朴而赢得皇帝更加地赞赏。(意近即可)【解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理解。(1)句意:皇帝非常喜欢他的质朴不隐。隐:隐瞒。(2)句意:皇帝当面告知任命他的原因。谕:告诉、告知。【14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重点词语有:直:同“只”,只是。以:因为。【15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结合“公一见试题,曰:‘臣十日前已作此赋,有赋稿尚在,乞别命题。’上极爱其不隐”概括可知,皇帝御试进士,已经做过这样考题的晏殊明明可以更加胜券在握,他却请求另选试题,他的诚实不隐瞒赢得皇帝的喜欢;结合“公是时甚贫,不能出,独家居,与昆弟讲习。一日,选东宫官,忽宫中除晏殊,执政莫知所因,次日进复,上谕之曰:‘近闻臣僚无不嬉游燕赏,弥日继夕,唯殊杜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可知,当大臣们都嬉游宴饮之时,晏殊却在与兄弟闭门读书,皇帝因此直接授他为东宫官,而他却当面告诉皇上他若有钱也想游乐,因其坦诚质朴而赢得皇帝更加地赞赏。【点睛】参考译文:晏殊少年时,张文节以“神童”名义把他推荐给朝廷,召至殿下,正赶上皇帝亲自考试进士,就命晏殊做试卷。晏殊见到试题,就说“臣十天前已做过这样的题目,有草稿在,请另选试题。”皇帝非常喜欢他的质朴不隐。入朝办事后,当时天下无事,容许百官各择胜景之处宴饮,当时的朝臣士大夫们各自饮宴欢会,以至于市楼酒馆,都大设帷帐提供宴饮游乐的方便。晏殊当时很穷,没钱出门游玩宴饮,就在家与兄弟们讲习诗书。一天皇宫中给太选讲官,忽然皇帝御点晏殊上任。执政大臣不知为什么皇上选中宴殊,转天上朝复命,皇上说:“最近听说馆阁大臣们都嬉游宴饮,一天到晚沉醉其中,只有晏殊与兄弟闭门读书,这么谨慎忠厚的人,正可教习太子读书。”晏殊上任后,有了面圣的机会,皇帝当面告知任命他的原因,晏殊语言质朴不拘,说“为臣我并非不喜欢宴游玩乐,只是家里贫穷没有钱出去玩。臣如果有钱,也会去宴饮,只是因为没钱出不了门。”皇上因此更饮赏他的诚实,懂得侍奉君王的大体,卷宠日深。仁宗登位后,得以大用(官至宰相)。四、文学作品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阅读《泡桐花开》,完成下面小题。泡桐花开①泡桐花开在农历四月。②每天傍晚归来,只要一转进那条长着泡桐树的小巷,我的脚步就会放慢放轻,仿佛去赴一个一年一度的约定。③我常常伫立树下凝望泡桐,它出奇地高大,仿佛与蓝天白云接壤,颇有伟岸的男子气。它枝繁叶茂、树冠如盖,在半空中流淌着旺盛的生命力。它的花朵紫中带白,密密地簇生着犹如一个个花塔,外层的花朵有点像塔上的铃铛,风吹过簌簌作响。也有不少花朵随风而落,在大地上铺陈出一小块紫色地毯,既诗意又清丽。仔细端详泡桐花会发现它们状如喇叭,安详地躺在地上构筑着“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④泡桐花还散发着独特的芬芳。那气味不像玫瑰、百合的香气那样优雅,而是带点粗犷,会出其不意地窜入人的嗅觉,让人蓦地意识到它的存在。那气味并不浓烈,而是恬淡、辽远的,让人的心弥漫起一种温柔怅惘,陷入“什么都想、什么都不想”的空灵状态。那气味不属于精致的城市,而是带着乡间味儿,令人联想起森林、平原、山野,散发着幽深、潮湿的泥土气息。⑤也许正是泡桐花的形、色、味在不经意间交织成了它的风骨,我总觉得泡桐花是一种淡泊、隐逸同时又有些寂寥的花。由于树干高大,它不仅超然于群花之上而且还超出了人的视线,显出一份“不与百花争春”的高古。很少听人提起“泡桐花开了”,它自生自长、花开花落,不用人操心也难以引人关注,有着“繁华飘零两不知”的清冷寂寞。⑥记忆中泡桐花演绎得如火如荼的一次,是多年前的华山之行。当火车欢快地奔驰在关中平原上时,窗外一片片泡桐花轻盈掠过,柔美得仿佛一个个紫色的梦。华山脚下也遍植着泡桐,紫色的花朵无声无息地飘在农田、山野间,很有与世无争的远古韵味。⑦我住的旅馆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庭院,院中长着一棵高大的、开花的泡桐,站在树底下仰望蓝天,我感觉红尘仿佛片片落英于顷刻间坠落,我的心灵在一阙古老的田园牧歌中穿梭,有着尘埃落定之后的清爽与澄明。⑧后来泡桐就见得少了,要么是孤独的一棵,最多也就是齐齐的一排。而且它们继续在都市中隐身而去,远望仿佛一个身材优美的紫色背影。城市在扩大着、发展着,常可见泡桐与拆迁的老屋一起倒地的场面,而新城的建设中绝难再见泡桐的踪影了。⑨泡桐的气质似乎不太适合以速度、效率为代表的现代繁华,它们渐渐走远了,同时永远地带走了一段超脱、悠闲、宁静的古老岁月,也带走了我那个紫色的梦幻。(选文有删改)16. 请阅读文章第③~⑤段作者对泡桐花的描写,结合具体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泡桐花角度 色彩 形态 气味 风骨特点 紫中带白 a__________; b单朵的花像铃铛,状如喇叭。 ______ ______17. 请结合语境,赏析选文第③段中画线的句子。仔细端详泡桐花会发现它们状如喇叭,安详地躺在地上构筑着“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18. 文中第⑥⑦两段的华山之行属于哪种叙述顺序?请分析其表达作用。19.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末尾段中“紫色的梦幻”的理解。【答案】16. ①. 形态:a枝头上的花密密地簇生,犹如花塔; ②. 气味:独特的芬芳,带点粗犷,恬淡、辽远,散发着禽深、潮湿的泥土气息; ③. 风骨:淡泊、隐逸同时又有些寂寥。17. 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泡桐花状如喇叭的形态,以及花落形成的安详、宁静、淡然的美好境界,表达了作者对泡桐花由衷的喜爱与赞美之情。18. 叙述顺序:插叙。表达作用:①作者这次华山之行的所见、所感,是对上文泡桐花描写的有益补充,进一步深化了读者对泡桐花淡然、隐逸、与世无争的远古韵味的理解,极大地丰富了文章的内容。②将泡桐花的风骨与以速度、效率为代表的现代城市的繁华形成鲜明的对照,从而强化了泡桐花在作者心目中独特的地位。(意近即可)19. 表层含义:对开满紫色泡桐花的生活环境的怀恋;深层含义:对远离繁华和尘富,超脱、悠闲、宁静的田园牧歌式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意近即可)【解析】【分析】【16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提炼与概括。(1)根据题干“形态”的提示,找到③段“它的花朵紫中带白,密密地簇生着犹如一个个花塔,外层的花朵有点像塔上的铃铛,风吹过簌簌作响”可概括为:枝头上的花密密地簇生,犹如花塔;(2)根据题干“气味”的提示,找到④段“泡桐花还散发着独特的芬芳。那气味不像玫瑰、百合的香气那样优雅,而是带点粗犷,会出其不意地窜入人的嗅觉,让人蓦地意识到它的存在。那气味并不浓烈,而是恬淡、辽远的,让人的心弥漫起一种温柔怅惘……散发着幽深、潮湿的泥土气息”可概括为:独特的芬芳,带点粗犷,恬淡、辽远,散发着禽深、潮湿的泥土气息;(3)根据题干“风骨”的提示,找到⑤段“也许正是泡桐花的形、色、味在不经意间交织成了它的风骨,我总觉得泡桐花是一种淡泊、隐逸同时又有些寂寥的花”可概括为:淡泊、隐逸同时又有些寂寥。【17题详解】本题考查语句赏析。根据第③段画线句“仔细端详泡桐花会发现它们状如喇叭,安详地躺在地上构筑着“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中“状如喇叭”把泡桐花比作喇叭可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安详地躺”将泡桐花人格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些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泡桐花状如喇叭的形态,以及花落形成的安详、宁静、淡然的美好境界,表达了作者对泡桐花由衷的喜爱与赞美之情。【18题详解】本题考查叙述顺序及作用。根据第⑥⑦段“记忆中泡桐花演绎得如火如荼的一次”“我住的旅馆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庭院”分别回忆了与泡桐花有关的事情,可知属于插叙。根据⑥段“华山脚下也遍植着泡桐,紫色的花朵无声无息地飘在农田、山野间,很有与世无争的远古韵味”可知,作者这次华山之行的所见、所感,是对上文泡桐花描写的有益补充,进一步深化了读者对泡桐花淡然、隐逸、与世无争的远古韵味的理解,极大地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根据⑦段“站在树底下仰望蓝天,我感觉红尘仿佛片片落英于顷刻间坠落,我的心灵在一阙古老的田园牧歌中穿梭,有着尘埃落定之后的清爽与澄明”,结合⑤段“也许正是泡桐花的形、色、味在不经意间交织成了它的风骨,我总觉得泡桐花是一种淡泊、隐逸同时又有些寂寥的花”可知,将泡桐花的风骨与以速度、效率为代表的现代城市的繁华形成鲜明的对照,从而强化了泡桐花在作者心目中独特的地位。【19题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理解。根据③段“它出奇地高大,仿佛与蓝天白云接壤,颇有伟岸的男子气。它枝繁叶茂、树冠如盖,在半空中流淌着旺盛的生命力。它的花朵紫中带白,密密地簇生着犹如一个个花塔,外层的花朵有点像塔上的铃铛,风吹过簌簌作响。也有不少花朵随风而落,在大地上铺陈出一小块紫色地毯,既诗意又清丽。仔细端详泡桐花会发现它们状如喇叭,安详地躺在地上构筑着“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和⑧段“城市在扩大着、发展着,常可见泡桐与拆迁的老屋一起倒地的场面,而新城的建设中绝难再见泡桐的踪影了”可知,表层含义是:对开满紫色泡桐花的生活环境的怀恋;根据⑤段“我总觉得泡桐花是一种淡泊、隐逸同时又有些寂寥的花”、⑦段“我感觉红尘仿佛片片落英于顷刻间坠落,我的心灵在一阙古老的田园牧歌中穿梭,有着尘埃落定之后的清爽与澄明”和⑨段“带走了一段超脱、悠闲、宁静的古老岁月”可知,深层含义是:对远离繁华和尘富,超脱、悠闲、宁静的田园牧歌式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五、综合性学习与名著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13分)(一)综合性学习(5分)科技创新为天津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展现出日新月异的蓬勃生机。以芯片为代表的集成电路领域是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近年来,天津市滨海新区加快打造“芯高地”,为发展我市新质生产力贡献力量。带着对“科技发展”的强烈兴趣,某班开展了以“科技改变生活,探寻新区‘芯活力’”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为活动搜集了以下四则材料。请按照要求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材料二】以芯片为代表的集成电路产业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的基石。但集成电路技术壁垒高、制造工艺复杂,我国一度面临“缺芯”“国产化”的难题。为化解“卡脖子”风险,滨海新区集成电路企业加快技术攻关和芯片研发步伐,努力提升我国5G全产业链通信安全水平。【材料三】滨海新区为了呵护更多“芯种子”成长,先后布局建设天津市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天津国家芯火双创平台等多个公共服务机构,建成天津先进技术研究院、滨海新区信息技术创新中心、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用以加快孵化科创企业,助推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积极融入国家创新战略布局。【材料四】为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滨海新区加快重点龙头项目建设。目前华慧芯光电子芯片项目、华峰测控集成电路测试设备产业化基地项目、青禾晶元化合物半导体复合衬底产线陆续建成投产;波汇光电一期、芯哲微等项目已封顶;国芯科技汽车芯片、豪威北方汽车芯片等项目正加快建设。20. 请探究【材料一】的内容,简要写出你的结论。21. 请根据以上相关材料,概括滨海新区加快打造“芯高地”,有哪些方面的突出举措。【答案】20. 近年来,天津市集成电路产业历年相关新注册企业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其中2021年新注册企业数量创历史高峰,2022年新注册企业数量虽然有所回落,但仍然处于高位。21. 滨海新区集成电路企业加快技术攻关和芯片研发步伐;滨海新区为了呵护更多“芯种子”成长,加快孵化科创企业,助推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滨海新区加快重点龙头项目建设。【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根据材料一“2014—2022年天津市集成电路产业历年相关新注册企业数量图”,可以看到2021年前历年都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新注册企业最多的年份是2021年,2022年增加数量有所回落,但增加总量仍较高。可据此概括为:近年来,天津市集成电路产业历年相关新注册企业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其中2021年新注册企业数量创历史高峰,2022年新注册企业数量虽然有所回落,但仍然处于高位。【21题详解】本题考查材料内容概括。根据材料二“滨海新区集成电路企业加快技术攻关和芯片研发步伐,努力提升我国5G全产业链通信安全水平”,可概括为:滨海新区集成电路企业加快技术攻关和芯片研发步伐;根据材料三“滨海新区为了呵护更多‘芯种子’成长”“用以加快孵化科创企业,助推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可概括为:滨海新区为了呵护更多“芯种子”成长,加快孵化科创企业,助推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根据材料四“为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滨海新区加快重点龙头项目建设”,可概括为:滨海新区加快重点龙头项目建设。(二)名著阅读(8分)22. 请根据阅读积累,在下面表格的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内容作品 人物 内容《朝花夕拾》 _____ 他给“我”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让“我”懂得了做学问要严谨。《儒林外史》 _____ 他家境贫寒,善画荷花。因不愿结交官绅,又恐受害,遂远走山东。后山东洪灾,回乡奉养母亲,并为其送终。朱元璋取了天下,他避免入仕,归隐会稽山。《红星照耀中国》 _____ 他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有着中国农民质朴纯真的性格和坚定的目标,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研究,对工作一丝不苟,精力过人,是一个极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4)_____》 舍腰蜂 它有着十分美丽而动人的身材,非常聪明的头脑,头部有两只触角,触角末端向外弯曲,胸部圆柱状,尾部细长末端有膨胀,后四脚偏长。还有一点应该注意的是它那非常奇怪的案巢。【答案】 ①. 藤野先生 ②. 王冕 ③. 毛泽东 ④. 《昆虫记》【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人物识记和文学常识。藤野先生:《朝花夕拾》中人物,原名藤野严九郎,鲁迅在日本就学时的老师。是一位辛勤治学、具有诲人不倦的精神的老师,及其严谨踏实的作风显示出他是真正的君子。王冕:《儒林外史》中人物,是一个懂事孝顺、勤奋好学、德行高尚、蔑视权贵的古代书生形象。王冕是作者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创作的一个理想人物,体现着中国士人的精神,孤傲清高,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毛泽东:在《红星照耀中国》第1篇里介绍毛泽东形象,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好,颧骨凸出。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他博览群书,记忆力异乎常人,专心致志的能力不同寻常。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对于工作事无巨细一丝不苟,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生活节俭,平易近人。个人习惯和外表落拓不羁,对于吃的东西很随便,有着南方人爱吃辣的癖好。《昆虫记》: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或《昆虫的故事》,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所著的长篇科普文学作品,共十卷。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学宝藏。这部著作的法文书名直译为《昆虫学的回忆》,副标题为"对昆虫的本能及其习俗的研究"。它的文字清新、自然有趣,语调轻松幽默诙谐,基于事实的故事情节曲折奇异。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尊敬与热爱。(1)根据题干《朝花夕拾》和“他给‘我’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让‘我’懂得了做学问要严谨”的提示,可知,人物是藤野先生。(2)根据题干《儒林外史》和“他家境贫寒,善画荷花。因不愿结交官绅,又恐受害,遂远走山东。后山东洪灾,回乡奉养母亲,并为其送终。朱元璋取了天下,他避免入仕,归隐会稽山”的提示,可知,人物是王冕。(3)根据题干《红星照耀中国》和“他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有着中国农民质朴纯真的性格和坚定的目标,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研究,对工作一丝不苟,精力过人,是一个极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的提示,可知,人物是(4)根据题干“舍腰蜂”和“它有着十分美丽而动人的身材,非常聪明的头脑,头部有两只触角,触角末端向外弯曲,胸部圆柱状,尾部细长末端有膨胀,后四脚偏长。还有一点应该注意的是它那非常奇怪的案巢”的提示,可知,作品是《昆虫记》。23. 《西游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的神魔世界,给一代又一代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早已成为文学宝库中绽放华彩的形象。下面是某班同学在阅读《西游记》后,为隆重推荐这一角色而制作的读书卡片,请结合书中具体的情节内容,从不同角度来谈谈你对孙悟空这一形象的理解,完成读书卡片的填写。《西游记》——孙悟空的性格魅力性格特征:桀骜不驯、敢于反抗的孙悟空 (1)故事情节及分析:__________________ 性格特征:聪明机智的孙悟空 (2)故事情节及分析:__________________性格特征:嫉恶如仇、行侠仗义的孙悟空 (3)故事情节及分析:__________________ 性格特征:幽默、爱搞恶作剧的孙悟空 (4)故事情节及分析: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 孙悟空不做弼马温,自封齐天大圣,闯祸蟻桃园、扰乱蟠桃宴、踢翻老君炼丹炉等大闹天宫的故事情节,足见他的敢于反抗、敢作敢当、无所畏惧、桀骜不驯。 ②. 三借芭蕉扇中悟空变作虫子飞到茶水中,被罗刹女饮下肚,在腹内翻腾;后又变成牛魔王骗得真扇,足见他的聪明与机智。 ③. 白虎岭上的白骨精一变少女、二变老妇、三变老翁,迷惑唐僧,悟空火眼金睛打死妖精,可见他除恶务尽、嫉恶如仇。再例如,比丘国降妖,悟空行侠仗义,打死化为美女的狐狸精,救回要被作为药引的小儿。 ④. 车迟国斗法中,悟空鼓动两个师弟推倒观内塑像,变为三清,大吃贡品,并将尿施与前来祈求圣水的众道士,且在与虎力、鹿力、羊力三大仙斗法过程中变成蜈蚣叮咬虎力大仙,使他跌下高台等,都可见其幽默、喜欢搞恶作剧的性格特征。【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把握名著情节和人物形象。①空:孙悟空因阳寿已尽而大闹地府,销毁关于他和世上的猴子猴孙的生死簿,返回人间。阎王上报天庭,玉皇大帝欲捉拿悟空,太白金星建议招安。孙悟空被召上天宫,被骗封为弼马温,后知道原来这官是在养马,大怒,打出南天门。在龙宫索要如意金箍棒后,又要披挂一副,龙王说没有时,他却说“‘一客不犯二主。’若没有,我也定不出此门。”他大闹天宫,让玉帝让出天宫,在三打白骨精的过程中,忍受着金箍的痛楚,硬是把白骨夫人打的神形俱灭。这些体现了孙悟空桀骜不驯、敢于反抗;②空:在莲花山,孙悟空变成道人,用假葫芦换了精细鬼和伶俐虫的真紫金葫芦和玉净瓶;被银角大王装在紫金葫芦里后,能用智谋逃离紫金葫芦;到了火焰山,他几番变化从铁扇公主和牛魔王处智借芭蕉扇,在朱紫国智斗赛太岁等,这些都体现了孙悟空的聪明机智;③空:孙悟空在宝象国智救百花羞公主,在乌鸡国救活真国王,赶走假国王;铲除车迟国三妖,救了车迟国的和尚;打跑九头虫,找回舍利子,救了祭赛国的僧人和百姓;治好了朱紫国国王的病,救回了金圣宫娘娘;捣毁了鹿精的巢穴,救了比丘国的千余少儿等等,种种事迹并不都为扫清取经的障碍,但孙悟空都出手相助了,可见其嫉恶如仇、行侠仗义;④空:灭法国国王要在两年内杀够10000个和尚,孙悟空把满城的土地叫了出来,分配他们领路去找国王和大臣的住处,然后拔出毫毛,变成无数小悟空,又把金箍棒变成无数剃头刀,跟着土地到各家,把皇帝、皇妃和王公大臣等,一个个剃地了光头。可见其幽默、喜欢搞恶作剧的性格特征。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24. 把有波澜的生活酿成静好的岁月,是一种高品位的人生追求。生活中遭遇挫折与困境,与其悲伤地哭喊,不如平静地面对,心静下来了,就会很快走出阴霾;学业上面对成绩的波动、考试的压力,与其焦头烂额地烦躁,不如平静地面对,心静下来了,就会在行动中见证效率……静静地品味岁月的沉香,不失为一种生活的智慧。同学们,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和感悟呢?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紧扣主题,内容具体充实;②有真情实感;③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人名、校名、地名。【答案】例文生活需要智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品质生活已是时下流行的话题。然而,我们应该如何去智慧生活?生活上的智慧常常体现在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上,只是我们没有注意,或许我们认为这些只是平常的,无关紧要。看看那些经常熬夜的人,面无血色,双眼无神,还有一些新闻已报道了那些经常熬夜的人个个都黑夜吞噬了生命,这不是熬夜造成的吗?为了工作而失去珍贵的性命,这说明了缺少睡眠是多么恐怖的事啊!也有一个人,从来不抽烟不喝酒不吸毒品,不暴饮暴食,整天乐呵,从不生气,还早睡早起,时常看看报纸,写毛笔字,还经常饭后散步,与朋友下棋,到10岁还行动方便,利落。他饮食很规则:早上一杯纯牛奶,三个鸡蛋;中午,一碗粥,一小碟蔬菜和一碗健胃汤;下午,一碗木瓜牛奶西米粥;到了晚上,通常和午餐一样。就这样,他活到100多岁。危险也无处不在,所以需要学会自我保护,否则危险会在你放松警惕时夺你的生命。关于“马航”的MH370号飞机想必众所周知,它在短短的一分钟内夺取239人的生命!239!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心寒恐怖的数字呀!从这一件事惊心动魄的事情中,告诉了我们学会自我保护的能力是多么的重要!还有一件关于自我保护的事:一天早晨,当事人李某正睡觉,突然一陈焦味扑鼻而来,李先生以为烧焦东西,便去查看,但最后发现焦味是从门外传来的,李先生打开门一看,有火,他立刻意识到失火了。在这几秒内,李先生想出了一个办法。因为距离安全通道比较远,李先生立刻用水浇温被子,再用湿毛巾捂住鼻子,一切准备就绪,李先生用湿被子扇着火,边向安全通道跑去。在这期间,有不少火“偷袭”李先生,李先生却不害怕,拼命用被子扇火。在李先生不懈的努力下,火抵挡不住李先生的“攻击”,快速地退去了。最终,李先生成功逃脱。生活,需要有智慧才能保证我们的人生安全。【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作文。(1)审题立意。本题考查材料作文,应认真阅读材料,在自我理解的基础上,确定一个立意。根据关键句“静静地品味岁月的沉香,不失为一种生活的智慧”可从“生活的智慧”角度立意,思考什么是生活的智慧,如何拥有生活的智慧等,如拥有一颗平常心、面对挫折顽强拼搏、豁达是一种智慧等。也可抓住“把有波澜的生活酿成静好的岁月,是一种高品位的人生追求”,从人生追求角度思考,什么是人生追求、青年人应有何种人生追求、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等。立意上,应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可写成记叙文,也可写成议论文。(2)选材构思。应先根据对题意的理解,明确一个立意,如追求卓越、心静则达、行动才有效率、静味岁月沉香、岁月静好等,然后根据自己熟悉的题材选定文体。如写成记叙文,应讲述与立意有关的故事,要写清楚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要用心理描写出自己的感受,用议论抒情语句点明立意之所在。如写成议论文,应先明确中心论点,如心静是高品位的人生追求,然后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安排文章结构;选取名人名言和典型事例,旁征博引,从道理和事实两个角度充分论证,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2024年滨海新区九年级学业质量调查试卷(一)语 文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为第5页至第8页。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2.本卷共11题,共29分。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9分。1~4小题,每题2分;5~11小题,每题3分)(一)积累与运用1.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怯懦(què) 豢养(juàn) 前仆后继(pū)B. 狭隘(ài) 惩戒(chéng) 酣然入梦(hān)C. 贮蓄(zhù) 绽开(zhàn) 戛然而止(gá)D. 瘦削(xiāo) 束缚(fù) 锲而不舍(qì)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书法是文字的书写艺术,各个历史时期发展_______的书体文字是其不可或缺的基础,从_______的象形文字到商周的甲骨文、金文,从秦汉的篆隶到汉唐的槛书、行书、草书,中国书法一路散发出迷人的艺术气息。学习、欣赏中国书法,不仅可以_______性情,更是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中华文明。A. 演化 原本 陶冶 B. 演变 原本 熏陶C. 演变 原始 陶冶 D. 演化 原始 熏陶3. 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①雷锋的故事历久弥新,精神的力量超越时空。②虽然过去了大半个世纪,我们依然能从雷锋精神中获得人生的启迪,汲取奋进的力量。③雷锋精神,人人可学。④让我们践行雷锋精神,努力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而奋斗!A. 第①句 B. 第②句 C. 第③句 D. 第④句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读书需要思考一个□高□字。书中的鲲鹏志向、报国情怀、浩然正气、丹心赤胆,对我们的心灵是一种洗涤净化,对我们的精神是一种砥砺提升□宋代抗金名臣李纲在《读书》一诗中说:“平生长作蠹书蟑,老去犹资慰我心。每到古人名节处,慨然掩卷一沉吟□诗人老去,耽于读书,但是仍然对于涉及名节操守的内容格外看重。诗人的襟怀、情操,从其读书情趣中可见。A. “ ” …… 。” B. 《 》 …… ”。C. 《 》 , ”。 D. “ ” ; 。”(二)诗词鉴赏5. 下面对《使至塞上》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服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圃。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A. 首联点题,交代地点及事由。写自己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关塞迢迢,烘托孤寂的心境。B. 颔联承接首联,抒发内心感受。既言事,又写景,传达出漂泊无定的心情。C. 颈联笔力苍劲,意境雄浑,壮阔深邃,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D. 尾联写诗人到了边塞却未遇到将官,表现出诗人对都护没有前来拜见自己的惆怅、抑郁和不满。(三)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西河大鼓西河来》一文,完成下面小题。西河大鼓西河来彭秀良①大约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第一次从收音机里听到马增芬演唱的西河大鼓,我才知道西河大鼓的发源地居然离我的家乡很近,而且也了解到马增芬是在天津撂地摆摊开始其演艺生涯的。②听大鼓书似乎是冀中农村传统的娱乐方式之一。西河大鼓是由木板大鼓发展而来的,其创始人一般认为是木板大鼓艺人马三峰,起源时间约在清代道光、咸丰年间(1821-1861)。马三峰原名马大河,原籍河北省高阳县教台村(今属河北雄安新区),15岁时随母亲改嫁到安新县端村,主要艺术活动年代约在1840-1880年之间。马三峰自幼学唱木板大鼓,所以精通音律,会操弄各种乐器,还擅长民间戏曲。他在木板大鼓和弦子书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大胆创新,从乐器形制到唱腔整体结构,都进行了重大改革,从而莫定了西河大鼓的音乐结构和唱腔基础。③西河大鼓作为新的说唱曲种,以其吸引人的唱腔和马三峰等名家的号召力,而迅速得到传播。许多曲艺晚辈慕名而来,纷纷习唱,从艺者有增无减。从清中叶到上世纪60年代,盛传不衰。百余年来,西河大鼓从它的发祥地逐渐流传开来,使得这个诞生于冀中平原的地方曲种广泛流传于京津翼以及华北、东北等地区。④作为西河大鼓的主要创始人,马三峰培养了一批具有开拓精神的徒弟。其中以朱化麟(1866-1941,诨号大官,河北省文安县人)、王振元(1853-1917,诨号毛贲,雄县人),王再堂(1865-1942,诨号转眼王,雄县人)最为出色。朱化麟的原籍和出生地是文安县小齐观村,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属雄县管辖。由此可见,西河大鼓的初创和定型阶段,来自安新县和雄县的鼓书艺人起了决定性作用(安新县、雄县现在都属于雄安新区)。⑤起初,西河大鼓没有统一的称谓。有人叫它“梅花调”,有人叫它“犁桦片儿”“河间大鼓”,还有的地方就称为“说书”。20世纪初,鼓书艺人们沿着大清河、子牙河把这一曲种带进了天津。因为天津人习惯上把这两条河称作“西河”或“下西河”。所以也称这种鼓书为“西河调”。为避免与天津的梅花大鼓重名,又决定将这一曲种取名为西河大鼓。从此,西河大鼓这一称谓便为曲艺界所认同,并一直沿用至今,成为流传于各地的这一曲种的统一称谓。⑥关于西河大鼓的起源,还有种说法。早年间,保定到天津的交通主要依靠水路,即津保内河航线。水路迢迢,为了给“上府(府指保定府)下卫(卫就是天津卫了)”的乘客消愁解闷,便有说书艺人随船说书、唱曲。西河大鼓就在咿咿呀呀的桨声里逐渐成形了。⑦不管怎么说,西河大鼓西河来,这也反映出京津冀的许多文艺品类,都是在历史的长河里不断融合发展中所形成的。这也是京津冀一体化在文艺领域其来有自的一个体现。(选自《今晚报》2021.6.30)6. 下面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木板大鼓艺人马三峰博采众长,大胆创新,奠定了西河大鼓的音乐结构和唱腔基础。B. 西河大鼓是诞生于冀中平原的地方曲种,广泛流传于京津冀以及华北、东北等地区。C. 西河大鼓曾经有“梅花调”“犁桦片儿”“河间大鼓”“说书”“西河调”的称谓。D. 西河大鼓这一称谓起源于清代道光、咸丰年间,是流传于各地的这一曲种的统一称谓。7. 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使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马三峰培养了一批具有开拓精神的徒弟,以及来自安新县和雄县的鼓书艺人在西河大鼓的初创和定型阶段起了决定性作用。B. 使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马三峰培养了一批具有开拓精神的徒弟,以及来自安新县和雄县的鼓书艺人在西河大鼓的初创和定型阶段起了决定性作用。C. 使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马三峰培养了一批具有开拓精神的徒弟,他们对西河大鼓从乐器形制到唱腔整体结构,都进行了重大改革。D. 使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马三峰培养了一批具有开拓精神的徒弟,他们对西河大鼓从乐器形制到唱腔整体结构,都进行了重大改革。8. 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①段从自己的切身感受入手,巧妙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B. 第②段中加点词“之一”“一般”“主要”等词语删去后,不影响文章意思的表达。C. 第⑤段具体有力地说明西河大鼓的称谓由分散到统一并最终流传于各地的过程。D. 这篇说明文,以逻辑顺序介绍了西河大鼓起源、发展、称谓等内容。(四)课内文言文阅读阅读《富贵不能淫》一文,完成下面小题富贵不能淫《孟子》①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②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9.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诚:真正、确实B. 丈夫之冠也 冠:行冠礼C. 得志,与民由之 由:由于D. 贫贱不能移 移:改变,动摇。这里是使动用法。10. 下面句子中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A.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 B. 以顺正者,妾妇之道也C. 行天下之大道 D. 不得志,独行其道11. 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①段景春首先提出观点,并且运用反问句加强语气,透露出他对公孙衍、张仪的钦佩和羡慕。B. 第②段中用“妾妇之道”作比,指出公孙衍、张仪等人只是在迎合君王的喜好,并对景春的观点进行反驳。C. 孟子认为大丈夫的标准有两点:做事情要合乎道义;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D. 文章主要探讨了“何谓大丈夫”的问题,先破后立,且多处采用排比句式,使文章气势磅礴。第Ⅱ卷注意事项:1.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2.本卷共13题,共91分。二、古诗文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2. 请根据原文或提示,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1)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2) 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3) 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4)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5)陆游《游山西村》一诗中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含着深刻生活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晏殊初仕晏元献①公为童子时,张文节荐之于朝廷,召至阙下②。适值帝御试进士③,便令公就试。公一见试题,曰:“臣十日前已作此赋④,有赋稿尚在,乞别命题。”上极爱其不隐。后为馆职⑤,时天下无事,帝许臣僚择胜燕⑥饮,时侍从文馆士大夫各为燕巢⑦,以至市楼酒肆皆为游息之地。公是时甚贫,不能出,独家居,与昆弟讲习。一日,选东宫官,忽宫中除⑧晏殊,执政莫知所因,次日进复,上谕之曰:“近闻臣僚无不嬉游燕赏,弥日继夕⑨,唯殊杜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殊既受命,上面谕除授之意。公语言质野⑩,则曰:“臣非不乐宴游,直以贫无可为之具;臣若有钱亦须往,但无钱不能出耳。”上益嘉其诚实,知事君体,眷注日深。仁宗朝,卒至大用。(选自宋·沈括《梦溪笔谈》有删改)【注】①晏元献:即晏殊,宋朝人,官至宰相。②阙下:此指朝廷。阙,宫门外的望楼。③御试进士:由皇帝亲自主考的科举制度。④赋:此指诗词。⑤为馆职:在文史馆任职。⑥燕:同“宴”。⑦燕巢:指固定的游乐地点。⑧除:授官。⑨弥日继夕:日以继夜。⑩质野:朴实。13.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上极爱其不隐 隐:________ (2)上面谕除授之意 谕:________14.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臣非不乐宴游,直以贫无可为之具。15. 请结合原文分析,皇帝赞赏晏殊诚实的原因。四、文学作品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阅读《泡桐花开》,完成下面小题。泡桐花开①泡桐花开在农历四月。②每天傍晚归来,只要一转进那条长着泡桐树的小巷,我的脚步就会放慢放轻,仿佛去赴一个一年一度的约定。③我常常伫立树下凝望泡桐,它出奇地高大,仿佛与蓝天白云接壤,颇有伟岸的男子气。它枝繁叶茂、树冠如盖,在半空中流淌着旺盛的生命力。它的花朵紫中带白,密密地簇生着犹如一个个花塔,外层的花朵有点像塔上的铃铛,风吹过簌簌作响。也有不少花朵随风而落,在大地上铺陈出一小块紫色地毯,既诗意又清丽。仔细端详泡桐花会发现它们状如喇叭,安详地躺在地上构筑着“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④泡桐花还散发着独特的芬芳。那气味不像玫瑰、百合的香气那样优雅,而是带点粗犷,会出其不意地窜入人的嗅觉,让人蓦地意识到它的存在。那气味并不浓烈,而是恬淡、辽远的,让人的心弥漫起一种温柔怅惘,陷入“什么都想、什么都不想”的空灵状态。那气味不属于精致的城市,而是带着乡间味儿,令人联想起森林、平原、山野,散发着幽深、潮湿的泥土气息。⑤也许正是泡桐花的形、色、味在不经意间交织成了它的风骨,我总觉得泡桐花是一种淡泊、隐逸同时又有些寂寥的花。由于树干高大,它不仅超然于群花之上而且还超出了人的视线,显出一份“不与百花争春”的高古。很少听人提起“泡桐花开了”,它自生自长、花开花落,不用人操心也难以引人关注,有着“繁华飘零两不知”的清冷寂寞。⑥记忆中泡桐花演绎得如火如荼的一次,是多年前的华山之行。当火车欢快地奔驰在关中平原上时,窗外一片片泡桐花轻盈掠过,柔美得仿佛一个个紫色的梦。华山脚下也遍植着泡桐,紫色的花朵无声无息地飘在农田、山野间,很有与世无争的远古韵味。⑦我住的旅馆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庭院,院中长着一棵高大的、开花的泡桐,站在树底下仰望蓝天,我感觉红尘仿佛片片落英于顷刻间坠落,我的心灵在一阙古老的田园牧歌中穿梭,有着尘埃落定之后的清爽与澄明。⑧后来泡桐就见得少了,要么是孤独的一棵,最多也就是齐齐的一排。而且它们继续在都市中隐身而去,远望仿佛一个身材优美的紫色背影。城市在扩大着、发展着,常可见泡桐与拆迁的老屋一起倒地的场面,而新城的建设中绝难再见泡桐的踪影了。⑨泡桐的气质似乎不太适合以速度、效率为代表的现代繁华,它们渐渐走远了,同时永远地带走了一段超脱、悠闲、宁静的古老岁月,也带走了我那个紫色的梦幻。(选文有删改)16. 请阅读文章第③~⑤段作者对泡桐花的描写,结合具体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泡桐花角度 色彩 形态 气味 风骨特点 紫中带白 a__________; b单朵的花像铃铛,状如喇叭。 ______ ______17. 请结合语境,赏析选文第③段中画线的句子。仔细端详泡桐花会发现它们状如喇叭,安详地躺在地上构筑着“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18. 文中第⑥⑦两段的华山之行属于哪种叙述顺序?请分析其表达作用。19.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末尾段中“紫色的梦幻”的理解。五、综合性学习与名著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13分)(一)综合性学习(5分)科技创新为天津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展现出日新月异的蓬勃生机。以芯片为代表的集成电路领域是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近年来,天津市滨海新区加快打造“芯高地”,为发展我市新质生产力贡献力量。带着对“科技发展”的强烈兴趣,某班开展了以“科技改变生活,探寻新区‘芯活力’”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为活动搜集了以下四则材料。请按照要求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材料二】以芯片为代表的集成电路产业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的基石。但集成电路技术壁垒高、制造工艺复杂,我国一度面临“缺芯”“国产化”的难题。为化解“卡脖子”风险,滨海新区集成电路企业加快技术攻关和芯片研发步伐,努力提升我国5G全产业链通信安全水平。材料三】滨海新区为了呵护更多“芯种子”成长,先后布局建设天津市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天津国家芯火双创平台等多个公共服务机构,建成天津先进技术研究院、滨海新区信息技术创新中心、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用以加快孵化科创企业,助推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积极融入国家创新战略布局。【材料四】为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滨海新区加快重点龙头项目建设。目前华慧芯光电子芯片项目、华峰测控集成电路测试设备产业化基地项目、青禾晶元化合物半导体复合衬底产线陆续建成投产;波汇光电一期、芯哲微等项目已封顶;国芯科技汽车芯片、豪威北方汽车芯片等项目正加快建设。20. 请探究【材料一】的内容,简要写出你的结论。21. 请根据以上相关材料,概括滨海新区加快打造“芯高地”,有哪些方面的突出举措。(二)名著阅读(8分)22. 请根据阅读积累,在下面表格的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内容作品 人物 内容《朝花夕拾》 _____ 他给“我”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让“我”懂得了做学问要严谨。《儒林外史》 _____ 他家境贫寒,善画荷花。因不愿结交官绅,又恐受害,遂远走山东。后山东洪灾,回乡奉养母亲,并为其送终。朱元璋取了天下,他避免入仕,归隐会稽山。《红星照耀中国》 _____ 他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有着中国农民质朴纯真的性格和坚定的目标,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研究,对工作一丝不苟,精力过人,是一个极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4)_____》 舍腰蜂 它有着十分美丽而动人的身材,非常聪明的头脑,头部有两只触角,触角末端向外弯曲,胸部圆柱状,尾部细长末端有膨胀,后四脚偏长。还有一点应该注意的是它那非常奇怪的案巢。23. 《西游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的神魔世界,给一代又一代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早已成为文学宝库中绽放华彩的形象。下面是某班同学在阅读《西游记》后,为隆重推荐这一角色而制作的读书卡片,请结合书中具体的情节内容,从不同角度来谈谈你对孙悟空这一形象的理解,完成读书卡片的填写。《西游记》——孙悟空的性格魅力性格特征:桀骜不驯、敢于反抗的孙悟空 (1)故事情节及分析:__________________ 性格特征:聪明机智的孙悟空 (2)故事情节及分析:__________________性格特征:嫉恶如仇、行侠仗义的孙悟空 (3)故事情节及分析:__________________ 性格特征:幽默、爱搞恶作剧的孙悟空 (4)故事情节及分析:__________________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24. 把有波澜的生活酿成静好的岁月,是一种高品位的人生追求。生活中遭遇挫折与困境,与其悲伤地哭喊,不如平静地面对,心静下来了,就会很快走出阴霾;学业上面对成绩的波动、考试的压力,与其焦头烂额地烦躁,不如平静地面对,心静下来了,就会在行动中见证效率……静静地品味岁月的沉香,不失为一种生活的智慧。同学们,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和感悟呢?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紧扣主题,内容具体充实;②有真情实感;③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年天津市滨海新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 2024年天津市滨海新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