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年 级:五年级
学 科: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
明志就是确立志向。在向理想彼岸的远航中,只有不畏艰险、不断进取的人,才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明志是为激流勇进的人生注入的第一推动力。
明志
王阳明从小立志要当圣人,他勤学苦练,不仅能带兵剿匪,还创立了自己的学说。他说: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
图片出处:https://www./p/ffc03ab4d2e3
我的理想是当一名科学家,发明很多高科技,造福我们人类。
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对学生认真负责,因材施教,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发掘他们身上的潜力。
我的理想是当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为人们治疗疾病,让大家身体更健康。
气节指志气和节操,往往表现为坚持正义,在民族危急关头或强大压力面前不屈服的精神。气节是以廉耻之心为基础的,没有廉耻,就不能坚持道德原则。
汉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当他即将完成任务时,发生了变故,匈奴首领逼迫他投降。苏武对下属说:“我是汉朝使者,如果丧失气节、违背使命,还有什么脸面回国呢 ”后来,匈奴将苏武流放到荒无人烟的北海边去放羊。没有粮食的时候,他就吃草根等充饥,但他一直没有屈服。等到匈奴准许苏武回国时,他已经在匈奴受了十九年的磨难,胡须、头发都变白了。
图片出处:https://www./na/472541755_121052335
思考:
如此恶劣的环境,苏武矢志不渝的原因是什么?又是什么在支撑着他?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藤文公下》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文天祥《正气歌》
这两句格言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任何境地都要保持高尚的气节,这是自强不息人格修养的最佳体现。谈到人格修养,诚信品质必不可少。诚信既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生存之基。“失信不立”是亘古不变的人生哲理。
《范式赴约》
东汉时,范式与张劭同在京城洛阳读书,结下深厚的友谊。学业结束了,二人分别时,范式对张劭说:“两年后我去看望你的父母和孩子。”然后他们约定好了日期。约定的日期快到了,张劭请母亲准备接待范式。母亲说:“这是两年前的约定了,况且我们两家相隔千里,你怎么可以当真呢 ”张劭说:“范式是个守信用的人,他一定不会失约的。”到了约定的那一天,范式果然赶到。
图片出处:https://www.huangpucn.com/lishi/gushi/46543.html
范式答应朋友的约定十分讲信用,他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诚实守信、言行一致是人所公认的宝贵品德,我们都要做个诚信之人。
名实一致
言行一致
表里一致
我反思自己表里一致没做好。小朋友来家里玩,时间到了,他要回去了,我心里舍不得他但是又说不出口,就对他大喊大叫。我应该实话 实说,真实得表达自己的想法。
我言行一致没做到。爸爸妈妈不在家,我答应他们会做完作业再看电视,但是还是没有忍住,我觉得自己要加强自律,说话算话。
轻诺必寡信。-----《老子》第六十三章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老子·为政》
求新就要与时俱进。没有求新,个人就不能发展,社会就不会进步。求新精神体现了中华文化中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品质。创新精神自古流传,它的意义深远,甚至能够改变一个国家。
创新精神对于当今社会而言有什么重要意义呢?
同学们,在崇尚人格修养的文化精神浸润下,中华民族产生了一代代品行高洁的人士,他们的伟大人格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始终是后人学习效仿的标杆,让我们向前人看齐,培养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我们一起努力。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