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单元 曲苑寻珍——《前门情思大碗茶》教学设计教学分析《前门情思大碗茶》是一首广为流传的具有浓郁的老北京风格的现代歌曲。这是一首极富有北京说唱音乐韵味、又不失时代流行特色的歌曲。其中有京韵大鼓、北京琴书的特色,并借用了大量的装饰音来处理歌词,保证了字正腔圆、声声入耳。在歌曲伴奏中使用了电子合成器模仿三弦、琵琶等音,使作品京味十足,韵味无穷。作品通过归国华侨回忆儿时在北京生活时的往事及对大碗茶的情思,表达了远方游子祖祖辈辈对祖国故乡的无限爱恋之情。教学目标1.在体验北京曲艺音乐韵味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对故乡、对童年的思恋之情,了解北京的传统文化内涵,培养对音乐、对祖国的热爱之情。2.掌握歌曲每个乐句的弱起及装饰音的演唱方法,带着京腔的“儿化”音演唱歌曲A段,体会歌曲的风格韵味。3.能够区分曲艺与戏曲音乐,掌握曲艺音乐的艺术特点;能够正确运用“字儿、气儿、劲儿、味儿”技巧演唱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A段,把握曲艺风格。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够有感情的、字正腔圆的演唱歌曲A段,体验并模仿歌曲中的京腔京韵。【教学难点】1.掌握歌曲的板后起唱及装饰音部分,体会装饰音在歌曲中的作用。2.模仿京腔的“儿化”音。教学过程激趣导入教师表演创设情境,演唱歌曲《新贵妃醉酒》,提问学生歌曲名称以及歌曲中引用了我国哪种传统音乐的元素?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同学们课下的音乐积累都比较丰富啊。刚刚老师所表演的正是李玉刚所演唱的《新贵妃醉酒》,这首歌曲中引用了戏曲元素。今天我们的学习内容就和传统音乐有关。引入课题,歌曲与戏曲、曲艺音乐的融合——《前门情思大碗茶》(二)初听乐曲1、师:歌曲怎么不样的风格?歌唱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播放歌曲)师引导回答:是不是具有戏曲曲艺的味道啊!什么风格啊?曲艺风格。歌唱了什么内容,谁回来了?归国华侨。他想起来了什么?在北京生活的往事及对北京大碗茶的情思。表达了什么情感?表达了游子祖祖辈辈对故乡北京的无限热恋之情。师小结:这是首具有浓郁老北京风格的现代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它是一首带有戏曲风味的现代歌曲。2、 师:我们已经从感情基调上分析了歌曲,下面我们来关注歌曲的前奏,使用的一些乐器,使它具有特别的韵味呢?(播放前奏,师模仿乐器演奏引导)生:琵琶。还有一件乐器?三弦。师:这两件乐器是曲艺常用的乐器。我们再次聆听歌曲,在听到这些乐器演奏的时候,和老师一起模仿演奏。为歌分分段落?3、 师:你注意到歌曲可分为几个乐段了吗?(可以再播放歌曲一次,引导模仿乐器演奏,在B段时生随师一起做动作,拍掌,尾句划旋律线。)师:几段啊?(引导)生:两段。师:是的,歌曲的曲式是两段体。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段聆听、感受、学唱。4. A段聆听:a、 学唱“我爷爷小的时候”到“仿佛挨着我的家”。b、 听录音或师示范演唱,生思考:这几个乐句有什么特点?(师敲击板鼓,板后起唱。)师:旋律怎么样?委婉。节奏呢?密集的还会拉宽的?紧凑。而且很多什么音啊?装饰音。还有重要的一个特点?(师敲击鼓板)生:空拍。 师:对,空拍敲击一下鼓,齐唱。也就是曲艺当中的“板后起唱”。接下来,我们带着这种戏腔的感觉也来唱唱歌吧!(师逐句教唱歌曲,把握倚音、波音的演唱:润腔委婉,身体轻摇。)(师:老师唱一句,同学们跟一句。跟唱完第一句后:同学们,板后起腔吗,拍手出来。还要注意这些前倚音、波音吗,我们加小动作,使它的润腔更加委婉吗。后面一样。)5.B段聆听a、(播放音乐B段)思考:音乐有什么特点吗?情感怎么样了?生:音乐B段旋律在高音区展开,表现出游子难以抑制的激情。b、逐句教唱。c、 唻……这就情绪是不往上推啊!我们借助手的动作及指挥,把情绪推上来。d、 下面乐句和老师边打拍子边演唱。休止符停顿的地方强调。“味儿”,这是什么音啊?儿化音。同学们借助我们的动作,把韵味及音乐的悠长感给表现出来。e、 尾句通过画旋律线,来帮助演唱。(师示范,生跟唱。)(三)学唱歌曲1.进行简单发声练习,引导学生运用自然、圆润的声音进行发声。2.教师范唱歌曲,学生小声哼唱。3.教师播放歌曲,学生小声跟唱,感受旋律特点,找出装饰音。4.演唱旋律,注意装饰音的地方。5.学生朗诵歌词,感受歌词内容。6.学生尝试自行填词演唱歌曲,教师对其表现进行评价,并通过演唱划分出歌曲段落。7.带感情地演唱歌曲。教学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了解了现代音乐与传统音乐文化的结合,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本课的学习更深一步了解我国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接触传统音乐,并推动我国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