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安康中学高新分校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文综试题-高中政治(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安康中学高新分校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文综试题-高中政治(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文科综合(政治)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2024年1月11日至12日举行的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上,国务院国资委明确提出,各地国资委要加大改革统筹推进力度,以钉钉子精神抓紧抓实各项重点任务,务求在重点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力争2024年底完成新一轮国企改革行动70%以上主体任务。推动国企改革有利于( )
①增强国有资本控制力
②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③巩固国有企业的主体地位
④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 2023年8月3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提高个人所得税有关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的通知》,其中,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标准,从每月2000元提高至每月3000元,子女教育、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标准从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提高至每月2000元,纳税人从9月申报期起即可享受。这有利于( )
①缩小个人所得税征税对象的范围,减轻人民负担
②增加居民家庭收入,促进初次分配公平
③增加居民实际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④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助力解决社会民生问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 下图反映的是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涨跌情况,下列对图中信息推断正确的是( )
居民消费价格涨跌情况(月度同比)
注:按国际惯例,当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幅连续超过3%时,有通货膨胀的风险;CPI增幅低于1%时,则有通货紧缩的风险。
①产能严重不足,会引发经济危机
②物价持续下跌,通货紧缩风险加大
③短期内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居民生活成本
④通货紧缩预期加大,经济发展必然下滑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4. 2023年12月19日至20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②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消除城乡发展差异
③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④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党的中心任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 2023年12月16日,农业农村部紧急部署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应对工作,指导各地落实好防灾减灾措施,精心组织冬季农业生产,保障“菜篮子”产品市场供应,加强农业设施安全隐患排查,维护农产品价格稳定,保障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这表明我国政府( )
①积极转变职能,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②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③积极履行经济职能
④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6. 2023年11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的演讲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让14亿多中国人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这对世界意味着更加广阔的市场和前所未有的合作机遇,也将为世界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①坚持对人民负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②坚持依法执政,把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③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④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7. 2023年12月14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西南宁市良庆区蟠龙社区进行实地调研。大家纷纷表示,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扎实做好社区建设与服务,通过丰富的活动增进居民之间的交流、交往与交融,让各民族的兄弟姐妹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建设幸福家园。这有利于( )
①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②消除我国复杂尖锐的民族矛盾
③我国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8. 2023年12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首届“良渚论坛”致贺信。习近平指出,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是世界文明的瑰宝。中华文明开放包容、兼收并蓄,不断丰富发展、历久弥新,不断吸取世界不同文明的精华,极大丰富了世界文明百花园。这表明( )
①既要尊重本民族文化,又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③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
④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9. 2023年10月27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深入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振奋各族人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精气神。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实施红色教育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②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基因
③中华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0. 天文科普专家介绍,2023年11月25日木星合月将现身夜空。到了25日天黑以后,明亮的木星和一轮盈凸月真的从东方升起。月球和木星是夜空中排名第一和第三明亮的天体,本次相合时木星和月球的亮度几乎接近极值,交相辉映的场景赏心悦目,带来了极好的视觉享受。这体现的哲理是( )
①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④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1. 习近平主席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一系列重大关系。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②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最优目标
③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运用分析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④要系统谋划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科学研判当前国内外形势,明确指出“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这一重要论述,是对从前“发展是硬道理”的与时俱进,深化了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为不断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这表明( )
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②社会意识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③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④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二、非选择题: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以食为天,食品价格变动最能牵动普通人的生活。2023年进入秋天后,大闸蟹、猪肉相继因降价登上热搜,近期多种蔬菜也加入降价大部队。这对消费者的菜篮子来说是个好消息,然而在另一端,却出现了因为菜价过低导致菜农宁愿菜烂在地里的现象。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全国CPI指数,畜肉、蛋类、鲜菜的价格指数与2022年同比降幅较大。这是因为2023年10-11月份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有利于农产品生产储运成本的降低,鲜菜、鸡蛋和水产品等多种受运输情况影响较大的鲜活食品价格均有所下降。而猪肉价格的连续下降,原因是生猪出栏量有所增加,加之天气偏暖,部分腌腊需求延后,导致猪肉价格超季节性回落。对于蔬菜来说,2023年偏高的气温使得田间蔬菜生长速度变快、长势茂盛,产量增加。同时由于生长周期缩短,南北方蔬菜一起扎堆上市,供应量上涨自然价格下降。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知识,分析我国2023年与2022年同期相比猪肉、蔬菜等食品价格下降的原因。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2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北京集体会见来华举行中沙伊三方联合委员会首次会议的沙特外交副大臣胡莱吉、伊朗外交部副部长巴盖里。王毅祝贺三方联合委员会首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表示中方一贯支持中东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发展道路,支持中东国家团结协作解决地区安全问题,支持沙伊双方持续推进改善关系进程。王毅就继续推进沙伊关系改善进程提出坚持和解战略选择不动摇、进一步推进关系改善进程、排除外部干扰三点建议。胡莱吉和巴盖里感谢中方承办此次会议,表示沙伊欢迎和支持中国为中东地区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运用政治生活中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二四年新年贺词(节选):
2023年,我们接续奋斗、砥砺前行,经历了风雨洗礼,看到了美丽风景,取得了沉甸甸的收获。大家记住了一年的不易,也对未来充满信心。前行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大家不惧风雨、守望相助,直面挑战、攻坚克难,我深受感动。
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有力量。经过久久为功的磨砺,中国的创新动力、发展活力勃发奔涌。中国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奋力攀登,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创造。
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显底气。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度,传承着伟大的文明。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大漠孤烟、江南细雨,总让人思接千载、心驰神往;黄河九曲、长江奔流,总让人心潮澎湃、豪情满怀。良渚、二里头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三星堆的文化瑰宝,国家版本馆的文脉赓续……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分析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
(2)“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对此加以阐释。
(3)结合材料,请就如何增强和提升中华文化自信提出两条建议。文科综合(政治)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2024年1月11日至12日举行的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上,国务院国资委明确提出,各地国资委要加大改革统筹推进力度,以钉钉子精神抓紧抓实各项重点任务,务求在重点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力争2024年底完成新一轮国企改革行动70%以上主体任务。推动国企改革有利于( )
①增强国有资本控制力
②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③巩固国有企业的主体地位
④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推动国企改革有利于增强国有资本控制力,有利于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①②符合题意。
③:公有制占主体地位,③错误。
④: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④错误。
故本题选A。
2. 2023年8月3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提高个人所得税有关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的通知》,其中,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标准,从每月2000元提高至每月3000元,子女教育、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标准从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提高至每月2000元,纳税人从9月申报期起即可享受。这有利于( )
①缩小个人所得税征税对象的范围,减轻人民负担
②增加居民家庭收入,促进初次分配公平
③增加居民实际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④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助力解决社会民生问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材料未体现缩小个人所得税征税对象的范围,①不符合题意。
②:个人所得税调整属于再分配,不属于初次分配,②错误。
③: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标准,从每月2000元提高至每月3000元,子女教育、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标准从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提高至每月2000元,纳税人从9月申报期起即可享受。这有利于增加居民实际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③正确。
④:提高个人所得税有关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可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助力解决社会民生问题,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3. 下图反映的是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涨跌情况,下列对图中信息推断正确的是( )
居民消费价格涨跌情况(月度同比)
注:按国际惯例,当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幅连续超过3%时,有通货膨胀的风险;CPI增幅低于1%时,则有通货紧缩的风险。
①产能严重不足,会引发经济危机
②物价持续下跌,通货紧缩风险加大
③短期内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居民生活成本
④通货紧缩预期加大,经济发展必然下滑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③: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2023年CPI增幅持续下跌,且从2月份开始,CPI增幅低于1%由此可推出物价持续下跌,通货紧缩风险加大,但短期内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居民生活成本,②③正确。
①:通货紧缩风险通常表现为产能过剩,而不是产能不足,并且从图中不能得出我国会引发经济危机的结论,①排除。
④:通货紧缩预期加大,经济发展不一定就必然下滑,国家可以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运行,④说法太绝对,排除。
故本题选C。
4. 2023年12月19日至20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②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消除城乡发展差异
③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④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党的中心任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说明“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①③正确。
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能够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但不能够消除城乡发展差异,②说法错误。
④:当前党的中心任务是经济建设,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5. 2023年12月16日,农业农村部紧急部署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应对工作,指导各地落实好防灾减灾措施,精心组织冬季农业生产,保障“菜篮子”产品市场供应,加强农业设施安全隐患排查,维护农产品价格稳定,保障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这表明我国政府( )
①积极转变职能,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②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③积极履行经济职能
④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政府的做法,是保障而不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①不符合题意。
②:材料强调的是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积极履行经济,没有体现政府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②排除。
③④:保障“菜篮子”产品市场供应,加强农业设施安全隐患排查,维护农产品价格稳定,保障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这是我国政府积极履行经济职能,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的表现,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6. 2023年11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的演讲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让14亿多中国人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这对世界意味着更加广阔的市场和前所未有的合作机遇,也将为世界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①坚持对人民负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②坚持依法执政,把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③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④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①错误。
②:题干材料没体现依法执政,②不符合题意。
③: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的演讲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让14亿多中国人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这对世界意味着更加广阔的市场和前所未有的合作机遇,也将为世界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这表明中国共产党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③符合题意。
④: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让14亿多中国人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这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表现,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7. 2023年12月14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西南宁市良庆区蟠龙社区进行实地调研。大家纷纷表示,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扎实做好社区建设与服务,通过丰富的活动增进居民之间的交流、交往与交融,让各民族的兄弟姐妹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建设幸福家园。这有利于( )
①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②消除我国复杂尖锐的民族矛盾
③我国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③④:通过丰富活动增进居民之间的交流、交往与交融,让各民族的兄弟姐妹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建设幸福家园,这有利于我国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③④符合题意。
①②:我国早已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且我国民族矛盾并不尖锐,①②排除。
故本题选D。
8. 2023年12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首届“良渚论坛”致贺信。习近平指出,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是世界文明的瑰宝。中华文明开放包容、兼收并蓄,不断丰富发展、历久弥新,不断吸取世界不同文明的精华,极大丰富了世界文明百花园。这表明( )
①既要尊重本民族文化,又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③中华文化具有特有包容性
④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①错误。
②: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是世界文明的瑰宝。这表明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②符合题意。
③:中华文明开放包容、兼收并蓄,不断丰富发展、历久弥新,不断吸取世界不同文明的精华,这表明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③符合题意。
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④错误。
故本题选C。
9. 2023年10月27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深入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振奋各族人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精气神。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实施红色教育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②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
③中华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①错误。
②:“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②正确。
③:中华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精神动力,而不是智力支持,③排除。
④: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能够振奋各族人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精气神,表明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④正确。
故本题选C。
10. 天文科普专家介绍,2023年11月25日木星合月将现身夜空。到了25日天黑以后,明亮的木星和一轮盈凸月真的从东方升起。月球和木星是夜空中排名第一和第三明亮的天体,本次相合时木星和月球的亮度几乎接近极值,交相辉映的场景赏心悦目,带来了极好的视觉享受。这体现的哲理是( )
①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④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天文科普专家介绍,2023年11月25日木星合月将现身夜空。到了25日天黑以后,明亮的木星和一轮盈凸月真的从东方升起,这体现了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①正确。
②:天文科普专家介绍,2023年11月25日木星合月将现身夜空。到了25日天黑以后,明亮的木星和一轮盈凸月真的从东方升起。这体现的哲理是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②正确。
③: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③错误。
④: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但不一定都是正确的,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1. 习近平主席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一系列重大关系。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②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最优目标
③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运用分析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④要系统谋划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这告诉我们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最优目标,①②符合题意。
③: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运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③排除。
④:材料中“系统工程,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强调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从整体出发,不是强调要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④排除。
故本题选A
1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科学研判当前国内外形势,明确指出“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这一重要论述,是对从前“发展是硬道理”的与时俱进,深化了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为不断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这表明( )
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②社会意识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③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④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③:根据当前国内外形势,指出“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这是对从前“发展是硬道理”的与时俱进,表明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③说法正确。
④:深化了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为不断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指明了前进方向,表明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④符合题意。
①: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①说法错误。
②: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二、非选择题: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以食为天,食品价格变动最能牵动普通人的生活。2023年进入秋天后,大闸蟹、猪肉相继因降价登上热搜,近期多种蔬菜也加入降价大部队。这对消费者的菜篮子来说是个好消息,然而在另一端,却出现了因为菜价过低导致菜农宁愿菜烂在地里的现象。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全国CPI指数,畜肉、蛋类、鲜菜的价格指数与2022年同比降幅较大。这是因为2023年10-11月份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有利于农产品生产储运成本的降低,鲜菜、鸡蛋和水产品等多种受运输情况影响较大的鲜活食品价格均有所下降。而猪肉价格的连续下降,原因是生猪出栏量有所增加,加之天气偏暖,部分腌腊需求延后,导致猪肉价格超季节性回落。对于蔬菜来说,2023年偏高的气温使得田间蔬菜生长速度变快、长势茂盛,产量增加。同时由于生长周期缩短,南北方蔬菜一起扎堆上市,供应量上涨自然价格下降。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知识,分析我国2023年与2022年同期相比猪肉、蔬菜等食品价格下降的原因。
【答案】①供求影响价格。生猪出栏量增加,腌腊需求延后,导致猪肉价格下降。蔬菜产量增加,南北方蔬菜扎堆上市,也使得蔬菜价格下跌。
②价值决定价格。农产品生产储运成本的降低,导致鲜活食品价格均有所下降。
③气候时间、地域等因素也能对价格产生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也是导致部分食品价格同期下降的原因。
【解析】
【分析】背景素材:我国2023年猪肉、蔬菜等食品价格下降
考点考查: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影响价格变动的其他因素等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为原因类试题,考查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注意调动教材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生猪出栏量有所增加,加之天气偏暖,部分腌腊需求延后,导致猪肉价格超季节性回落。对于蔬菜来说,2023年偏高的气温使得田间蔬菜生长速度变快、长势茂盛,产量增加。同时由于生长周期缩短,南北方蔬菜一起扎堆上市,供应量上涨→可联系供求影响价格。
关键词②:农产品生产储运成本的降低,导致鲜活食品价格均有所下降→可联系价值决定价格。
关键词③: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有利于农产品生产储运成本的降低,2023年偏高的气温使得田间蔬菜产量增加→可联系气候时间、地域等因素也能对价格产生影响。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2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北京集体会见来华举行中沙伊三方联合委员会首次会议的沙特外交副大臣胡莱吉、伊朗外交部副部长巴盖里。王毅祝贺三方联合委员会首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表示中方一贯支持中东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发展道路,支持中东国家团结协作解决地区安全问题,支持沙伊双方持续推进改善关系进程。王毅就继续推进沙伊关系改善进程提出坚持和解战略选择不动摇、进一步推进关系改善进程、排除外部干扰三点建议。胡莱吉和巴盖里感谢中方承办此次会议,表示沙伊欢迎和支持中国为中东地区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运用政治生活中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答案】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沙伊双方持续推进改善关系符合两国利益。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就继续推进沙伊关系改善进程提出坚持和解战略选择不动摇,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③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方一贯支持中东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发展道路,支持中东国家团结协作解决地区安全问题。
【解析】
【分析】背景素材:中沙伊三方联合委员会首次会议
考点考查:国际关系、时代主题、中国的外交政策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是对上述材料的认识,注意作答主体为国家,需要调用国际关系、时代主题、中国的外交政策的有关知识,从原因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王毅祝贺三方联合委员会首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表示中方一贯支持中东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发展道路,支持中东国家团结协作解决地区安全问题,支持沙伊双方持续推进改善关系进程→可联系教材知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关键词②:王毅就继续推进沙伊关系改善进程提出坚持和解战略选择不动摇、进一步推进关系改善进程、排除外部干扰三点建议→可联系教材知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二四年新年贺词(节选):
2023年,我们接续奋斗、砥砺前行,经历了风雨洗礼,看到了美丽风景,取得了沉甸甸的收获。大家记住了一年的不易,也对未来充满信心。前行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大家不惧风雨、守望相助,直面挑战、攻坚克难,我深受感动。
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有力量。经过久久为功的磨砺,中国的创新动力、发展活力勃发奔涌。中国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奋力攀登,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创造。
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显底气。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度,传承着伟大的文明。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大漠孤烟、江南细雨,总让人思接千载、心驰神往;黄河九曲、长江奔流,总让人心潮澎湃、豪情满怀。良渚、二里头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三星堆的文化瑰宝,国家版本馆的文脉赓续……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分析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
(2)“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对此加以阐释。
(3)结合材料,请就如何增强和提升中华文化自信提出两条建议。
【答案】(1)①发展具有普遍性,要求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中国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奋力攀登,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创造。②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有风有雨是常态,我们接续奋斗砥砺前行,经历了风雨洗礼,也对未来充满信心。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这一年我们走得很有力量,经过久久为功的磨砺,中国的创新动力、发展活力勃发奔涌。
(2)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度,传承着伟大的文明,这是中华文化给我们的精神力量,是我们的力量之源。②文化自信来自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悠久的历史,博大的文明,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有利于我们坚持文化自信。
(3)示例:①增强和提升中华文化自信,必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②增强和提升中华文化自信,必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解析】
【分析】背景素材:习近平发表二○二四年新年贺词
考点考查:发展观、文化自信、文化的作用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小问1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需要调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有关知识,分析习主席的新年贺词。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经过久久为功的磨砺,中国的创新动力、发展活力勃发奔涌→可联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关键词②:前行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大家不惧风雨、守望相助,直面挑战、攻坚克难,我深受感动→可联系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关键词③:经过久久为功的磨砺,中国的创新动力、发展活力勃发奔涌。中国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奋力攀登,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创造→可联系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小问2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需要调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显底气。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度,传承着伟大的文明。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大漠孤烟、江南细雨,总让人思接千载、心驰神往;黄河九曲、长江奔流,总让人心潮澎湃、豪情满怀→可联系文化的作用;
关键词②:良渚、二里头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三星堆的文化瑰宝,国家版本馆的文脉赓续→可联系坚定文化自信;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小问3详解】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围绕提升文化自信提出建议,可以具体从增强和提升中华文化自信,必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和提升中华文化自信,必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等角度具体分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