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东省2024年中考模拟考试卷道德与法治(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哪些途径进行自我评价①自以为是,自我欣赏 ②与他人进行比较 ③通过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 ④自我观察,自我反省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2.下面哪句言语最适合劝说漫画《我什么都不行》中的男孩( )A.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B.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C.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矣D.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3.友谊,像一株慢慢生长的植物,需要精心呵护。呵护友谊,我们应( )A.用心关怀对方,把朋友的过错承担下来B.跟所有人都成为朋友,对所有人以诚相待C.面对冲突,寻找彼此能够接受的解决方式D.学会忍受朋友给自己带来的各种伤害4.下列语句中,不属于中华传统美德的是( )A.见利忘义、见钱眼开 B.勤劳勇敢、自强不息C.道济天下,忧国忧民 D.行己有耻,至于至善5.江梦南半岁双耳失聪,通过读唇语一路奋斗成为清华博士。她秉持着解决“生命难题”的信念,以异于常人的坚韧人生“感动中国”。她的经历说明了( )①生命是脆弱的、渺小的 ②要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③自强要靠坚强的意志 ④自强的态度助力青春成长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6.下列名言警句中,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所体现的精神相符的是( )A.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C.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D.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7.人生路漫漫,有喜也有悲,学会情绪调节,有助于我们成为情绪的主人。下列是小丽调节情绪的方法,你认为对应正确的是( )①考试失利,心情烦躁,约朋友打了一场篮球,感觉轻松多了——合理宣泄②考试时,心情总会紧张,我闭上眼睛、深呼吸,就不那么紧张了——放松训练③跟好朋友闹矛盾了,心情好郁闷,打开音乐听了会儿,感觉不那么郁闷了——改变认知评价④粗心做错数学题,被老师批评,心情低落,但想到老师也是为我好,就不那么难过了——转移注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为实现中华民族强国富民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了以下实践( )①完成旧民主主义革命 ②完成社会主义革命 ③进行改革开放 ④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9.小浩生病手术治疗后,在家休息一周。每天晚上他都能收到老师和同学发来的短信,大家都鼓励他战胜病痛、坚持学习;同小区的同学还到家帮他讲题。小浩非常感动,决定病好后多为班级和同学做贡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优秀的集体让我们感受到温暖和力量②美好集体中人与人之间充满关怀友爱③集体能解决我们学习生活中一切难题④每个成员应互帮互助共建美好班集体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2023年3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指出:坚持对未成年人优先保护、特殊保护,构建有利于未成年人上网的良好环境,依法惩处利用网络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为此,我们中学生平时要( )A.明辨是非,依法参与网络生活 B.统筹协调,构筑全面保护防线C.提高警惕,依法打击网络谣言 D.崇尚法治,依法整治网络暴力11.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受到热捧,相关奥运纪念商品销售火爆,陆某借机销售假冒“冰墩墩”等相关商品,最终受到了法律惩处。这警示我们要( )①坚守诚信原则②做到爱岗敬业③维护自身利益④尊法学法守法用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下图两幅漫画共同说明了( )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受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③拾到失物,归还失主,是义务,得到相关费用和合理的酬金是公民的权利,这体现了权利义务的一致性,并不违背拾金不昧的传统美德④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A.②③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符合中国国情,具有独特优势。我们要坚定制度自信,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在要求。下列有关“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根基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③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有利于人民群众间接行使民主权利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4.下列属于人大代表的职权的是( )①审议权 ②监督权 ③提案权 ④质询权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5.我国法律规定,十四周岁以上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判决前,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 版物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处、照片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这些规定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16.今年全国“两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都高度关注妇女、儿童、老人等重点人群,以大量具体司法案件彰显了中国法治的力度、温度,呈现“看得见的公平正义”。这表明( )①公平正义的实现,需要法治保障②公平正义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③只有司法机关才能维护公平正义④我国社会已真正实现了公平正义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7.电视剧《狂飙》讲述的是省监察机关工作组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调查工作,彻查当地黑恶势力及其背后“保护伞”的故事。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调查职责是监察机关的最首要职责 B.监察机关追诉犯罪依法行使检察权C.扫黑除恶是我国当前重要的中心工作 D.追求公平正义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18.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截至目前,我国已与151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老铁路、匈塞铁路等重点项目建设运营稳步推进,一批“小而美”的农业、医疗、减贫等民生项目相继落地。中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的实践( )①证明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②表明我国开展跨国互联互通,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③表明我国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④彰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担当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9.我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应对全球化挑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自习主席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国已经同1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一大批重大合作项目已经落地生根。共建“一带一路”是开放的合作平台,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开放包容,各方共同参与的“交响乐”。这说明了①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②在当今世界树立起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③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负责任的现代化强国④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势没有改变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20.塞内加尔开国总统桑戈尔曾经写道:“让我们向新生的世界报到吧。”“向新生的世界报到”需要各国坚持( )①对话协商②共建共享 ③开放包容④交流互鉴 ⑤绿色低碳 ⑥ 以我为主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⑥ C.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⑥第Ⅱ卷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21.【践行民主 坚守初心】“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习近平同志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提出的源于中国实践、带有中国风格、体现中国特色、具有中国气派的新概念,深刻揭示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性这一本质特征。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围绕“全过程人民民主”展开话题讨论,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1)全过程人民民主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请你写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2)在讨论中还有同学认为,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请你对此观点进行辨析。(3)全过程人民民主需要你我共同参与。在我国,公民参与民主生活,除民主选举外还有哪些方式?22.70年峥嵘岁月弹指一挥间,70年中华大地旧貌换新颜。让我们一起点赞伟大祖国和中国人民!【点赞中国发展】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发愤图强、艰苦创业,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发展成就,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历史性地划上句号,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传奇!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1)请你解读中国的发展“密码”。【点赞中国担当】70年来,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目前,中国共有2500余名官兵在联合国7个任务区及联合国维和行动部队执行维和任务。我国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2)从上述材料中你能得出哪些结论?【点赞中国民生】70年来,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区域性整体减贫成效明显,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重大成就。我国是最早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从无到有,社保覆盖范围持续扩大,稳步迈向全民参保,建成了覆盖十几亿人的世界最大社会保障体系。(3)你从上述材料中感悟到哪些道理?【点赞中国人民】习近平在建国70周年讲话中高呼“伟大的中国人民万岁!”让全国人民群情激奋!(4)让我们一起来点赞中国人民!①你认为中国人民的伟大表现在哪里?②我们点赞老师,因为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2022年10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2023年3月4日、5日,全国“两会”如期召开。为了帮助学生了解两会情况,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的要求,某校开展了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谱写崭新篇章】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1)请你说说以上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主要是基于我国哪些国情提出的?【共创和谐共生】“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经过努力,目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共生。(2)在分组探究中,有同学提出:“只要我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一定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你赞成这样的观点吗?请运用所学知识阐明理由。【践行使命担当】“两会”期间,各界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为国家发展和民生改善提出了一系列意见和建议。(标题)一、提案者:**中学模拟政协社团 二、案由:近年来,网上外卖平台的发展如火如茶。每周最少有4亿外卖骑手飞驰在大街小巷。人们享受着足不出户,快捷便利的用餐服务,骑手们则把“快速送达”作为工作目标和要求。 为应对网上外卖平台的“超时罚款”、避免点餐客户的“超时差评”,骑手们争分夺秒,经常闯红灯、走机动车道、逆行、超速,边骑车边打电话 ,“用生命送餐”导致的交通事故屡见不鲜,这不仅给自身安全造成严重影响,也给城市道路交通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解决此类问题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三、方案(具体建议):(3)在学习政协多项提案后,校模拟政协社团围绕社会热点设计了一个提案,请你根据案由的内容补充提案名称和具体建议(至少三个角度;具有可操作性;准确使用学科术语)。参考答案1.A【详解】本题考查自我评价的知识。②③④:依据教材知识可知,与他人进行比较,通过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自我观察,自我反省,都是进行自我评价的途径,②③④正确;①:自以为是,自我欣赏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故①错误;故本题选A。2.C【详解】本题考查正确认识自己。C:分析漫画可知,“我什么都不行”说明漫画中的主人公没有正确认识自己,只看到自己的缺点。“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矣”意思是使用人的长处做事就没有不成功的,避开人的短处,就没有可废弃的人才,强调要扬长避短,符合题意,C正确;AB:“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强调要向榜样学习,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与题干主旨不符合,AB不符合题意;D:“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强调踏实笃行的意义,与题干主旨不符合,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3.C【详解】本题考查呵护友谊。A:把朋友的过错承担下来,这是缺乏交友原则的表现,故A说法错误;B:我们要乐交诤友,不交损友,故B说法错误;C:面对冲突,寻找彼此能够接受的解决方式,C说法正确;D: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承受并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当朋友背叛了自己,或者做出了伤害友谊的举动,我们可以选择宽容对方,也可以选择结束这段友谊。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4.A【详解】本题考查中华传统美德。A:见利忘义,见钱眼开,是利己主义的表现,不是中华传统美德,故A符合题意;BCD:勤劳勇敢、自强不息、道济天下,忧国忧民、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等都是中华传统美德,故B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5.B【详解】本题考查生命、自强的相关知识。①:生命是脆弱的、渺小的没有体现 ,①错误;②③④:依据所学知识,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激荡的青春活力,自信的青春热情,自强的青春态度,给我们插上飞翔的翅膀,助力青春成长,她的经历说明了要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自强要靠坚强的意志 ,②③④正确;故本题选B。6.D【详解】本题考查青春的自强。D:材料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强调了青春的自强不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自强的表现,故D符合题意;A:这句诗的意思是抬头大笑走出门去,像我这样的人怎么能在草野乡间虚度时光呢,故A与题不符;B:这是在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故B与题不符;C:这是青春自信的表现,故C与题不符;故本题选D。7.A【详解】本题考查调节情绪的方法。①:考试失利后,约朋友打球,缓解烦躁的心情,体现的是合理宣泄法调节情绪,故①符合题意:②:考试时,深呼吸缓解紧张心情,体现的是放松训练法调节情绪,故②符合题意;③:与朋友闹矛盾,心情郁闷通过听音乐缓解郁闷心情,体现的是转移注意调节情绪,故③说法错误;④:受到老师批评,心情低落时换一个角度看问题,缓解低落的心情,体现的是改变认知评价法调节情绪,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8.C【详解】本题考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③④: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三次革命,②③④说法正确。①:排除,民主主义革命中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故选C。9.B【详解】本题考查了建设美好集体。美好集体是我们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家园,引领我们成长。在美好的集体中,每个人都能在其中获得丰富的精神养料,拥有充实的精神生活,感受集体的关爱和吸引,凝聚拼搏向上的力量,坚定自己的生活信念。依据课本知识分析材料可知,小浩的经历体现了美好集体是关怀友爱的,优秀的集体让我们感受到温暖和力量,美好集体中人与人之间充满关怀友爱,每个成员应互帮互助共建美好班集体,启示我们建设美好集体,需要我们;要团结协作,互助前,①②④是正确的选项;③错误,解决我们学习生活中一切难题,太绝对。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需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建设美好集体,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说法,选出正确答案。10.A【详解】本题考查理性参与网络生活。A: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构建有利于未成年人上网的良好环境。为此,我们中学生平时要明辨是非,依法参与网络生活,故A符合题意;BCD:构筑全面保护防线、依法打击网络谣言、依法整治网络暴力,这都不是从中学生的角度阐述的,故B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1.B【详解】本题考查诚信和守法。①④:题文中陆某销售假冒“冰墩墩”等相关商品受到法律惩处,警示我们要坚守诚信原则,尊法守法学法用法,故①④说法正确;②③:爱岗敬业、维护自身利益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故排除②③;故本题选B。12.C【详解】本题考查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①②④:仔细观察漫画内容,这告诉我们,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受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故①②④说法正确;③: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应该以获得相应的酬劳为目的,故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13.C【详解】本题考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和把握。①②④:依据教材知识,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根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故①②④符合题意;③: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而不是间接,故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14.D【详解】本题考查人大代表的相关知识。①:人大代表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有依法审议各项议案和报告,属于审议权 ,①正确;②:人大的监督权即提出对各方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人大代表有质询权, ②错误;③:人大代表有提出议案的权力即提案权 ,③正确;④:人大代表有提出质询的权力即质询权,④正确;故本题选D。15.D【详解】本题考查的是青少年受法律特殊保护这一知识点。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了对未成年人要受到四个方面的保护,判断是对未成年人哪一方面的保护,关键是看实施保护的主体。司法保护要求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司法部门采取的保护措施;家庭保护主要是指父母或其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的职责和抚养的义务;学校保护的主体主要是指学校;社会保护是指各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和其他组织及公里,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主要内容是:保护未成年人的安全与健康、保护未成年人的荣誉、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等。分析题目,十四周岁以上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主体是人民法院,这属于司法保护,故选D。16.A【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①②:分析今年全国“两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可知,他们都以大量具体司法案件彰显了中国法治的力度、温度,呈现“看得见的公平正义”这表明公平正义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公平正义的实现,需要法治保障,故选项①②的观点是正确的,符合题意;③④:观点是错误的,并不是只有司法机关才能维护公平正义,我国社会并没有已真正实现了公平正义,我国正在为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而努力,故应排除;故本题选A。17.D【详解】本题考查公平正义的守护。A:监督是监察委员会的首要职责,故A说法错误;B:检察机关追诉犯罪依法行使检察权,故B说法错误;C:经济建设是我国当前重要的中心工作,故C说法错误;D:根据题文描述,彻查当地黑恶势力及其背后“保护伞”的故事,体现了追求公平正义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故D说法正确;故本题选D。18.C【详解】本题考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②③④:截至目前,我国已与151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的实践,表明我国开展跨国互联互通,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表明我国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彰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担当,②③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①: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①错误;故本题选C。19.A【详解】我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应对全球化挑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表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树立起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世界各国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合作说明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势没有改变。①②④符合题意;③错误,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负责任的大国,但不是现代化强国。故选A。【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认真分析题意,明确考查的意图,分析各个选项,完成解答。20.A【详解】本题考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求。①②③④⑤:“让我们向新生的世界报到吧。”这句诗出自桑戈尔的诗作《向面具祈祷》,该诗深刻反映了桑戈尔倡导的“普世文明”理念,即从全人类的角度出发,呼吁白人和黑人在没有种族和社会阶级之分的世界中和谐生活,这也体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所以“向新生的世界报到”需要各国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要努力扩大利益的交汇点,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故①②③④⑤符合题意;⑥:以我为主的思想不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故⑥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21.(1)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2)该观点是错误的。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制度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所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制度不仅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还有其他三个基本政治制度。(3)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分析】考点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等内容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详解】(1)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结合课本知识进行回答。(2)第一步:读题,提炼辩题。观点: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正误。正误判断:说法错误;论据①: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有哪些;论据②:除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还有其他三个基本政治制度;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3)本题考查了除民主选举外还有哪些方式,结合课本知识进行回答。22.(1)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②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2)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当今时代的潮流。②中国全方位参与全球治理,在有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个领域,积极采取行动。③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努力提高自身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致力于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④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与稳定器。⑤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正以新的发展理念、务实的行动推动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3)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③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④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大的优越性。(4)①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②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使命,是我们成长的引路人。【详解】(1)本问间接考查我国的发展成就的原因的认识和理解。根据所学知识,我国的成就主要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是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结果。为此,对取得成就的认识,从党的领导的重要性,改革开放的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难度值一般。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这是我国的智慧的凸显,是中国对世界的影响。结合相关课本知识,我们主要应该从当今世界的主题,当今时代的潮流,中国全方位参与全球治理,中国成为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中国推动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3)本问旨在考查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概括说明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难度一般。材料主要说明了我国取得的扶贫成就,这体现的内容,从我国的发展思想、党的奋斗目标、发展的根本目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等方面进行说明。(4)仔细研读题目要求,本问实际上是在考查对感受伟大的中国人民和老师的工作的认识和理解。结合相关知识,对伟大的中国人民的认识,从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等角度进行说明;对老师的工作的认识,从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使命,是我们成长的引路人等方面进行概括。【点睛】解答本题要注意通过认真分析材料,找到揭示的相关的教材知识点,明确答题方向,综合运用基础知识作答,做到准确无误;思维发散,多角度多方面作答,同时每个要点的概括要简洁,做到力求全面,言简意赅,逻辑清晰,层次分明。23.(1)①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或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面临着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等现实挑战);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发强烈;④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生态环境虽总体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⑤源远流长的中国“和”文化,使中国人民崇尚世界和平、社会和谐(或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价值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2)我不赞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因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需要加强法治,发挥法律的规范和保障作用。但是,认为只要我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一定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错误的。因为: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还需要:①国家坚持以德治国,提高人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文明素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②要以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③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和基本国策;④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⑤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⑥作为公民也要选择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落实在日常生活中,成为自觉行动。(3)标题:关于整治骑手乱象的提案。具体建议:骑手自身:增强交通安全意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做到文明出行;外卖企业:外可放宽送餐时限,适当增加人手,不胁迫骑手追求速度而忽视安全,尤其是在天气恶劣的情况下,更不能一味地强调“快”;点外卖的客户:应多些宽容和大度,体现出人性关怀。交管部门:按照“先教育,后处理”的原则,对违法当事人进行现场法治教育,引导广大外卖骑手摒弃交通陋习,通过路面上的整治起到震慑作用。【分析】考点考查:我国主要矛盾、中华传统文化、人口现状、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遵守规则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法治观念【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基本国情的有关知识,从认识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人口规模巨大→可链接人口众多。关键词②: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可链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关键词③: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可链接我国主要矛盾。关键词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链接资源、环境现状。关键词⑤:走和平发展道路→可链接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价值观。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第一步:读题,提炼辩题。观点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观点②:只要我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一定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①正确。论据:法律的作用。第三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②错误。论据①: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论据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论据③:绿色发展道路。论据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第四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3)本题考查遵守规则的具体做法,属于开放性试题,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