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3张PPT)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内容总览新知讲解05课堂练习06课堂总结07板书设计08作业布置09目录03核心素养目标04新知导入0102单元主题概述单元教学结构图单元主题概述本单元将引导学生用变化的视角观察生活、了解社会、关注科学,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善于从文字、视频资料等途径获取与物质变化特别是化学变化有关的信息,体验变化的无处不在和探究物质变化的无穷乐趣。通过学习,拉近学生与物质变化的距离,化解他们对化学变化的恐惧感。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化学观”,认识到化学变化是可观察、可研究,甚至是“美丽”的。单元教学结构图物质的变化物质在变化物质变化与人们的生活物理变化(不产生新物质)化学变化(产生新物质)形状改变状态改变大小改变伴随现象控制化学变化颜色改变发光发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铁生锈(原因、防治)地球家园生命体中核心素养目标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1)物质在变化过程中往往会伴随着许多现象发生。(2)根据是否产生新物质判别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运用分析、比较等方法,依据现象判断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能坚持观察铁钉生锈的现象,探究铁钉生锈是否发生化学变化。(1)发展探究铁生锈兴趣,关注生活中的物质变化。(2)知道利用科学与技术可以干预物质变化。新知导入在我们周围,会发生很多的变化,变化的过程也会伴随着很多现象。想一想,从我们知道的变化中,可观察到哪些现象 新知讲解活动1:变化中伴随的现象蜡烛燃烧,产生水、炭黑、二氧化碳气体等新物质。在这个过程中有什么现象发生?发光发热有部分蜡烛变成液体流下来、蜡烛变短物理变化现象新知讲解活动1:变化中伴随的现象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在这个过程中有什么现象发生?有气体产生新知讲解活动1:变化中伴随的现象加热白砂糖产生焦糖和二氧化碳气体。在这个过程中有什么现象发生?新知讲解活动1:变化中伴随的现象状态:固体→液体→固体颜色:白色→黄色→褐色→黑色气味:无→焦糖的香味→烧焦的煳味气泡:有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新知讲解活动1: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有的变化过程中还会产生沉淀现象。新知讲解物质的变化经常会产生很多现象。有的变化会发光发热,有的会改变颜色,有的会产生气体,还有的会生成沉淀。有时这些现象也可能会同时发生。活动1: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现象来判断物质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新知讲解活动2:观察铁钉生锈的过程铁钉生锈过程产生哪些现象?如何根据这些现象判断铁钉发生了什么变化?新知讲解活动2:观察铁钉生锈的过程实验材料量筒(3个)铁钉(3个)水新知讲解活动2:观察铁钉生锈的过程实验方法①取三个量筒,一个装满水、一个装半量筒水、一个不装水。②将三根铁钉分别放入三个量筒中。③将三个量筒封上口,静置在角落,每天观察铁钉的变化,并记录我们能观察到的现象。新知讲解活动2:观察铁钉生锈的过程温馨提示①装满水的量筒要让铁钉,完全浸没在水中②在半量筒水中的铁钉,要有一半露出水面,一半浸在水中③不装水的量筒,要保持干燥④用塑料薄膜封口新知讲解活动2:观察铁钉生锈的过程铁钉生锈过程观察记录表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我的解释 新知讲解活动2:观察铁钉生锈的过程观察交流基本不生锈铁钉与水接触处生锈严重基本不生锈新知讲解活动2:观察铁钉生锈的过程现象分析水生锈水、空气生锈空气生锈√新知讲解铁生锈是什么变化?活动2:观察铁钉生锈的过程铁锈是红棕色的,没有金属光泽,很粗糙,很脆。铁是银白色的,有金属光泽,很光滑,坚硬。化学变化新知讲解研讨活动观察图中这些变化,包括发光、发热、颜色变化、生成沉淀和产生气体等。你认为这些变化中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它们的变化过程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呢 说说你的理由。红墨水导入清水颜色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新知讲解研讨活动烧水产生气体没有生成新物质(液体→气体)物理变化新知讲解研讨活动电灯发光发光发热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新知讲解研讨活动泥水静置生成沉淀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新知讲解拓展活动工人师傅给铁制品刷油漆,油漆起什么作用?刷油漆防止铁生锈隔离空气和水新知讲解拓展活动举例说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车牯辘上的电镀;车体的喷漆;轴承部分涂油;车把加入了其他成分做成合金;车外壳加塑料保护膜。课堂练习1.填空题(1)泥水静置后会产生沉淀,这属于__________变化。(2)化学变化不同于物理变化的本质特征是产生了___________。(3)物质的变化常见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4)铁在含有__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里很容易生锈。2.判断题(1)陶瓷的勺子不小心掉在地上摔碎了,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2)蜡烛燃烧过程中只有化学变化没有物理变化。( )(3)有发光、发热、颜色变化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4)物质变化中若有冒气泡现象,说明这个变化肯定是化学变化。( )物理 新物质颜色改变产生气体发光发热生成沉淀水空气 课堂练习3.选择题(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红糖溶解在水中 B.衣服燃烧 C.铁锅生锈(2)将小刀擦干并保存在密封袋中是为了切断铁和( )的接触,以防生锈。A.空气 B.水 C.水和空气(3)加热白砂糖时,没有新物质产生的阶段是( )。A.白砂糖熔化成液体 B.持续加热,白砂糖变黑 C.白砂糖冒烟有焦味ABA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板书设计变化中伴随的现象发光发热颜色改变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物质变化现象作业布置请进行调查了解,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人们采取了哪些方法防止铁制品生锈?你认为其中的依据是什么 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4.4《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教学设计一、素养目标1.科学观念:(1)物质在变化过程中往往会伴随着许多现象发生。(2)根据是否产生新物质判别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2.科学思维:运用分析、比较等方法,依据现象判断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3.探究实践:能坚持观察铁钉生锈的现象,探究铁钉生锈是否发生化学变化。4.态度责任:(1)发展探究铁生锈兴趣,关注生活中的物质变化。(2)知道利用科学与技术可以干预物质变化。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观察铁钉生锈的实验现象得出铁钉生锈的过程是化学变化。难点:观察描述物质的变化,根据现象判断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三、评价任务评价任务 评价标准 表现程度 自评 互评 师评☆☆☆ ☆☆ ☆变化中伴随的现象 能根据现象判断物质变化 能 基本能 不能铁生锈过程 能通过实验观察现象判断铁生锈是化学变化 能 基本能 不能学习收获四、教学过程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效果评价(一)情境导入 在我们周围,会发生很多的变化,变化的过程也会伴随着很多现象。想一想,从我们知道的变化中,可观察到哪些现象 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回顾前面观察过的实验现象。 关注学生对现象的描述是否科学(二)探究活动 评价活动一:变化中伴随的现象 1.蜡烛燃烧,产生水、炭黑、二氧化碳气体等新物质。在这个过程中有什么现象发生? 明确:发光发热、有部分蜡烛变成液体流下来、蜡烛变短。(物理变化) 2.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在这个过程中有什么现象发生? 明确:有气体产生。(化学变化) 3.加热白砂糖产生焦糖和二氧化碳气体,在这个过程中有什么现象发生? 学生观看视频。 明确: 状态:固体→液体→固体。(物理变化) 颜色:白色→黄色→褐色→黑色 气味:无→焦糖的香味→烧焦的煳味 气泡:有 (化学变化) 4.有的变化过程中还会产生沉淀现象。 学生观看生成沉淀实验视频。 5.小结 蜡烛燃烧——发光发热,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气体,加热白砂糖——颜色改变,硫酸铜溶液和小苏打混合——生成沉淀。物质的变化经常会产生很多现象。有的变化会发光发热,有的会改变颜色,有的会产生气体,还有的会生成沉淀。有时这些现象也可能会同时发生。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现象来判断物质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活动评价二:观察铁钉生锈的过程 铁钉生锈过程产生哪些现象?如何根据这些现象判断铁钉发生了什么变化? 1.实验材料 量筒3个、铁钉3个、水 2.实验方法 ①取三个量筒,一个装满水、一个装半量筒水、一个不装水。 ②将三根铁钉分别放入三个量筒中。 ③将三个量筒封上口,静置在角落,每天观察铁钉的变化,并记录我们能观察到的现象。 3.温馨提示 ①装满水的量筒要让铁钉,完全浸没在水中 ②在半量筒水中的铁钉,要有一半露出水面,一半浸在水中 ③不装水的量筒,要保持干燥 ④用塑料薄膜封口 4.填写铁钉生锈过程观察记录表 5.观察交流 (1)完全浸泡在水中:基本不生锈 (2)浸泡在一半水中:铁钉与水接触处生锈严重 (3)干燥的量杯中:基本不生锈 6.现象分析 完全浸泡在水中基本不生锈是因为只有水,无空气;铁钉与水接触处生锈严重,此处既有空气又有水;在干燥的环境中只有空气没有水。 7.铁生锈是什么变化? 明确:铁是银白色的,有金属光泽,很光滑,坚硬。铁锈是红棕色的,没有金属光泽,很粗糙,很脆。铁和铁锈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活动一:旨在引导学生回顾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根据现象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 活动二:通过实验收集证据,判断铁钉生锈是化学变化。 活动一:对学生的表现及时鼓励 活动二:关注学生能否通过现象分析物质的变化。(三)研讨 观察图中这些变化,包括发光、发热、颜色变化、生成沉淀和产生气体等。你认为这些变化中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它们的变化过程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呢 说说你的理由。图片见教材。 1.红墨水导入清水:颜色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2.烧水,产生气体,没有生成信物,只是状态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3.电灯发光,伴随发光发热现象,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4.泥水静置,生成沉淀,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让学生探讨有没有新物质产生,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 考查学生能否学以致用(四)拓展 1.工人师傅给铁制品刷油漆,油漆起什么作用? 明确:隔离空气和水,防止铁生锈。 2.举例说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 明确:车牯辘上的电镀; 车体的喷漆; 轴承部分涂油; 车把加入了其他成分做成合金; 车外壳加塑料保护膜。 帮助学生理解利用科学与技术可以干预物质变化 知道防止铁生锈办法(五)知识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谈收获、启示,实现科学育人。 鼓励学生多谈收获,及时给予表扬。五、成果集成知道物质在变化过程中往往会伴随着许多现象发生。根据现象寻找依据判断物质到底发生什么变化。六、作业设计【知识技能类作业】1.填空题(1)泥水静置后会产生沉淀,这属于__________变化。(2)化学变化不同于物理变化的本质特征是产生了___________。(3)物质的变化常见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4)铁在含有__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里很容易生锈。2.判断题(1)陶瓷的勺子不小心掉在地上摔碎了,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2)蜡烛燃烧过程中只有化学变化没有物理变化。()(3)有发光、发热、颜色变化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4)物质变化中若有冒气泡现象,说明这个变化肯定是化学变化。()3.选择题(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红糖溶解在水中 B.衣服燃烧 C.铁锅生锈(2)将小刀擦干并保存在密封袋中是为了切断铁和()的接触,以防生锈。A.空气 B.水 C.水和空气(3)加热白砂糖时,没有新物质产生的阶段是()。A.白砂糖熔化成液体B.持续加热,白砂糖变黑C.白砂糖冒烟有焦味【综合实践类作业】请进行调查了解,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人们采取了哪些方法防止铁制品生锈?你认为其中的依据是什么 参考答案1.物理(2)新物质(3)颜色改变产生气体发光发热生成沉淀2.(1) (2) (3) (4) 3.(1)A(2)B(3)A七、板书设计变化中伴随的现象 发光发热 颜色改变 物质变化现象 产生气体 生成沉淀八、教学反思对于学生来说,本课的学习难点在于许多物理变化也像化学变化那样伴随着一些现象的产生,如何区别哪些现象是化学变化产生的,哪些现象是物理变化产生的 因此,教科书分别呈现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几种典型现象,引导学生通过寻找证据来证明出现变化现象后,由是否产生新的物质来判别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比如铁生锈是十分常见的现象,学生非常熟悉,但可能没有考虑过铁锈是不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本课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确定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这需要学生收集足够的证据,而探索活动将成为学生收集证据的过程。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4单元《物质的变化》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材版本 教科版(2017) 单元(或主题)名称 物质的变化主题概述 本单元将引导学生用变化的视角观察生活、了解社会、关注科学,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善于从文字、视频资料等途径获取与物质变化特别是化学变化有关的信息,体验变化的无处不在和探究物质变化的无穷乐趣。通过学习,拉近学生与物质变化的距离,化解他们对化学变化的恐惧感。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化学观”,认识到化学变化是可观察、可研究,甚至是“美丽”的。课标要求 一、核心概念:物质的变化与化学反应 二、学习内容: 2.3.1知道有些物体发生变化,如纸燃烧、铁生锈等,构成物体的物质也发生改变。 三、学业要求: (1)能举例说明物质发生变化时有些产生了新物质,有些则没有。 (2)能寻找证据解释和判断物体发生变化时,其构成物质是否改变。 (3)能设计方案,探究身边物体的变化。 (4)认识到要基于证据得出结论,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时能调整自己的观点;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思路和方法,完成探究和实践。教材分析 本单元“物质的变化”共7课,从化学变化的概念、特征、现象、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等角度,帮助学生形成对自然界的基本认知——世界是物质的、世界是变化的。第1课,《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用“叙事+实验”的方式呈现科学的观察视角。第2~4课,《产生气体的变化》《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变化中伴随的现象》用“变化”引导科学的思维和逻辑。第5~7课,《地球家园的化学变化》《生命体中的化学变化》《美丽的化学变化》突破以往知识结构模式,在学段范畴内实现跨领域认知,将认识视野延伸至人与自然的各个角落,为科学概念的进阶提供知识基础。学情分析 在三年级“水”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感知到有些变化只会让物体的形态发生改变,但构成物体的物质没有改变。本单元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构成物体的物质发生了变化。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化学是“高冷”的,等同于一串串“神秘”的符号和一件件“冰冷”的仪器,在小学生的眼里也是如此。他们会用“专业的实验室”“穿防护服的科学家”来阐述对化学的认识。同时,学生头脑里的物质变化特别是化学变化往往是剧烈而壮观的反应现象,他们对化学变化既好奇又恐惧。 本单元将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知引向深入,引导学生学会从宏观层面按照“是否有新物质产生”的标准对物质变化进行分类。此外,经过长期的科学探究活动,学生的探究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也掌握了一定的比较、分类、分析、推理等科学高阶思维。单元目标 一、科学观念 (1)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的变化存在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变化形式。 (2)化学变化与人类的生存、生活紧密相关。 二、科学思维 (1)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特征。 (2)经历资料阅读、信息交流、推理论证等学习过程,体会物质无处不在、变化无处不有。 三、探究实践 (1)能对物质的变化进行比较与分类,判断该物质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2)能获取化学变化产生新物质特征,了解地球家园及生命体时刻发生化学变化。 (3)用举例、分析、概括的方法,感受到化学变化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美好和方便。 (4)能采用科学小报、调查报告等方式,呈现关于物质变化的探究过程与结论。 四、态度责任 (1)对物质变化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2)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习惯,能够尊重实验事实,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 (3)愿意与人交流实验现象,分享观点。单元结构化活动 (物质的变化物质在变化物质变化与人们的生活物理变化(不产生新物质)化学变化(产生新物质)形状改变状态改变大小改变伴随现象控制化学变化颜色改变发光发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铁生锈(原因、防治)地球家园生命体中)达成评价 围绕课时学习目标 1.关注课堂问题预设与学生课堂反馈表现。 2.作业设计与学生答题正确率的及时分析。 3.对《物质的变化》的测试性评价。 围绕单元和主题目标分层设置单元测试。单元课时课型规划 课 时课型课时内容课时目标 (单元目标分配)课时学习任务(或问题)(一般1-2个)达成评价1观察课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1)能够对水、食盐、铁锅等厨房中的物质特征进行观察描述。 (2)用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方法,寻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证据,对物质的变化进行分类。厨房里有什么物质? 它们会发生什么变化?(1)知道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是不同的。 (2)知道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大小、形态等,而有些变化产 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作化学变化。1实验课产生气体的变化(1)能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发现有些物质变化会伴随一些特殊现象。 (2)能利用感官进行仔细观察,对物质变化的现象进行准确描述。 (3)能以观察到的变化现象如有气体生成为依据,判断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会有哪些现象发生?(1)知道物质发生变化时,常常会伴随一些现象,例如产生气体。 (2)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1实验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1)能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物质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现象。 (2)能根据物质变化的现象判断该物质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3)能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和调查分析等方式获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的新物质的特征。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新物质是怎么产生的?(1)知道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 (2)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2讨论变化中伴随的现象(1)能够描述物质变化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 (2)能够根据物质变化的现象判断物质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会有哪些现象发生?(1)知道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往往会有许多现象发生。 (2)物质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可以根据是否产生新物质来判别它们。1实验地球家园的化学变化(1)通过查阅资料与分析推理寻找证据,尝试解释煤、石油、氧气的形成经历了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 (2)体验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的重要性,能将自己的分析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地球家园中有哪些主要的化学变化?知道地球的很多资源如岩石、矿物、煤、石油、氧气等都是化学变化的产物。1实验生命体中的化学变化(1)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 (2)能基于所学的知识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我们的成长过程经历哪些变化?(1)知道食物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和营养。食物被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是缓慢的,这个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2)知道情绪的产生也与化学变化有关系。1实验美丽的化学变化(1)能够对比观察紫甘蓝叶片分别与白醋、水的反应过程并进行描述。 (2)用举例、分析、概括的方法,感受到化学变化使我们的生活变得美好和方便。我们观察过哪些美丽的化学变化?(1)知道紫甘蓝与白醋的反应是化学变化。 (2)知道化学变化有其美丽的一面。人类要利用好化学变化,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大单元整体教学】4.4《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教案.docx 【大单元整体教学】4.4《变化中伴随的现象》课件.pptx 【大单元整体教学】教科版科学六下 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单元整体分析.docx 产生沉淀实验.mp4 加热白砂糖实验.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