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年中考地理陆地和海洋思维导图 2大考点 4大易混易错 2大命题点提分试题原卷版2专题02 陆地和海洋目录思维导图:感知全局,了解知识要点知识梳理:2大知识总结,梳理必背知识、归纳重点易混易错:4个错混点梳理,高效查漏补缺真题赏析:2大命题点归纳,感知真题、知己知彼考点一 大洲和大洋(1)地球海陆分布不均:地表71%是海洋,29%是陆地。即______陆地,______海洋。(2)从东西半球看:①陆地主要分布在______半球,主要包括______洲、______洲、______洲、______洲②海洋大多分布在______半球,主要包括______洲、______洲(3)从南北半球看:①陆地集中分布在____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它是______洋,被_____洲、_____洲和______洲包围。②海洋大多分布在____半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它是______洲,被______洋、______洋和______洋包围。(2)无论是哪个半球,海洋的面积都______陆地的面积(3)海洋彼此______,陆地则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大大小小的陆块。(1)陆地和海洋的类型:(阴影为陆地) A是______,最大的大陆是______大陆,最小的大陆______大陆B是______,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最大的半岛是______半岛C是______,最大的岛屿是____________,最大的群岛______群岛E是______,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F是______D是______全球陆地共分七个大洲(1)面积和轮廓:A______、F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H______、E______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2)各大洲分布特征全部位于北半球大洲 全部位于南半球大洲全部位于东半球大洲 全部位于西半球大洲全部位于东半球大洲 全部位于西半球大洲赤道穿过的大洲 赤道穿过的大陆面积最大大洲 面积最小大洲亚洲与欧洲大陆合称 北美洲和南美洲合称跨经度最多的大洲 ________(纬度最高),绝大部分位于南极圈以内,终年严寒,唯一无人定居大洲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3)大洲的分界线:七大洲相对位置地表十分陆占三,亚欧非洋两美南。亚欧两洲本一体,乌拉高加分两边。亚非原本相结连,苏伊运河来割断。亚洲北美隔水望,白令海峡在中间。中美南北来牵线,巴拿运河又阻拦。数大洋洲面积小,似断不断亚下边。亚欧非洋东半球,南北美占西半边。唯有南极搞独立,冰层覆盖称高原。全球海洋共分四个大洋(面积从大到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面积最大、海水最深、岛屿最多,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面积第二、呈“S”形状、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大部分在南半球,全部位于东半球,大部分位于热带面积最小,深度最浅,水温最低的大洋,全部位于北半球,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考点二 海陆变迁(1)自然原因(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为原因(次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____________(2)我国东部海底的古河道遗迹(海洋淹没近海人类活动遗迹)——____________(3)荷兰围海大坝,日本、澳门填海造陆——____________提出者 德国科学家____________科学依据 ______洲西岸与______洲东岸的轮廓线十分相似;两块大陆的古老地层相似;两块大陆上的生物和古老生物化石相近。基本内容 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1)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提出的板块构造学说。(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______拼合而成。(3)全球分为______大板块,分别是:板块名称 特征A______板块 主要包括______洲和______洲,以及大西洋、北冰洋等的一部分。B______板块 主要包括______洲,以及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等的一部分。C______板块 主要包括______洋、______半岛、______半岛、______大陆等的一部分。D______板块 主要包括______大陆,以及大西洋、印度洋等的一部分。E______板块 主要包括______大陆,以及大西洋、北冰洋等的一部分。F______板块 几乎全部位于____________。(4)板块运动板块是处在不断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较______,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______。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______地带。形成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____________火山地震带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火山地震带在板块交界处:①两个板块发生______,常形成裂谷或海洋。②两个板块发生______,陆地上常形成山脉,如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5)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现象喜马拉雅山脉“长高”或形成地中海“缩小”红海扩张日本多地震(1)东西距离长≠跨经度广。(2)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是______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______洲(横跨了所有经度)。(3)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______洲,纬度最高的大洲是______洲。方法一:非洲东南沿海有一个离岸岛——____________岛,南美洲没有。方法二:非洲赤道穿过中部,北部北回归线穿过,南部南回归线穿过,是______带面积最广的大洲。南美洲赤道穿过北部,南回归线穿过中部,大部分位于______半球。______洲轮廓图 ______洲轮廓图印度洋板块不仅包括印度洋。图中印度洋板块:A是______洲的______半岛 B是______洲的______半岛 C是______洋 E是______洲的________火山多不仅有不利影响,也有有利影响。1.不利影响:(1)烧毁和掩盖森林、房屋、道路等。(2)污染______,影响气候。2.有利影响:(1)火山灰有丰富的矿物质,土地______。(2)火山岩是优质的建筑材料。(3)火山常发地区,有丰富的地热资源,成为______旅游胜地。考点一 大洲和大洋1.(2023·湖北鄂州·统考中考真题)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B.④洲与⑤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C.③是太平洋D.图中标有数字序号的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④⑤②(2023·江苏无锡·统考中考真题)《海底两万里》是法国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他带领读者登上“鹦鹉螺”号随着尼摩船长和他的“客人们”饱览变幻无穷的海底世界。下图为“鹦鹉螺号航行路线图”。此完成下面小题。2.“鹦鹉螺”号航行证明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特点是( )A.有连续而广阔的陆地 B.有连续而广阔的海洋C.陆地相连但海洋不相连 D.海洋陆地均不相连3.关于“鹦鹉螺”号航行的路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在热带海域航行 B.跨越了东、西、南、北半球C.只在东半球海域航行 D.穿越了南极大陆和北冰洋4.通过“鹦鹉螺”号航行的路线,并结合海陆分布知识可以得出( )A.大西洋是全球的中心 B.北半球以陆地为主C.南半球以海洋为主 D.南极大陆面积最大(2023·天津·统考中考真题)联合国徽章图案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世界地图,由交叉的橄榄枝组成的花环相托而成。地图包括五个同心圆,投影范围延伸至南纬60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徽章中A大洋的名称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6.徽章中的世界地图未能反映地球全貌,实际地球海陆面积比约为( )A.8:2 B.7:3 C.6:4 D.5:5(2023·甘肃·统考中考真题)下图为东西半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非洲地跨南北半球 ②纬度最高的是欧洲③面积最大的是非洲 ④南北美洲主要位于西半球⑤南北回归线同时穿过非洲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③④⑤8.对世界海陆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东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B.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C.西半球海洋面积小于陆地面积 D.任意半球海洋面积均大于陆地面积(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近年来,北极航道通航能力大大提升,白令海峡是北极航道的重要通道。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白令海峡沟通了( )A.北冰洋大西洋 B.北冰洋太平洋C.太平洋印度洋 D.太平洋大西洋10.“三线”穿越了白令海峡,“三线”是指( )①亚洲与北美洲的洲界线②俄罗斯与美国的国界线③东、西半球分界线④国际日期变更线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1.(2023·青海·统考中考真题)【地球家园共绘蓝图】微信启动页是我国气象卫星“风云四号”从太空拍摄的高清东半球气象云图(图1),从图中可以直观地看到地球的形状。若要进一步了解全球的海陆分布,可将地球分为两个半球绘制成简图(如图2)。在日常生活中,为方便学习和研究,则需将两个半球转绘在同一张平面图上(如图3)。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我们可以从“风云四号”拍摄的云图上 (目睹/推测)地球的球体形状。(2)读图2会发现,无论怎样划分半球,总是海洋面积 陆地面积。(比较大小)(3)读图2可知,纬度最高的大洲是南极洲,纬度最高的大洋是 ,大部分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是北美洲和 ,从东半球中可以看到完整的大洋是 。(4)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请在图3中仿照非洲、南极洲简图的画法,任选一个大洲,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绘制其几何轮廓。考点二 海陆的变迁1.(2023·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火山、地震常发生在( )A.板块内部 B.板块交界地带 C.大陆内部 D.山地2.(2023·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云南石林在两亿多年前曾经是海底石灰岩,造成这种海陆变化的原因是( )A.地壳的变动 B.海平面的上升 C.气候变化 D.填海造陆3.(2023·西藏·统考中考真题)科学考察表明,喜马拉雅山脉在几千万年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解释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原因是( )A.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张裂形成B.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张裂形成C.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D.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2023·河北石家庄·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全球共有74座火山喷发,火山喷发烧毁森林、房屋,覆盖农田和城市,污染空气,也带来肥沃的土壤和矿产等。图左为世界主要火山和地震带分布图,图右为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我国所处的火山地震带是( )A.环非洲火山地震带 B.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C.环印度洋火山地震带 D.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5.火山主要分布在( )A.大洲的内部 B.板块交界地带 C.板块的内部 D.所有大洋边界6.火山喷发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是( )A.有害无利 B.有利无害 C.有害有利 D.没有影响(2023·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北京时间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南部发生了两次7.8级地震。至2023年4月5日,强震已致该国50399人遇难,地震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图为板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7.图中地震位于( )A.亚欧板块内部 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亚欧板块、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8.5月12日是我国防灾减灾日。当地震发生时,下列避震方法错误的是( )A.在公共场所应听从指挥有序撤离 B.在家中可躲避到结实的家具附近C.在高楼内可以迅速从窗户跳下楼 D.在户外时应及时撤离到空旷场所(2022·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5月4日,“巅峰使命”珠峰科考队在海拔8830米处成功架设全球海拔最高的自动气象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自动气象站运行所需的能源最有可能来自( )A.水能 B.地热能 C.太阳能 D.生物能10.科考队在珠峰附近海拔5800米处,发现了距今1500万年前的某种植物叶片化石,现在这种植物不可能分布在海拔这样高的地区。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地壳发生了变动B.气候变暖了 C.海平面上升了 D.人类活动影响(2023·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山西地质博物馆“远古物种”展厅中,展示有“中国肯氏兽动物群”的化石标本,肯氏兽的化石在中国、南非以及美洲大陆均有发现。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1.图中大洲中可能找到肯氏兽化石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2.肯氏兽是2亿年前陆生动物,它们的化石却远隔重洋,以下解释比较合理的是( )A.动物迁徙 B.气温变化 C.降水变化 D.大陆漂移2024年中考地理陆地和海洋思维导图 2大考点 4大易混易错 2大命题点提分试题解析版目录思维导图:感知全局,了解知识要点知识梳理:2大知识总结,梳理必背知识、归纳重点易混易错:4个错混点梳理,高效查漏补缺真题赏析:2大命题点归纳,感知真题、知己知彼考点一 大洲和大洋(1)地球海陆分布不均:地表71%是海洋,29%是陆地。即三分陆地,七分海洋。(2)从东西半球看:①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主要包括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②海洋大多分布在西半球,主要包括北美洲、南美洲(3)从南北半球看:①陆地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它是北冰洋,被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包围。②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它是南极洲,被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包围。(2)无论是哪个半球,海洋的面积都大于陆地的面积(3)海洋彼此相连,陆地则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大大小小的陆块。(1)陆地和海洋的类型:(阴影为陆地) A是大陆,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B是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C是岛屿,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E是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F是海D是大洋全球陆地共分七个大洲(1)面积和轮廓:A亚洲、F欧洲、B非洲、C北美洲、D南美洲、H大洋洲、E南极洲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2)各大洲分布特征全部位于北半球大洲 北美洲、欧洲 全部位于南半球大洲 南极洲全部位于东半球大洲 非洲 全部位于西半球大洲 南美洲全部位于东半球大洲 非洲 全部位于西半球大洲 南美洲赤道穿过的大洲 亚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 赤道穿过的大陆 南美洲大陆、非洲大陆面积最大大洲 亚洲 面积最小大洲 大洋洲亚洲与欧洲大陆合称 亚欧大陆 北美洲和南美洲合称 美洲跨经度最多的大洲 南极洲(纬度最高),绝大部分位于南极圈以内,终年严寒,唯一无人定居大洲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 白令海峡(沟通北冰洋和太平洋)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 巴拿马运河(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3)大洲的分界线:七大洲相对位置地表十分陆占三,亚欧非洋两美南。亚欧两洲本一体,乌拉高加分两边。亚非原本相结连,苏伊运河来割断。亚洲北美隔水望,白令海峡在中间。中美南北来牵线,巴拿运河又阻拦。数大洋洲面积小,似断不断亚下边。亚欧非洋东半球,南北美占西半边。唯有南极搞独立,冰层覆盖称高原。全球海洋共分四个大洋(面积从大到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平洋 面积最大、海水最深、岛屿最多,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大西洋 面积第二、呈“S”形状、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印度洋 大部分在南半球,全部位于东半球,大部分位于热带北冰洋 面积最小,深度最浅,水温最低的大洋,全部位于北半球,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考点二 海陆变迁(1)自然原因(主要原因)——地壳变动、海平面升降(2)人为原因(次要原因)——人类活动,如填海造陆(1)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地壳变动(2)我国东部海底的古河道遗迹(海洋淹没近海人类活动遗迹)——海平面升降(3)荷兰围海大坝,日本、澳门填海造陆——人类活动提出者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科学依据 非洲西岸与南美洲东岸的轮廓线十分相似;两块大陆的古老地层相似;两块大陆上的生物和古老生物化石相近。基本内容 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1)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提出的板块构造学说。(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3)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分别是:板块名称 特征A美洲板块 主要包括南美洲和北美洲,以及大西洋、北冰洋等的一部分。B南极洲板块 主要包括南极洲,以及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等的一部分。C印度洋板块 主要包括印度洋、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等的一部分。D非洲板块 主要包括非洲大陆,以及大西洋、印度洋等的一部分。E亚欧板块 主要包括亚欧大陆,以及大西洋、北冰洋等的一部分。F太平洋板块 几乎全部位于太平洋中。(4)板块运动板块是处在不断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形成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在板块交界处:①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形成裂谷或海洋。②两个板块发生碰撞,陆地上常形成山脉,如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5)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现象喜马拉雅山脉“长高”或形成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地中海“缩小”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红海扩张 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地带日本多地震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或者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1)东西距离长≠跨经度广。(2)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是亚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横跨了所有经度)。(3)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亚洲,纬度最高的大洲是南极洲。方法一:非洲东南沿海有一个离岸岛——马达加斯加岛,南美洲没有。方法二:非洲赤道穿过中部,北部北回归线穿过,南部南回归线穿过,是热带面积最广的大洲。南美洲赤道穿过北部,南回归线穿过中部,大部分位于南半球。非洲轮廓图 南美洲轮廓图印度洋板块不仅包括印度洋。图中印度洋板块:A是亚洲的阿拉伯半岛 B是亚洲的印度半岛 C是印度洋 E是大洋洲的澳大利亚火山多不仅有不利影响,也有有利影响。1.不利影响:(1)烧毁和掩盖森林、房屋、道路等。(2)污染空气,影响气候。2.有利影响:(1)火山灰有丰富的矿物质,令土地肥沃。(2)火山岩是优质的建筑材料。(3)火山常发地区,有丰富的地热资源,成为温泉旅游胜地。考点一 大洲和大洋1.(2023·湖北鄂州·统考中考真题)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B.④洲与⑤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C.③是太平洋D.图中标有数字序号的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④⑤②【答案】B【解析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①洲是亚洲,A错误。④北美洲与⑤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B正确。③是热带大洋印度洋,C错误。图中标有数字序号的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亚洲、②非洲、④北美洲、⑤南美洲,D错误。故选B。(2023·江苏无锡·统考中考真题)《海底两万里》是法国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他带领读者登上“鹦鹉螺”号随着尼摩船长和他的“客人们”饱览变幻无穷的海底世界。下图为“鹦鹉螺号航行路线图”。此完成下面小题。2.“鹦鹉螺”号航行证明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特点是( )A.有连续而广阔的陆地 B.有连续而广阔的海洋C.陆地相连但海洋不相连 D.海洋陆地均不相连3.关于“鹦鹉螺”号航行的路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在热带海域航行 B.跨越了东、西、南、北半球C.只在东半球海域航行 D.穿越了南极大陆和北冰洋4.通过“鹦鹉螺”号航行的路线,并结合海陆分布知识可以得出( )A.大西洋是全球的中心 B.北半球以陆地为主C.南半球以海洋为主 D.南极大陆面积最大【答案】2.B 3.B 4.C【解析】2.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包围着,大陆之间不相连,而地球上广大的水域被陆地分隔成彼此相通的四个大洋,A错误,B正确;陆地不相连但海洋相连,C、D错误。结合题意,故选B项。3.读图可知,“鹦鹉螺”号航行的路线经过寒、温、热三带海域,A错误;此航行路线跨越了东、西、南、北半球,B正确,C错误;此航行路线到达了南极,但没有穿越南极大陆和北冰洋,D错误。结合题意,故选B项。4.通过“鹦鹉螺”号航行的路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球上广大的水域被陆地分隔成彼此相通的四个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地球是一个球体,大西洋不是全球中心,A错;南北半球都以海洋为主,北半球陆地面积较南半球大,B错,C对;亚欧大陆面积最大,D错。故选C项。(2023·天津·统考中考真题)联合国徽章图案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世界地图,由交叉的橄榄枝组成的花环相托而成。地图包括五个同心圆,投影范围延伸至南纬60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徽章中A大洋的名称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6.徽章中的世界地图未能反映地球全貌,实际地球海陆面积比约为( )A.8:2 B.7:3 C.6:4 D.5:5【答案】5.D 6.B【解析】5.联合国徽章图案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世界地图,A大洋位于北极点附近,是四大洋中最小的大洋,几乎被亚洲、欧洲和北美洲陆地包围,为北冰洋,D正确,ABC错误。故选D。6.地球表面由海洋和陆地构成,根据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实际地球海陆面积比约为7:3。B正确,ACD错误。故选B。(2023·甘肃·统考中考真题)下图为东西半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非洲地跨南北半球 ②纬度最高的是欧洲③面积最大的是非洲 ④南北美洲主要位于西半球⑤南北回归线同时穿过非洲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③④⑤8.对世界海陆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东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B.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C.西半球海洋面积小于陆地面积 D.任意半球海洋面积均大于陆地面积【答案】7.C 8.D【解析】7.读图可知,赤道穿越非洲中部,非洲地跨南北半球,①正确。纬度最高的是南极洲,②错误。面积最大的是亚洲, 面积4400万平方公里,③错误。南北美洲主要位于西半球,④正确。南北回归线同时穿过非洲,非洲大部分位于热带,⑤正确。①④⑤正确,故选C。8.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将地球分为水半球和陆半球,陆半球上依然是海洋多于陆地。所以,无论怎样划分半球,都是海洋多于陆地,D正确,ABC错误。故选D。(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近年来,北极航道通航能力大大提升,白令海峡是北极航道的重要通道。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白令海峡沟通了( )A.北冰洋大西洋 B.北冰洋太平洋C.太平洋印度洋 D.太平洋大西洋10.“三线”穿越了白令海峡,“三线”是指( )①亚洲与北美洲的洲界线②俄罗斯与美国的国界线③东、西半球分界线④国际日期变更线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9.B 10.C【解析】9.由图可知,白令海峡沟通了北冰洋和太平洋,故B正确,A错误;马六甲海峡沟通了太平洋与印度洋,故C错误;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与大西洋,故D错误。故选B。10.由图可知,“三线”穿越了白令海峡,“三线”是指①亚洲与北美洲的洲界线,②俄罗斯与美国的国界线,④国际日期变更线,故C正确;东、西半球分界线为20°W与160°E组合成的经线圈,③错误,故ABD错误。故选C。11.(2023·青海·统考中考真题)【地球家园共绘蓝图】微信启动页是我国气象卫星“风云四号”从太空拍摄的高清东半球气象云图(图1),从图中可以直观地看到地球的形状。若要进一步了解全球的海陆分布,可将地球分为两个半球绘制成简图(如图2)。在日常生活中,为方便学习和研究,则需将两个半球转绘在同一张平面图上(如图3)。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我们可以从“风云四号”拍摄的云图上 (目睹/推测)地球的球体形状。(2)读图2会发现,无论怎样划分半球,总是海洋面积 陆地面积。(比较大小)(3)读图2可知,纬度最高的大洲是南极洲,纬度最高的大洋是 ,大部分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是北美洲和 ,从东半球中可以看到完整的大洋是 。(4)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请在图3中仿照非洲、南极洲简图的画法,任选一个大洲,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绘制其几何轮廓。【答案】(1)目睹(2)大于/>(3) 北冰洋 南美洲 印度洋(4)仿照非洲、南极洲简图的画法,任选一个大洲,视考生绘图情况给分,如图如示 【解析 】(1)读图可知,我们可以从“风云四号”拍摄的云图上目睹地球的球体形状,是最科学有力的证据。(2)读图2会发现,无论怎样划分半球,总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从太空向地球望去,可以看到地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蓝色星球,有“七分海洋,三分陆地”之说。(3)读图2可知,纬度最高的大洲是南极洲,纬度最高的大洋是北冰洋,大部分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是北美洲和南美洲,从东半球中可以看到完整的大洋是印度洋。(4)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仿照非洲、南极洲简图的画法,任选一个大洲绘制其几何轮廓,如图所示: 考点二 海陆的变迁1.(2023·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火山、地震常发生在( )A.板块内部 B.板块交界地带 C.大陆内部 D.山地【答案】B【解析 】地球是由六大板块构成,在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灾害,板块内部地壳较稳定,故B正确、排除ACD,故选B。2.(2023·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云南石林在两亿多年前曾经是海底石灰岩,造成这种海陆变化的原因是( )A.地壳的变动 B.海平面的上升 C.气候变化 D.填海造陆【答案】A【解析 】云南石林在两亿多年前曾经是海底石灰岩,说明此处曾经是海洋,后来由于地壳的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形成了陆地,是海陆变迁的证据,故A正确。排除BCD,故选A。3.(2023·西藏·统考中考真题)科学考察表明,喜马拉雅山脉在几千万年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解释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原因是( )A.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张裂形成B.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张裂形成C.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D.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答案】D【解析 】科学考察表明,喜马拉雅山脉在几千万年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这是由于受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碰撞形成的高大山脉,排除ABC,故选D。(2023·河北石家庄·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全球共有74座火山喷发,火山喷发烧毁森林、房屋,覆盖农田和城市,污染空气,也带来肥沃的土壤和矿产等。图左为世界主要火山和地震带分布图,图右为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我国所处的火山地震带是( )A.环非洲火山地震带 B.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C.环印度洋火山地震带 D.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5.火山主要分布在( )A.大洲的内部 B.板块交界地带 C.板块的内部 D.所有大洋边界6.火山喷发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是( )A.有害无利 B.有利无害 C.有害有利 D.没有影响【答案】4.D 5.B 6.C【解析】4.我国东部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南部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可以判断出,我国同时位于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城故D正确,排除ABC,故选D。5.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等地壳活动,板块内部较稳定,故B正确。不一定是大洲内部和大洋边界,排除ACD,故选B。6.火山喷发会烧毁森林、房屋,覆盖田野,污染空气。火山喷发也有有利的一面,比如,火山灰中有丰富的矿物质,火山岩又是优质的建筑材料,在火山常发的地区,往往有丰富的地热资源,成为旅游和考察的胜地。故C正确,排除ABD,故选C。(2023·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北京时间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南部发生了两次7.8级地震。至2023年4月5日,强震已致该国50399人遇难,地震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图为板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7.图中地震位于( )A.亚欧板块内部 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亚欧板块、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8.5月12日是我国防灾减灾日。当地震发生时,下列避震方法错误的是( )A.在公共场所应听从指挥有序撤离 B.在家中可躲避到结实的家具附近C.在高楼内可以迅速从窗户跳下楼 D.在户外时应及时撤离到空旷场所【答案】7.D 8.C【解析】7.读图可知,土耳其位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D正确,ABC错误。故选D。8.当地震发生时,在公共场所应听从指挥有序撤离,在家中可躲避到结实的家具附近,在户外时应及时撤离到空旷场所,ABD正确;在高楼内迅速从窗户跳下楼会造成摔伤或死亡,C错误。故选C。【点睛】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运动对板块内部的影响较小,而在板块交界处,两个板块会发生张裂或碰撞挤压,所以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2022·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5月4日,“巅峰使命”珠峰科考队在海拔8830米处成功架设全球海拔最高的自动气象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自动气象站运行所需的能源最有可能来自( )A.水能 B.地热能 C.太阳能 D.生物能10.科考队在珠峰附近海拔5800米处,发现了距今1500万年前的某种植物叶片化石,现在这种植物不可能分布在海拔这样高的地区。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地壳发生了变动B.气候变暖了 C.海平面上升了 D.人类活动影响【答案】9.C 10.A【解析】9.该地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降水少,大气能见度高,所以太阳辐射强,太阳能丰富,自动气象站运行所需的能源最有可能来自太阳能 ,C正确,ABD错误。故选C。10.这说明了这里曾经海拔较低,气候较为温暖,适合植物生长,而后山脉隆起,故此处发生了地壳的变动,A正确,BCD错误。故选A。(2023·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山西地质博物馆“远古物种”展厅中,展示有“中国肯氏兽动物群”的化石标本,肯氏兽的化石在中国、南非以及美洲大陆均有发现。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1.图中大洲中可能找到肯氏兽化石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2.肯氏兽是2亿年前陆生动物,它们的化石却远隔重洋,以下解释比较合理的是( )A.动物迁徙 B.气温变化 C.降水变化 D.大陆漂移【答案】11.A 12.D【解析】11.从题干材料知,肯氏兽化石在中国、南非及美洲大陆均有发现。①为中国,符合题意,A正确;②为南极洲,不符合题意,B错误;③为欧洲,不符合题意,C错误;④为大洋洲,不符合题意,D错误。因此答案选A。12.化石能够远隔重洋,在不同地方发现,并不是动物迁徙的结果,因为肯氏兽不会飞,不可能越过大洋,A错误;气温变化、降水变化显然不是化石远隔重洋的理由,BC错误;肯氏兽这种陆生四足类动物原本生活在同一片大陆上,现在它们的化石远隔重洋,说明原来统一的大陆已经分解,这些化石为天陆漂移学说提供了新的可靠证据,D正确。因此答案选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年中考地理陆地和海洋思维导图 2大考点 4大易混易错 2大命题点提分试题原卷版.docx 2024年中考地理陆地和海洋思维导图 2大考点 4大易混易错 2大命题点提分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