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

资源简介

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
一、我会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1.(2024五下·靖边月考)很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  )开始的。
A.开花 B.种子发芽 C.果实成熟
2.(2024五下·靖边月考)在探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空气”的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
A.空气 B.温度 C.水
3.(2024五下·靖边月考)在探究"绿豆种子发芽与阳光的关系”实验中,发现有光组和无光组的绿豆种子都发芽了,这说明绿豆种子发芽 (  )
A.需要阳光 B.需要空气 C.不需要阳光
4.(2024五下·靖边月考)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实验前不需要制订实验计划
B.实验前的预测和实验结果一定相同
C.实验前可先进行实验预测,再进行实验得出正确结论
5.(2024五下·靖边月考)在研究"绿豆苗生长是否需要阳光”的实验中,我们观察到阳光下的绿豆苗具有的特征是(  )
A.茎粗壮,叶子黄色 B.茎细长,叶子黄色 C.茎粗壮,叶子深绿
6.(2024五下·靖边月考)下列最适宜生长在沙漠地带的植物是 (  )
A.仙人掌 B.香蕉树 C.松树
7.(2024五下·靖边月考)将1株直立生长的植物种在一个暗箱内,并在暗箱的右上角开一个小孔,将该装置放在阳光下,一个星期后,植物茎的生长方向会变成(  )
A. B. C.
8.(2024五下·靖边月考)下列是有关“蚯蚓对干燥或潮湿环境的选择"实验的步骤,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
①将捉来的10条蚯蚓放在盒子中间,盖好盖子。②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做好记录。
③在长方形的盒子内一端放干燥的土壤,另一端放潮湿的土壤。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9.(2024五下·靖边月考)为了采集蚯蚓做实验,同学们发现比较容易找到蚯蚓的地方是 (  )
A.菜园里的土壤中 B.柏油公路上 C.池塘中
10.(2024五下·靖边月考)我们在研究完蚯蚓后,处理这些蚯蚓最合适的方式是 (  )
A.随便丢掉
B.放入垃圾桶中
C.放回适宜其生活的环境
11.(2024五下·靖边月考)冬季来临时,丹顶鹤为适应环境改变会出现的行为是 (  )
A.冬眠 B.迁徙 C.筑巢
12.(2024五下·靖边月考)如果在野外遇到掉队受伤的候鸟,下列做法最正确的是 (  )
A.不管不顾
B.联系专业部门来照顾它们
C.大声吓唬它们
13.(2024五下·靖边月考)稻田中存在“水稻→昆虫→青蛙”这样一条食物链,如果青蛙被大量捕杀,短时间内,稻田中昆虫的数量会 (  )
A.不受影响 B.减少 C.增多
14.(2024五下·靖边月考)下列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食物网中一种动物可能吃多种生物
B.食物链中我们一般用箭头表示“谁被谁吃”的关系
C.多条食物网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链
15.(2024五下·靖边月考)下列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  )
A.一片草原
B.一片森林里所有的生物
C.池塘里面所有的小青蛙
16.(2024五下·靖边月考)小明为了使制作好的生态瓶长期维持稳定,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将生态瓶放在黑暗环境中
B.动植物种类和数量要平衡
C.一直增加生态瓶中的动物数量
二、我会填空(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7.(2024五下·靖边月考)小明在探究种子发芽受哪些因素影响时采用了对比实验,这类实验进行时只能改变   个条件。
18.(2024五下·靖边月考)小明将几粒小麦种子放在泥土中,过几天种子发芽了,这   (填“能”或"不能”)说明小麦种子发芽需要泥土。
19.(2024五下·靖边月考)空气是一种混合物,和   是空气的主要成分。
20.(2024五下·靖边月考)蜥蜴和企鹅这两种动物,更适合生活在寒冷南极的是   。
21.(2024五下·靖边月考)自然条件下,在春天,蝴蝶会由孵化为   。
22.(2024五下·靖边月考)食物是动物的必要需求,动物消耗食物而获得一,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关系,叫作   。
23.(2024五下·靖边月考)田野里,我们   (填“可以"或“不可以”)根据留下的活动痕迹推测生活在这里的动物。
24.(2024五下·靖边月考)群落里的各种   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的整体叫作   。
三、我会判断(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x”)
25.(2024五下·靖边月考)所有植物种子发芽的时间都相同。 (  )
26.(2024五下·靖边月考)在探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分”的实验时,可以和做相同实验的小组分享和交流。(  )
27.只要种子能发芽,就能茁壮生长。 (  )
28.(2024五下·靖边月考)植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动物不需要。 (  )
29.(2024五下·靖边月考)我们可以通过设立自然保护区的形式来保护丹顶鹤。 (  )
30.(2024五下·靖边月考)大肆引入外来物种不会对当地的食物网造成任何影响。 (  )
31.(2024五下·靖边月考)制作生态瓶时,不需要考虑太多,只要美观即可。 (  )
32.(2023五下·沛县月考)在生态系统里,保护一种生物,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四、我会完成
33.(2024五下·靖边月考)同学们为了探究种子发芽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选用颗粒饱满、均匀一致的绿豆种子多粒,将种子随机平均分成2组,分别放入甲、乙两个烧杯中;
②将这两个烧杯都放置在25℃的环境中,其中甲不加水,乙加入适量的水(如下图);
③观察并记录烧杯中绿豆种子的发芽数。
讲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每组实验中,烧杯里都放置多粒绿豆种子进行实验的理由是   。
(2)若几天后,甲烧杯中的绿豆种子没有发芽,乙烧杯中的绿豆种子发芽了,这说明绿豆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   。
(3)若要接着探究种子的萌发是否和温度有关,可选择   烧杯和右图的丙烧杯进行对照。此时除了温度这一条件外,其他条件需   (填“相同“或“不同”)。
34.(2024五下·靖边月考)请将青蛙行为变化与对应的季节用线连起来。
春 青蛙挖洞
夏 青蛙冬眠
秋 青蛙产卵孵出小蝌蚪
冬 青蛙捕食
35.(2024五下·靖边月考)学校科学小组在绿豆种子发芽后将绿豆苗移植到阳光充沛的花坛里进行继续培育,在同学们的松土,施肥、浇水等精心照料下,绿豆苗涨势喜人,但是过段时间大家看到绿豆苗的叶子上出现了许多小洞,用放大镜仔细看,原来是许多蚜虫在吃叶子,旁边还有一些草蛉虫的幼虫在吃蚜虫。
(1)由上述资料分析,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蚜虫→绿豆苗→草蛉虫的幼虫
B.绿豆苗→蚜虫→草蛉虫的幼虫
C.草蛉虫的幼虫→蚜虫→绿豆苗
(2)绿豆苗在光照条件下,吸收空气中的   和   ,制造出了生存所需的养料并放出   。
36.(2024五下·靖边月考)小明用一个去盖的大塑料瓶制作生态瓶(如右下图),他在生态瓶中装了一些沙石,种了一些水草、浮萍,养了一些小鱼、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瓶中的动物和植物都属于   (填“生物”或“非生物”)。
(2)在生态瓶中放置动物和植物时,要先放   ,再放   。
(3)小明发现生态瓶中的小鱼频繁浮出水面,若给生态瓶中再加入两棵水草,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   (填“增多"或“减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一生;种子的结构、形态
【解析】【分析】植物会结出种子,种子可以长成新的植物,大多数植物是利用种子繁育后代的,所以许多植物的新生命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2.【答案】A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种子发芽是否需要空气,所以唯一的变量是空气,其他条件都要保持不变。
3.【答案】C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有光组和无光组的绿豆种子都发芽了,说明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4.【答案】C
【知识点】猜想、假设
【解析】【分析】根据题目可知,
A.实验前不需要制定实验计划的说法是错误的,实验之前应制订好实验计划;
B.实验前的预测和实验结果一定相同的说法是错误的,实验前的预测和实验结果不一定相同;
C.实验前可先进行实验预测,再进行实验得出正确结论,说法正确。
5.【答案】C
【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绿色植物的叶片在阳光下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淀粉等营养物质,同时放出氧气,人们把叶的这种作用称作光合作用。阳光下的绿豆苗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来获得营养物质,所以具有的特征是茎粗壮,叶子深绿。
6.【答案】A
【知识点】叶子的形态与生长环境
【解析】【分析】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有些植物的外部形态会与环境相适应,从而使其具有不同的特点,这是植物长期适应不同环境中的水分、阳光和温度等条件的结果。所以仙人掌是最适宜生长在沙漠地带的植物;香蕉树生长在热带地区;松树生长在高山地区。
7.【答案】A
【知识点】植物的向光性
【解析】【分析】植物的茎、叶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这样有利于接收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将!株直立生长的植物种在一个暗箱内、并在暗箱的右上角开一个小孔放在阳光下,一个星期后,植物茎的生长方向会变成A。
8.【答案】C
【知识点】观察蚯蚓的活动
【解析】【分析】在做“蚯蚓对干燥或潮湿环境的选择”实验时,其步骤是设计实验、准备材料、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得出结果等;所以排列顺序正确的是在长方形的盒子内一端放干燥的土壤,另一端放潮湿的土壤;将捉来的10条蚯蚓放在盒子中间,盖好盖子;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做好记录。
9.【答案】A
【知识点】观察蚯蚓的活动
【解析】【分析】蚯蚓一般喜居在潮湿、疏松而富于有机物的泥土中。
A.菜园里的土壤中,土质疏松、较为潮湿、有机物质较多适合蚯蚓生长,符合题意;
B.柏油公路上,路面硬、干燥,不适合蚯蚓生长,不符合题意;
C.池塘中,水过多蚯蚓无法呼吸,不适合蚯蚓生长,不符合题意。
10.【答案】C
【知识点】观察蚯蚓的活动
【解析】【分析】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动植物,动植物为人类生活提供了各种便利,我们要爱护动植物,相互依存。所以我们在研究完蚯蚓后,我们要放回适宜其生活的环境。
11.【答案】B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动物们为了适应环境变化,通常会有冬眠、迁徙、换毛、洄游等行为。冬季来临时,丹顶鹤为适应环境改变会迁徙到南方,到了次年3月再返回东北。
12.【答案】B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动植物,动植物为人类生活提供了各种便利。我们要爱护动植物,相互依存。所以如果在野外遇到掉队受伤的候鸟,应该联系专业部门来照顾它们,不可以不管不顾,也不可以自己私自养殖。
13.【答案】C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生物圈是由食物链和食物网组成的,如果其中的一环断链就会影响到其它生物,首先以它们为主食的生物数量会大大减少,甚至灭绝,其次以这些生物为主食的生物数量也跟着大大减少,甚至灭绝,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稻田中存在“水稻一昆虫一青蛙”这样一条食物链,如果青蛙被大量捕杀,短时间内,稻田中昆虫因为失去天敌数量会增多,但是长时间又会因为食物匮乏而减少。
14.【答案】C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A.食物网中一种动物可能吃多种生物,正是如此食物链才能彼此连接形成食物网,正确;
B.食物链中我们一般用箭头表示“谁被谁吃”的关系,有时也可以表示能量流动的关系,正确;
C.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错误。
15.【答案】B
【知识点】制作生态瓶
【解析】【分析】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比如一片森林里所有的生物。一片草原属于生态系统;池塘里面还有许多小动物,所以其内所有的小青蛙不属于生物群落。
16.【答案】B
【知识点】制作生态瓶;生态瓶的应用
【解析】【分析】A.将生态瓶放在黑暗环境中,错误;将生态瓶放在阳光下,才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B.动植物种类和数量要平衡,正确;
C.一直增加生态瓶中的动物数量,错误;动植物种类和数量要平衡,一直增加生态瓶中的动物数量,会破坏生态平衡。
17.【答案】一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小明在探究种子发芽受哪些因素影响时采用了对比实验,做对比实验时,每次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都要相同。
18.【答案】不能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通过实验可以知道,种子萌发需要一定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研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土壤,要通过对比实验进行验证,对比实验时,最重要的是控制实验条件,每组实验只能改变一个变量,而要保证其它条件相同。小芳将几粒种子放在泥土中,过几天种子发芽了,实验中没有变量的控制,不能说明种子发芽需要泥土。
19.【答案】氮气、氧气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是一种混合物,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其中干燥的空气中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加剧大气温室效应。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
20.【答案】企鹅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企鹅适宜生活在寒冷的南极,它身体的脂肪很厚,可以用来抵御严寒。而蜥蜴属爬行类动物,体型较小,分布于除南极和少数北极区域外的所有陆地。
21.【答案】幼虫
【知识点】昆虫
【解析】【分析】春天是蝴蝶求偶的季节。雌蝶发出一种特殊气味,雄蝶则凭嗅觉找到雌蝶,雄蝶和雌蝶交配以后,雌蝶负责产卵,卵产下2~3个星期后孵化为幼虫。
22.【答案】食物链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食物是动物的必要需求,动物消耗食物而获得能量。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23.【答案】可以
【知识点】动物的栖息地
【解析】【分析】动物生活的环境叫做栖息地,不同的动物生活的环境不同。我们可以根据动物活动留下的痕迹来推测此地生活着什么动物;可以借助放大镜来仔细观察动物;我们不能伤害小动物,要爱护小动物。
24.【答案】生物;生态系统
【知识点】制作生态瓶
【解析】【分析】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的整体叫作生态系统。一个湖泊、一个池塘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
25.【答案】错误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但是并不是所有植物种子发芽的时间都相同,也有可能因为种子本身的原因或水等外部因素的差别,导致发芽时间不同。
26.【答案】正确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在探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分的实验中,让一组种子得到水,保持湿润,叫实验组;让另一小组种子得不到水,保持干燥,叫对照组。在探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分”的实验时,可以和做相同实验的小组分享和交流,可以相互对照,及时修改不足,改进实验。
27.【答案】错误
【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绿豆苗的健康生长需要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肥料等。种子发芽后也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才能生长。题目说法错误。
28.【答案】错误
【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生物生存都需要一定的空间,植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动物的生存也是一样,比如栖息地,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29.【答案】正确
【知识点】动物的栖息地
【解析】【分析】人类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采取的措施有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濒危物种、建立植物种子库和花粉库、建立动物精子库、颁布相关法律法规、多植树造林、不乱捕滥杀等。
30.【答案】错误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种类很多,它们之间的取食关系也很复杂,因此生物之间有很多条食物链。许多相互交叉的食物链构成了一张复杂的食物网。这些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构成了密切联系的生物界。自然界长期形成的食物网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生态平衡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甚至造成巨大的灾难。大肆引入外来物种,就会破坏当地的食物网,从而破坏生态平衡。
31.【答案】错误
【知识点】制作生态瓶
【解析】【分析】生态瓶由生物和非生物两部分组成,我们制作的小生态瓶要想长期维持稳定,应该注意的是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要配比合理,不合理,就不能维持生态平衡。
32.【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
【解析】【分析】生物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如果一种生物,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因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33.【答案】(1)避免实验偶然性,减少误差。
(2)水分
(3)乙;相同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对比实验,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
(1)探究种子发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每组烧杯中要放置多粒绿豆种子,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误差,以免因种子的其他原因而影响实验准确率。
(2)甲乙两组实验属于对比实验,我们发现其中的变量是水,其他因素都相同。甲中没有水,乙中有水,乙中种子发芽,所以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水分。
(3)观察实验图,我们发现乙、丙两组实验是对比实验,其中不同的变量是温度,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其他因素都要相同。
34.【答案】
【知识点】青蛙的发育;动物的行为
【解析】【分析】在自然界中,生物受到很多生态因素的影响,因此,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一年中交替出现的四个季节,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青蛙在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行为和生长状态,青蛙挖洞在秋季,青蛙冬眠在冬季,青蛙产卵在春季,青蛙捕食在夏季。
35.【答案】(1)B
(2)二氧化碳;水分;氧气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光合作用
【解析】【分析】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
(1)食物链的源头在植物,终点是凶猛的食肉动物,食物链中的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A、C源头都是动物,是消费者,所以食物链错误。
(2)绿色植物的叶片在阳光下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淀粉等营养物质,同时放出氧气,人们把叶的这种作用称作光合作用。绿豆苗在光照条件下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淀粉等营养物质,同时放出氧气。
36.【答案】(1)生物
(2)植物;动物
(3)减少
【知识点】制作生态瓶;生物与非生物
【解析】【分析】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作生态系统。
(1)生物是指具有动能的生命体,也是一个物体的集合,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三大类,生态瓶中的动物和植物属于生物。
(2)在生态瓶中要先放植物,再放动物,因为植物是食物链中的生产者。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仅为自身提供营养,也为动物提供氧气和食物。
(3)生态瓶中再加入两棵水草,水草进行光合作用,提供氧气,所以水中氧气含量增加,小鱼浮出水面次数减少。
1 / 1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
一、我会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1.(2024五下·靖边月考)很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  )开始的。
A.开花 B.种子发芽 C.果实成熟
【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一生;种子的结构、形态
【解析】【分析】植物会结出种子,种子可以长成新的植物,大多数植物是利用种子繁育后代的,所以许多植物的新生命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2.(2024五下·靖边月考)在探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空气”的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
A.空气 B.温度 C.水
【答案】A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种子发芽是否需要空气,所以唯一的变量是空气,其他条件都要保持不变。
3.(2024五下·靖边月考)在探究"绿豆种子发芽与阳光的关系”实验中,发现有光组和无光组的绿豆种子都发芽了,这说明绿豆种子发芽 (  )
A.需要阳光 B.需要空气 C.不需要阳光
【答案】C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有光组和无光组的绿豆种子都发芽了,说明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4.(2024五下·靖边月考)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实验前不需要制订实验计划
B.实验前的预测和实验结果一定相同
C.实验前可先进行实验预测,再进行实验得出正确结论
【答案】C
【知识点】猜想、假设
【解析】【分析】根据题目可知,
A.实验前不需要制定实验计划的说法是错误的,实验之前应制订好实验计划;
B.实验前的预测和实验结果一定相同的说法是错误的,实验前的预测和实验结果不一定相同;
C.实验前可先进行实验预测,再进行实验得出正确结论,说法正确。
5.(2024五下·靖边月考)在研究"绿豆苗生长是否需要阳光”的实验中,我们观察到阳光下的绿豆苗具有的特征是(  )
A.茎粗壮,叶子黄色 B.茎细长,叶子黄色 C.茎粗壮,叶子深绿
【答案】C
【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绿色植物的叶片在阳光下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淀粉等营养物质,同时放出氧气,人们把叶的这种作用称作光合作用。阳光下的绿豆苗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来获得营养物质,所以具有的特征是茎粗壮,叶子深绿。
6.(2024五下·靖边月考)下列最适宜生长在沙漠地带的植物是 (  )
A.仙人掌 B.香蕉树 C.松树
【答案】A
【知识点】叶子的形态与生长环境
【解析】【分析】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有些植物的外部形态会与环境相适应,从而使其具有不同的特点,这是植物长期适应不同环境中的水分、阳光和温度等条件的结果。所以仙人掌是最适宜生长在沙漠地带的植物;香蕉树生长在热带地区;松树生长在高山地区。
7.(2024五下·靖边月考)将1株直立生长的植物种在一个暗箱内,并在暗箱的右上角开一个小孔,将该装置放在阳光下,一个星期后,植物茎的生长方向会变成(  )
A. B. C.
【答案】A
【知识点】植物的向光性
【解析】【分析】植物的茎、叶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这样有利于接收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将!株直立生长的植物种在一个暗箱内、并在暗箱的右上角开一个小孔放在阳光下,一个星期后,植物茎的生长方向会变成A。
8.(2024五下·靖边月考)下列是有关“蚯蚓对干燥或潮湿环境的选择"实验的步骤,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
①将捉来的10条蚯蚓放在盒子中间,盖好盖子。②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做好记录。
③在长方形的盒子内一端放干燥的土壤,另一端放潮湿的土壤。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答案】C
【知识点】观察蚯蚓的活动
【解析】【分析】在做“蚯蚓对干燥或潮湿环境的选择”实验时,其步骤是设计实验、准备材料、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得出结果等;所以排列顺序正确的是在长方形的盒子内一端放干燥的土壤,另一端放潮湿的土壤;将捉来的10条蚯蚓放在盒子中间,盖好盖子;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做好记录。
9.(2024五下·靖边月考)为了采集蚯蚓做实验,同学们发现比较容易找到蚯蚓的地方是 (  )
A.菜园里的土壤中 B.柏油公路上 C.池塘中
【答案】A
【知识点】观察蚯蚓的活动
【解析】【分析】蚯蚓一般喜居在潮湿、疏松而富于有机物的泥土中。
A.菜园里的土壤中,土质疏松、较为潮湿、有机物质较多适合蚯蚓生长,符合题意;
B.柏油公路上,路面硬、干燥,不适合蚯蚓生长,不符合题意;
C.池塘中,水过多蚯蚓无法呼吸,不适合蚯蚓生长,不符合题意。
10.(2024五下·靖边月考)我们在研究完蚯蚓后,处理这些蚯蚓最合适的方式是 (  )
A.随便丢掉
B.放入垃圾桶中
C.放回适宜其生活的环境
【答案】C
【知识点】观察蚯蚓的活动
【解析】【分析】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动植物,动植物为人类生活提供了各种便利,我们要爱护动植物,相互依存。所以我们在研究完蚯蚓后,我们要放回适宜其生活的环境。
11.(2024五下·靖边月考)冬季来临时,丹顶鹤为适应环境改变会出现的行为是 (  )
A.冬眠 B.迁徙 C.筑巢
【答案】B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动物们为了适应环境变化,通常会有冬眠、迁徙、换毛、洄游等行为。冬季来临时,丹顶鹤为适应环境改变会迁徙到南方,到了次年3月再返回东北。
12.(2024五下·靖边月考)如果在野外遇到掉队受伤的候鸟,下列做法最正确的是 (  )
A.不管不顾
B.联系专业部门来照顾它们
C.大声吓唬它们
【答案】B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动植物,动植物为人类生活提供了各种便利。我们要爱护动植物,相互依存。所以如果在野外遇到掉队受伤的候鸟,应该联系专业部门来照顾它们,不可以不管不顾,也不可以自己私自养殖。
13.(2024五下·靖边月考)稻田中存在“水稻→昆虫→青蛙”这样一条食物链,如果青蛙被大量捕杀,短时间内,稻田中昆虫的数量会 (  )
A.不受影响 B.减少 C.增多
【答案】C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生物圈是由食物链和食物网组成的,如果其中的一环断链就会影响到其它生物,首先以它们为主食的生物数量会大大减少,甚至灭绝,其次以这些生物为主食的生物数量也跟着大大减少,甚至灭绝,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稻田中存在“水稻一昆虫一青蛙”这样一条食物链,如果青蛙被大量捕杀,短时间内,稻田中昆虫因为失去天敌数量会增多,但是长时间又会因为食物匮乏而减少。
14.(2024五下·靖边月考)下列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食物网中一种动物可能吃多种生物
B.食物链中我们一般用箭头表示“谁被谁吃”的关系
C.多条食物网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链
【答案】C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A.食物网中一种动物可能吃多种生物,正是如此食物链才能彼此连接形成食物网,正确;
B.食物链中我们一般用箭头表示“谁被谁吃”的关系,有时也可以表示能量流动的关系,正确;
C.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错误。
15.(2024五下·靖边月考)下列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  )
A.一片草原
B.一片森林里所有的生物
C.池塘里面所有的小青蛙
【答案】B
【知识点】制作生态瓶
【解析】【分析】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比如一片森林里所有的生物。一片草原属于生态系统;池塘里面还有许多小动物,所以其内所有的小青蛙不属于生物群落。
16.(2024五下·靖边月考)小明为了使制作好的生态瓶长期维持稳定,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将生态瓶放在黑暗环境中
B.动植物种类和数量要平衡
C.一直增加生态瓶中的动物数量
【答案】B
【知识点】制作生态瓶;生态瓶的应用
【解析】【分析】A.将生态瓶放在黑暗环境中,错误;将生态瓶放在阳光下,才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B.动植物种类和数量要平衡,正确;
C.一直增加生态瓶中的动物数量,错误;动植物种类和数量要平衡,一直增加生态瓶中的动物数量,会破坏生态平衡。
二、我会填空(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7.(2024五下·靖边月考)小明在探究种子发芽受哪些因素影响时采用了对比实验,这类实验进行时只能改变   个条件。
【答案】一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小明在探究种子发芽受哪些因素影响时采用了对比实验,做对比实验时,每次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都要相同。
18.(2024五下·靖边月考)小明将几粒小麦种子放在泥土中,过几天种子发芽了,这   (填“能”或"不能”)说明小麦种子发芽需要泥土。
【答案】不能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通过实验可以知道,种子萌发需要一定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研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土壤,要通过对比实验进行验证,对比实验时,最重要的是控制实验条件,每组实验只能改变一个变量,而要保证其它条件相同。小芳将几粒种子放在泥土中,过几天种子发芽了,实验中没有变量的控制,不能说明种子发芽需要泥土。
19.(2024五下·靖边月考)空气是一种混合物,和   是空气的主要成分。
【答案】氮气、氧气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是一种混合物,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其中干燥的空气中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加剧大气温室效应。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
20.(2024五下·靖边月考)蜥蜴和企鹅这两种动物,更适合生活在寒冷南极的是   。
【答案】企鹅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企鹅适宜生活在寒冷的南极,它身体的脂肪很厚,可以用来抵御严寒。而蜥蜴属爬行类动物,体型较小,分布于除南极和少数北极区域外的所有陆地。
21.(2024五下·靖边月考)自然条件下,在春天,蝴蝶会由孵化为   。
【答案】幼虫
【知识点】昆虫
【解析】【分析】春天是蝴蝶求偶的季节。雌蝶发出一种特殊气味,雄蝶则凭嗅觉找到雌蝶,雄蝶和雌蝶交配以后,雌蝶负责产卵,卵产下2~3个星期后孵化为幼虫。
22.(2024五下·靖边月考)食物是动物的必要需求,动物消耗食物而获得一,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关系,叫作   。
【答案】食物链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食物是动物的必要需求,动物消耗食物而获得能量。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23.(2024五下·靖边月考)田野里,我们   (填“可以"或“不可以”)根据留下的活动痕迹推测生活在这里的动物。
【答案】可以
【知识点】动物的栖息地
【解析】【分析】动物生活的环境叫做栖息地,不同的动物生活的环境不同。我们可以根据动物活动留下的痕迹来推测此地生活着什么动物;可以借助放大镜来仔细观察动物;我们不能伤害小动物,要爱护小动物。
24.(2024五下·靖边月考)群落里的各种   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的整体叫作   。
【答案】生物;生态系统
【知识点】制作生态瓶
【解析】【分析】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的整体叫作生态系统。一个湖泊、一个池塘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
三、我会判断(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x”)
25.(2024五下·靖边月考)所有植物种子发芽的时间都相同。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但是并不是所有植物种子发芽的时间都相同,也有可能因为种子本身的原因或水等外部因素的差别,导致发芽时间不同。
26.(2024五下·靖边月考)在探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分”的实验时,可以和做相同实验的小组分享和交流。(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在探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分的实验中,让一组种子得到水,保持湿润,叫实验组;让另一小组种子得不到水,保持干燥,叫对照组。在探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分”的实验时,可以和做相同实验的小组分享和交流,可以相互对照,及时修改不足,改进实验。
27.只要种子能发芽,就能茁壮生长。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绿豆苗的健康生长需要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肥料等。种子发芽后也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才能生长。题目说法错误。
28.(2024五下·靖边月考)植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动物不需要。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生物生存都需要一定的空间,植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动物的生存也是一样,比如栖息地,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29.(2024五下·靖边月考)我们可以通过设立自然保护区的形式来保护丹顶鹤。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动物的栖息地
【解析】【分析】人类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采取的措施有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濒危物种、建立植物种子库和花粉库、建立动物精子库、颁布相关法律法规、多植树造林、不乱捕滥杀等。
30.(2024五下·靖边月考)大肆引入外来物种不会对当地的食物网造成任何影响。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种类很多,它们之间的取食关系也很复杂,因此生物之间有很多条食物链。许多相互交叉的食物链构成了一张复杂的食物网。这些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构成了密切联系的生物界。自然界长期形成的食物网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生态平衡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甚至造成巨大的灾难。大肆引入外来物种,就会破坏当地的食物网,从而破坏生态平衡。
31.(2024五下·靖边月考)制作生态瓶时,不需要考虑太多,只要美观即可。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制作生态瓶
【解析】【分析】生态瓶由生物和非生物两部分组成,我们制作的小生态瓶要想长期维持稳定,应该注意的是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要配比合理,不合理,就不能维持生态平衡。
32.(2023五下·沛县月考)在生态系统里,保护一种生物,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
【解析】【分析】生物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如果一种生物,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因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四、我会完成
33.(2024五下·靖边月考)同学们为了探究种子发芽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选用颗粒饱满、均匀一致的绿豆种子多粒,将种子随机平均分成2组,分别放入甲、乙两个烧杯中;
②将这两个烧杯都放置在25℃的环境中,其中甲不加水,乙加入适量的水(如下图);
③观察并记录烧杯中绿豆种子的发芽数。
讲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每组实验中,烧杯里都放置多粒绿豆种子进行实验的理由是   。
(2)若几天后,甲烧杯中的绿豆种子没有发芽,乙烧杯中的绿豆种子发芽了,这说明绿豆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   。
(3)若要接着探究种子的萌发是否和温度有关,可选择   烧杯和右图的丙烧杯进行对照。此时除了温度这一条件外,其他条件需   (填“相同“或“不同”)。
【答案】(1)避免实验偶然性,减少误差。
(2)水分
(3)乙;相同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对比实验,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
(1)探究种子发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每组烧杯中要放置多粒绿豆种子,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误差,以免因种子的其他原因而影响实验准确率。
(2)甲乙两组实验属于对比实验,我们发现其中的变量是水,其他因素都相同。甲中没有水,乙中有水,乙中种子发芽,所以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水分。
(3)观察实验图,我们发现乙、丙两组实验是对比实验,其中不同的变量是温度,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其他因素都要相同。
34.(2024五下·靖边月考)请将青蛙行为变化与对应的季节用线连起来。
春 青蛙挖洞
夏 青蛙冬眠
秋 青蛙产卵孵出小蝌蚪
冬 青蛙捕食
【答案】
【知识点】青蛙的发育;动物的行为
【解析】【分析】在自然界中,生物受到很多生态因素的影响,因此,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一年中交替出现的四个季节,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青蛙在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行为和生长状态,青蛙挖洞在秋季,青蛙冬眠在冬季,青蛙产卵在春季,青蛙捕食在夏季。
35.(2024五下·靖边月考)学校科学小组在绿豆种子发芽后将绿豆苗移植到阳光充沛的花坛里进行继续培育,在同学们的松土,施肥、浇水等精心照料下,绿豆苗涨势喜人,但是过段时间大家看到绿豆苗的叶子上出现了许多小洞,用放大镜仔细看,原来是许多蚜虫在吃叶子,旁边还有一些草蛉虫的幼虫在吃蚜虫。
(1)由上述资料分析,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蚜虫→绿豆苗→草蛉虫的幼虫
B.绿豆苗→蚜虫→草蛉虫的幼虫
C.草蛉虫的幼虫→蚜虫→绿豆苗
(2)绿豆苗在光照条件下,吸收空气中的   和   ,制造出了生存所需的养料并放出   。
【答案】(1)B
(2)二氧化碳;水分;氧气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光合作用
【解析】【分析】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
(1)食物链的源头在植物,终点是凶猛的食肉动物,食物链中的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A、C源头都是动物,是消费者,所以食物链错误。
(2)绿色植物的叶片在阳光下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淀粉等营养物质,同时放出氧气,人们把叶的这种作用称作光合作用。绿豆苗在光照条件下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淀粉等营养物质,同时放出氧气。
36.(2024五下·靖边月考)小明用一个去盖的大塑料瓶制作生态瓶(如右下图),他在生态瓶中装了一些沙石,种了一些水草、浮萍,养了一些小鱼、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瓶中的动物和植物都属于   (填“生物”或“非生物”)。
(2)在生态瓶中放置动物和植物时,要先放   ,再放   。
(3)小明发现生态瓶中的小鱼频繁浮出水面,若给生态瓶中再加入两棵水草,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   (填“增多"或“减少”)。
【答案】(1)生物
(2)植物;动物
(3)减少
【知识点】制作生态瓶;生物与非生物
【解析】【分析】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作生态系统。
(1)生物是指具有动能的生命体,也是一个物体的集合,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三大类,生态瓶中的动物和植物属于生物。
(2)在生态瓶中要先放植物,再放动物,因为植物是食物链中的生产者。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仅为自身提供营养,也为动物提供氧气和食物。
(3)生态瓶中再加入两棵水草,水草进行光合作用,提供氧气,所以水中氧气含量增加,小鱼浮出水面次数减少。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