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冀少)冀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 青春起跑线唱歌 中学时代1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中学时代》,并有感情的演唱.2.能够体会齐唱与合唱不同的演唱效果.3.能够选择适当的曲子为诗朗诵配乐,并能自告奋勇地即兴表演.2学情分析学生为刚升入初中的孩子们,对新学校及中学时代的到来充满期待。音乐的底子也参差不齐,有的自小学习乐器,基础很好。有的则表现的一无所知。这就需要我们分别对待因材施教。3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学唱歌曲《中学时代》,感受歌曲的演唱情绪,能够有感情的演唱。2.教学难点:节奏x xx 0 ( xxxx)演唱与间奏的衔接要准确。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情景导入同学们,人生路上绚丽多彩的是中学时代,它是我们探索进取的黄金时期。青春是上天赐给我们的最高贵的礼物,大家一定要珍惜。播放《中学时代》歌曲视频,让学生感受歌曲欢快热烈,充满活力的情绪,进入学习的情境。活动2【讲授】教学过程一.讨论:1、 作品分析:(1) 这首歌词是非常好的诗歌,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学校生活,也是一首歌颂了美好的中学生活,主题鲜明深刻。《中学时代》里“系着红领巾迈进校门,戴着团徽走向未来”;这些点睛之笔读来令人感动。(2) 讲一讲:中学时代是怎样的一个时代。学生讨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学时代》这首曲子。对刚刚看到听到的歌曲进行初步的分析,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歌曲的速度为什么用“中速稍快”而不用慢速、很慢来表现 歌曲演唱有什么特点 等等。二.学习过程下面老师用一首歌曲来表达“中学时代”,请同学们认真听一听,看看哪位同学能说出老师心中的“中学时代”是怎样的时代 (1)、老师演唱歌曲《中学时代》师:老师心中的“中学时代”就是一个珍惜时间的黄金时代只有珍惜时间学好本领,将来为祖国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才是我们中学时代最宝贵的,老师也希望同学们能在这个黄金时代里快快乐乐的成长,认认真真的学习。多彩的花季1设计思路:本单元旨在通过欣赏和学唱充满朝气、正能量的歌曲和乐曲,使学生珍惜青春、珍爱友谊、把握现在。相对于教材所给的《友谊圆舞曲》,选用了更通俗、易唱,更具有三拍子圆舞曲的特点的《青年友谊圆舞曲》进行欣赏和学唱。《青年友谊圆舞曲》是一道洋溢青春活力的圆舞曲,旋律热情、优美,全曲共有六个乐句,前面四句节奏完全一样,五、六两句有小的变化,学生容易掌握,而且旋律比较活跃,大跳较多,旋律线起落幅度较大,适合设计圆舞曲的舞步教学,让学生在身体律动中感受三拍子强、弱、弱规律。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圆舞曲风格,学跳简单圆舞曲舞步配合歌曲《青年友谊圆舞曲》感受三拍子“强、弱、弱”规律。 过程与方法:复习歌曲《多彩的花季》,能用正确的歌唱姿势、饱满的声音演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歌曲所表现的青年人热爱和平、珍惜友谊,增进团结、发展友谊、争取世界和平贡献力量的崇高精神。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用正确的演唱姿势,饱满圆润的声音,热情爽朗的情绪演唱歌曲。教学难点:感受三拍子的强、弱、弱规律以及表演唱中身体动作的表现。4教学过程4.1教学过程: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组织教学(一) 组织教学,发声练习。(略) 导入:人生道路上最炫丽多彩的年华是在中学时期,它是我们求知、探索、建立友谊、增长智慧的黄金时期,也是我们认识世界、懂得人生的关键时期,因此、它值得珍爱、让人难以忘怀。复习歌曲:全班有表情的齐唱《多彩的花季》活动2【讲授】感受与体验(二)、感受与体验: 师: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视频,请你感受一下这段视频描绘什么场面 背景音乐奏出了什么样的情绪 你能听出它是几拍子的吗 (播放视频:国庆60周年晚会上的焰火表演,美丽的烟花伴随着《青年友谊圆舞曲》的欢快的旋律在空中飞舞着,人们跳着优美的华尔兹..….) 生:1、节日、喜庆、大型隆重的场面…… 2、欢快、热情洋溢、欢歌起舞……3、三拍子 师:我们看到的是2009年人们共同庆祝建国60周年的重大的日子。连我们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在60周年晚会上也按耐不住这喜悦的心情,也随着青年人们一起在天安门广场上欢歌曼舞,一同欢庆这盛大节日,我们再来欣赏这珍贵的视频资料,在欣赏的同时注意两点: 1、 请你感受一下国家领导人与广大群众在这首歌曲旋律中的共同舞蹈,这举国欢腾的歌舞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 欣赏 友谊圆舞曲 ( http: / / mp.weixin. / s __biz=MzA4ODM4MDI3MQ==&mid=2650711882&idx=3&sn=2258cc041d91523cfa547fc7f3a017c2&chksm=8821014abf56885c907dd6efda89a7b70e0101865f2a024afa4285855f29956d2ec5fba5d9e4&scene=21" \l "wechat_redirect" \t "_blank )1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不同节拍、节奏、速度、力度在乐曲中的不同表现。 2、通过学生的参与欣赏,用多种方式表现音乐。 3、初步分析作品的结构。2学情分析《春节序曲》是《春节组曲》中的第一乐章,作者以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春节"为题,满怀激情地反映人民在春节时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热烈欢腾的场面。乐曲为复三段式结构。开始是一个节奏强烈的引子。第一部分由两个对比性质的主题组成。第二部分悠扬舒展。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变化的再现。3重点难点乐曲中第一、第二部分不同的节奏、节拍与速度表现不同的情绪与场面。让学生感受不同节拍、节奏、速度、力度在乐曲中的不同表现。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教学设计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大屏幕播放《春节序曲》回答问题1 这首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气氛 2 你联想到了那些情景 2、简介作曲者及乐曲时代背景。(出示作者图片) 李焕之(1919~ 2000 )年作曲家。 这首乐曲是李焕之所作《春节组曲》中的第一乐章,做于1955-1956年,乐曲以我国民间秧歌音调和节奏及陕北民歌为素材,给人展现了一幅春节这个传统节日里喜气洋洋、互相祝贺、敲锣打鼓、欢歌喜舞的热闹场面。代表作品有《春节组曲》《 汨罗江幻想曲》 《社会主义好》等分段欣赏 1、欣赏引子与第一部分:提问:乐曲一开始所表现是怎样的场面 听和参与结合,营造节日气氛。2聆听旋律片段1和2回答这段音乐在速度和力度,情绪上有何特点速度:较快 力度:较大 情绪:热烈3.大家一起来学习节奏4欣赏旋律片段3回答这段音乐在速度和力度,情绪上有何特点速度:较慢 力度:较小 情绪:舒缓5学唱旋律片段3[主题3]四、再次聆听《春节序曲》通过聆听让学生分析曲式结构五师生再见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法,听、动、表演等为主,要求各个器官的协调配合,以及更换教学法,愉悦了身心,达到了预期效果。 管乐合奏活动 大家来表演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能准确认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2)、能认识节奏、节拍。(3)、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节奏 有疏密之分,并感觉其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能力目标:(1)、通过对新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一系列的活动,锻炼学生手、脑、口的配合能力,及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能力。情感目标:(1)、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及取得成果的情感。(2)、激发学生热爱音乐,向往音乐的情感。(3)、培养学生的高雅情趣。学情分析我们是农村中学,七年级的学生没有经过1-6年级的音乐教学,虽然思想比较成熟,但对音乐的理解仍然停留在初始阶段,因此七年级的学生也要从零开始,对音乐作系统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对节奏的认识 节奏是音乐的基础,也是旋律的骨架,它在音乐中的价值是无可取代的,音乐中时间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节奏的变化中。人们常常把它比作音乐的呼吸和脉搏,它让音乐更有生命力。因此我把对节奏的训练作为了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节奏有疏密之分并感觉其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教学过程4.1 教学活动【导入】激兴趣 师:同学们,不知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感受,当写作业写的时间长了,思路不清晰的时候,打开音乐感觉思路清楚了不少;夏天的午后,天气闷热,自己心情烦燥,打开音乐,心情轻松了不少。有这样的感觉吗?生:有师:不管是写不下作业还是心情烦燥的时候,是什么缓解了我们的心情?生:是音乐师:是的,是音乐缓解了我们的心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乐趣。可以说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也可以说音乐影响着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下面就请大家和我一起走进《节奏——生活中的音乐》这节课。【活动】比眼力 获新知 一、生:带问题观看影片问题 从影片当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二、学生观看后回答,教师加以肯定。【练习】试身手 取真谛 1、从学生的回答中引出什么是节奏2、学生从生活中找节奏学生回答例如:上课的铃声自行车链条发出的声音敲鼓的声音3、教师出示生活中的简单节奏型(1)、节奏型从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这样一个由简单到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进一步认清了几种不同的音符。(2)、出示一个节奏型,就让学生们跟老师一起拍手,打出这个节奏。这样反复做几次,让学生掌握简单节奏型。【练习】展风采 得收益 一、出示课本中的练习1(1)、学生指认音符(2)、师生一起分小节打节奏,然后学生自行练习。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3)、节奏、节拍一起打,要求用手打节奏,用脚打节拍。(这个环节中学生一时做不好,总是不协调,所以这个环节要给出一定的时间)(4)、学生手、脚配合好以后,再左右手分开练习。(要求左手打节拍,右手打节奏,这个环节主要训练左右手的配合。)所以练习要一小节一小节的做,做好以后,要求四小节一起做。在打节拍,节奏的同时,要念出下面的词。二、出示练习2(1)、先学习休止符(2)、沿用上一个练习的方法做这个练习。要求做到口、手、脚相互配合。学生自由练习,老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3)、由这两个练习学生们可知,我们日常生活中总是用到节奏。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节奏,如:平时说话、自我介绍、朗诵诗歌、朗读课文、跑步喊口号等等。音的长短不一样给我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节奏不止在歌唱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很重要。【活动】善总结 出真知一、根据课上学习内容学生做总结,可以用我知道了……我懂得了……我学到了……我明白了……等句型进行总结,也可以用自己的话去说。(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二、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一步进行总结:生活中处处都有节奏,都有音乐,进而引出我们要:爱上节奏→爱上音乐→爱上生活【作业】对学生提出要求 希望同学们要处处观察生活,体会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音乐,音乐是动人的,音乐给人的意境是超凡脱俗的,我们只有仔细体会才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也希望同学们要以这节课为起点,做一个善于观察,善于体会,善于思考的人。 大家来表演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大家来表演第一学时教学活动【导入】激兴趣 师:同学们,不知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感受,当写作业写的时间长了,思路不清晰的时候,打开音乐感觉思路清楚了不少;夏天的午后,天气闷热,自己心情烦燥,打开音乐,心情轻松了不少。有这样的感觉吗?生:有师:不管是写不下作业还是心情烦燥的时候,是什么缓解了我们的心情?生:是音乐师:是的,是音乐缓解了我们的心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乐趣。可以说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也可以说音乐影响着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下面就请大家和我一起走进《节奏——生活中的音乐》这节课。【活动】比眼力 获新知 一、生:带问题观看影片问题 从影片当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二、学生观看后回答,教师加以肯定。【练习】试身手 取真谛 1、从学生的回答中引出什么是节奏2、学生从生活中找节奏学生回答例如:上课的铃声自行车链条发出的声音敲鼓的声音3、教师出示生活中的简单节奏型(1)、节奏型从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这样一个由简单到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进一步认清了几种不同的音符。(2)、出示一个节奏型,就让学生们跟老师一起拍手,打出这个节奏。这样反复做几次,让学生掌握简单节奏型。【练习】展风采 得收益 一、出示课本中的练习1(1)、学生指认音符(2)、师生一起分小节打节奏,然后学生自行练习。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3)、节奏、节拍一起打,要求用手打节奏,用脚打节拍。(这个环节中学生一时做不好,总是不协调,所以这个环节要给出一定的时间)(4)、学生手、脚配合好以后,再左右手分开练习。(要求左手打节拍,右手打节奏,这个环节主要训练左右手的配合。)所以练习要一小节一小节的做,做好以后,要求四小节一起做。在打节拍,节奏的同时,要念出下面的词。二、出示练习2(1)、先学习休止符(2)、沿用上一个练习的方法做这个练习。要求做到口、手、脚相互配合。学生自由练习,老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3)、由这两个练习学生们可知,我们日常生活中总是用到节奏。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节奏,如:平时说话、自我介绍、朗诵诗歌、朗读课文、跑步喊口号等等。音的长短不一样给我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节奏不止在歌唱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很重要。【活动】善总结 出真知一、根据课上学习内容学生做总结,可以用我知道了……我懂得了……我学到了……我明白了……等句型进行总结,也可以用自己的话去说。(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二、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一步进行总结:生活中处处都有节奏,都有音乐,进而引出我们要:爱上节奏→爱上音乐→爱上生活【作业】对学生提出要求 希望同学们要处处观察生活,体会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音乐,音乐是动人的,音乐给人的意境是超凡脱俗的,我们只有仔细体会才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也希望同学们要以这节课为起点,做一个善于观察,善于体会,善于思考的人。演奏 口琴基础知识第一步学识谱其实也很简单,主要是音符发音要唱准,其他节奏都会迎忍而解。1、随便买一本大众化的歌曲书,找到自己唱的比较准确的一首歌,刚开始找一首简单的歌曲先唱一遍,之后按照歌词上方对应的简谱练习唱谱。1刀、2来(ruai)、3米、4发、5扫、6拉、7西。在唱谱的的时候掌握每个音符的发音,反复练习。2、练习到不用看谱就能将一首歌曲完整的唱下去。此时,闭上双眼、集中精力,默默在心底唱谱,仔细体会不同音符的声调高低,辨别不同音符的发音特点。目的就是准确掌握每个音符的标准发音。3、练习多首歌曲,掌握不同音符搭配时的发音特点,举一反三的练习,目的还是熟练掌握各种情况下音符的标准发音。4、感觉融汇贯通后,选一首二分之一的较为简单的不会唱的新歌,进行试练,一小节一小节的啃下去,直至完整的唱出来,再找到这首歌的原唱听一听,纠正唱错的音符,直至正确无误。此时最为关键,许多人就在此环节失败,咬牙坚持一两天,渡过难关,就基本完成了识谱。5、达到上述基础后,再逐步增加难度系数,反复练习,半个月基本学会识谱。6、音乐可以使人灵秀,整个过程使人有开窍、陶醉、醒悟的良好感觉,而且听力增强、精力集中、有益身心健康。第二步学口琴买一把24孔上海重音口琴练习。入门学习如下:无论什么口琴,技法大同小异。现将24孔重音口琴学习体会总结如下,供参考。一、基本要领:1、吹口琴时忌:摇头晃脑、猛吸猛吹、肌肉绷紧、卧拘含胸、琴面干涩。2、要做到:手动头不动,即:双手左右推拉。绝不能左右摇头,否则晕头转向,恶心呕吐;3、要根据乐曲情感轻松吹吸,猛吹猛吸会导致腮帮困累,有时还会产生面部肌肉轻微痉挛特别难受,气喘吁吁,有时还会出现上气不接下气,头昏眼花;4、要打开胸腔肺活量增大,气流畅通,否则会憋得面红耳赤;5、再就是注意琴面湿润滑动流畅,但不宜口水过多,过多会流入音孔影响发音或发音失真。二、演奏须知:1、口琴是风琴一类乐器,声音比较轻脆,容易打动人的心玄。2、比较适合于演奏节奏感强烈的进行曲;3、也可以模仿琴类乐器,通过纯正的单音演奏一些深情、婉转、悠扬的抒情曲。三、演奏技法一:1、若想吹出标准的单音,如按口琴说明书上说的o型技法也可以,但比较累,那么就必须使用舌头添堵多余的音孔,只留一个单纯的单音孔,就能准确表达一个音符;2、必须学会偷气,因为口琴的音符是通过吹吸完成,吹得音符有1、3、5,吸的音符有2、4、6、7,吸多吹少,其设计目的就是怕气量不足,尽量多吸,但在实际演奏中会出现连续吸音或连续吹音,就接不上茬,偷气技法就是弥补气量不足或气量过足,偷气必须在瞬间完成吸或吹,偷气要提前卡好时间,该偷时突然张大嘴唇,但要有口依然含着口琴的假象,一般不到一秒,否则音乐的旋律不等人,就会中断演奏;3、舌头点拍,一般将舌头压住左边的低音区,留出要演奏的单音孔进行演奏,舌头点拍有同步、后步;同步:演奏节奏鲜明、动感强劲的进行曲或迪士高狂舞曲;后步:适合演奏较为浪漫、节奏稍缓的抒情曲、圆舞曲、轻音乐;4、吹吸弹性练习,要做到吹吸之间快速转换,肺部扩张收缩同样要协同嘴唇周围肌肉完成此技法,因为在演奏四分之一音符时,在一拍中完成吹吸吹吸、吸吹吸吹、吹吹吸吸、吸吸吹吹的频率太多,如果不熟练掌握此技法,许多歌曲将无法演奏。四、伴奏技法二:1、双手执琴,左低右高,即左边为低音区,右边为高音区;具体有低音伴奏、高音伴奏、合玄伴奏、颤音伴奏、重音伴奏、舌点打拍等。2、低音伴奏,就是将舌头压堵在低音区的左边;3、高音伴奏,就是将舌头压堵在高音区的右边;4、合玄伴奏,就是以主旋律为主轻起舌尖让其他音符发出较弱的低于主音符的混合声音,可以达到共鸣,烘托演奏效果;5、重音伴奏,将舌压在中央位置,两口角留出两个音孔,左角音孔是低音6,右角音孔是中音6,高低音同时发出,即:重音,演奏时口必须张大才能横跨高低两音;6、舌点打拍,即:根据乐曲特点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等分别有不同的打拍节奏,另外依据乐曲感情特色同时交叉应用几种技法,使演奏效果更加完美。口琴入门其实很容易,入门容易精通难,加油练吧。口琴入门基础知识篇二第一:初学者应该用什么样的口琴进行学习?国产的十孔口琴可以用来练习吗?第二:初学者一开始应该怎样练习呢初学者首先应该把口琴上的每个孔的单音吹清晰而不是急着去学压音,吹单音的方法是用发"库"的嘴型先在第四孔进行练习。第三:什么是压音?怎样压音呢首先压音是十孔口琴特有的技巧,也是十孔口琴的魅力所在。压音英文也叫"bending"就是弯曲的意思,就是把口琴其中一个音通过改变气流使之圆滑的下降。在十孔口琴中1到6孔可以做到吸气压音,7到10孔可以做到吹气压音。通过压音就可以使一些本身用自然吹吸奏不出的音可以很容易的演奏出来。比如第2孔的FA音和底3孔的LA音。1,在练习之前要保证自己已经能够很好的吹,吸每一个音,如用饱满的音量吹一些很简单的曲子,如小蜜蜂之类的。2,能分的清音的高低变化,这个很重要,可以吹吸"1"和"7"这两个音来区分什么是半音,也就是小二度音程3,发"吃"和"去"两个中文的音,用心去感觉在发这两个音时口腔的变化方法,以及舌头的位址5,我们用发"吃"的口型去吸口琴的第3孔,吸一个长音,同时不段的收紧口腔,并把舌尖顶在下鄂根部,口型是发"去"的音但是吸音!有音的变化吗?自己再多练习几边,可能不明显但应该有音降的感觉了,好再在刚才的基础上用发"吃"的口型再去去吸口琴的第3孔,吸一个长音,同时不段的收紧口腔,并把舌尖顶在下鄂根部,口型是发"去"的音,然后在收紧,在把舌尖象下顶,把舌中部向上顶只流下很很小的缝隙在舌中部和上鄂之间,口型类似发"酷""刻"的样子。6,搞定了吗?压下来了吗?如没有那自己再琢磨一下。如是压下来的就是下一步了就是把音压准了7,你发先"吃""去""酷"这三个字的发音有什么很大的区别吗?就是舌尖的位置越来越向下了,对这样也就是压音的方法,收紧口腔和舌中上鄂之间距离之后,通过改变舌尖的向下位置来加大压音的程度,8,好了你家有吉他或别的乐器吗?用来做比较音高,先练:"7"这个音把就是吸第3孔的音,再用发"去"的方法降一个半音发"7b"好了在降就是"6"和"6b"了9,练好了通知我啊我来讲下一部,没有!不可能,方法一定是对的,你才练了一天就讲自己失败了,不会把我是很笨的人,当年我在什么也不知道的情况下很吹了一个月搞定的:)我的经验一般2周可以练出了。第四:十孔口琴在低音部分为什么去掉4和6呢只所以这样排列的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为了演奏欧洲的一些民间音乐(因为口琴最先是在欧洲发明的,当时主要是演奏一些欧洲的音乐)比如同时吹123孔可以奏出一个C和弦(以C调口琴为例)。而同时吸234孔可以奏出一个G和弦,所以都能用到"SO"这个音。以后"压音"发明了以后,才被用到演奏BLUES音乐等其他音乐中去了中去了。也许这样排列音阶的发明人没有能够预见自己的发明会被衍生出来这么多的音符和音乐,估计他要是活着也会被惊讶了。如何正确选择学习方式篇三显示教学中,每一位口琴爱好者在上口琴课的时候,不管他多么认真,也不见得把当堂的课全部能够听懂听明白,这是很正常很自然的事,所有的课堂都是这样的。如果把课程内容反复多看、多听、多实践、多琢磨,多悟,这样不断反刍咀嚼才能真正有效地把这节课的内容消化掉,上一节掌握牢固了再进行下一节课,那样才是学会了,否则一节课不明白,后面不可能衔接好,长此以往,后面越听越不懂,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一直在上课,可是一直还都没学会的原因。目前阶段,疫情防控是重点减少人员聚集是对国家对家人对自己负责,基于上述问题,我决定在网络线上开展口琴教学,网络教学平台利用无限回放的功能最大程度地利用了资源,能改善和满足广大口琴爱好者更高效的学习需求。所以,今天我向大家通告,我的线上口琴课要正式开讲啦!先从口琴基础乐理开始讲解,逐步根据口琴爱好者们的需求开设各种课程。希望对口琴学习感兴趣的琴友关注我的网络课程,同时希望对我的课程提出您的意见、建议,我将竭诚为口琴爱好者奉献我的口琴经验和心得。普通人对学习口琴存在的误区篇四通过多年的口琴教学,包括不同年龄段,不同口琴种类,我发现了一些问题,90%的人都存在着一个误区,认为学习口琴就是吹好123,或是觉得口琴基础知识没有什么可学,或是有畏难情绪觉得学习乐理知识太枯燥无味,所以直接上来就学吹曲子。结果是显而易见的,这就犹如盖楼房,在没有地基的情况下,你想把这一座楼盖得宏伟、壮丽、辉煌,它是立不住的,因为它是没有根基的。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山草香为大家分享的4篇口琴入门的基础知识就到这里了,希望在口琴入门的写作方面给予您相应的帮助。音乐知识乐句2/4拍指挥图式1教学目标一、通过欣赏2/4的歌曲,让学生感受2/4歌曲的节奏特点,演唱情绪。扩大他们的音乐视野,从而更准确的为歌曲指挥。二、欣赏与练习相结合学习2/4拍的指挥图式。三、通过练习使学生正确理解歌曲的感情、速度、力度等变化,并能运用指挥的手势调动同学的情绪,完成2/4的歌曲的指挥。2学情分析2/4拍子歌曲,即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二拍。其指挥手势第一拍为重拍,向外下;第二拍为弱拍向里上。虽看似简单,但往往不注意就会打反拍(即先打第二拍,后打第一拍),所以老师要特别提醒。2/4的强弱规律为:强、弱,在指挥时力度要有区分。2/4拍的歌曲节奏欢快,齐整,适合行进中唱。指挥通俗说就是“打拍子的”,许多人在一起唱歌时,如果有一个指挥,就有助于把歌唱得整齐,唱出感情。指挥的主要任务有两点:一是把握好节奏,也就是把握好速度,不要越唱越快,或忽快忽慢;有些歌曲中特意用慢速来处理一下,在快慢的衔接上要自然;二是掌握歌曲的感情。只有掌握了歌曲的感情,才能更准确,完美的表现歌曲。从而运用指挥的手势、表情或动作来调动大家情绪,通过正确处理歌曲的快慢、强弱、情绪等方面的变化,把歌曲的主题思想生动而准确地表现出来。3重点难点重点:用形象活泼的教学手段(欣赏、练习、表演、比赛等)激发起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使他们能正确掌握2/4拍的指挥图式,并为2/4拍歌曲指挥。难点:通过练习使学生正确理解歌曲的感情、速度、力度等变化,并能运用指挥的手势调动演唱者的情绪,完成2/4的歌曲的指挥。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 1、播放本校合唱团合唱录像;2、让学生了解指挥的作用和意义。(多媒体展示) ;3、引出这节课的主题——2/4拍的指挥图式。活动2【讲授】1、2/4拍及强弱规律(多媒体展示) 2、2/4拍的指挥图式3/4拍指挥图式1教学目标一、熟练打出2、3、4拍子指挥图示;二、能够根据音乐作品的强弱和节奏关系确定作品为几拍子歌曲;三、能够感受音乐作品的风格以此来确定歌曲的指挥情绪。2学情分析一、学生们有一定的指挥基础,而这些基础是从小学举办的一些课外活动中获得的,比如说鼓乐队和合唱队;二、学生们音乐素养和基础较好,有一定的乐理知识和对音乐的认知以及对音乐感觉的把握也是十分准确的;三、只是学生们刚刚从小学升入到中学,自制能力和听从总指挥能力较差,需要老师一步步进行引导。3重点难点一、各个拍子的指挥图示有自己特定的律动和语气需要通过指挥手势表达出来。二、学生们身体协调能力较差,对于指挥图示的学习只能循序渐进;三、学生们的理解能力有限,需要老师选择易懂的语言和交流方式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2、 3、 4拍子的拍指挥图示首先把准备好的指挥棒拿出来,向学生提出问题“大家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吗 ”当学生们答出是指挥棒的时候,就可以顺势引出这节课的主题了!活动2【讲授】2、 3、 4 拍子的拍指挥图示一、明确目标—— 先让学生知道这节课要学习的是什么内容,需要掌握些什么东西 1、熟练掌握四拍子的指挥图示 2、把指挥图示正确的运用到实际的演奏当中去 3、正确的把握歌曲的风格和特征,然后选择适合此歌曲的指挥语气进行指挥。二、教师示范——让学生跟着老师做,熟悉指挥动作和图示 介绍4/2拍、4/3拍、4/4拍指挥图示的区别,以4/4拍为主由老师带领学生进行练习,时间应掌握在10分钟左右。三、自主练习——让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进行练习,从而达到熟练的程度 1、由练习较好的学生首先做示范 2、以练习较好的学生为中心分小组进行练习,由好带坏变声期知识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变声期,了解变声的原因,变声期不科学用嗓的危害。2.学习正确的发声方法。3.课后的练习和注意的事项。二、教学过程:那位同学变声了?1.让一位正在变声的同学说话让同学们知道变声的后声音的样子和外貌发生的变化。让大家想想谁也变声了,自己是否也在变声。2.让一位同学示范平时说话的声音。老师在一旁指导,指导过后声音的变化。3.练习:(1)气息训练缓慢持续地发“si”的声音。均匀、缓慢地吹去桌面上的尘土。以每秒一个的速度数数儿。发出有“hei”音的“狗喘气”弹发练习,如喊操。调节能力训练,如喊人。补换气息的训练,气息的补换是利用语言的停顿进行的。(2)发声训练引导学生用1(do)音哼唱每个单韵母(a、e、i、o、u)的发音,要求,把每个母音唱正,声音连贯、统一。三、总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让同学们了解什么是变声期,如何保护嗓子,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发声。圆舞曲一.“暖身游戏”——“倒背如留”1三言两语 2四平八稳 3 五花八门、五颜六色 4 三心二意 5五体投地6一心一意 7七上八下、8 七嘴八舌 9九霄云外 10十全十美 11一言九鼎A要做好这个游戏与什么有关系 B 进入中学我们同学的感觉都不一样了,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尤其是在学习中,科目增多了,内容难度加大,感觉负担重了,似乎自己的精力好象不够了。学习要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中离不开记忆,记忆也有科学的方法,今天我们就一起让记忆领航,开启中学时代的新生活!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有惊人的记忆力,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别人问他原因,他解释说是由于自已每天早晨都要记一些单词或其它内容的知识,他说:“背诵是记忆力的体操”。二.“记忆大比拼”1 展示20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片2 要求学生在一分钟内尽量地用大脑来记忆。3 统计记忆数量4 肯定大家都有过目不忘的潜能三.小组讨论:你是怎样能更好、更准确地记住这20个物品呢 1.学生活动讨论2.派代表全班交流 并把你们的题目写在黑板上3.教师适当的机会进行记忆方法指导(1)图象记忆法(2)谐音记忆法(3)归类法(4)口诀法(5)变繁为简法四.实际应用训练任务一:3.14159 26535 897 932 384 6264 338 3279“山巅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把酒吃,酒杀尔,杀不死,乐而乐死,善善刮,扇耳吃酒”。任务二:与中国接壤的国家越南、朝鲜、俄罗斯、缅甸、蒙古、不丹、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印度、老挝、锡金、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富汗五:小游戏“抹品一张纸”用力把一张纸揉皱,然后……1、把皱的纸第一次抹平整后还会皱起来吗 2、把皱的纸抹一次就能抹平吗 3、要把纸抹平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启示:重复是减少遗忘最直接的方法六: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呈现记忆的规律:先快后慢,那们我们在记忆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怎样记忆 第二单元 军歌嘹亮唱歌 打靶归来一、【教学目标】 (1)根据歌曲,引导学生创编动作(情境),更好的表现歌曲。 (2)分辨歌曲节拍的变化,理解进行曲的特点。 (3)引导学生体会音乐要素(节拍、速度、力度、音色)对歌曲情绪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创编动作(情境),表现歌曲 三、【教学难点】分辨歌曲节拍的变化特点。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课件播放歌曲《打靶归来》。 2、【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的歌曲是? 生:《打靶归来》。 师:好,下面,我就和同学们一起随音乐演唱一遍好吗? 师:我们唱的怎么样? 生:好! 太棒了! 太有生活了! 3、【上课内容】 师:看来大家对我们的演唱非常满意,但,“演”唱中的“演”我们表现了吗?生:表现了,我都带表情了! 我也是! 师:好,同学们,但今天老师的“演”又稍增加了一些难度——我们把歌曲用动作或情境表演出来!(学生们都露出了诧异的表情) 师:怎么了,没有信心吗 老师对你们很有信心。我来一点温馨提示好不好?歌词内容;曲子的节奏特点;你们自身的特点 生:学生分组讨论,并进行排练表演。 师:大家准备好了吗?好,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第一组同学“闪亮登场”。过程:(第一组同学的表演充分利用了自身的特长,同学用一个小合唱的形式演唱并加入了踏步走、踢正步的动作) 师:第一组的同学真是多才多艺,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特长,第二组的同学又有怎样的精彩表现呢?让我们拭目以待,有请第二组。 过程:(第二组同学的表演充分利用了表演“天赋”,他们对歌词进行了表现,有的学生扮演“落日”(两手上举成一个圆圈状)有的同学扮演“山峦”(学生高低不同的个子,手搭肩成连绵状)有的同学扮演“红霞”在“山峦”旁飞来飞去,有的同学扮演战士,肩扛“钢枪”(扫帚)“凯旋归来”有的同学甚至利用了“口技”模仿打枪的声音 ) 师:第二组同学的表演真是惟妙惟肖,咱们有请一个代表给我们解释一下他们的创意。(学生对各种动作进行了解释) 4、【拓展内容】 师:同学们的表现,让老师刮目相看,同学们把当代军人的风采表现得淋漓尽致,把当代中学生的精神风貌表现的多姿多彩,老师也要“表现”一番,听一听老师对《打靶归来》这首歌曲的“演绎”! (用电子琴演奏《打靶归来》1、进行曲节奏2、华尔兹节奏) 师:怎么样?同学们好像有点反应不过来呀?谁来给老师“点评”一下?生:老师弹得很好,但第一遍好像有点快,第二遍又慢了? 第一遍弹的有气势,第二遍有点温柔 第一遍弹得是《打靶归来》第二遍弹的不是 师:同学们听得很认真,我弹的这两遍都是《打靶归来》,速度没有变化,都是用相同的力气去弹的。到底是哪发生了变化了?(学生进行讨论并回答) 师:同学们说的很详细,第一遍给人积极向上、很有气势的感觉,并能跟着踏步走;第二遍给人柔和、亲切感觉,有一种想跳舞的冲动,同学们,这就是节拍的不同。第一遍的弹奏用的是2/4拍,第二遍的弹奏用的是3/4拍。那么,同学们想一想2/4拍、3/4拍最大也是最直接的不同表现在哪呢?(学生讨论并回答) 师:对了,2/4拍能用步伐的形式表现出来,而3/4拍就不可以。那么,能用步伐的形式表现的乐曲我们把它统称为“进行曲”(课件出示:进行曲的含义及特点)。能用步伐的形式表现的节奏统称为“进行曲节奏”。下面,我们就在《打靶归来》的音乐声中,用步伐(踏步走或正步走)的形式表现一下进行曲的特点。 5、【延伸内容】 师:同学们的步伐都很有力,让我们的歌曲都充满了力量。现在,就让我们有请—青年歌唱家——谭晶在为我们演唱一遍,听一听他们的演唱又有怎样的特点?(课件播放谭晶演唱的歌曲《打靶归来》) 生谭晶演唱的很亲切,不符合进行曲的特点呀! 师:同学们听得很认真,说的也非常到位。演唱的同一首歌不同速度竟带给了大家不同的音乐感受,这就是我们音乐的魅力所在。在音乐中都有哪些因素影响了音乐的情绪和大家的音乐感受呢 (学生讨论并回答) 师:同学们的总结很好,让我们看一看你们都总结对了几点。(课件出示:影响音乐情绪的要素:、速度、力度、音色)大家认为还有吗?对,我们前面说到的节拍。 6、【升华内容】 师:同学们,一首《打靶归来》让我们了解了这么多的知识,由此可见,我们所要学的知识还很多。我们一起加油!好吗?(好)既然学习和了解了这些知识,大家能不能用我们掌握的知识重新表演一次我们的歌曲《打靶归来》。(全体学生进行谈论并进行编排) (学生们的再次表演,内容上更加的丰富了,他们利用了音乐要素的特点,利用自身的特长及周围能利用的工具,还加入了歌词的朗诵进行演绎 ) 7、【教师小结】 同学们,一节课,大家都在“动”,“脑动”“心动”“身动”大家觉得累吗?(不累)同学们,你们的创造能力是很强的,你们带给老师的表现,让老师也在不断的“创造”,为了使我们的音乐课变得更有“创造力”让我们一起加油好吗。(好)让我们一起喊:加油!加油! 课后反思:这节课充满了学生的智慧,也带动了老师的智慧,学生的创造力是很强的。整节课都围绕着一个“动”字。当然这是相互的。一节创造性的教学离不开老师的精心编排,更离不开这个课堂“主体”学生的互动创作。整节课中,知识点的涉入可能会有些琐碎,但今后我一定会努力的。欣赏 检阅进行曲 管乐合奏1教学目标1、了解吹奏乐队的编制、演奏形式和特点。2、通过对军旅作品的理解,大胆尝试进行创编活动。3、学习4/4拍指挥动作,掌握进行曲的概念。2学情分析这一时期学生们的注意力不容易长时间集中,.所以,培养学生对音乐浓厚的兴趣,并能坚持学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为此,我力求音乐课新鲜、奇特、活泼。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主要通过"听"、"唱"、"演"、"创"等手段,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体会歌曲的思想内涵,通过图像资料和作品内容来了解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重点难点1、重点:进行曲、吹奏乐队的基本知识。2、难点:为进行曲创编节奏。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新设计〈一〉导入:复习《打靶归来》,学生指挥,教师伴奏,学生用铿锵有力、有气势的情绪演唱。〈二〉欣赏《检阅进行曲》1、初听《检阅进行曲》提问:初听乐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乐曲表现了怎样的情绪 生:激昂雄壮、坚定有力、威武、精神饱满……师:你们在哪儿听过这首乐曲 生:阅兵式、运动会、电视上……2、提问:如果阅兵式上不播放这首乐曲,而是让部队随便走,会是什么效果 生:队伍会走的很乱; 生:队伍散漫; 生:走的没有气势;……师:那么如果和上音乐走,会怎样 生:走的整齐了;生:有节奏感,有气势;……3、教师总结:音乐在这种场合起到的作用:使得队伍走的有气势、有节奏感、整齐划一,烘托气氛。4、复听歌曲:带着雄壮激昂的情绪再感受一下乐曲带给我们心灵的震撼,同时体会一下哪部分音乐相同,哪部分不同。生:开头和结尾音乐相同,中间部分不同,用A B A表示。5、了解吹奏乐队知识(1)提问:乐曲是由哪些乐器来演奏的呢 生:小鼓、镲、大鼓、黑管、小号(2)教师分别出示几样乐器:长笛、单簧管、小号、小鼓,请几名学生示范乐器的拿法。当那一天来临 齐唱1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军旅歌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了解音乐背景,有感情准确演唱歌曲3、分析乐句子,了解进行曲节奏2学情分析本教学班,学生对音乐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对军人有着无比的敬佩,尤其是非常热爱演唱军歌,本课就是在学生对军歌充满向往的基础上,让学生深入军营,了解军人的风采,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有感情,有节奏,速度准确的的演唱歌曲。4教学过程4.1导入新课:当兵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保家卫国的义务,当兵的历史是人生旅途中宝贵的财富,今天我们来学习《当兵的历史》,倾听这位即将退伍的青年战士叙述自己难忘的从军经历。一、倾听音乐,初次感受师:作者:印青先后创作了一千多首讴歌党,讴歌时代精神,讴歌当代军人的作品,代表作《在灿烂阳光下》《天路》《江山》《西部放歌》等师:提问:这位青年战士叙述了自己的从军的几个年龄段?生:十八岁,十九岁,二十岁二、读歌词,曲式分析:师:(齐读歌词)那么这首歌曲可以分成几个乐段?生:三乐段,开头为引子部分师:这位青年战士在这几个年龄段都在做什么?生:十八岁,刚参军到部队十九岁,在部队大熔炉里锻炼,学习本领,已经是一个老兵二十岁,我就要离开部队了当兵的历史 齐唱教学目标:1、了解进行曲的体裁及其特点2、通过学习《当兵的历史》这首歌曲,让学生能够向我们武警战士学习,能够用积极进取的态度投入到生活和学习中3、会背唱《当兵的历史》,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根据歌曲需要,运用饱满有力、连贯抒情的声音,表达解放军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豪迈情怀教学重点1、了解进行曲的音乐节奏、结构特征有感情的演唱《当兵的历史》2、学会四二拍的划拍方式教学难点1、对歌词的理解、分析歌曲。2、附点节奏、切分节奏的演唱。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带来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请大家欣赏并思考这首歌曲是在什么背景下为谁而作的。2、播放歌曲;学生回答问题。3、歌曲背景介绍:1994年《又是春风满人间》军民迎新春晚会上,蔡国庆、杭天琪合唱,2008年军歌嘹亮唱辉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中央电视台七套红星艺苑重播。2010年12月19日“心连心,盐阜情”纪念新四军重建军部70周年·印青作品专场大型音乐会,蔡国庆独唱。2011年8月3日,CCTV-3综艺频道播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暨建军84周年音乐会——《人民军队忠于党》,蔡国庆独唱。二、学唱歌曲。下面让我们来学唱歌曲《当兵的历史》。1、歌曲重复播放,学生分组自学。⑴请同学们听录音轻声跟唱并学习歌曲。⑵分组交流并解决难唱的部分。⑶请同学们演唱一遍,找出大家共同的难点,老师帮助解决。2、巩固练习。⑴、老师电子琴伴奏,学生分段演唱歌曲。(继续找出学生唱的不准的地方,并加以纠正)⑵、老师电子琴伴奏,完整演唱歌曲。好,同学们已经学会了歌曲《当兵的历史》,那谁知道这首歌曲表达了军人的一种什么情感呢,下面请同学们再次欣赏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速度、力度。⑶、再次播放歌曲,学生轻声跟唱、感受大家先说一下歌曲的情绪,(豪迈有力地),歌曲中间情绪有没有变化呢?大家唱一唱,歌曲在什么地方开始变化。三、小结:今天,我们学唱了歌曲《当兵的历史》,体会到了军人的豪迈气势,感受了军人的伟大英雄形象,希望我们每位同学都能够拥有军人的气度,并以积极进取的度对待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战士第二故乡 男声独唱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战士第二个故乡》,让学生感受战士们为保卫祖国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之情。2、学会歌曲《战士第二个故乡》,并有感情地演唱。教学重点1、了解进行曲的音乐节奏、结构特征有感情的演唱《战士第二个故乡》2、学会四四拍的划拍方式教学难点对歌词的理解、分析歌曲。教学过程1、欣赏《战士第二个故乡》。歌曲介绍:这首歌道出了战士的心声,反映了战士身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爱国奉献精神。在神州大地上传唱了四十多年,不但一代代军人百唱不厌,没有穿过军装、没有扛过枪的人们也无比喜欢这一首歌。自这首歌曲创作以后,“第二故乡”对于军人而言就成了部队驻地的代名词。(1)教师提问:是否有同学知道(或会唱)这首歌?(2)教师讲解歌曲的来源。歌曲背景:《战士第二个故乡》创作于1963年春,是一首反映中国军人扎根军营、热爱驻地、乐于奉献的歌曲。由张焕成作词、向彤改词、沈亚威作曲。(3)播放录音,请学生谈谈歌曲给他们的感受。(4)播放影片片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歌曲塑造的英雄形象。(5)再听录音,请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并谈谈两个乐段的节奏有什么不同?这种不同对歌曲的表现有什么作用?(6)请同学跟着录音或钢琴学唱这首歌,记住主旋律。2、小结。我们从《战士第二个故乡》这首歌曲中深刻体会到士兵对国家的热爱之情,我们也要有这种情怀,守护着我们的故乡——祖国。活动 我爱绿军装音乐知识乐段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学堂乐歌和认识音乐家李叔同。2、学唱《送别》并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过程与方法1、通过集体和唱,个人独唱,小组唱,配乐朗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2、通过教师讲解,教唱歌曲,让学生掌握基础的音乐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歌曲,让孩们懂得友谊无价、珍惜彼此间的友谊。2、通过课堂节奏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快乐中成长。2学情分析 《送别》这首歌是李叔同填词的一首学堂乐歌,曲调优美,歌词朗朗上口,同时这首歌曲是同学们耳熟能详的歌曲,同学们比较熟悉,学起来会比较容易,并且七年级这个班在唱歌、视唱和听音练习方面,大部分同学都有了一 定的基础,所以学唱这首歌不是很难,重点是学生对歌曲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所以我会采取各种方法让学生去理解感受这首学堂乐歌。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学会歌曲《送别》2、让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懂得友情的珍贵,珍惜彼此间的友谊。教学难点:1、准确把握歌谱中连续的八分音符的演唱。2、附点音符的演唱 5 23 4. 7 ︱ 1--00︱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新设计导入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歌,请大家猜猜它的歌名。猜出的同学举手示意(放《童年》)这是大家喜欢的《童年》,它是流行于现代校园的一首校园民谣,那么我们思考一下,如果我们追溯到“五四”时期,那时学堂里又在唱些什么 那时人们把在学堂里唱的歌叫乐歌,因此就把20世纪初流行于学校的歌曲,叫学堂乐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学堂乐歌《送别》。介绍词曲作者 学堂乐歌基本上是填词歌曲,其曲调大部分选自当时的日本和欧美的流行歌曲,因此它的曲作者为美国的奥待韦。它的词作者是我国近代音乐家李叔同。三、开嗓练习音阶练习1 do 2 re 3 mi 4 fa 5 sol 6 la 7 si 1 do’ (出示音阶手语)进行曲一、 教学内容:(1)音乐知识:进行曲、管乐队、鼓号队(2)欣赏两组歌曲与乐曲(3)学唱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4)活动与练习二、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进行曲的结构特点(2)通过欣赏作品的不同速度、力度、音色、曲式等表现手法来区分进行曲与舞曲(3)情绪饱满地歌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本课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进行曲体裁的特点及欣赏由管乐队演奏的进行曲。难点是学唱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课时一.(一)内容:1、音乐知识:了解进行曲、管乐队、鼓号队2、欣赏三首乐曲3、初学《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二)教法:1、音乐知识:(1) 简介进行曲的歌(乐)曲的结构特点,并启发学生回忆曾演唱与欣赏过的进行曲作品。(2) 简介管乐队(军乐队)2、欣赏三首作品:(1) 初步感受主要从情绪上能听辨出进行曲与舞曲(2) 着重对进行曲与舞曲从速度、力度、节奏方面进行比较,从而加深对进行曲的认识与感受。采用表格方法:体裁 情绪 速度 力度 节奏进行曲 雄壮有力 中速 强——很强 正规舞曲 欢快活泼 梢快 中强 不正规3、欣赏初学《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1) 听赏歌曲,感受进行曲风格(2) 听唱法学唱第一段歌词吹奏乐队常见小型曲式的结构图式D.S.反复记号一、教材分析:我这节课是在人教版音乐教材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美丽的童话)的基础上的一节课。(本节课以欣赏和讨论为主,学生通过观看各种乐器的形状及欣赏管弦乐器组不同乐器演奏的曲目,大致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音色。二、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通过聆听音乐,进而了解各种西洋乐器的音色,了解西洋管弦乐队的组成。2、通过聆听音乐,观看图片。学习了解西洋管弦乐器的形状,能够对西洋各管弦乐器有个初步的了解。3、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态度和团结友爱的精神。进一步了提高学生的自身音乐素质和修养。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认识不同西洋管弦乐器的外形,聆听音乐,能够分辨出不同西洋乐器的音色。(2)、教学难点:管弦乐器的种类很多,但同一组乐器音色相似,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故教学难点是同一组乐器音色的分辨。四、教具准备:电子白板、课件、部分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铜管乐曲《欢迎进行曲》,同时出示课题:认识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听后师问:“听到过这首乐曲吗?”生:......师:知道这首乐曲叫什么曲名?生:运动员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等等,师:这是《欢迎进行曲》。这首乐曲是由铜管乐器演奏的,铜管乐音响宏大,气势雄伟,在生活中常常用来渲染气氛。你能举个例子来说说吗?生:结婚时、开幕时、公司开业庆典时等等。师:很好,今天我们将进一步认识、了解铜管乐器(出示课件:铜管乐器幻灯片)。(二)、介绍铜管乐器:播放课件,逐一介绍铜管乐器。小号:是高音铜管乐器,音色辉煌嘹亮,富有英雄气概。圆号:又称法国号,属中音铜管乐器,管身弯曲成圆形。长号:是一种装有伸缩拉管的中音和低音乐器,长号的音色庄严有力,适宜表现深厚、雄浑的感情。大号:音色低沉浑厚,是最低音的铜管乐器,常用以造成宏大的气势。师:下面我们进入铜管乐的美妙境界!(分别聆听小号、园号、长号、大号的演奏片断.)。(三)、欣赏小号独奏《西班牙斗牛士》师:播放《西班牙斗牛士》,提出要求:“听了音乐后你的眼前出现了怎么样的图画?小号起了什么作用?生:看到了万马奔腾、看到了斗牛士在紧张地斗牛等等。师总结:小号用辉煌嘹亮的音色,表现了斗牛士的英雄气概。师:听了小号独奏《西班牙斗牛士》,下面我们来欣赏西班牙斗牛舞。(播放西班牙斗牛舞视频)(四)、认识并学习打击乐器师:听了小号,看了斗牛舞,接下来我们一起玩玩打击乐器。同学们我们先来听一听,看一看各种西洋打击乐器及它们的音色吧。(播放课件,边听边逐一介绍各种打击乐器的音色特征)接下来,请大家听听我和其它三位同学的合奏吧!学生演奏:小军鼓:0 ×× ××| 0×× ××| 0×× ××××| ×0 0 ‖学生演奏:三角铁:× — | × — | × — | × 0 ‖学生演奏:大 钹:× — | × — | × — | × 0 ‖教师演奏:大军鼓:× 0 | × 0 | × × | × 0 ‖师总结:合奏是很难的,四部合奏更难,需要我们每位同学密切配合,严格控制每个音符的时值长短,才能确保成功。(五)、用打击乐器为歌曲《山林》伴奏师:打击乐器主要是用来伴奏的,今天我们就用打击乐器为山林的歌伴奏吧。先请大家复习课后练习用拍手跺脚的方式为歌曲伴奏。第一遍全体同学边打节奏边唱歌。师:“很多同学还不能做到一心两用,我们请男同学打节奏,女同学唱歌吧。”师:还是用打击乐器来伴奏吧。全班同学一起歌唱,请三位同学同老师分别用钹、三角铁、小军鼓,大军鼓演奏节奏型,为大家伴奏。(六)、小结:师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铜管乐器,玩了玩打击乐器,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今后能够演奏更多的乐器奏出更加美妙的音乐。4/4拍指挥图式教学内容:1.认识全音符在简谱和五线谱中的写法与读法。2.简单清楚其他音符的写法和关系。3.理解四四拍,会组织四四拍。教学目标:1.认识全音符。2.掌握四四拍的强弱、指挥以及四四拍的运用。教学过程:1.导入:问好,准备上课。2.授课:(1)多媒体出示全音符,给学生讲解全音符在简谱中的记谱方法,在五线谱中的记谱方法,以及全音符的读法,区别四个四分音符连线读法。(2)出示四四拍,读四四拍概念,让学生读并领读,记住概念并理解。(3)讲解四四拍的强弱规律,让学生们掌握,并能用肢体体现出来。(4)讲解四四拍的指挥图示,让学生照做,能掌握指挥,并随音乐去指挥一首乐曲。(5)做题,做几道关于四四拍的习题,让学生更能掌握四四拍。3.结束、小结。4.随音乐慢步走出教室。第三单元 祖国之恋教学目标:1、认知与技能:听赏歌曲《祖国之恋》,能哼唱其主旋律;感受作品表达的主题;懂得独唱与合唱的区别。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对作品的欣赏,体验志愿军战士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逐步加深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感受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英雄主义精神。教学重点:在于欣赏《祖国之恋》并熟记旋律,简要分析歌曲的情绪,力度,速度。教学难点:分辨作品的乐段及通过哪些音乐要素的变化来表现作品主题的。教学准备:课件、多媒体等设备。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xx问好。二、导入:师:在上课之前我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大家有看伦敦奥运会吗?师:当我国的奥运健儿拿到了金牌,在颁奖仪式上升国旗奏国歌,同学们看到此场景,内心是怎样的心情?师:说明我们同学也一样热爱祖国。热爱祖国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声,但是热爱祖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音乐课上,我们主要通过具体的音乐作品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三、授新课:师:同学们,在你的印象中祖国是怎样的画面?师:现在我们就来共同聆听《祖国之恋》这首歌曲,看看它是怎样描绘的。(播放视频——歌曲《祖国之恋》)师:刚才所听的歌曲可以分几部分?师:两部分的情绪是一样的吗?为什么?师:第一部分的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第二部分为什么和第一部分有所不同?师:(出示课件)第一部分是在赞美祖国的秀美江山,充满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第二部分表达了对祖国无限的自豪感。师:听A乐段歌曲思考问题:你感受到了什么样的音乐情绪?生:优美抒情婉转流畅。师:聆听B乐段思考问题:和A乐段相比音乐的情绪有没有变化?如果有,是怎样的?生:充满激情的、气势磅礴的……四、结束部分:今天这节课我们欣赏了歌曲《祖国之恋》这首热爱祖国赞美祖国的经典音乐作品。在建国将近60年的今天,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祖国不再是残垣断壁,不再是饥寒交迫,不再是伤痕累累,任人宰割……但是同学们不要忘记,我们的祖国还是发展中国家。所以,祖国的繁荣还需要你们去建设,祖国的强大更需要你们去保卫。唱歌 唱唱我们共和国教学目的:1、学唱《唱唱我们共和国》这首歌,并要求有情感的歌唱。2、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热情。3、掌握前十六分音符与后十六分音符的唱法区别。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歌唱。2、前十六分音符与后十六分音符节奏型的掌握。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讲解):手拉手、心连心,我们唱唱共和国。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歌,以欢快的节奏,动感的情绪来歌唱我们伟大的祖国。二、歌曲学唱:1、播放《唱唱我们共和国》的音频,让学生感受歌曲欢快热烈,充满活力的情绪,带领学生进入学习的情境。2、乐曲分析。(学生讨论):歌曲的速度(为什么用中速稍快,不用慢速、很慢呢?)、拍子、情绪怎样?A:欢快活跃。B:亲切抒情。2、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A婉转细腻柔美。B粗矿豪放抒情。3、歌曲教唱随钢琴轻声跟唱2到3遍。划拍唱。难点纠正:视唱全曲,纠正音准,节奏不准确的地方。A:切分。B:长音保持。4、放开声音唱一唱。5、完整有感情的演唱。6、复听。(提问歌曲主题和情感表达)三、总结通过学唱新歌《唱唱我们共和国》,同学们感受歌曲的演唱情绪——自豪和责任感,为祖国争光的责任落在了我们这个跨世纪的新一代身上!最后鼓励同学高昂、激情满怀的演唱《唱唱我们共和国》。下课。欣赏 我爱你,中国 电影《海外赤子》插曲 女高音独唱教学目标(一)通过欣赏《我爱你,中国》、《今天是你的生日》等歌曲,感受歌曲节奏、速度、和节拍等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分析并体验歌曲的音乐高潮。(二)通过欣赏这些音乐作品,让学生进一步激发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加民族自豪感。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是从小学刚刚踏入中学校门,他们没有接触过抒情艺术歌曲。本课是他们初次感受艺术歌曲的艺术魅力和艺术特点。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辨别不同歌曲的不同演唱形式;感受不同歌曲的风格、音乐效果;感知歌曲的力度变化、旋律起伏、音高变化等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并分析体验歌曲的音乐高潮。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完成本课的各项任务。教学过程4.1 通过欣赏《我爱你,中国》、《今天是你的生日》等歌曲,感受歌曲节奏、速度、和节拍等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分析并体验歌曲的音乐高潮。(二)通过欣赏这些音乐作品,让学生进一步激发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加民族自豪感。【讲授】我爱你中国创设情景:播放《国歌》(建国六十周年大阅兵的升旗仪式)【设计意图】:渲染气氛,营造氛围,让学生看到课件能够产生浓厚的爱国情感,能过激情导入新课。导入新课:刚刚通过观看建国六十周年大阅兵庄严的升旗仪式,让我们感受到我们伟大祖国的强大和繁荣。教师提问:同学们,除了庄严的国歌大家还听过那些歌颂祖国的歌曲呢?(生回答)三、欣赏体验:下面我给大家播放一首歌曲,同学们听一听我们熟悉吗 我们来倾听歌曲表现了怎样的音乐情感、抒发了怎样的音乐情绪。(师播发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教师讲解,并引领学生准确回答出下面表格提出的问题歌曲名称音乐情绪演唱风格演唱形式表现主题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欢快热情通俗风格,清新,充满朝气。女生独唱,混声合唱(伴唱0借放飞的白鸽,在祖国生日之际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教师演唱《我爱你,中国》,学生初步领会歌曲的情感。教师简单介绍歌曲《我爱你,中国》的创作背景。【设计意图】:助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欣赏整首歌曲,教师讲解难点突破:音程问题:1—— 6 |2 —— 6 | 5 —— 2 ||以及音乐节奏、速度、节拍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完成下面表格提出的问题歌曲名称音乐情绪演唱风格演唱形式表现主题我爱你中国深情、质朴美声唱法艺术歌曲女生独唱表达了对祖国无限热爱之情欣赏聆听歌曲《国家》(学生感受)教师范唱学生随课件轻声哼唱主旋律教师指挥(音乐律动、简单的舞蹈动作)带领学生完成整首歌曲的演唱(以感受为主)歌唱体验:欣赏完不同演唱风格歌颂赞美祖国的歌曲,观看了庄严的升旗仪式,让我们一起为祖国歌唱吧(全体起立)合唱《歌唱祖国》在嘹亮的歌声中结束本课。我爱你,中国 电影《海外赤子》插曲 女高音独唱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我爱你,中国 电影《海外赤子》插曲 女高音独唱第一学时教学目标(一)通过欣赏《我爱你,中国》、《今天是你的生日》等歌曲,感受歌曲节奏、速度、和节拍等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分析并体验歌曲的音乐高潮。(二)通过欣赏这些音乐作品,让学生进一步激发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加民族自豪感。学时重点教学重点:辨别不同歌曲的不同演唱形式;感受不同歌曲的风格、音乐效果;感知歌曲的力度变化、旋律起伏、音高变化等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并分析体验歌曲的音乐高潮。学时难点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完成本课的各项任务。新设计在本课的教学中,把学生的情感教育和价值观放在首位,突出情感体验。围绕这一目标,本课采取创设情境——欣赏体验——演唱感受——实践延伸扩展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扩展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学活动【讲授】我爱你中国创设情景:播放《国歌》(建国六十周年大阅兵的升旗仪式)【设计意图】:渲染气氛,营造氛围,让学生看到课件能够产生浓厚的爱国情感,能过激情导入新课。导入新课:刚刚通过观看建国六十周年大阅兵庄严的升旗仪式,让我们感受到我们伟大祖国的强大和繁荣。教师提问:同学们,除了庄严的国歌大家还听过那些歌颂祖国的歌曲呢?(生回答)三、欣赏体验:下面我给大家播放一首歌曲,同学们听一听我们熟悉吗 我们来倾听歌曲表现了怎样的音乐情感、抒发了怎样的音乐情绪。(师播发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教师讲解,并引领学生准确回答出下面表格提出的问题歌曲名称音乐情绪演唱风格演唱形式表现主题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欢快热情通俗风格,清新,充满朝气。女生独唱,混声合唱(伴唱0借放飞的白鸽,在祖国生日之际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教师演唱《我爱你,中国》,学生初步领会歌曲的情感。教师简单介绍歌曲《我爱你,中国》的创作背景。【设计意图】:助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欣赏整首歌曲,教师讲解难点突破:音程问题:1—— 6 |2 —— 6 | 5 —— 2 ||以及音乐节奏、速度、节拍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完成下面表格提出的问题歌曲名称音乐情绪演唱风格演唱形式表现主题我爱你中国深情、质朴美声唱法艺术歌曲女生独唱表达了对祖国无限热爱之情欣赏聆听歌曲《国家》(学生感受)教师范唱学生随课件轻声哼唱主旋律教师指挥(音乐律动、简单的舞蹈动作)带领学生完成整首歌曲的演唱(以感受为主)歌唱体验:欣赏完不同演唱风格歌颂赞美祖国的歌曲,观看了庄严的升旗仪式,让我们一起为祖国歌唱吧(全体起立)合唱《歌唱祖国》在嘹亮的歌声中结束本课。我和我的祖国 混声合唱 ( http: / / mp.weixin. / s __biz=MzA4ODM4MDI3MQ==&mid=2650704168&idx=1&sn=ab8c85eb5a9f59a0a4a964226deffe90&chksm=88212f28bf56a63e771ae4a570b622290b6f7bee82b828229b90684cb5e51ac0f75326cf6858&scene=21" \l "wechat_redirect" \t "_blank )1教学目标1、通过对《我和我的祖国》的学习,从音乐的角度联系,祖国的大好河山。文学史诗人歌颂祖国,赞美祖国的名言佳句,结合先进的现代教育媒体,把试与听,音乐的与非音乐的,直接的与间接的知识点融汇贯通,激发同学们的爱国之情。 2、结合近期中国发生的几件大事“抗击暴风雪”“抗震救灾”我们众志成城的时事热点,让学生情绪饱满的演唱歌曲,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歌曲音乐情绪体验。 3、认识了解我国艺术歌曲的特点 教学重点: 1、歌曲演唱的情绪体验(结合时事爱国情绪) 2、艺术歌曲演唱方法(美声唱法的一些要求) 2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普遍存在心理承受能力较差,遇到事情盲目,容易走极端的心里特点,再加上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自小受父母及长辈的呵护,成长比较顺利,很少经受生活的磨砺,以至于在现实生活中一旦受到一点挫折,便会一蹶不振,产生强烈的挫败感,甚至做出极端的举动所以在学生中开展挫折辅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培养他们面对挫折积极向上的心态显得至关重要。3重点难点学生对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把握,充满爱国热情的音乐情绪。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我和我的祖国(一)导入: 播放“南方暴风雪”和“抗震救灾”的图片背景音乐是《我和我的祖国》。同学们,看过这段视频以后,我想请大家做一下,看看你对祖国在遭受灾难和痛苦的情况下,有种什么样的情绪体验 听完学生的回答,做一下总结。诸如:“在祖国最为难的时刻,我和我的祖国永不分离”等 (二)进入新课:《欣赏我和我的祖国》(殷秀梅演唱) (三)学唱歌曲: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才可能对歌曲的风格和情绪有很好的把握。试唱这首歌的主旋律。 (四)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诵歌词,通过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使学生生动有趣地理解掌握并记住歌词内容,注意“字正腔圆” 。 红旗颂 管弦乐序曲 ( http: / / mp.weixin. / s __biz=MzA4ODM4MDI3MQ==&mid=2650671643&idx=7&sn=aef4cc41729ff8935671325b6040e649&chksm=8821ac1bbf56250debad71642aa7b90e371815fd2acf9a05d1edab8cbf975ebfe614dea79c8a&scene=21" \l "wechat_redirect" \t "_blank )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乐曲《红旗颂》,感受祖国日益的强大,树立强烈的热爱祖国、赞美祖国的情感。【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探究等方法,能够体会作品背后隐含的人文情感。【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拍打出4/4拍的强弱规律,运用指挥手势指挥乐曲第一部分,并能有感情的演唱出乐曲的第一主题。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演唱乐曲的第一主题,并能说出乐曲所表达的情感。【难点】能拍打出4/4拍的强弱规律,能够运用指挥手势指挥乐曲第一部分。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天安门升国旗的视频,教师提出问题:播放的是什么场景 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进行总结:是天安门升国旗的场景,给人一种激动、自豪的感觉。小小的一面红旗,蕴含着怎样磅礴、令人感动的故事呢 由此顺势引入《红旗颂》的学习。(二)新课教授(1)整体聆听全曲,教师提出问题:歌曲的情感与速度的变化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为:歌曲速度的变化(慢—快—慢)和情感(宏伟—欢快—赞颂)的变化。(2)观察歌曲的拍号(4/4),试着说出强弱特点(强—弱—次强—弱),学习四拍子指挥手势。(3)分段赏析:教师分别提问:每一段都运用了什么乐器、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出:引子——引用了什么元素(国歌)乐器——小号第一部分(宏伟、壮观)主题A 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第二部分(赞美、优美)主题B 乐器——双簧管连接部(紧张、急切)齐奏第三部分(歌颂、赞扬)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尾声——引用了什么元素(东方红)——齐奏(4)再次完整的听一遍乐曲,再次感受乐曲所表达的情感。(三)巩固提高播放指挥视频,根据之前所学习的四拍子的指挥动作模仿视频中的动作指挥乐曲,分小组练习,每组推荐一名进行展示。(四)小结作业总结本堂课学习的内容(4/4拍的强弱特点、指挥手势),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课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找一篇赞美祖国的诗歌或者散文,下节课进行配乐诗朗诵小组比赛。四、板书设计活动 祖国在我心中一.[教学目标]:.能学会演唱《祖国印象》.用深情的歌声表达的祖国的热爱;在欣赏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时,感受.体验我”和祖国之间永不分割的真辇情感.2.能积极参与二部轮唱的乐趣;能在音乐活动中将曲子按拍号分类存档.二.[教学重点]:学会演唱《祖国印象》.用深情的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爱.三.[教学难点]:二部轮唱.在音乐活动中将曲字按拍号分类存档四.[教学课时]:二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祖国妈妈在你的心目中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我们将学唱《祖国印象》.二.学唱《祖国印象》.(1)全班有感情地朗诵歌词.(2)范唱,整体感受歌曲的情绪和节拍的特点.(3)学八分之三拍子的含义及强的规津.然后引导学生说出八分之六拍子的及强的规律,并讨论歌曲中几节奏在八分之六拍子中各唱几拍.(4)全班随着范唱音乐、轻轻划拍,如果对音乐恶毒印象.(5)随琴跟唱歌词三遍,第一遍用“|a”摸唱,第二、三遍带问演唱.(6)选唱附点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组成的规津.(7)看17页的提示,边唱歌边津动.可根据八分之六拍子的强弱的规律自编身势谨三.欣赏《我和我的祖国》..初听全曲.赶艘歌曲的情绪和节拍特点.2.复听全曲,体验“我”和祖国永不分割的感觉.3.在听全曲,表现情感.四.小结.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二.读谱学唱《美妙的歌声》.先听范唱.2.识读乐谱.3.唱歌歌曲.4.教师介绍二部轮唱的特点及要求:轮唱是不同时开始,但同时结束的演唱形式.结束时两个声部一定要整齐.5.比较二部轮唱与齐唱的不同之处.并讨论轮唱的特点.三.给下载的音乐存档.1.学生回忆四分之三.四分之三拍子的含义及强弱规律.2.教师弹奏谱例.学生随乐轻松划拍.辨别拍子.3.请学生为教师弹奏的谱例存档.将相应的拍子类写上序号.四.小结.音乐知识6/8拍指挥图式引入新课1、出示2/4、3/4、4/4、3/8强弱规律2、复习节拍的定义节拍是指相同时值的强拍和弱拍有规律地循环反复。这种有规律的强弱变化,它表达的是一种强弱关系。节拍中每一个时间片段就是一个单位拍,即一个拍子。复习已知节拍,为新课内容做准备。师范讲解1、出示《晚风》4小节旋律谱例并观察、分析特点2、提出6/8拍的定义。3、拍子的种类单拍子、复拍子、混合拍子、变换拍子、散拍子4、复拍子的定义每小节有两个以上同类型的单拍子合并组成,并有两个以上强拍,称为复拍子。5、思考已知拍子中哪种拍子属于复拍子。6、通过4/4拍的强弱规律推出6/8拍的强弱规律7、6/8拍的指挥图示8、6/8拍于3/8拍的区别9、欣赏6/8拍的音乐作品片段通过演唱感受旋律情绪。通过音值组合法分析出此旋律不适合3/4拍。明确复拍子中至少有两个强拍。通过已知内容,自主学习新知识。全课小结总结本课内容“音乐知识——6/8拍”说课稿同学们,之前的音乐课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几种常用的节拍,我们一起来回忆回忆。2/4、3/4、4/4、3/8,其中2/4拍、3/4拍、4/4拍都是以四分音符作为一拍,较为特殊的是3/8拍,是以八分音符作为一拍。复习了几个常用的节拍后,老师要来考考你们了,还记得节拍到底是如何定义的吗?节拍是指相同时值的强拍和弱拍有规律地循环反复。这种有规律的强弱变化,它表达的是一种强弱关系。节拍中每一个时间片段就是一个单位拍,即一个拍子。结合节拍的定义,我们一起来看一条旋律,思考下这条旋律到底是几拍子呢?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第一小节中一共三拍,若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中有三拍,那这条旋律究竟是不是3/4拍呢,我们继续来观察。请看红圈内的八分音符,根据音值组合法,八分音符的写法应为两个八分音符为一组,所以这条旋律显然不是3/4的。如果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几拍呢?我们一起来数数,每小节有六拍,所以这条旋律是6/8拍,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条旋律来感受6/8拍的舒缓与流动性。6/8拍究竟是什么含义呢?表示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六拍。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拍子都有哪些种类吗?单拍子、复拍子、混合拍子、变换拍子和散拍子,其中2/4拍、3/4拍和3/8拍属于单拍子,那复拍子又是怎么回事呢?每小节有两个以上同类型的单拍子合并组成,并有两个以上强拍,称为复拍子。有两个以上强拍的是?4/4拍由两个2/4拍组合而成,6/8拍,由两个3/8拍组合而成。结合3/8拍和4/4拍的强弱规律我们可以推断出6/8拍的强弱规律。所以6/8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次强弱弱。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6/8拍的指挥图示,看着图示会感觉有一些难,没关系,请你跟着老师的指挥图,一起来做一做。好,我们再练习一遍。我们已经学习了6/8拍的基本知识。结合3/8拍,我们对比来看看,两种节拍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照着念。最后我们来欣赏两首6/8拍的音乐作品片段吧.音程1、知识目标:为下一步内容打好基础,要求很熟练的掌握什么是音程,音程的写法与读法,音程的名称与特征。2、能力目标:音程的识别以及构造各类音程。3、情感目标:通过音程概念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音高概念,提高学习音乐的信心。学情分析前需知识掌握情况:高二学生已有一定的乐理知识基础对微课的认识:学生对微课尚未认识,或者有接触过各类型微课,但不知道这就是微课。学生特征分析学习态度:大部分学生都较为热爱音乐,能积极投入到学习当中学习风格:我觉得先进行讲授,然后再让学生进行个人表演,学生更喜欢这样的学习氛围与教学方式微课用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策略分析微课用于学生学习的目的:加深对音程的识别微课用于学生学习的时机: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利用微课,认识旋律音程与和声音程的写法,学会构建自然音程。微课用于学生学习的方式:学生观看微课视频微课用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片段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对应的教学目标学生确定音程这个主引导学生确定要求很熟练的掌握什么确定主题题主题是音程学生观看微课音程的识别以及构造各观看微课视频教师播放微课视频视频类音程微课学习效果教师针对微课内容进音程的识别以及构造各学生回答问题反馈行提问类音程微课用于学生学习的组织与管理如何让学生获得微课资源:教会学生利用网络搜索获取微课视频资源如何确保学生学习了微课:学生统一观看教师播放的视频,看完之后针对视频内容进行提问如何评价微课学习效果:看完之后针对视频内容进行提问,从学生的回答反馈学习效果。第四单元 民乐华彩(一)欣赏 放驴 冀中吹歌教学目标欣赏民族器乐曲《放驴》《红军哥哥回来了》,认识管子和板胡的演奏形式和声音特色。重点难点了解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民族器乐作品,感受民族音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我们有一句老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养一方的文化,音乐也深深的植入了地方特色,我们河北呢是农业大省,所以河北的音乐呢也很淳朴很具有乡土气息,最有名的就是河北的吹歌,至少已经有200多年历史了,流行于河北的徐水,定州和永年等,河北的吹歌演奏成员大部分都是农民,闲暇时他们自娱自乐,也经常为当地的婚丧嫁娶,过年过节时演奏。教学过程:一:认识管子和河北吹歌师:好,现在我们就来一起听一段河北的吹歌(播放片段)师:同学们,这段音乐都有什么乐器?听到这段音乐有什么感觉呢?大家来说一说。生:唢呐,管子,笙,一些打击乐器介绍吹歌的重要演奏乐器:吹管乐器:管子师:吹歌最重要的乐器有管子和唢呐,哪位同学说一说管子的音色?(观看多媒体)生:管子音色嘹亮,滑稽幽默,可以模仿驴的叫声。师:刚才我们听的是河北吹歌《放驴》这段音乐是表现老百姓当时什么样的心情呢?(观看多媒体)生:欢快诙谐粗狂洋溢着喜庆的场景。师:这首乐曲呢?灵感来自于农民放驴的劳动生活,农民对劳动运输和耕种中不可缺少的驴子十分珍爱,对驴子的神态,叫声很熟悉。咱们河北吹歌最有代表性的吹歌有:定州子位吹歌和永年吹歌。(观看多媒体)师:好我们下面来完整的欣赏《放驴》体验管子和唢呐的不同魅力。(观看多媒体)二.认识板胡和代表作品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认识的第二种乐器是拉弦乐器:板胡(观看多媒体)师:提到板胡最有代表性的曲子就是《红军哥哥回来了》,这首乐曲是陕北人民欢迎抗日红军胜利凯旋的欢腾场景,这首乐曲呢也表现了陕北人性格豪爽淳朴的一面。这首乐曲改编自陕西的地方戏“碗碗腔”,为什么叫碗碗腔呢?(观看多媒体)因为“碗碗腔”重要的伴奏乐器形如小碗而得名。师:有些同学没有见过板胡,很容易和二胡混淆,现在我们来看看一看二胡和板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观看多媒体)教师拿出二胡和板胡让学生自己观察外形的差别:师:大家观察一下板胡和二胡外观有什么不一样?谁来说一说?生:师:板胡个子小,琴筒制作材料不一样。板胡的琴筒椰子壳做的,面板式木质的,二胡的琴筒是红木,乌木制作的,面板是蟒皮的。师:因为二胡和板胡制作材料不一样,所以声音呢?也不一样,现在我分别用板胡和二胡来演奏一下《红军哥哥回来了》的片段大家听一听有什么不一样,好不好?(教师演奏)师:板胡和二胡声音有什么特色?哪位同学来说一说呢?生:板胡声音高亢,质朴激昂,更具有想气乡土息。二胡声音绵柔,圆润。师:板胡和二胡呢都属于拉线乐器,它们都是靠弓毛和琴弦的摩擦通过面板和蟒皮的震动发出声音,我现在请两位同学上来试奏一下这两种乐器。(学生试奏)小结:师:好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河北和陕北地区的音乐以及代表乐器(观看多媒体)师:这些音乐帮我们了解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养一方文化,各地方的音乐都表现了当地的民俗风情。那么下节课呢?我们还要继续认识其它很有特色的乐器。好同学们下节课再见!生:管子音色嘹亮,滑稽幽默,可以模仿驴的叫声。师:刚才我们听的是河北吹歌《放驴》这段音乐是表现老百姓当时什么样的心情呢?(观看多媒体)生:欢快诙谐粗狂洋溢着喜庆的场景。师:这首乐曲呢?灵感来自于农民放驴的劳动生活,农民对劳动运输和耕种中不可缺少的驴子十分珍爱,对驴子的神态,叫声很熟悉。咱们河北吹歌最有代表性的吹歌有:定州子位吹歌和永年吹歌。(观看多媒体)师:好我们下面来完整的欣赏《放驴》体验管子和唢呐的不同魅力。(观看多媒体)二.认识板胡和代表作品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认识的第二种乐器是拉弦乐器:板胡(观看多媒体)师:提到板胡最有代表性的曲子就是《红军哥哥回来了》,这首乐曲是陕北人民欢迎抗日红军胜利凯旋的欢腾场景,这首乐曲呢也表现了陕北人性格豪爽淳朴的一面。这首乐曲改编自陕西的地方戏“碗碗腔”,为什么叫碗碗腔呢?(观看多媒体)因为“碗碗腔”重要的伴奏乐器形如小碗而得名。师:有些同学没有见过板胡,很容易和二胡混淆,现在我们来看看一看二胡和板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观看多媒体)教师拿出二胡和板胡让学生自己观察外形的差别:师:大家观察一下板胡和二胡外观有什么不一样?谁来说一说?生:师:板胡个子小,琴筒制作材料不一样。板胡的琴筒椰子壳做的,面板式木质的,二胡的琴筒是红木,乌木制作的,面板是蟒皮的。师:因为二胡和板胡制作材料不一样,所以声音呢?也不一样,现在我分别用板胡和二胡来演奏一下《红军哥哥回来了》的片段大家听一听有什么不一样,好不好?(教师演奏)师:板胡和二胡声音有什么特色?哪位同学来说一说呢?生:板胡声音高亢,质朴激昂,更具有想气乡土息。二胡声音绵柔,圆润。师:板胡和二胡呢都属于拉线乐器,它们都是靠弓毛和琴弦的摩擦通过面板和蟒皮的震动发出声音,我现在请两位同学上来试奏一下这两种乐器。(学生试奏)小结:师:好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河北和陕北地区的音乐以及代表乐器(观看多媒体)师:这些音乐帮我们了解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养一方文化,各地方的音乐都表现了当地的民俗风情。那么下节课呢?我们还要继续认识其它很有特色的乐器。好同学们下节课再见!红军哥哥回来了 板胡独奏曲教学目标:通过基础训练,使乐队各声部学生的演奏在音准、节奏、力度的控制等方面达到和谐统一,为演奏乐曲作铺垫。介绍作品《红军哥哥回来了》乐曲背景,初步视奏后,排练笫一乐段,并让同学们创造朴实热情的陕北人民欢迎红军归来的欢腾音乐形象。教学内容:检查音准基本情况。(校音)1.掌握调的自然音阶演奏。2.G根据指挥排练者的要求演奏出与的不同咅响效果,并做到整齐统-。3.pf介绍乐曲《红军哥哥回来了》乐曲背景。4.全体慢速视奏《红军哥哥回来了》全曲,并分析曲式结构。5.排练乐曲第一段:欢腾的快板,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创造喜迎红军的陕北人民朴实的音乐形象。重点与难点:担任主奏乐器的是二胡,这首作品是一个小型的协奏,要将二胡与乐队的音塑控制到一个平衡状态,乐队不宜过强要与二胡融合相呼应。根据乐曲的涵义,计同学们体验陕北人民久经磨难后对抗日红军的感激与热情,发挥想象力创造音乐形象。教学用具:乐谱(总谱、分谱)。乐器(梆笛、曲笛、柳琴、琵琶、扬琴、中阮、古筝、二胡、中胡、大提琴、低音提琴、打击乐器等)、谱架。教学过程:引入:1.对音。a各声部由负责同学(首席或声部长)持校音器检查每位同学乐器的音准。师生问好。b引入主题(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要排练一首新的乐曲《红军哥哥回来了》,排练前先让我们做些基础练习来热热身。基础训练:2.吹管(笛子)a(G调)。四分音符级进、八分音符级进、十六分音符级进。……(两个八度)1 2 3 4 5 6 7 1拉弦乐(二胡、屮胡、高胡、大提琴、低音提琴)(G调)。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级进。颤弓训练:力度保持X -------渐强减弱弹拨乐(扬琴、琵琶、柳琴、中阮)(G调)。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级进。轮音训练:力度保持X -------渐强减弱打击乐四分咅符、八分咅符、十六分咅符节奏训练X X X XXX XX XX XXXXXX XXXX XXXX XXXX(以上练习均要求学生看指挥,根据指挥的不同动作来演奏表达出强弱的变化)新授:《红军哥哥回来了》的演奏形式师:今天我们要排练一首新作品,二胡与乐队《红军哥哥回来了》,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作品在演奏形式上与我们以前排的合奏曲有什么不同么?生(讨论)回答:这是一首协奏作品。师:対了,在演奏这类作品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主奏乐器与整个乐队的音响平衡。《红军哥哥回來了》这首作品就要求二胡独奏的同学与整个乐队伴奏磨合得恰倒好处,还是十分有难度的。介绍作品《红军哥哥回来了》乐曲背景及曲式结构这首作品是采用具有陕北风格的民间咅乐元素谱写而成的,旋律高亢流畅,体现了陕北人民豪爽的性格特征。作品描写的是在抗日战争结束后,人民迎接红军凯旋归來的欢腾场面以及军民之间深厚的情感。我们先來视奏一下这首作品,请同学们根据乐曲的变化來试着划分它的乐段。(先自由练习,然后全体慢速视奏新谱)演奏完毕,师:同学们认为这个乐曲分为几个乐段?根据什么特点来划分的呢?生(讨论)回答:三个乐段,第一段是快板,第二段是慢板,第三段也是快板。师:好,同学们根据乐曲演奏的速度将全曲划分成三段。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每一段表达的主题是什么呢?我们就来一段一段排练。实践:我们首先来看第一乐段:欢腾的快板分声部进一步练习:演奏这首乐曲要特别注意陕西民间音乐的音阶特点,特征音比原位“4”高、比低,比原位低、比高。“#4”“7”“b7”拉眩乐演奏。一开始就要整齐有力,回滑音要统一、音准到位,出音肯(5 55 5 45 5 45 5 45 要用垫指滑音,要用压弦的垫指滑音模仿板胡的演奏技法,有力但要注意定,56i i 656i 6i6i 6i6i音准。)弹拨乐演奏。(主要都是伴奏音型,节奏明快,弹奏要有弹性,速度要稳定,后半拍一定要准确。)吹管乐演奏。长颤音一开始就要整齐有力,充满热情,笛子的几个乐句加人要衬托出热(tr5 —闹的气氛,十六分咅符要吐字清晰)2432 1212打击乐演奏。(小鼓的后十六分音小钺的八分音符节奏要轻快、音色要明亮,给人活X XX xx>泼热情洋溢的感觉,根据主旋律的起伏做强弱对比。)二胡领奏。(二胡领奏作为主旋律声部,强弱对比要夸张,如第小节的力度要推到能带领乐队营造热烈的氛围,旋律部分要演奏得洒脱。)全体合奏。师:通过我们的初步演奏,同学们对第一乐段有了更进一步,根据乐曲的旋律和背景,大家发挥想象力描绘一下,在演奏引子乐段的吋候,你们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生红军1:哥哥回来了,大家都高兴地欢迎他。生:农民们欢天喜地,迎接红军胜利归来。2: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第一乐段主要就是描绘了喜迎红军的热烈景象。陕北人民在久经战争的磨难之后,对抗战胜利归來的红军有着深厚的感激之情,在这样的热情中,他们在村口迎接红军队伍,心中充满了盼望与喜悦,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來创造这个音乐形象,将第一乐段用心来演奏-遍。全体合奏:训练全体同学看指挥,并且在演奏时发挥想象,演奏有良的咅乐形象感。(练习数遍,作出强弱对比起伏)总结:今天我们主要了解了《红军哥哥回来了》这首乐曲的主题涵义,并且演奏了乐曲的第一部分:欢腾的快板.通过同学们的想象,我们创造了朴实热情的陕北人民欢迎红军归来的欢腾咅乐形象。战台风 古筝独奏曲教学目标:1、认识筝的外形,了解音色,初步了解演奏技法。2、熟悉乐曲主题知道乐曲表达内容;了解乐曲结构。3、通过对筝曲《战台风》的欣赏,感受码头工人与台风顽强搏斗的精神,加深对民族乐器的热爱。4、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教学重点:熟悉乐曲主题,了解乐曲结构。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唱出音乐的主题。教学难点:解决乐曲结构。教学过程:一、导入。1、古筝图片。思考:乐器的名称是什么?(古筝)讨论:古筝外形特征。2、对比欣赏两个音乐片段,说说两段音乐让你联想的画面和场景,尝试从速度、情绪、力度说说两段音乐的不同。二、教学1、背景知识简介作曲。王昌元作于1965年,当时她还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在上海港码头体验生活时,有感于工人与台风搏斗而作的一首古筝独奏曲。《战台风》的出现,使古筝的演奏的技术、技巧,又进人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而结束了古筝只能轻弹慢揉的时代,此曲中的扫摇四点、密摇、扣摇、刮奏及使用无效区的噪音来制造台风效果等技法,都是创新技法,提高且丰富了筝的表现能力。2、分段欣赏。第一部分以快速激烈的节奏,表现出码头工人生气勃勃、热烈欢腾的劳动场景。在连续弹奏快速八分音符的时候,节奏上不要越弹越快,手指的发音应该坚实、有力。第二部分是描写台风袭击,这一乐段形象地描绘也了台风的剧烈,演奏手法采用了左右手在筝码两侧反向刮奏、扣摇等技法来模拟台风的呼啸。在模仿台风的演奏时,要体会那种由远至近、由慢渐快的风速成,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把握强而不燥的音色。第三部分通过旋律节奏由疏到密、由简至繁的多种变奏手法,表现出了工人与台风激烈搏斗的场面。稳定的节奏象征着坚定的信念也是这一乐段情绪上突出性的渲染。第四部分以流畅的旋律,宽广、清新的旋律,描绘了雨过天晴后工人们胜利的喜悦。第五部分描绘出欢腾码头的场景。它再现了码头工人战胜台风后的喜悦心情,这一段要求双手的弹奏在情绪和力度上更加激烈与突出。3、完整欣赏。三、创作与拓展。1、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